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_第1页
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_第2页
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_第3页
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_第4页
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川沙中学北校素质教育实验情况汇报一、学校概况上海市川沙中学北校是一所专为青少年运动员提供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的完全中学,它和浦东新区第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一体化办学,共同支撑起这所集训练、学习、生活于一体的寄宿制学校。一少体创办于1973年,当时运动员的文化学习依托周边学校。1985年在一少体校园里,成立了培华中学,从此体教和普教开始一体化办学,对运动员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2000年6月,培华中学更名为上海市川沙中学北校。2007年9月,区政府投入6千万元建造新校区,两校实现整体搬迁,训练、学习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一路走来,北校的办学方向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作出调整。

2、从成立之初的“发展体育”,到10多年前的“以体为首,五育并举”,再到如今“学训并重,体教双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上,少体校的学生朝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向大步迈进,以满足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可持续的、终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学校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目标”的办学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工作都围绕着把学生运动员培养成“有文化的体育人”。明确“体育和教育是密切相关的,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教育的体育史走向歧途的体育”的观点,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明确“以教育求生存,以体育谋发展,以双赢创品牌”的观点,坚持走体教双赢之路。追求“文化上台阶,体育出成绩,管理创一流”

3、三个目标。面对特殊的教育对象,学校大力倡导“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教风,“勤学、善思、 自主、自强”的学风,努力形成“诚信、务实、拼搏、进取”的校风。目前,学校在编教师44人,中高级职称75%,开设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三年级13个教学班,在籍学生400多人,分别具备女子足球、田径、举重、划船、武术、射击、艺术体操等体育特长。二、发展基础(一)突出的体育优势多年来,北校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了重点培养和优先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学校曾先后向市队、国家队、大专院校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队员,如亚洲110米跨栏王陈雁浩,现役国家女垒队队长张爱、国奥女足张铮、奚丁瑛,国家中长跑队金源,国手周意男等。仅

4、2005-2008年,学校就输送了一、二线运动员71名,高校大学生46名。 2006年的上海市13届运动会,我校为浦东新区代表团夺得了78.5枚金牌,获全市第一。2007年获得国家级青少年比赛第一名29个,上海市比赛冠军123个。2008年我校5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并获得前七名的号称成绩;田径队出访美国旧金山,参加第42届国际学生运动会;女足队连续三年赴英国交流比赛;学校成功创建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截至2009年11月,本年度学生参加市级以上体育赛事共获金牌91枚、银牌55枚、铜牌55枚;学生陆嘉腾在亚洲青运会上获110米栏冠军;学生郑雅蓉、孔凡吉成为首届青年奥运会国家集训队队员;中长

5、跑队被评为国家中长跑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优秀单位;全国第11届全运会,23名学生获得前八名(二)发展中的教育教学近年来,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从9个班逐步扩大到13个教学班,学生数量增加了3倍。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调整作息制度,确保每周34课时授课时间,每天3课时作业时间。学校师资队伍得到优化。通过区内师资流动和学校培植,教师队伍从20多人壮大到40多位,其中高级教师从空白到目前的8位;中级教师60%以上;区级骨干教师2人。本科学历达90%以上。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教师结构工资制度、毕业班教师奖励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制度、班级考核制度等相继出台。学生学习成绩和伙食调整规定、宿舍系列管理制

6、度、学生处分制度、学生文明礼仪制度等得到执行。文化氛围逐步形成。2007年,借学校搬迁的契机,将代表学校办学理念的标语悬挂在校园墙面;设计了代表办学思想的校标;对整个校园的走廊、花园等地进行了文化布置;同时大力扶持图书室、美术室等专用教室的设备添置;设置午休音乐,在细节上、氛围上、观念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文化渗透。科研探索开始起步。2004年以来,学校成立了教科研室,每年都举办教师论文评选,并装订成教苑集锦一册。2007年,学校申报第一个区级教研课题,骨干教师纷纷投入行动研究之中。众多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论文刊登在上师大学报、上海教师、浦东教育科研等刊物上,远远超过以往。同时,华师大普教体教一体化

7、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深入教师教练和学生,做了大量的访谈、问卷等,总结了体校文化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诸多措施,形成了一定的科研氛围。校本研修常态化。随着二期课改、课堂改进计划、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围绕师德理念、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改进的校本研修活动已形成惯例。暑期一周的全员集中研修、二周一次的教研组组内研修、自主读书活动的网上交流、信息新技术培训、教学资源库建设等,已成为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有效平台。学校为区德育实验学校、行规一星级示范校、综合治理先进学校。2009年被评为区文明单位。在2009年教育信息化督导中评为“良好”。小学毕业班合格率保持稳定;初中学业考优秀率和高考上线率有所提升。学生

