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_第1页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_第2页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_第3页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_第4页
第1课自然辩证法与生态自然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辩证法概论硕士研究生公共理论课 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 陈来成 手机号码手机号码E-mail:课程说明 1、高校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硕士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自然辩证法概论法概论,1学分,学分,18课时。课时。 2、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辩证法概论总成绩按百分制计,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发言以及考勤)其中平时成绩(课堂讨论、发言以及考勤)占占20分,期末考试占分,期末考试占80分。分。 3、阅读书籍:、阅读书籍: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恩格斯)、(恩格斯)、反杜林论反杜林论(恩格斯)、(恩格斯)、数学手稿数学手稿(马

2、克思)、(马克思)、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列宁)、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文集、自然辩证自然辩证法概论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课 自然辩证法 与生态自然观 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二、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三、生态自然观一、自然辩证法是什么? 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门具体科学技术实践通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桥梁,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维方法。自然辩证法

3、的学科性质 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所属学科: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 性质: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性质:具有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特点: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特点: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点。 围绕科学技术的哲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围绕科学技术的哲学、社会、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正在形成面的研究,正在形成科学技术学科学技术学的研究领域。的研究领域。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线索:

4、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线索: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人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自然界。自然界。 人是主体,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承担者;人是主体,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承担者;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自然界是客体,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科学技术是中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科学技术是中介,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主要工具。然的主要工具。 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它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相互关系。 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领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

5、技术、社会领域,以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为域,以此相适应,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为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学技术社会论。 这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这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自然观自然观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即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即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研究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科学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模式、动力等一般规

6、律,模式、动力等一般规律,即即科技发展的辩证法科技发展的辩证法。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研究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思维方法以维方法、创新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思维方法以及科学技术活动方法等,即及科学技术活动方法等,即科技研究的辩证法科技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关系、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即科学技术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与创新型国家建设等,即科技社会互动的辩证法科技社

7、会互动的辩证法。包括科技社会经济发展观、科技伦理观、科技文包括科技社会经济发展观、科技伦理观、科技文化观、科技社会运行观、科技异化观等。化观、科技社会运行观、科技异化观等。 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广义的自然辩证法研究 除上述的理论基石(除上述的理论基石(“二观二论二观二论”)外,)外,自然辩证法还研究:自然辩证法还研究: 自然科学技术哲学问题:数学哲学、物理自然科学技术哲学问题:数学哲学、物理学哲学、化学哲学、天文学哲学、地质学学哲学、化学哲学、天文学哲学、地质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医学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生物学哲学、医学哲学、系统科学哲学、环境科学哲学、生态科学哲学、工哲学、环境科学哲学、生态科

8、学哲学、工程技术哲学等;程技术哲学等; 科学技术哲学史、科学技术思想史等。科学技术哲学史、科学技术思想史等。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古代自然哲学:古希腊罗马自然哲学 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154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开始。1543年,维萨留斯出版人体结构。 培根和笛卡儿创立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培根:经验论的认识论、归纳法的方法论;笛卡儿:唯理论的认识论、演绎法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了自然辩证法。 马克思:马克思:数学手稿数学手稿; 恩格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反杜林论反杜林论 。 恩格斯

9、的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发展史,马克是自然发展史,马克思的思的资本论资本论是社会发展史。是社会发展史。 马恩的自然辩证法马恩的自然辩证法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技术方法论。术方法论。 恩格斯写作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主要目的的主要目的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概括总结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帮助自然科学家们摆脱理论思维的混乱,唤起他们的帮助自然科学家们摆脱理论思维的混乱,唤起他们的辩证唯

10、物主义哲学自觉,促进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自觉,促进自然科学的健康发展;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潮。潮。 恩格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自然科学和哲学;自然科学和哲学;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与科学分类;自然界的辩证法、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与科学分类;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物质的运动形式、自然科学的辩证法;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数学和各门自然科学中的辩证

11、法;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过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自然科学向社会科学的过渡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出版,推动了自然辩证法的传播和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前苏联的传播和发展:前苏联于1925年出版了自然辩证法第一版本;前苏联主要研究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分析了现代物理学危机的实质和原因,发展发展了马恩自然辩证法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日译本上卷于1929年出版,下卷于1932年出版;汤川秀树、坂田昌一等自然科学家把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并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进行科学研究。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自然辩

