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简答题_第1页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简答题_第2页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简答题_第3页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简答题_第4页
成人高考-生态基础简答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态学的含义及变化生态学的经典定义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定义的发展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生态学分支和领域。有关生态学定义的差别主要是关于居住对象“生物”、居住地“环境”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容有所不同。不同发展阶段生态学定义也不断发展,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科学;现代生态学定义生态学为:研究生物及人类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2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生态学作为宏观生物学主要以个体、种群和群落等宏观方向不同等级的生命体系为研究对象。现代生态学研究的重点在于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

2、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组织层次的生态学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3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归纳为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和模型等三方面。野调是对难以或无法在实验室内进行的生态现象、生态过程的实地考察;实研包括控制实验和实验室分析,控制实验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中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生物影响的方法;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用各种模型,包括数学模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4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广义的环境概念是指某一主体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环境是指生物的栖息地,生物是环境的主体

3、。环境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与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按环境的主体分类,可分为以人为主体的人类环境和以生物为主体的生物环境。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经人类干涉后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原生环境(自然环境)和次生环境(半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按环境范围大小,可分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生态因子的概念与类型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归纳为气候因子、土壤因

4、子、地形因子、人为因子五大类。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生存因子的区别与联系构成环境的各要素称为环境因子;环境因子中一切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子则称为生态因子,如温度、湿度、氧、食物以及其他生物等;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物的生存因子(或生存条件、生活条件),如对植物而言,光、温、水肥和气等是其生存因子。生存因子是生态因子的子集,生态因子又是环境因子的子集。利比希(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在一定稳定状态下,任何特定因子的存在量低于某种生物的最小需要量,是决定该物种生存或分布的根本因素。这一理论被称做“Liebig最小因子定律”。应用这一定律时,一是注

5、意其只适用于稳定状态,即能量和物质的流入和流出处于平稳的情况下;二是要考虑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或质)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这一理论被称为谢尔福德(Shelford)耐性定律。该定律认为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下限或耐性上限的因子都是限制因子;每一种生物对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能够耐受的范围,即生态幅;在生态幅当中包含着一个最适区,在最适区内,该物种具有最佳的生理和繁殖状态。比较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的适应特点阳生植物叶子排列稀疏,角质层较发达,在单位

6、面积上气孔增多,叶脉密,机械组织发达。这类植物的光补偿点较高,光合作用的速率和代谢速率都比较高,在弱光下呼吸消耗大于光合生产便不能生长。阴生植物枝叶茂盛,没有角质层或很薄,气孔与绿体比较少。这类植物的光补偿点较低。10紫外光的生态效应紫外光主要引起化学效应,它有杀菌作用、产生红疹、引起皮肤癌和促进抗软骨病(佝偻病)的维生素D的合成。紫外光能被原生质吸收,大的剂量能使植物致死。昆虫对紫外光产生趋光性,因此紫外光常用于害虫诱杀、消毒灭菌。11光的生态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得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能量源泉,地球上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太阳光。太阳光本身又是一个十分复杂因子,

7、太阳光辐射的强度、质量及其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12光质的生态作用太阳光由红外光、可风光和紫外光三部分构成。不同光质对生物有不同的作用。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只是可见交区;红外光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紫外光主要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等。可见光对动物生殖、体色变化、迁徙、毛羽更换、生长、发育等也有影响。13列举生物对不利环境条件的适应机制休眠、后熟作用、滞育、温周期14何为有效积温、有效积温定律?有效积温定律有何意义一定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叫有效积温。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

8、这个总热量可用有效积温表示,这就是有效积温定律。 植物熟制的安排;农业生产和虫害预报。15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2030 ºC,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在地球分布的总格局。在温度因子中也不仅只是平均气温,而是平均气温、节律变温、温差、积温和极度端温度的综合作用。16昼夜变温对生物的影响促进某些种子萌发。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产品

9、质量。影响动物的行为。17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18物候节律及其意义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物候研究观测的结果,可应用于确定农地、确定

