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九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 2021.5满分:13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8分)1.根据语境完成题目。(7分)无锡像一把折扇,在太湖边上半开半合。展到惠山的时候,点了几滴文人的水墨。这水墨里头,映照着一座江南古镇。镇子的履历上记载了很多故事,从吴越时代的范蠡城,到春申君的黄斗城,它一开口,便是磅bó( )的江南历史。故事里有渔舟晚唱、金( )铁马、空阶夜香沉淀到最后,就是一池月,一檐霜,闲坐斋中,听雨,写字。古镇里并没有纷至沓来的游客。循着它古老而厚重的气息,在它的街面上走一走,听松、望湖、 甲 ,一切风雅,会汩汩而来。(1)给加点字注音。(1分)记

2、载( )(2)看拼音,写汉字。(2分)金( )铁马 磅bó( )(3) 下列哪一个词与横线的词意思最接近( )(2分)A 络绎不绝 B车水马龙 C滔滔不绝 (4) 下列词语中填入横线甲处最合适的是 ( ) A花香 B拥翠 C亭榭2.根据课文默写。(8分)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 。(论语十二章)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塞下秋来风景异,_。(范仲淹渔家傲)_,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在卜算子·咏梅中,陆游借写梅花纵使凋落于地,仍是香气不改,表现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

3、的句子是:“_,_。”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大脑的工作记忆能力在秋季最强,在春季最弱。 冬季白昼时间缩短,大脑也就分配了最低程度的资源来维持专注力。研究人员认为,大脑功能的这种变化是通过适应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从而整体上在全年平衡大脑功能和表现的一种方式。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伴随着季节的变化,人类大脑的活跃程度、注意力以及记忆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此外,大脑的专注能力在夏季最强,在冬季最弱。A B C D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往往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自富阳至桐庐”中的“富阳”指的富春江的北面。B唐雎不辱使

4、命选自战国策,编者是西汉的刘向,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名著。C词是一种文学样式,初中生涯,我们学过了很多,有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苏轼的定风波以及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D范仲淹,谥号文正,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有作品集范文正公集。我们学过他的岳阳楼记,其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他的政治抱负。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7分)话说当日A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A看顾。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同罪。却得A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只说A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

5、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A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A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钱纸。”又行了一回,望见一簇人家。A住脚看时,见篱笆中挑着一个草帚儿在露天里。A迳到店里。店主道:“既是草料场看守大哥,且请少坐。天气寒冷,且酌三杯,权当接风。”店家

6、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A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1)选文中的A是谁?选文出自水浒传中的哪一个故事情节?(2分)答:_(2)选文第段中画“ ”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答:_(3)选文中多次写到了风雪,请分析文中两处加点“紧”的作用?(3分)答:_二、阅读与赏析(42分)(一)(11分)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父益,都官员外郎。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安石议论高

7、齐,能以辨博济其书,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者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俄直集贤院。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屡辞;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畀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以母忧去

8、,终英宗世,召不起。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最方今之所急之。”上以为然。 (宋史王安石传)【注释】注措:措置,安排处置。6.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2分)A. 服其精妙(佩服) B. 社稷之托(国家)C. 拜参知政事(授予官职) D. 上以为然(认为.好)7.下列句中加点字与“以母忧去”中“以”的用法一致的句子是( )(2分)A.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以中有足乐者C. 可以为师矣 D

9、. 全石以为底8.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译: (2)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译: 9.你是如何来评价王安石的?请你结合选文分析。(3分)答:_ (二) 夜坐 (6分) 文天祥 【南宋】淡烟枫叶路, 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 寒蛩四壁诗。少年成老大, 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 闻鸡坐欲驰。【注】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德祐元年起兵勤王前,被迫罢官、归退文山时所作。蛩:蟋蟀。10.(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答:_(2)文天祥善于用典抒发情感。夜坐尾联引用晋朝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和南安军尾联“饿死真吾事,梦中行

