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18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18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18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18年心理学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部分情感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表明情绪、情感具有(B )特征。A 感染性 B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C)为中介的。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 A)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C、个性的心理特征D、以上几个都不是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A、气质B、性格C、意志D、情绪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C )。A、激情B、应激C、心境D、热情6、( D)是情绪的基本形式。A、激情、心境、应激B

2、、理智感、道德感、美感C、热情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A、理智感 B、美感C、激情D、道德感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B )A.热情B.心境C.激情 D.应激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A)的影响。A、认知对情感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D、情感对需要。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A、激情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 C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D、情感12、情绪和情感是(D )。A

3、、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B )。A、情绪和情感B、社会性需要C、生理性需要D、需要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C )。A、态度B、需要 C、情绪 D、情感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B )。A、情绪 B、情感C、态度 D、需要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叫(A )A快乐B、愤怒 C、恐惧D、悲哀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4、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 B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 D、认知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 C )。A、恐惧 B、表情 C、悲哀 D、快乐1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B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20、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满足自己的(C )中介的。A、动机B、态度C、需要D、体验21、带有宣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 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C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感22、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A )。A、激情B、应激C、心境、D、情感2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

5、过程中,很难用( D )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 防和控制。A、思维力 B、想象力 C、能力D、意志力24、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B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25、道德,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 A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 会性行为。A、社会需求 B、生理需求 C、态度D、体验2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 内心体验叫做(A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1、与盲目性、易受暗不'性相反的品质是(A )。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力2、对于缺乏

6、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B )。A、果断性B、坚韧性C、自制性D、自觉性C )为基础。3、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A、动机斗争B、兴趣C、随意运动D、自由意志。4、个体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映是( D )。A、应激B、理智感C、心境D、挫折感。5、( B )是意志行动的基础。A、本能B、随意运动C、不随意运动D、以上都不是6、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突表现?( A )A、多重趋避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双趋式冲突个性倾向性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B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C、气质 D、性格2、提出需要层次理

7、论的心理学家是(A )。A、马斯洛B、勒温C、默里D、罗杰斯3、( A )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A、需要B、内驱力C、动机D、情绪4、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A )A、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B、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B)。A、无规律的B、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展C、由高层向低层D、以上都不是6、人心不同,各如其

8、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B )做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B )A、追求利益的倾向B、回避失败的倾向C、回避困难的倾向D、追求刺激的倾向8、所谓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现象。李果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老师出题太难,这一归因会(A )。A、降低李果的学习动力B、提高李果的学习动力C、对李果的学习动力无影响D、前三项中没有一个是正确选项。9、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A、个性倾向性B、气质C、性格D、能力10、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A、感觉B、思维 C、需要D、性格12、

9、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B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1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 D )A、物质兴趣B、精神兴趣 C、直接兴趣D、间接兴趣14、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 A )A、动机 B、需要C、兴趣 D、理想15、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A、个性倾向性B、气质C性格D、能力能力1、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 ,而主要依赖于个人先天禀赋是能力是 (A )。A、流体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晶体能力2、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A)。A、

10、能力、才能和天才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C、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3、通常把IQ超过(B)的儿童称为智力超常儿童。A、120 B、130 C、140 D、150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 )。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5、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施用累能”是指(B )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6、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B )的评价。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7、智力的核心成分是(D

11、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C、创造能力D、抽象概括能力8、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A、卡特尔B、吉尔福特C、斯腾伯格D、达斯和纳格利里9、在测验时,如果一个 11岁的儿童通过11岁组的全部项目,还通过 12岁组的两个项目和13岁组的一个项目,他的智龄是( A)。A、11岁6个月B、11岁8个月C、1岁10个月D、12岁10、下列选项哪种是特殊能力? ( B )A、观察力B、节奏感C、思维力 D、记忆力11、顺利完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 A )。A、能力 B、智力 C、技能D、知识12、通过因素分析提出构成能力的群因素说是由(A )提出。A、塞斯

12、顿 B、桑代克 C、斯皮尔曼D、费侬13、与一个人知识经验的积累有关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关系的能力是(A )。A、晶体能力B、模仿能力C、流体能力D、认知能力14、离差智商的计算公式是(A)。A、I Q =智力年龄/实足年龄X1 0 0B、I Q =实足年龄/智力年龄X1 0 0C、I Q= X x-x) /sD、IQ=100+15Z15、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是指 (B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B、智力中等的占多数C、智力超常的占多数D、智力低常的占多数性格1、性格属于下列那种心理现象?(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心理特征2、在家庭诸

