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移动存储设备_第1页
第9章移动存储设备_第2页
第9章移动存储设备_第3页
第9章移动存储设备_第4页
第9章移动存储设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9章章 移动存储设备移动存储设备掌握USB闪存盘的结构、USB接口的主要特点,了解MP3 ,了解移动硬盘。掌握USB闪存盘的安装、USB启动盘的制作。9.1 移动存储器的分类1. 按是否需要驱动器分类 有驱动器型:软驱、光驱、读卡器 无驱动器型:U盘、MP32. 按存储介质分类 磁介质、光介质、半导体3. 按接口分类 USB、IEEE1394。9.2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 USB闪存盘由于均为USB接口,所以俗称U盘。闪存盘就是采用闪存(FlashMemory)作为存储器的移动存储设备。由于闪存具有掉电后保持存储的数据不丢失的特点,因此U

2、盘成为理想的移动存储设备。常见USB闪存盘的外观如图91所示。 闪存盘主要由I/O控制芯片、闪存、电路板和其他电子元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9-2所示。1. I/O控制芯片:分USB1.1,USB2.0;作为设备端;2. 闪存(闪存(Flash Memory)是可读、写,断电不丢失信息)是可读、写,断电不丢失信息的存储器,可擦写的存储器,可擦写100万次以上;万次以上;3. 写保护开关(少数产品):可防止误删除数据和病毒的破坏;4. 电路板和其它电子元件。9.2.1 USB闪存盘的结构 1. USB接口标准 闪存盘使用的是USB接口,现在主流的 USB接口标准有两种:USBl.1和USB2.0。

3、接口标准的最大传输率是: USB1.1 速度速度12Mb/s, 1.5MB/S(12Mb/8=1.5MB) USB2.0 速度速度480Mb/s, 60MB/S 可以连接多个设备、相互兼容。2. 闪存盘的数据传输率:实际速度与微机的配置有关,分为数据读取速度 / 数据写入速度。 USB1.1 读:900KB/S、 写:700KB/S; USB2.0 读:8MB/S、 写:6MB/S,9.2.2 USB闪存盘的主要参数3即插即用(无驱动程序型) 对于Windows系统来说,只有在Windows 98的第二版之后才完全支持USB设备,因此USB闪存盘只有在更高版本的Windows上才有资格享用。W

4、indowsXP及Windows 2000能够直接识别大多数USB闪存盘;在 Windows 98下,USB闪存盘都要安装其相应的驱动程序。4. 启动型 在具有启动在具有启动USB设备的主板中,闪存设备的主板中,闪存盘可以引导操作系统盘可以引导操作系统,启动计算机。启动计算机。即将BIOS设置中的First Boot Device设置为USB_ZIP。有的启动型闪存盘可以仿真软驱。对于早先的主板,没有USB启动选项,则无法实现启动功能。 BIOS设置第一启动设备为USB_ZIP; U盘带系统格式化。5. 加密型 可通过闪存盘中的程序控制访问闪存盘的权限和对数据加密。6. 认证 符合认证标准的产

5、品,其质量才有保证, 认证包括国际USB组织对USB2.0标准的高速传输认证,以及FCC和CE认证。7.存储容量:32MB、。4GB。例:风驰USB接口盘技术参数: 容量:64MB/128MB/256MB/512MB/1.0GB 产品芯片:SAMSUNG/TOSHIBA/HYUNDAI 接口标准:USB1.1/USB2.0 读写速度: 读取速度:950KB/S ;写入速度: 700KB/S (USB 1.1) 读取速度:7MB/S ;写入速度:2-7MB/S(USB2.0)U盘实际读写速度与所采用芯片种类有关 ,可分区(加密区/非加密区),可设置多位的密码,支持USB ZIP/USB HDD模

6、式启动,数据保存可达十 年之久,可以重复擦写100万次以上。9.2.3 USB总线特点1、数据传输速率高:8MB/s, 软驱500KB/S(不包括启动时间);2、数据传输可靠:连接线少、故障率低。3、可同时挂节多个USB设备:有2、4口USB集线器。4、USB接口能为设备供电:USB充电器、台灯。5、支持热插拔:在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拔下U盘(注意删除U盘硬件后再拔)。9.2.4 USB接口的结构与典型应用USB接口可提供5V/500 mA的电源,数据传输距离可达5米。图9-3 USB的应用图9.2.5 MP3播放器MP3播放器就是可播放MP3格式的音乐播放工具。MP3是为了压缩声音信号而设计的

