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_第1页
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_第2页
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_第3页
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设计、精讲精练的典范作者 刘晋生内容 特级教师宁鸿彬初中语文教学经验的研究 (山西 刘晋生)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宁鸿彬老师的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精”字。这个“精”字,既体现在他的语文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他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宁老师改革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重视研究在减轻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宁老师在观念上的“精”表现在他对人们普遍认同的“苦学”、“多练”持否定的态度。宁老师说:“由于把基础教育的目的错误地认为就是为了升学,于是凡是能够多拿到些分数的办法便纷纷产生,不管科学与否。” 宁老师主张“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

2、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的、精要的、适量的练习。 宁老师给自己的语文教学实验提出了很高的标准,透彻一点说,他的训练目标,一是要完成教学任务,二是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承受能力;训练的手段:一要讲科学性,二要讲艺术性;训练内容的选择应有很强的代表性,训练过程应精要干练,训练量应因人而异,适可而止。这是一个综合性标准,没有广博深厚的知识积累,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高效有序的训练经验是难以实现这样高的目标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宁鸿彬老师的基本做法是“精心设计”。 所谓“精心设计”,就是“讲”的设计要“精”,这才能扩大教学容量,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把课外作业放在课内完成,确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练”的设计要“精”,这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宁老师抓住了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基础的工作环节,认认真真地做教育规划和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讲读课与能力训练的方案,如同对待战略战术一样,从宏观的目标控制到微观的技术操作,匠心独运,精益求精,为教学实验的成功做了大量的比较精确巧妙的设计。 一、融讲练于一体做好总体设计 坚持总体设计,就是针对教材与学生两方面的实际情况,做出有主有次、有点有面、有详有略、有取有舍的教学安排,融讲练于一体,讲与练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如他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设计,便采取了只是指导学习重点学习课文的前两段,其余各段从略处理。理由是: 第一段虽然很短,而语言的

4、容量却很大。交待了百草园的位置、大小、得名、变迁、特点等一系列问题,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仔细领会,搞清楚这一段所表达的意思,并且在此基础上模仿这一段的写法,指导学生口头作文片断练习,写一个记处所的文章的开头。 第二段描绘了百草园夏日的景色。写法极为精妙,有点有面,详略分明;有动有静,抓住了事物的特征;语言准确,采用了多种修辞方法,绘形、绘色、绘声,巧妙地运用了关联词语;描述的顺序变化有致,颇具典范性。进行这一段教学时,不仅指导学生反复诵读,深入领会,而且指导他们学习运用“不必也不必,单就”这一组比较复杂的关联词作造句练习,还指导学习这一段的写作方法,做口头作文记叙自己喜爱的一个地方。 第三至六段

5、是常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由学生读一遍,知道这里有人给讲有趣的故事就行了。 第七八两段,写闰土的父亲教给的捕鸟方法及其乐趣。这两段中准确地使用动词,写出了捕鸟的过程。由于在人民的勤务员一文中,雷锋在火车上为旅客服务的那一段,动词的使用很准确,已经作为重点指导过,捕鸟这一段,读一遍课文,安排把那些用得精确的动词挑出来就行了。 第九段以后,记叙了三味书屋的情况,意在与百草园的生活作对比。读一读课文就可以达到对比的目的,无需再作过多的解释。对初一年级来说,其中的一些诗句是相当难懂的,又不是教学重点,即使学生不懂这些诗句也不影响前后两部分课文的对比,无需逐字逐句地串讲,只要学生知道在这里读的是些晦涩难懂

6、的诗文就可以了。 这样的设计,取舍合理,主次分明,并从阅读、说话、写作等能力训练着眼,确定了教学目标,选准了训练的内容与方法,突出了训练的重点,摆脱了面面俱到的程式,为胸有成竹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设计出清晰的教学思路。 二、确立科学的设计思想 宁鸿彬老师教学设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总是从训练学生的能力上着想,注重实用,讲求实际,取消了一切无效的教学活动,完全摆脱了程式化的倾向。“讲”为“练”服务,为“练”而架设桥梁,铺设道路。他把课文仅仅作为一些例子,从例子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训练能力,所以他的课堂设计目标准确,过程简洁,时效性极强。他的成功,依赖于科学的设计。宁鸿彬老师在后来总结他的总体设计的经验时

