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_第1页
2019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_第2页
2019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_第3页
2019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_第4页
2019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陈蕃愿扫除天下答案范文篇一:文言助读1-10( 答案 )高一语文文言文测验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范仲淹有志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选自宋名臣言行录)1、解释加点字孤()之()或()辄()沃()昃()2、六经是指六部经典著作。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的中的名言,他认为理想的心态是。4、与“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中“适”意义相同的是()A逝将去汝,适彼乐

2、土R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C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D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5、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是()A、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R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D臣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6、翻译句子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答案:1. 年幼丧父;到;有时;总是,往往;洗;日偏西2.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3. 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D5.B6.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二)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

3、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具有清世志,甚奇之。后汉书陈蕃传1. 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候()孺子()清()奇()2. 翻译下列句子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3. 你如何看待“扫天下”与“事一室”的关系?答案:1. 拜访;小伙子;使?澄清,使动用法;认为他与众不同,形容词作意动用法2. 大丈夫处在世上,应当使天下世道澄清,哪里能(局限于)整 理一间房呢?3. 参考:一种认为扫天下和扫一屋完全不相干。人的精力有限,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好,如果把精力都放在

4、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则很难在重要的事情上有所作为。也有另一种说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说明人要脚踏实地,不要只说空话(三)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后汉书班超传1. 解释下列加点词(8 分 )不修.细节()不耻.劳辱()涉.猎.书传()诣校书郎() 辍().2. 翻译下列句子(6 分

5、)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3分)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3分)3. 用一个四字成语来概括本文的主旨(3 分)答案:1. 重视,讲究;以?为耻,意动用法;广泛阅读;到?去;停止2.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给官府雇佣抄书挣钱来养家。仍然应当效仿傅介子和张骞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来获取封侯。3. 投笔从戎(四)宗悫乘风破浪宗意(qua,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意年少时, 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意独

6、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送书宗意传1. 解释下列词语拒:()贼()披散:()并:()素:()任气:()称:()2. 下列句子与“不为乡曲所称”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 不能容于远近B.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D. 士人并以文艺为业3. 翻译下列句子1)叔父炳,高尚不仕2) 悫年十四,挺身拒贼,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答案:1. 抵御,抵抗;强盗;分散,此指逃散;都;一向;放任义气;4斗称赞2.D3他的叔父是宗炳,此人志趣高尚学识渊博但不肯做官。当时宗悫年纪才14 岁,却挺身而出抵御强盗,十几个强盗都(被打得)四下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五)祖逖闻鸡起舞范阳

7、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 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今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阻,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选自资治通鉴)1、解释加点字蹴()恶()因()诚()廪()楫()济()屯()2、资治通鉴是代史学家编订而成的一部体史书。3、与“左丞相以为军谘祭洒”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8、()A、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B、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C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 D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4、后人常用“闻鸡起舞”来比喻发奋努力的举动,类似的成语还有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等(写出两个)5、翻译句子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答案: 1. 轻易的举动/ 不吉祥 / 于是 / 如果 / 官方供给的粮食/船桨 /渡 /驻扎。2. 宋,司马光,编年体。3. C4. 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5.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六 )画

9、家赵广不屈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吏。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右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 ) 尤工作马工()( 2) 遂断右手拇指遣去遣()( 3) 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笔()2. 下列句中朗读停顿的划分有误一项是()A.本/李伯时家/小吏B.使/图/所掳妇人C.而/广平生实/用左手D.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

10、中画线的句子。1) 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 2) 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4. 对文中“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自己不如李伯时水平高,羞于作画。B. 他只擅长画马,不擅长画人物。C. 他同情深陷贼手的妇女。D. 他不肯屈从金兵的威胁。答案:1 .擅长遣送、打发(3)手笔,此指作品2 .C (“实”后不应断开,应放到“实”前)3 . ( 1)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常常让他侍奉在旁边,时间长了他也就爱好作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能够以假乱真。(关键字“每”“侍”“工”“几”)( 2)(金兵)用刀子威胁,(赵广)不顺从,(金兵)就将

