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师造林工复习参考题_第1页
营林技师造林工复习参考题_第2页
营林技师造林工复习参考题_第3页
营林技师造林工复习参考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营林技师造林工复习参考题第一部分名词解释1、造林学:是论述营造和培育森林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2 、立地条件类型:简称立地类型,是指具有相似的立地条件的许多造林地段的总和。3 、人工林:是指在无林地或原来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土地上造林,在迹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上人工更新,在低产低效林地上人工改造所营建的森林。4、森林树种组成:是指构成森林的树种成分及其所占的比例。5、纯林:通常把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6、混交林:通常把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称为混交林。7 、工程造林:就是把植树造林纳入国家的基本建设计划,运用现代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先进的造林技术,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造林。

2、8 、乡土树种:指天然分布在某一地区的树种。用乡土树种造林容易成活。我市有马尾松、杉木、楠竹、香樟等乡土树种。9 、森林结构:指组成森林的林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格局。森林结构包括组成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年龄结构。10 、造林密度:指造林时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又称初植密度。11 、造林地种类:简单地说,就是造林地环境状况的种类,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农耕地及四旁地、迹地等。12 、主导因子:对林木生长发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为主导因子。主导因子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确定。13 、森林生产力 :单位林地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生物量称为森林生产力。14 、立地:泛指地球表面某

3、一范围的地段的植被及其环境的总和,是自然地理发展的自然综合体。15 、立地质量: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其它类型植被的生物生产潜力,包括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生物因素。16 、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按照防护林对象和目的不同,又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岸林等。17 、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18 、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19 、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林木。20 、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实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

4、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1、飞播造林的关键是(C )。A、组织劳力B 、准备种子C 、掌握好雨情D 、播种后的管理2、纯林最大的缺点是(A )。A、容易造成地力衰退B 、不易管理C 、造林麻烦D 、抗旱性差3、根系吸收水分的动力(C )。A、外力 B 、大气拉力C 、蒸腾拉力D 、土壤压力4、封山育林中,封育区的封禁方法主要有:(A )。A、人工看护和设置围栏B 、坡度控制C 、海拔高度控制D 、水分控制5、光合作用的要素包括(A )。A、必须有 CO2 、 H2O 、叶绿素、光能和适宜的温度B 、有 CO

5、2 和 H2O 就行C、有叶绿素和光能就行D、有 CO2 和叶绿素就行6、我国森林经营的方针必须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主要指(A )的可持续管理。A、森林资源和森林土地B、木材利用C、社会效应D、经济效益7、林分的平均单株材积是随着造林密度的增大而(C )的。A、增大 B 、不变 C、减小 D 、不稳定变化8、分殖造林适用于(B )造林。A、所有树种B、大多数杨树和大多数柳树C 、萌芽生根能力弱的树种D 、大多数针叶树9、林区进行迹地更新要坚持(C )相结合的原则。A、人工更新B、完全天然更新C 、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D 、任其发展10 、森林的层次结构称为林相,根据林相不同,森林可分为

6、(A )。A、单层林和复层林B、人工林和天然林C 、同龄林和异龄林D 、疏林和密林11 、生物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有生物体的干重,而生产力是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 A )。A、生物量 B 、呼吸消耗C 、制造有机物D 、初级生产力12 、植苗前修根主要是剪去(D )。A、全部根系B、全部侧根C 、大部分主根D 、发育不正常的偏根和过长的主根和侧根13 、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A )等三类。A、阳性树种、阴性树种、中性树种B、中生树种、耐冷树种、耐旱树种C、耐寒树种、耐冻树种、中性树种D、耐旱树种、耐寒树种、中生树种14 、下列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大量元素(A )。A、氮 B、铜 C、

7、铁 D、锌15 、下列属于保护组织的是(D )。A、树脂道 B 、筛管 C 、导管 D 、表皮16 、( D )的树种混交,种间矛盾比较缓和。A、阳性 ×阳性 B、深根 ×深根 C 、速生 ×速生 D 、耐旱 ×耐旱17 、防护林适地适树的标准是(A )等三方面。A、具有较好的防护作用和能够稳定生长B 、果品产量高C 、木材产量高D 、有经济效应18 、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是(C )。A、满足造林目的和满足树种生物学特性B 、满足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立地条件特点C、满足造林目的和达到适地适树D、达到适地适树和立地条件特点19 、以下属于特种用途林的为(A )。

