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_第1页
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_第2页
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_第3页
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_第4页
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及未来展望2007中国猪业、禽业发展大会发言原发表日期: 2007-06-23原作者: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曹智文章来源: 中国畜牧业协会进入 90 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消费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从 2002 年以后,中国人均 GDP 超过 1000 美元标志着城乡居民的消费从生存型转向了消费型。于此同时,肉蛋奶消费量的增长带来了饲料产量的增长。也相应拉动了饲料原料 蛋白粕需求的的增长。对于蛋白粕的主要组成部分豆粕而言,稳定供给对我国蛋白粕市场的稳定和油料产品的生产的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豆粕供给的短缺,

2、进入 90 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从大豆的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大豆进口数量迅速增加,在 2005/2006 年度中国共进口了 2828 万吨大豆,这一数量占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 43 ,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生产的豆粕因此出现明显增长。 那么,我国当前的蛋白粕供求状况如何?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成为国内蛋白粕市场供求双方关注的一个话题。尤其是在近期猪肉价格达到创记录的水平,以及鸡蛋价格快速上涨之后,对新时期蛋白粕市场供求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展望,无论是对蛋白粕市场本身,还是对养殖饲料业以及油籽加工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 1 2006/2007 年度我国蛋白粕市场整体呈现供过于求

3、的格局 在 2006/07 年度( 2006 年 10 月至 2007 年 9 月),我国大豆以及棉籽榨油消费量同比出现了提高态势,而菜籽、和花生榨油消费量因为产量回落而出现降低,其他油籽榨油消费量小幅增加。 2006/07 年我国蛋白粕总体产量出现增长,受到禽流感滞后因素的影响,该年度蛋白粕饲用消费增长速度放缓,年度结余量增加。 在 2006/07 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产出量 2826 万吨,较上年度增长 84 万吨;菜籽粕新增产出量为 769 万吨,较上年度降低 11 万吨;棉籽粕新增产出量为 462 万吨,较上年度降低 97 万吨;花生粕新增产出量为 245 万吨,与上年持平;其他蛋白粕产

4、出量为 73 万吨,较上年度增长 1 万吨。上述蛋白粕总体增长 4375 万吨。在 2006/07 年度,我国豆粕进口量为 8 万吨,较上年度减少 76 万吨;菜籽粕进口量为 35 万吨,较上年度增长 31 万吨,其他蛋白粕进口数量较小,全年蛋白粕进口量为 44 万吨。 2006/07 年度我国豆粕饲用消费为 2700 万吨,较上年增加 120 万吨;菜籽粕饲用消费为 745 万吨,较上年增加 15 万吨;棉籽粕饲用消费为 390 万吨,较上年增加 50 万吨;花生粕饲用消费为 210 万吨,较上年减少 15 万吨;其他蛋白粕饲用消费为 70 万吨,较上年增加 2 万吨。上述蛋白粕饲用消费为

5、4115 万吨。 2006 年我国蛋白粕其他消费为 200 万吨,出口量为 97 万吨。上述蛋白粕总消费为 4315 万吨。 推算结果显现, 2006/07 年度我国蛋白粕节余量为 6 万吨。即意味着 2006 年蛋白粕期末库存量较 2005 年增长 6 万吨。在我国 2004/05 年度和 2005/06 年度蛋白粕均出现 187 万吨和 114 万吨的结余量之后, 2006/07 年度继续出现结余量,因此 2006 年蛋白粕价格整体低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 2006/07 年度蛋白粕价格变动状况分析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认为, 2006/07 年度(即 2006 年 10 月至 2007 年

6、 9 月)国内蛋白粕价格的变化与芝加哥大豆市场期价变化呈现高度的相关性,这主要源于国内外大豆市场密切程度的不断加强。国际市场豆油价格的变化可以通过我国豆油进口直接对国内市场产生影响,而国内豆粕价格的变化是通过大豆价格的波动间接完成的,即使这样, 2006/07 年度豆粕价格依然与豆油价格保持了密切的联动关系。 在豆粕价格方面, 2006 年上半年豆油价格回落的过程中,国内加工厂始终处于被动地位,需求方长时间的看跌心理使得市场流通库存下降至较低水平,从而加剧了豆油价格下跌的速度。另外,棕榈油消费量的大量增加也挤占了一部分豆油和菜籽油的市场份额,由于棕榈油价格相对较低,因此带动了食用油整体价格的降

