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高考导航高考导航专题二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体系构建体系构建命题揭秘命题揭秘1.纵观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情况可以看出:纵观近五年高考全国卷命题情况可以看出:炙热点: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特点。炙热点: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成因、分布及特点。亚热点: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性大气环流。亚热点: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性大气环流。偶考点:大气受热状况。偶考点:大气受热状况。2.考查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数据、图表和区域图考查形式上,选择题、综合题并重,数据、图表和区域图是重要命题方式,主要考查考生对原理分析运用、获取和解是重要命题方式,主要考查考生对原理分析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
2、力。读信息的能力。专题二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专题二专题二 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大气学案学案1大气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大气热力状况与大气运动最新考纲最新考纲1.大气受热过程。大气受热过程。2.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和气温考点一大气受热状况和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1)受热机理受热机理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_过程,该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的环节,如下图所示:传输传输全球变暖全球变
3、暖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烟雾防霜冻烟雾防霜冻铺沙铺沙鹅卵石鹅卵石能防止土壤水分能防止土壤水分增加昼夜温差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2气温时间分布规律气温时间分布规律(1)日变化: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时左右。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_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_阴天。阴天。(2)年变化:年变化:大陆
4、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月(北半球北半球),最低气温出,最低气温出现在现在1月月(北半球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月(北半球北半球),最低,最低气温出现在气温出现在2月月(北半球北半球)。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年较差:大陆性气候_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_于低纬度。于低纬度。低低大于大于大大大大(3)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温馨提示温馨提示光照、热量的联系与区别光照、热量的联系与区别(1)海拔相近:高纬地区光照优于低纬地区海拔相近:高纬地区光照优于低纬地区,内陆地区内陆地区(天气晴天气晴朗朗)光照优于沿海地区。光照优
5、于沿海地区。(2)纬度相近:高海拔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纬度相近:高海拔地区光照优于低海拔地区(大气密度大气密度),气候干旱地区光照优于气候湿润地区气候干旱地区光照优于气候湿润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大气中水汽含量)。(3)一般情况:低纬地区光热充足一般情况:低纬地区光热充足,高纬地区光热不足;中低纬高纬地区光热不足;中低纬高山高原地区高山高原地区,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少;中高纬内陆干旱地区,光多热少。光多热少。3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1)垂直方向:垂直方向: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每升在对流层中,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高1 000米气温约下降米气
6、温约下降6 ,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影响因素是海拔高低。(2)水平方向水平方向地区地区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全球全球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呈气温自赤道附近向两极呈_趋势趋势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纬度因素纬度因素)递减递减地区地区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影响因素海陆间海陆间1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_凸出,海凸出,海洋上向洋上向_凸出;凸出;7月份大陆上等温月份大陆上等温线向线向_凸出,海洋上向凸出,海洋上向_凸出凸出海陆分布、海陆分布、海陆热力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质差异内陆地内陆地区区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海拔高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拔低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拔低
7、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地形地形(地势地势高低高低)沿海地沿海地区区暖流流经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暖流流经的地区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流经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寒流流经的地区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洋流洋流南南北北北北南南(3)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一般情况下,空气的密度与气温、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含量呈负相关。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某区域的地形和8时气温时气温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状况剖面。高空自西向东的气流速度约20千米千米/时。据此完成时。据此完成(1)(2)题。题。(1)此时甲、乙、丙三地的
8、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此时甲、乙、丙三地的大气垂直状况相比较()A甲地比乙地稳定甲地比乙地稳定B乙地对流最旺盛乙地对流最旺盛C乙地比丙地稳定乙地比丙地稳定D丙地最稳定丙地最稳定(2)正午前后正午前后()A甲地气温上升最快甲地气温上升最快B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乙地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C丙地刮起东北风丙地刮起东北风D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甲地出现强劲的偏南风DB审题专练审题专练1读文字材料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抓住核心词语由题干材料由题干材料“北半球中纬某区域北半球中纬某区域”可知可知,大气水平运动向大气水平运动向_偏转。题干偏转。题干“8时气温状况时气温状况,高空气流速度约高空气流速度约20千米千米
9、/时时”,设问设问(2)“正午前后正午前后”可推算高空气流移动可推算高空气流移动距离距离_千米。千米。右右802审图像材料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把握关键信息下降下降不不稳定稳定丙地丙地甲甲乙、丙乙、丙乙乙西北西北对流对流视角地形对气温及铁路建设的影响视角地形对气温及铁路建设的影响(2015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T37,24分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要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地区和
