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2)》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_第1页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2)》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家开放大学中国古代文学(B)(2)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题目顺序随机排序,下载后可利用查找功能完成任务)形考任务11.南宋初词人_被认为是辛派词人的前驱,他的词多写爱国之情,如慷慨悲壮的六州歌头(长淮望断)。A.吕本中B.曾几C.张孝祥D.朱敦儒2.南宋后期的_学习晚唐诗人贾岛、姚合,标榜野逸清瘦的诗风。A.四灵诗派B.竟陵诗派C.江西诗派D.江湖诗派3.正见空江明月来,_。A.白烟覆地澄江阔B.水上人歌月下归C.云水苍茫失江路D.江山千里俱头白4.朱门沉沉按歌舞,_。A.几处今宵垂泪痕B.衣上征尘杂酒痕C.厩马肥死弓断弦D.将军不战空临边5.宋代词人_善写相思之情,如其一剪梅中“此情无计

2、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A.周邦彦B.李清照C.朱淑真D.晏几道6._,更那勘冷落清秋节。A.离歌且莫翻新阕B.明月不谙离恨苦C.离愁渐远渐无穷D.多情自古伤离别7.宋代词人_擅长采用比兴寄托的方式创作,如他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就以香草美人寄托政治寓意。A.苏轼B.吴文英C.辛弃疾D.晏几道8.“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诗人_的咏梅诗山园小梅中的名句。A.林逋B.杨亿C.寇准D.秦观9._,波心荡、冷月无声。A.二十四桥仍在B.肥水东流无尽期C.太湖西畔随云去D.长记曾携手处10._,明月夜,短松冈。A.欲将沉醉换悲凉B.料得年年肠断处C.十年生死两茫茫D.桃源望断无

3、寻处11._,两山排闼送青来。A.一阕声长听不尽B.数亩荒池净水花C.扫地开窗置书几D.一水护田将绿绕1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_。A.梧桐更兼细雨B.伤心枕上三更雨C.梅子黄时雨D.夜来风雨13.五代史伶官传序是宋代作家_史论文的代表作,文章借后唐李存勖的事例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A.王安石B.苏洵C.欧阳修D.苏辙14._,又岂在朝朝暮暮。A.多情自古伤离别B.伤情处高城望断C.人生自是有情痴D.两情若是久长时15.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作家_记录与友人夜间赏月的小短文。A.张耒B.张怀民C.晁补之D.苏轼16.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A.苦雨终风也解晴B

4、.一蓑烟雨任平生C.江海寄余生D.溪柳自摇沙水清17.北宋作家王安石咏史名作_在当时诗坛引起很大反响,欧阳修、司马光等人都有和作。A.读孟尝君传B.示长安君C.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D.明妃曲二首18.登临咏怀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词作的重要题材,下列作品中_即是这一类代表作。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B.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C.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D.贺新郎(甚矣吾衰矣)19.宋代诗人_作诗既善于用典,又擅长比喻,如“程婴杵臼立孤难,伯夷叔齐采薇瘦”用古代仁人志士比喻竹子的高风亮节。A.朱敦儒B.陈师道C.杨万里D.黄庭坚20.宋代诗人_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

5、体”。A.杨万里B.范成大C.梅尧臣D.赵师秀21.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_。A.无数杨花过无影B.人比黄花瘦C.为伊消得人憔悴D.襟袖上空惹啼痕22.有约不来过夜半,_。A.两处沉吟各自知B.子规声里雨如烟C.东风临夜冷如秋D.闲敲棋子落灯花23.“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是宋代词人_为苏轼所赞赏,并曾题写在扇子上的名句。A.晁补之B.张耒C.黄庭坚D.秦观24.江西诗派所谓的“一祖三宗”中“一祖”指的是唐代诗人_。A.柳宗元B.杜甫C.李商隐D.韩愈25.关怀民生疾苦是苏轼诗歌主要题材之一,下列苏轼作品中属于此类题材的是_。A.赠刘景文B.荔枝叹C.新城道中D.六月二十日夜渡海26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宋代诗人_临安春雨初霁诗中的句子。A.陆游B.戴复古C.谢枋得D.谢翱27.宋代词人_善于在词中创造梦幻般的境界,如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A.蒋捷B.张炎C.周密D.吴文英28.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多写离乱中的孤独和痛苦,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和_等。A.永遇乐(落日熔金)B.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C.乌江D.金石录后序29._,天容海色本澄清。A.卷地风来忽吹散B.日暮北风吹雨去C.云散月明谁点缀D.岭上晴云披絮帽30.宋初“白体”诗人最重要的代表是_,“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他的名作村行一诗中的句子。A.钱惟演B.王安石C.苏舜钦D.王