11、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开了。(关键字“以”“遣”“去”,状语后置)4 .D (其他项都不是真正的原因)(七)苏武牧羊北海边律知武终不可胁,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毛尽落。(选自汉书苏武传)1、解释加点字幽()啮()绝()去()杖()2、汉书是二十四史前四史之一,其余三史为、。汉书作者为3、与“单于愈益欲降之"中“降”用法不同的是()A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B、宁许以负秦曲C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

1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4、与“天雨雪”中“雨”用法相同的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R秋水时至,百川灌河C不耻劳辱D勤知其有清世志5、翻译句子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低,班乳乃得归答案: 1. 囚禁,紧闭。/吃,嚼 /断绝 /藏 /拄着。2. 史记,后汉书,三国志;班固。3. D。4.A5. 匈奴认为他是神。于是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无人的地方,使他放羊,公羊生下小羊才能回来。(八)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叹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选自史记)1. 解释加点字尝()佣()辍()

13、之()苟()相()长达()年的历史,全书共()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它是()。2. 文化常识1 ) 史记作者为(),字(),()人。2)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到()3. 翻译下列句子。1 ) 苟富贵,勿相忘。2)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 鸿鹄指(),比喻()。燕雀指(),比喻()。答案:1. 曾经;被雇佣;停止;到;如果;表称谓,偏指一方。2. ( 1)司马迁;子长;西汉(2)纪传体通史;黄帝,汉武帝,3000, 130, 12, 30,篇二:高一语文必修一课时训练1 及答案课时训练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14、是()A. 锱铢/ 辎重召见/沼泽宽宥/保佑叱咤/栅栏B. 湮没/ 殷红东莞/莞尔愆期/悭吝桎梏/痼疾C. 涟漪/ 罗绮信笺/缄默甬道/怂恿赊欠/奢靡D. 酣畅/ 鼾声邂逅/松懈福祉/扺掌惬意/怯懦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牌匾绿树成荫毛骨悚然销声匿迹B. 精萃开门揖盗坐收渔利事必恭亲C. 屠戮渡过难关浮想联翩湮没无闻D. 萤屏如梗在喉弥天大谎若即若离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戚,让人难以释怀。B. 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 岁,都是参加过抗战

15、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感慨万千。C. 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 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得越来越好。D. 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 学生提前搬入新校园?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第二十五届阿姆斯特丹国际记录片电影节12 天里吸引了20 多万名观众,来自 40 多个国家的近2500 名电影人、300 多部电影前来参与。B.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

16、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C. 纵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 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D.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5. 以下名句、对联按“元宵清明端午除夕”的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组是()相逢马上纷桃雨,喜见树前闹杏花。夜如何其,晓钟未动;岁云尽矣,更漏频催。清光同会合,秋色正平分。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三五良宵,花灯吐艳映新春;一年初望,明月生辉度佳节。A.B.C.6 .课文背诵(5) 、, 。开荒

17、南野际,守 拙归园田。(6) 、, 。狗吠深巷中,鸡 鸣桑树颠。7 .文言断句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 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 甚奇之D.8-13文言阅读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京师中,致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巡按福建,奏请都、卫、所不得陵府、州、县,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未赴,改浙江。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 ”至,

18、果雪之。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 新欲按治之。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 纲,纲诬奏新罪。帝怒,命逮新。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既至, 伏陛下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按察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 臣?”帝愈怒,命戮之。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 ”对曰:“南海。”帝叹曰:“岭外乃 有此人!枉杀之矣。”妻有节操,新未遇时,缝纫自给;及贵,遇赴同宦妻内宴,荆布 如田家妇。诸妇惭,尽易其衣饰。新死无子,妻归,甚贫。广东巡抚杨信民曰:“周志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日馁耶?”时时贴

19、给之。妻死,浙人仕广东者皆会葬。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新未遇时,缝纫自给未遇:未得到君主的信任B. 卫、官相见均礼均礼:都要行礼C. 以善决狱称决狱:判决案件D. 擢贿作威福擢贿:夺取不义之财,收受贿赂9.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目为“冷面寒铁” B.至以其名怖小孩.北驱余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C.岭外乃有此人D.帝愈怒,令戮之.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枉杀之矣1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 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B. 旗校皆锦衣私人C. 新未遇时,缝纫自给D. 周志新当代第一人11. 以下句子

