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4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言文阅读训练(一)刘毅传(节录) 房玄龄等 刘毅字仲雄,东莱掖人。幼有孝行,少厉清节,然好臧否人物,王公贵人望风惮之。侨居平阳,太守杜恕请为功曹,沙汰郡吏百余人,三魏称焉。为之语曰:“但闻刘功曹,不闻杜府君。”魏末,本郡察孝廉,辟司隶都官从事,京邑肃然。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曰:“攫兽之犬,鼷鼠蹈其背。”毅曰:“既能攫兽,又能杀鼠,何损于犬。”投传而去。 武帝受禅,以毅忠謇正直,使掌谏官。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京师肃然。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毅以为不敬,止之于门外,奏劾保傅以下。诏赦之,然后得入。 帝尝南郊,礼毕,喟然问毅曰:“卿以

2、朕方汉何帝也?”对曰:“可方桓灵。”帝曰:“吾虽德不及古人,犹克己为政。又平吴会,混一天下。方之桓灵,其已甚乎!”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有直臣,故不同也。”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妻子有过,立加杖捶,其公正如此。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帝以毅清贫,赐钱三十万,日给米肉。太康六年卒,武帝抚几惊曰:“失吾明臣,不得生作三公!”即赐仪同三司,使者监护丧事。 (晋书·列传第十五) 注传:任官的符信。诸葛丰、盖宽饶分别是汉元帝和汉宣帝时的司隶校尉,均以刚直敢言闻名。式瞻:敬仰、景

3、慕。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A.王公贵人望风惮之(风:风声) B.少厉清节(厉:磨砺、磨练) C.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殆:大概(表推测) D.犹克己为政(克:克制) 2.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皇太子朝,鼓吹将入东掖门 B.转司隶校尉,纠正豪右 C.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 D.妻子有过,立加杖捶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方之桓灵,其己甚乎则或咎其欲出者 B.三魏称焉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C.又能杀鼠,何损于犬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以下诸句的解释,在文中的意思不

4、正确的一项是() A.然好臧否人物 但喜欢评论人物的优劣 B.毅将弹河南尹,司隶不许 刘毅将到河南当府尹,司隶校尉不准 C.时人以毅方之诸葛丰、盖宽饶 当时人们把刘毅比作西汉时的诸葛丰、盖宽饶 D.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但由于(刘毅)严峻刚直,没有作到三公辅相 5.以下六句话,分编四组,都能表现刘毅忠謇正直的一组是() 幼有孝行,少厉清节司部守令望风投印绶者甚众皇太子鼓吹而朝,毅止之于门外言议切直,无所曲挠妻子有过,立加杖捶然以峭直,故不至公辅 A.B.C.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毅从小就孝敬父母,品格清正,容居平阳时,太守杜恕请他做郡里的功曹,他淘汰了郡

5、里大小官吏百余名,后因弹劾河南府尹不成,弃官离开平阳。 B.晋武帝时,刘毅奉命担任司隶校尉,听到这个消息,他管辖范围内的不法官吏有不少都弃官而逃。他连皇太子不合礼仪的行为,也敢制止。 C.在答武帝问时,刘毅指出皇帝在卖官一事上还不如汉末昏庸的桓灵二帝,武帝不仅不恼怒,还十分赏识他的直言敢谏。 D.刘毅一心为公,言议切直,为朝野所敬仰。武帝对其关爱有加,赏他金钱米肉。当听到他去世的消息时,武帝十分伤感,追赐他三公的仪仗,并派人督办他的丧事。 7.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毅夙夜在公,坐而待旦,言议切直,无所曲挠,为朝野之所式瞻。 译文:_。 (二)王粲 陈寿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

6、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于)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

7、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旁碑。人问曰:“卿能谙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二十二年春,道病卒,时年四十一。 (选自三国志·卷二十一·王卫二刘

8、傅传)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皆惊。 B.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C.其强记默识如此。 D.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A.太祖辟为丞相掾 辟() B.自以为西伯可规 规() C.诏除黄门侍郎 除() D.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 貌寝()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蔡邕见而奇之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C.以西京扰乱,皆不就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太祖辟为丞相掾古人以俭为美德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

9、的一项是() A.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 B.刘表雍容荆楚 C.下车即缮其甲卒 D.博物多识,问无不对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王粲“有异才”的一项() 粲貌寝而体弱通侻。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博物多识,问无不对。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 A.B.C.D. 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蔡邕对王粲的才华感到惊异,极为赏识。王粲到蔡邕家门,蔡邕就急忙出来迎接。宾客们看到王粲年纪轻轻,身材矮小,都十分惊讶。 B.王粲十七岁时,朝廷任命他为黄门侍郎。当时长安局势混乱,他没有接受,就离开长安去投奔刘表。刘表死后,王粲