10、采薇”引用商朝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后来饿死的典故。请简要说说两者表达的情感的不同。(3分)答:_(三)(6分)除了成型工艺和泥釉料加工,青花发色的结果呈现效果是决定元青花复制成败的关键。“白釉青花一大城,花从釉里透分明。”按照传统说法,呈色灰蓝者为国产青花料,呈色蓝艳者为进口青花料。但在长达30多年的试验中,饶克勤发现影响青花发色的并不仅止于此。青花料的配方、釉层的厚薄、火候的高低,甚至窑位的差别,都会造成呈色效果的千差万别。如何选取青花料是一门极深的学问。青花料本身并不是蓝色,而是咖啡色、褐色或黑色,通过釉下覆盖高温烧制后,青花料才得以呈现出迷人的蓝色。“不只是进口的苏麻离青,甘肃

11、、云南等地都有很好的钴料矿。”饶明媛说,自家通常的做法是将几种不同的青花料按一定的比例相互调配,至于比例则是不便外露的秘密。“不同青花料的发色差别很大,氧化钴含量高的发色强烈,而含量低的发色灰蓝。”画坯的笔法也决定了青花呈色时的深浅。饶克勤对比各地出产的毛笔,终于找到了景德镇本地出的一种毛笔,摸索出“榻”的笔法,使得运笔时笔速的快慢、停顿,笔画的交叠,都自然形成青花的深浅。“毛笔蘸取青花料的多少,运笔时笔速的快慢、停顿,笔画的交叠,都会自然形成青花的深浅。”因此在画坯前,饶明媛会仔细观察起笔的位置、运笔的方向和下笔的轻重,达到“心手合一”。青花料并不是其中一个的变量,釉料的配方与厚薄都将影响青

12、花的发色。唐英陶冶图说中曾记载:“釉无灰不成。”景德镇瓷釉历来是用釉果掺以釉灰配制而成,釉果是一种风化较浅的瓷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而釉灰,则是将狼箕柴(一种蕨类植物)与石灰石混合,经过挤压等步骤,再经过“煨烧”制成。配釉过程中,釉灰含量偏少时,釉料呈色效果较白,釉灰含量偏多时,釉料呈色效果较青。需要注意的是,釉料的配方和厚薄还要与青花料和坯料相匹配。如果釉料施得太薄,青花的发色就会发乌甚至发黑;若釉料施得过厚,又会让钴料晕散流淌,出现“朦花”现象。除了画坯,也负责施釉的饶明媛告诉我们:“非常合适的施釉厚度在1毫米左右,大概是一颗西瓜子仁的厚度。”无论青花料和釉料的配比与施釉有多

13、完美,不到烧制完成的结尾一刻,永远无法预知青花发色的真正效果。因为烧制温度的高低,甚至窑位的不同,都是不可忽略的呈色因素。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已不再执著于古法柴窑。用气窑模仿柴窑的升温曲线和气氛,也能烧出有柴窑质感的元青花。正因为成因复杂,变数莫测,面对元青花,饶家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11.面对元青花复制,为什么饶家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3分)答: 12. 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答: (四)(6分)无声·留白·真空沈致远乍看,无声、留白、真空三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细思量三者均体现出“有”与“无”之间的微妙关系。自居易琵琶行中那段描写音乐之美妙

14、的诗篇,千古传颂,历久弥新。其中我最欣赏的一句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怎么会胜过有声呢?我这样理解: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那一段繁忙的音乐以后,琵琶声由急转缓,“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乐声悠然而止。使听众得以静下来回味其弦外之音。从而浮想联翩,进入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而且这里无声的停顿也烘托出随后“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那种逼人的宏伟气势。总之,诗人告诉我们:音乐之美妙不仅在有声,也在无声,更在于有声与无声的浑然天成。音乐的这种表现手法在西洋的交响乐中也有采用。国画讲究留白,留白成为国画构图的重要元素。八大山人开写意画先河,是擅长留白的高手。留白突显东方

