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1页
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2页
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3页
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4页
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设计2021届设计题目 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学院名称 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班级 土木工程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2021年 4 月 20 日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 摘要:本设计为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由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局部组成。本办公楼的建筑面积为m2,层数6层局部7层,结构体系为框架结构。办公楼形状采用的是比拟常用的矩形形状,在平面布置时采用的是内走廊。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设计总说明、建筑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和剖面设计;结构设计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及计算简图确定,计算简图选取一榀框架进行荷载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框架梁、柱截面设计和配筋计算、楼板和屋面设计、楼梯设计,根底

2、设计等。关键词:办公楼、框架结构、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目 录摘要1Abstract2引言.4第一章 建筑设计局部5工程概况5办公楼的建筑说明6建筑构造说明9第二章 结构设计局部13工程概况13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132.3荷载计算172.4.内力计算222.5.横向框架内力组合57截面设计与配筋计算642.7 根底设计79基地尺寸确定内柱根底79总 结83致 谢- 83 -参考文献- 84 -引 言本设计是按合肥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土木工程专升本2021级滁州站20212021学年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要求编写的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两部份。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阶段

3、,是毕业前的综合学习阶段,是深化、拓宽、综合教和学的重要过程,是对大学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全面总结。按老师的布置本人的毕业设计题目为?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在毕业设计前期,我温习了?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并查阅了:?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67-2006、?结构抗震标准?、?混凝土标准?、?荷载标准?等标准。在毕业设计中期,我们通过所学的根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根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手稿的电子排版整理,并得到合肥工业大学老师的审批和指正,使圆满地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毕业设计的这段日子里,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

4、经过资料查阅、设计计算、论文撰写,使我加深了对标准、规程、手册等相关内容的理解。稳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绘图时熟练掌握了AutoCAD,天正建筑制图软件,结构设计软件。以上所有这些从不同方面到达了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近年,特别是“汶川大地震以后,框架结构的设计形式采用较为普遍,其结构建筑平面布置灵活、使用空间大、延性较好,其具有良好的抗震能力,能满足其较大的使用面积要求,对生产办公楼有重要要求的建筑结构形式非常适用,因此本工程也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形式。框架结构设计的计算工作量很大,在计算过程中以手算为主,辅以一些计算软件的校正。 这次设计是在合肥工业大学老师的悉心指导

5、下完成的,在此向尊敬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鉴于水平有限,设计书中还存在不少缺点甚至错误,敬请老师批评和指正。 第一章 建筑设计局部1.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及概况本工程为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工程所在地处某市中心主干道侧。根据建筑物功能使用、经济性能要求及该地区建筑行业的开展水平,该办公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建筑与地形的关系,从建筑物功能与形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设计主要依据有关国家建筑、结构设计标准,根据该地区工程地质条件、地震设防烈度、气象资料等有关资料进行设计。工程名称: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设计建设地点:安徽省合肥市建筑面积:平方米

6、,其中:一层:1191.51m2、二层:826.50m2、三层:998.69m2、四层:998.69m2、五层:998.69m2、六层:910.42m2、七层:108.16m2。建筑类型:框架结构层数:6层局部7层1.1.2工程设计的相关资料1地层特性层序地层名称状态地层包含物层厚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a杂填土可塑黑灰色 含少量碎砖70b粉质粘土可塑黄灰色 含氧化铁140c粘土硬塑褐黄色 含氧化铁、铁锰结核260d强风化砂岩坚硬棕红色 含风化砂岩颗粒未钻穿3502地下水:季节性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填土层中,水量中等,对砼无侵蚀性。3拟建场地地面平坦。4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

7、根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35s。根本风压0.35kN/m2,根本雪压0.4kN/m2。5拟建物根底建议均可埋置于c层粘土层内,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60Kpa,压缩模量为15Kpa。6根底开挖时,严禁坑底土被水浸泡或曝晒。7建筑结构的平安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二级。8屋面荷载:屋面为屋顶花园设计,屋面荷载的取值标准应考虑相关荷载,同时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较高。1.2办公楼的建筑说明建筑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办公建筑设计标准?JG67-2006。1.思路 我的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的设计,新辉环保科