10、牧场利用时间、了解群落的动态等,特别是对确定不同植物的适宜区域及指导植物的引种工作具有重要价值。19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温度因子昼夜之间及季节之间温度差异的周期性变化,称节律性变温。温度的周期性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发育、迁移、集群活动等有重要影响。昼夜变温对许多动物的发育有促进作用;植物生长与昼夜温度变化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种子萌发和植物的生长起着促进作用形成植物的温周期现象。变温对于植物体内物质的转移和积累具有良好的作用。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律称为物候。植物的物候变化非常明显。动物对不同季节食物条件的变化以及对热能、水分和气体代谢的适应,导致生活方

11、式与行为的周期性变化。20水的生理生态作用生物起源于水环境;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水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介质;水分保持植物的固有姿态、保持动物体水分平衡;水能调节体温;21水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水生植物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以保证各器官组织对氧的需要。其机械组织不发达甚至退化,以增强植物的弹性和抗扭曲能力,适应于水体流动。水生植物在水下的叶片多分裂成带状、线状、而且很薄,以增加吸收阳光、无机盐和CO2的面积。22旱生植物的适应特征旱生植物在形态结构上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水分丢失;另一是增加水分摄取。旱生植物可以分为少浆植物和多浆植物两类。少浆植物有发达

12、的要系,增加水分摄取,植物叶面积很小,叶片特化成刺状、针状或鳞片状,且气孔下陷。多浆植物具有发达的储水组织。旱生植物适应干旱环境的生理特征表现在它们的原生质渗透压特别高。23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类型有哪几类植物对水分子的适应类型有: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两大类。水生植物分为: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陆生植物分为:湿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旱生植物。24土壤对植物的生态作用营养库的作用;养分转化和循环的作用;雨水涵养作用;生物的支撑作用;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等。25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的许多属性都间接或直接与土壤有机质有关: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氮、微量元素源;与各种

13、微量元素形成络合物,增加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调节养分平衡;土壤有机质能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是异养微生物的重要养料和能源,所以能活化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含量越多,土壤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越多。26植物对土壤养分的PH的适应类型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反应和要求不同,可以把植物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三种类型;酸性土植物仅能在PH<6.5的酸性土壤中生长,并且对Ca2+及HCO3-非常敏感,不能忍受高深度的溶解钙,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冷湿的针叶林地区和酸性沼泽土上,这里土壤中的钙及盐基被高度淋溶。碱土植物只能在PH>7.0的碱性土壤上生长

14、,适于生长在含有高量代换性Ca2+、Mg2+而缺乏代换性H+的钙质土和石灰性封面上,这类植物主要分布在气候炎热干旱的荒漠和草原地区,以及盐碱地区,这时降雨少,不足以淋失土壤中的盐基和钙质。中性植物生长在PH6.57.0的中性土壤上,大多数作物温带果树都属此类型。27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对植物生长起着很大的影响:1.将有机体中的营养元素还原成简单的、能被植物重新利用的状态。植物-土壤之间营养元素的循环,没有微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进行。2.腐殖化作用与矿化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形成土壤团粒结构。3.土壤微生物与植物形成共生体。4.有害的方面包括:植物病原菌;产生有毒物质并积累;与植物争肥

15、。28土壤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各种化学性质的综合反应,它对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有机的合成与分解、各种营养元素的转化和释放、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以及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都有着重要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影响很大,同时它又是植物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养分和能量的源泉。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主要来自土壤中的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29土壤母质对生物的影响母质是指最终能形成土壤的松散物质,这些松散物质来自于母岩的破碎和风化(残积母质)或外源输送物(运移母质)。土壤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质地深受母质的影响。基性岩母质多形成土层深厚的黏质土壤,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

16、呈碱性或中性反应。冲积物母质质地较好,营养丰富,土壤肥力水平高。30土壤组成及生态作用土壤是由固体(矿物质和有机质)、液体(土壤水分)、气体(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种组分组成的一个复杂而分散的复合系统。每个组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各组分相互作用,形成了许多土壤特性。除了上述万分之外,每种土壤都有其特定的生物区系,它们结土壤中有机物质的分解和转化,以及元素的生物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能影响、改变远走高飞的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构成了各类土壤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31氧气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1.O2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只有通过氧化,生物才能获得生命所必需的能量。2.根据生物对环境中含氧量的适应范围