7、禹偁31.“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是宋代诗人黄庭坚_一诗中的名句。A.寄黄几复B.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C.戏呈孔毅父D.登快阁32.千金纵买相如赋,_。A.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相思本是无凭语C.准拟佳期又误D.脉脉此情谁诉33.北宋诗人_的诗歌风格被称为“山谷体”,“点铁成金”是其重要的诗歌理论观点。A.陈师道B.梅尧臣C.黄庭坚D.陈与义34.宋代词人_因其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而被称为“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A.贺铸B.张先C.宋祁D.晏殊3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宋代作家_渔家傲词中的句子。A.欧阳修B.范仲淹C.苏轼D.辛弃疾36.下列词作中不属于苏轼作品的

8、是_。A.卜算子(缺月挂疏桐)B.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C.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D.洞仙歌(冰肌玉骨)37.去年春恨却来时,_,微雨燕双飞。A.无可奈何花落去B.落花人独立C.独立东风看牡丹D.关山梦魂去3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宋代作家_感慨人生短暂的名句。A.张耒B.张先C.晏殊D.欧阳修39.著名爱国诗人_在其金陵驿一诗中借助结尾“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表达了永离故国的悲凉之情。A.文天祥B.汪元量C.谢枋得D.谢翱40.晚泊孤舟古祠下,_。A.满川明月一猿哀B.上有黄鹂深树鸣C.时有幽花一树明D.满川风雨看潮生41.北宋时期险怪晦涩的“太学体”文风是在担

9、任国子监直讲的古文家_的影响下形成的。A.王安石B.石介C.欧阳修D.柳开42.宋初诗坛的西昆体诗人学习唐代诗人_,诗歌艺术上以雕章丽句为宗旨,内容上比较单调。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杜牧43.“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是诗人_追忆当年爱情的伤心之诗。A.朱熹B.苏轼C.秦观D.陆游44._,澄江一道月分明。A.万树苍烟三峡暗B.参横斗转欲三更C.落木千山天远大D.昨日江边春水生45.梅子留酸软齿牙,_。闲看儿童捉柳花B.青草池塘处处蛙C.芭蕉分绿与窗纱D.园花落尽路花开46.著名的咏梅词暗香(旧时月色)和疏影(苔枝缀玉)是宋代词人_的代表作。A.姜夔B.周密C.周邦彦D.吴文英

10、47.北宋词人_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六丑·蔷薇谢后作等。A.秦观B.周邦彦C.柳永D.贺铸48.北宋古文名家_的名作秋声赋强化了赋体文的散文化倾向,变古赋为清新活泼的文赋。A.欧阳修B.曾巩C.王安石D.苏轼49.楼船夜雪瓜州渡,_。.铁马秋风大散关B.夜归急雪满貂裘C.八千仞岳上摩天D.中原北望气如山50.北宋词人_的一些词作展现了北宋的都市生活和市井风情,“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即是其描写杭州风景的名句。A.王安石B.欧阳修C.柳永D.晏殊形考任务2宋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与唐诗并峙的另一座高峰,而苏轼则是宋诗最杰出的代表。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

11、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是苏轼的咏物名作,苏轼曾自言是“吾平生最得意诗也”。此诗咏物自喻,兴象深微,在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上都堪称苏轼诗的代表,请阅读此诗,并认真学习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五编第四章、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下)所选苏轼作品,回答以下问题。题目1(一)表现个人情怀和人生体悟是苏诗最重要的内容,此诗即借咏海棠表达了苏轼自己的人生感慨。1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神韵?这与苏轼的精神品格有何相似之处?(10分)参考答案:诗的前半部,以拟人的手法描绘海棠的高贵,自然的天姿和幽独不群的神韵,而此时的苏轼,虽被贬至黄州,但他丝毫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黄州期间,他在城东的东

12、坡垦荒种地,时刻关心国事,以待时机,希望能重返政坛,为国为民出力。这与海棠的品格有极相似之处。题目22诗中描写了海棠怎样的生长环境?这与苏轼当时的处境有何相似之处?(10分)参考答案:海棠本是西蜀之盛产,现却落地于陋邦黄州,有流落天涯之感。作者苏轼本在京城任职因事被贬到黄州。海棠的处境与作者苏轼的处境极为相似。题目33请在苏轼其他诗中抄录一联表达人生感悟和思考的句子并做分析。(10分)参考答案:寓居定慧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诗通过咏海棠花寄托天涯流落之感。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对人生的思考转化为一种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和荣辱不惊的坦荡胸怀。题干(二)此诗艺术成就很高,苏诗常用的