8、技生产办公楼可以向公司员工和客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办公、交流场所,让职工的办公更加轻松和愉快,会议及技术交流更加方便,在生产办公楼的设计中,更加突出对办公环境的关注,同时可以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空间。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使用功能,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办公的场所,而且考虑了公司产品的销售展示及公司员工的生活必须品的采购,因而设置了底层营业大厅及营业管理用房,能员工既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工作,也能愉快的生活。1.主要功能空间如下:1办公室55个;2会议室3个会议准备间2个,其中:5层设置了面积约180m2的多功能会议室一个,3层设大、小会议室各一个;3接待室4个 4档案室2个5底层商场营

9、业大厅:约665m2 ,商场仓库办公室6间,消防控制室1间;6每层设男女厕所、电梯间、楼梯间5顶层设置休息、休闲区及屋顶花园。功能空间布置原那么如下:为了使办公环境到达改善的目标,我准备利用动静分区的原那么,将建筑平面进行灵活的安排,将商场营业大厅及仓库、管理用房消防控制室安排的一层,将档案室和多功能会议室这些利用率偏低的放置在顶层或较高层次上,将最常利用的办公室,工作中常用的大、小会议安排的2到4层,4层还设置了接待室4间,可以部门之间或与客户之间进行的简短的交流,方便快捷。如果部门之间或与客户之间需要长时间轻松讨论的时候,可以去6层休息、休闲区。在建筑外墙的窗户使用上采用大面积的玻璃窗,保

10、证采光,并且给人轻快地感觉。以上功能空间根本可以满足办公楼的使用功能,且更加注重办公的环境上的舒适和便利性,屋顶花园的设置也可以表达“环保的风格。1.本节设计内容包括使用局部的平面设计和交通联系局部的平面设计。1.2.3.1使用局部的平面设计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由营业用房、仓储用房、办公用房、会议用房和会议效劳用房、休闲场所等组成。办公楼内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办公建筑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并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办公楼中主要的房间有底层营业用房及仓库、值班室、办公室、

11、会议室、接待室、消防控制室、厕所等,还有一些辅助房间,办公室分为大型办公室和小型办公室,多功能会议室及大小会议室,所有房间均为矩形。1.交通联系局部的平面设计本建筑坐北向南有利与采光,并在根据各功能空间对采光的要求布置各个房间的平面位置。本建筑平面设计中为了有机地组合内部使用空间,合理划分使用分区,考虑各功能空间使用要求的不同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合理布置各房间,以方便各房间的交通联系同时满足各功能空间的合理使用。楼梯、电梯厅与门厅临近,满足防火疏散要求。楼梯楼梯是建筑物内各个不同楼层之间上下联系的主要交通设施,楼梯应做到上下通行方便,首先有足够的通行宽度,其次为了能够满足防火和平安的疏散要求

12、要有足够的疏散能力,并应满足巩固、耐久和一定的审美要求。本工程设计了两个楼梯,选取现浇板板式楼梯,两个楼梯均为双分平行楼梯。考虑以上根本要求和人流要求及结构布置情况楼梯选用宽度为6m,梯段宽1.5m。走廊走廊是建筑物中最大量使用的交通联系局部。走廊的宽度应符合人流和消防平安的要求。规定,当走廊为内走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2100mm;而当为外走廊时,其净宽度不得小于1800mm。本教学楼设计中选用的是内走廊,其净宽度为2400mm。电梯按JG67-2006?办公建筑设计标准?的规定:五层及五层以上办公建筑应设电梯,电梯数量应满足使用要求,按办公建筑面积每5000m2至少设置1台,本工程设置2台

13、电梯,并临近门厅布置。详见附后的CAD版本dwg格式文件?底层平面图?及其他层平面图。1.2.4建筑立面设计建筑立面是表示房屋四周的外部形象。立面设计的任务是恰当确定立面中各组成局部和构件的比例和尺度,运用节奏韵律、虚实比照等规律,设计出体型完整、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建筑立面。立面设计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一些规律。本建筑屋面排水采取有组织排水,材料找坡,按2%排水坡度把屋面降水有组织地排到天沟,设落水管。办公楼通过正立面图可以看到该建筑物的高度为0m,由于本建筑采用的是框架结构,墙体只起围护作用,不承当荷载,所以立面上门窗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不仅开启方式灵

