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_第1页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_第2页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_第3页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_第4页
古代汉语试题库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代汉语试题(1)一、名词解释:(10分)引申义、笺、读为、脱文、传二、说明下列字的结构,并指出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10分)本、裁、从、象、徒、泪、刃、堵、鼠、莫三、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请将所选择的答案填入括号内。)1 .许慎的“六书”解释中“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是对()所作的解说。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2 .下列句子中,“及”用作本义的是()。A.楚人为食,吴人及之。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C.敌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D.及前王之踵武。3 .下列句子中宾语前置用“之”复指的是()。A.我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B.之子于归,宜其室家。C.语日:“唇亡而齿

2、寒”,其斯之谓与D.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4 .说文解字分析字形的主要依据是()。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 .先秦汉语中宾语前置规则最严格的是()。A.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B.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C.宾语前置用“之”、“是”复指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6 .下列句子中为形容词意动用法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B.君子之学以美其身。C.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D.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7 .下列句子中为名词做状语表示比喻的是()。A.不如吾闻而药之也。B.童子隅坐而执烛。C.各鸟兽散,犹有得月归报天子者。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8 .近体诗一般在()使用对仗。

3、A首联、颈联B.颈联、颔联C.颔联、尾联D.首联、尾联9 .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稻黍稷麦菽也。”赵岐所使用的术语是()。A.日B.为C.谓D.谓之10 .下列句子中“间”用作本义的是()。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B.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C.愿足下假臣奇兵三千,从间路绝其辎重。D.至日:“楚有六间,不可失也。”四、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并说明它古今词义的变化是属于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还是感情色彩不同。(10分)1、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2、数以王命,取赂而还。3、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也,未尝君之羹。4、饮于河渭。5、古者人之始生,未有

4、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是本义还是引申义。(10分)1、振长策而御宇内。2、惟草木之零落兮。3、君子引而不发。4、臣伏读圣旨。5、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包括名词作状语),并说明属于哪一种活用。(10分)1、河渭不足,北饮大泽。2、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3、嫂蛇行匍伏。4、不如吾闻而药之也。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加点的是入声字10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八、翻译下面

5、句子。(10分)1、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2、齐因孤国之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九、标点并翻译下面一段文章。(20分)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日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试题(1)参考答案一、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的几个相关的意义。笺:对毛传的补充和订正。传:解释经义的文字。读为

6、:一种注音方式,常用本字注借字。脱文:校勘术语。指传抄和刻印中误掉的字。二、本:指事字。裁:形声字。“衣”形符“苓”声符。从:会意字。象:象形字。徒:形声字。“是”形符“土”声符。泪:会意字。刃:指事字。堵:形声字。“土”形符“者”声符。鼠:象形字。莫:会意字。三、单项选择题:四、池:护城河。词义的转移。赂:礼物。感情色彩的不同。羹:带汁的肉菜。词义的转移。河:黄河。词义的扩大。宫:房屋。词义的缩小。五、策:马鞭。本义。零:凋落。引申义。弓I:拉开弓。本义。旨:命令。引申义。解:解剖。本义。六、北:名词作状语,表示方位。贵贱:形容词意动用法。蛇: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药:名词意动用法。食见:动

7、词使动用法。七、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I,一。|,III八、1、大叔修葺城墙聚集百姓,整修了铠甲和兵器,准备好步兵车兵,将要偷袭郑国(都城)。夫人准备为他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他们进攻的日期,说:“可以(行动)了。”命令子封率领战车二百乘来讨伐京城。2、齐国乘我国发生内乱而袭击攻破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国力弱,不能凭着(这样的国力)来报仇。但是(如)能得到贤能的人才与(他们)共同治理国家,来洗刷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九、齐景公出猎,上山见虎,下泽见蛇。归,召晏子而问之,曰:“今日寡人出猎,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殆所谓不

8、祥也”晏子曰:“国有三不祥,是不与焉。夫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详也。所谓不详,乃若此者也。今上山见虎,虎之室也。下泽见蛇,蛇之穴也。如虎之室、蛇之穴而见之,曷为不详也”说苑君道译文:齐景公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回来后,召见晏子并询问他说:“今天我出外打猎,上山的时候见到了老虎,下沼泽的时候见到了蛇,这大概是(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吧”晏子说:“国家有三种不吉祥的(征兆),这些征兆不在您说的情况中。国家有贤能的人却不知道,是第一种不吉祥的(征兆);知道有贤能的人却不用,是第二种不吉祥的(征兆);任用了却不信任人家,是第三种不吉祥