15、艺术的审美观,但是传统的西洋画并非如此,在著名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上千幅西洋写实派和印象派的画中,竟然没有一幅采用留白。现代抽象派画家的有些作品中虽然也留出大片空间,但往往有颜色,严格地说不属于留白。画笔的渲染是“有”,留白则是“无”。东西方画家对留白的不同态度,是否反映了两种文明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呢?真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顾名思义,真空是空空如也。其实不然!用最强力的真空泵将密封容器抽到高真空,每立方厘米仍然残留上千个气体粒子。而且除了粒子以外,整个宇宙空间充满了由微弱的电磁波所构成的背景辐射,这是宇宙诞生时“大爆炸”残留的余晖。空间并非空无一物,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真空。英国物理

16、学家狄拉克曾从理论上指出:即使在绝对真空中也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许多正反虚粒子对。打个比喻:真空就好比是永不平静的海平面,波涛起伏浪花飞溅,随时都有水珠和气泡在产生和湮灭。水珠就好比是虚的正粒子,而气泡好比是虚的反粒子,他们成对产生,随即湮灭。这种方生旋灭的正反虚粒子对造成了所谓“真空起伏”,使真空永远不得安宁。可见,真空不空,而且非常复杂。真空起伏,正反虚粒子对这对常人而言已经够玄了吧,但还有更玄的。李政道说,在真空起伏中可能有正反磁单极子存在,核子中夸克的禁闭可能是由于真空的特性所致,基本粒子的“对称破缺”可能来自真空起伏,真空可能有不同的态一现实的“真”真空与各种“假”真空,在高能量

17、冲击下可能激发两者之间的“相变”,出现始料不及的意外结果。他还认为,真空之激发可能是21世纪物理学的重大突破。对真空如此钟情,是否与他的东方文化背景有关呢?无声,留白、真空是“无”。但无论在艺术或科学领域中,都不能小看了“无”。宇宙是一个统一体,归根到底,艺术与科学也是统一的。将艺术与科学分开来进行研究只是为了方便,是人为的,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走笔至此,不禁想起红楼梦中太虚幻境入口处的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曹雪芹毕竟是大彻大悟的过来人。13.请概括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答: 14.下面各项中对文本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与白居易

18、琵琶行中琵琶曲“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样,西洋交响乐也有无声与有声浑然天成的表现手法。 B. 第段进一步解释“真空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观点,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过渡到下文关于“真空起伏”的探讨中。 C. 在第段作者认为,科学与艺术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因此对将二者人为分开研究的做法并没有表现出明显反对的态度倾向。 D. 作者突破单一学科领域,从无声、留白、真空中发现了“有”与“无”的微妙关系,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五)(13分)大明湖畔稼轩祠泉琴大明湖南岸有一静肃小院。小院周围,绿树红花,参差披拂,如诗如画。踏着一条青石板路缓步来到小院正门,举目望时,只见门框上方高悬一匾额,上

19、书“辛稼轩纪念祠”。原来,这一片就是大明湖公园新八景之一的“稼轩悠韵”。辛弃疾和李清照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词人,并称为“二安”。巧的是,他们都是济南人。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济南人对“二安”热爱有加,他们在趵突泉公园建立了李清照纪念祠,又在大明湖景区改建了稼轩祠。酷爱辛词的我早就熟知辛弃疾是战场上骁勇善战的大英雄。22岁时,他就拉起了义军队伍,跃马横刀,勇闯敌营,活捉叛将。这时,耳畔似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这马蹄声是从辛词里跑来的吧?抑或是从古代宝剑的寒光里迸射而来?受了这朦胧的诱惑,我便掏钱买了门票,匆匆走进了这古典素雅的三进院落。一进院里,墨香阵阵的东西厢房首先吸引了我。墙壁上挂着的都是一些