14、活,而且具有面积较大的特点,因此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既满足了设计对光线的要求,又满足了经济要求。门窗的尺寸在立面图中均有标注。建筑立面中外墙的面饰材料及其色彩颜色采用真石漆,使建筑物的立面更加的明亮,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底部勒脚采用大理石面,在圆形柱面采用用大理石干挂装饰。详见附后的CAD版本dwg格式文件?南、北立面图?及其他立面图。1.2.5建筑剖面设计剖面图的设计是表示建筑物在垂直方向房屋各局部的组合关系,主要分析建筑物各局部应有的高度、建筑层数,建筑空间的组合和利用,以及建筑剖面中的结构,构造关系等。在设计剖面时,剖到尽可能多的楼梯和门窗等比拟重要的部位,使剖面能很好的反映内部结构

15、的布置,楼地面的装修以及梁柱之间相互关系等。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本建筑将使内地坪提高到室外地坪450mm。本办公楼的剖面图是沿着中间主楼梯剖切开来由左侧向右侧观看,由于采光和通风的影响,考虑到使用要求,办公楼的底层层高为m,标准层层高米,窗户窗台的高度为900mm。剖面图见图1-1图纸附后。1.2.4采光、通风设计办公楼在南北墙面都设有大面积的窗户,在尽量采用自然采光和通风的根底上,辅以人工设备。 外墙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非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疏散楼梯是平安疏散道路中一个主要组成局部,应设明显指示标志,并宜布置在易于寻找的位置。建筑物内部配备完

16、善的消防设施,本设计主要配置消防栓。为满足防火分隔的需要,四层电梯厅与过道处设置防火卷帘门。1.2.6 建筑材料梁、柱采用C30、板及根底混凝土采用C25混凝土。墙体填充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1.3建筑构造说明屋面采用刚性防水屋面 40厚C20细石混凝土,内配4双向钢筋,中距150 洒细砂一层 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现捣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坡度23% 屋顶花园的做法种植土层:一般采用野外可耕作的土壤为基土,再掺以松散物混合而成种植土。 隔离层:隔离层采用无纺布、玻璃丝布,也可用塑料布,为了透水搭接不粘合。 蓄水层:蓄水层用5cm厚的泡沫塑料铺成。 排水层:排水层是用23cm粒径的碎石或卵石,

17、厚度为1015cm。 保护层:一般选用铝箔面沥青油毡、聚氯乙烯卷材或中密度聚乙烯土工布。 防水层:防水层要二道设防。如用合成高分子卷材和涂料,可选择上为厚的型宽幅聚氯乙烯卷材或厚1mm的高密度聚乙烯,下为2mm厚聚氨酯或硅橡胶涂膜;也可选择上为高密度聚乙烯卷材,下为硅橡胶或聚氨酯涂膜。如用沥青基卷材,可采用迭层,均为聚酯胎的SBS、APP改性沥青卷材,厚度为5mm以上,满粘法粘结,覆面材料为金属箔。 砂浆找平层:水泥砂浆找平层直接抹在屋面板上,不必找坡。 保温层:保温层首先要轻,堆积密度不大于100kg/m3。宜选用18KG/M3的聚苯板、硬质发泡聚氨酯。 结构层:种植屋面的屋面板最好是现浇钢

18、筋混凝土板,要充分考虑屋顶覆土、植物以及雨雪水荷载。 一走廊、及楼梯采用大理石楼面:20厚大理石楼面,稀水泥浆擦缝8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捣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二卫生间及开水间采用马赛克楼面带防水层:4厚马赛克,素水泥浆擦缝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0厚C20细石混凝土层用聚氨酯三遍涂抹防水层,厚1.5-1.8或水乳型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一布无纺布四涂放水层,厚1.8-2.0mm,四周卷起150高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角抹小八字角捣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三各房间采用地砖楼面:1.810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2.5厚1:1水泥细砂浆结合层3.20

