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_第1页
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_第2页
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_第3页
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_第4页
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6基本薪酬设计:基本薪酬设计: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职位薪酬体系与能力薪酬体系3第一节 基本工资概述一、基本工资概述基本薪酬是员工薪酬总额的最基本部分,通常也是绩效薪酬、福利计量的主要依据。它为员工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以满足员工基本的生活需要4二、常见的基本工资制度(一)职位工资制职务工资制传统而普遍的工资制度,它根据员工承担的职位的价值决定薪酬支付的工资制度(薪酬体系)(二)技能工资制技能工资制是根据员工掌握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决定薪酬支付的工资制度5(三)年功工资制度l年功工资制度是根据员工工龄长短和工作资历决定薪酬支付的工资制度(四)谈判工资制谈判工资制是由雇主和员工通过谈判

2、决定薪酬支付的工资制度6(五)结构工资制考虑各种付酬因素,把工资细分成若干组成部分,构成动态性工资结构模式的工资制度。一般由以下五个部分组合而成(薪酬设定)(1)基础工资。与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相对应; (2)职务工资。与职位类别和等级相对应; (3)技能工资。与员工的技能水平对应;(4)年功工资。与员工在企业的连续工龄对应(5)奖励工资。也叫效益工资,与员工的突出绩效相对应。有的企业将这种工资并入奖金。 7第二节第二节 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基本框架基本框架薪酬调查薪酬调查薪酬水平定位薪酬水平定位职位分析职位分析职位评价职位评价基于职位的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薪酬体系8一、基于职位的

3、薪酬体系概述一、基于职位的薪酬体系概述(一)职位(一)职位(Position)(Position)薪酬体系概述薪酬体系概述1 1、定义、定义:对职位价值做出客观评价,据此来赋:对职位价值做出客观评价,据此来赋予承担这一职位工作的人与职位价值相当的薪予承担这一职位工作的人与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的一种酬的一种基本薪酬决定制度基本薪酬决定制度。即根据职位的相。即根据职位的相对价值给员工支付报酬。对价值给员工支付报酬。2 2、基本特点、基本特点:薪酬与职位对等:薪酬与职位对等 较多地考虑职位本身的因素。较多地考虑职位本身的因素。职位薪酬体系有着怎样的假设?职位薪酬体系有着怎样的假设?9(二)实施条件(二

4、)实施条件1 1、职位内容应标准化、规范化、职位内容应标准化、规范化2 2、职位内容应相对稳定、职位内容应相对稳定3 3、人、人职匹配的管理机制职匹配的管理机制4 4、职级恰当(薪酬会计)、职级恰当(薪酬会计)5 5、薪酬水平较高、薪酬水平较高10(三)设计流程(三)设计流程(四)优缺点(四)优缺点优点:同工同酬;管理简便优点:同工同酬;管理简便缺点: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对固定的模式影响快缺点: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相对固定的模式影响快速反应速反应职位分析职位分析薪酬水平选择薪酬水平选择职位评价职位评价薪酬结构设计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方式设计薪酬调整方式设计11二、职位分析二、职位分析(一

5、)职位分析概述(一)职位分析概述(1)(1)岗位:岗位:一个人履行的任务、义务与职责的集合。一个人履行的任务、义务与职责的集合。(2)(2)职位职位:任务与职责的相似岗位的集合:任务与职责的相似岗位的集合. .工作中的位置或地位;工作中的位置或地位; (3)(3)职务:职务:职位规定应担任的工作职位规定应担任的工作 (4)(4)职位簇(职系)职位簇(职系):组织中相似职位的集合:组织中相似职位的集合(5)(5)职业职业:不同组织中相似职位的统称:不同组织中相似职位的统称(6)(6)职级:职级:工作责任大小、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以及对任职者的能力工作责任大小、工作复杂性与难度以及对任职者的能力水平要

6、求近似的一组职位的总和,它常常与管理层级相联系。比水平要求近似的一组职位的总和,它常常与管理层级相联系。比如,部门副经理就是一个职级。(薪酬管理)如,部门副经理就是一个职级。(薪酬管理) 如职业:教师,职系:实验人员;职级:高级实验师;职位:主任;如职业:教师,职系:实验人员;职级:高级实验师;职位:主任;岗位:化验中心主任。岗位:化验中心主任。122 2、职位分析的含义、职位分析的含义(1)(1)概念:概念:全面收集一项职位的信息,进而对该职位性全面收集一项职位的信息,进而对该职位性质进行评价,以确定完成这项职位工作质进行评价,以确定完成这项职位工作所需技能、所需技能、责任和知识责任和知识的

