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典型事故处理_第1页
锅炉典型事故处理_第2页
锅炉典型事故处理_第3页
锅炉典型事故处理_第4页
锅炉典型事故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锅炉典型事故处理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工程系电站锅炉技术研究所庞力平 副教授锅炉事故 锅炉在运行或试运行时,锅炉本体(指给水阀、主汽阀、排污阀以里,包括各种阀门、仪表)、燃烧室、主烟道或构架、附件、附属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造成设备损坏、人身伤亡,有一个以上方面受到损失的事件,造成锅炉被迫停炉或减少供汽量情况。 锅炉故障 锅炉在运行或试运行时,由于燃烧装置、鼓引风机、给水泵或水处理等设备,发生异常,但经过及时处理后,又恢复了正常运行的,不算做锅炉事故,叫做锅炉故障。 锅炉损坏 锅炉正常停炉后,进行定期或非定期检验时发现锅炉有损坏,如锅炉本体受压部件有裂纹、渗漏、变形,燃烧室开裂、耐火材料脱落,烟道损

2、坏,构架变形等。这些损坏可能不是锅炉事故造成的,也可能是锅炉事故造成的,但当时并没有造成锅炉被迫停炉,一般不算做锅炉事故,可以叫做锅炉损坏。 电站锅炉事故 MFT、RB、和FCB 给水温度的突降 锅炉受热面的损坏 蒸汽温度不正常 炉膛内爆和外爆 尾部烟道的再燃烧 锅炉燃料品质的突变 锅炉事故的种类锅炉事故的种类 事故的原因 q设备事故 :锅炉设备本身故障丧失运行能力电网系统、厂用电供电系统、控制压缩空气系统、发电机、汽轮机等设备故障或保护误动,造成锅炉设备局部或全部丧失运行条件 q误操作事故责任性事故 技术性事故 事故造成损失 q特大事故 q重大事故 q一般事故 事故发生的特点及规律 q突发性

3、事故q频发性事故q季节性事故 锅炉事故的处理原则锅炉事故的处理原则 尽快消除事故根源,迅速隔绝故障点,以便解除对人身和设备的威胁,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 确保人身和设备不受损害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和恢复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 发生事故后如有关联锁、保护装置未能按规定要求动作,运行人员应即手操使其动作,以免造成设备损坏事故 锅炉由于联锁或保护装置动作而骤减负荷或紧急停用时应迅速查明事故原因,并设法消除后方可恢复机组的正常运行 MFT、RB、和FCB 燃烧器管理系统(BMS)、炉膛安全监视系统(FSSS)燃料切断(MFTMASTER FUEL TRIP)的指令进行自动紧急停炉 送风机一台脱扣、或引风机一台

4、脱扣、或汽动给水泵一台脱扣(电动泵自启动失败) RB 发生电力系统事故而使主开关跳闸时,汽轮发电机应实现无负荷运行或带厂用电运行;当汽轮发电机故障跳闸,机组应实现停机不停炉的运行方式 FCB(Fast CutBack)锅炉给水温度的突降 给水温度突降对锅炉参数的影响给水温度突降对锅炉参数的影响 给水温度突降的原因给水温度突降的原因 给水温度突降的处理给水温度突降的处理 锅炉受热面的损坏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影响锅炉受热面损坏的影响 q受热面(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泄漏、爆破等损坏事故最为普遍,约占各类事故总数的30左右q当受热面发生爆破时,由于大量汽水外喷将对锅炉运行工况产生较大的扰动,

5、爆破侧烟温将明显降低,使锅炉两侧烟温偏差增大,给参数的控制调整带来了困难。 锅炉受热面损坏的主要原因锅炉受热面损坏的主要原因 制造质量方面的原因 设计、安装方面的原因 材质变化方面的原因 运行及其他方面的原因 水冷壁泄漏或爆管 水冷壁流量低 水冷壁管温度高 省煤器管 给水品质不合格,造成管内结垢或因为水中含氧量多而造成管内腐蚀,同时水垢热阻较大,不利于水对管壁冷却而使金属超温破坏; 运行中,省煤器中水温和水流量变化,造成交变热应力,使管子发生疲劳破坏; 在锅炉设计或制造时,管子焊接质量不好,管子材质用错; 由于飞灰的磨损使管壁磨损变薄而不能承受工作压力等。 过热器、再热器管的泄漏和爆管 过热器

6、或再热器管很小的泄漏也应尽可能马上进行检查。过热器或再热器管的蒸汽泄漏可能导致对相邻管子的吹损,在明知过热器或再热器管已经泄漏而继续运行是非常不可取的,机组应以正常方式停炉。 过热器和再热器管的泄漏故障必须,紧急停炉。运行人员必须根据故障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再确定采取何种方法来进行事故处理。 蒸汽温度不正常 过热汽温过高的主要原因 燃料与给水的比例失调,给水量偏小或燃料量偏大,其中包括燃料量数值虽未变化,但由于燃料品质变化所造成的实际发热量增加等。由于炉内燃烧工况变化、火焰中心升高、风量增加、水冷壁结焦严重或低过侧调温挡板开大等造成的过热器受热面对流传热增强或过热器处可燃物再燃烧。给水温度升

