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M预防医学 队列研究_第1页
GDM预防医学 队列研究_第2页
GDM预防医学 队列研究_第3页
GDM预防医学 队列研究_第4页
GDM预防医学 队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原始研究原始研究二次研究二次研究观察性研究观察性研究实验研究实验研究 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病例报告等病例报告等Meta 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评价、指南等评价、指南等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方法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2、实验性研究实验性研究检验病因假设检验病因假设提出病因线索提出病因线索形成病因假设形成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验证病因假设队列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临床试验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现场试验综合判断综合判断确认因果关系的最后环节确认因果关系的最后环节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队列研究 概 念 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是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它将特定人群分为分为暴露于某因素暴露于某因素与与非暴露于某因素非暴露于某因素或不同或不同暴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暴露水平的亚组,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3、,以检验该因两组或各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以检验该因素能影响发病的假设。素能影响发病的假设。 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又称前瞻性研究、发病率研究、纵向研究随访研究、定群研究。随访研究、定群研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特定人群特定人群范围内的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出现某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疾病疾病)不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出现某种结局(疾病)出现某种结局(疾病)不出现某种结局不出现某种结局研究开始研究开始前瞻性地收集结局事件发生前瞻性地收集结局事件发生的资料的资料图图7-2 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队列研究的结构模式图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

4、2022-5-207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观察法观察法设立对照设立对照 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由因到果,符合时间顺序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确证暴露和结局因果关系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 暴露的含义暴露的含义 队列研究从研究因素着手,追踪发病或死队列研究从研究因素着手,追踪发病或死亡,亡,从从“因因”到到“果果”。 目的是检验某因素能影响某疾病发生概率目的是检验某因素能影响某疾病发生概率的假设。的假设。根据研究开始时病例是否发生,主要分为根据研究开始时病例是否发生,主要分为: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 历史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前瞻

5、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研究开始时, , 暴露因素已存在暴露因素已存在, , 但疾病尚但疾病尚未发生未发生 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在随访过程中,可获取暴露因素变动情况 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属于规模巨大的研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0 前瞻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研究队列的确定是现在研究队列的确定是现在(concurrent)根据研究对象现在的暴露分组根据研究对象现在的暴露分组需要随访需要随访(follow-up)结局在将来某时刻出现结局在将来某时刻出现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

6、2022-5-2011优优 点点时间顺序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时间顺序增强了病因推断的可信度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直接获得暴露与结局资料,结果可信能获得发病率能获得发病率缺缺 点点 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所需样本量大,花费大,时间长 影响可行性影响可行性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2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条件前瞻性队列研究应用条件明确地检验假设明确地检验假设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所研究疾病的发生率较高, ,一般不低于一般不低于5 5明确规定明确规定暴露因素暴露因素和和结局变量结局变量可靠的测量手段可靠的测量手段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

7、学电子版2022-5-2013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足够的观察人群和暴露情况能完成随访的人群能完成随访的人群足够的人、财、物力足够的人、财、物力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降低前瞻性研究费用 利用现有的疾病登记系统收集病例利用现有的疾病登记系统收集病例 只收集暴露人群的资料只收集暴露人群的资料 在随访的研究人群中,再进行巢式病例对在随访的研究人群中,再进行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照研究 选择疾病高发地区进行研究选择疾病高发地区进行研究 考虑运用历史性队列研究考虑运用历史性队列研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历史性队列研究 研究开始时研究开始时, , 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8、暴露与疾病均已发生 先先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追溯历史资料,研究暴露和非暴露组,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然后通过各种途径查出研究对象的发病和死亡情况死亡情况 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历史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将影响到研究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的可行性和结果可靠性 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缺乏混杂因素的资料,可能歪曲研究结果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6 历史性队列研究历史性队列研究 Historical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

9、者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组在过去某时刻的暴露情况的历史材料分组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时结局已出现不需要随访,研究开始时结局已出现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7优优 点点短期内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短期内完成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时间顺序仍是由因到果时间顺序仍是由因到果省时、省力、出结果快省时、省力、出结果快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18缺缺 点点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资料积累时未受到研究者的控制,内容上 未必符合要求未必符合要求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时间有关研需要足够完整可靠的过去某段

