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岳麓版_第1页
2019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单元整合岳麓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课堂演练当堂达标-1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最主要是为了()A.使鸦片走私合法化B.占领中国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C.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D.报复林则徐虎门销烟解析: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应抓住其工业革命的完成需开拓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实行分析。A项是重要原因,但不是最主要原因,C项是直接原因,D项是借口。 答案:B2.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点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

2、响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水平。鸦片战争之前清朝统治者对外界的世界不了解,自认为 是“天朝上国”,其他地区皆是“蛮夷之地”。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加深,清 朝统治者的传统观点受到强烈冲击,不得不改变对西方国家的看法和称谓。答案:B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中国市场更加开放,扩大侵略权益C.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割占中国领土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列强要扩大侵略权益。答案:B4.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

3、出解析:从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可推断最能体现这个点的是火烧圆明 园。答案:B5.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相比,最大的地理差异在()A.长江口以北的沿海地区B.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地区C.长江口以北、以西的沿海沿江地区D.长江口以西的沿江地区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都在长江口以南的沿海城市;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向北到了营口,向西到了汉口。答案:C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份中国商品出口总 额/元英国商品入口总额/兀鸦片走私总额/元182114757132136932132235780183317814

4、2601011965512185100摘自英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材 料 二当 鸦 片 未 盛 行 之 时 , 吸 食 者 不 过 害 及 其 身 , 故 杖 徙 已 足 蔽 辜 。 迨 流 毒 于 天 下 , 则 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 银。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鸦片(1)据材料一,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2)从材料一、二看,鸦片走私对中国有什么危害?(3)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道光皇帝派林则徐赴广东禁烟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关键是从表格数据的纵横变化、对比分析其“作用”。第(2)(3)

5、题,依据材 料中“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和所学知识总结鸦片走私的危害。答案:(1)扭转了英国对华正当贸易的逆差,英国资产阶级靠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2)造成中国烟毒泛滥,白银外流;使中国出现“银荒”(或财政危机)、“兵弱”(或军事危机)的局面。(3)鸦片走私的危害巨大,甚至危及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课后作业知能强化1.据清朝大臣黄爵滋上道光皇帝书统计,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年份一两白银兑换为铜钱数182318241249182818291337183318341363183818391638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B.白银外流,银价上涨C.外国资本与商品大量输入中

6、国D.国库亏空,入不敷出解析:本题考查清政府实施禁烟的原因。注意材料中的时间“清朝道光皇帝”,再从表格中能够看出至1839年林则徐禁烟前,白银的价格是持续上涨的,这与鸦片的大量输入导致白银大 量外流相关,所以答案为Bo答案:B2.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实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 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仅仅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 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

7、必然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费正清所言“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 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说明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根本上是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需的 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所以本题准确选项是D。答案:D 3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的第一幅浮雕是虎门销烟,镌刻这个历史事件的主要目的应该是( )A.指明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纪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C.铭记中华民族反侵略的精神传统D.明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水平。纪念碑本身的意义就是要后人继承先辈的革命 精神,振兴中华。答案:C

8、 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 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这个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D.从世界化的角度准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鸦片战争根本原因及其性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认为鸦片战争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反 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而忽略了战争本身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为了维护鸦片走私,英 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大门,便于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所以本题准

9、确选项是B。答案:B5.鸦片战争期间,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说:“各处调到的兵,毫无纪律,互 斗杀人夷兵抢夺十三洋行,官兵杂入其中,肩挑担负,千百成群,竟行遁去。点兵册中, 从不闻清查一二。”上述材料( )A.丑化了清朝军队B.因是家书而无史料价值C.反证英军纪律严明D.能说明清军战败的原因解析:广东按察使王廷兰写给家人的信虽不一定客观全面, 但作为第一手历史资料, 却具有 重要的史料价值,“夷兵抢夺十三洋行” ,正是反映了英军的掠夺本性,材料对清军军纪败坏 的反映应该是真实的,所以也谈不上丑化了清朝军队,恰恰反映了清军战败的原因。答案:D6鸦片战争在近代中国和英国的文明发展中都有重要意