20、与辛词有关的名人字画。辛词的名头大,有些警句早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加之,他的词风粗犷豪放,具有浓浓的爱国情操。后世之人,皆喜欢临摹他的名词佳句来陶冶情操。展柜里陈列的是各种版本的辛词以及研究成果。我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既然带不走这些古籍,带走某些文字的片段,回去赏读一番,也会别有情趣。第二进院落的过厅里,居中兀立一块造型别致的太湖石。这是一道障景。一览无遗的风景总是令人觉得肤浅宽泛,推花扶柳,绕石穿山,才是增添自然界悬念的不二法门。果然,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绿叶幽幽,遮天蔽日。这一石一树,一动一静,倒也充溢着和谐之道。绕过太湖石,出现了祠堂的第三进院落,这就是主体建筑辛公的纪念堂。文能惊天

21、,武能动地,这种卓越的才能奠定了辛公在历史上独特的地位。我端正了下帽子,抬腿迈进纪念堂的大门,迎面就是一手握书,一手持剑的辛公铜塑雕像。辛公的眼睛炯炯有神,直视前方。这凛凛风姿大概就是当年征战沙场时的真实写照吧!辛公的背后,悬挂一大型匾额。书写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我一时竟认不出内容。好在自己背诵过不少辛词,根据几个容易辨识的字,倒也顺理成章连成了稼轩长短句:“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是辛词中脍炙人口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写壮词以寄陈同甫,是因为他和

22、陈同甫有着同样的遭遇,同病相怜,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站在塑像面前,我暗自嗟叹,也暗自庆幸。嗟叹辛公作为男儿,骨子里的那种固有的忠君爱民思想,却不为所用,以致壮志难酬,郁郁而终。庆幸辛公在逆境中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化悲痛为诗词,为后世留下了无数辉煌壮丽的篇章。看罢明湖美景,原路返回。经过第二进院落的时候,才发现刚才急忙忙去拜谒辛公,竟然没注意到此处有个西跨院。西跨院有一间大厅堂,名为“停云堂”。堂内挂了一些名人书法,皆是金钩银划、美不胜收的辛词精品。恰好有一对年轻人在内参观,只见他们冲着某幅字画朗吟道:“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

23、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一曲水龙吟是辛公血和泪的心声。他登临高处,不是为了游赏美景,而是为了叩问苍天,发出心底的声声怒吼。可是,就算辛公把栏杆拍遍,拍得手心冒汗,也无人懂得他那忧国忧民之情思啊!我肃立着沉浸在辛词的恢宏意境里和辛公的思想碰撞,进而交织,让蒙尘的心灵进行一次彻底的荡涤。离开祠堂时,恰是夕阳西下。回望“稼轩悠韵”,祠堂周围此时蒙上了一层缥缈的云纱。那是历史的尘烟吗?真希望有那么一匹悍马,自遥远的古代穿越到这人间盛境,背上驮载着持剑的辛公,马蹄声声,由远而近,响彻寰宇(有删改)15. 阅读第-自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稼轩祠三进院落的主要陈设。(3分) 第一进院落:_

24、第二进院落:_ 第三进院落:_16.文章两次引用辛弃疾的词有何作用?(3分) 答:_17.结合全文来看,作者对辛弃疾有哪些情感?(4分) 答:_18.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写到李清照及其纪念祠,是因为她与辛弃疾有相似之处,这样写也表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都具有崇高的地位。 B. 作为记游类散文,文章以游览稼轩祠的行踪为序展开,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等手法,将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C. “太湖石旁有一棵古槐,绿叶幽幽,遮天蔽日”,从对枝繁叶茂的古槐的描写,可以看出稼轩祠自然环境清幽。 D. 文章首段与末段的写景相映成

25、趣,“绿树”与“红花”实写,意境优美;“夕阳”与“云纱”虚写,感慨万分。三、作文(60分)19.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只丑小鸭可变成美天鹅,一星火种竟致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的力量;一帘细雨瞬间平息猛烈的狂风,一抹微笑无声融化心灵的冰雪,一盆洗脚水悄然让辛劳的母亲泪水盈眶,这是真、善、美的力量;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以“ 的力量”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从“责任”、“奋斗”、“阅读”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补充完整文章题目。 (2)