10、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纬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的年平均气温在11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气温约3.5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尔木)拉拉(萨萨)段成功穿越段成功穿越了约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会危及
11、铁路路基。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的新思路,采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图1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图图2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图。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
12、升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循环反复。图图1图图2(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的原因。低的原因。(8分分)(2)图图1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8分分)(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冬季或夏季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图2)的原因。的原因。(8分分)解析:解析:(1)青藏高原
13、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区低,一方面与二者相差较大的纬度位置、海拔密切相关一方面与二者相差较大的纬度位置、海拔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与青藏高原自身的气温年变化小有关。另一方面与青藏高原自身的气温年变化小有关。青藏高原海拔高青藏高原海拔高,纬度低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但大气保温作用弱但大气保温作用弱,加之不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加之不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小,导致其形成多年导致其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地区低。(2)由图可看出由图可看出,甲地年甲地年均温高于五道梁地区均温高
14、于五道梁地区,且更接近且更接近0 等温线等温线,因而使多年冻土因而使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稳定。,会危及铁路路基稳定。(3)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回到蒸发段。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于地温青藏高原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能够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至热棒能够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至地表大气中地表大气中,从而起到从而起到“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的
15、作用。作用。答案:答案:(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东北高纬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 ,可以形成多年冻土。,可以形成多年冻土。)青藏高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 时,冬季气温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 ,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
16、,)危害危害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路基;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3)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冬季。依据: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的热量,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大气)。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
17、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下的路基(多年冻土多年冻土)。命题方向命题方向本考点多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或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载体本考点多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或具体的生活情境为载体,以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基选择题形式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本原理及在现实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获取旨在考查考生读图获取和整合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整合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难度较小。押题押题1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黑夜时低至183 。
18、为适应极端环境,。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下的作息规律。下左图为左图为“玉兔号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太阳翼”,脚踩,脚踩“风火轮风火轮”,身披,身披“黄黄金甲金甲”,腹中,腹中“秘器秘器”多。多。“玉兔号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据此回答强。据此回答(1)(2)题。题。(1)材料中提到的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右图中的接收到的辐射对应上右图中的()AB CD(2)
19、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强,强,强强B强,强,弱弱 C强,强,强强 D强,强,弱弱BD解析:解析:(1)月球表面没有大气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作用,所以所以“太阳翼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接收到的辐射应为。选。选B。(2)月球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而夜晚地面辐射强
20、,没有大气逆辐射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选气温低。选D。押题押题2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下图为成都和拉萨某时段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成(1)(2)题。题。(1)与成都相比,拉萨与成都相比,拉萨()A白天大气辐射强白天大气辐射强B夜晚大气逆辐射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强C白天太阳辐射强白天太阳辐射强D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地面辐射强(2)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成都和拉萨气温日较差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是两地()A纬度差异较大纬度差异较大 B经度差异较大经度差异较大C地面状况不同地面状况不同D人类活动的差异大人类活动的差异大CC解析:第解析:第(1)题题,拉萨地处青藏
21、高原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稀薄,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因而白天太阳辐射强。第,因而白天太阳辐射强。第(2)题题,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白天拉萨的成都地处四川盆地。白天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太阳辐射强,气温上升快;夜晚拉萨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上升快;夜晚拉萨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保温作用差用差,气温下降快。气温下降快。1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五个关键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五个关键点考点二大气运动和降水考点二大气运动和降水2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等压线图的判读方法“高高低低高高低低”原理,即高压凸向高处,低压凹向原理,即高压凸向高处