13、因素中,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D )。A、家庭结构B、出生顺序C、家庭的贫富程度D、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3、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坚定、勇敢、顽强的特点,属于性格上的( B )特征。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4、人们在各种认识心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C)。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认知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5、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之间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是(A )。A、性格B、能力C、气质D、胆汁质气质1、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D )。A、都是好的B、都是坏的C、有好有坏D、无好坏之分2、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

14、程是(C )。A、兴奋过程B、抑制过程C、兴奋与抑制过程D、兴奋与诱导过程3、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抑制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D )。A、胆汁质B、多血质 C、粘液质D、抑郁质4、粘液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C )。A、强、平衡、灵活B、强、不平衡 C、强、平衡、不灵活 D、弱5、受先天因素影响最大的是(C)。A、兴趣B、能力 C、气质 D、性格6、以心境变化剧烈,热情但易急噪冲动,刚强但易粗暴为心理特征的气质类型是(A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7、作为气质类型的生理学基础,神经过程弱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属于(B )。A、胆汁质B、抑郁质C、黏液质D、多血质8、根据巴

15、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9、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中的强、平衡、灵活型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B)。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0、传统上把黏液质人的典型特点描述为(C)A、精力旺盛、勇敢果断、热情直率,但鲁莽、易感情用事B、活泼好动、善于交往、行动敏捷,但稳定性差、易见异思迁C、安静稳重、喜欢沉思、自制力强,但行为主动性较差、行动迟缓D、情绪体验深刻、多愁善感、不善于交际、行为举止缓慢、胆小优柔1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16、 (A )A、多血质 B、胆汁质C、粘液质D、抑郁制五、简答题答案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 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等)和个 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2、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4、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5、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目的任务

17、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识记的影响、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 的影响、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6、影响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遗忘?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 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作用引起的;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的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的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 化,加深理解,纳入经验系统,巩固所记内容。正确组织复习的方法是:趁热打铁,及时 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18、 7、如何正确组织复习?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 过的材料9、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 化和具体化10、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正确对待已有经验、正确地使用变式、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 在实践中运用概念11、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完成非常复杂,又未曾有过完成这类问题的经验的任务的思维活动叫做问题解决。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12、青少年的思维品质发展有哪些特点?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

19、大的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的发 展呈现两个特点:随年龄的增大而发展、到高中一年级以后,青少年的灵活性的差异趋于 稳定;敏捷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之间差异很大。1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和刺激物的 新异性;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14、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激发间接兴趣和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 意志力15、“一心二用”在什么条件下能成立,在什么条件下不能成立?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人对活动的熟悉或熟练程度等条件,其中

20、 最重要的是自动化的程度。 如果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几种是达到自动化的,则能进行心二用”,反之,则不行。16、试说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的特点和关系。1)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 定目的,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出意 志努力的注意。2)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通常处于一种竞争状态,如果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一致,无意注 意会加强有意注意,而如果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方向不一致,有意注意通常需要克 服或抑制无意注意。3)三种注意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7、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2)有能够“

21、记住”的信心。3)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4)有适合于自己的特点的记忆方法。18、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怎样?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区别: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 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叫情感;情绪可以是由于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 接引起的,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情绪的情境性明显,很不稳定, 情感则稳定性强;情绪比较低级、简单,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 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3分)联系: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特征。19、什么是焦虑?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1)焦虑定义:指由当前对未来活动的预想而引起的一种不安、忧虑

22、、紧张、恐惧的情绪 状态。2)焦虑影响学习的原因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原因主要有社会舆论的压力、家 长和教师方面的压力、作业过多、考试频繁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的学习水 平、抱负水平、个性特点等。3)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20、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挫折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挫折感常会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发 生各种变化:可产生攻击性行为、过度抑郁、当挫折损害了人的自尊心之后,有的人还可 能出现自欺欺人的反应。21、影响个人挫折耐受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待挫折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受生理条件、过去挫折的经验以及个人对挫折的主观认

