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清热剂 答案一、填空题1 .清热泻火 凉血 解毒2 .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 清脏腑热 清虚热3 .白虎汤气分热盛4 .知母人参 麦冬 竹叶 半夏5 .清营透热6 .芍药丹皮7 .耗血动血冰伏留瘀8 .温疫温毒 火毒 疮疡 疔毒9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10 .升麻 柴胡11 .银花12 .心经火热13 .肝经实火上炎证肝经湿热下注14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15 .肺痈16 .清泻肺热平喘止咳17 .清胃凉血胃火牙痛18 .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而干19 .解表清里协热下利20 .清热燥湿,调气和血21 .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22 .水虚火不实23 .护胃安中 调和诸药24 .消 溃二、
2、选择题(一 )A1 型题1.D。 答案分析:导赤散主治心经火热证 ,乃由心经蕴热或移于小肠所致。 故本方是以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并导热下行为特点。1 .B。答案分析:本方主治肺热喘咳证。为肺有伏火郁热,以致气逆不降而为喘咳;伏热伤及阴分 ,故热以午后为甚。3 .C。 答案分析 :方中升麻清热解毒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 “火郁发之 ”之意。 与黄连相配伍,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 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4 .A。答案分析:方中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生地清心热而凉血滋阴,二药共为君药5 .C。 答案分析:湿热壅滞下焦,故用渗湿泄热之车前子、木通、 泽泻导热下行,从水道而去使邪有出路。
3、6 .D。答案分析:因为肝为藏血之脏肝经实火,易伤阴血,所用诸药又属苦燥渗利伤阴之品故用生地养阴、当归补血,使祛邪而不伤正。7 .D。答案分析:方中重用黄连,并清肝、胃、心之火,但纯用苦寒又恐郁结不开,故又少佐 辛热疏利之吴茱萸,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其用药比例为6:1 。8 .D。 答案分析:本方主治肝火犯胃证,是由肝经火旺、 横逆犯胃所致。 故其功用为清肝泻火,降逆止呕。9 .0o答案分析:泻白散主治肺热喘咳证。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10 .A。答案分析:方中桑白皮主入肺经,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为君药。11 .B。 答案分析:清胃散主治证候为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
4、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此为肺痈的主要症状。12.A。答案分析:本题题解参考11题。1.8。 。答案分析:清热散主治胃火牙痛,为胃有积热,热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牙痛牵引 头痛 ,面颊发热,唇舌颊腮肿痛,牙龈溃烂, 胃热每致血分亦热,故易患牙宣出血等症。1.9。 。答案分析:本方主治胃热阴虚证。本方治证乃少阴不足,阳明有余所致阳明有余,胃火上攻,故头痛牙痛;热迫血溢,则牙龈出血;烦热干渴、舌红苔干,皆热盛伤阴之象。1.10。 答案分析:本题题解参考18题1.11。 答案分析:芍药汤主治湿热壅滞肠中,兼气血瘀滞之湿热痢,故宜调和气血与清热燥 湿并进,以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5、 ”17 .D。答案分析:题干中的症状即为湿热痢的主证,故应选用芍药汤。18 .D。答案分析:方中重用白芍养血和营、缓急止痛。19 .D。答案分析:本方治证为热毒深陷血分之下痢,属热毒痢。20 .C。答案分析:当归六黄汤的组成是黄茂、生地、熟地、黄连、黄苓、黄柏,当归。21 .E。答案分析:当归六黄汤主治阴虚火旺盗汗,故出现一派阴虚之证。22 .C。答案分析:本方中用生地滋阴凉血,佐以丹皮泻血中伏火,使火退而阴生。23 .C。答案分析:方中黄连、黄苓苦寒,清热燥湿,而解胸中热毒,以治湿热成痢之本;大黄 苦寒 ,泻热祛积破瘀,使积滞除,瘀血去,则下痢可止。24 .A。答案分析:本方主治胃热阴虚,
6、方中石膏清胃火之有余为君药。25 .A。 答案分析:本方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与肝经湿热下注证,只有 A 不属于本方的主治。26 .B。答案分析:芍药汤主治湿热痢疾,故其功用为清热燥湿,调气和血。27 .C。答案分析:方中苦寒之黄连为君,直折胃府之火。28 .C。答案分析:黄连解毒汤用黄连黄苓、黄柏、桅子泻火解毒力强,直折亢盛之火,三焦气血均治,为 “通泻三焦火热之峻剂 ”。29 .E。答案分析:普济消毒饮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30 .D。答案分析:清瘟败毒饮重用石膏大清阳明经热为君,配以苓、连泻火犀、地凉血解毒 , 故可清热解毒、凉血泻火。31 .A。答案分析:黄连解毒汤以黄连为君,并与黄苓、黄
7、柏、桅子相配,是泻火解毒的基础 方。32 .D。答案分析:此方苓、连苦寒泻心肺之热,橘红、甘草泻火补气,连翘薄荷、板蓝根、马勃、僵蚕消肿散毒,升麻、柴胡疏散风热以防凉遏,陈皮理气以疏散壅滞。共收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之功33 .E。答案分析:此为大头瘟之证普济消毒饮功能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为主治大头瘟的 常用方34 .C。答案分析:凉膈散由调胃承气汤合黄苓、桅子、连翘、薄荷、竹叶、蜂蜜组成。35 .B。答案分析: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热壅盛之证淇配伍特点为清上与泻下并行,共成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36 .D。答案分析:凉膈散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所设,即所谓以泻代 清”37 .E