10、义。对中国来说意味着( )A.专制政体的终结B.工业革命的起点C.农耕文明受到冲击D.程朱理学的破产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专制政体的终结指的是辛亥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起点应该指的是洋务运动,程朱理学的 破产是指新文化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渐瓦解。所以本题准确选项是C项。 答案:C7道光皇帝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 市。该夷既来诉冤,经此次推诚晓谕,当可就我范围。”下列理解不准确的是()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了鸦片

11、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解析: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耕文明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而不是道 光帝屈膝投降割让香港。其畏敌妥协也是封建腐朽的表现。答案:C8.历史学者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 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外国商品滞销B.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的抵制D.鸦片不能合法输入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鸦片战争的爆发主要是因为英国想打开中国的 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但是因为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防碍,并没有达到西方国家的侵 略的期望值,所以他们不满。答案:A9.恩格斯在评

12、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 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 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 根据教材知识,1858年英法联军发动对华侵略,即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和美国趁机 利用调停等借口大获其利,特别是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中国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答案:B10.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住中国之总管大员,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者, 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行字样;两国属员往来, 必当平行照会。 ”这样的

13、做法( )A.表明英国对清政府存有明显歧视B.使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地位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近代化D.反映了该条约的屈辱性解析: 从题干材料来看,双方议定了相关文书往来方面的内容,不同身份的人规定了不同的用语,这是和当时国际接轨的做法,所以C项符合题意。答案:C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之后,中原 几无能够御敌之兵,且无能够充饷之银。林则徐奏稿材料三 中国政府对陛下臣民已经犯下了突不过残酷的战争罪行,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 英国人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这在原则上是如此之危险,在实际上又如此之不能容忍

14、。所以, 为每一件损失要求完全的赔偿,已成为文明的高尚义务了。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输入的危害。林则徐对鸦片的态度如何?(2)材料三中“最近这样的方式”是指什么?谈谈你对“用最近这样的方式强迫缴出英国人 的财产就是一种侵略”的看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水平。第(1)题,从材料一能够看出鸦片对个人、家庭的危害,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从对国家的危害的角度回答。第(2)题,根据材料中“用最近这样的方式”知道是禁烟运动,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战争,理解其以“文明的高尚义务”来掩盖 侵略的实质。答案:(1)危害:损害吸食者的身体健康,吸者成瘾导致倾家荡产

15、,危害社会秩序。白银 大量外流,银贵钱贱,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政府财政危机。导致吏治腐败,军队丧失 战斗力。态度:对其严厉禁止。方式:禁烟运动。看法:这种观点是荒谬的,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严重 危害,这才是一种无耻的侵略;林则徐禁烟是维护中华民族利益的正当行为,绝非侵略。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40年4月7日,英国下议院开始讨论对华战争军费案和广州英商损失赔偿案。经过三天的辩论,会议以271票对262票的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内阁的侵华决定。1840年5月10日,英国上议院也一致通过了上述决定。材料二1840年义律率英舰8艘,于8月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施加压力

16、。 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得知英国要求赔礼道歉、偿还烟毂、割让岛屿等。道光帝听信谗言,以 为是林则徐、邓廷桢等人办理禁烟之事不善才引起英军入侵,只要惩办林、邓等人,英国就 会退兵。于是,道光帝任命自夸退敌有功的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 同时将林则徐、邓廷桢等革职查办。请回答:(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政体有什么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 在行使权力上又有什么不同?中英两国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是如何做出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里?(3)从社会文明发展的角度看,你如何理解鸦片战争?解析:本题以工业革命为背景,以中国和英国为例,考查了东西方世界的变化,通过在鸦片 战争中两国君主做出决策的不同方法, 体现了两国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