10、时间有关研 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究对象的暴露和结局的历史记录或档案材料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首先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每个队列成员的首先进行队列研究,收集每个队列成员的暴露信息以及有关的混杂资料,确诊随访暴露信息以及有关的混杂资料,确诊随访期间内发生的每一个病例,然后以队列中期间内发生的每一个病例,然后以队列中的病例为病例组,对照来自同一个队列,的病例为病例组,对照来自同一个队列,进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0队列研究用途队列研究用途检验病因假

11、设检验病因假设 ( hypothesis)评价预防措施效果评价预防措施效果 (effect of prevention)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natural history of disease)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1时间顺序时间顺序 过去过去 现在现在 将来将来 历史性队列历史性队列双向性队列双向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前瞻性队列前瞻性收集资料前瞻性收集资料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2吸烟吸烟- -肺癌肺癌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3 Doll Doll与与HillH

12、ill在在19481948年开始进行了年开始进行了病例对照研病例对照研究究,发现肺癌患者中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现肺癌患者中吸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吸烟有可能是肺癌的病因吸烟有可能是肺癌的病因。 他们从他们从19511951年开始,又进行了年开始,又进行了队列研究队列研究以证以证实此病因假设。实此病因假设。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4 他们选择英国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发函调查他们选择英国医生作为研究对象,发函调查了了5960059600名医生的一般情况与吸烟状况,来自名医生的一般情况与吸烟状况,来自4070140701名医生的调查表可供分析。名医生的

13、调查表可供分析。 按吸烟与否分成按吸烟与否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然后进,然后进行随访,详细记录发病与死亡情况,并对收集到行随访,详细记录发病与死亡情况,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多方核对。的资料进行多方核对。 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吸烟与肺癌 Doll 和和 Hill于于1951开展的开展的 对象:在英国登记的所有开业医生对象:在英国登记的所有开业医生 调查:信访调查:信访 方式:调查表方式:调查表(是否吸烟,吸烟量;过去是否吸烟,吸烟量;过去 是否曾吸烟,现戒烟;从未吸烟是否曾吸烟,现戒烟;从未吸烟) 结果:总死亡率结果:总死亡率0.65(不吸不吸0.07,

14、吸吸 烟烟 0.71)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6 35岁及以上年龄组,每年不吸烟者肺癌死亡率为0.07,而每日吸烟114支者肺癌死亡率为0.57,为不吸烟者的8.1倍;1524支者为1.39 ,为不吸烟者的19.9倍;25支及以上者为2.27,为不吸烟者的32.4倍。 可见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不吸烟者,且呈明显可见吸烟者患肺癌的危险性远远高于不吸烟者,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剂量效应关系。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7 Doll与Hill应用规范的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地证明了在人类历史

15、上第一次科学地证明了吸烟是肺癌的病因吸烟是肺癌的病因,从而为预防肺癌提供了确切的依据。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检验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因果关联的研究方法。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8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因素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结局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确定样本量确定样本量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第第2 2节节 设计和实施设计和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29主要暴露因素主要暴露因素 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一、确定研究因素一

16、、确定研究因素 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 混杂因素混杂因素 人口学特征等人口学特征等暴露测量暴露测量 性质性质 定性定性(quality) 定量定量(quantity) 方法方法 访谈访谈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 查阅记录查阅记录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0 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 发病或死亡发病或死亡 血清指标血清指标 分子标志的变化分子标志的变化 定性或定量定性或定量二、确定研究结局二、确定研究结局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1 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吸烟

17、吸烟慢性慢性支气支气管炎管炎冠心冠心病病结局的测量结局的测量 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2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领导重视、群众支持领导重视、群众支持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发病率较高发病率较高有代表性有代表性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研究现场研究现场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3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未患所研究疾病未患所研究疾病 分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分为

18、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研究人群研究人群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4暴露人群选择暴露人群选择职业人群职业人群特殊暴露人群特殊暴露人群有组织的人群团体有组织的人群团体一般人群一般人群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5非暴露人群选择非暴露人群选择内对照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s) 一群研究对象内部一群研究对象内部外对照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s) 一群研究对象外部一群研究对象外部总人口对照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19、controls) 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多重对照多重对照(multiple controls) 两种或以上的对照形式两种或以上的对照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6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问题计算样本量时需考虑的问题抽样方法抽样方法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失访率失访率四、确定样本量四、确定样本量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7影响样本量的因素影响样本量的因素 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非暴露人