7、系统过程。的系统过程。(2 2)职位分析成果)职位分析成果( (职位说明书):职位说明书):职位描述:职位描述:对经过职位分析所得到的关于某一特定工对经过职位分析所得到的关于某一特定工作的作的职责与任务职责与任务的一种书面纪录。的一种书面纪录。职位规范:职位规范:对适合从事该工作的对适合从事该工作的人的特征人的特征所进行的描所进行的描述。述。 13(二)、职位分析的意义与基本方法(二)、职位分析的意义与基本方法1 1、意义:、意义:职位分析是职位分析是HRM的最基础性工作的最基础性工作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确定每个岗位工作的职责和范围确定每个岗位工作的职责和范围制定人力资

8、源规划的前提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前提招聘、选拔、使用人才的依据招聘、选拔、使用人才的依据制定员工培训、发展规划的依据制定员工培训、发展规划的依据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提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的前提设计合理薪酬、奖惩制度的依据设计合理薪酬、奖惩制度的依据142 2、职位分析的基本方法、职位分析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观察法: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工作表演法:直接观察法、阶段观察法、工作表演法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结构化问卷、非结构化问卷:结构化问卷、非结构化问卷面谈法面谈法:采访法:采访法其他方法其他方法:参与法、典型事件法、工作日志法、:参与法、典型事件法、工作日志法、材料分析法材料分析法讨论:工作分析要收集

9、哪些方面的信息讨论:工作分析要收集哪些方面的信息15(三)、职位分析书的编写(三)、职位分析书的编写1 1、基本内容、基本内容职位概要职位概要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机器、设备及工具机器、设备及工具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条件与环境任职条件任职条件2 2、编写要求、编写要求清晰清晰具体具体简短扼要简短扼要16三、三、 职位评价职位评价 (一)、职位评价简介(一)、职位评价简介1 1、定义: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的责任大小、工、定义:在职位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的责任大小、工作强度、所需任职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作强度、所需任职条件等特性进行评价,以确定职位相对价值的过程。对价

10、值的过程。2 2、注意事项:它以某具体职位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人的要、注意事项:它以某具体职位在正常情况下对工人的要求进行的系统分析,而不考虑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工作求进行的系统分析,而不考虑个人的工作能力或在工作中的表现。中的表现。 3 3、意义:、意义: 1 1)确定职位级别的手段)确定职位级别的手段 2 2) 建立薪酬内部公建立薪酬内部公平性的基础平性的基础 17 (二)、职位评价原则(二)、职位评价原则 就事性原则就事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原则 完备性原则完备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保密性原则 18(三)职位评价的一般流程l ( (一一) )准备阶段准备阶段 (1)(1)明

11、确职位评价的目的。明确职位评价的目的。(2)(2)了解企业现状。了解企业现状。(3)(3)确定职位说明书。确定职位说明书。(4)(4)建立职位评价委员会。建立职位评价委员会。(5)(5)选择标杆职位。选择标杆职位。 (6)(6)建立职位评价体系。建立职位评价体系。( (二二)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 (1)(1)对职位评价者进行培训。对职位评价者进行培训。(2)(2)职位的初评和正式评价。职位的初评和正式评价。(3)(3)与员工进行沟通并建立申诉机制和程序。与员工进行沟通并建立申诉机制和程序。 ( (三三) )完善与维护阶段完善与维护阶段19(四)、职位评价方法介绍(四)、职位评价方法介绍非量化方

12、法:非量化方法:从总体上来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的职位评从总体上来确定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的职位评价方法。如价方法。如排序法、分类法排序法、分类法量化方法:量化方法:通过一套等级尺度系统来不同职位之间相对价值通过一套等级尺度系统来不同职位之间相对价值的大小的方法。如的大小的方法。如要素计点法、要素比较法要素计点法、要素比较法所使用的比较方法所使用的比较方法所使用的评价方法所使用的评价方法考虑职位要素考虑职位要素考虑职位整体考虑职位整体职位与职位比较职位与职位比较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排序法排序法职位与尺度比较职位与尺度比较要素计点法要素计点法分类法分类法201 1、排序法、排序法评价者对职位说明书

13、进行审查,然后根据它们的价值评价者对职位说明书进行审查,然后根据它们的价值进行排序。进行排序。1 1)直接排序:)直接排序:按照职位说明书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按照职位说明书根据排序标准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薪酬相关)或从低到高进行排序。(薪酬相关)2 2)交替排序法:)交替排序法:先从所需排序的职位中选出相对价值先从所需排序的职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最高的排在第一位,在选出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职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数第一位,然后再从剩下的职位中选出相对价值最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出剩下的职位中相对高的排在第二位,接下去再选