13、一些艺术手法在其中也都有体现。1用典是中国古典诗词最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尤其是在“以才学为诗”的宋代。作为宋诗最杰出代表,苏轼也非常擅长用典。(1)化用前代的诗词文章是用典的表现之一,请找出此诗中化用前人诗句之处,并说明其表达了怎样的意义。(10分)参考答案:本诗原文:“也知造物有深意,故谴佳人在空谷”化用何人何诗何句:此处化用杜甫佳人诗的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意义:化用杜诗中的两句诗,意指海棠花虽名贵,但生于空谷,无人欣赏。暗指诗人虽才华超人,但不遇知己,无法发挥自己的才能,无处施展自己的抱负。(2)引用古代的文人逸事也是用典的表现之一,请找出本诗中引用的文人逸事一例,并说明引用此事的意义。(1

14、0分)参考答案:本诗原文:第1页共2页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引用何事:唐玄宗谓杨贵妃如“海棠睡未足”。引用此事的意义:唐玄宗以花比人,这里以人比花。(3)在苏轼的其他诗作中找出一处用典的句子,抄录于下并作分析。(10分)参考答案:杳杳天低鹊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题目72比喻也是苏轼擅长使用的艺术手法之一。(1)请抄录本诗中使用比喻的一联,并说明这一比喻的妙处。(10分)参考答案:本诗原文:“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这一比喻的妙处:此联用美人比喻海棠花。其意是说:海棠是名花,其美可与美人蓖美。但只是摆设之物,“在深闺无人识”以美人比花,也是自比。写出作者流落天涯的处境。(2)

15、请在苏轼其他诗作中找出一处使用比喻的句子,抄录于下并说明其高妙之处。(10分)参考答案: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状浓抹总相宜第2页共2页海棠。二、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的一个重要时期,他的词、文创作在此时也佳作迭出。请介绍苏轼黄州时期词、文代表作各一,并摘抄分析其中你喜欢的一个段落。(一)苏轼黄州时期词代表(10分)参考答案:(1)念奴娇·赤壁怀古(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3)满庭芳(4)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5)西江月(二)苏轼黄州时期文代表(10分)参考答案:赌书字、戏题、牛酒贴、自跋胜相院经藏记、梦中作祭春牛文、书云成老、武昌西山题名二首(其一、其二)、

16、师中菴提名、孟仰之、帖赠杨世昌二首(其一、其二)。形考任务3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请认真学习简明中国文学史(下)第七编第二章及网络课程相关教学资源,阅读水浒传原书,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论坛进行网上讨论。讨论中学生需完成以下任务:1、发布主题帖:选取下列讨论题目中自己感兴趣的任一题目,将自己的观点整理成800字左右的文稿在论坛发布。(60分)参考论题:(1)如何看待水浒传的招安问题。参考答案:水浒传是诞生于明代的一部小说,流传非常广泛,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一部小说,作者施耐庵。历史上确实有宋江造反的故事,不过规模很小,只有三十多个人。经过施耐庵的文学加工以后成为了现在流行的水浒传。水浒

17、传的主要思想是描写了以宋江为首打家劫舍的一百零八个好汉的精彩故事。最后,宋江和梁山好汉们都受到了朝廷的招安,为朝廷东征西讨,损兵折将,宋江也被毒死。其实,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投降朝廷也是最好的结局。任何一个时代,一个人或是一个团体,如果脱离了当时的主流社会,可以肯定的说他们是没有办法过上一种正常人的生活的。宋江能率领粱山集团顺利的受招安就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虽然招安的过程充满荆棘,也遭到了一部分人的反对,但看看反对的那些人就能理解了。武松、李逵、鲁知深、三阮等人反对招安,武松、鲁知深原来都是体制内的小吏,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己经看透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刘唐、李逵、三阮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本来就没

18、有任何的理想和最求,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对他们来说就是天堂,他们喜欢没有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因为,他们本身就不理解体制内那种有次序的生活,那些离他们太远太远,得过且过是他们生活的目标。没有秩序的社会不存在也注定不会长久的,靠江湖义气来维护社会或团体的稳定也是最靠不住的。所以,江湖好汉们无拘无束的生活只能存在于梦幻中。水浒传的读者们都喜欢梁山好汉们嫉恶如仇、打抱不平的行为性格,某些方面也可以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灵深处下意识的一种期盼,但这种风风火火闯九州的好汉们也只能存在于我们的理想中,看了好汉们的行为,读者们倒是满意了,可是有人想过好汉们的生活吗?从梦中惊醒的我们只能面对现实生活。许多人不理解林冲,