7、低。 2006 年上半年蛋白粕价格的下跌主要受到禽流感疫情的滞后的影响,使得养殖饲料行业对蛋白粕需求进一步降低,间接促进了蛋白粕价格的加速下跌。 2006 年 1 6 月间,国内豆粕价格从 2450 元 / 吨左右下跌至 2100 元 / 吨左右,跌幅达到 14% 。进入 2006 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之后,国际市场食用油价格的上涨推动了国内价格的大幅上扬,由此带动了国内菜籽油、花生油和棉籽油价格上涨。国内加工厂在食用油价格上涨过程中所实施的饥渴营销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国内食用油价格的上涨空间。相对较高的食用油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豆粕价格的提高。 2006 年底,国内豆粕价格仍维持在 2100

8、 2200 元 / 吨左右。 进入 2007 年之后,随着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的上涨,豆粕价格受到进口大豆成本的推动,市场价格从 2200 元 / 吨左右上涨至 2400 元 / 吨左右。按照进口大豆成本理论上的计算,我国 2007 年 3 月份之后应该上涨至 2600 元 / 吨左右,但在这段时间,受到生猪存栏量同比降低的影响。国内养殖饲料行业对豆粕的需求量较为低迷,导致豆粕库存提高。于此同时,国内食用油市场价格上涨至近 15 年来的高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豆粕的价格,从而使国内豆粕价格仍保持在 2400 元 / 吨附近。 在菜籽粕价格方面, 2006 年 5 7 月间油菜籽的集中上市推动

9、了菜籽粕有效供给的增长,从而导致菜籽粕价格从 2006 年 1 4 月间的 1400 1500 元 / 吨回落至 1300 1350 元 / 吨。但进入 8 月份之后,随着油菜籽供应数量的减少,加之 2006 年油菜籽产量降低带来的供应期缩短,菜籽粕价格重新上涨至 1500 元 / 吨,这一价位一直维持至 2007 年 4 月份。 3 2006/07 年度我国大豆压榨利润变化状况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大豆压榨利润的长期监测, 2006 年的第一季度我国大豆加工厂的初榨利润普遍在 50 100 元 / 吨,但进入 4 月份之后,随着进口大豆的集中到港,加之豆粕和豆油价格的不断下跌,大豆初榨效益

10、开始下跌,并很快跌破了盈亏平衡点。以 4 5 月间 5100 元 / 吨的国标四级豆油出厂价格和 2080 元 / 吨的豆粕出厂价格计算,加工进口大豆的毛收入总量为 2590 元 / 吨,在扣除 150 元 / 吨的加工费用和财务费用之后,进口大豆的理论进口成本为 2440 元 / 吨。而 4 月下旬之后,我国进口大豆的到港成本已经超过了 2450 元 / 吨,部分较高的到港成本达到了 2500 元 / 吨,这使得大豆加工利润呈现亏损状态。进入 7 月份以后,虽然豆油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提高,但豆粕市场价格依然保持低位,加之进口大豆到港成本也在增加,因此我国大豆压榨收益依然在盈亏平衡点附近波动。

11、 在 2006 年的第四季度,我国无论是国产大豆压榨收益还是进口大豆压榨收益,都受到了豆油市场价格大幅飙升的影响。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大豆压榨收益的跟踪,在 12 月初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压榨收益均达到了 2004 年 9 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并接近 2003 年 9 份粮油产品价格暴涨时的水平。在进口大豆方面,进口大豆初榨收益 255.9 元 / 吨。在国产大豆方面,黑龙江地区国产大豆压榨收益为 212.1 元 / 吨。压榨收益的提高刺激了大豆加工厂开工率的增加。 进入 2007 年之后,国内大豆加工收益呈现先低后高的走势。 3 4 月间,受豆油及豆粕价格双双下跌影响,沿海地区大豆初榨收益进