14、出剩下的职位中相对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价值最低的排在倒数第二位,依此类推。213 3)配对比较法)配对比较法 也称相互比较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职位列在一起,也称相互比较法,就是将所有要进行评价的职位列在一起,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可得分,最后将各职位所得两两配对比较,其价值较高者可得分,最后将各职位所得分数相加,其中分数最高者即等级最高者,按分数高低顺序分数相加,其中分数最高者即等级最高者,按分数高低顺序将职位进行排列,即可划定职位等级。将职位进行排列,即可划定职位等级。22优缺点优缺点优点优点l简单方便,容易理解和应用简单方便,容易理解和应用l适合于结构稳定的小公司

15、适合于结构稳定的小公司缺点缺点l很难避免主观因素很难避免主观因素l要求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对每一个需要评价要求评估委员会的成员对每一个需要评价的工作的细节都非常熟悉的工作的细节都非常熟悉l无法界定两个职位之间的价值差距的大小无法界定两个职位之间的价值差距的大小232 2、分类法、分类法通过制定出一套职位级别标准,将职位与标准进行比通过制定出一套职位级别标准,将职位与标准进行比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较,并归到各个级别中去。基本步骤基本步骤划分职位类别划分职位类别确定合适的职位等级数量确定合适的职位等级数量制定等级标准制定等级标准确定不同类型、不同等级职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确定不同类型、不同等级职位

16、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根据职位等级定义对职位进行等级分类根据职位等级定义对职位进行等级分类24工作等级工作等级各工作等级中的工作类型各工作等级中的工作类型等级分类定义举例等级分类定义举例1 1级: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级: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 一般情况下,办公室一般支持行一般情况下,办公室一般支持行职位向一线主管人员或者是部门管职位向一线主管人员或者是部门管理人员汇报工作。这些职位通过完理人员汇报工作。这些职位通过完成以下任务对其他职位提供综合行成以下任务对其他职位提供综合行支持服务:操纵办公室中的一些常支持服务:操纵办公室中的一些常规设备(如传真机,复印机,装订规设备(如传真机,复印机,装订机

17、等);文件存档以及邮件的归类机等);文件存档以及邮件的归类和传递。这些职位通常要遵守标准和传递。这些职位通常要遵守标准的办事程序,同时处理一些日常的的办事程序,同时处理一些日常的事务。一些非常规性的事件以及问事务。一些非常规性的事件以及问题往往交给主管人员或者相关人员题往往交给主管人员或者相关人员来处理。要求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具来处理。要求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具备基本的办事设备知识,并且了解备基本的办事设备知识,并且了解一般性的办事程序。这些工作包括一般性的办事程序。这些工作包括邮件处理职员以及传真操作员邮件处理职员以及传真操作员1010级级首席执行官首席执行官9 9级级副总裁副总裁8 8级级高级经

18、理高级经理7 7级级中层经理中层经理6 6级级专业专业3 3级级5 5级级专业专业2 2级级主管级职位主管级职位4 4级级专业专业1 1级级技术技术3 3级级职员,行政事务职员,行政事务3 3级级3 3级级技术技术2 2级级职员职员2 2级级2 2级级技术技术1 1级级职员职员1 1级级1 1级级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办公室的一般支持行职位分类法举例:某工程公司的职位分类系统分类法举例:某工程公司的职位分类系统25优缺点优缺点优点:优点:简单易行简单易行缺点:缺点:标准难以确定标准难以确定不同等级的职位价值的差异难以确定不同等级的职位价值的差异难以确定263 3、要、要 素素 计计 点点 法(

19、点数法)法(点数法) 预先选定若干因素,并采用一定分值表示某预先选定若干因素,并采用一定分值表示某一因素。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一因素。然后按事先规定的衡量标准,对现有岗位的每个因素逐一评比打分、求得分值,有岗位的每个因素逐一评比打分、求得分值,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分值。经过加权求和,最后得到各个岗位的总分值。三大要素:报酬要素、权重、数量化的报酬因三大要素:报酬要素、权重、数量化的报酬因素衡量尺度素衡量尺度27(1 1)、报酬要素选择)、报酬要素选择报酬要素是指一个组织认为在多种不同的职位中都包括的一些报酬要素是指一个组织认为在多种不同的职位中都包括的一些对其有价值的特