10、劝说刘表的儿子刘琮归附曹操。 C.王粲认为,袁绍表面上喜爱贤士,实际却不肯放手任用,所以他们都离开了袁绍;刘表不知道任用才智出众的读书人,所以国家危亡时没有人肯帮助他。 D.王粲记忆力惊人。一次王粲看别人下围棋,把别人的棋局搅乱了,只好替他们按照原来的局势摆好。下棋的人不信,让他另摆一盘,结果两盘棋完全相同。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译文:_。 (三)苏秦始将连横 刘向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

11、父母不与言。苏秦喟然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为我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黄金万溢以随其后。约纵散横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

12、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当(苏)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东之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乎哉?” (选自白本松、华锋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简编(上册),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0月) 1.对下

13、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两个“说”读音、意义都相同,都读shu,主张。 B.陈箧数十。陈箧:摆出书箱子。 C.引锥自刺其股股:大腿。 D.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特:只、不过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引锥自刺其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B.抵掌而谈,赵王大悦君将哀而生之乎 C.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D.诸侯相亲,贤于兄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对其所用句式解说错误的一项() A.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被动句,“在”、“用”均为动词直

14、接表被动。) B.故曰:“式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不式于四境之外。” (被动句,“于”表被动。) C.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判断句,用“耳”表判断。) D.天下莫之能伉。 (宾语前置句。“伉”通“抗”,动词“之”作宾语提前。) 4.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反映苏秦“合纵”成功的一组() 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受相印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式于政,不式于勇转毂连骑,炫煌于道皆欲决于苏秦之策 A.B.C.D. 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古今意义差别最小的一项是() A.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 B.负书担橐,形容枯槁 C.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D.山东之国,从风而服

15、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耗尽资用,游说秦王没有成功;狼狈归家,受到家人蔑视。 B.苏秦不惧失败,发愤读书,刻苦钻研,充满自信,终于成功。 C.苏秦游说赵王,受到重用,一时间合纵策略遍行天下各诸侯国。 D.苏秦终于衣锦还乡,家人去郊外迎接;他嫂子前倨后恭、让苏秦感慨万端。 7.翻译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 (1)期年,揣摩成,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 译文:_。 (2)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以忽乎哉?” 译文:_。 参考答案 (一)1.A。风:仪容、风采。 2.C。A.鼓吹:古义为“弹奏乐器”,今义是“吹嘘”。B

16、.纠正:古义为“督察管理”,今义为“改正”。C.望风:古今都有“听到消息”之义。D.妻子:古义“妻和子女”,今义“夫人(女方)”。 3.C。A.其:语气副词,其:指示代词,那个;B.焉:代词,他,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C.两个“于”都是介词,译为“对,对于”;D.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而,连词,表递进关系。 4.B。不是“到河南当府尹”,而是“将要弹劾河南府尹”,关键是对“弹”的理解。 5.C。是说他少年时孝顺,严格要求自己。是说“司部守令”的行为,均不能表现“忠謇正直”的性格。 6.A。弹劾河南府尹不成离职,不是在平阳,叙述错位。 7.译文:刘毅从早到晚忙于公事,坐等天亮,言谈议

17、论恳切直率,不屈不挠,被朝内外的人敬仰。 (二)1.B。A“坐”同“座”;C“识”通“志”,记忆;D“覆”通“复”。 2.A辟征召;B规效法;C除任命、授官职;D貌寝其貌不扬。寝:不显露。 3.D。A奇,意动用法,认为奇特,奇,形容词,奇特;B尽,副词,全部,尽,动词,完;C以,连词,因为,以,连词,而且;D均为动词,当作,作为,是。 4.B。A.古义:为所重用,今义:昂贵;B.古今义同均为“从容不迫的样子”;C.古义:到任,今义:从车上下来;D.古义:学问渊博,今义:动、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 5.D。都是表现王粲“有异才”,而写相貌体态,说明他的官职。都不体现“有异才”。 6.D。棋局不是王粲搅乱的。 7.译文:他擅长写文章,提起笔来一挥而就,没有什么需要改动的地方。以致当时的人们常常以为他是事先构思好的。然而,即使再加以精心推敲,也不能写得更好了。 (三)1.A。前一个“说”读shuì,劝说、游说;后一个“说”shu,主张、意见。 2.C。A其:他的,其:自己;B而:连接状语与中心词,相当于“地”,而:表并列;C两个“之”都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于:表比较,于:表被动。 3.B。该句中的“于”不表被动,“式”解释为“用心”,“于”相当于介词“在”。 4.B。说苏秦开始游说赵王,不能说明成功;说的是有用的谋略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