19、林冲被高太尉逼的家破人亡,感觉林冲太窝囊,其实不然。林冲实际上是最接地气的一个人了,他的唯唯诺诺、低声下气等等,林冲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身的好武艺,难到不知道反抗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是林冲比任何人都知道杀了人离开了主流社会意味着什么。所以,林冲被逼的走投无路以后才上了梁山当土匪,也是林冲最后无奈的选择。林冲无疑是水浒传逼上梁山的代表性人物。清代的学者金圣叹来的更干脆,直接腰斩水浒传,梁山好汉们排名以后的朝廷诏安、镇压方腊等等故事通通删掉,不让那些破事给读者们添堵。金圣叹腰斩的水浒传在某一个阶段受到了欢迎,甚至代替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流行于世。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梁山上大部分人其实是希望

20、招安的,招安意味着进入了体质内,就可以融入社会,过上一种正常人的生活。事实证明,宋江确实克服困难,带领兄弟们顺利的进入体质内。如果梁山好汉们不招安,就是土匪,只能偏安一隅,肯定被主流社会所唾弃。看看李逵经常不问青红皂白的“轮起大斧排头砍去”的行径,就知道这些打家劫舍的“好汉们”是不是好汉了。最后朝廷三番五次的发兵来征讨梁山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梁山不受朝廷招安,将永无宁日。梁山好汉们没有选择,诏安也是他们的唯一出路。当然了,作者施耐庵最后笔锋巧妙的一转,梁山好汉们杀人越货的行为都是因为朝廷的贪官污吏们逼的,蒙蔽了英明的皇帝。宋江积极的接受招安,好汉们的行为也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最后宋江被毒

21、死也是因为朝廷的奸佞大臣们干的,没有当权者皇帝什么事。所以,伟人毛主席评论水浒传说的真是精辟“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作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2)如何看待水浒传的悲剧结局。参考答案:首先他们的首领宋江,也叫宋押司,他受的教育,是传统的忠君思想。对父母非常的孝顺。听从他父亲的。他的父亲从骨子里是看不起这些造反的。因为他想的是他的儿子,如何在朝廷里当官?如何光宗耀祖?他的骨子里是个忠臣。尽管民不聊生,尽管天下已经成为乱局,尽管官员腐败,但他考虑的仍然是忠臣。回顾他的历史,就可以展望他的未来。宋押司在这种家庭的熏陶下,从心里面从骨子里,就没有反对过朝庭,一心想为朝廷效力,即便是坐上了梁

22、山第一把交椅也是考虑如何被招安,如何光宗耀祖,如何为国家出力。朝庭已经很腐败了。朝庭诏安的目的就是让众好汉,去攻打方腊让你们互相残杀,共同消耗除掉后患。可谓一箭双雕。梁山好汉灭了方腊。这对朝廷来讲这是好事,也仍然留有祸患,因为梁山这帮人还没有死完还没有拚光。那么怎么办呢?有这么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其实宋江也明白了这一些。但他信奉的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让臣亡,臣不得不亡。为了他的名声、为了他的荣誉,为了他的光耀祖宗,害怕他死后,黑旋风李逵给他惹事坏了他的名声,于是狠下心来赐毒酒给李逵,毒死了他的好兄弟。最后他也被朝廷一杯毒酒取了性命,他的理念只反贪官不反朝廷。这就他可

23、悲的结局。正因为他的可悲。让梁山好汉剩下的兄弟也陷入了可悲的结局。当然历史上,这种案例也很多。(3)如何理解水浒传的女性描写。参考答案:反映了男尊女卑的倾向。细说的话书中的女性可以大致划分成以下几种。第一种,潘金莲、潘巧云、阎婆惜等都被描写成了荡妇的形象,而且一个个心狠手辣,为了一己之私不惜谋害亲夫;第二种,扈三娘、孙二娘、顾大嫂等被划入江湖草莽的行列中,并且身上的女性特征被大幅度削弱,除了扈三娘之外个个都身材粗壮、作风彪悍,和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汉子们没有太大的区别,可以说都属于“女汉子”的行列(和我们今天戏称的女汉子有区别,加上引号当区别);第三种,林冲娘子的形象,虽然没有红杏出墙,却是林

24、冲被陷害的导火索之一,和第一种一样被划入了红颜祸水的行列,只不过她是属于被动的;第四种,包括但不限于潘金莲、扈三娘、花荣的妹妹等,是作为男性的附庸,没有任何人权:潘是财主霸占不成就无偿送给镇上最丑陋(外貌)的武大郎;扈是宋江为了拉拢手下而在杀害她全家后送给了好色如命而又丑陋猥琐的矮脚虎王英;花荣的妹妹和扈三娘一样,是秦明被宋江迫害落草后许配过去拉拢人心的。这些女性某种意义上都是作为水浒男性的牺牲品。综上所述,水浒中有名有姓的女性大都逃不出红颜祸水、蛇蝎荡妇、“女汉子”和牺牲品这几个行列,而且不知何故施耐庵没有让这些有名字的女性中的任何一个有子女。可见他对这些女性的轻视。所以说,水浒中的女性地位