22、,低压凹向低处,如右图所示。低处,如右图所示。_,气压,气压_,即即abcdef。A处等压处等压线凹向低处,为低气压,线凹向低处,为低气压,B处等压线凸向高处,处等压线凸向高处,为高气压。近地面,气流由为高气压。近地面,气流由B流向流向A,而高空,气流由,而高空,气流由A流向流向B。根据等压线凸向可直接判断气压高低,确定大气运动方。根据等压线凸向可直接判断气压高低,确定大气运动方向。向。海拔越高海拔越高越低越低3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应用类型类型示意图示意图应用应用山谷风山谷风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由于夜晚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巴山夜雨巴山夜雨”
23、现象;夜现象;夜晚,当冷空气在谷底集晚,当冷空气在谷底集聚时,容易出现上热下聚时,容易出现上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逆温现象类型类型示意图示意图应用应用海陆风海陆风热岛效热岛效应应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海陆风加速海陆间水分和热量的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的交换,白天的海风使近海岸湿润,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湿润,夜晚的陆风使陆地凉爽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热岛效应强弱反映城乡温差大小。有污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小。有污染的企业要远离居民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外,避区,并布局在绿化带以外,避免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区免热力环流中污染物进入市区4.风的形成图示风的形成图示
24、5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和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位置和成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位置和成因(以北半球为例以北半球为例)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形成;副热带高气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2)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气压带与风带影响下的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受控气压带与风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带大气运动状大气运动状况况降水多少与类降水多少与类型型赤道多赤道多雨带雨带副热带副热带少雨带少雨带温带多温带多雨带雨带极地少极地少雨带雨带赤道低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为主上升为主多,对流雨多,
25、对流雨为主为主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为主下沉为主少,大陆东少,大陆东岸例外岸例外西风带和副极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地低气压带多锋面、气多锋面、气旋活动旋活动多,锋面雨多,锋面雨与气旋雨与气旋雨极地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下沉为主下沉为主少少(3)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据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判断季节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_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化,就北半球而言,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冬季南移。如下图所示:太阳直射点太阳直射点6降水的成因分析降水的成因分析(1)影
26、响降水的各种因素影响降水的各种因素空气的上升与下降:空气的上升与下降:_、_。风向:从海洋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风向:从海洋上吹来,多雨;从陆地上吹来,少雨。地形:地形:_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地区高山相对降水较_,形,形成雨岛;成雨岛;_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地区的盆地内部降水较_。暖湿。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气流的迎风坡_,背风坡,背风坡_雨。雨。上升气流多雨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下降气流少雨干旱干旱多多干旱干旱少少多雨多雨少少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纬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纬度: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如西风带如西风带)多雨,由高纬流向多雨,由高纬流向低纬低纬(
27、如信风、极地东风如信风、极地东风)少雨。少雨。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有增湿作用。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2)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降水多少的成因分析多雨多雨少雨少雨气流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下沉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低压中心,低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高压中心,高气压带控制低压槽控制低压槽控制高压脊控制高压脊控制锋面控制锋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单一气团控制地形迎风坡地形迎风坡地形背风坡地形背风坡迎岸风迎岸风离岸风离岸风暖流沿岸暖流沿岸寒流沿岸寒流沿岸夏季风影响夏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影响 (
28、2013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T1011,8分分)雾是近地面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市。据此完成(1)(2)题。题。(1)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光照较强(2)夏季,夏季,S市主要受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低压控制D高压控
29、制高压控制CD审题专练审题专练1读文字材料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抓住核心词语题干材料题干材料“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就易形成雾。雾。”可知雾的形成条件:可知雾的形成条件:_充足;充足;_。水汽水汽大气降温大气降温2审图像材料审图像材料,把握关键信息把握关键信息12230W北移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副热带高气压解题秘笈解题秘笈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据两地距离判断降水差异影响因素的方法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体差异
30、等材高考中经常给出两地的降水统计图表、两地降水具体差异等材料来命题料来命题,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分析此类题目时可根据两地距离分析降水差异。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南北方向,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则一般从大气环流角度去分析。分析。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若两地位于位置较远的东西方向,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则一般从海陆位置角度去分析。分析。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东西两岸若两地位于纬度大致相当的大陆东西两岸,则一般从洋流角,则一般从洋流角度去分析。度去分析。若两地位置较近若两地位置较近,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形,且降水差异较大,则一般从地