9、的(征兆)。(人们)所说的不吉祥的(征兆),是像这样一些情况。今天您上山看见老虎,山是老虎的窝,下沼泽看见蛇,沼泽是蛇的洞穴。到了虎窝看见老虎,到了蛇穴看见蛇,为什么是不吉祥的(征兆)呢”古代汉语试题(2)一、选择题。(10分)()1、汉字属于()体系的文字。A.表首B.表意C.表首兼表意D.既不表首,也不表意()2、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其中第一次是:()A.由小篆变为隶书B.由隶书变为楷书C.由金文变为小篆D.由楷书变为草书()3、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其中“四体”的内容是以下哪项A.象形、会意、指事、形声B.象形、会意、指事、假借C.指事、形声、转注、假借D.会意、形声

10、、转注、假借()4、下面不属于宾语前置的的语法条件是:A.宾语是疑问代词的。B.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C.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D.有“是”“之”作标志的。()5、平仄是古人在诗赋韵文写作中为利用声调升降变化造成的音律和谐而对声调的一种分类。在古代汉语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中,关于平仄分类正确的是:A.平声和上声为平,去声和入声为仄。B.平声指平,上去入声为仄。C.平上去声为平,入声为仄。D.平声和去声为平,上声和入声为仄。()6、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A.睡:打盹一睡觉B.臭:气味一臭味C.恨:遗憾一仇恨D.涕:眼泪一鼻涕()7、下面的例句中加下划线的字属于古今

11、字的是:A.民食果疏蟀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蟀一一蚌B.茅茨不翦,采椽不骄。翦一一剪C、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庸一一佣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也。倍一一背()8、下列句子中含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而民说之,使王天下。B.泽居苦水者,买庸而决窦。C.故传天下而不足多也。D.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9、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是:A.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C.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D.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10、以原因收尾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叫做:A.阴声韵B.阳声韵C.入声韵D.仄声韵二、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

12、简字等用字情况。(10分)1、姜氏欲之,焉辟害(郑伯克段于鄢)2、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3、禽之而乘其车。”(齐晋簟之战)4、韩厥使,定其右。(齐晋簟之战)5、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客孟尝君)6、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博愚(冯谖客孟尝君)7、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冯谖客孟尝君)8、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冯谖客孟尝君)9、植其杖而芸。(子路从而后)10、曾西蹴然曰。(夫子当路于齐)三、指出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词义。(20分)1、多行不义,必自毙。(郑伯克段于焉E)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13、(冯谖客孟尝君)3、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4、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许行)5、夫以百亩之不易为己忧者,农夫也。(许行)6、尧舜之治天下,岂无所用其心哉亦不用于耕耳。(许行)7、南蛮耿舌之人,非先王之道。(许行)8、愿受一廛而为氓。(许行)9、赦之,以劝事君者。”(齐晋簟之战)10、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铁归来乎!食无鱼。”(冯谖客孟尝君)四、指出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的古义和今义。(20分)1、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2、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周易丰)3、颠倒衣裳。(诗齐风东方未明。)4、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赵策)5、屈原行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14、,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楚辞渔父)6、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蔺列传)7、因其富厚,交通王侯。(晁错论贵粟疏)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天下之事。(诸葛亮出师表)9、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诗)10、公交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五、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20分)1、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2、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郑伯克段于鄢)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4、从左右,皆肘之。(齐晋簟之战)5、人不难以死免其君。(齐晋簟之战)6、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冯谖客孟尝君)7

15、、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8、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伯乐荐九方皋)9、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季氏将伐颛臾)10、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夫子当路于齐)六、古文翻译题:把下面短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先出于柳,龟玉毁于梗中,是谁之过与&qu

16、ot;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肃墙之内也。”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2、无乃尔是过与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4、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5、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七、律诗每一句的平仄句式是固定的。五言律诗的平仄句式有四种:甲1:仄仄仄平平甲2:仄仄平平仄乙1:平平仄仄