25、基本上就反应了施耐庵所处时代,还有就是施耐庵本人对于女性的态度,也就是男尊女卑。(4)如何看待水浒传所反映的江湖文化。参考答案:其实我以前也很佩服他们,但长大了才发现他们都是假义气,他们哪里讲义气啊。先说最讲义气的宋江,他其实就是一个投降派,因为他是读书人,在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不想背叛朝廷的,最后他力排众亿还是投降了,可以说是他出卖了整个梁山。你在想想卢俊义是怎么上的梁山,是不是梁山用的卑劣手段把人家逼的走投无路了,还有徐宁等人,你为了自己把人家望绝路上逼,着就叫讲义气吗?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告诉你梁山好汉真正讲义气的很少。水浒传中第二十八回十字坡的黑店老板张青、孙二娘在请武松吃饭的时候,

26、这三个人就说:“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两个押送武松的公差听得都惊呆了,只是下拜。武松还安慰他们说“我等江湖上好汉们说话,你休要吃惊,我们并不肯害为善的人。”大家想一想,在那个宋代,衙门里的公差什么坏事没有见过?什么坏事没有干过?什么丑恶的事没有听说过?这就是连公差听了都感到恐惧的“江湖”。这种“江湖”最早出现在南宋及南宋以后“水浒”系列(指以写宋江集团故事为主的众多文学作品)和水浒传中,在这些文学作品之前还没有人大量这样使用过这个词。此前那些文艺作品中所提到的“江湖”往往是文人士大夫的江湖,或者是原本意义上的江湖。明确地把江湖看成是好汉杀人放火、争夺利益的地方,应该说是始自水浒

27、传。这种江湖是干什么的呢?它是游民觅食求生的场所,游民脱离了宗法网络、一无所有,他们为最基本需求生存而奔走奋斗。他们空手练空拳,全凭个人心智、力量和勇气、胆量以求生存、安全和发展。因此,这个江湖没有了士大夫江湖的与世无争的气度,这里不仅要“争”,而且在“争”的时候没有了主流社会中的“争”所应该遵守的规则。游民的江湖是被主流社会打压的隐性社会。主流社会是显性社会,由统治者与士农工商构成,主流社会的人们按照统治者所确定的规则公开活动。(5)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形象。参考答案:(一)宋江儒文化的心理内容在中国的几部古典小说名著中,水浒传或许是最惹争议的文本之一,自其诞生之日始便聚讼纷纭,至今未有止

28、歇。仅就该书主旨命意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宋江形象的研究来看,已经林林总总,异说不下十数种,有些分歧还相当大。大致而言,明清两代或主“忠义”说,认为宋江是“忠义之烈”;或主“诲盗”说,认为宋江是欲取赵宋而代之的“奸雄”,前者以李贽为代表,后者以金圣叹为代表,两者存在较严重的对立。建国以后,虽然受到政治功利、庸俗社会学等不良学风的影响,水浒传研究一度沦为政治斗争的传声筒,但总体成就上是大为进步了,各种研究方法和视角为大家所采用,真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经过驳难和讨论,学界大致认为“农民起义”说、“忠奸斗争”说和“市民”说立论较合理,而且互相之间存在互补的空间。应该说,水浒传是一部相当复杂矛盾的书

29、,在一些比较根本的问题如宋江形象、梁山起义的性质上,任何阅读者都能分明地感受到这些矛盾,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发现它,而是如何解释它,本文只从主要人物形象的文化内涵的角度,来探讨小说存在矛盾的原因。欲解读水浒传一书,必先解读宋江其人,但宋江又是个极为复杂、不易解读的人物。金圣叹感叹:“读此一部书者,亦读一百七人传最易,读宋江传最难也”(第35回回评)。于是,有许之为“忠义之烈”的,有斥其为奸雄假人的,有赞颂其人民性、革命性光辉的,有批判其妥协投降的,分歧之大恐怕为其他古典小说人物所没有。还提出了“两个宋江”的命题1。其实,宋江还是一个宋江,只不过其心理结构上有两个价值尺度,它们有时和谐有时悖逆地存在

