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污废水处理设施培训-厌氧生物处理_第1页
第六章污废水处理设施培训-厌氧生物处理_第2页
第六章污废水处理设施培训-厌氧生物处理_第3页
第六章污废水处理设施培训-厌氧生物处理_第4页
第六章污废水处理设施培训-厌氧生物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 (二)厌氧生物处理法的基本原理 1. 净化机理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包括兼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也称厌氧消化。厌氧消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连续阶段(图6-1,6-2) 水解酸化阶段 产氢产乙酸阶段 产甲烷阶段 I 甲酸 类 甲醇 产 甲胺 通过不同 废水或污泥 蛋白质 氨基酸 物 乙酸等 途径转化 中不溶态大 多 糖 C6H12O6 为 CH4、 分子有机物 脂 类 甘油 II 丙酸 CO2等 脂肪酸 类 丁酸 CO2 、 H 产 乳酸 和乙酸 物 乙醇等 水解阶段 酸化阶

2、段 气化阶段 酸化 I 酸化 II 不完全厌氧消化(酸发酵) 发 酵 菌 发 酵 菌 甲 烷 菌 产氢 产乙 酸菌 2. 影响因素 温度; 细菌对温度的适应性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三个区:低温消化1030 ;中温消化30 35 ;高温消化50 56 pH; 甲烷细菌生长适宜的pH范围在6.87.2之间,产酸细菌对酸碱度不及甲烷细菌敏感,其适宜的pH在4.58之间。 有毒物质; 主要的有毒物质是有毒有机物、重金属和某些阴离子(表6-1) 对有机物来说,带醛基、双键、氯取对有机物来说,带醛基、双键、氯取代基、苯环等结构,往往具有抑制性。代基、苯环等结构,往往具有抑制性。 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

3、理系统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与处理系统的运行方式、污泥的运行方式、污泥驯化驯化程度、废水特性、程度、废水特性、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操作控制条件等因素有关。 营养物质的配比; BOD:N:P(200300):5:1 好氧中相应比值为:100:5:1 碳氮比例对厌氧消化的影响最为重要 搅拌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可通过液流扩散方式进行搅拌另外,运行中注意安全。厌氧工艺的有关术语(1)上流速度(表面速度或表面负荷)(2)水力停留时间(HRT)(3)反应器中的污泥量(4)反应器的有机负荷(OLR):分为容积负荷(VLR)和污泥负荷(SLR)。(5)污泥体积指数(SVI)(6)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7)反应

4、器内的污泥停留时间(SRT):亦称泥龄。 (二)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1. 优点: (1)应用范围广:高、中、低有机废水,难降解有机废水 (2)能耗低:无需充氧,沼气可资源化,动力消耗仅是好氧的1/10。 (3)负荷高:有机容积负荷24kgBOD/m3.d(好氧);210kgBOD/m3.d(厌氧) (4)剩余污泥量少:0.40.6kg/1kgCOD(好氧) 0.020.1kg/1kgCOD(厌氧) 且污泥浓缩性和脱水性较好。 (5)氮、磷营养需要量较少: BOD:N:P=100:5:1 (好氧) BOD:N:P=200:5:1 (厌氧) (6)杀菌效果好:有一定杀菌作用,可杀死寄生虫卵和病毒等

5、。 2. 缺点 (1)启动、处理时间长:生物生长缓慢,设备启动和处理时间长。 (2)出水难以达标排放:需串连好氧处理 (3)操作控制复杂:对环境要求比好氧严格,操作控制因素较复杂。 (三)应用 适用于高、中、低浓度有机废水,某些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用厌氧生化是可降解的。 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厌氧生物处理法的主要处理对象是: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机工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泥、动植物残体及粪便等。粪便等。(四)分类厌氧活性污泥法包括普通消化池、厌氧接触工艺、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分段严氧消化法等。 厌氧生物膜法包括厌氧生物滤池、厌氧流化床、厌氧生物转盘等。

6、1、普通厌氧消化池 普通消化池又称传统或常规消化池。 消化池常用密闭的圆柱形池,废水定期或连续进入池中,经消化的污泥和废水分别由消化池底和上部排出,所产沼气从顶部排出。 池径从几米至三、四十米,柱体部分的高度约为直径的1/2,池底呈圆锥形,以利排泥。 为使进水与微生物尽快接触,需要一定的搅拌。常用搅拌方式有三种:池内机械搅拌;沼气搅拌;循环消化液搅拌。普通消化池的特点是普通消化池的特点是: 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 厌氧消化反应与固液分离在同一个池内实现,结构较简单。 缺乏持留或补充厌氧活性污泥的特殊装置,消化器中难以保持大量的微生物细胞。 对无搅拌的消化器,还存在料液的

7、分层现象严重,微生物不能与料液均匀接触的问题。 温度不均匀,消化效率低2. 厌氧接触法 为了克服普通消化池不能持留或补充厌氧活性污泥的缺点,在消化池后设沉淀池,将沉淀污泥回流至消化池,形成了厌氧接触法。 厌氧接触氧化法的工艺流程为: 厌氧接触法的特点厌氧接触法的特点:(a)通过污泥回流,保持消化池内污泥浓度较高,一般为1015g/L,耐冲击能力强(b)消化池的容积负荷较普通消化池高;(c)可以直接处理悬浮固体含量较高或颗粒较大的料液,不存在堵塞问题; (d)混合液经沉降后,出水水质好; (e)但需增加沉淀池、污泥回流和脱气等设备;(f)厌氧接触法存在混合液难于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的缺点。3.

