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_第1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_第2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_第3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_第4页
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南省娄底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50分)1、读下图回答,图中M行星是()A、金星B、火星C、土星D、天王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根据地球公转轨道弯曲可知,中心天体太阳位于左侧,天体M位于太阳和地球之外且临近地球,依据八大行星距太阳的远近关系可以判断,可能是火星。正确答案选B。考点: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2、2013年2月9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确认,“好奇”号火星车在“红色星球”一块岩石上成功打洞,这是“好奇”号团队取得的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进展。欧洲宇航局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空

2、地探测。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天体系统的等级划分可知,最高等级是总星系,第二级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第三级是太阳系和其它恒星系,第四级是地月系和其它行星系;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可见已经脱离了地月系,进入了其它行星系,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 查宇宙中的地球。3、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0多颗行星,其中有一颗与地球形态相似,它距离地球约35光年。研究表明,它的运行轨道与它的母星橙矮星距离适宜,且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构成,而液态水可能

3、存在于这颗行星的表面,它的大气中存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氮的成分,极有可能存在生命。天文学家研究判断新发现的这颗行星极有可能存在生命的主要依据是()A、这颗行星与地球形态相似B、这颗行星距离地球很近,只有约35光年C、这颗行星像地球一样主要由岩石组成D、这颗行星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答案】【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基本自身条件是:适宜的温带、液态水、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由材料可知天文新发现的这颗行星上可能存在液态水及含有氧气的大气,所以极有可能存在生命,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宇宙中的地球。4、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大气层光球表面温度最高B、从外到里太阳

4、大气层可分为日冕层、色球层和光球层C、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一定是11年D、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色球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太阳大气层结构特征可知太阳大气层日冕层表面温度最高;黑子和耀斑出现的周期大约是11年;发出可见光数量最多的是光球层;太阳大气层自内向外依次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某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回答56题。5、该地的经度是()A、东经135B、东经120C、东经105D、东经1156、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18时C、6月2

5、2日9时D、6月22日18时【答案】5.C6.B【解析】试题分析:5、根据太阳高度较的变化规律可知,当地方时为12时,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结合题干可知,当北京时间13时时,某地的地方时为12时;根据地方时计算公式可知所求经线的地方时已知经线的地方时经度差15(东西),画图求解,可得所求经线为东经105,故选项C正确。6.由题干可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即东八区的区时是22日6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可知,所求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东西),所以该地日出时,布宜诺斯艾利斯(西四区)的区时约为:22日6时(8+4)=21日18时,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6、。下表中所列的是一年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差(即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79题。7、四地中属于寒带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8、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9、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A、9小时15分B、8小时35分C、10小时25分D、14小时45分【答案】7.D8.D9.A8.根据上题分析昼长差变化规律,结合表格可知:丁地昼长差最大,在极圈到极点之间,纬度最高;丙地昼长差大于乙地,所以丙地纬度高于乙地;甲地昼长差为0,应该在赤道上;所以四地所处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丁丙乙甲,故选项D

7、正确。9.根据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可知,春秋二分时全球昼夜等长,乙地的昼长也为12小时;由于昼长差是一年中昼长最大值与昼长最小值之差,那么一年中昼长最小值到春秋二分的昼长之差应当是昼长差的一半;所以乙地的昼长最小值是12减去5小时30分除以2,即9小时15分,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0、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关于箭头表示的地理意义,正确的叙述是()A、代表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B、代表重熔再生C、代表变质作用D、代 表冷却、凝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结合上图可知,图中由岩浆生成岩浆岩,代表冷却、凝固;由岩浆岩生成沉积岩,代表搬运、沉