7、,也明确地提出了他所依据的四个方面的科学的设计思想。这四个方面的设计思想是: 传授方法,揭示规律。即指导学习一篇文章,其目的绝不仅仅是理解该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课文,向学生传授该篇课文成功运用的语文知识,向学生传授怎样读、写此类文章的方法。 讲疑解难,注重实效。即针对学生学习课文中的困难,集中精力解决疑难之处。“讲”是解决学生的疑难,当应需而讲。所谓注重实效就是决不离开目标去追求形式上的东西,进行无效的教学活动。 如宁鸿彬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扁鹊见蔡桓公一文时,首先让学生读一遍课文,不看注解,尔后请学生讲一讲课文大意。学生讲后,哪些词句学生懂了,哪些半懂不懂,哪些根本不懂,教

8、师心里就有数了。接着安排第二遍读课文,要求参看注释,读懂字句,尔后请学生准确地解释课文的意思。这次学生讲解后,教师发现弄不懂的只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一句和“之”的用法。于是给学生逐字对译“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及“之”字在各句中的用法,通过比较,辨其异同。 主线鲜明,整体性强。即把握住讲课的主要线索,用它把各项教学内容串连起来,使一节课形成一个整体。 荔枝蜜一文,思路曲折,内容复杂,学生初读,很难理出一个头绪来。宁老师给以精巧的设计:上课伊始,学生读课文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请同学们以“我和蜜蜂”为题做创造性复述。复述毕,教师提问:作者对蜜蜂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再问:作者对蜜蜂从不喜欢到喜

9、欢的发展变化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又问:事物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作者对蜜蜂思想感情的每一次变化,其条件是什么?又问:作者写这些变化过程的目的是什么? 从上述教学步骤的设计来看,紧紧围绕着课文“我和蜜蜂的关系”的线索一步步地展开,使人感到推进合理,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前后照应,所有教学活动形成了一个有机体,学生的思维自然也会受到有效的训练。 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学生有疑难,或是感到课文内容复杂纷繁,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或是感到课文中某些地方深奥难懂,搞不明白,就需要做化繁为简、变难为易的工作。这便是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例如,对于鲁迅先生的故乡,初二年级的学生学习这样的文章是有一

10、定难度的,若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就可能花费很大精力,学生还是不得要领。宁老师在多次进行这一课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新的教学方案。即用一个字来分析全文的思想内容。这个字就是“变”,即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自然场景、社会风貌、人物事物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所以概括起来说,就是故乡“变”了。鲁迅先生叙写故乡之“变”是何用意呢?“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11、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话的意思就是:如此破败的社会现实必须改变,一定要创建新的社会,新的生活。简言之,就是要“变”。用一“变”字统领全篇,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要领,化繁为简,破难为易,产生精练高效的教学效益。 三、和谐完美的创造性设计 宁鸿彬老师选择课堂教学训练的方法时,坚持一种和谐完美的艺术追求,无论是单项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从发展学生的潜能着想,使教学活动开展得既自然又富有创造性。 从宁老师的教例中可以看出,他使用的最灵活、最多的一种方法就是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的训练是一种再现教学内容,感知教学内容的思想与感情,评析教学内容及其形式的一种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可根据需要提

12、出一些限定条件,以适度增加训练的难度,提高训练的质量,实现综合训练的目标,使训练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境界。这种训练以感知阅读为基础,以短时快速口头语言表达为主要形式,需要有选择地引用课文,有条理地安排顺序,有理智、有依据地评析材料,是进行应需性思维训练的理想形式,所以,宁鸿彬老师称之为创造性复述。 宁鸿彬老师对小麻雀一文的设计,开始就让学生熟读课文,尔后作复述。要求以我小麻雀为题复述。题目中的省略号要包括两项内容,由复述人自行填入;一个是给“小麻雀”加个定语,表明是什么样的小麻雀;另一个是在“我”字之后加上一个表明“我”对小麻雀的态度。这个要求是一种评析性的创造性复述。学生给“小麻雀”的定语大致是:困境中的,受到伤害的,受欺凌的,在“我”之后所加的词是:关心、可怜、同情等。 这样设计教学环节:可以促使学生熟悉课文;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理解;对教师来说,是进行课堂调查、及时反馈的机会;通过复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复述训练,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综合性强,一举多得。 宁鸿彬老师非常重视这种综合性的训练。他还经常组织全班学生,用一两分钟的时间,当众讲一件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