31、形(迎、背迎、背风坡风坡)角度去分析。角度去分析。视角视角1等压线图上风向判断等压线图上风向判断1(2013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T9,4分分)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日6时的气压形势,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千米/天的速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图中甲地度东移。读图,图中甲地14日日69时的风向为时的风向为()A偏东风偏东风B偏南风偏南风C东北风东北风D西北风西北风B 解析:图中甲地东南侧气压高于西北侧解析:图中甲地东南侧气压高于西北侧,气流在气压梯度力气流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由东南向西北流动作用下由东南向西北流动,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
32、右偏转成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成偏南风偏南风,故排除故排除A、C、D三项三项,选择选择B项。项。视角视角2影响降水因素分析影响降水因素分析2(2014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T10,4分分)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下图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读图,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置。读图,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盛行西风盛行西风地形抬升地形抬升暖流增湿暖流增湿反气旋活跃反气旋活跃AB CDA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解析: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出图示岛屿为新西兰的南岛的南岛,该岛地处西风带内该岛地处西风带内,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迎风岛屿的西南部为西风的
33、迎风坡坡,多地形雨多地形雨,故选故选A;由洋流的分布可知;由洋流的分布可知,该岛屿附近无该岛屿附近无暖流分布暖流分布,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如果反气旋活跃则降水不会丰富,故故说法错说法错误误,排除排除B、C、D。3(2013高考全国卷高考全国卷,T4,4分分)下图为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米,距海约180千千米。读图,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米。读图,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34、A大气环流大气环流B地形地形C纬度位置纬度位置D洋流洋流B解析:图示区域位于解析:图示区域位于45N附近附近,且分布着一条南北走向的且分布着一条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高大山脉,此外植被覆盖区在西部此外植被覆盖区在西部,东部是高原荒漠区。上东部是高原荒漠区。上述信息表明述信息表明,该区域的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处在山,该区域的西部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且处在山脉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植被茂盛,而东部位于山脉的背脉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植被茂盛,而东部位于山脉的背风地带,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分布着荒漠。可见,该区域风地带,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分布着荒漠。可见,该区域降水西多东少的差异主要是地形降水西
35、多东少的差异主要是地形(即山脉阻挡西风即山脉阻挡西风)造成的,造成的,故选故选B。该区域同处西风带内。该区域同处西风带内,山脉东西两侧纬度位置相山脉东西两侧纬度位置相同同,故排除故排除A、C两项;图中山峰距离海洋约两项;图中山峰距离海洋约180千米千米,由比由比例尺可知例尺可知,该区域西部边缘距海洋也有该区域西部边缘距海洋也有100多千米多千米,因而降因而降水差异受洋流影响很小水差异受洋流影响很小,故排除故排除D项。项。命题方向命题方向1以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以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利用大气的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现象,并对现实生产生活作出评价和指导;考查考生
36、对热并对现实生产生活作出评价和指导;考查考生对热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力环流原理的理解,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等热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等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影响。2以某时某地风向、风速变化图以某时某地风向、风速变化图,或结合气压分布图为载体或结合气压分布图为载体,考考查某地风向、风速的大小与变化。查某地风向、风速的大小与变化。3根据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影响根据区域图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影响.押题押题1(2016漳州市七校联考漳州市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下图为某地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压线(单位:百帕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题。(1)此时,乙地吹此时,乙地吹()A西南风西南风B西北风西北风 C东南风东南风D东北风东北风(2)图中丁处等压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图中丁处等压线发生弯曲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迎风坡,气温低地处迎风坡,气温低 B地处背风坡,气温高地处背风坡,气温高C地处平原,气温高地处平原,气温高D地处高原,气温低地处高原,气温低(3)对从甲地至丙地气象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对从甲地至丙地气象要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先降后升再降气温先降后升再降B气压先降后升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清洗算法在智能客服中的应用对比报告001
- 2025至2030年中国海南旅游业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 2025版智慧社区物业管理及设施更新及安保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特殊技能人才法人技术顾问聘用合同
- 2025版专业级挖掘机械设备采购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企业师徒结对技术研发与市场合作合同
- 2025版数据中心空调系统维保及能效提升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稻谷加工技术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保密协议书
- 2025年度高端装修贷款合同文本
- (高清版)DB44∕T 1024-2012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双组分)》
- 2025年纪委遴选笔试题及答案
- 玉露香梨树栽培管理技术
- 校园方责任保险服务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诺帝菲尔FCI-2000消防主机操作
- 2025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租房合同附带室内物品清单
- 2025年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含答案)
- 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骨髓炎诊断与治疗
- “满鲜一体化”视域下“满鲜”商业会议所联合会研究(1918-192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