20、群或全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p0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疾病发病率之差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疾病发病率之差P1-P0第一类错误概率第一类错误概率把握度把握度(power) 1-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8201200111112PPPPPPZPPZNP样本大小的估计:样本大小的估计:公式计算(公式计算(条件 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39 基线资料基线资料 随随 访访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五、资料的收集与随访五、资料的收集与随访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

21、电子版2022-5-2040 基线基线(base-line)资料资料 暴露的资料暴露的资料个体的其他信息个体的其他信息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1 随访随访(follow-up)随访对象、内容和方法随访对象、内容和方法随访间隔随访间隔随访者随访者观察终点(观察终点(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观察终止时间(观察终止时间(整个研究工作截止的时间整个研究工作截止的时间)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2查阅纪录查阅纪录调查询问调查询问 健康

22、或疾病检查健康或疾病检查环境监测等环境监测等资料收集方式资料收集方式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3调查员选择调查员选择调查员培训调查员培训制定调查员手册制定调查员手册监督监督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第三节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设计与实施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4 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 人时的计算人时的计算 率的计算率的计算 效应估计效应估计 第第3 3节节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队列研究资料分析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5一一、资料的基本整理模式资料

23、的基本整理模式病例病例非病例非病例合计合计暴露组暴露组aba+b=n1非暴露组非暴露组cdc+d=n0合计合计a+c=m1b+d=m0a+b+c+d=t暴露组发病率暴露组发病率=a/n=a/n1 1非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c/n=c/n0 0表表4-3 4-3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队列研究资料归纳整理表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6二、率的计算二、率的计算 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 发病密度发病密度 标化死亡比标化死亡比 标化比例死亡比标化比例死亡比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7 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01 适用条件适用条

24、件 样本大样本大 人口稳定人口稳定 整齐的资料整齐的资料 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报告时必须注明时间长短 累积累积发病率发病率 (cumulative incidence)CI=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8 发病密度发病密度 (incidence density) 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观察时间长观察时间长 人口不稳定人口不稳定 存在失访存在失访 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ID =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观

25、察人时观察人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49 标化死亡比标化死亡比 (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 SMR)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低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低 不宜直接计算率时不宜直接计算率时 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0全人口某病的发病(死亡)率全人口某病的发病(死亡)率观察人口数观察人口数预期发病(死亡)数的计算:预期发病(死亡)数的计算: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1 SMR=1

26、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群标准人群 SMR1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标准人 群,是标群,是标准人群的准人群的SMR倍倍 SMR1 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研究人群某病发病(死亡)危险标准人群标准人群SMR的意义的意义 被研究人群发生(死于)某病的危险性是标准人被研究人群发生(死于)某病的危险性是标准人群的多少倍群的多少倍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2 标化比例死亡比标化比例死亡比 (standardized proportional mortality ratio,SPMR

27、) 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0 适用条件适用条件 不能得到历年人口资料不能得到历年人口资料 仅有死亡人数、原因、日期和年龄仅有死亡人数、原因、日期和年龄 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3 预期死亡数计算预期死亡数计算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数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数全部死亡数全部死亡数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4 某工厂某工厂30-40岁组工人总数岁组工人总数500人,某年内该年龄组死人,某年内该年龄组死于肺癌于肺癌2人,已知该地该年全人口人,已知该地该年全人口30-40岁组中肺癌死岁组中肺癌死亡率

28、亡率2 ,计算计算SMR。 SMR=2/(5002%0) =2/1=2 某工厂某工厂30-40岁组工人死亡总数岁组工人死亡总数100人,因肺癌死亡人,因肺癌死亡5人,全人口中该年人,全人口中该年30-40岁组肺癌死亡占全死因死亡岁组肺癌死亡占全死因死亡的比例的比例2.2%。 SPMR= 5/ (1002.2%) =5/2.2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5三、统计学检验三、统计学检验 Z检验检验 2检验检验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6z检验0101111nnPPPPuCC0101nnXXPC应用条件:研究样本量较大,p和1

29、-p都不太小,如np和n(1-p)均大于5时 z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7卡方检验)()()()(22dbcadcbaNbcad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8四、暴露和疾病关联性分析四、暴露和疾病关联性分析 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59 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 )010ncnaIIRRe 意义意义E发病或