20、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组织战略的实现以及组对其有价值的特征,这些特征有助于组织战略的实现以及组织目标的达成。织目标的达成。责任:组织对于员工按照预期要求完成工作的依赖程度。责任:组织对于员工按照预期要求完成工作的依赖程度。技能:完成某种职位的工作所需具备的经验、培训、能力以及技能:完成某种职位的工作所需具备的经验、培训、能力以及教育水平等。教育水平等。劳动强度:对为完成某种职位上的工作所需发挥的体力或者脑劳动强度:对为完成某种职位上的工作所需发挥的体力或者脑力程度所进行的衡量。力程度所进行的衡量。工作条件:职位上的人所从事工作的伤害性以及工作环境。工作条件:职位上的人所从事工作的伤害性以及工作环境

21、。28选择标准选择标准应当与职位价值相关;应当与职位价值相关;应当是清晰界定和衡量的;应当是清晰界定和衡量的;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性;具有全面性;具有全面性;与被评价职位相关;与被评价职位相关;不能交叉和重叠;不能交叉和重叠;便于管理。便于管理。29(2 2)、对报酬要素的等级水平加以界定)、对报酬要素的等级水平加以界定l 报酬要素的等级水平的多少决定于组织内部所报酬要素的等级水平的多少决定于组织内部所有被评价职位在该报酬要素上的差异程度。差有被评价职位在该报酬要素上的差异程度。差异程度越大,需要的等级水平就越多。异程度越大,需要的等级水平就越多。2级根据公司的具体政策和程序执行任务。可能需要

22、根据例外情根据公司的具体政策和程序执行任务。可能需要根据例外情况作出适应性调整。工作需要接受定期的检查,可随时向况作出适应性调整。工作需要接受定期的检查,可随时向管理人员求助管理人员求助1级运用非常具体的公司政策和程序在有限的监督下执行任务和运用非常具体的公司政策和程序在有限的监督下执行任务和工作安排。工作经常要接受某位管理人员的检查,这位管工作安排。工作经常要接受某位管理人员的检查,这位管理人员会随时应其要求对其提供帮助理人员会随时应其要求对其提供帮助30(3)(3)、确定各报酬要素的、确定各报酬要素的“权重权重”l 报酬要素在总体报酬要素体系报酬要素在总体报酬要素体系中所占的权重是以百分比

23、的形中所占的权重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的,它代表了不同的报式表示的,它代表了不同的报酬要素对于总体职位评价结果酬要素对于总体职位评价结果的贡献程度。本步骤即确定每的贡献程度。本步骤即确定每要素的最高分。要素的最高分。l 因素权重没有科学或现成的方因素权重没有科学或现成的方法,它主要依靠主观判断。一法,它主要依靠主观判断。一般指从实际效果出发,并取决般指从实际效果出发,并取决于该企业的工作情况、目的和于该企业的工作情况、目的和人事政策人事政策 报酬要素报酬要素权重()知识25技能15监督责任20决策30工作条件10合计100报酬要素及其权重分布举例报酬要素及其权重分布举例31(4)(4)、确定报酬

24、要素在不同等级上的点值确定报酬要素在不同等级上的点值l 为即将使用的职位评价体系确定总点数,如为即将使用的职位评价体系确定总点数,如10001000点,点,800800点和点和500500点。点。l 确定总点数后,根据权重确定每一个报酬要素确定总点数后,根据权重确定每一个报酬要素的点数。在对各个等级配分,一般有的点数。在对各个等级配分,一般有3 3种方法种方法: : 1 1) 最大权重法(最高等级分数等于权重)最大权重法(最高等级分数等于权重) 322)最小权重法(最低等级分数等于权重)(最低等级分数等于权重) 3)均衡权重法(级差等于权重)(级差等于权重) 要素要素权重权重等级等级技能技能5

25、05050507575100100125125150150责任责任303030304545606075759090体力体力121212121818242430303636工作条件工作条件8 88 8121216162020242433报酬要素报酬要素报酬要素权报酬要素权重重报酬要素等级(总报酬要素等级(总点数)点数)点值点值知识知识20202 2(200200)8080技能技能5 53 3(5050)3030监督责任监督责任25254 4(250250)200200决策决策25255 5(250250)250250预算影响预算影响10104 4(100100)8080沟通沟通10102 2(1

26、00100)4040工作条件工作条件5 55 5(5050)5050合计合计100100(10001000)750750运用报酬要素评价具体职位举例运用报酬要素评价具体职位举例34优缺点优缺点可靠性强可靠性强 易于接受易于接受 适应性强适应性强 稳定性强稳定性强 练习:练习:对某一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室主任、财务部经理、人力资源部经理、销售部经理、工程部经理、市场开发部经理的职位进行评价打分。费时费力费时费力评价因素难以确定评价因素难以确定主观因素难以克服主观因素难以克服354 4、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 要素比较法(要素比较法(FactorFactor ComparisonComparison)