30、于宋江身上。价值尺度之一是基于儒文化背景的对于群体秩序的归附和维护。或者说是基于理性精神的儒文化心态。宋江作为中小地主出身的人,本来完全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但或许由于文才有限,他只做了衙门里的一名吏员,这与传统知识者报国平天下的志向差距太大,但他并未灰心,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里周贫济病,稳定社会,“时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周人之急,扶人之困”(第18回),因此得到了及时雨的称誉。后来,因为人命官司而流落江湖,他一方面与江湖豪杰交往甚密,一方面又不肯落草,陷自己于不忠不义,这说明他对正常的社会秩序仍然是维护的,对好汉们做私商生意的行径并不赞同。江州劫法场之后,宋江再也不能在正常体制内生存了

31、,不得已上了梁山。上山后就一再宣称“全借水泊里避难,只待朝廷赦罪招安”,打起“替天行道,保境安民”的旗号,标榜“仁”、“忠义”、“同著功勋于国”等,都是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具体表现。为招安一事,他甚至不惜使兄弟间的矛盾公开化。招安成功后,他终于名正言顺地为维护国家秩序而鞠躬尽瘁了,于是征辽、平田虎王庆、征方腊,一系列军事行动令一百零八人死伤殆尽,直到最后受到不公正待遇而被赐死,他仍然忠心不悔地表白:“宁可朝廷负我,我忠心不负朝廷”,而且为了不致激起秩序的再度混乱,他还将李逵这团烈火熄灭。纵观宋江的一生行事可见,儒文化是他的心理根基,其孝义之名、其忠心之举、其无辜赐死而无悔的结局,都应从这一心

32、理基础得到解释,以前评说宋江时,总说他搞投降主义,其实是不确的,宋江在本心上并没有颠覆赵宋王朝和封建秩序之意,当然也就无所谓投降的问题。但是,如果宋江仅仅只有儒文化的心理内容,只有基于理性的精神,他就不可能成为众多英雄豪杰信服的宋公明哥哥。宋史等史料里记载宋江“转掠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明显地对封建政体造成了破坏性冲击,虽然在小说中被改写成了为招安而与官军对敌,削弱了阶级对立斗争色彩,增强了政治忠奸斗争意味,但是黄人在小说小话里还是别具只眼地指出宋江形象的蓝本是史记游侠列传的郭解2。陈洪金圣叹传论中还具体指出了宋江性格的三个来源:一是“山大王”;二是由史记游侠列传中郭解而来的侠义精神;三是儒

33、家人格理想的忠孝思想。宋江心理结构中的另一价值尺度就是快意恩仇,打抱不平的心性,这是基于生命血性的侠文化心态,其表现形态有:(二)侠的帮派性宋江身为县衙押司,却从小“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第18回),况且在衙门中办事,多有结识江湖好汉的机会。结识的方法无非一是仗义疏财,尽力资助;二是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而开脱人罪。书中第18回,有一句写他“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就隐约地透漏了宋江因私情而枉法的消息,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他私放晁盖。当宋江得知晁盖的抢劫案正被官府侦察时,心里寻思的却是:“晁盖是心腹兄弟,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一个治安执法系统

34、的公职人员却与抢劫案的首犯结为心腹兄弟,岂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既然明知道劫夺生辰纲犯了弥天大罪,却又冒着偌大干系通风报信,岂不是知法犯法?宋江对其中利害其实深知,所以他才在阎婆惜讹诈时,不惜将其杀死而亡命江湖。从正常的法制观念来看,宋江私放晁盖是首度枉法而错,宋江杀惜是再度犯法而错,两次举动都是只凭个人血性私情而置国家法纪于不顾。这其中体现的其实是游民社会的帮派性,是只讲敌我私恩,不讲是非,彼此认同合作的帮派性,也就是所谓的江湖义气,它对正常的社会秩序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三)侠的反社会性例子是宋江浔阳楼上的题诗,那可不是一般的酒后醉语,而是长期被抑后的心迹表露,看他西江月中的:“恰如猛虎卧荒

35、丘,潜伏爪牙忍受。”“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绝句中的:“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等句,反社会性不是异常分明吗?宋江被解至江州途中,众好汉多次欲劫夺其上山,均为其所阻,似乎颇尊法度,此处却又以“血染浔阳江口”作为一洗冤仇之快意,岂不自相矛盾?金圣叹是不以“忠义”之名许宋江的,他认为宋江就是“不轨于正义”的盗魁侠首。第57回回评指出“私放晁盖,亦谁逼之”,“浔阳题诗,反思报仇,不知谁是其仇”。这种基于帮派性之上的私恩私仇,对正常的社会性是具有破坏性力量的。但宋江又不是彻头彻尾的侠士,其心理基础仍然是儒家的,所以当黄文炳识破其反诗后,他就必欲除之而后快,不惜以异常残酷的手段将其杀死