17、平乙2:平平平仄仄以平起首句不入韵式(乙2)为首句,写出一首五言律诗的平仄。(10分)试题(2)参考答案一、1B,2A,3A,4C,5B,6B,7C,8D,9B,10A二、1、辟:避,古今字,躲避。2、知:通“智”,通假字。3、禽:擒,古今字,擒获。4、B:俯,异体字,弯下身子。5、责:债,古今字。6、博:懦。异体字。7、说:悦,古今字。8、介:通芥。通假字。小草。9、芸:通“耘”,通假字,除草。10、蹴:通“怫”。通假字。不安的样子。三、1、毙:倒下去。2、揭:举。3、或:有人。4、爨:烧火做饭。5、易:治。此处指耕种。6、亦:情态副词,只是,不过。7、非:动词,非难,否定。8、氓:由外地或

18、外国迁来之民。9、劝:鼓励。10、有顷:不久。四、1、妻,妻子。子,儿子。2、消,消减。息,增长。3、衣,上衣。裳,下衣。4、地,地方。方,方圆,纵横。5、颜,两眉之间。色,色泽。形,形体。容,容貌。6、指,指点。示,给人看。7、交,交结。通,交往。8、卑,地位低下,鄙,见识浅陋。9、城,城市。市,做买卖。10、特,特地。征,征召。五、1、惊:使动用法,使,原。2、隧:名词用作动词,指挖掘隧道。3、“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4、肘:名词用作动词,指用肘推撞。5、难: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难”,即“不把看作难事”。免:使动用法,“使脱免于难”。6、客:处动用法,以为客。7、怪:意动用法

19、,以为怪。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好衣服,带上帽子。8、形容,筋骨:名词作状语,表凭借。从形体毛色,从筋骨。9、来:使动用法,使来。10、朝:使动用法,使来朝。六、1、季氏将要攻打颛臾。2、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3、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4、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借口的态度。5、我担心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在鲁国国君身上。七、1、平平平仄仄2、仄仄仄平平3、仄仄平平仄4、平平仄仄平5、平平平仄仄6、仄仄仄平平7、仄仄平平仄8、平平仄仄平古代汉语试题(3)一、填空(共20分)1、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是()、()、()和()。2、按姚鼐的分类,孟子属于()类,陋

20、室铭属于()类,艺文志序属于()类。3、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是«»,它将文体分为()类。4、史传文又称“()”,它可以分为三种体裁:(1)(),(2)(),(3)()。5、句尾语气助词“也”表示()的语气,如果句尾语气助词连用,语气的重点是在()()一个语气助词上。6、近体诗的格律要求,同一联中的出句与对句的平仄()(主要看第二个字),称为“对”;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主要看第二个字),称为“粘”。7、“大王失职入汉中,秦同无恨者”中的“恨”的意义是();“朱泄幸致货币,慎勿纳”中的“货币”的意义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中的“景”的意

21、义是()。二、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笺2、平仄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2、狼度简之去远。3、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4、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日不然。5、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6、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7、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8、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上日:“若所追者谁”四、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是什么词,说明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每词2分,共20分)1、青,出于蓝而青于蓝。2、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3、失时不雨,民且狼顾。4、君其问诸水滨

22、。5、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6、王日:“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五、标出平仄(平标“一”、仄标“|",可平可仄标共10分)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六、标点并翻译(共20分)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日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商于:地名。)试题(3)参考答案一、填空(共20分)1、释词通句疏释全章大意评说2、论辩辞赋序跋3、昭明文选374、历史散文编年体纪传体

23、纪事本末体5、肯定最后6、相反相同7、遗憾礼物日光二、简答(每题5分,共10分)1、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悟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如汉代郑玄的诗毛氏传笺。2、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古代汉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仄是不平的意思,指上、去、入三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何类词,在句中起什么作用(每词2分,共20分)1、之,代词,作宾语。2、之,结构助词;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简子去远”作为主谓词组,作“度”的宾语。3、其,代词;作定语。4、其,语气助词;加强

24、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5、或,肯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有的人”,作主语。6、莫,否定性无定代词,表示“没有谁,作主语”。7、莫,否定副词,相当于“不”。8、所,代词;用于动词“种”前,组成所字词组,作“民”的中心语,表示“种的东西。”9、者,助词;表示提示语气。10、者,辅助性代词;与词“追”构成“者”字词组,起称代作用,作主语。四、指出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是什么词,说明它们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每词2分,共20分)1、于,介词;表示处所。于,介词;表示比较。2、以,动词;认为。3、且,副词;表示行为将要发生,可译为“将要”。4、诸,“之于”的合音,“之”是代词,“于”是介词。5、然而,两个词,“然