19、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4.捣制钢筋混凝土楼板一门厅、过道、楼梯及采用大理石地面:20厚大理石铺面灌稀水泥浆擦缝撒素水泥面 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刷素水泥浆一道60厚C10混凝土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素土夯实二卫生间采用马赛克地面带放水层:4厚马赛克地面干水泥擦缝5厚1:1水泥砂浆结合层15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60厚C10混凝土用聚氨酯三遍涂抹防水层,厚1.5-1.8 厚 ,四周卷起150高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四角抹小八字角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素土夯实三各房间采用地砖地面:810厚地面砖干水泥擦缝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1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刷素水泥砂浆结合层一道60

20、厚C10混凝土100厚碎石或碎砖夯实7. 素土夯实一普通内墙采用乳胶漆墙面:刷乳胶漆5厚1:0.3:3水泥石灰膏砂浆粉面压实 12厚1:1:6水泥石灰膏砂浆打底二卫生间及开水间内墙采用釉面砖墙面: 5厚釉面砖白水泥浆擦缝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外墙采用彩色真石漆墙面装饰:水泥砂浆粉面10厚1:3水泥砂浆打底踢脚采用大理石踢脚:稀水泥浆擦缝,1020厚大理石板20厚1:2水泥砂浆灌缝散水为混凝土水泥沙浆面散水带垫层:15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60厚C15混凝土,上撒1:1水泥砂子压实抹光120厚碎石或碎砖垫层素土夯实,向外坡4%:20厚1:2水泥砂浆掺5%避水浆,位置一般在-0.06标高

21、处。第二章 结构设计局部2.1工程概况新辉环保科技生产办公楼为6层局部7层,建筑面积平方米。结构类型: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场地类别为;根本雪压0.40kn/,根本风压0.35kn/;季节性上层滞水,主要分布于上部填土层中,水量中等,对砼无侵蚀性;地表以下1.m为杂填土,填土层下为m厚粉质粘土,再往下为10米厚的粘土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260kn,再下为风化砂岩,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350kpa。2.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根据该房屋的使用功能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及剖面设计,主体结构为6层,底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均为3.4m,结构平面布置如下图图 2-1结构平

22、面布置图图 2-2结构计算简图2.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板厚要求如下:1大于80mm2双向板不小于1/50,单向板不小于1/40本设计中,双向板最大跨度为7.5m,取板厚为120mm2.2.截面尺寸估算梁截面高度一般取=(1/101/18) ,截面宽度=(1/31/2)。中跨梁:,取,b=250mm。边跨梁:,取,b=250mm。边跨梁:,取,b=250mm。2.纵向框架梁:,取,b=250mm。纵向最小跨度为5米,根据梁净跨与高度比不宜小于4,取纵梁尺寸符合标准2.次梁截面高度一般取=(1/121/20) ,截面宽度=(1/31/2)。次梁:,取,。层次砼强度横梁纵梁次梁17C35(1层

23、)、C30700*250600*250500*2502.1柱截面的高与宽为1/151/20H, H为建筑层高2框架柱必须满足该建筑的轴压比限值柱截面的高与宽为1/151/20H=4950/154950/20=326245柱组合的轴压比设计值计算柱截面尺寸可根据公式 确定。地震为7度0.10g设防。查表可知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其轴压比限值=。选一榀框架上的边柱、中柱进行计算,由公式得柱截面面积为:边柱:=1.25×=1.25×14×7×/2×=4760 kN由估取边柱的尺寸为=600mm,那么4760×1000/(×600

24、×600)9中柱: =1. 3×=1.3×14×7×8.7/2+6.3/2×=6688 kN 由估取中柱的尺寸为=700mm,那么6688×1000/(1×700×700)本设计所有主要边柱和中柱截面尺寸:底层中柱=700mm,底层边柱=600mm;以上各层边柱中柱均取=600mm。2.框架柱嵌固于根底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底层柱高从根底梁mm,所以根底梁层柱高H为,底层标高为4.950m,其余各层为3.400m2.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是考虑到现浇楼板作用,取边跨AB跨梁i=2EI/L=E×2