17、,也可分为广氧性生物和窄氧性生物两类。绝大多数陆生植物与动物,都属于窄氧性生物,而绝大多数水生动物和植物属于广氧性生物。3.微生物中有严格厌氧菌,有氧则不能生长,如甲烷细菌;也有绝对好氧菌,无氧则不能生长,如固氮菌属;还有微好氧生物,仅在氧压低时生长正常。以上三类微生物对氧的耐性范围都比较窄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发酵,如链球菌属对氧的耐性范围就较宽。32风的类型季风、水陆风、山风和谷风、焚风、寒露风、台风、干燥风33生物对风的适应1.在多风的生境中,植株变矮。植物矮化的原因,主要是风力减小了大气湿度过,破坏了植物水分平衡,使细胞不能正常扩大。2.在高山、风口

18、常可看到由于风力的作用,有些树木形成畸形树冠,常称为“旗形树”。这是因为树木向风面生长的叶芽受到风的袭击、摧残或叶芽过度过度蒸腾而引起局部伤损。背风面由于树干挡风,枝叶生长较长。这种旗形树枝条的总数都比正常树的枝条少得多,光合作用也随之下降。3.植物在强风的影响下,又常造成树皮厚、叶小而坚硬,以减少水分的蒸腾,更为重要的是一般都有强大的根系有力地支撑着枝干,以增强植物的抗风力。34植被的防风固沙作用植被、特别是林带有防风固沙的作用,林内经常是无风或有很弱的风,林外的风进入林内后,魏快就失去了原有的风速,风通过森林后要经过500M有时甚至达到1000M进才能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林风不同高度上风速不

19、同,风速在地面最小,随高度增加而加大。在沙区植被可以起到固定流沙的作用,减少土壤的风蚀。一些地方不断发生“黑风暴”、“沙尘暴”就是由于植被遭到破坏的结果。35空气主要组成成分的生态作用氮是一切生命结构的原料。大气成分中氮气的含量非常丰富,但绿色植物一般不能够直接利用,必须通过固氮作用才能为大部分生物所利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固氮的途径一是通过闪电、宇宙射线、陨石、火山爆发活动的高能固氮;二是工业固氮;三是生物固氮。氧气是动植物呼吸作用所必需的物质,绝大多数生物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植物光合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深度增加而增加。对于动物来说,空气中二氧

20、化碳深度过高,会影响动物的呼吸代谢。36生物对风的适应风是许多树种的花粉和种子的传播者,风媒植物特有的花形和开花时间均是风媒植物对风的适应。在多风、大风的环境中,能直立的植物,往往会变得低矮、平展,并具有类似旱生植物的结构特征。“旗形树”也可以说是树木对盛行强风的适应。37焚风对生物的影响焚风是一种翻越高山,沿背风坡向下吹的干热风。焚风效应使背风坡山麓形成干热少雨的雨影区,并与山前出现完全不同的生境,在山前的迎风坡面比在背风坡面植物生长的更茂盛,动植物和种类也更多。焚风出现时天气燥热,冬季能引起积雪融化,暖季可加速作物生长,强烈时可使植物枯萎。38比较南北坡的生境特点及植被状况。1.南坡较北坡

21、有温度高、湿度小、蒸发量大、土壤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都强的特点,因而土壤有机质积累少,也较干燥和贫瘠。2.由于光照的差别,常把南坡称阳坡,北坡称阴坡。3.南坡的植被多喜暖、喜光、耐旱;北坡的植被则多耐寒、耐阴、耐湿,树木的生长也是南坡早于北坡。39南北坡对树木分布的影响1.同一树种和森林类型的垂直分布在北坡常低于南坡。2.同一地点,南坡的植物群落中常胡较南的(喜暖的)植物成分,北坡的植物群落中则有较北的(耐寒的)种类分布。3.在树种的分布区内,北方树种在其南界可分布到山的北坡,南方树种在其北界可分布到山的南坡,南坡是南方树种的北界,北坡是北方树种的南界。40不同坡度对生物的影响1.平坦地土壤深

22、厚肥润,宜于农作和一些喜湿好肥的树种生长。2.斜坡上,一般土壤较肥厚、排水良好,为林木生长理想的地区。3.陡坡上土层薄,石砾多,水分供应不稳定,林木生长较差,林分生产力低。4.在急险坡上,常发生塌坡和坡面滑动,基岩裸露,林木稀疏而低矮。41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1.水的流速与坡度、坡长成正比,即坡度越大,破面越长,径流水的流速也越大,它所能带走的泥沙的数量也就越多。2.在凸形的坡面上,坡长和坡度同时增加,下坡将受强烈的侵蚀。3.在凹形的坡面上,因上坡陡峭而下坡较平缓,中坡受侵蚀最强烈,下坡较轻。42焚风对生物的影响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的干热的风叫做焚风。当气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