27、是按决定的评价)是按决定的评价因素对选定的标准岗位进行评分定级,制定出标准因素对选定的标准岗位进行评分定级,制定出标准岗位分级表,把非标准岗位与标准岗位分级表对比岗位分级表,把非标准岗位与标准岗位分级表对比并评价相对位置的方法。并评价相对位置的方法。因素比较法仍然体现了评分法的一些原则,但两者的因素比较法仍然体现了评分法的一些原则,但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因素的配分形式和工作等级转换成工主要区别在于因素的配分形式和工作等级转换成工资结构的方法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法是资结构的方法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方法是一种混合方法,兼有排列法和评分法的特征。一种混合方法,兼有排列法和评分法的特征。

28、36l (1)选择付酬因素。最典型的五种因素有:技能、智力、体力、责任、工作条件。 (2)确定标杆职位。 (3)依次按所选的各付酬因素,将各标杆职位按相对价值从高到低排序。 (4)为各标杆职位按各付酬因素分配薪值。即决定从各职位月薪总额中分多少份额给各因素。据此,可以排出各职位在同一因素上的高低排序。 (5)比较按薪额和按因素价值排出的两种顺序。当两种排序出现差异时,就必须进行调整,或者重新排列按因素价值列出的顺序,或者将各职位因素月薪成分重新分配。如果无法符合逻辑地做到这一点,该职位就不能留作参照用的关键职位。 (6)对照因素比较表对非标杆待评职位进行评价。 37基本步骤基本步骤1)1)选择

29、评价因素选择评价因素 :对要评估的各要素进行描:对要评估的各要素进行描述和说明。这些要素通常包括:智力要求、述和说明。这些要素通常包括:智力要求、体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和工作条件等体力要求、技能要求、责任和工作条件等方面。方面。 2)2)选择标准工作选择标准工作 :有工作评定委员会选择:有工作评定委员会选择15251525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工种)。个关键的、有代表性的工作(工种)。以这些工作作为工作分级和排序的依据。以这些工作作为工作分级和排序的依据。 383)3)对标准工作进行因素比较和排序对标准工作进行因素比较和排序394)4)按照因素分配工资率按照因素分配工资率l 比照现行市场

30、工资率,将工资率分配给个标准职位比照现行市场工资率,将工资率分配给个标准职位的薪酬因素上,即根据每个因素在该工作中的重要的薪酬因素上,即根据每个因素在该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按一定比例程度,按一定比例( (设计的权重)确定其相应的工设计的权重)确定其相应的工资值。资值。 步骤步骤3 3为要素序,步骤为要素序,步骤4 4为薪资序,目的是看是否一致,剔除非典型职位为薪资序,目的是看是否一致,剔除非典型职位40l企业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企业中尚未进行评定的其他岗位,与现有的已评定完的标准岗位进行对比,某岗位的已评定完的标准岗位进行对比,某岗位的某因素相近,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的某因素相近,

31、就按相近条件的岗位工资分配计算工资,其累计后就是本岗位的工分配计算工资,其累计后就是本岗位的工资。资。 5)5)按照配置给每个要素的工资值进行工作分按照配置给每个要素的工资值进行工作分级级 41l6)6):将所有的步骤综合在一起,就构建:将所有的步骤综合在一起,就构建成一张工资要素级别比较表成一张工资要素级别比较表 42优缺点优缺点l精确、系统、量化精确、系统、量化 有利于评价人员作出准确判断有利于评价人员作出准确判断 有利于员工了解薪酬体系有利于员工了解薪酬体系l评价要素难以统一评价要素难以统一 评价过程相对复杂评价过程相对复杂435 5、海氏工作评价系统、海氏工作评价系统l 点数法和因素比

32、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特别适合点数法和因素比较法的一个很好的结合,特别适合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职位进行评价,与点于对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工作职位进行评价,与点数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海氏系统所使用的补偿因素数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海氏系统所使用的补偿因素是确定的是确定的l 海氏工作系统的薪酬要素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海氏工作系统的薪酬要素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职务责任。在三个一级技能水平、解决问题能力和职务责任。在三个一级指标下又设八个二级指标。指标下又设八个二级指标。l 在评定每个一级要素时,对其下的二级薪酬要素进在评定每个一级要素时,对其下的二级薪酬要素进行组合,从而获

33、得职位的在此薪酬要素上的分数。行组合,从而获得职位的在此薪酬要素上的分数。44海氏因素海氏因素智能水平智能水平科学知识、专门技术和实践经验科学知识、专门技术和实践经验管理技巧要求管理技巧要求人际关系技巧人际关系技巧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力思维环境思维环境思维难度思维难度职务所承职务所承担的责任担的责任行动的自由度行动的自由度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职务对后果形成的作用职务责任职务责任45知识要素评价模板知识要素评价模板技术技术知识知识管理技巧管理技巧O O 任务任务相关的相关的多样性多样性广博的广博的全面的全面的人际技巧人际技巧起码的起码的O O 1 12 23 31 12 23 31 12