25、15;×0.25×0.43/5m=×10-4Em3边跨DC跨梁i=2EI/L=E×2××0.25×0.73/m=×10-4Em3中跨BC跨梁i=2EI/L=E×2××0.25×0.53/m=8.27×10-4Em3上部各层柱:i=2EI/L=E×2××0.6×0.63/3.4m=×10-4Em3底层各层柱:i=2EI/L=E×2××0.6×0.63/5m=43.64×

26、10-4Em3梁柱线刚度见下页图图 2-2梁柱线刚度其中底层柱使用C35混凝土,其他层使用C30,E分别是3.15×107 KN/m2和3.00×107 KN/m2 2.3荷载计算2.2. 40厚细石混凝土 0.04×24=0.96SBS防水层 20厚1:2水泥砂浆平层 20×140厚憎水膨胀珍珠岩兼找坡 0.10+4/2×120厚现浇楼板 25×2=315mm厚纸筋石灰抹灰×屋面恒载 5.68BC跨框架梁自重 5×0.5×25=梁侧粉刷 2×××0.02) ×CD

27、跨框架梁自重 5×0.7×25=梁侧粉刷 2×××0.02) ×17=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2.10厚水磨石地面 20厚水泥砂浆打底××25=3×BC5×0.5×25=BC跨梁梁侧粉刷 2×××0.02) ×CD5×0.7×25=CD跨梁梁侧粉刷 2×××0.02) ×BC跨填充墙自重 4.4×3.4-0.6=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2.×

28、×2+2× 边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0.7-0.12×2××× 1000高女儿墙自重 1××4× 1000高女儿墙粉刷 4××17×2=2.72框架梁传来屋面自重 ×4×××4=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0.35×0.7×2+2×25=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4××4×2×=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3.1.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纵向框架梁

29、自重 ××××(2-0.2+2-0.2) ×窗下墙体粉刷 ××2×17×窗边墙体自重 (3.9-0.7-0.9) ××(2.2-0.4) ×窗边墙体粉刷 (3.9-0.7-0.9)××(2.2-0.4)××××框架柱粉刷 ××2×××17=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4×4/2×=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纵向框架梁自重 中柱纵向框架梁粉刷

30、 内纵墙自重 4-0.4×0.1×(3.9-0.7)×6=墙粉刷 4-0.4××2×17×(3.9-0.7)=框架柱自重 框架柱粉刷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面自重 ×8=36.68 中间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2.表 2-1恒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线荷载KN/m集中荷载KN屋面楼面屋面楼面G7AB1,g5D1G7AB1,g7D1G7AGAG7BD1G7BD1G7EGEG7AB2,g7D2G7AB2,g7D2G7B73GBG7BD2G7BD2G7D73GD2.2.4 2.3.2.2 楼面活荷载 2.5表 2-2风荷载计算表层

31、次ZmkN/m2Am2kN655541.00.3531.00.3521.08.350.3511.04.950.35 风压标准值组计算公式为 (2-1)因为结构高度H<30m,可取=1.0;=1.3;5。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其中z为框架节点至室外地面的高度,A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风面积 2.合肥地区根本雪压0.4kN/m2,由于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组合,取两者较大值,故不计算雪荷载52.2.2.以一榀框架为例,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9,中柱的线刚度采用框架梁实际的线刚度的0.9倍,按照固端弯矩相等的原那么,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

32、布荷载顶层等效均布荷载为:标准层等效均布荷载为: 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kN·mkN·mkN·m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kN·mkN·mkN·m2.杆端分配系数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2-2远端固定 =4;远端滑动=)顶层: 节点 A7、E7: 下柱=×××4×× 右梁=××4××4) =0.46 节点 B7、D7: 下柱=××4) /

33、×4×+××2) 右梁=×2/×4×+××2)=0.28 左梁=×4/×4×+××2)= 标准层: 节点 A、E: 上柱=4×(4××0.9×× 下柱=4×(4××0.9×× 右梁=×4/(4××0.9×× 节点 B、D: 上柱=4×(4××0.9××

34、5;2)=0.28 下柱=4×(4××0.9××× 右梁=×2/(4××0.9××× 左梁=×4/(4××0.9××× 底层: 节点 A1、E1: 上柱=4×(4××× 下柱=×4/(4××× 右梁=×4/(4××× 节点 B1、D1: 上柱=4×(4×××&