26、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021年九年级第二次适应性练习语文试题答案一(28分)1.(7分)(1)zi(2)戈 礴 (3)A (4)B2.(8分)匹夫不可夺志也 鸡声茅店月 闻道龙标过五溪 衡阳雁去无留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 浅草才能没马蹄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3.(3分)A4.(3分)C5.(7分)(1)林冲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2)动作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突出了林冲小心谨慎、细致周到的性格特点,为下文作铺垫。(3)这两个紧字,突出了风大雪猛的恶劣的环境;渲染了当时紧张的气氛;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二、

27、(42分)6.(2分)D7.(2分)B8.(4分)(1)后来王安石掌管国家,他所安排处置的,大体上都是以这份万言书为依据的。(采分点:当、皆、祖、句子通顺)(2)人们都不了解爱卿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得经学,不懂得政治事务。(采分点:知、但、晓、句子通顺)9.(3分)爱读书,写的文章有文采。(动笔如飞,见者服其精妙)议论高深新奇,善于雄辩。(安石议论高齐,能以辨博济其书)思考周全(万言书,多方面分析了宋朝的严峻局面并提出变革)有孝心(他母亲去世时,他坚持守孝,皇帝多次召见却不上任)10.(1)(3分)借景抒情或动静结合。“宿雁半江画”,半江秋水,宿雁成群,是静景。“寒蛩四壁诗”,秋气清寒,蟋蟀

28、声四壁,这是动景的描写。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相映成趣。同时为下文慷慨悲歌,直抒胸臆做铺垫。(2)(3分)夜坐尾联表达他虽然被迫归隐文山,但仍想报效国家建立功勋的雄心。(2分)南安军尾联表达了他虽然被俘,但至死不降的决心。(1分)11.(3分)决定元青花复制成败的关键是青花发色,而影响青花发色呈色效果的因素有很多:青花料的配方、画坯的笔法、釉层的厚薄、火候的高低甚至窑位的差别;并且这些因素又变化莫测,所以面对元青花,饶家人始终心怀敬畏之心。12.(3分)列数字、作比较;列举施釉厚度的具体数字,并与西瓜子仁作比较,具体准确有力地突出合适的施釉厚度。13.(3分)本段首先提出“留白成为国画构图的重要

29、元素”的分论点,接着列举“八大山人”和“传统西洋画”“现代抽象派画”作比,论述论点。最后,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东西方画家对留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两种文明在哲学思想上的差异”的结论。14.(3分)B(B选项中应为:第段进一步解释“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真空”这一观点。)15.(3分)第一院落:墙壁上挂着与辛词有关的名人字画,展柜里陈列着各种版本的辛词和研究成果。第二院落:居中兀立一块造型优美别致的太湖石,其旁是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槐;亭云堂内挂着辛词精品的名人书法。第三进院落:迎面是辛弃疾铜塑雕像,其背后悬挂一大型匾额,上有破阵子 词。16.(3分)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丰富了游记的内容。有力地凸显了辛弃疾忠君爱民却郁郁不得志的形象,使文章更具感染力。两首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这样写既表现了辛词千载之下巨大的影响力,也表现了作者对辛弃疾的敬仰与叹息。17.(4分)对辛弃疾词的酷爱。(作者对辛弃疾的生平经历与词作十分熟悉,且对展柜里陈列的各种版本的辛词极为珍视,用手机拍照,回去赏读。)对稼轩祠心存向往和崇敬。(特意前去拜访,被东西厢房阵阵墨香吸引;端正了帽子,才抬腿迈进纪念堂的大门。)对辛弃疾人格精神充满敬佩与景仰。(辛弃疾一生忠心为国,胸怀大志,在逆境中没有自暴自弃,终铸就传奇,深深地感动了作者。)对辛弃疾人生遭遇的同情与嗟叹。(作为骁勇善战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