7、,是一种新的音频信号压缩格式标准。图9-4 MP3的外观MP3:全称为MPEG1 Layer-3音频文件,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译为活动图像专家组,特指活动影音压缩标准,MPEG音频文件是MPEG1标准中的声音部分,也叫MPEG音频层,它根据压缩质量和编码复杂程度划分为三层,即Layer-1、Layer2、Layer3,且分别对应MP1、MP2、MP3这三种声音文件. 1. MP32. MPEG音频3层压缩规格 音频压缩的原理是利用编码技术,将源文件(多为Wave格式)重新进行编码压缩,其次是利用数据缩减,将人类听觉中的不敏感部分删除,从而达到缩

8、小文件尺寸的目的。 图9-5 压缩规格示意图Wave是一种没有经过压缩的音乐档案格式,不失真,但是文件的尺寸非常大,存储1分钟的音乐要占用10MB的空间,所以作为随身听的源文件是不合适的。MP3的压缩比率大,可以达到1 10 ,存储1分钟的音乐只占用1MB的空间。在不影响声音效果的最小失真情况下减小文件尺寸便于保存和交换,它所生成的声音文件音质接近CD。3. MP3的内部结构 主要是LCD液晶屏、解码主芯片、 FLASH闪存芯片、按键、导航键、接口、供电等。 图9-6 MP3的内部结构4. 主要用途: MP3可作为U盘用于计算机间交换数据,也可从计算机上下载MP3文件独立播放。 MP3部分取代

9、了磁带机(随身听)、CD机,而成为音频播放的主流。5. MP4播放器 MP4播放器是利用CPU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 Processer)来完成处理传输和解码MP4文件的任务的。功能:看视频、音乐播放、浏览图片,部分产品还可以上网。使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有WindowsCE、Linux和厂商自行开发的操作系统作为MP4的底层平台,也有MP4播放器不使用任何操作系统的。 DSP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完成多种处理任务,而且此过程所消耗的能量极少(这也是它适合于便携式播放器的一个显著特点)。9.3 移动硬盘9.3.1移动硬盘和移动硬盘盒的结构 移动硬盘是用普通的硬盘连接一个ID

10、E到USB的转换器,实现大容量U盘的目的。 完成IDE接口到USB通用接口转换的装置就是移动硬盘盒。移动硬盘特点:容量大、体积小、支持热插拔、移动硬盘特点:容量大、体积小、支持热插拔、支持支持 USB1.1/2.0USB1.1/2.0标准,标准,容量有20GB、40GB、80GB等,采用的笔记本硬盘有2.5或1.8英寸。 当前市场上可供挑选的移动硬盘盒很多,其基本结构都是相同的。移动硬盘包括硬盘、接口转换电路、IDE接口连线、电源连线和外壳等部分,如图9-7所示。1.硬盘 硬盘是移动硬盘的存储介质。目前移动硬盘内所采用的硬盘类型主要有三种: 3.5in台式机硬盘;2.5in笔记本硬盘;1.8i

11、n微型硬盘。1.8in、2.5in(分为薄盘和厚盘)、3种硬盘的大小比较,如图98所示2. 接口转换电路 接口转换电路的作用实现硬盘的IDE接口到USB接口的转换,主控芯片的型号决定移动硬盘的USB接口规范标准,常用的USB与IDE接口转换芯片是GL811和M5621,如图9-9所示。3接口和接口连线 接口部分包括:电源开关、四针电源接口。接口连线包括数据线和电源线,数据线用于硬盘与USB接口之间的连接。如图9-10所示是硬盘盒上的接口。4外壳 移动硬盘的外壳的作用主要是固定硬盘,减少外部震动对硬盘的直接影响,保护硬盘。9.3.2移动硬盘盒的主要参数1移动硬盘盒的尺寸 由于硬盘的尺寸有3.5i

12、n、2.5in和1.8in,移动硬盘盒的大小也分为3.5in、2.5in(还分为薄盘和厚盘)和1.8in三种标准,分别安装对应尺寸的硬盘。另外还有一种多功能的5.25in移动硬盘盒,可以安装硬盘、光驱 或刻录机,从而变成一台外置的光驱或刻录机。如图9-11所示,分别是3.5in和2.5in硬盘盒。2. 接口类型和数据传输率 移动硬盘盒外置接口方式按USB接口有两种标准: USBl.1的传输速度只有12Mbps, USB2.0的传输速度高达480Mbps。3移动硬盘盒的电源 市场上销售的2.5in硬盘盒都不配备电源,在USB数据线上多了一个USB插头,用于从微机的USB接口上取电,3.5in移动

