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与策略—英语教学论文_第1页
2016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与策略—英语教学论文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反思与策略一、“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及研究的相关理论(一)“有效提问”概念的界定有效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 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和学生问题意 识的培养。教师有效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 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 创造性思维。现有文献对有效提问的一般陈述是:“为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 学目标来引导提问。”与此毫无区别的另一种说法是:

2、“教师在提问 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考虑到学生的智 慧,我们必须确定一点,我们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励和引导学生的思 考,并为之润色。(二)研究的相关理论1.中国传统的“启发式”教育理论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关于教学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 主张是“学思结合”,孔子精辟地指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怎样使“学”的过程成为“思”的过程呢?这就是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学思想。学习离不开启发诱导,提问在课堂教学诸因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课堂教学论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 定作用。课堂教学论中指出设计课堂提问必须以认识论为基础,

3、以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知识体系为依据, 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 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思维的关键点上提出问题。3.“问题”的心理学分析有效性问题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促使思维从“前反省状 态”进入“后反省状态”。有效性问题的解决带来“顶峰”的体验, 从而激励再发现和再创新。有效性问题有时深藏在潜意识或下意识 中,“顿悟”由此而生。二、当前课堂提问的弊病及对提问有效性缺失的反思目前,由于教师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策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和学习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盲目追求活跃的 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

4、,不 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毫无意义。女如:Doyou like singing? Doyou like this son g?教师希望学生回答的答案是Y es。(2)提问只关注结果,忽视对规律的揭示。提问只关注结果是什么,如“Yes or No?“Right or Wrong?等,很少引导学生探究过程,很少问“Why?“How?(3)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的“思维发展区”;设计的问题过难、 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启而不发。于是接下来的教 学活动,教师只好自问自答了。(4)提问无目的性,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教学。教学设计时对提 问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

5、了学 生的正常思考。学生不知所云,课堂上议论纷纷,出现了不和谐的“音 符”。(5)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新课讲授前,教师一般要通过提问,以诊断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程度, 判断能否顺利引 入新问题,但这种提问有时只限于浅层次的记忆性知识的问答,并没有真正诊断出学生理解、掌握的程度,诊断效果失真。(6)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 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标准答案。(7)提问表达不明,措词不清,学生难以理解。提问时叙述过快或 者使用冗长而凌乱的措词,使学生不明其意。(8)提问后没有停顿或先点名后提问,学生无时间思考。提问后立 即回答,本意可

6、能是为了节约时间,但学生由于没有时间思考,结果 往往问而不答或答非所问,反而适得其反。(9)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提问只面向少数尖子 生,多数学生成了陪衬,被冷落一旁,他们学习中的问题难以暴露, 也缺乏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而使他们逐渐对提问失去兴趣。反思一:课堂提问要注重质量,而不是关注形式、数量。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不能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都是拙劣的提 问。那种“是不是? ”的提问仅是表面的热闹, 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 因此,提问要考虑它的价值性,不能随心所欲。一个有思考价值的提 问应具备三个特征:(1)诱导的启发性。提问要诱发学生兴趣,忌直贵曲。如果教师在 设计问题时过于简单,

7、学生几乎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一哄而上或脱 口而出,这只是一种很表面化的“积极”与“热闹”,实际上学生思维仍停留在低级、单一的水平,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因此, 教师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凡问必曲,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努力学好英语。女口Go for it! Book 2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music? Period 3是一篇有关礼仪的阅读文章,可通过与学生谈论对 某个国家的印象入手,引出礼仪的重要性,为进一步的阅读做好铺垫。T: Have you ever gone abroad?S

8、1: No, never.T: What about you?S2: Yes, Ive been to Singapore.T: What gives you a deepest impressi on?S3: Its quite clean there. People dont litter in the street.T: Anything else?S3: They never talk loudly.T: Well, whe n we talk about manners and behaviors, we mightfind it very importa nt to be poli