36、(由李逵操刀执行)。在这里,侠的手段又做了儒的目的的护法。(6)如何理解水浒传的“替天行道”。参考答案:水浒传被列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多是出于其艺术价值。可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是,这部流传后世,对无数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的小说,其中贯穿始终的人“替天行道”的思想,究竟是不是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充满正义与热血的英雄主义,甚至是集体主义。当今中国很多置法律于不顾的荒诞行为(如强拆),其背后也是隐含了这种所谓的“替天行道”的“精神”:我代表的是“天”,因此我可以无所畏惧地行我的“道”。这样的“热血精神”,也在暗暗侵蚀着我们的爱国精神。抵制日货打砸抢,站在别人的车顶上,拿着象征力量的锤子,洋溢着不

37、可遏制的爱国精神,激昂地喊着“我这是替天行道”!(7)谈谈你对“逼上梁山”的看法。参考答案:豹子头林冲,是北宋京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为人忠厚正直、安分守己。一天,林冲带着妻子去岳庙进香。途中遇见花和尚鲁智深在耍六十多斤重的浑铁禅杖。众人齐声叫好,林冲也被吸引过去观看。鲁智深与林冲两个好汉一见如故,结义为兄弟。正在这时,侍女锦儿慌忙报信说,林妻在路上被歹徒拦截。林冲急忙向鲁智深告辞,去岳庙追赶歹徒。林冲抓住歹徒举拳要打时,发现此人原来是他的顶头上司、奸臣高俅的义子高衙内。高衙内一伙一看那女子是林教头的妻子,害怕打起来不是对手,便假惺惺地劝解:“衙内不认得,多有冲撞。”说

38、罢将高衙内拥走。这时,鲁智深也急忙赶到,听明情况便要去追打高衙内,被林冲劝阻。林冲忍下了这口恶气。高衙内逃走以后仍不死心,还想霸占林妻。他与高太尉一起设计,以看刀为由将林冲骗进高府,诬陷林冲持刀闯入白虎堂,将他下狱拷打。高俅一伙不便在京公开杀害林冲,便将林冲发配沧州(今属河北省)充军,买通差人,阴谋在路经野猪林时将他杀害。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大闹野猪林,高俅的阴谋未能得逞。到沧州后,林冲被分配看管大军草料场。高俅父子贼心不死,又派心腹之人前往沧州,放火烧草料场。这样即使林冲不被烧死,也会因草料场失火而被处死。当草料场起火燃烧时,林冲听到高俅的心腹们得意地谈论暗害自己的计谋,他再也按捺不住心头的

39、怒火,将仇人一个个杀掉。以后,林冲毅然上了梁山,走上了反抗宋朝的道路。“逼上梁山”比喻被迫进行反抗。也比喻不得不做某件事情。(8)金圣叹在评价水浒传时说“其人不出绿林,其事不出劫杀,失教丧心,诚不可训”,你是如何理解这段话的?参考答案:水浒传中描写了林冲的手刃陆谦、富安、差拨,火并王伦;鲁提辖的三拳打死镇关西:杨志的刀劈牛二;阮小七的戏割何涛双耳;宋江的怒杀例婆惜;武松的斗杀西门庆、潘金连,大闹飞云浦;雷横的枷打白秀英、挥高廉为两段以及各路英雄诛杀祝氏父子、曾氏父子、殷天锡、贺太守、慕容彦达等等。且不说这一系列行为的性质如何,但起码作为读者的我们在看到这些时心理上是受到极大的震撼的。梁山好汉的

40、这种良莠不分的屠杀行为,固然体现了英雄们复仇的痛快淋漓,是积怨爆发的宣泄,但同时也损害了英雄形象,让人感到梁山英雄成了没有理性的蛮勇残暴的嗜杀者。正如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三中说:“水浒所叙,序一百八人,其人不出绿林,其事不出劫杀,失教丧心,诚不可训。”这句评论从客观上评判了作品中所写的血腥杀戮,这里面的确有“诚不可训”之处,即包含在其中的“反人道”成分。(9)介绍你喜欢的水浒英雄,并说明原因。参考答案:比之宋江,晁盖的野心和手腕都欠缺了点,所以梁山在他手上一直发展得不温不火,直到宋江“主持工作”,梁山的发展才开始突飞猛进。但比起伪君子宋江,晁盖确实是让人敬重的真好汉一条。书中有两个情节最能说明这一