7、高或主蒸汽压力大幅度升高。减温水系统故障或汽温自动失灵造成的减温水量不正常地减少。过热器受热面泄漏爆管或进口处安全门起座,造成过热器内蒸汽通流量减少。 蒸汽温度不正常 过热汽温过高的处理 如因燃烧工况变化或炉膛火焰中心上移引起过热汽温过高时,还应立即进行燃烧调整,设法降低炉膛火焰中心。如:合理调整炉膛负压及燃烧器的配风、降低上层燃烧器的负荷和增加下层燃烧器的负荷、将燃烧器摆角适当下调、检查并恢复炉底水封正常等。如因风量增加引起时,应即减少风量,维持炉膛负压和氧量正常。如因水冷壁严重结焦引起时,还应组织对水冷壁进行吹灰,吹灰时应做好对汽温的调整工作。凡因主汽压力升高、包覆安全门起座、受热面损坏、

8、给水温度升高、可燃物在烟道内再燃烧等原因造成过热汽温过高时,除按汽温过高处理外,还应按各自不同的要求进行处理。 再热汽温的过高 再热汽温的过高的原因炉内燃烧工况变化、锅炉热负荷升高、炉膛火焰中心上移、风量增加、水冷壁严重结渣、再热器侧烟气调温挡板开大、燃烧器摆角过高及再热器处发生可燃物再燃烧等,均将造成再热受热面的传热增强而使再热汽温升高。由于过热器系统的安全门、向空排汽及过热器出口通向凝汽器的大旁路等开启,或再热器进日安全门起座、高压缸排汽逆止门或中压缸联合汽门故障关闭、再热器受热面泄漏或爆破、汽轮机一、二级抽汽量突然增大等,均将造成再热器受热面内蒸汽通流量的减少,如其他工况不变则将造成再热

9、汽温升高。定压运行的机组,高压缸排汽温度不但与主蒸汽温度及高压缸的效率有关,而且还将随着负荷的增加有较明显的上升。在其他工况不变的情况下,高压缸排汽温度越高即再热器进口温度越高,则再热器出口温度也必将越高。此外,再热器系统的减温水量减少、高压旁路阀打开后高压旁路出口温度控制过高等,均将造成再热汽温升高。 再热汽温过高的处理 发生再热汽温过高时应迅速查明原因,如因自动装置失灵造成时应即将该自动切至手操运行。迅速开大再热减温调节门,必要时还可提高再热减温水压力和开启再热器事故减温水门,关小高汽温侧的再热器调温挡板(为了保证必须的烟气通流截面,在关小再热器烟气调温挡板的同时应相应开大低过侧的烟气调温

10、挡板)。如风量偏大造成时应即减少风量,必要时还可采用适当降低负荷和主蒸汽温度等方法使再热汽温尽快恢复至正常范围。 锅炉汽温过低 过热汽温过低的主要原因 燃料与给水的比例失调,给水量偏大或燃料量偏小,其中包括燃料量数值虽未变化,但由于燃料品质变化所造成的实际发热量减少等。 燃烧工况恶化、部分燃烧器熄火、炉膛火焰中心下移、风量减少。过热器受热面严重积灰或结焦、低过侧烟气调温挡板关小等造成的过热器受热面对流传热减弱。 给水温度降低、主蒸汽压力大幅度下降、减温水压力升高或减温自动失灵造成的减温水量不正常地增大。 启动初期低过出口截止阀泄漏、启动分离器满水或切除启动分离器时操作不当,也将造成部分汽水混合

11、物直接进入过热器而使过热汽温降低。 过热汽温过低的处理 如因燃烧工况变化引起汽温过低时,应即进行燃烧调整,设法提高炉膛火焰中心,如合理调整燃烧器配风、增加上层燃烧器的负荷和降低下层燃烧器的负荷、将燃烧器摆角适当上调等,必要时还可增设燃烧器以提高炉膛热负荷和热负荷分布的均匀性。如因风量偏小造成时,应即增加风量,维持炉膛出口氧量及锅炉燃烧装置工况正常。发生锅炉燃烧不稳时,应即投人助燃装置;如发生锅炉熄火,应立即切断所有进人炉膛的燃料,按熄火事故作紧急停炉处理。如因给水温度突降造成过热汽温过低时,还应按给水温度突降的有关要求进行处理。如因过热器受热面严重积灰或结焦引起时,应对过热器进行吹灰,吹灰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汽温上升的调整工作。 炉膛内爆和外爆 外爆外爆 燃料爆燃 析铁氢爆 水冷壁爆管大量蒸汽进入炉膛 内爆 燃料突然切断、离心式风机特性和运行控制不当 尾部烟道的再燃烧 烟道再燃烧现象,是沉积在尾部烟道的受热面上的可燃物和未燃尽物达到着火条件后的复燃现象,也称为二次燃烧或再燃烧。而引起再燃烧的主要原因是可燃物的沉积。 措施:锅炉启动和停运或低负荷运行时,尾部烟道中含氧量比正常运行时要高些,可燃沉积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复燃。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