20、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武人为之戢在道榜掠无完肤A. 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B. 带兵的人因此有所收敛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C. 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在路上把周新随身财物抢夺个干干净净D. 当兵的人因此收藏了兵器在路上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12. 下列各组句子,能直接表现周新“直臣”的一项是A. 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B. 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C.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D. 伏陛下抗声曰?13.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周新冤死与他过分耿直,没有对阴险狠毒的纪纲及其手下作威作福的千户作出应有的准备

21、和防范是分不开的。B. 明成祖一向倚重锦衣卫,并利用他们来打击异己。C. 周新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被视为“冷面寒铁”,对违法者多有 弹劾,贵戚震惧,因此对他受诬无人挺身相助。D. 明成祖偏听偏信,一时误听了锦衣卫头目的恶言中伤。14、语言运用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其中哪一位,并陈述理由。第1组:孔子与庄子第2组:项羽与刘邦第3组:李白与杜甫第4组:林黛玉与薛宝钗课时训练1 答案1【解析】选 D。A 项 z 1 ; zh a 和 zh a o; you; zh &项 y an; guan 和 w/a n; qi a n; g u C项 y i 和q i ; ji

22、 an; y o n g ; 5h项卜 an; xi e ; zh i ; qi e o2 .C【解析】A “绿树成荫”应为“绿树成阴”;B “精萃”应为“精粹”,“事必恭亲”应为“事必躬亲”;D “萤屏”应为“荧屏”,“如梗在喉”应为“如 鲠在喉”。3 . 【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将实词和成语综合进行考查。“释怀”:抒发情怀。放心,无牵挂。文中应用“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古稀”指人七十岁,源于杜甫曲江诗句“人生七十古来稀”。最小的 82 岁,应用“耄耋”,或者改为“已过古稀之年”。神气十足,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开

23、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纷至沓来:纷,众多,杂乱;沓,多,重复。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4 答案、C。 A 项搭配不当,“300 多部电影前来参与”不当。B 项“提出质疑”属于重复累赘 D 项语序不当,“电子商务”应放在“不仅”的前面。5 .答案:A解析:写清明,写除夕,写中秋,写重阳, 写端午,写元宵。6 . 略7【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8.B (礼节相同)9.D(A目:视;歹腿B怖:吓,恐吓;害怕。C 乃:竟;才)10.B (私人:心腹)11.

24、B12.D13.B (文段没谈到“一向”)14、略文言翻译周新 , 南海人。一开始本名志新,字日新。明成祖常常单叫他“新”,因 此周新改用志新作字。洪武年间他凭借诸生的身份进入太学。他被授予大理寺评事的官职,以擅长断案著称。明成祖即位后,他改任监察御史。周新敢于直言不讳,常对(高官贵戚)进行弹劾。贵戚们恐惧他, 视他为“冷面寒铁”。以至于京师里的人吓唬小孩儿时一提到他的名字,孩子们都立刻奔逃躲起来。周新任福建巡按,奏请都司卫所不得欺压府州县,府卫官见到他都以礼相待,兵士们还为他站岗? 还朝后,又立刻被任命为云南按察使。未及赴任,改任浙江。浙江蒙冤的百姓被关押了很久,听说周新要来,高兴地说:“

25、我 们 有 活 路 了 。 ” 果然他替他们洗刷了冤屈。一开始,周新进入浙江境内,一群群蚊子苍蝇迎面而来,他顺着蚊蝇的踪迹在一棵榛树中找到一句尸体,身上系着一个小木印。周新检验了那个印,知道了死者是一个布商。他密令大量去购买布匹,看到印文相合,就把那个人逮捕起来,果然在一些盗贼手中买到了?一个商人夜归,害怕遇到抢劫,把金子藏在祠堂的石头下,回去之后告诉了妻子。早晨去找金子的时候发现金子不见了,他向周新报案。周新传召他的妻子,果然是商人妻子有奸情。商人立刻回去,发现丢失的金子仍在妻子的居所,是(她)听说了商人的话,连夜偷来。商人妻子和奸夫都被处死。周新微服私访行部,顶撞了县令。县令打算拷打他,听

