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_第1页
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_第2页
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_第3页
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_第4页
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医疗服务与人文关怀【摘要】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护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有疾病的人,一个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是一个好医师、好护士。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能真正关怀、关爱病人的医务人员,不仅仅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还要能关心病人病痛解除后的生命质量。当一个医务人员没有人文修养时,是无法应对病人因病而衍生出来的许多其它问题的。由此可见,医疗服务需要人性化服务,需要人文关怀。【关键词】医疗服务医务人员医院患者人文关怀一、医学人文精神的发展与内涵医学人文精神由来已久。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源于儒家的“仁爱”思想。“仁者,爱人”

2、,尊重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人格,对所有的病人都应一律平等对待。在西方,一般认为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规范源于希波克拉底誓言,强调医疗行为的目的是为病人服务,这也体现了古代医德中朴素的人文主义思想。近代医学人文精神强调要重视人的价值和生命的尊严,强调人的权利。二、构建医学人文精神的原因2.1. 医学人道主义的性质离不开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医乃仁术”是医学崇善的古代中国版本。仁爱救人,不仅是中国古代医学崇尚的基本原则,也是西方古代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没有医学人文精神指导的医学不能称之为人的医学2.2. 医学出现“非人性化倾向”亟须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医学出现的“技术化”、“市场化”、“功利化”,关键

3、在于如何正确对待和应用技术,完全可以用医学人文精神来弥补。2.3. 由医学人文精神失落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救死扶伤本是医生的职责,但在人文精神失落的情况下,这种职业性的冷静可能慢慢会演变成人文性的冷漠。2.4. 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堪忧。医学的结构就如“人”字一样,一边是技术的医学,一边是人文的医学。医学教育中存在着“专门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医学院校数量较少,目前缺少通晓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人才,不少学生对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等医学不和谐,更显示出了构建医学人文精神的紧迫性。三、医学人文精神的建构途径3.1 要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医疗活动是“健康所系,性命

4、相托”的事业,尤其需要人文精神。要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融入医学的教育和实践中,用富有时代意义的人文精神去建构新的医学模式,使人文精神真正成为医学不可分离的有机组成部分。3.2 要借鉴国内外经验,在医院实施人文关怀。把“以病人为中心”落实在点点滴滴的小事上,最大限度地满足患方和医方的需求,让患者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接受治疗,提高医疗服务效果的同时也提升医院的竞争力。3.3 要努力改善医学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医学院校要开设人文社科类专业,培养兼具医学和人文社科类知识的人才。要提高现有医学人文教师的素质,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要狠抓实践活动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3.4 要在学校教育中强调生命

5、教育。生命教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生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没有道德的上帝是可怕的”,我们说“没有道德的白衣天使更可怕”。3.5 要让医务社会工作者介入医疗过程。医务社会工作可以为病人提供心理支持,包括对病人及其家属的心理辅导,开展互助小组活动;开设疾病常识讲座等教育性、自助性以及治疗性小组服务;提高社会支持网络;帮助协调医患关系等。四、如何构建医学人文关怀据介绍,1967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医学院就首次开设了医学人文课程,1995年,美国几乎所有医学院都开设了人文课程。而著名的哈佛大学医学院则对医学院如何录取更好的申请者给出了几个建议,包括要求学生在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中成绩为A;在申请人

6、的初步筛选中,若文学类成绩A则额外加分;对在医疗卫生行业或慈善组织中有全职经验者予以欢迎;在面试中面试者需对文学作品或医疗卫生政策进行回答等。当今,医学模式已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护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疾病,而是一个有疾病的人,一个社会的人,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是一个好医师、好护士。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能真正关怀、关爱病人的医务人员,不仅仅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还要能关心病人病痛解除后的生命质量。当一个医务人员没有人文修养时,是无法应对病人因病而衍生出来的许多其它问题的。由此可见,医疗服务需要人性化服务,需要人文关怀。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互为补充,

7、统一于医学。没有科学精神,医学技术无法进步,没有人文精神,医学就不能称之为人的医学。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就如医学的两只翅膀,只有比翼,方能齐飞,医学也才能真正发挥“除人类之疾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医疗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呢?聆听、沟通、亲切、关怀、关爱、医德、医术都是必不可少的。聆听就是要学会倾听病人的心声,要有细心、耐心和爱心,病人有许多不愿向别人说的话可能会对医师和护士讲,甚至有时会显得有点婆婆妈妈。有人文素养的医护人员,不会粗鲁地打断病人的倾诉,而会善意地引导病人,使其将病情如实的讲述出来,以利于疾病的诊治和康复指导。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是一种能力,一个有人文素养的医护

8、人员必须有这种能力,有这种修养;沟通是一条渠道,是医师和护士很好地了解病情、了解病人的渠道,也是病人很好地了解医师和护士的渠道,而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对疾病治疗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发展也日新月异,医学的发展似乎转变成更多依赖各项科技的检查,而人与人的沟通在逐渐减少,医疗关系似乎也远离人性,在医疗关系中,医师越来越注重疾病的治疗及检验单的开出,而逐渐缺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彼此的人性关怀;要知道只有沟通才有理解,只有沟通才有信任。同样亲切友善的态度对病人也非常重要,病人因病而衍生的悲观、恐惧的情绪在医师亲切友善的关爱中会很好地得到缓解,看到医师和护士们亲切的面容,病

9、人就会觉得曾经认为结果很坏的问题一下子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这对疾病预后大有裨益。在我科曾有一个病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而做了支架辂入手术,术后1周病情恢复,痊愈出院,出院后随访发现病人性格有明显改变,变得寡言少语、谨小慎微,追问其原因,他说听别人讲一个人做支架术以后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思想负担非常重。针对他的心理情况,我们就和两个同样做了支架手术的患者到他家里向他细心地解释,再次给予详细地正确指导。经过两年随访,他生活情况很好。一个没有人文修养的医务人员很少会关心病人因病而衍生的其他问题,如心理障碍;很难做到对病人的出院随访、追踪观察、人性化服务。如果忽视了这些,很多病人也许生理上的某一疾病得到了医治

10、,却又带来了心理上的障碍,病人仍没有得到完全的身心健康。高尚的品德和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的关爱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必需的人文修养。只有加强了人文修养,才能做到对病人无私奉献而无悔无怨3。对普通患者来说,医生人文素养一个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病人的同情心。而社会上普遍的印象是,刚毕业的年轻医生被认为缺乏同情心,沟通能力差,对患者关怀少。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表示,同情心是医学院学生应该具备的情感基础。他们应该学会“移情”,学会与病人沟通。除了学校里的人文素养教育,医院临床老师的言传身教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临床老师能够和蔼可亲、说话得体、换位思考,学生就会学到这些道理;如果老师横蛮粗野、面无表情、不顾别人的痛苦,学生就自然不会有同情心。“缺乏移情或者同情心的医疗工作者就像是一个机器人。”他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管理模式的转变,人文关怀将成为医学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医务工作者要从“关注病”转变为“关怀人”,再由对病人的关怀转变为帮助病人获得健康。从人的生理、心理乃至社会角度全面关怀对方。医院实施人文关怀,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患者肯定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才能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