9、te. Do you think so?Ss: Y es.(2) 层次的渐进性。课堂提问有时要注意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诱导下,扎扎实实步入知识的殿堂。同 时,以不同层次的提问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看, 这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女口教学Why don t you lear n to si ng En glish son gs?一课,问题可以一个比一个难, 一个接一个揭示文章的主题, 使学生逐步理解 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在 提问设计时,抓住学生“打破沙锅问到

10、底”的心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Why do so many Chin ese people want to improve their En glishin differe nt ways?Where did sin gers come from?Who was the winner of the men s competition and who was the winner ofthe women s competition?What did the winner say?What did a spokespers on from the Olympic Committee say?B

11、esides singing En glish son gs, what other fun ways to lear nEn glish are there?(3) 时机的选择性。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时机,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女口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可用will句型来预测未来生活。在学到第三课时时,以If one day theres no moreplace for us to live on the earth, where will we live?为话题讨论,从而更加真实地练习will的使用情景:Well live on the moon.Wi

12、ll we live on the Mars or space stati on? 1 dont think well live on the moon. We will live in the ocea n.学生的答案真可谓五花八门,不过学生的想象潜能得到了挖掘。反思二:提问要目的明确,表述清楚教师提问要考虑到提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提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还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提问;是关注教学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还是能力目标。同时一个好的提问必须表达清楚,准确严密,词不达意的问题会让学生茫然失措,浪费时间。反思三: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性、灵活性及调控性。课堂提问要讲究新颖有趣

13、。同样一个问题,老是“旧调重弹”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变换一个角度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 趣盎然,思维活跃。课堂提问要灵活多样,不同方式的提问,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在提问时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 正问与反问相 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课堂提问要及时调控,问题提出后,对学生不同的反应要实施问题 调控。如学生一声不吭时,就要来点启发、点拔;学生回答文不对题、 答非所问时,就要拨乱反正;学生回答得虽没有错,但与预想的答案 还有一段距离时,就要进一步诱导。因此,教师要避免低效率的提问,关键是要多了解自己的学生,多 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提问方

14、式。(1)激趣式提问:即提一些有一定趣味或悬念的问题,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在导入新课或引入新 知识时比较常用。(2)变式提问:即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某个知识点来改变问题的条 件、结论、引伸、推广问题或从正、反等不同角度设问,让学生开拓 思路,理解思考问题的本质。(3)铺垫式提问:学习难度较大的问题或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可 分若干“台阶”来提问,形成思维跨度合理的“问题链”,为学生架 设从已知通向未知的阶梯。(4)设疑式提问:就是在学生似懂非懂及思维的盲点处提出问题, 让学生辨析、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 活性。(5)反馈式提问:在学习新课后

15、或复习时,针对相关内容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典型、讲究变式,有利于让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 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训练,从而深化对旧知识的理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以创造生动活泼的情境,从而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考。三、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方法策略课堂提问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法。国内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国内中小学一般教师平均每 堂课的有效提问仅占56%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提问是低效或是无 效的。因此,深入研究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 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课堂的有效提问

16、呢?笔者 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寻找对策。(一)“提什么样的问题”一一要正确处理问题类型选择与思维能 力培养的关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设计提问,不仅有助于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而且对于培养学生兴趣、激起探究知识的愿望、启迪学生的思维有着 积极的意义和作用。新课标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 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运用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而这一 切都与问题有关。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 富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处

17、于 思维的最佳状态。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从不同的角度、 层次和要求提出问题,弓I导学生思考,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这样, 就可以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积极性、 灵活性和创造性。设计情境式问题,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所谓“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地复习与之有 关的旧知识。可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 课题,借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极切企盼“探个究竟”, 自觉 或不自觉地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 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理解新的知识。如此反复,可使 学生巩固、拓广旧知,发现、掌握新知,同时