34、23 31 12 23 31 12 23 31 1基本的基本的2 2重要的重要的3 3关键的关键的106510651216121614001400383843435050A.A.初级的初级的B.B.基本职业性的基本职业性的C.C.职业性的职业性的D.D.高级职业性的高级职业性的E.E.基本专业性的基本专业性的F.F.熟练专业性的熟练专业性的G.G.精通专业性的精通专业性的H.H.绝对权威性的绝对权威性的46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素评价模板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素评价模板思考的思考的环境环境思考难思考难度度A.A.严格常规的严格常规的B.B.常规的常规的C.C.半常规的半常规的D.D.标准化的标准化的E.E

35、.清晰界定的清晰界定的F.F.宽泛界定的宽泛界定的G.G.总体界定的总体界定的H.H.抽象界定的抽象界定的O O 任务任务2 2程式化程式化的的3 3可变性可变性的的4 4适应性适应性的的5 5未指明未指明的的1 1重复性重复性的的10% 12%12% 14%14% 16%16% 19%19% 22%22% 25%25% 29%29% 33%14% 16%19% 22%25% 29%33% 38%87% 100%16% 19%22% 25%29% 33%38% 43%19% 22%25% 29%33% 38%43% 50%22% 25%29% 33%38% 43%50% 57%25% 29%3

36、3% 38%43% 50%57% 66%29% 33%38% 43%50% 57%66% 76%33% 38%43% 50%57% 66%76% 87%38% 43%50% 57%66% 76%47应负责任要素评价模板应负责任要素评价模板行动行动自由自由形成后果形成后果O O 任务任务小小中等中等大大职务责任职务责任非常小非常小O O R RC CS SP PR RR RC CS SC CS SP PR R关系较远关系较远C C有贡献有贡献S S共担共担9209201056105612161216101012121414R RC CS SP PP PA.A.严格规定的严格规定的B.B.受控制的

37、受控制的C.C.标准化的标准化的D.D.受调节的受调节的E.E.受指导的受指导的F.F.方向性指导的方向性指导的G.G.一般性指导的一般性指导的H.H.战略性指导的战略性指导的I.I.总体无指导的总体无指导的P P主要主要48l 海氏认为职务具有一定的海氏认为职务具有一定的“形状形状”,即,即“职务状职务状态构成态构成”,这个形状主要取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这个形状主要取决于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职务责任这一因素间的对比。的能力两因素相对于职务责任这一因素间的对比。应分别向职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与应分别向职务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两因素与责任因素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

38、这两责任因素指派代表其重要性的一个百分数,这两个百分数之和恰为个百分数之和恰为100%100%。49(1)(1)“上山上山”型:此岗位的责任比智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型:此岗位的责任比智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要。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两组因素的如公司总裁、销售经理、负责生产的干部等。两组因素的权重分配为(权重分配为(40%+60%)40%+60%)(2)(2)“平路平路”型: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型:智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类职务中与责任并重,平分秋色。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两组因素的权重,平分秋色。如会计、人事等职能干部。两组因素的权重分配为(重分配为(50

39、%+50%50%+50%)。)。 (3)(3)“下山下山”型: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智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型:此类岗位的职责不及智能与解决问题能力重要。要。 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两组因素的权重分配如科研开发、市场分析干部等。两组因素的权重分配为(为(70%+30%70%+30%)。)。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通常要由职务薪酬设计专家分析各类岗位的形状构成思考:海氏工作评价系统的优缺点思考:海氏工作评价系统的优缺点案例:营销副经理与产品工程师的职位评价案例:营销副经理与产品工程师的职位评价50(五)、职位评价的发展趋势l职位评价的重心从内部公平向外部公平转移职位评价的重心

40、从内部公平向外部公平转移l战略性职位评价战略性职位评价l弹性职位说明书弹性职位说明书51引例:能力薪酬引例:能力薪酬一、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概述一、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概述l 在传统职位薪酬体系中,员工的薪酬取决于他们所在的职位。在传统职位薪酬体系中,员工的薪酬取决于他们所在的职位。扁平化组织使得通过职位晋升获得薪酬提升的机会变少。薪扁平化组织使得通过职位晋升获得薪酬提升的机会变少。薪酬体系的设计必须给员工成长留出空间,在职位头衔之外激酬体系的设计必须给员工成长留出空间,在职位头衔之外激励员工。励员工。l 以任职者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是一种更好的解决问题之道。基以任职者为基础的薪酬体系是一种更好的解决

