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_第1页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_第2页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_第3页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_第4页
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10 章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章无线电广播接收机的基础知识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0.1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10.2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学习目标本章学习目标1. 了解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理解调制、载波等概念。了解无线电波的基本知识,理解调制、载波等概念。2. 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的基本过程和无线电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的基本过程和无线电调幅发射机,理解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的组成框调幅发射机,理解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的组成框图。图。3. 理解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电路组成,理解变频、理解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电路组成,理解

2、变频、中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中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主要元件的作用。元件的作用。10.1 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发射与接收10.1.1无线电波无线电波10.1.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10.1.3无线电广播收音机无线电广播收音机无线电接收机无线电接收机是接收无线电信号的电子设备。是接收无线电信号的电子设备。10.1.1无线电波无线电波一、无线电波一、无线电波指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指在高频电流作用下,导线周围的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能量的电磁波。向四周传播能量的电磁波。 波长;波长;f 频率;频率

3、;c 传播速度传播速度( (3 108 m/s)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它们之间的关系为:fc 例例10.1.1 无线电波频率为无线电波频率为 1 000 kHz ,求其波长?,求其波长?解解m300m10000110338 fc 可见,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可见,无线电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反之,波长越长。波长越短;反之,波长越长。二、无线电波的频段二、无线电波的频段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一般用频段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一般用频段( (或波段或波段) )表示。其波段表示。其波段划分如表划分如表 10.1.1 所示。所示。三、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三、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1沿地面传播沿地面传播 地面波;地面

4、波;2在空间直线传播在空间直线传播 空间波;空间波;3依靠折射和反射传播依靠折射和反射传播 天波。天波。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无线电波的波段划分 波段名称波段名称波长范围波长范围频率范围频率范围频段名称频段名称用途用途短长波短长波104105m303kHz甚低频VLF海上远距离通信长波长波103104m30030kHz低频LF电报通信中波中波2102103m500300 kHz中频MF无线电广播中短波中短波50 2102m6 0001500 kHz中高频IF电报通信、业余通信短波短波1050m306 MHz高频HF无线电广播、电报通信和业余通信米波米波110m30030 MHz甚高频VHF无线电广

5、播、电视、导航和业余通信分米波分米波110dm 000300 MHz特高频UHF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厘米波厘米波110cm303GHz超高频SHF无线电接力通信、雷达、卫星通信毫米波毫米波110mm30030GHz极高频 EHF电视、雷达、无线电导航亚毫米波亚毫米波1mm以下300GHz以上超级高频无线电接力通信10.1.2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与接收动画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动画无线通信系统的组成一、无线电广播的发射一、无线电广播的发射调制和发射调制和发射:在无线电波发射过程中,只有天线长度和电:在无线电波发射过程中,只有天线长度和电波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把电波发射出去。声

6、音信号的波波波长可比拟时,才能有效地把电波发射出去。声音信号的波长范围在长范围在 15 103 15 106 m,要想制作对应尺寸的天线显,要想制作对应尺寸的天线显然不现实。为此,利用频率较高然不现实。为此,利用频率较高( (即波长极短即波长极短) )的无线电波携带的无线电波携带声音信号发射出去,使天线的制作变成了现实。声音信号发射出去,使天线的制作变成了现实。高频振荡器:高频振荡器: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振荡信号的部件。在发射机中,用来产生高频振荡信号的部件。载波:载波:用来用来“装载装载”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信号。声音信号的高频振荡信号。调制:调制:把声音信号把声音信号“装载装载”到高频振

7、荡信号中的过程到高频振荡信号中的过程。已调信号:已调信号:调制后的调制后的高频振荡信号。高频振荡信号。所谓所谓发射是指利用传输线把已调波送到天线,变成电磁波发射是指利用传输线把已调波送到天线,变成电磁波向空间辐射的过程。向空间辐射的过程。二、发射机的组成二、发射机的组成( (一一) )低频:声音变换和放大。低频:声音变换和放大。( (二二) )高频: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放。高频:高频振荡的产生、放大、调制和高频功放。( (三三) )传输线与天线:传输传输线与天线:传输和发射已调高频信号。和发射已调高频信号。( (四四) )直流电源:各部分电直流电源:各部分电路工作电源。路工作电源

8、。工作过程:话筒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工作过程:话筒把声音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去调制高频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正弦波,产生已调波,再通去调制高频振荡器产生的高频等幅正弦波,产生已调波,再通过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由传输线送到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放大,由传输线送到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发射出去。三、无线电广播的接收三、无线电广播的接收接收和解调:在接收机接收和解调:在接收机中,从天线感应出的不同频中,从天线感应出的不同频率的已调波中选出所需信号率的已调波中选出所需信号的过程,称为接收。从已调的过程,称为接收。从已调波中检取出音频信号的过程,波中检取出音

9、频信号的过程,称为解调。称为解调。简单调幅接收机的组成:简单调幅接收机的组成:( (一一) )输入电路:从不同频率已调波中选出需要收听的信号。输入电路:从不同频率已调波中选出需要收听的信号。( (二二) )解调器:将音频信号从已调波中检取出来。解调器:将音频信号从已调波中检取出来。( (三三) )耳机:把音频信号变换成声音。耳机:把音频信号变换成声音。四、调幅波与调频波四、调幅波与调频波 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信号的频率,形成的已调信号的频率,形成的已调波叫调频波。波叫调频波。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振荡的幅度,形成的已调振荡的幅度,形成的已调波叫调幅波。波叫调幅波。