8、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由沉积岩生成变质岩,代表变质作用;由变质岩生成岩浆,代表重熔再生,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读“地壳结构示意图”,完成第1112题。1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A、B、C、D、12、图中的各层中,在海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的是()A、B、C、D、【答案】11.A12.A【解析】试题分析:11.根据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可知,地球内部圈层自外向里依次为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的分界面是莫霍界面;莫霍界面到地表是地壳;结合图形可知,图中的构成地壳,故选项A正确。12.根据地壳的构成成分大致可以分为硅铝层和硅镁层;其中硅铝层位于地壳的上层,在陆地上较厚,在海

9、洋底部显著变薄甚至缺失,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地壳的下层是硅镁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循环。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古城遗址附近的古河床剖面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该河流量、流速最小的时期是()A、时期B、时期C、时期D、时期14、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该城被遗弃的原因可能是()A、战争破坏B、瘟疫流行C、水源不足D、水土流失【答案】13.A14.C14.注意题干要求“根据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推断该城被遗弃的原因;战争破坏、瘟疫流行与河流沉积物的变化无关,故排除选项A、B;根据上题中河流冲积物的沉积序列规律可知,时期该河流量最大,时期该河流量最小,说明该古

10、城所需水源减少,水源不足可能是该城被遗弃的原因;由于该城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极少发生水土流失,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发育。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据此回答1516题。1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环流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16、甲箱温度比乙箱温度高的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答

11、案】15.D1 6.B【解析】试题分析:15.认真阅读材料可知,该实验是比较两个玻璃箱在阳光短暂照射后的温度差异;大气的温室效应应比较玻璃箱内外的温度差异,故排除选项A;大气的热力环流应当观察冷热不均地面上空的空气运动状况,故排除选项B;测试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不应当在玻璃箱内,故排除选项C;底部放土的玻璃箱类似于地面,没有放土的玻璃箱是空气直接吸热,所以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171

12、8题。17、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布局在()A、甲B、乙C、丙D、丁18、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B、近郊C、远郊D、农村【答案】17.C18.B【解析】试题分析:17.根据不同企业的污染状况可知,化工厂大气污染严重;仔细读图可知,城市风是由郊区吹向市区,而且图中乙、丁位于城市风范围内,在此处布局化工厂会对城区造成严重污染;甲位于市区内部,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丙位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之外,布局化工厂对城市污染最小,故选项C正确。18.市区土地价格高,不适合造林;城市造林可以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在农村、远郊造林没有在城

13、市风的范围内,森林的生态功能对城市影响很小;在城市近郊造林,是城市风的必经之地,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故选项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19、下图是“某地3日7日气温和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中气温和气压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出,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C、气温降低,气压降低D、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仔细读图,看清楚气温、气压的图例差异及其变化状况。由图可知该地从3日7日气温逐渐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所以可以推断7日以后该地气温和气压的特点是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2

14、0、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的影响B、人工降雨会改变的时空分布C、对亚马孙雨林的破坏会造成的增加D、植树 造林种草会造成的增加【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在陕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2122题。21、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A、古生代、三叶虫 B、中生代、恐龙C、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新生代第四纪、鱼类22、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A、湿热的草原地区 B、温暖广阔的浅海 C、湿热的森林地区 D、干

15、旱的陆地环境【答案】21.B22.C【解析】试题分析:21.仔细阅读题干材料,由于煤层中含有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可以推断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此时期动物以爬行动物为主,恐龙最为繁盛,故选项B正确。22.由题干材料可知,该煤层形成时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异常茂盛,故排除选项A、B;森林茂盛说明该时期、该地区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即该煤层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应该是湿热的森林地区,故选项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2325题。23、图中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

16、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2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2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降水量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答案】23.A24.A25.A24.根据山垂直自然带的基本判断规律可知,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处水平自然带相同,即取决与该山脉所处的纬度位置,所以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项A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二、综合题(50分)26、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该图表示的是每年日(节气)的情况,此刻太阳