41、问题之道。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实际上是基于任职者的薪酬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实际上是基于任职者的薪酬 第三节第三节 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基于能力的薪酬体系521 1、定义:定义: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组织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与工作有关与工作有关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支付基的技能、能力以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而支付基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形式。本薪酬的一种报酬形式。2 2、假设:假设:员工的能力直接决定其创造的价值。员工的能力直接决定其创造的价值。3 3、产生背景:产生背景:l 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l 组织结构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变化l 管理理念的变化管理理念的变化534 4、能力薪酬的分类、

42、能力薪酬的分类l “能力能力”是一个包含了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的有是一个包含了技能、知识及人格特征的有层次的结构,针对不同能力层次,或者是对能力层次的结构,针对不同能力层次,或者是对能力分类、分级的体系不同,能力薪酬也就有着不同分类、分级的体系不同,能力薪酬也就有着不同的体现形式的体现形式l 主要包括技能工资主要包括技能工资(SkillSkill一一based Paybased Pay)、)、知识知识工资工资(Knowledgebased PayKnowledgebased Pay)、)、胜任力工资胜任力工资(Competencybased PayCompetencybased Pay)和基于

43、任职资格的工和基于任职资格的工资资(Qualificationbased PayQualificationbased Pay)等。等。 545能力薪酬的设计流程能力薪酬的设计流程l 明确能力的来源明确能力的来源技能工资:工作具体要求技能工资:工作具体要求胜任力工资: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胜任力工资: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l 明确所需激励的能力明确所需激励的能力 l 能力分类分级能力分类分级l 能力定价能力定价55能力薪酬能力薪酬侧重点侧重点能力来源能力来源能力架构能力架构技能工资技能工资关注相对具关注相对具体的技能体的技能和知识和知识具体的工作要求具体的工作要求和技术要求和技术要求基于技能的深度和基于

44、技能的深度和广度的技能模块广度的技能模块知识工资知识工资与培训密切相关,与培训密切相关,关注员工的学关注员工的学习成果习成果基于培训的学分体基于培训的学分体系系胜任力工胜任力工资资关注相对核关注相对核心和抽象心和抽象的素质和的素质和潜质潜质与组织的使命、与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愿景、价值观、战略密切相关,战略密切相关,关注员工的胜关注员工的胜任特质和深层任特质和深层动机动机基于文化和战略导基于文化和战略导向的胜任力模型向的胜任力模型任职资格任职资格工资工资综合经验、综合经验、技能、知技能、知识、素质识、素质等能力因等能力因素素与任职资格体系与任职资格体系相关,薪酬与相关,薪酬与职业发展密切

45、职业发展密切联系联系基于综合的任职资基于综合的任职资格体系格体系56二、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二、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 1 1、概述、概述l 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非常类似,所不同的是知识技能工资与知识工资非常类似,所不同的是知识工资更加强调学习和培训。工资更加强调学习和培训。l 这两种能力薪酬主要鼓励员工在技能专业化上不这两种能力薪酬主要鼓励员工在技能专业化上不断深化成为专家,以及在技能的宽度上不断拓展断深化成为专家,以及在技能的宽度上不断拓展以具备更多的技能。以具备更多的技能。l 这些技能一般都要求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密切联系,这些技能一般都要求与具体的工作内容密切联系,并且一般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技能

46、认证和鉴定并且一般需要配套的技能培训、技能认证和鉴定机制作支撑。机制作支撑。57对技能进行分类和分级是操作的关键。对技能进行分类和分级是操作的关键。相关的技能组合成技能模块,技能模块分为等级模块相关的技能组合成技能模块,技能模块分为等级模块和组合模块。和组合模块。 技能等级模块是指不同技能种类的每一个技能等级构技能等级模块是指不同技能种类的每一个技能等级构成一个技能模块;成一个技能模块;技能组合模块由不同的技能种类模块构成。技能组合模块由不同的技能种类模块构成。2 2、技能工资设计要点、技能工资设计要点58l 深度技能:即通过在一个范围较为明确的具有一定专深度技能:即通过在一个范围较为明确的具

47、有一定专业性的技术或专业领域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知识、业性的技术或专业领域中不断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技能和经验。l 员工一开始需要胜任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内容,员工一开始需要胜任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工作内容,然后逐渐从事一些需要运用较为复杂技能的活动。然后逐渐从事一些需要运用较为复杂技能的活动。l 这种深度技能的培养往往是沿着某一专业化的职业发这种深度技能的培养往往是沿着某一专业化的职业发展通道不断上行的一个过程。如大学老师的技能和职展通道不断上行的一个过程。如大学老师的技能和职业发展就是一种深度技能积累过程。业发展就是一种深度技能积累过程。59深度技能与技能等级模块深度技能与