10、 10.1.3无线电广播收音机无线电广播收音机1收音机种类:收音机种类:( (1) )按电子器件分有电子管、晶体管;按电子器件分有电子管、晶体管;( (2) )按电路特点分有直接放大式、超外差式;按电路特点分有直接放大式、超外差式;( (3) )按波段分有中波、短波;按波段分有中波、短波;( (4) )按调制方式分有调幅、调频;按调制方式分有调幅、调频;( (5) )按电源分有交流、直流、交直流;按电源分有交流、直流、交直流;( (6) )按用途特点分有收录、收扩、立体声等。按用途特点分有收录、收扩、立体声等。2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直接放大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输入回路从天线上的感应信号中选出

11、某一高频工作原理:输入回路从天线上的感应信号中选出某一高频调幅信号,经高频放大器直接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输出音频调幅信号,经高频放大器直接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输出音频信;再经低放和功放,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信;再经低放和功放,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这种机型现已很少采用。这种机型现已很少采用。3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输入回路从天线上的感应信号中选出某一高频工作原理:输入回路从天线上的感应信号中选出某一高频调幅信号,经变频器变成中频调幅信号,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调幅信号,经变频器变成中频调幅信号,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然后进行检波,输出音频信号。再经低放和功放,通过扬声器然后进

12、行检波,输出音频信号。再经低放和功放,通过扬声器发出声音。发出声音。这种机型因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而被广泛采用。这种机型因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而被广泛采用。10.2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10.2.1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10.2.2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变频、中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变频、中 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10.2.1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工作原理超外差式收音机主要特点是设置了一个变频器。作用是超外差式收音机主要特点是设置了一个变频器。作用是把高频调幅信号变成固定中频把高频调幅

13、信号变成固定中频( (国标为国标为 465 kHz) )调幅信号,从调幅信号,从而避免了放大电路因信号频率过高使增益下降及不稳定的现而避免了放大电路因信号频率过高使增益下降及不稳定的现象。象。工作原理工作原理:输入电路从天线感应信号中选出某一高频调:输入电路从天线感应信号中选出某一高频调幅广播信号,送入变频器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产生一个调幅广播信号,送入变频器与本机振荡信号混频,产生一个调制内容相同的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由检波制内容相同的中频调幅信号,经中频放大器放大后,由检波器解调出音频信号,经低放和功放,送给扬声器发出声音。器解调出音频信号,经低放和功放,送给扬声器发出声音。

14、10.2.2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变频、中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变频、中 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放、检波及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一、变频电路一、变频电路变频电路作用是把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变频电路作用是把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变成频率固定的 465 kHz 的中频信号。的中频信号。V1、L4、L3、C2b 组成本机振荡电组成本机振荡电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路,产生一个比输入信号频率高 465 kHz 的等幅振荡信号。的等幅振荡信号。V1、C5、T1 组组成混频器,把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在成混频器,把输入信号和本振信号在 V1 中进行混频,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中进行混频,利用晶体管的非线性

15、,产生各种频率的电信号,再通过负载谐产生各种频率的电信号,再通过负载谐振电路,从众多频率的信号群中选出振电路,从众多频率的信号群中选出 465 kHz 的中频信号。的中频信号。变频电路变频电路二、中频放大器二、中频放大器V2、V3 为中放管。为中放管。T2、T3 为中频变压器,为中频变压器,因谐振频率为因谐振频率为 465 k H z , 故 简 称, 故 简 称 “ 中中周周”。电路作用是放。电路作用是放大大 465 kHz 的中频信的中频信号,提高灵敏度和选号,提高灵敏度和选择性。择性。 三、检波器三、检波器V7 为检波二极管。为检波二极管。C16、C17、R10 组成高频滤波电路。组成高

16、频滤波电路。RP 为检波负载。电路作用为检波负载。电路作用是利用是利用 V7 的单向导电性,的单向导电性,取出中频调幅信号中的音取出中频调幅信号中的音频信号,以便放大和声音频信号,以便放大和声音还原。还原。四、音频放大器四、音频放大器V4 为前置放大管。为前置放大管。V5、V6 为推挽功放管。为推挽功放管。T4、T5 为输入、输出变为输入、输出变压器。电路作用是放大压器。电路作用是放大音频信号,输出足够的音频信号,输出足够的音频功率,推动扬声器音频功率,推动扬声器 Y 发声。发声。 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五、自动增益控制电路( (AGC 电路电路) )R6、C8 组成音频滤波组成音频滤波电路,电

17、路作用是利用电路,电路作用是利用 R6、C8 电路输出的随音频信号电路输出的随音频信号强弱变化的直流电压,控强弱变化的直流电压,控制放大管制放大管 V2 的静态工作电的静态工作电流,从而控制增益。保证流,从而控制增益。保证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中频信号不随电台信号强弱而变化,趋于稳定。弱而变化,趋于稳定。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整机电路六、管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的整机电路本章小结本章小结1.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频率为几十千赫至几百兆赫,它以无线电波是电磁波,频率为几十千赫至几百兆赫,它以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并把能量传播出去。波电场和磁场交替变化向四周传播并把能量传播出去。波长长 、频率

18、、频率 f 和波的传播速度和波的传播速度 c 的关系是:的关系是:c = f 。2. 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无线电波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地面波、空间波和天波。3. 高频电磁波要携带低频信号,是通过用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电磁波要携带低频信号,是通过用低频信号去控制等幅高频振荡来达到的。等幅高频振荡来达到的。4. 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是应用广泛的无线电接收机,它的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是应用广泛的无线电接收机,它的变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和变频电路、中放电路、检波电路和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自动增益控制电路是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单元电路。无线电接收机的基本单元电路。本章重点本章重点1. 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传输途径。了解电磁波的性质和传输途径。2. 理解无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