13、硬盘盒都配备交直流转换器,有内置和外置两种,如图9-12所示。4移动硬盘盒的材质 目前常见的移动硬盘盒用料一般有塑料、铝以及铝镁合金三种。5移动硬盘盒的设计 一款移动硬盘盒是否使用方便,设计是关键,一般而言,移动硬盘盒大多具有以下 几种设计:散热孔、防尘设计、防滑设计、防震设计、硬盘指示灯。9.4 存储卡和读卡器1存储卡 市场上存储卡的种类繁多,从存储介质上分为闪存和微型硬盘这两大类。而闪存按照规格又分为CF卡、SM卡、MMC卡、SD 卡、MS卡(记忆棒)、xD卡和TF卡等等。存储卡的速度采用倍速,与CDROM的标准相同,即1倍速(1X)等于150KBs,如标称40速,则等于150X40=6M

14、Bs。(1) CF和CFII卡 CF卡的全称是Compact Flash,Compact 意指“小型的,轻便的”,CF格式最初是由 SanDisk、日立、东芝、德国Ingentix、松下等公司提出,被SanDisk公司在1994 年首次制造出来。CF卡的外观如图913所示。 微硬盘是CFII 接口的主要产物,微型硬盘在接口上与 CF卡完全兼容,但其存储原理则由原来的闪存介质改成了硬盘,具有大容量,低价格的优势,5GB以上容量的CF卡中安装的是1in微硬盘。装有微硬盘的 CFII 卡如图(2)SD卡 SD卡(Secure Digital Card,安全数字卡) 是根据MMC卡为基础,由日本松下、

15、东芝 和美国SanDisk公司共同开发研制的全新的 存储卡产品。SD卡的外观如图9-14所示。(3) miniSD卡 miniSD是SD卡的缩小版,miniSD卡及其 适配器的外观如图所示。(4) MMC卡 MMC卡(MultiMediaCard,多媒体卡) 由SanDisk与西门子联合开发于1997年11月发表,重量2g. MMC卡与MMCPlus卡的外观如图15。(5)RSMMC卡 RSMMC(ReducedSizeMMC)是小型化的MMC卡,RSMMC体积只有标准MMC 卡的一半大小,RSMMC规格为 24mmXl8mmXl.4mm,RSMMC的接口 电路与MMC卡完全相同,适配器也仅仅

16、是一个支架而已,装上随卡附带的延长座后,可以当做标准MMC卡来用。RSMMC卡及其适配器的外观。(6)Memory Stick(记忆棒) 记忆棒是索尼的特产,由SONY公司于 1999年底推出,主要供索尼的机型使用, 有长棒Memory Stick(50mmX21.5mmX2.8mm,4g)和短棒Memory Stick Duo(31mmX20mmXl.6mm,2g)之分,背面有写保护开关,记忆棒的外观如图916所示。(7) xD卡 xD卡(xD Picture Card)是富士和奥林巴斯继 SM卡后的产品,“xD-Picture Card”源自于 “extremeDigital”,于2002

17、年7月共同推出,大小为20mmX25mmXl.7mm,重量2g,主要出现在富士和奥林巴斯的数码相机中。xD卡同样具有并行写入的能力,但需要硬件支持才能发挥出来,xD卡的价格一直高居不下,市场上的兼容产品很少,其外观如图9-17所示(8) SM卡 SM(Smart Media)卡于1995年11月发布,它最大的特点是大、薄,其厚度只有0.76mm,是目前所有移动存储卡中最薄的产品,重量只有1.8g. SM卡的外观,濒临淘汰如图918所示。2读卡器 现在主流的读卡器大部分都采用USB接口,如图919所示。读取的存储卡格式有CF、SD、SM、MS等。采用USB接口的外置读卡器写入的速度可高达400K

18、bs,读取的速度更是稳定在1Mbs以上。95软盘驱动器和软盘 随着新型移动存储器的普及,软驱已经被淘汰。软盘: 3.5in 软盘 1.44MB 容量。 数据传输率 500KB/S 9.6 移动存储器的选购 现在用得最多和最方便的移动存储器是USB闪存盘,一般选购容量为512MB2GB,如果喜爱音乐,可选购MP3,其也可作为USB闪存盘来使用,价格稍贵。如果需要移动存储的文件较大,可选购4080GB、USB2.0接口的移动硬盘,其体积小、携带方便,复制文件的速度也较快。如果需要保存影视作品,最好选购容量为160GB以上的3.5in硬盘,配一个硬盘盒,最经济实惠。软盘驱动器已经淘汰,建议不要购买。9.7 USB接口设备的驱动程序安装和使用 由于Windows Me/2000/XP操作系统中已经内置了USB驱动程序,因此无需手动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USB闪存盘;而在Windows 98下,需要手动安装驱动程序。USB接口驱动程序的安装有两种形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