12、一步下降。截至 4 月末,进口大豆初榨收益已连续 8 周回落,利润水平已降到过去两年半来的底位。按沿海油粕出厂价格及大豆进厂价格测算,进口大豆初榨收益仅为 118.3 元 / 吨。在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居高不下情况下,加工收益的连续回落预示着豆粕价格已接近阶段底部,短期面临反弹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在国产大豆加工方面, 4 月末东北地区大豆加工利润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粕价小幅下跌,对加工效益形成负面影响。黑龙江大豆压榨收益为 33.3 元 / 吨。进入 5 月份之后,随着豆粕价格平稳,以及豆油价格的暴涨,国内大豆加工厂的收益开始回升, 5 月底进口大豆每吨的压榨收益可以达到 200 300 元 / 吨

13、,国产大豆的收益也可以达到 200 元 / 吨。 4 预计未来几个月国内豆粕需求逐步恢复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对养殖饲料企业的调查,国内畜禽饲料总体需求正在恢复,但速度较慢。分品种来看,目前各地成猪饲料需求较低,主要原因是成猪存栏率较低,影响到饲料的市场需求,但多数受调查企业表示乳猪饲料需求正在呈现增长态势,市场对后期需求较为看好,这意味着目前养猪企业补栏率正在上升,随着存栏量的上升, 5 月份猪饲料需求增速可能会有所加快。在禽类饲料需求方面,目前市场继续对禽类饲料需求持看好预期,且对蛋禽饲料需求的乐观程度高于肉禽饲料。畜禽饲料需求的好转有利于促进豆粕需求的增长,豆粕市场需求低迷的局面有可能会

14、得到逐步改善。在调查中,部分企业对饲料原料价格的居高不下表示出担忧,认为这将影响到企业补栏热情,进而会降低饲料需求的增速。 进入 5 月份之后,国内生猪、肉禽蛋价格持续上涨。 2006 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存栏低于去年同期,猪场淘汰率高导致存栏继续大幅下降,生猪价格维持高位。去年秋季养殖户开始集中补栏蛋鸡并已经开产,但是部分开产蛋鸡受鸡病影响产蛋率较低,加之目前饲料价格居高迫使养殖户大量淘汰蛋鸡,当前鸡蛋供应量依然不足价格高位运行。随着气温明显提高养殖企业对于动物疾病担忧下降,猪禽价格持续上涨刺激养殖企业积极补栏,目前猪苗禽苗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 4 月份已有不少养殖企业准备入市,但是剧烈变动

15、的天气令养殖户无所适从,大部份补栏计划延后到 5 月份。补栏增加说明饲料需求将从 6 7 月份呈现稳步增长,这将推动对豆粕需求的增加。 5 2007/08 年度我国蛋白粕市场供求状况预计 2007/08 年度( 2007 年 10 月至 2008 年 9 月),我国蛋白粕生产量预计为 4477 万吨,较上年提高 108 万吨;进口量预计为 65 万吨,较上年提高 22 万吨。该年度蛋白粕饲用消费量为 4281 万吨,较上年提高 166 万吨,预计其他消费 200 万吨,与上年水平持平。出口量预计为 98 万吨,与上年水平持平。当年蛋白粕供求的结余量为 37 万吨,即呈现库存水平降低的局面。 在

16、 2007/08 年度,我国大豆新增供给量(新增供给量为生产量与进口量的总合,不包含期初库存)预计达到 4800 万吨,其中大豆产量为 1500 万吨,进口量预计为 3300 万吨。该年榨油消费量预计为 3790 万吨,高于上年 3580 万吨的水平,其中将包括 630 万吨国产大豆和 2950 万吨进口大豆。 2007 年国内消费量预计达到 4515 万吨。在进口大豆数量增长的局面下,我国 2007/08 年度大豆供求基本平衡,由于进口大豆数量庞大,远超过国产大豆数量,因此国内大豆市场价格依然要伴随着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的涨跌而出现变动。 2007/08 年度,我国豆粕新增供给量预计达到 3004 万吨,其中豆粕产量预计达到 2989 万吨,饲用豆粕消费量预计达到 2850 万吨,较上年 2700 万吨提高 150 万吨,出口量预计达 80 万吨,年度总需求量预计 3020 万吨,较上年 2865 万吨增长 155 万吨。当年豆粕供求的结余量为 16.4 万吨,也呈现库存水平降低的局面。 2007/08 年度,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