48、技能等级模块展现一种非同寻常的独创性和创新性以及足智多谋性。运用或者开发非常先进的技术、科学原理、理论以及概念。开发出能够将某一既定领域中的知识边界拓宽的信息。经常独立解决与操作程序的开发问题。应用先进原理、理论,为新原理和概念的建立作出贡献。所面对的是非常规性复杂问题,提供高度创新性和独创性解决之道。工作任务往往是自我发起的。作为专家来运用综合性专业技能。针对要求运用灵活性和创造性来解决的复杂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就有限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确定承担任务技术目标方面拥有非常大的自由度。运用各种原理和概念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工作知识。针对范围广泛的困难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只处于非常一般性的监督之下。 充分

49、运用标准的原理和概念。针对范围广泛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处于一般监督之下。有限地运用基本的原理和概念。就有限的问题寻找解决途径。受到严密的监督。 公认权威级公认权威级主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高级顾问工程师高级顾问工程师工程师工程师顾问工程师顾问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系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初入级初入级60 广度技能,与深度技能不同,广度广度技能,与深度技能不同,广度技能往往要求员工在从事工作时,技能往往要求员工在从事工作时,需要运用其上游、下游或者是同需要运用其上游、下游或者是同级职位上所要求的多种一般性技级职位上所要求的多种一般性技能。能。它往往要求任职者不仅学会在自己它往往要求任职者不仅学会在

50、自己的职位族范围内需要完成的各种的职位族范围内需要完成的各种任务,而且还要掌握本职位族之任务,而且还要掌握本职位族之外的其他职位所需要完成的那些外的其他职位所需要完成的那些一般性工作任务。一般性工作任务。广度技能与技能组合模块广度技能与技能组合模块61将技能分为必备核心技能、核心自选技能及任选将技能分为必备核心技能、核心自选技能及任选技能,根据所需不同技能的点数的不同划分薪技能,根据所需不同技能的点数的不同划分薪酬水平酬水平62技术等级所需技能需要学习的课程1级装配技术员1.重新进料2.货盘分类3门核心必修课:公司制度培训,安全培训,质量培训2门核心选修课:重新进料,货盘分配课程2门任选课2级

51、装配技术员除去以上2项外,3.去除毛口4.作业线操作1级技术员所要求的课程,加去除毛口、作业线操作两门课程,2门任选课3级装配技术员除以上4项外,5.装配6.焊接2级技术员要求的所有课程,加装配、焊接技术课程,2门任选课4级装配技术员除以上6项外,7.酸浸泡8.最终检验3级技术员要求的所有课程,加酸浸泡、最终检验课程,2门任选课5级装配技术员除以上8项外,9.设备校准10.培训4级技术员要求的所有课程,加设备校准、培训技术课程,2门任选课。63技能工作体系的楼梯技能工作体系的楼梯台阶模型台阶模型加入公司1级装配技术员2级装配技术员3级装配技术员4级装配技术员5级装配技术员受训人7.007.50

52、8.159.2510.0011.7513.25每小时工资()核心必修课核心必修课核心必修课核心必修课核心必修课核心选修课核心选修课核心选修课核心选修课核心选修课任选课任选课任选课任选课64三、胜任力工资三、胜任力工资1 1、胜任力的概念、胜任力的概念 胜任力胜任力(CompetencyCompetency):):被称作为被称作为“能能力力”、“资质资质”、“才干才干”, ,是指,是指根据根据岗位岗位的具体要求(岗位工作规范),确保的具体要求(岗位工作规范),确保该岗位的人员能够该岗位的人员能够出色完成出色完成该岗位工作的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个人特征。思考:是不是员工所有的知识、技能、能力思考

53、:是不是员工所有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都可以称为胜任力?和特质都可以称为胜任力?65l 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它具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它具有非常强的岗位、职业特征。有非常强的岗位、职业特征。(1 1)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密切联系。)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密切联系。(2 2)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3 3)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区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区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者与绩效一般者。662 2、组成内容、组成内容:知识知识 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某一职业领域需要的信息;技能技能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掌握和运用专门技术的能力;自我意识自我意识个人形成的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个人形成的关于自己的身份、人格以及个人价值的概念;以及个人价值的概念;特质特质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某人所具有的特征或其典型的行为方式;动机动机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想法或念头。决定外显行为的内在想法或念头。 67“冰山模型冰山模型”( (洋葱模型)认为,知识和技能能够被洋葱模型)认为,知识和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