8、A、母树林 B 、果园 C 、速生丰产林D 、胶合板林20 、自然界中,凡有生命的有机体统称为(B )。A、植物界 B 、生物界 C、动物界 D 、生态系统21 、花由( A )变态而来。A、叶 B、根 C、茎 D、种子22 、茎尖、根尖的分生组织分生的活动结果即形成植物(A ),又称为顶端分生组织。A、高生长,根伸长B 、根茎的加粗生长C、叶生长 D 、花生长23 、在生物界的食物关系中,普遍存在的甲吃乙,乙吃丙,丙吃丁的现象,这种以能量为基础,通过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系起来的食物关系,称为(C)。A、生态金字塔B 、营养级 C、食物链D 、生态系统24 、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在(A )

9、进行, CO2 是从叶表面的气孔进入叶内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A、叶片 B 、茎 C、根系 D、花25 、植苗造林的苗木能否成活的关键主要与(C )有密切关系。A、苗木大小B 、苗龄C 、能否维持苗木本身的水分平衡D 、苗木种类26 、植物的生活周期中最明显的变化是(D )。它标志着幼年期的结束,成年期的开始。A、抽叶 B 、发芽 C、生根 D 、开花27 、通常情况下(C )的树种宜密植。A、喜光而速生B 、树冠宽阔而且根系庞大C、干形易弯曲且自然整枝不良D、立地条件好而宜于培育大径材28 、为各造林地区选择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称为(B )。A、优树选择B、种源选择C 、

10、引种 D 、驯化29 、植苗造林深度要适宜,过浅易遭(A )。A、旱灾 B 、涝灾 C、沙埋 D 、冻拔害30 、在营造水土保持林时,最好选用(C )混交类型。A、乔 ×乔 B、阴 ×阳 C、乔 ×灌木 ×草 D、乔 ×灌木31 、( A )是指根细胞利用呼吸作用所提供的能量逆着能量浓度梯度吸收矿质元素的过程,也称代谢吸收。A、主动吸收B 、被动吸收C、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32 、根据乔木树种的种类,把森林群落划分为(D )两大类。A、同龄林和异龄林B、单层林和复层林C、人工林和天然林D 、单纯林和混交林33 、( A )又可按照防护对象的不

11、同分为: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防风固沙林,牧场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岸林等。A、防护林 B 、用材林 C 、经济林 D 、薪炭林34 、营造用材林的主要目的是生产各种木材,对造林树种的要求集中反映在“( B ) ”这个目标上。A、经济价值高B 、速生、丰产、优质C、根系发达,根蘖性强D 、火旺,产热量高35 、( D )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林地上的植被或采伐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A、抚育 B 、管理 C、造林地的清理D 、造林地的整地36 、在缺少烧柴地区为解决群众烧柴,专门为提供燃料而营造的森林为(A)。A、薪炭林 B 、用材林 C、经济林 D 、防护林

12、37 、( D )主要指风景林、实验林、母树林、国防林、环境保护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林以及自然保护区林等。A、防护林 B 、经济林 C 、用材林 D 、特种用途林38 、( C )是作为培育的目的树种,它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如木材产量较大或防护效能较好等) ,一般在林分中数量最多。A、伴生树种B 、灌木树种C、主要树种D 、草本植物39 、乔灌混交类型,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而且条件越差,越应适当增加( B )的比例。A、乔木 B 、灌木 C 、针叶树 D 、阔叶树40 、( B )是指物质依靠扩散或其它物理过程进入根内,由于它不需要代谢能量,故又称非代谢吸收。A、主动吸收B、被动吸收C

13、、光合作用D 、呼吸作用41 、同一株植物上可能同时存在雌花和雄花,即为(C )植物。A、雌雄异花B 、雌雄异株C 、雌雄同株42 、造林地上已长有树木,但其数量不足或质量不佳,或已衰老,需要补充或更替造林,这是( D )的共同特点。A、荒山荒地B 、农耕地、四旁地及撩荒地C、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D 、已局部更新的迹地、次生林及林冠下造林地43 、按林分内树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A )。A、同龄林和异龄林B、单层林和复层林C、人工林和天然林D、单纯林和混交林44 、播种方法中(D )是在经过全面整地或带状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行距进行播种的方法。A、撒播 B 、穴播C、飞播 D、条播45 、一般