25、”是指示代词,指代前文的内容,“而”是连词,表示转折。6、虽然,两个词,“虽”是连词虽然,“然”是代词这样。为,介词,可译为给,替。为,动词,可译为修造。7、曾,情态副词,可译为竟。五、标出平仄(共10分)II,OII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O111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111011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IIIII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每句1分,每错一个扣1分,不倒扣。五、标点并翻译(共20分)屈平既细,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日:“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楚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翻译1

26、3分,错一句扣1分,不倒扣。屈原已被罢了官,那以后秦国打算攻打齐国,齐国与楚和善。秦惠王对此感到忧虑(或“担心这件这件事”),就让张仪假装离开秦国,用丰厚的礼品作为信物事奉楚王(或“楚国”),说:“秦国很恨齐国,齐国和楚国亲善;楚国如果能够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给楚国商于之地六百里。"楚王贪图土地而把张仪的话当成真的,于是和齐国绝交,派出使者到秦国去接受土地。古代汉语试题(5)一、单项选择题1、说文解字叙中所谓“比类合谊,以见指摘”,指的是“六书”的()A、象形R指事C、会意D形声2、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全部都有的一组是()A、刃日除鱼Ek象朱牧闻C、集日信暴D、山河

27、旦车3、下面各组复音词中,全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匍匐参差萧条狼藉以栗烈荒忽婀娜造次C、凛冽燕婉蝉娟独特D淡漠扶摇逶迤消息4、下列各句中,用“之”复指前置宾语的句子是()A、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琪突乎南北。日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C、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四句中,用作指代性副词的“见”是()A、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日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口生孩六月,慈父见背。6、下列四句中,用“于”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施事者)的是()A、防民之口,甚于防川。B、遂置姜氏于城颍。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H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者,何也7

28、、在“是谁之过与"中,“是”的语法分析是()A、指示代词作主语B、判断词,表肯定判断G指示代词作定语口指示代词作谓语。8、在下列四句中,用作兼词(=于是)的焉字句是()A、姜氏欲之,焉辟害B、万钟于我何加焉C、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D制,岩邑也,虢叔死焉。9、下列四句中,含介词前置宾语的“孰与”句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H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10、下列各句中,“以”用作连词的是()A、宫之奇以其族行。B、寿毕,请以剑舞。C、君子不以言举人。Dk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11、下列各句中,“之”是动词的是()A、之二虫又何知B

29、、天下之水,莫大于海。C、负耒相而自采之滕。D、寡人之于国也,可谓尽心焉耳矣。12、论语季民:“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注:“萧之言肃也”,这一注释属以下训释方式中的()A、义训B、声训C形训D、互训13、在“日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段是()A、用典R委婉C、共用D分承14、在“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中,“壮”的用法是()A、形容词用作谓语B、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口形容词的使动用法15、下列各联诗句,有对仗的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C、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D随意春

30、芳歇,王孙自可留。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辞书,讨论虚词的专著是()()()()()A辞源R词诠C、经传释词D、助字辨略E、古代汉语虚词通释2、下列各字用“门”作声符的字是()()()()()A、问B、羽C|闻D蹋E、闷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单纯词的是()()()()()A、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B、九月肃霜,十月涤场。C、若仆大质已亏缺矣。D、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E、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4、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词组的是()()()()()A、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B、都城进百雉,国之害也。C、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D将军战河北,臣战

31、河南。E、为此诗者,其知道乎5、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复台词的是()()()()()A、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以男女同姓,其生不番。C、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E、故日月不高,则光辉不赫。6、下列各句中宾语前置的句子是()()()()()A、何以女为见B、北方之学者,未能或之先也。C、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D戎狄是膺,荆舒是惩。E、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已若”者,我之谓也。7、下列各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是()()()()()A、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R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C、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D天下云集而响应,赢

32、粮而景从。E、失期,法皆斩。8、下列各句中,有意动用法的句子是()()()()()A、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B、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C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若程不识。D、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E、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践金玉。9、下列各句中,“其”用作语气词的是()()()()()A、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B、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C、其然平其不然乎D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E、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10、下列古书注释术语中,用以改正古书中或多字、或漏字、或误字的校勘术语是()()()()()A、读为B、当为C