23、上长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要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小。温暖季节中的焚风能加速谷物及果实的成熟,强烈的焚风则能使植物枯干而死亡。43山风和谷风对生物的影响在山区出现的、方向有昼夜转换现象的地方性风叫做山谷风。白天风自山谷吹向山顶,称谷风。夜间风自册顶吹向山谷,称为山风。总称山谷风。它是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与谷地的热力差异造成的。谷风带有水汽,可以增加雨量,山风则干燥。只要地形合适,山风和谷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但是只有热

24、带的深谷才较强盛,中纬度地方仅夏季多。强烈的山风和谷风对森林和农作物有破坏作用。44海风和陆风对生物的影响在晴朗稳定的天气条件下,海岸附近白天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这种风向昼夜交替的地方性风称为海陆风。热力因素是海陆风形成的基本原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时,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增热比海洋强烈,陆地上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同时,海上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大,空气下沉,并由低空流向陆地,以补充陆地上升的空气,这就是海风。陆地上上升的空气,在上空流向海洋,以补充海上的下沉气流,这样就构成一个环流。夜间,陆地冷却比海面快,陆地上空气冷而密度大,海面上空气暖而密度小,海面空气上升,而陆地

25、空气则下沉,并由低空流各海上,形成陆风。在内陆,如大湖沿岸、森林内外、城市和郊区之间等地表受热不均的地方,都可观测到类似于海陆风的地方性风。这种地方性风可造成热量和水汽的输送,对调节气候和小气候可起到一定的作用。45种群的主要特性1.空间特性:种群有一定的分布区域和分布方式。2.数量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密度、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比。3.遗传特性: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而且随着时间进程改变其遗传特性,进行进化和适应。46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种群密度的高低在多数情况下取决于:1.环境中可用的物质和能量的多少,种群对物质和能量利用效率的高低。2.生物种群营养级的高低。3.种群本身的生物学

26、特性。47各年龄结构类型种群的特征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3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1.增长型:种群的年龄结构含有大量的幼年个体和较少的老年个体,幼年个体除了补充死亡的老年个体外还有剩余,所以这类种群的数量呈上趋势。2.稳定型:种群中各个年龄级的个体比例适中,在每个年龄级上,死亡数与新生个体数接近相等,所以种群的大小趋于稳定。3.衰退型:种群含有大量的老年个体,种群数量趋于减少。48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可区分的类型1.种群出生率是描述任何生物种群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或速率。出生率还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绝对出生率;专有出生率;最大出生率;实际出生率;亦称生态出生率。

27、2.死亡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死亡个体数表示,也可以用死亡的个数与开始时种数个体数之比来表示。死亡率亦可区分为以下两种:最低死亡率;实际死亡率,或生态死亡率。49种群周期性波动的原因种群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是多年周期因素与种群间影响造成的.种群数量的年波动,一类主要受种群环境条件的周年差别,即外因所控制;号一类主要受种群本身,即内因所控制.50生态入侵及其危害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的扩展,这种过程称生态入侵.入侵种群由于关系不完善,进入生态系统后迅速扩展,破坏系统结构,影响系统功能,甚至导致生态平衡失调.51逻辑斯谛方程成立的假设条件

28、1.环境阻力一开始就出现,没有任何时滞;2.环境阻力的大小与种群大小成直线关系,每增加一个个体都产生相同的压力;3.逻辑斯谛以K为渐近线,最终种群数量在K水平稳定下来.52写出逻辑斯谛方程,并指出各参数的含义dN/dt=rN(1-N/K)=rN(K-N/K)式中:N-种群大小; t-时间; dN/dt-种群变化率; r-瞬时增长率; K-环境容量.或写该方程的积分式:Nt=K/(1+ea-n)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 a-曲线对原点的相对位置;53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包括的类型种群增长;季节消长;不规则波动;周期性波动;种群爆发或大发生;种群平衡;种群的衰落与灭亡;生态入侵.54 密度制约作用和