41、点,一是晁盖上山后,不惜重金把之前出卖过他们的白胜从大牢里救了出来,还让他在梁山上当了个小头领,不然以白胜的本事,哪有资格位列一百零八将?这个情节不仅反映出晁盖不计前嫌的胸襟,更重要的是说明了晁盖敢担当、重义气,白胜也就是在智取生辰纲时打了盘酱油,晁盖上山之后却没有忘了这位小兄弟,想方设法前去搭救。反观宋江,杀阎婆惜后被阎婆缠住,当地闲汉唐牛儿上前帮忙拉开阎婆,宋江才得以脱身,结果唐牛儿被当地官府判了个“故纵凶身在逃,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从此生死不知。宋江呢?早把唐牛儿忘得一干二净了,别说接上梁山,连问都没有问过一句,两相比较,人品高下立见。另一个情节是江州劫法场时,杀人狂李逵放着官兵不

42、管,独自跑到江边去砍手无寸铁的老百姓,“百姓撞着的,都被他翻筋斗都砍下江里去。”这时晁盖看不过去,挺着朴刀大喊一声:“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当时的场合何等凶险,梁山几十条“好汉”中,只有晁盖一个人对李逵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进行了制止。身处险境之中,依然为他人着想,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2、发布跟帖:回应至少二位同学的主题帖,交流观点或者补充信息,每贴字数不少于100字。(跟帖每贴20分)形考任务41.话本小说_中璩秀秀对崔宁的追求表现了市民女性对美满爱情的强烈渴望。A.十五贯戏言成巧祸B.错斩崔宁C.碾玉观音D.合同文字记2.“脂评本”是小说_的一个版本系统。A.红楼梦B.水浒传C.金瓶梅D.

43、聊斋志异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明初诗人_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品。A.高启B.谢榛C.刘基D.李梦阳4.李千金是白朴杂剧_塑造的一个带有市民女性特点的人物形象。A.东墙记B.井底引银瓶C.墙头马上D.潇湘夜雨5.西湖梦寻是晚明作家_追忆故国的小品文集。A.袁宏道B.张溥C.张岱D.袁宗道6.王国维称元代杂剧作家_的赵氏孤儿和关汉卿的窦娥冤“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A.尚仲贤B.纪君祥C.郑光祖D.宫天挺7.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明代作家_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集。A.李梦阳B.冯梦龙C.凌濛初D.李昌祺8.昆曲舞台经常演出的折子戏琴挑秋江出自明代作家高濂的剧作_。A.红梅记B.玉簪记C.

44、坠钗记D.鸣凤记9.明代作家_编选唐宋八大家文钞,肯定了唐宋八大家的历史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A.茅坤B.唐顺之C.归有光D.何景明10.杂剧_是元代包公戏中的著名作品。A.陈州粜米B.绯衣梦C.范张鸡黍D.老君堂11.元代作家郑光祖的杂剧_写出了女性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现实中女性的压抑。A.还魂记B.倩女幽魂C.离魂记D.倩女离魂12.明代剧作家_的杂剧女状元写黄崇嘏女扮男装、状元及第的故事。A.康海B.徐渭C.贾仲明D.王九思13.明代小说_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但是作者究竟是谁很难断定。A.玉娇梨B.金瓶梅C.风月宝鉴D.品花宝鉴14.“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是清代词

45、人_的词句。A.张惠言B.纳兰性德C.朱彝尊D.陈维崧15.清初作家_的小说水浒后传续写水浒传,借梁山好汉的故事表达自己的亡国之痛。A.曾朴B.俞万春C.金彩D.陈忱16.明代作家_是唐宋派古文的代表,项脊轩志即是他的名作。A.王世贞B.王慎中C.袁宏道D.归有光17.清代才子佳人小说的名篇_描写了秀才铁中玉和名门之女水冰心的爱情故事。A.好逑传B.镜花缘C.风流配D.孽海花18.中国戏曲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流派_是在明代沈璟的理论和创作影响下形成的。A.阳羡派B.苏州派C.吴江派D.临川派19.元代作家_的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是元散曲咏史题材的代表作。A.张可久B.杜仁杰C.睢景臣D.关汉卿20.清代传奇桃花扇以复社名士侯方域和秦淮歌妓_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展示了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A.董小宛B.柳如是C.李香君D.李贞丽21.明代作家_的传奇南柯记取材唐传奇,借淳于棼梦中的苦乐兴衰写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A.吴炳B.阮大铖C.沈璟D.汤显祖22.明代梁辰鱼的传奇_是第一部用魏良辅改革后昆山腔演唱的戏曲作品。A.红蕖记B.二胥记C.西园记D.浣纱记23.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_的杂剧作品,剧本表达了对英雄的景仰之情。A.关汉卿B.康进之C.王和卿D.杨显之24.明代李开先创作的传奇_取材于小说水浒传,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