23、识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积极的归因 代替消极的归因、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的消极情绪的方法。2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明确地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表明:1)作为一种基本的动力, 需要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之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2)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共有,且这类需要也较易获得满足。3)对于高层级的需要来说,不但真正产生这种需要的人很少,而且其满足的百分比也较小。23、什么是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

24、主要动机有哪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有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求知欲24、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及联系?1)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客观结果,而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以行为方式的形式被人掌握的人对某些事物及其关系认识的结果。2)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3)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条件。4)能力本身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中才能得到形成与发展。25、性格有哪些方面的特征?答:人对现实的态度体征。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

25、特征。(2分)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性格的的意志特征。(1分)26、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素质,时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早期经验,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可促使能力 得到更快的发展、教学和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人的努力,所有的条件都必 须通过个人主观努力才能发挥作用。27、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怎样?两者关系密切,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28、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1)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等。2)学校环境

26、。3)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29、在制作教具时如何应用感知规律?应用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应用对比规律、应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30、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有哪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名词解析:1 .心理学一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 .观察法一是在自然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通过对被观察者的言语和行为等的细致 观察,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3 .测验法一它是应用心理测量的工具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4 .感觉一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5 .分析器一是有机体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神经装置。6 .知觉一指个体对直接作用与感

27、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反映。7 .时间知觉一是个体对客观对象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8 .空间知觉一是个体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9 .运动知觉一是个体对物体的静止、运动及运动速度的知觉。10 .记忆一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11 .记忆表象一个体感知过的保存在头脑中的事物的具体形象。12 .识记一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是获得事物映像并成为经验的过程。13保持一是经验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14 .遗忘一对识记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15再认一重新感知已感知过的事物时能够辨认出来。16 .回忆一指经验过的事物又一次在

28、头脑中浮现或才在行动中再做的过程。17 .思维一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现实的反映。18 .概念一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的认识。19 .定势一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20 .想象一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21 .无意想象一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想象。22创造想象一根据一定的任务,在头脑中直接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3 .注意一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4无意注意一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而自发产生的注意。25 .有意注意一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6 .有意后注意一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7 .情绪与情感一指

29、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28 .心境一是一种程度较小、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29 .激情一是一种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30 .应急一是一种意外的紧张情况、危险前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31 .焦虑一指对当前的或预计到的对自我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反应倾向。32 .意志一是人自己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组织、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目 的的心理过程。33 .需要一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34 .动机一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35 .兴趣一指人积极

30、探究某种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36 .信念一指激励人按照自己所确信的观点、原则和理论去行动的个性倾向。37 .自我意识一指人对自己、对自己与相关事件的关系及意义的认识。38 .能力一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39 .气质一一指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40 .性格一是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学辨析题试题库判断说明题(先判断对错,再说明理由):1、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未必能当一个好教师,不学心理学也照样可以当好老师。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心理学的学习不是做一个好教师的唯一条件,但却是必要的条件。在教育实践领域,心理学的知识显然十分重

31、要。对人的教育和培养,不论是内容的确定、任务的分配、顺序的安排、方法的选择,还是效果的巩固和检验等,都要以学习者的心理活动规律和心理特点作为重要依据,违背学习者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的做法,势必导致教育和学习的失败。2、人与动物心理的区别是看其能否形成条件反射。答:错。人和动物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因此,能否形成条件反射不 是区别人与动物心理差异的标准。3、心理是脑的机能,只要有健全的脑,人就能产生心理活动。答:错。我们说心理是脑的机能,并不意味着脑本身能单独自发地产生心理活动。人脑只是反映外界事物的物质器官,它提供了人的心理产生的可能性,而要把这种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必须依靠外界客观

32、现实。没有客观现实的作用,即使有健全的大脑,也不可能产生心理。4、第二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条件反射。答:错。动物只有第一信号系统, 没有第二信号系统,只有人类才能形成第二信号系统。5、在生理机制正常的情况下,只要有刺激的存在,人们就能产生感觉。答: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刺激物对感官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刺激物的刺激至少要达到一定的量或强度,才能引起人们的感觉。6、由于记忆表象具有直观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因此也使记忆成为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的必不 可少的中间环节。答:正确。7、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长时记忆容量无限。答:错。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容量很大,而短时记忆容量有限,只有 7+2个组块。8、短