8、。答案分析: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之证。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本方用以为君药。38 .E。答案分析:方中连翘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为君,故于本方大剂量运用。38.8。 答案分析:此为阳证痈疡肿毒初起之证,仙方活命饮为 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 ”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应用。40.C。答案分析:仙方活命饮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金银花为疮疡圣药,故用以为君。41 .C。答案分析: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之热聚胸膈证,故配黄苓以清胸膈郁热。42 .A。答案分析:方中用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 火部发之”之意。43 .C。答案分析:此方由黄连、黄苓黄柏、桅子
9、组成。44 .D。答案分析:仙方活命饮中用陈皮以行气疏滞,普济消毒饮中用陈皮理气疏散壅滞45 .A。答案分析:白虎汤的辨证要点为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46 .D。答案分析: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47 .D。答案分析:清营汤治热入营分证,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48 .E。答案分析:犀角地黄汤?B热入血分,热伤血络。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49 .C。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组成为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50 .C。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51 .A。答案分析:白虎汤是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
10、表 方剂52 .A。答案分析: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为君53 .C。答案分析:犀角地黄汤组成为水牛角、生地黄、芍药、丹皮。54 .C。答案分析: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本方具有清热生津,益气和胃作用。55 .C。答案分析: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56.B。答案分析: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故用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热毒为君药。57 .D。答案分析:清营汤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58 .C。答案分析:增液汤的组成为玄参、生地、麦冬,包含在清营汤中59 .A。答案分析:犀角地黄汤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60
11、.E。答案分析:犀角地黄汤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61 .C。 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治证为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故以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62 .B。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63 .E。 答案分析: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胃气不和,故身热多汗、 气逆欲呕等系竹叶石膏汤之辨证要点64 .D。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的配伍特点是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为清补之方65 .C。答案分析:白虎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66.8。 答案分析:白虎汤治证的表现为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66.9。
12、答案分析:邪热彳专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68.D。答案分析: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针对气津两伤之证69.E。答案分析:舌红苔黄腻是湿热证的常见舌象。(二)B1型题i.Oo答案分析2.D。答案分析1.8。 答案分析4 .E。答案分析5 .D。答案分析6.B。答案分析7.B。答案分析芍药汤中的肉桂为反佐药,既可防呕逆拒药,又可加强行血真人养脏汤主治久泻久痢。方中用肉桂温肾暖脾。泻白散主治肺热喘咳证。苇茎汤主治肺痈。清胃散亦主治胃火牙痛,因胃有积热,并循阳明经脉上攻所致。玉女煎主治胃热阴虚证。阳明有余, 胃火上攻 ,故牙痛。清胃散由升麻、黄连、当归、生地、丹皮组成。