29、非密度制约作用的区别1.密度制约作用: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与种群密度相关;密度制约因素包括生物间的各种生物相互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不改变环境容量,通常随密度逐渐接近接近上限而加强。2.非密度制约作用: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那些影响作用与种群本身密度大小无关的因素。对于陆域环境来说这些因素包括温度、光照、风、降雨等非生物性的气候因素。对于水域环境则是水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一系列的因素。这种调节作用是通过环境的变动而影响环境容量,从而达到调节作用。55最后产量衡值的生物学意义在稀疏种群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很容易获得资源和空间,生长状况好,构件多,生物量大;而在密度高的各群中的个体,由于叶子相互重叠,根系在土

30、壤交错,对光、水和营养等竞争激烈,个体生长率降低,从而更合理地利用资源。56种群社会等级的意义1.有得于分工合作.2.种群内个体间关系稳定,减少能量浪费.3.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均有优先权。这样保证了种内强者首先获得交配和产后代的机会,所以从物种种群整体而,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57高期竞争排除原理及其推论1.竞争排除原理:即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两个生态位相同的特种不可能经久地共存在一起.2.高期排除原理提出三条推论:在一个稳定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们的两个物种,其中必有一个物种终将被消灭.在一个稳定群落中,没有任何两个物种是直接竞争者.群落是一个生态位分化了的系统,种群之间趋于相互

31、补充,而不是直接的竞争.58捕食的概念及形式捕食从广义的概念看,指所有高一营养级的生物取食和伤害低一营养级的生物的种间关系.广义的捕食包括:传统捕食,指肉食动物吃草食动物或其他肉食动物;植食,指动物取食绿色植物营养体、种子和果实。拟寄生,是指昆虫界的寄生现象,寄生昆虫常常把卵产在其他昆虫(寄主)体内,待卵孵化为幼虫以后便以寄主的组织为食,直到寄主死亡为止。同种相残,这是捕食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捕食者和猎物均属同一物种。59原始合作及其在生产中的意义原始合作指两个生物种群生活在一起,彼此都有所得,但两者之间不存在依赖关系。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利用不同生活型植物的间作和套种,有时可以相互利用对方造成的

32、有利环境条件等,相得益彰。60为什么说强大的生殖力是寄生虫结寄生生活的高度适应因为寄生虫在其生活史中都有其特殊的感染或入侵寄主的时期,强大的重力才能保证其有足够的机会转换寄主、继续繁衍。61物种形成的过程物种形成过程大致分为3个步骤:1.地理隔离.通常是由于地理屏障引起,将两个种群彼此隔离离开,阻碍了种群间个体交换,从而使基因交流受阻.2.独立进化.两个地理上和生殖上隔离的种群各自独立地进化,适应各自的特殊环境.3.生殖隔离机制的建立.假如地理隔离屏障消失,两个种群的个体可以再次相遇和接触,但由于建立了生殖隔机制,基因交流已成为不可能,因而成为两个种,物种形成过程完成.62物种形成的方式物种形

33、成的方式一般分为3类:异域性物种形成.邻域性物种形成.同域性物种形成.63比较Kr、两种对策生物的特点r选择与K选择的比较见表3-2r选择K选择适应气候多变,不可预测,不确定较稳定,可预测,比较确定死亡情况多灾难性的,随机的,非密度制约的较有选择性,密度制约的群体大小随时间变化,无平衡点,通常处在环境的K值以下,属未饱和的生态系统,有生态真空,每年需要生物重新定居随时间变化不大,平衡点处在接近于环境的K值上下,属于饱和的生态系统,无需生物重新定居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弱不一,一般较弱通常较激烈选择有利的方面种群迅速发展,提高最大增长率rmax,繁殖早,体重小种群发展缓慢,增强竞争能力,降低资源阈值,繁殖晚,体重大生活史短,通常不到一年长,通常长于一年64机体论的理论依据1.任何一个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阶段的成长过程。2.群落中,有些种群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只能在一定的群落中而不能在别的群落中生长。3.它们和有机体一样具有明确的边界,而且与其他群落是间断的、可分的、独立存在,可重复出现。可以像物种那样进行分类。65个体论的理论依据1群落的存在、组成及结构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但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都是不断变化的,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的。2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人们研究的群落单元是连续群落中的一个片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