18、使学生有了思考问题的 兴趣, 进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如学了各种职业名称后,可通过What do you do?引入What do you want to be?使新语言的引入合情合景、真实自然。这样,学生既展示了自己的理想,又满足了想学这一语言 点的欲望。设计发散式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我们经常听到有的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一做题就发怵。”究其 原因,就是思维缺乏灵活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地根 据同一问题设计发散式的问题,增强思维发散与知识交叉,增加思维 的广阔性、灵活性。如Pollution一课是一篇科普文章,课堂结束前 可呈现给学生几幅美丽的图片,并提问:Ca nyou

19、imagi ne what willhappen after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has been solvedcompletely?这一问题不仅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使本堂课 达到了高潮。学生给出了许多回答,如:The sky above us will bebluer and bluer. The water will be clea ner and clea ner. The grass will begree ner and gree ner.很好地达至U了本课所预设的教学目标。3.设计探究式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有决定意义

20、的是能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活动。对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利用已 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问题,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课堂提问的设计直接或间接决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 师不仅要课前精心设计问题,授课时还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锻炼的 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启发学生巧思。教师自己要对学生的见解给予 分析,充分肯定正确的见解,对错误的要善于诱导,使他们的思维在 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深化,受到锻炼。上一页1 2下一页(二

21、) “在什么时候提问题”要正确处理预设问题与问题生成 的关系应该说,有许多提问是可以预设的,这些问题的设计要到位,课堂 进程往往围绕这些问题来展开。但也有许多问题是在课堂里动态生成 的,特别是语言交际的课堂。但是强调问题的生成性,并不等于教师 不要预设,而是强调更多的预设,在备课时应该预设学生学习活动过 程,预计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可能生成的问题。 我们要研究的是如何预 设得不留痕迹,如何在教师高超的预设下使学生感到自己的主动创造 很多。笔者认为,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关键是在动态的课堂教学中找 寻最佳切入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何处入手设立最佳的提问点呢?1.在布置预习处

22、提问指导学生会预习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要指导学生培养良好 的预习习惯,同时要教给方法,设计好提纲。要让学生不仅能根据教 师的提纲看书预习,而且可以边看书边生疑,提出问题,变被动学习 为主动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提高自学的能力。2.在引入处提问用设问方法引入新问题情景,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的心理状态, 使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一种探索新知的强烈愿望。如Go for it! Book 1 Un it 12主要学习各种规章制度的英文表述,笔者首先让学生听一首他们熟悉的流行歌曲,然后请他们发表对这首 歌曲的看法,进而让学生讨论在教室里能否听音乐, 自然引出带情态 动词can和can

23、t的句型以及以Don t的祈使句。3.在结尾处提问在结束时,引导学生归纳小结,并有意创设疑问,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创新。如Go for it! Book 1 Unit 9主要学习对过去活 动的表述,笔者在本单元结束时设置了Doyou think everyone enjoys his weekend?的思考题,让学生在本单元已知知识基础上进行信息 加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4.在重点处提问每堂课都有重点,它是学习的核心部分,学习效果如何,主要是看学生能否围绕重点展开思考。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所接触的重点处设问,引导他们正确掌握知识的本质。5.在难点处提问每堂课都有难点,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

24、过程中需要突破的一个重 要环节。运用提问手段引导学生解决难点, 必须从思维角度去铺路搭 桥,以攻破思维障碍,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女口Go for it! Book1 Unit 1 Section B要求学生能进行个人情况的综合表述,笔者将这一话题分解成以下几个问题:(1)Where are you from?(2)Where do you live?(3)How old are you?(4)What Ianguage do you speak?(5)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6)Whafs your favorite subject / co