33、时记忆的容量是无限的。答:错。短时记忆容量是有限的,只有 7+2个组块。9.信息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答:错。只有当被登记了的信息受到特别注意,才能从瞬时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否则 就会很快消失。10、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注意。答:错。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复述,而不是注意。11、机械识记,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死记硬背,教学中不能让学生使用这种识记方法。答:错。当学习材料没有内在联系,或要达到记忆的熟练程度,必要时还是可以使用 机械识记的。比如学生在记历史年代、地理名称、数字、公式时,也经常使用这种识记方式。 12、记忆材料的中间部分容易遗忘,是因为它受前摄抑

34、制和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答:正确。13、超额学习越多,记忆效果越好。答:错。研究表明,学习程度为150%时,记忆效果最好。但超过 150% ,效果并不会随之再有显著的增长。因此,适度的超额学习对记忆的保持是有效的,但又要防止大量的超额学习造成的副作用。14、定势对问题的解决只有消极作用,没有促进作用。答:错。定势是人们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虽然有时会使问题解决的思维变得呆板,具有消极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15、想象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因此它是超现实的。答:想象虽然可以创造出现实中尚未存在或不可能存在的新形象,但它是在人脑中储存的表象中改造加工的结果

35、。无论想象如何新颖,其内容依然来源于客观现实。因此,想象不 可能是超现实的。16、无意注意是不受意识控制的。答:对。17、无意注意就是没有意义的注意。答:错。虽然无意注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注意,但它能使人及时获得外界的信息,保持人对外部环境的警觉。它对人的生存意义重大,并不是没有意义的。18、由于无意注意缺乏目的性,因此学习中不能依靠无意注意,只能依靠有意注意。答:错。学习中是不能仅靠无意注意,因为无意注意缺乏计划性和目的性,而且不能持 久和稳定。但也不能全凭有意注意,因为有意注意必须付出很大的意志努力,消耗巨大能量,容易使人疲劳,从而分散注意。因此,教学中要善于转换两种注意,使两种注意有节奏地

36、轮 换,才能将注意持久地保持在学习上。19、注意的转移就是指注意的分散,是注意的分心现象。答:错。注意的转移跟注意的分散不同,前者是在新的需求下,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向另一个对象,使一种活动合理地被另一种活动所代替,这是注意的优良品质;而后者则是无意识地、被动地离开了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不良品质。20、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它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答:错误。虽然情感是人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但它仍然来源于客观现实,是对客观现 实是否符合人的需要的反映。21、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答:对。22、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答:对。23、焦虑情绪对学习只有干扰和阻

37、碍作用。答:错。高度的焦虑会干扰、 阻碍学习活动,但焦虑不足也会使人不够兴奋、缺乏注意,从而影响学习。因此,一定程度的焦虑对学习的正常进行是必要的。24、焦虑水平低,学习效果好;焦虑水平高,学习效果差。答:焦虑对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景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呈“倒 U曲线”的关系,即焦虑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 学习效率,而中等程度的焦虑才能导致最高的学习效率。25、意志在人的意识中具有自觉的、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所以人的意志是绝对自由的。答:错误。虽然意志具有自觉的、 有目的的主观能动作用,但人的意志同时也具有社会制约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因此

38、,意志既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26、天才就是天生之才。答:错。天才通常是指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各种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和最完善的结合,并能创造性地完成相应的活动。天才并不是指天生之才,任何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特别是个人的实践锻炼和主观努力。27、学习成绩越好,说明学生能力越强。答:错。学习成绩好只是代表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较多, 知识的多少可以说明一个人对自 然、社会的了解程度,但不能代表他能力的强弱。因为,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是不能等同起来的。28、 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稳定性是不可以改变的。答:错。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气质的先天性决定了它是人的

39、个性中最为稳定的 特性。但是,气质的稳定性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在教育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个性特征,都会对气质的改造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学试题(填空题)第一章人的心理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 和 两大方面。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 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 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3、心理过程包括 、和 。4、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主要的研究方法有 、和个案法等。5、心理学研究遵循的原则有 、和 。6、个性心理包括 和 两个结构成分。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和。8、心理的实质是: 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其对 的反映。9、认识过程包括:感觉、 、和想象。10