33、、彳行Dk夺E、如字三、填空题1、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九千多个汉字的表意符号归纳为部。2、在音韵学上,按照三十六字母的发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五类,称“五音”。3、现在通行的毛诗正义,包括了汉代作的传,郑玄作的,唐作的疏。4、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5、古书注释术语中的“如字”,指的是。6、在寡人之于国也“/、可,直小白步耳”中“直”的词性是词,语法作用是O7、在郑伯克段于鄢“其是之谓乎”中“之”的词性是词,语法作用是O8、“髡彼两髦,实维我特。”其中“特”为男性配偶意,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9、“明言章理,兵甲愈起”中的“章”同“彰”为字关系。10、“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中的“形”与“:构成

34、通假关系。11、“既醉而退,曾不郑(左半边)情去留”中的“郑(左半边)”与“:是异体字关系。(注:这个字我打不出来,是“郑”字的左半边。)12、“烟笼寒水月笼沙”,从修辞角度来看,“烟”与“月”为。13、省声字就是省略形声字的形声字,如“豪”、“貌”。14、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是对所作的归类分析。15、如果五言律诗首句平仄格式是“仄仄仄平平”,那么对句的平仄格式应是。四、解释题(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1、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抬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或:造:2、愿无伐善,无施劳。伐:施:3、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孩提:冀:4、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敝:资:5、

35、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日:“武等实在。”让:谢:6、朝廷处分已定,兵甲无阙,西藩宜留以为防。处分:无阙: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息:8、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勤:被:9、穹窒熏鼠,塞向墉户。向:10、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骤:逍遥:二、说明下列句中加着重号词的词性和意义(或用法)1、纣之去武丁未久也。2、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3、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4、彼且奚适也5、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五、简答题1、康熙字典采用了几种注音方法资治通鉴:“数害其能”,胡三省注:“数,所角翻。”这里用的是什么注音方法这种注音方法的原理是什

36、么2、根据下列例句,辨析“耻”、“辱”两词的异同。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行莫丑于辱先。臣辱戎士,敢告不敏,摄官承乏。六、古文今译(把下面一段古文中带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太史公日:传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俊俊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能谕大也。七、古文标点: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日我诚邦土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优莫日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日然则吾亡乎优莫日不亡襄子日不及纣二日

37、耳不亡何待优莫日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八、思考题1、举例说明象形与指事、象形与会意、指事与会意、会意与形声之间的主要区别。2、试说明古今字与假借字、异体字与假借字、异体字与古今字、繁简字与异体字之间的主要区别,并举例说明。3、举例说明什么是单音词、复音词、联绵词、单纯词、合成词,并能指出它们的区别。4、举例说明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5、说明文言虚词“之”、“其”。“夫”、"者”、“所”的语法功能。6、说明介词“以”、“与”、“为”和连词“以”、“与”、“为”的区别。7、中古的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发展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哪些变化举

38、例加以说明。8、怎样答好古文标点题9、什么是古音通假古音通假有哪些类型试举例说明。10、什么叫古体诗,什么叫近体诗它们在格律上有何异同。试题(5)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B3、A4、D5、D6、D7、A8、D9C10、D11、C12、B13、C14、C15、B二、多项选择题1、BCDE2ACE3、ABD4、BDE5、CD6、ABCDE7ABCDE8BCDE9ABE10、CDE三、填空题1、540部2、唇牙舌齿喉(不论次序)3、毛亨;笺;孔颖达4、隶书5、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6、副词,仅仅,只不过7、代词,复指前置宾语“是”。或:助词,无义,提宾的标志8、公牛9、古今10、刑1

39、1、吝12、互文见义13、声符笔画14、韵尾15、平平仄仄平四、解释题(一)1、或:有人。(或:有时候)造:至L往。2、伐:夸张。施:张大夸大。3、孩提:泛指小孩。冀:希望。4、敝:坏,破旧。资:财物,钱财。5、让:责备。谢:道歉。6、处分:安排,部署。无阙:不缺。阙,通“缺”。7、野马:春天山林沼泽中奔腾的雾气。息:气息,呼吸。8、勤:劳苦、辛苦。被:遭受。9、向:朝北的窗。用泥涂沫。10、骤:屡次,多次。逍遥:叠韵联绵词。安闲自得的样子。(二)1、之,连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独,副词,表示反问,难道。3、于,介词。比。且,副词,将。则,连词,原来已经。五、简答题:1、三种,反切法