25、lor / sport / movie?通过教师的点拨启迪,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寻找到解决的方法, 奠定了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基础。(三)“向谁提问题”要正确处理面向全体与学生个体的关系课堂提问对教师来说似乎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每个教师都会用,每 堂课都在用。但在听课中不难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有的教师常先选学生,再提问题。其结果是,一个学生思考,其余学生“事不关己”。 这种不能激活大多数学生思维的提问,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有效的提 问。在课堂上教师所提的问题,有时指向全体学生,有时指向个体学生,也有时是指向小组的。问题指向全体,能够为全班学生提供一个思考、 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气氛热

26、烈,但缺乏针对性, 教师无法从学生的集体回答中诊断出学生个体间存在的问题。问题指向小组,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经验共享。问题指向个体, 能够提高提问的针对性,防止滥竽充数、蒙混过关的情况发生,教师 能够从学生的回答中诊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但这样教师往往容易只关注少数几个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参与,影响提问机会的均等。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三种指向的提问结合起来使用。 虽然不可能在45分钟内提问每个学生,但我们应使每个学生感到教 师的提问不是针对某一类学生的,所有学生都有被提问的可能。如讨 论Chocolate is good foryour health. Do

27、you agree?时,按以往让全班或个别同学来回答,得到的答案只能是Yes, I agree/No,I dont really agree;如果把这个问题指向小组的话,小组成员之间为了能有一致的意见, 肯定得互相说服。 女口:Chocolate can help us runquickly in the school sports meeti ng, so I agree to it./Eat ing too much chocolate will make us get fat, so I dont agree to it./Chocolate is a kind of good food

28、 whe n we feel hun gry, so Iagree to it.这样自然而然地拓宽、拓深了问题。(四)“由谁来提问题”要正确处理教师指导与学生主体的关 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提出出色的问题对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 好问题都起着潜移默化、不可估量的作用。反过来,学生好问题的提 出也能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在这里,笔者还特别强调对学生问题意 识的培养。教师应通过反问、追问等方式启发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 然后引导他们思考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用句当下时髦的教学 术语就是“信息反馈,及时反弹”。陶行知老先生在教学上所取得的 成绩是有口皆碑的,他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方面的做法很值得我们

29、英 语教师一学。他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 只在每事问。”爱因斯坦也曾说:“学生提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 个问题更重要。”同样道理,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中多提问在初中英语 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可见一斑。我们可以从为取得以下目的着手, 来提 高学生的提问水平。1.敢于提问培养学生提问的兴趣,鼓励质疑问难,大胆提问,大声提问。平时 注意向学生灌输提问的重要性思想,并尽量多地在课堂内外与学生多 沟通交流,缩小师生差距,从而使学生克服羞怯心理,消除紧张情绪 而敢于提问。2.善于提问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活学生的思维, 逐步提高要求

30、,指导学生善问, 使他们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度,紧扣教学要求,选准新的角度,提出有 价值的问题。并积极展开讨论,乃至于激烈的辩论,使所提问题成为 知识与能力的纽带,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来3.乐于提问教师可以采用鼓励法、激将法、辐射法等使反弹尽可能自然一点, 巧妙一些,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从而引起思维的“开 窍”反应,培养应变能力。适时中肯的褒奖,如“Wonderful!”“Great!”“Super!”“Cool!”“Well done!”“Quiteclever!”“What a bright girl!” “Smart!” 等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尽量多地让学生

31、尝试成功的喜悦, 可使学生体验“问”所带来的 交流之乐,使他们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具体做法是:在每天的Duty report教了新的Dialogue,或让学生快速阅读了Reading material后,放手让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组与组的ask and answer比赛。通过学生们的自问自答活动,他们的听说读写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 高。再如,当学生学了如何介绍自我后,我抛出这个问题:Would you liketo know me? Please ask any questi ons you want to know.学生的 兴奋点一下子被激活,连平时不善言辞的几个学生都频频举手, 争着 发言。其中几个问题还挺出乎意料的,女口:Whaf s your sons family name? What s hisfavorite toy / food? Do you love him? Why?Can he watch TV? What does he like to wat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