8、在新区地理、作文等比赛中获得奖项,教师在新区教学案例评比、金爱心班主任评选中获得荣誉。三、创建思路尽管学校在体教两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是我们还是清醒地看到,鉴于特殊的学校体制和教育对象,相对于强势的体育来说,学生的文化学习状况还是处于弱势。因此,北校提出创建素质教育实验校,依托“提高少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项目,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均衡地发展。(一)创建的理由:1、外部环境的推动首先,作为学校,务必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青少年运动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对象,他们除了在体育上发展自身优势外,也应在人文、科学等文化课程

9、的学习中获得进步,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的一代新人。其次,当前新课改要求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必须在课改理念指导下,为孩子的一生负责,让他们在发展特长的同时,具备较全面的德、智、体素质,为将来的生存发展奠定基础。再次,体育事业自身的发展,要求提高各级体育人才的道德文化素质。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因为文化素养相对薄弱,一旦离开体育界,在现实社会中的就业乃至生存会遇到种种困难。要使体育事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必须从基层抓起,大力发展青少年运动员的智育。国家体育总局在最新一轮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评审中,首次加

10、入了教育教学管理、师资建设和学生管理等条目,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指明了体育人才全面培养的正确方向。2、内涵发展的需要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需要。十五期间,浦东基础教育硬件、资金等外部条件获得了极大改善,改革的重点和热点转向学校内涵发展。各校都开始着眼于课程、课堂、管理、质量、特色、创新,教育教学更加专业化、精细化。北校也要迅速适应教育新形势,做好体校文化教育新文章,提升办学质量,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吸引生源、留住生源的需要。北校地处川沙镇,这里文化积淀深厚,是新区最大的人口导入区之一,优势教育资源云集,生源竞争激烈。北校没有地段生,完全依赖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喜爱、家长对教育质量

11、的信任吸引生源,要顺利招生扩班,保证体育幼苗不流失,必须确保教育为本,德育先行。良好的教学质量和体育成绩,决定着体校生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此,我校上下都有着清醒的认识。3、目前存在的不足北校的教育教学存在诸多困境。从学的角度看:一是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尤其是英语学科。二是体育生在语言、数学学习的智能方面均不具有优势,学习的良好习惯尚未形成。三是寄宿生活,缺少父母的监管,自我约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四是体育训练的影响。训练和比赛有时会冲击学习时间,赛前赛后的兴奋、大强度训练后的疲惫都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状态;尤其是到市队、国家队去参加过集训的学生,由于长时

12、间脱离学习,回校后往往跟不上学习进度。从教的方面看:一是长期以来,学校的特殊性质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要求欠高,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二是平行班少,没有备课组,部分学科单人作战,较难形成良好的同伴合作氛围。三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还不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更主要的是,面对特殊的教学对象,尚缺少行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鉴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经过认真思考和反复论证,决定选择“提高少体校学生的文化学习效能”作为实验项目,进行实践研究,推进素质教育在少体校的落实。 (二)创建的目标1、通过实践研究,从课程、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调查少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现状,并作归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探索提高

13、少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基本策略、途经和方法。2、通过实践研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会用“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 两条腿走路,以适应体育发展、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帮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文化学习,以执著的自信投入文化学习,以坚定的意志坚持文化学习。3、通过实践研究,促进少体校学生重视文化学习、改进学习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能,构建“学训并重,体教双优”的办学方略。促进教师主动学习,更新观念,以学定教,以体定教,培育高效能课堂。在做强体育,彰显特色,学训并重,体教双优的素质教育实践中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三)创建的内容、方法创建工作拟从学生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课程建

14、设、教师专业发展三方面开展,设立六个子项目,分别是基于少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现状调查、“改进学生学习品质,提高文化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重视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加强课程改革,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优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归纳探索提高少体校学生文化学习效能的基本策略、途径和方法。实践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法等。(四)创建的推进步骤、成果及保障整个创建工作分为三个阶段,2009年11月2010年3月是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成立项目实验机构、完成实验项目的实施方案,一旦通过专家初评,就着手准备有助于项目研究的情报资料、完成实验项目的问卷调查。2010年4月2011年5月是实施阶段,主要是在“实验目标”、“实验内容”的逻辑联系点上形成若干个一级子项目,完成各一级子项目的实践方案。组织一线教师积极参与相关子项目的实践研究中,并选择1-2 个紧贴自我或少体校教育教学实际的二级子项目,形成以实验总项目为核心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辐射型项目研究网络。定期召开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会议,制订实验项目管理条例和实验项目操作和评价手册,加强对一、二级子项目的分层指导工作,推进项目实施。20011年6月20011年9月是总结阶段,主要是在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