14、( C )的树种宜稀植。A、干形易弯曲且自然整枝不良B 、树冠狭窄而且根系紧凑C 、喜光而速生D 、立地条件差只能培育中小径级材46 、下列属于森林的社会效益的是(B )。A、防风固沙B、为人们提高游憩场所C、提供蘑菇D、调节气候47 、植物的(A )是指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和能量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植物体的体积和重量发生不可逆的增加。A、生长 B 、发育 C 、繁殖 D、休眠48 、( B )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A、播种造林B 、植苗造林C、分殖造林D、直播造林49 、( C )是指生活细胞在氧的参与下,把某些有机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放出 C

15、O2 并形成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A、暗反应 B 、光反应C、有氧呼吸D、无氧呼吸50 、森林的(D )是指由于森林的存在,能够对人类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文明方面起到促进和提高的作用。A、生态效益B、环境效益C 、经济效益D 、社会效益51 、( A )是岩石圈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是陆生植物生活的基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之一。A、土壤B 、水分C 、温度D 、养分52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气体组成的三项系统,其中(D )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约占土壤总重量的85% 。A、液体B 、气体C 、肥力D 、固相颗粒53 、( C )是目前评价立地质量采用最多的方法,即用一定的基准年龄优

16、势木的平均高来评价立地质量。A、主导因子分级组合法B 、生活因子分级组合法C 、立地指数法D、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54 、( C )是植物分类基本单位,它的定义为:同个体彼此交配能产生遗传性相似的后代,不同种生殖隔离或杂交不育,同种个体具相似的形态特征。A、科 B、属 C、种 D、目55 、目前国际公认的植物分类系统中最高一级的分类单位是(C )。A、门 B、纲 C、界 D、目56 、下列结构属于雄蕊的一部分组成的是(A )。A、花药 B 、花萼 C 、花柄 D、柱头56 、种子是由种皮、胚和(B ) 3 部分组成。A、胚芽 B 、胚乳 C 、胚轴 D 、胚根57 、( D )是植物的生命结构

17、及生命过程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A、染色体 B 、基因 C 、组织 D 、细胞58 、根据树种耐荫程度的不同可将树种划分为三种:阳性树种、中性树种和(C)。A、中生树种B、旱生树种C 、耐荫树种D 、湿生树种59 、播种方法中(B )是在局部整地的造林地上,按一定的行穴距离挖坑播种的方法。A、撒播 B 、穴播 C 、飞播 D 、条播60 、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目的是(B )。A、保护农田B、控制水土流失C 、生产果品 D 、生产木材61 、( D )只有一个乔木层。A、同龄林 B 、异龄林C、复层林 D 、单层林62 、经济林对造林树种的要求是“( C )”。A、速生、丰产、优质B、根系发达,

18、根蘖性强C、早实性,丰产性,优质性D、火旺,产热量高63 、( C )是在翻耕土壤前,清除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杂木等植被,或采伐迹地上的枝桠、伐根,梢头、站杆、倒木等剩余物的一道工序。A、抚育 B 、管理C 、造林地的清理D 、造林地的整地64 、( A )是次要树种,在林内数量上一般不占优势,多为中小乔木,占据第二林层。A、伴生树种B 、灌木树种C 、主要树种D 、单一树种65 、根据树种对水分要求不同,可将树木分为三类:中生树种、湿生树种和(C)。A、阳性树种B 、耐荫树种C 、旱生树种 D 、中性树种66 、( C )是利用树木的营养器官(如枝、干、根、地下茎等) 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

19、的方法。主要用于萌芽生根能力强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柽柳、沙柳、紫穗槐等。A、播种造林B、植苗造林C 、分殖造林 D 、直播造林67 、一般说来,(C )能更充分地利用光照和空间。A、同龄林 B 、异龄林C 、复层林 D、单层林68 、( D )一般是指在无氧条件下,细胞把某些有机物质分解成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A、暗反应 B 、光反应C 、有氧呼吸 D 、无氧呼吸69 、植物吸收矿质养分的主要部位是(C )。A、茎 B、叶 C、根 D、花70 、播种方法中(A )工效高,造林成本低,但作业比较粗放,裸露的种子易遭受自然的伤害或接触不到土壤而死。A、撒播 B 、穴播 C 、混