35、#215;2)=0.29 下柱=×4/(4×××× 右梁=×2/(4××××2)=0.21 左梁=×4/(4××××2.6图 2-3 恒荷载顶层力矩分配图图 2-4恒荷载标准层力矩分配图 图 2-5恒荷载力矩底层分配图图 2-6恒荷载顶层弯矩图图 2-7恒荷载标准层弯矩图图 2-8恒荷载底层弯矩图2.A5: A5B5=×kN.m A5A4= kN.mA4: A4B4.m A4A5=4.59+2.49-5.47/(4.27+5.47

36、15;2)×(2.49+1.53)=kN.m A4A3=4.59+1.53-5.47/(4.27+5.47×2)×(2.49+1.53)=kN.m A3: A3B3=9.18+4.27/(4.27+5.47×2)×(+1.53)=kN.m A3A4=-5.47/(4.27+5.47×2)×(1.53+1.53)=kN.m A3A2=-5.47/(4.27+5.47×2)×(1.53+1.53)=kN.mA2: A2B2=24.387+4.27/(4.27+5.47×2)×(+1.53)

37、=kN.m A2A3=-5.47/(4.27+5.47×2)×(+1.53)= kN.m A2A1=-5.47/(4.27+5.47×2)×(+1.53)=kN.m A1: A1B1=+4.27/(4.27+4.35+5.47)1.53=kN.m A1A2=4.74+1.53-5.47/(4.27+4.35+5.47)1.53=kN.m A1A0=-4.35/(4.27+4.35+5.47)1.53=kN.mB5: B5A5=12.64+4.27/(4.27+5.47+7.11)1.99=kN.m B5D5=-7.11/(4.27+5.47+7.11)1

38、.99=kN.m B5B4=-5.47/(4.27+5.47+7.11)1.99=kN.mB4: B4A4=12.92+4.27/(4.27+5.472+7.11)(3.76+1.99)=kN.m B4B5=1.69+3.76-5.47/(4.27+5.472+7.11)(3.76+1.99)=kN.m B4D4=21/34-7.11/(4.27+5.472+7.11)(3.76+1.99)=kN.m B4B3=5.47/(4.27+5.472+7.11)(3.76+1.99)=kN.mB3: B3A3=12.92+4.27/(4.27+5.472+7.11)(1.99+1.99)=kN.m

39、B3B4=-5.47/(4.27+5.472+7.11)(1.99+1.99)=7kN.m B3B2=-5.47/(4.27+5.472+7.11)(1.99+1.99)=7kN.m B3D3=-/(4.27+5.472+7.11)(1.99+1.99)=kN.mB2: B2A3=12.92+4.27/(4.27+5.472+7.11)(0.06+1.99)=kN.m B2B3=-/(4.27+5.472+7.11)(0.06+1.99)=kN.m B2D2=-7.11/(4.27+5.472+7.11)(0.06+1.99)=kN.m B2B1=-5.47/(4.27+5.472+7.11)

40、(0.06+1.99)=kN.mB1: B1A1=+/(+7.11)=kN/m B1B2=/(+7.11)=kN.m B1D1=/(+7.11)=kN.m B1B0=/(+7.11)=kN.m2.恒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 顶层:A-B跨B-C跨对第四层:A-B跨B-C跨对第三层:A-B跨B-C跨对第二层:A-B跨B-C跨对第一层:A-B跨B-C跨2.1梁剪力的计算方法Vm=(M左- M右)/l(kn) VA= ql/2+VM(KN) VB= ql/2+VM(KN)表 2-3恒荷载作用下AB梁端剪力计算层号q(kN/m)L(m)ql/2(kN)Vm=VAVB6551.415545352515图 2-

41、9恒荷载弯矩表 2-4恒荷载作用下BC梁端剪力计算层号q(kN/m)L(m)ql/2(kN)Vm=VAVB650550450350250150Vm=(M左- M右)/l(kn) 公式23VA= ql/2+VM(KN) 公式24VB= ql/2+VM(KN) 公式252柱剪力的计算方法VA=IM顶+M底l/h 公式26VB=IM顶+M底l/h 公式27表 2-5恒荷载作用下柱剪力计算表层号层高M顶M底VAM顶M底VB63.4574737212.表 2-6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计算表层号总剪力柱轴力ABBDB柱C柱VAVBVB =VDN顶N底N顶N底695.88+735=1413=14132=434,