40、,直音法,叶音法。此为反切法。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和调。2、同略,异在于:耻是意动,宾语是事情;辱是使动,宾语是人。六、古文今译论语上说:“(在上位的人)本身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会遵守奉行;自身不端正,即使下达命令,人们也不会听从。”这话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啊!我看李将军恭谨诚朴像个乡下人,嘴巴不善于说话。他那颗忠实的心确实是为将士们所信赖的啊。桃树李树都不会说话,但树下却自然被喜爱它们的人踩出了一条小路。七、古文标点(略)八、思考题(略)古汉语试题(11)一、填空题(共11分,每格1分)1 .()是一种封闭词,它不与其他词组合,总是单独成句。2 .不称说事物本身的名称,而借相关的事物来称代,这种修

41、辞手法叫()。3 .北宋时期的韵书广韵反映的是中古时期()的语音,全书共有()韵。宋元时期的等韵图又将其韵母系统归纳为()摄。4 .宋人三十六字母中的舌音包括舌头音端、透、()、泥和舌上音知、()、澄、娘。5 .中古的声调系统有平、上、去、()。6 .古代常用的注音是()注音法,这种注音方法选用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其注音原则是上字定声母,下字定韵母和声调。7 .()在产生之初有“曲”、“曲子”、“杂曲”和“曲子词”等名称。8 .研究上古音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有()的人韵字和谐声系统。二、选择题(共12分,每题1分,在题前的括号中打,表示对,打X表示错)()1.下列训诂术语用来校勘古代文献中错字

42、误字的术语是:A读为B当为C读如D谓之()2.“是鲁孔丘之徒与”中的“与”是:A连词“和”B介词“和”C动词“参与”D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欤”()3.“恶得不禁恶而劝爱”中的第二个“恶”的读音和意义是:Ae,凶恶Bwu,哪里CwU,厌恶、憎恨De,恶心()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属于意动用法的是:A西取由余于戎。B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C茅屋采椽,是以贵俭。D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5.“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大雅文王)”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连文B变序C互文D顶真()6.宋人三十六字母中有两组唇音声母:"tt滂旋明”和“非敷奉微”,而隋唐时期以前只有“tt滂

43、明”一组,这种现象清代学者归纳其为A古无舌上音B古无轻唇音C照二归精D娘日归泥()7.“辞”、“语辞”、“语助”、“语助辞”等术语是古人用来诠释什么词的训诂术语:A实词B词C介词D虚词()8.“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A互文B比喻C借代D变序()9.切韵的作者是:A陈彭年B陆法言C王仁峋D孙恤()10.下列句子中的“以”是连词的是:A且夫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B聪明圣智,过之以愚。C虽多,亦奚以为D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11.下列句子中的“是”为判断动词的是:A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上)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C是鲁孔丘之徒与D君子

44、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晏子春秋)。()12.下列句子不属于被动句的是:A赵军为秦所坑于长平之下(论衡辨祟)。B有一于此,将为戮乎(左传成公二年)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D奇正色日:“举贤本自无私,二君何为见谢”(太平广记)三、名词解释(共17分,5题。前3题每题3分,后2题每题4分)1.互文:2.读为:3.声纽:4.黏对:5.犯孤平:四、释词题(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子其不得死乎2.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3.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4.长沮、桀溺耦而耕。5.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6.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7.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45、8.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9.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10.士为知已者用,女为说已者容。11.则是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12.同子参乘,袁丝变色。13.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14.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15.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16.是以五经乖析。17.则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18.从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19.杂家者流,盖出于议官。20.播百谷,劝农桑。五、格律题(为下列近体诗标明平仄。1题,共10分,每句1分,第7句3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六、标点翻译题(共15

46、分。)阅读下列古文,并为它加上标点(共10分,每个标点分,扣完为上止,不倒扣分。)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日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日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硝谏日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法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共5分,2题,每题分)(1)石硝谏日:“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法,所自邪也。”(2)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畛者,鲜矣。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列古文,并回答问题,共15分,4小题,第1小题3分,其余3题,每题4分。)1.指出毛亨注释的话:2.指出郑笺注释的话:3.“行下孟反”表示的是什么意思4.“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试题(11)参考答案一、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