40、、个性倾向性包括 、信念及自我意识等。1、心理过程、个性心理2、1879、冯特3、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4、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5、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发展性原则6、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7、能力、气质、性格 8、大脑、客观现实 9、知觉、记忆、思维10、需要、动机、兴趣第二章 感知觉1、感觉的产生是整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和。2、感觉是个体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 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直 接作用于客观感官的事物的 的反映。3、根据刺激来源,可以把感觉分为和两大类。4、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之为 ,而个体对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

41、称之为,它们在数量上成 关系。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种情况属于嗅觉的 。6、一个刺激被觉察出有差异所需的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成正比例,这个定律被称之为7、根据人脑所反映事物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 、和。8、时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现象的 和 的反映。9、知觉有 、四种特性。10、知觉形成的大脑信息的加工有 和 两种形式。11、“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是感觉的 现象。12、吃了糖后再吃水果,总是觉得很酸,这是感觉的 造成的。13、红、橙、黄等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能给人以温暖之感,这种现象属于14、在心理学上,人的感受性是用 来衡量的。15、电影的胶片是一片一片的,但按每秒24片的速

42、度放映,看上去却没有间断感,而是一个连续的整体,这是依赖 的结果。16、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比如思维、想象等,都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17、知觉的对象与背景是相对的,是可以 的。18、根据知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分析器的活动,可把知觉分为 、 、和触摸知觉等。19、根据知觉对象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为 和。20、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 和。1、感受器、传导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2、个别特性、整体 3、外部感觉、内部感觉 4、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反比 5、适应6、韦伯定律7、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 8、持续性、顺序性 9、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10、

43、自下而上加工、自上而下加工 11、对比12、对比1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4、感觉阈限15、视觉中的闪光融合现象(视觉后像)16、感觉17、互相转化18、视知觉、听知觉、嗅知觉、视听知觉19、社会知觉、物体知觉 20、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间的相互 作用第三章 记忆1、记忆是个体对 的反映。2、记忆表象有两个特征: 、。3、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 、 和。4、根据信息加工的时间长短,记忆可以分为 、和5、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6、记忆包括 、三个基本环节。7、世界上最早系统研究遗忘过程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 ,他根据实验结果绘成的曲线叫,它表明遗忘的进程有

44、趋势。8、个体感知过的事物一旦成为记忆的内容,是以某种具体的形象保存在脑中的,这种形象称为 O9、 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_、这四个方面。10、根据识记材料的特点和识记时是否以理解为基础,可把识记分为 和。1、过去经验 2、直观性、概括性 3、形象记忆、语言-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4、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5、7±2、1分钟以内6、识记、保持、再现(再认)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8、记忆表象 9、记忆的敏捷性、保持的持久性、记忆的精确性、记忆的准备性 10、机械识记、意义识记第四章思维与想象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 和 反映。2、思维的基本特性是 和。3、“月晕而

45、风,础润而雨”,反映了思维的 。4、根据思维的抽象水平,可将思维分成三种:、5、根据在问题解决中思维探求问题解决方案有无确定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和。6、概念获得的两种途径是 和。7、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分为、和 四个阶段。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 和。9、创造指为人类提供了 、和有价值的社会产品的活动。10、创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分为 、和 四个阶段。11、睡眠中的梦境属于 想象;与主体的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事物的想象叫做12、根据想象内容新颖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可分为 和。13、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成 和。14、凡是符合客观现实发展规律的积极幻想,叫做;凡是脱离客观现实

46、发展规律的消极幻想,叫做 。15、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比较、抽象、具体化等活动来实现的。其中, 与 是其最基本的过程。1、概括的、间接的 2、概括性、间接性3、概括性4、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 5、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6、概念形成、概念同化 7、问题提出、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8、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人际关系9、新颖的、首创性的 10、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验证期11、无意、幻想12、再造想象、创造想象13、无意想象、有意想象 14、理想、空想15、分析、综合、概括、系统化、分析、综合第五章 注意1、注意是心理活动

47、对一定对象的 和。2、按照注意时有无预定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将注意分为三种:、和。3、有意后注意是指有 的,但不需要 就能维持的注意。4、“一目十行”说明注意的 好,而边唱边跳属于注意的 。5、“奇装异服” “奇形怪状”易引起人的注意,这是 注意。6、注意的三种功能是 、和 。7、无意注意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 和。8、注意的品质包括 、 、 和 四个方面。9、狭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持久地保持在 上。广义的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长久地保持在 上,与之相反的品质是注意的 。10、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注意都不能离开 而单独起作用的。11、人在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时,注意 就缩小。12、当人专