20、播 D 、条播71 、授粉后,花粉萌发产生花粉管,花粉管沿花柱进入胚囊,释放出精核并与胚囊中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称为(B )过程。A、座果 B 、受精C、种子成熟D、授粉72 、( B )是指在特定空间中能自由交配繁殖,具有一定结构和遗传特性的同种个体的总和。A、生态系统B 、种群 C 、群落 D 、生境73 、( B )一般呈圆球形,由核膜、核液、核仁和染色体四部分组成。A、细胞 B、细胞核C 、细胞质 D、细胞膜74 、植物对昼夜和季节温度的反应称为(B )。A、光周期现象B 、温周期现象C 、树种的耐荫现象D 、休眠现象75 、选择造林树种要根据造林的目的要求,而(B )就是反

21、映这种目的要求的。A、立地条件B 、林种C 、树种生物学特性D 、树种生态学特性76 、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林木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即为(B )。A、环境状况B 、立地条件C、生态因子D、主导因子77 、以下属于经济林的树种为(B )。A、路旁植树B、枸杞林C、造纸林 D 、大径级用材林1478 、( A )是把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到造林地的造林方法,又叫直播造林,或简称直播。A、播种造林B 、植苗造林C 、分殖造林 D 、栽植造林79 、下列属于森林生态效益的是(A )。A、涵养水源B 、生产木材C 、生产果品D 、军事活动80 、植物开花之后,种子植物的雄配子体( 即花粉 )成熟后,通

22、过风媒或虫媒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这一过程称为(D )。A、座果 B 、受精C 、种子成熟 D 、授粉81 、植物和动物对昼夜长短日变化和年变化的反应称为(A )。A、光周期现象B 、温周期现象C 、树种的耐荫现象D 、休眠现象82 、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同化CO2 和 H2O ,制造有机物并释放氧的过程,称为(A )。A、光合作用B 、有养呼吸C 、碳同化 D 、无养呼吸83 、( B )是陆生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它从土壤中吸收大量水分,以满足植物体的需要。A、叶片 B 、根系 C、茎 D、花84 、净化大气属于森林的(C )。A、经济效益B、社会效益C 、生态效益D 、美学效益85 、

23、目前,最通用的森林效益是人们习称的“三大效益 ”,即森林的经济效益、( C )和社会效益。A、游憩效益B 、心理效益C 、生态效益 D 、美学效益86 、( B )是应用最普遍的一种造林方法。A、播种造林B 、植苗造林C、分殖造林D 、直播造林87 、衡量用材林适地适树的定量标准是(A )。A、平均材积生长量和立地指数B 、森林蓄积量和平均材积生长量C 、立地指数和冠幅生长情况D、冠幅生长情况和森林蓄积量88 、以下( C )不是造林调查设计中准备工作阶段的任务。A、明确调查设计地点、范围、方针、期限等B、收集图面资料、自然情况资料和社会经济情况资料C、设计成果报主管部门审查D、组成调查人员队

24、伍;做好物质准备编制调查设计成果89 、混交林树种所占比例,应以有利于(A )生长为原则。A、主要树种B、伴生树种C 、护土灌木 D 、草本植物90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好,森林群落的结构越复杂,其中的植物种类(B )。A、不变 B 、越多 C 、越少 D 、越简单第三部分简答题1、森林更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答:有三种,即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2、确定造林密度常采用什么方法?答:经验法;试验方法;调查方法;查合理密度表。3、营造楠竹林的方法有几种?答:母竹移植;埋鞭造林;播种育苗造林。4 、我省用材林抚育采伐有哪几类?在生产中,常根据哪些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答:我省用材林抚育

25、采伐有透光伐、生长伐和卫生伐三类。在生产中,常根据经营目的、立地条件、林分状况等综合因素确定抚育采伐强度。5、造林整地有几种方式?答:整地方式有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两类。全面整地的方法有全垦、全垦成梯打大穴、撩壕成梯打大穴等;局部整地方法又可分为带状与块状两类,带状整地有环山水平带、水平阶(窄条梯田和反坡梯田)、水平沟、小撩壕等。块状整地有大穴垦、小穴垦、鱼鳞坑等。6、幼林抚育管理是怎样进行的?答:幼林抚育,一般第一次抚育在5-6 月,第二次抚育在8-9 月,以松土除草为重,必要时可以进行施肥、灌溉、排渍;对幼林幼树,还必须根据情况,进行平压抹芽,除萌割蔓和间株补植等工作。7、什么是立地条件,包