26、说廉使马上要来,就把周新关在大牢。周新在狱中向各位囚犯询问,得到了县令贪污的罪状。周新告诉狱吏:“我是按察使。”县令惊慌失措赶紧谢罪,被判罢免官职。永乐六年,浙江西部发大水,通政赵居任密而不报,周新向上奏明此事。夏元吉为赵居任开脱。皇帝命令核查,得到的蠲振的报告和周新的一致。嘉兴盗贼倪弘,多次劫掠周边郡县,结党数千人,多次打败官兵。周新率领官兵抓捕他,在各个港口都竖立了木栅栏。盗贼只好于陆地上逃走,周新追踪至桃源,把他们抓住后送往上级。到那时,周廉使名闻天下。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在浙江办案,收受贿赂作威作福。周新想要按律处置他,他们逃跑了。不久,周新带着文书前往京城,正好在涿州遇到千户,就把他

27、逮捕归案,千户越狱告诉了纪纲,纪纲诬告周新。皇帝震怒,命令逮捕周新。旗校都是锦衣卫的亲信,在路上对周新横加劫掠。到了京城,周新跪在皇帝面前大声抗辩:“陛下下诏说按察司行事,与都察院等同。我奉旨抓捕奸臣恶盗,却为什么要降罪于我?”皇帝更加生气,下令杀了他。临刑前,周新大声疾呼:“活着的时候要做直臣,死后也要做个直鬼!”结果就被杀了。后来,皇帝后悔了,问侍从:“周新是哪儿人?”回答说:“南海人。”皇帝哀叹说:“岭外竟然有这样的人,我枉杀他了!”后来纪纲因罪被杀, 事情的真相更清楚了。篇三:中考文言文断句100 练 ( 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中考文言文断句专题复习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

28、,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跟

29、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6、根据特

30、殊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 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不能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7、根据文章结构断句。文言中有些文段,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关系写的。如总分或分总结构,在论述类文章中,运用较多。可以利用文段中的结构关系断句。积累语感,是帮助断句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明确基本步骤:通文意,分层次标名、代,定主宾看虚词,明位置用语法,辨句式见修辞,巧判断借常识,定标点。2013 高考文言断句练

31、习100 练(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最完整版)(一 )前 50 练1 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即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五年未曾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熊粥不充,日戾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1 1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译文范仲淹两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改嫁了常山朱氏。他长大

32、后,知道出身于世代为官的人家,感动地哭着辞别母亲,离开到南都,进入学堂。不分日夜刻苦学习,五年以来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觉,有时候发昏疲倦,就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顿稠粥都吃不饱,每天要到太阳过午才开始吃饭,于是就博通儒家经典的要领,慷慨有抱负于天下。因此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2 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

33、,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3 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原文:班超字仲升,

34、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 年 ( 永平五年 ) ,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

35、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4宗意(que )乘风破浪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原文: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

36、“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 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译文: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 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

37、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5 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原文: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

38、声也!”因起舞。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

39、。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

40、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原文: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适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所藏伯时观音,多广笔也。译文

41、: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长画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就让他画掳来的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7 苏武牧羊北海上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

42、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原文: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译文: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

43、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 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原文: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 : 陈胜年轻时,曾经被雇佣给人耕田种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来,走到田垄上,烦恼忿恨了许久,对伙伴们说:“要是谁将来富贵了,彼此都不要忘掉。”伙伴们

44、笑着应声问道:“你是被雇佣来耕田的,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息道 : ”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9 项羽志大才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原文: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译文:项籍年少时, 读书没有成就,就离开读书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住姓名而已。学剑, 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可是刚刚懂得了一点儿兵法的大意,又不肯学到底了。10 孔门师徒各言志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原文: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望可以把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