13、8.0o答案分析:导赤散由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梢组成。9.B。答案分析:黄连解毒汤由黄柏黄苓、黄连、桅子组成10 .C。答案分析:凉膈散由连翘、黄苓、桅子、竹叶、薄荷合调胃承气汤组成11 .D。答案分析: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实热火毒证。12 .A。答案分析: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13 .C。答案分析:仙方活命饮主治阳痈疡肿毒初起之证答案分析:四妙勇安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15 .D。答案分析:凉膈散由连翘、黄苓、桅子、竹叶、薄荷合调胃承气汤组成功能泻火 通便、清上泄下。16 .C。答案分析:清瘟败毒饮用石膏知母,加泻火之黄苓、黄
14、连,凉血之水牛角、生地,共奏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之效。17 .A。 答案分析: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 ;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 故清热生津法最宜。18 ,B。答案分析: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19,A。答案分析:热入营分,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故用苦咸寒之水牛角 清营分之热为君药20 .A。答案分析:热入血分,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故用苦咸寒之水牛角为君。21 .A。答案分析: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治宜清热解毒,透热养阴22 .B。答案分析: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23.A。答案分析:白虎汤组成为石膏、知母、粳米
15、、甘草。24、B。答案分析:竹叶石膏汤组成为竹叶、石膏、半夏、麦冬、人参、甘草、粳米。25.A。答案分析:清营汤主治热入营分证。26.B。答案分析:犀角地黄汤主?B热入血分,损伤血络证。(三)X型题1 . AC答案分析:白虎汤组成为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玉女煎组成为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两方均有石膏、知母。2 .ABD巳答案分析: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3 .AD。 答案分析 :由于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热与血结,热邪迫血妄行所致,故用散血之品凉血散血4 .ACD。 答案分析:本方治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之候。温邪初入
16、营分故用银花、 连翘、 竹叶清热解毒 ,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 “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5 . ABCDE答案分析:此五方均有清热解毒之功用6 . ABCDE答案分析:普济消毒饮组成为黄苓、黄连、陈皮、玄参、柴胡、桔梗、连翘、 板蓝根、马勃、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甘草。7 .ABCQ答案分析:本方泻火解毒治三焦实热火毒证8 ,BE。答案分析:黄连解毒汤组成为黄连、黄苓、黄柏、桅子 ;当归六黄汤组成为当归、 生地黄、黄芩、黄柏、黄连、熟地黄、黄芪。9 .ACE答案分析:清胃散中升麻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火;普济消毒饮中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引药上达;凉膈
17、散中薄荷、竹叶轻清疏散解热,均体现“火郁发之”之意10 .ACD。答案分析:普济消毒饮中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11 .ABDE答案分析:白头翁汤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12 .ABCD。答案分析:泻白散的药物组成为地骨皮、桑白皮、甘草、粳米。13 .ABDE答案分析:玉女煎组成为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14 .ABC答案分析:本方治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之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之肝火犯胃之证。15 .AC答案分析:青蒿鳖甲汤中鳖甲功用为滋阴退热,入络搜邪16 .ABCD。答案分析:玉女煎组成为石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 ,方中
18、无当归,其余方 剂均有17 .AD。答案分析:玉女煎中配牛膝用以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肾水。18 .ABC答案分析:本方配伍特点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并兼以“通因通用”及反佐之法。19 ,BDE。答案分析:导赤散组成为生地黄、木通、生甘草、竹叶;龙胆泻肝汤组成为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当归、生地黄、柴胡、生甘草、车前子。三、改错题1 .“肺痈之将成”改为“肺痛之将成或已成”。答案分析: 苇茎汤为治肺痴的有效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2 “也可用芍药汤 ”改为 “禁用芍药汤”答案分析: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的常用方剂,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3 .