17、直射点的纬度是,经度是。(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线上,乙地日落时刻是_时,昼长为小时。(3)按图中所示的情况,北京时间是_时,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_小时。(4)(双选)在图中所示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有()A、北京B、新加坡C、甲地D、乙地【答案】(1)夏至(1分)23.5N(1分)180(1分)(2)晨(1分)20(1分)16(1分)(3)8(1分)24(1分)(4)AD(对一个得1分)(2)在图中可以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根据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转变为昼的界线是晨线,所以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晨线上;仔细读图可知,图中经线把北极圈等分为1

18、2份,那么相邻的经线之差为36012=30地方时相差2小时;由于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2时,图中乙点位于晨线上,位于180经线以西,相差304=120;那么日出地方时为1242=4时,日落时刻是12=42=20时;该地昼长为日落时间日出时间,即204=16小时。(4)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可知,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由图结合实际可知,北京与乙地在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图中AD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新加坡与甲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27、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

19、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图。(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 _、_。主要是由_、_作用所形成的。(4)丁同学说:“我见到了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美景。”该同学见到的可能是图。【答案】(1)B(2)C冰川侵蚀作用(3)

20、AE风蚀蘑菇沙丘风力侵蚀风力堆积(4)D(2)根据常见地貌形态可知,图A是风蚀蘑菇,图E是沙丘,图D是河口三角洲,图C地貌为角峰,属于山顶附近因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由于学生乙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所以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图C。(3)图A风蚀蘑菇、图E沙丘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大陆性强,夏季炎热,气温高;所以学生丙绘制的是A、E两图;风蚀蘑菇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沙丘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4)“百舸争流、江海相连”的地区应该是图D;图D是河口三角洲,位于河流注入海洋的部位,即河流入海口处。考点:本题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28、阅读以下

21、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2012年8月8日,台风“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登陆,台风登陆时浙江地区出现了12级至14级大风,出现了暴雨或大暴雨。截止8月10日,台风造成全市11个县区受灾,受灾乡镇达136个,受灾总人口143.2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1.9亿元。材料二: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1)台风“海葵”对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在8月7日,浙江东部大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则说明台风“海葵”的中心位于浙江省()A、东部B、北部C、南部D、西部(3)从气压分布状况看,图中、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 _;气压最低的是。此时图中地吹风,

22、与相比,风力较大的是。(4)图中地的天气状况是。(5)简述图中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6)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地周围存在?为什么?【答案】(1)C(2)A(3)西北(偏北)(4)晴朗(或低温晴朗)(5)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或将经历大风、雨雪、降温天气)(6)不会(1分)因为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1分)(2)可以画出一个气旋,然后画出该气旋东部、北部、南部、西部的风向,可以发现在气旋的东侧,盛行西北风,故选项A正确。(3)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其变化规律可知,图中1045hpa1040hpa、1020hpa10

23、15hpa、995hpa990hpa、=1020hpa、1010hpa1005hpa;所以在以上各点中,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风总是沿着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大约30-45之间运动,所以此时图中地吹西北或者偏北风;由于 处等压线更为密集,所以气压梯度力大,与 相比,处风力较大。(4)根据图中压线数值变化可知,地处于高压天气系统,而且位于高压脊的位置;该天气系统垂直方向空气做下沉运动,不易形成降水,所以该地的天气状况是晴朗或低温晴朗。(5)图中地位于冷锋天气系统的前方,所以将要经历一次冷锋过境过程;所以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降雨(雪)、

24、降温等天气,或将经历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考点:本题考查等值线图、大气运动、常见天气系统。29、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10分)(1)图中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的()A、北海道渔场B、秘鲁渔场C、北海渔场D、纽芬兰渔场(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较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等温线在甲处海域向(南、北)凸出,主要是甲处受(洋流)的影响,乙处等温线向(南、北)凸出,是因为乙处受(洋流)的影响。(4)试分析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答案】(1)D(2分)(2)A处海区为寒暖流(或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南北差异大(2分)(3)南(1分)寒流(加那利寒流)(1分)北(1分)暖流(北大西洋暖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