26、括哪5 大环境因子?答:在造林地上凡是对森林生长发育有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的综合体统称为立地条件,简称立地,或称森林植物条件。它主要包括地形、土壤、生物、水文和人为活动等5 大环境因子。8、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方法有哪些?答:有主导环境因子分类、生活因子分类、立地指数代替立地类型分类等3种。9、林种有哪5 大类?答:我国森林法规定,将森林划分为5 大类:即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特种用途林。10 、造林后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树木的遗传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和造林技术等4 个。11 、确定造林密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造林技术、经济条件等

27、。12 、适地适树的主要途径有哪些?答:主要有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树适地、改地适树等4 条途径。13 、适地适树的标准有哪些?答:有是否成活、数量质量要求、生长稳定性、成本和效益评估等标准。14 、林下凋落物对林木有什么作用?答:( 1 )凋落物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营养物质的含量;( 2 )保持土壤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3)使土壤疏松并呈团粒结构;( 4 )缓和土壤温度的变化;( 5 )在空旷处疏林地可以防止杂草滋生。15 、人工林有哪些特点?答:( 1 )有明显的目的树种和培育目标,并且目的树种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2 )在一定面积的经营范围内,树种配置合理,林相整齐

28、,可以形成较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并且抚育采伐方便;(3 )群体结构无论在水平分布还是垂直结构方面都是有意识安排的,可以趋向于均匀和合理,光能利用率高。个体生长均匀,林木分化缓慢,且不显著;(4 )生长迅速,质优、产量高等。16 、立地质量评价采用的方法有哪些?答:有指数法和数量得分法。17 、确定林分密度总原则是什么?答:一个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栽培条件下,在一定的培育阶段,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效益的林分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密度。这个密度应当是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且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18 、结构合理的混交林有什么优点和作用?答:( 1 )

29、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2 )改善林地立地条件;( 3)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及林产品种类;( 4 )有利于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5 )增强林木的抗逆性能。19 、混交林中树种间相互作用的主要方式有哪些?答:有机械的、生物的、生物物理的、生物化学的(化感作用)、生理生态的等作用方式。20 、混交林中的树种根据其所起的作用可以分为哪3 类?答:可以分为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3 类。21 、混交类型划分为哪几种?答:划分为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综合性混交)、灌木和灌木混交。22 、常用的混交方法有哪些?答

30、:有星状混交、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块状混交、随机混交、植生组混交等。23 、造林地清理的方式有哪些?答:有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等。24 、造林地的清理方法有哪些?答:有割除法、火烧法、化学药剂清理法等。25 、什么是造林方法?通常有哪几种?答:造林方法是指造林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不同而划分的方法,可以分为播种造林、植苗造林和分植造林 3 种。26 、工程造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有项目的确立(立项)、项目的论证、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项目的年度施工设计和工程管理等 5 个方面。27 、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有哪些?答:最适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立地条件、培育

31、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数量范围。确定林分密度的原则可以归纳为:( 1 )林分密度和经营目的的关系;( 2 )林分密度与造林树种的关系;( 3)林分密度与立地条件的关系;( 4)林分密度与培育技术措施的关系;( 5)林分密度与经济因素的关系。28 、造林整地有什么作用?答:主要作用:改善立地条件、提高造林成活率、保持水土及减少土壤侵蚀等。29 、什么是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答:选择造林树种应考虑满足造林目的的原则、适地适21树的原则、稳定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等。30 、用材林树种的选择条件是什么?答:速生性、丰产性、优质性等。31 、造林整地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答:有改善立地条件、保持水土和

32、减免土壤侵蚀、有利于灌溉造林、便于造林施工和提高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等作用。32 、常用的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哪些?答:有条播、穴播、撒播、缝播、块播等5 种。33 、幼树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包括:平茬、除蘖、间苗和整形修剪等。34 、什么是播种造林的特点和应用条件?答:特点:苗木根系完整;对造林地的适应性强;保留优良单株;施工简单,节约开支;对造林地条件要求严格;对造林后抚育管理要求高。应用条件:立地条件比较好的造林地,既土壤湿润肥沃、杂草少、动物危害轻;性状良好的种子,既种子发芽迅速、幼苗生长快、种子来源丰富、价格低廉。35 、什么是树种选择的原则和途径?答:原则:

33、经济学原则指满足造林目的要求,生态学原则是指树种的特性能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途径:第一条是选择,包括选地适树和选树适地;第二条是改造,包括改地适树和改树适地。所谓改树适地,就是在地和树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通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之能够相适。所谓改地适树,就是通过整地、施肥灌溉、树种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生长环境使之适合于原来不大适应的树种生长。36 、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的方法有哪些?答:立地条件类型就是把立地条件相近,具有相同生产力而不相连的地段组合起来,划为一类,按类型选择造林树种,设计营林措施。目前,我国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主要采用主导因子法和生活因子法

34、。37 、评价培育林分的质量有哪些指标?答:( 1 )要求成活;(2)要求功能最大发挥,即优质;( 3)要求效益最高,即高效;( 4 )要求稳定,即林分抗有害生物、抗火灾、抗风等性能较强。38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是什么?答:主要原则是:经营目的、树种特性、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39 、植苗造林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植苗造林也叫植树造林、栽植造林。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是在苗圃中培育出来的,具有健壮完整的根系和地上部分,因此对造林地的不良外界条件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适应性,幼林郁闭早,生长迅速,成林较快。但是,苗木栽植到造林地的初期,根系吸收功能不能很快恢复,有一定时间的缓苗过程。同时

35、,植苗造林比播种造林用种量少。但是,植苗造林需要经过育苗、起苗、运苗、栽植等工序,因此,较费工,成本较高。植苗造林的应用较广,对大多数造林树种和各种造林地及立地条件都可适用。40 、常用的造林整地方法有哪几种?答:有坑穴整地、鱼鳞坑整地、水平沟整地、水平阶整地、撩壕整地、反坡梯田整地等。41 、播种造林有哪些特点?答:播种造林又叫直播造林。播种造林不经过育苗,省去了栽植等工序,操作简便,费用较低,节省劳力,苗木适应性强,根系完整,发育均衡。但用种量大,出苗率低,成林慢。42 、怎样才能提高播种造林成活率?答:一是要认真处理种子;二是要适时选择播种期;三是灵活选用播种方法;四是要及时覆土保护种子

36、。43 、选择用材林树种时应注重哪些条件?答:应注重生长迅速,丰产和出材量高,材质优良及优良的品种类型。44 、选择防护林树种时应注重哪些条件?答:一般应具备生长快、郁闭早、寿命长、防护作用持久、适应性强和容易繁殖等特点。45 、播种造林适合在什么条件下采用?答:( 1 )在天气条件较好,土壤比较湿润疏松,杂草较少,鸟兽危害不严重或者岩石裸露,土层浅薄,植苗造林和分殖造林困难的地区采用;(2 )树种种子来源丰富,播种后发芽快,幼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和比较耐旱的树种。46 、幼树平茬有什么好处?答:( 1 )能促进树木生长;(2 )有利于树木萌生;(3 )截下的枝条有多种用途;( 4

37、)能获得萌蘖苗。47 、怎样改造 “小老树 ”?答:可以因林制宜采取一些改造措施,如修枝间伐、锄草松土、截干复壮、嫁接改种、混交灌木等。48 、森林生物产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答:取决于光合速率、叶面积、生长期和老化过程等因素。49 、提高森林生产力的途径有哪些?答:选用适当的培育方式、遗传改良树种、调控林分结构、选择和调控立地等。50 、手工栽植常用哪些方法?答:常用穴植法、靠壁植和缝植等。51 、飞机播种造林有哪些特点?答:速度快,效益高;投入少,成本低;不受地形限制,能深入人力难以到达的地区造林。52 、造林规划设计的任务是什么?答:一是制定造林规划方案,为有关领导和决策部门制定林业发

38、展计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二是提供造林设计,指导造林施工,增强造林的科学性,保证造林质量,有计划地扩大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53 、造林规划设计有哪些类别?答:有3 个逐级控制而又相对独立的类别:造林规划、造林调查设计和造林施工设计。54 、营造森林的基本准则是什么?答:是适地适树。55 、我国飞播造林的主要树种有哪些?答:主要有马尾松、云南松、油松、华山松、漆树、沙打旺、花棒等。56 、分殖造林有哪些方法?答:按照所用营养器官的不同,可分为插条、插干、压条、分根、分蘖及地下茎造林等方法。57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种类有哪些?答:主要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两者的移植苗,以及容器苗等。58 、植苗造林的优点有哪些?答:( 1 )所用苗木一般具有较为完整的根系和发育良好的地上部分,栽植后抵抗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