19、“必须以大便秘结”改为“不在于大便秘结”。答案分析: 本方虽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并不在热结便秘。4 .“脓已成,则不可用”改为“若脓已成,亦可选用”。 答案分析:此方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 ,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 , 已成者即溃” 。5 . “轻重”改为“虚实” 。答案分析热有虚热和实热之分 ,虚实不同,用药各异6 .“凉血止血”改为“凉血散瘀”。答案分析: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不散则瘀不去,故应凉血散瘀。7 . “汗出恶风”改为“汗出恶热” 。答案分析:里热蒸腾 ,逼津外泄 ,所以应为汗出恶热。8 .“丹皮”改为“连翘”。
20、答案分析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 ,轻清透泄,而不用丹皮。四、简答题1 .白虎汤中的生石膏辛甘大寒,人肺胃二经,功善清解, 透热出表而除阳明气分之热,并除烦止渴,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 ,寒助石膏清肺胃之热,润助石膏救已伤之阴津。二药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 2.竹叶石膏汤是由大寒的白虎汤衍化而来,即白虎汤去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方中半夏虽温,但配伍于清热生津药中,其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人参、麦冬补而不滞。 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 ,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故医宗金鉴言 : “以大寒之剂,易为清
21、补之方。”3 .白虎汤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以大热、大汗、 大渴、 脉洪大有力为辨证要点但在使用本方时应注意:一是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二是脉见浮细或沉者;三是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四是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不可误投。4 .清营汤配伍丹参清心,又能凉血活血,不仅助君药以清热凉血,且可防热与血结。5 .犀角地黄汤以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与水牛角、生地相配,凉血与散瘀并用 ,使凉血止血而无冰伏留瘀之弊。6 .清热解毒剂,适用于温疫、温毒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若温疫热毒充斥内外,症见大热渴饮、谵语神昏、吐衄发斑、舌绛唇焦等症;温毒上攻头面,气血塞滞,症见头
22、面红肿热痛、咽喉肿痛、 舌苔黄燥等;三焦火毒炽盛,症见烦热错语、吐衄发斑及外科的热毒痈疡等;热毒聚于胸膈,可见身热面赤、胸膈烦热、口舌生疮、便秘溲赤等证7 .指采用泻下通便药物荡热于中 ,使之从下而泄,以达清泄胸膈郁热之目的,即为“以泻代清” 。 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 方中大黄、 芒硝泻火通便,荡涤中焦内结之燥热,使上焦之热得以清解, 中焦之实由下而去,其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此即“以泻代清” 。8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证。肝乃藏血之脏,体阴而用阳 ,实火伤之 , 阴血亦随之消耗 ,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
23、。9 .左金丸以苦寒之黄连为君,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 ;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可助黄连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 ,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药。10 .清胃散以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甘辛微寒之升麻为臣 ,清热解毒 ,升而能散,可宣达郁遏之伏火 ,有 “火郁发之 ”之意。黄连得升麻 ,降中寓升 ,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 ,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11 .泻白散主治小儿肺有伏火郁热证。 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 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
24、 ”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 ,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相吻合。12 .玉女煎以石膏为君药,用以清阳明有余之火;熟地为臣药,以滋肾水之不足。君臣相伍,清火壮水 ,虚实兼顾。方中牛膝导热引血下行,且补肾水 , 以降上炎之火,止上溢之血 ,为佐使药13 .芍药汤主治湿热痢。大黄苦寒沉降, 泻热祛积破瘀, 使积滞除,瘀血去,则下痢可止,体现了 “通因通用 ” 的治疗法则。方中以辛热温通之肉桂既可配活血药以助行血之力 ,又可防呕逆 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14 .钱氏之导赤散是根据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变快速的特点 ,治实证 当防其虚、治虚证当防其实的用药原则而创制。15 .青蒿鳖甲