48、注于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1、指向、集中2、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3、预定目的、意志努力 4、广度(范围)、分配5、无意 6、对信息进行选择、保持、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7、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人的主观状态 8、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9、同一对象、对一定活动总的指向上、分散10、心理过程11、范围 12、注意起伏第六章情绪与情感1、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 、2、人类高级的社会情感有 、和3、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 和 。4、情绪与人的 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 需要相联系

49、。5、根据主体和客体之间需求关系的不同可将情绪分为四种形式:即 、 、 和 。6、一般来说, 程度的焦虑学习效率最高。7、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 而产生的体验。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的具体写照。9、“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种状态是。10、“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是 Q答案:1、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表情、声音(语言)表情2、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3、心境、 激情、应激4、生理、社会5、快乐、悲哀、愤怒、恐惧6、中等7、需要8、激情9、道德感10、心境第七章 意志1、意志行动过程分为 和 两个基本阶段。2、动机冲突在形式上可以分为 、 、 和。

50、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这是 冲突。4、“左右为难”、“进退维谷”是 冲突。5、动机冲突在内容上可分为 和。6、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7、意志的品质有、和8、与自觉性意志品质相反的是 和。9、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意志品质是 ,善于把已经开始的事业进行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是 。10、意志的产生以 为前提。11、“优柔寡断”、“冒失”与意志的 品质相反。12、轻易相信别人,没有主见,易受干扰是缺乏意志 品质的表现。答案:1、采取(作出)决定、执行决定2、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3、双趋动机 4、双避动机5、原则性动机冲

51、突、非原则性动机冲突6 、挫折感7、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 8、盲从、独断 9、自制力、坚定性10、认识过程11、果断性 12、自觉性第八章 个性倾向性1、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2、动机是在 的基础上产生的。3、根据兴趣的起因可以把兴趣分为 和。4、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提出来的。5、按照需要产生的根源可把需要分为 和。6、按照需要的对象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 和。7、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层次需要是 的需要。8、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把动机分为 和。9、学习动机主要有 、和 这三种类型。10、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及。1、需要

52、2、需要3、直接兴趣、间接兴趣 4、马斯洛5、生物性需要、社会性需要6、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7、自我实现8、长远的动机、短暂的动机9、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求知欲 10、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第九章个性心理特征1、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 动力特征、 ,它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四种基本类型。2、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 学说,被认为是对气质成因的一种 较为科学的解释。3、气质的 动力特 征是指 心理活 动和行 为方式在 、和 等方面的特征。4、在个性中占有核心地位,具有鲜明的道德评价意义。5、性格是人对现实的 和 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6、性格结构是由 、

53、和 四个层面构成的。7、性格类型有多种,以个体心理机能为标准,性格可分为 、和;以心理活动的倾向性为标准,性格可分为 和;以个体 独立性程度为标准,性格分为 和。8、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及 一。9、个体要完成某种活动,单凭一种能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称为。10、俗话说:“无知必然无能”,这说明能力的发展要以 为基础。11、能力按适用范围,可分为 和;按创造性成分,可分为和。12、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和 三个方面。13、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 、 、及O1、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3、强度、稳定性、指向性4、性格5、态度、行为方式

54、中6、对现实的态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意志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方面的性格特征、理智方面的性格特征7、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内倾型、外倾型 8、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9、才能10、知识11、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再造能力、创造能力12、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类型方面的差异、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13、素质、早期经验、教学和教育、个人的努力论述题:1 .请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根据遗忘的规律,防止遗忘?提高记忆力要防止遗忘。 为了防止遗忘,就应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记内容。复习 是增强记忆、克服遗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正确复习的方法是:1,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2,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3,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性;4,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2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哪些条件?如何促进青少年能力的发展?能力形成和发展需要的条件:A、1,素质;2,早期经验;3,教学和教育(包括环境);4,个人的努力。B、如何培养能力:1,重视早期教育,正确进行早期教育;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能力;3,在科技与课外活动中培养兴趣、促进能力的发展;4,注意能力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3 .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如何对待挫折?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挫折后的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