30、死亡的危险是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的多少倍的多少倍RR值值 暴露的效应暴露的效应 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暴露与结局关联强度暴露暴露组率组率非暴露非暴露组率组率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0 意义意义 吸烟者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吸烟者因肺癌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10.710.7倍倍 吸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吸烟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是非吸烟者的 1.71.7倍倍心血管疾心血管疾病病170.321.7表表4-4 4-4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RR肺癌肺癌疾病疾病296.7550.12吸烟者吸烟者4.69

31、非吸烟者非吸烟者10.7RR(1/101/10万人年)万人年)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1表表4-5 RR4-5 RR与关联强度与关联强度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很强很强100.1强强3.09.90.10.3中中1.52.90.40.6弱弱1.21.40.70.8 无无1.01.10.91.0关联强度关联强度RR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2RR的95%CI RR95%CI反自然对数即为反自然对数即为RR 95%CIWoolf法法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dcbaRRVar111

32、1lnRRVarRRln96.1lnln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3 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 (Attributable Risk, AR ) 意义意义E E与与 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 (率率) )ARAR值值 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ca或1000RRIIIRRAR010nnIIARe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4 意义意义RR RR 吸烟对肺癌的病因学意义较大吸烟对肺癌的病因学意义较大AR AR

33、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较大戒烟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作用较大 即公共卫生意义较大即公共卫生意义较大 表表4-6 RR4-6 RR与与ARAR的区别的区别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肺癌肺癌疾病疾病1.710.7RR126.43170.32296.7545.434.6950.12AR非吸烟者非吸烟者吸烟者吸烟者(1/101/10万人年)万人年)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5 RR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说明暴露者与非暴露者比较增加相应疾病危险的倍数,危险的倍数,具有病因学的意义具有病因学的意义。 AR则一般是对

34、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则一般是对人群而言,暴露人群与非暴露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如果暴露如果暴露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因素消除,就可减少这个数量的疾病发生,具具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有疾病预防和公共卫生学上的意义。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6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病因分值(病因分值EF) 意义意义 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 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

35、析RR 或或%100%0eIIIeAR%1001%RRAR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7 人群归因危险度人群归因危险度 (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 ) 意义意义暴露人群与一般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暴露人群与一般人群比较,所增加的疾病发生率的大小率的大小PAR值值 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 PAR= ItI0 It:总人群率:总人群率Io:非暴露组率:非暴露组率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8

36、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PAR PAR % % 意义意义 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占总人群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100%0ttIIIPAR%100111%RRPRRPPARee或或 P Pe e:总人群的暴露比例:总人群的暴露比例第四节第四节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69例 题 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吸烟者肺癌年死亡率Ie=0.96 非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非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Io=0.07 全人群的肺癌年死亡率全人群的肺癌年死亡率It=0.56 计算计算RR、AR和和PAR如下如下:

37、RR=Ie / Io= 0.96 / 0.07 =13.7 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非吸烟者的13.7倍 AR=Ie Io= 0.96 0.07 =0.89 吸烟者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0.89 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70 PAR= It Io= 0.56 0.07 = 0.49 人群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0.49 AR%=(Ie Io)/ Ie100%=0.89/0.96100%=92.7% 吸烟者中死于肺癌者有92.7%是由于吸烟引起的 PAR %=(It Io)/ It100%=0.49/0.56100%=87.5% 人群中死于肺癌者有

38、87.5%是由于吸烟引起的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71 选择偏倚选择偏倚 失访偏倚失访偏倚 信息偏倚信息偏倚 混杂偏倚混杂偏倚第第4 4节节 偏倚及其控制偏倚及其控制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72一、选择偏倚选择偏倚 研究人群研究人群在一些重要因素方面与在一些重要因素方面与一一般人群或待研究的总体人群般人群或待研究的总体人群存在差异,存在差异,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而导致研究结果的偏倚。 selection bias第第6 6版版 流行病学电子版流行病学电子版2022-5-2073 产生原因产生原因: : 选择对象的方法不当选择对象的方法不当 最初选定参加研究的对象中有人拒绝参加最初选定参加研究的对象中有人拒绝参加 历史性队列研究中部分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历史性队列研究中部分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 志愿者队列志愿者队列 研究开始时未能发现早期病人等研究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