8、 厌氧生物滤池法(又称厌氧固定膜反应器)构造:类似于一般的好氧生物滤池厌氧滤池是60年代末开发的新型高效厌氧处理装置。 滤池呈圆柱形,池内装放填料,池底和池顶密封。 特点: 优点:处理能力较高,出水SS较低,操作方便,设备简单,滤池内可以保持很高的微生物浓度而不需要搅拌设备,不需要另设泥水分离设备。 缺点:滤料费用较贵,滤料容易堵塞,尤其是在滤池下部生物膜浓度很大,容易堵塞;滤池的清洗也还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因此,它主要适用于含悬浮物很低的溶解性有机物污染的废水。4.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法(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简称UASB反应器)是由荷兰的G. Lettnga等人在70年代初研

9、制开发的。污泥床反应器内没有载体,是一种悬浮生长型的消化器。 由反应区、沉淀区和气室三部分组成。5. 厌氧流化床法工艺流程 图6-7特点a. 载体比表面积大; b.载体处于流化状态,床层不易堵塞,因而适合各种高低浓度废水的处理;c.有机物净化速度快;d. 床内生物膜停留时间较长,剩余污泥量少;e. 占地少,结构紧,投资省等。6. 两相厌氧法 工艺过程与原理特点 优点: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 两阶段反应不在同一反应器中进行,互相影响小,可更好地控制工艺条件; 消化效率高,尤其适合处理含悬浮固体多、难消化降解的高浓度有机废水。 缺点: 设备较多,流程和操作复杂。7. 水解(酸化)法 工艺原

10、理与特征 影响因素 a. pH; b. 水温; c. 底物的种类和形态; d. 污泥生物固体停留时间; e. 水力停留时间。 (一)UASB反应器结构 主要包括主体部分和水封及沼气处理(收集、应用或处理)等附属设施。 1. 反应区 (1)厌氧污泥床 a. 容积一般占总容积30,对处理效率起极为重要的作用。降解量占总降解量7090,有效降解产生大量沼气 b. 具有很高的污泥生物量4000080000mg/L 污泥由活性生物(或细菌)的量占7080以上高度发展的颗粉污泥组成。 c. 沉降速度1.21.4cm/s。污泥体积指数为1020ml/g。 生物相组成复杂,杆菌、球菌、丝状菌为主。 d. 小沼

11、气泡不断累积合并成大气泡,上升降整床层良好混合。 (2)污泥悬浮层 在污泥床上部由于气体搅动而形成污泥浓度相对较小的悬浮层。 a. 占总容积70,污泥浓度低于污泥床,1.503.00*104mg/L b. 由高度絮凝污泥组成,非颗粒状,沉速产甲烷率,pH下降,破坏正常运行,污泥流失增长速率; 过低:产气率或有机物去除率提高,但容积产气率下降,容积增大,利用率降低 中温消化时,取2-3kgCOD/(m3.d),高温4-6kgCOD/(m3.d),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厌氧滤池,厌氧流化床等新型厌氧工艺的有机 负荷在中温下为515kgCOD/(m3.d) UASB反应器有效容积计算公式: V=QS

12、0/NV V=tQ=AH 式中:V反应器有效容积,m3; Q废水流量,m3/d; S0进水COD或BOD5浓度,g/L; NvCOD或BOD5容积负荷,Kg/(m3.d);A反应器横截面积,m2;H反应器有效高度,m;t 允许的最大水力停留时间,h或d。 当废水浓度较低,V取决于水力停留时间; 当废水浓度较高,V取决于容积负荷与进液浓度; 容积负荷值与反应器的温度,废水性质和浓度有关,形成颗粒污泥一般通过实验确定。上流速度Q/A=H/t Hmax 受Q/A限制 进水配水系统 要求:a. 在底部均匀分配,防短路与不匀及沟流; b. 考虑水力搅拌和漏气搅拌对混合效果的影响,防酸化。UASB配水形式

13、:表6-2,点数计算依据树枝管式,穿孔管式,多点多管 三相分离器(GLS):最有特点,最重要的装置 图6-15 a. 设计的主要目标: 分离和排放生物气; 有效防止污泥流式; 污泥通过斜板返回反应区; 污泥膨胀时,防过量污泥进入沉降区; 提高出水净化效果; 防上浮颗粒污泥洗出。设计应考虑的问题:出水堰板前设置挡板;处理非常稀的废水时,常需要较复杂的三相分离器以保留尽量多的污泥;注意克服浮沫问题。b. 设计原则 间隙和出水面的截面积; 分离器相对于出水液面的位置; 三相分离器的倾角; 分离器下气液界面的面积。c. 主要功能:气液分离、固液分离和污泥回流 主要组成:气封、沉淀区、回流缝 设计内容:

14、沉淀区设计、回流缝设计和气液分离设计d. 设计要点 出水系统 浮渣清除系统:由集气室排出,搅拌下沉,可能存在,实例不多 水封:H=H1-Hm=(h1+h2)-Hm 材料与防腐:带涂层碳钢,聚丙烯的钢混凝土或拼装结构,GLS不锈钢或塑料 臭气防护:反应器要封闭 排泥设备:定期排泥,有排放口(底或GLS下0.5m);均匀排泥(多设排泥口)穿孔管配水兼排泥。 加热保温 沼气利用:产气量估算,收集,贮存(一)培菌前准备 人员准备 设备与其他准备(二)培菌方法 接种培养法 逐步培养法(三)注意事项 加快启动过程 控制污泥投加量 不加营养物质 沼气安全问题(四)驯化:适应实际水质 运行三大前提:(1)反应器内形成沉降性能良好的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2)由产气和进水的均匀分布所形成的良好的自然搅拌作用;(3)设计合理的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