25、汤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人络搜邪;青蒿芳香,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合,谓先入后出之妙。16 .青蒿鳖甲汤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阴液耗伤、邪伏阴分证,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清骨散以内清骨蒸之热为主,兼以滋阴透热,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证,症见骨蒸潮热、或低热日久不退、形体消瘦、唇红颧赤、困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17 .仙方活命饮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以局部红肿瞅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疮疡初起 ,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 ,故用辛散的白芷、 防风相配 ,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18 .柴胡在龙胆泻肝
26、汤中疏畅肝胆以防肝气被郁, 并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 在普济消毒饮中合升麻疏散风热,并协助诸药上达头面,使之有 “火郁发之 ”之义。19 .黄连解毒汤主治三焦火毒证。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20 .清热剂按治法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五类。分别适用于热在气分证 ;邪热传营 ,或热入血分诸证;温疫、 温毒、 火毒及疮疡疔毒等证;邪热偏盛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证候和阴虚发热证。各以白虎汤、清营汤、黄连解毒汤、导赤散、青 蒿鳖甲汤为代表方剂五、问答题1 .普济消毒饮、清胃散、泻黄散通过不同用药体现了“火郁发之 ”的原则。普济消毒饮中用升麻、柴胡,
27、清胃散中用升麻,泻黄散中重用防风。普济消毒饮主治大头瘟证 ,是风热疫毒之邪发于头面壅于上焦而成,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用。方中以黄连、黄芩为君药,清泄上焦热毒;然本方证风热疫毒,班于上焦,攻冲头面 ,故用升麻、柴胡 ,取其升散上行,引苦降之品上达头面而泻上焦火热毒邪,同时“火郁发之 ”有利于热毒之邪宣散透发。升麻、柴胡得芩、连之苦不致发散太过,芩、连得升麻、柴胡之升散则泻火而无寒凉遏邪之弊。全方得升、柴之引经 ,直达病所,共奏清热解毒、疏散风邪之效。清胃散主治胃有积热,热邪循足阳明经脉上攻所致胃火牙痛,故以清胃泻火、凉血养阴为法。方中以黄连为君 ,清泄胃火 ,直折火势 ;然而寒凉清泄太过,亦
28、可损伤中气,甚至导致脾阳下陷,故用升麻,既取其清热解毒为助,又取其升阳散火,引药入阳明经,有 “欲降先升 ”之妙。 黄连得升麻清中有散,降中有升,清泄而无凉遏之弊,散火而无升阳之虑。泻黄散主治口疮口臭,以及小儿弄舌等脾胃伏火之证,治宜泻脾胃伏火。方中以石膏辛寒清热 ,山栀苦寒泻火;由于脾气主升,火性炎上,症状表现多在上部,故重用防风辛散升发,一可升散脾经伏火,一可避免骤用大剂寒凉之品,冰伏郁结于上的邪火,使清降与升发并用,既不因清降而伤中阳,又不因升散而助伏火2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下焦湿热之证。方中以苦寒清热燥湿药为主,如龙胆草、黄芩、 栀子、木通、 车前子等;恐其大量苦寒燥湿之品,再
29、度劫灼肝阴,故用当归、生地补血养肝 ,以和肝用;用柴胡疏达肝气,引诸药入肝胆以顺肝气条达之性。 全方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有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诚为泻肝之良方。3.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组成上都有石膏、粳米、甘草 ,但白虎汤配伍知母,竹叶石膏汤配伍竹叶、人参、麦冬、半夏。在功用方面都可清热生津,但白虎汤清热之力较强,是大寒之剂,竹叶石膏汤清热之力较弱,益气养阴作用较佳,是清补之方。二者主治均可用于阳明气分邪热伤津,但白虎汤偏于气分热盛、大热、大汗出、大渴、脉洪大之证,竹叶石膏汤偏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身热多汗、口干喜饮、气逆欲呕、舌红少苔、脉虚数之证。4 .透热转气是叶天士提出的营分
30、热证的治则,指出了初入营分的热邪尚有向外透达,转出气分 ,从外而解的可能,所以要抓紧时机,清营解毒 ,透热转气 , 以免邪热内陷。清营汤主热入营分证,由于营血属阴营气通心,故热入营分,伤耗营阴,扰及心神,甚至迫血妄行,溢于肌肤,而见身热夜甚、舌绛而干、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之证。然可见口渴或不渴 ,热盛于里理当口渴,今反不渴者,乃营分热邪蒸腾营阴,上潮于口之故。 如气分热邪犹盛灼伤阴津或热邪未尽 ,则必见口渴、 苔黄燥 ,故此处口渴或不渴 ,为邪偏于气分或偏于营分的鉴别之处,说明热邪乃初入营分,此时尚可向外透达,转出气分 ,从外而解 ,故方中佐以银花、 连翘使邪热转出气分而解。另外方中竹
31、叶清香入心,气轻入肺,既清心营,又清气分,皆体现了透热转气的作用。5 .白虎加人参汤与清暑益气汤,方中均用知母、粳米、甘草,均可清热、益气养阴,皆可用于暑伤气阴之证。然白虎加人参汤以石膏配人参为主以清暑益气,清解暑热之力强。宜用于暑热偏盛,伤及气阴之证。而清暑益气汤则以西洋参配麦冬、石斛以补益气阴,用西瓜翠衣、荷梗、黄连、竹叶清泄暑热,益气养阴之力强,宜用于暑热不盛、气阴损伤较重之证。6,泻黄散与清胃散在组成上都有清泻胃火之品(石膏或黄连),但泻黄散配伍石膏、山栀仁、防风、藿香、甘草 ,清胃散则配伍升麻、生地、丹皮、当归。在功用上均可清胃热,但泻黄散还有泻脾胃伏火与升发作用 ,而清胃散则有清胃
32、凉血兼升散解毒功用。二方均主治胃热证 , 但泻黄散主治脾胃伏火之口疮口臭、烦渴易饥、舌红脉数之证,清胃散主治胃有积热循经上炎之牙痛口气热臭、牙宣出血、舌红苔黄、脉滑数之证7 .使用清热剂,首先要辨清里热的部位和程度,掌握好使用的时机,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 ,尚未结实时使用。 邪热在表 , 当先解表 ,里热结实 ,则应攻下 ;表证未解 ,里热已炽 ,可酌情表里双解。至于在脏在腑,在气在血,更应辨查明细。其次要辨清热证的虚实、真假,勿犯虚虚实实之戒。第三,清热药一般具有苦寒之性,有伤阳之弊,要注意用量不宜过大,服药时间不宜过长, 以免诛伐太过 ,成为“始为热中,继为寒中”之证;治疗阴虚热证,常