42、691639.3+42,46图 2-10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剪力图图2-11恒荷载作用下的框架轴力图2.2.以一榀框架为例,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中柱的线刚度采用框架梁实际的线刚度的0.9倍,按照固端弯矩相等的原那么,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顶层等效均布荷载为:标准层等效均布荷载为: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kN·mkN·mkN·m用弯矩分配法并利用结构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kN·mkN·mkN·m图 2-12活荷载顶层力矩分配图图 2

43、-13活荷载标准层力矩分配图图 2-14活荷载底层力矩分配图图 2-15活荷载顶层弯矩图图 2-16活荷载标准层弯矩图图 2-17活荷载底层弯矩图2.A5: A5B5=×kN.m A5A4= kN.mA4: A4B4=9.18+4.27/(4.27+5.47×2)×(2.49+1.53)=kN.m A4A5=4.59+2.49-5.47/(4.27+5.47×2)×(2.49+1.53)=kN.m A4A3=4.59+1.53-5.47/(4.27+5.47×2)×(2.49+1.53)=kN.m A3: A3B3=9.18

44、+4.27/(4.27+5.47×2)×(+1.53)=kN.m A3A4=-5.47/(4.27+5.47×2)×(1.53+1.53)=kN.m A3A2=-5.47/(4.27+5.47×2)×(1.53+1.53)=kN.mA2: A2B2=+4.27/(4.27+5.47×2)×(+1.53)=kN.m A2A3=-5.47/(4.27+5.47×2)×(+1.53)= kN.m A2A1=-5.47/(4.27+5.47×2)×(+1.53)=kN.m A1: A

45、1B1=+4.27/(4.27+4.35+5.47)1.53=kN.m A1A2=4.74+1.53-5.47/(4.27+4.35+5.47)1.53=kN.m A1A0=-4.35/(4.27+4.35+5.47)1.53=kN.mB5: B5A5=12.64+4.27/(4.27+5.47+7.11)0.56=kN.m B5D5=-7.11/(4.27+5.47+7.11)0.56=kN.m B5B4=-5.47/(4.27+5.47+7.11)=kN.mB4: B4A4=12.92+4.27/(4.27+5.472+7.11)(1.16+0.56)=kN.m B4B5=1.69+1.1

46、6-5.47/(4.27+5.472+7.11)(1.16+0.56)=kN.m B4D4=-7.11/(4.27+5.472+7.11)(1.16+0.56)=kN.m B4B3=5.47/(4.27+5.472+7.11)(1.16+0.56)=kN.mB3: B3A3=12.92+4.27/(4.27+5.472+7.11)(0.56+0.56)=kN.m B3B4=-5.47/(4.27+5.472+7.11)(0.56+0.56)=kN.m B3B2=-5.47/(4.27+5.472+7.11)(0.56+0.56)=kN.m B3D3=-/(4.27+5.472+7.11)(+0

47、.56)=kN.mB2: B2A3=12.92+4.27/(4.27+5.472+7.11)(0.06+0.56)=kN.m B2B3=-/(4.27+5.472+7.11)(0.06+0.56)=kN.m B2D2=-7.11/(4.27+5.472+7.11)(0.06+0.56)=kN.m B2B1=-5.47/(4.27+5.472+7.11)(0.06+0.56)=2kN.mB1: B1A1=+/(+7.11)=kN/m B1B2=/(+7.11)=kN.m B1D1=/(+7.11)=kN.m B1B0=/(+7.11)=kN.m2.荷载作用下跨中弯矩 顶层:A-B跨B-C跨对第四层:A-B跨B-C跨对第三层:A-B跨B-C跨对第二层:A-B跨B-C跨对第一层:A-B跨B-C跨2.1梁剪力的计算方法表 2-7活荷载作用下的梁端AB跨的剪力计算表层号q(kN/m)L(m)ql/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