33、用滋阴药,而滋阴药多滋腻碍胃,应配些醒脾和胃药,最后热盛而拒药不纳者 ,可稍加反佐药,剂量宜轻。8 .清营汤与犀角地黄汤组成上都有水牛角、生地,但清营汤配伍玄参、麦冬、 银花、 连翘、竹叶、黄连、丹参,而犀角地黄汤则配伍芍药、丹皮。在功用方面都可清热解毒,但清营汤重在清营透热养阴 ,犀角地黄汤重在凉血散瘀。主治上都可用于温热邪毒深入营血 ,但清营汤偏于热入营分,尚未动血,症见身热夜甚、神烦不寐、 舌绛而干、 脉数等,犀角地黄汤则偏于血分已经动血,症见神昏、紫斑、舌绛起刺、脉数等9 .清胃散与玉女煎组成上都有清泻胃火之品(黄连或石膏等),但清胃散配伍生地、当归、丹皮、黄连、升麻,而玉女煎则配伍石
34、膏、熟地、麦冬、知母、牛膝。在功用方面都可清胃热 ,但清胃散重在凉血,玉女煎重在滋阴。 主治方面都可用于胃热炽盛证,但清胃散偏于胃经炽热,循经上炎,引起胃及血分之牙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之证 ,而玉女煎偏于胃火有余肾阴不足之牙痛、烦热干渴、舌红苔黄且干之证。10 .芍药汤和白头翁汤组成上都有黄连, 但芍药沥配伍黄芩、大黄、芍药、当归、木香、槟榔、肉桂、甘草,白头翁汤则配伍白头翁、黄柏、秦皮。在功用上均可清肠道之热,但芍药汤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于通调中有清化之特长,而白头翁汤则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以清解中兼有涩止特长。 二方均主治热壅于肠之痢疾,但芍药汤主治湿热蓄积肠中,气血失调之湿热痢症见下
35、痢赤白相杂、腹痛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数等; 而白头翁汤主治热毒深陷血分之热毒痢 ,症见下痢赤多白少、肛门灼热、烦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数之证。六、分析题(一 )病案分析题11 辨证: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治法:清热解毒,祛痰排脓。处方:苇茎汤加味。苇茎 20g 冬瓜仁 20g 鱼腥草 15g 生苡仁 30g桔梗 12g 金银花 15g 甘草 6g 水煎服方义分析:苇茎、银花、 鱼腥草清肺热以消肺痈 ;冬瓜仁、 桔梗清热化痰,利湿排脓 ;苡仁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12 辨证:湿热壅滞,气血失调。治法:清热燥湿,调气和血。处方:芍药汤加味。白芍30g 当归 6g 黄连15g 黄芩15g官桂3
36、g 槟榔 10g 木香10g 甘草6g山楂 10g 神曲 10g 大黄 10g 水煎服方义分析: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大黄泻热导滞,白芍、 当归调血和血,木香、 槟榔行气导滞山楂、神曲消食导滞,肉桂防诸药苦寒伤阳并助调理气血,甘草调和诸药,并和芍药缓急止痛。13 辨证:肝胆实火上炎。治法:清泻肝胆实火。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 6g 黄连 6g 柴胡 6g 生甘草 6g生地 10g 黄芩 10g 栀子 10g 泽泻 10g当归 3g 野菊花 10g 决明子 6g 水煎服方义分析:龙胆草、黄连、黄芩、栀子清泻肝胆实火,当归、生地补血养肝,柴胡疏达肝气泽泻通利水道,使邪从下焦而解,野菊花、决明子清肝明目 ,生甘草调和诸药,兼以泻火。14 辨证:热毒内壅,气血瘀滞。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处方: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 15g 蒲公英 15g 归尾 10g 陈皮 10g白芷 12g 花粉 12g 穿山甲 9g 皂角刺 9g大黄 6g 桔梗 6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钢筋混凝土建筑钢材期货锁价采购合同
- 跨国医疗教育输液训练臂租赁与教学服务合同
- 2025年中国快熟蛋面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弹涂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布垂直帘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圆棒榫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免疫荧光定量脑中风快速诊断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仿古双环帽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下模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EPS手动板材成型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环境艺术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
- 邮政社招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java开发面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公司的代账协议模板合同7篇
- 全过程工程咨询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中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风力发电项目实习报告范文
- 自然辩证法概论(视频课)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安徽农业大学
- 《大学物理》说课课件
- 支局一点一策PPT通用课件
- 国防科大暗室屏蔽部分标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