12、证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9321932年年自自然辩证法然辩证法中译本出版。中译本出版。 2020世纪世纪5050年代,介绍前苏联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年代,介绍前苏联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成果,制订自然辩证法发展远景规划。 19781978年年1 1月月1616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日,经邓小平批准成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辩证法研究会,19811981年年1010月召开研究会成立大月召开研究会成立大会。会。 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确立中国自然辩确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框架。证法的基本理论框架。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中

13、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化发展的最新形态和理论实践。 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展望: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未来发展展望: 科学哲学的研究;科学哲学的研究; 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社会(STS)的研究;的研究; 科学思想史的研究。科学思想史的研究。 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与哲学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讨论题讨论题: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和意义 在“自然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人”这个动态的大系统中,科学技术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14、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1)着重领会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理论联系实际; (3)坚持“双百”方针,提倡学术民主。 (4)读史书、原著,写随想、读书笔记甚至著作;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提供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的指导; (2)提供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3)加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提高科技人员的理论素养和辩证思维能力。 (4)有助于理解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推进中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5)反对代替论和取消论两种错误倾向。二、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

15、论基础和方法点,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论前提。 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的演进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自然观的演进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中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形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而上学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义的自然观。 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形态)中国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当代形态)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自然观 古代自然观的基础古代自然观的基础整体知识

16、形态的自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如亚里士多德的然哲学,如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物理学。 古代科学的萌芽:不是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古代科学的萌芽:不是独立的、系统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别类的知识体系。 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天文、气象、力学、本来意义的自然科学:天文、气象、力学、数学、医学、建筑、航海。数学、医学、建筑、航海。 古代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自发的、朴素古代自然观是人类对自然界的自发的、朴素的、直观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的、直观的认识,以自然哲学的形态出现。 古代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古代自然哲学本质上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在这种知识形态中,自然发辩证

17、法的自然观。在这种知识形态中,自然科学与哲学融合在一起。科学与哲学融合在一起。 古代自然哲学探讨古代自然哲学探讨 万物的本原:物质性的元素。万物的本原:物质性的元素。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自然界是由物质元素在宇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自然界是由物质元素在宇宙中逐渐形成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宙中逐渐形成的,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在的力量。物内在的力量。 古代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古代自然观的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人来源于动物,生物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等。是进化的等。 古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古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自发性、直观性、自发性、直观

18、性、思辨性、猜测性。思辨性、猜测性。 【例子例子】古代地心说古代地心说 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结构,认为古希腊的柏拉图提出了同心球宇宙模型结构,认为地球不动,位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不动,位于宇宙的中心。 他的学生欧多克斯做了改进。他的学生欧多克斯做了改进。 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些同心球变成水晶天体壳到了亚里士多德那里,这些同心球变成水晶天体壳层,成为运动的天球。层,成为运动的天球。 系统的地心说形成于公元系统的地心说形成于公元2世纪,罗马的天文学家托世纪,罗马的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系统的地心说勒密提出系统的地心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沿着各自轨道绕

19、地球运行。阳、月亮和其他行星沿着各自轨道绕地球运行。 托勒密为了解释行星的不均匀运动,引入了本轮、托勒密为了解释行星的不均匀运动,引入了本轮、均轮和偏心圆以及均衡点等概念,构成完整的地心均轮和偏心圆以及均衡点等概念,构成完整的地心说体系。说体系。 古代自然观的缺陷古代自然观的缺陷 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不能科学地说明自然界; 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不能满足民众的需要; 蕴含着唯心主义的因素。蕴含着唯心主义的因素。 古代自然观的作用古代自然观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古代自然观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古代自然观在科学

20、上孕育了许多天才的预见。科学上孕育了许多天才的预见。 【例子例子】古希腊的原子论古希腊的原子论近代化学原子分子论:近代化学原子分子论: 古希腊爱克方特斯提出数学原子说,德谟克利特在此基古希腊爱克方特斯提出数学原子说,德谟克利特在此基础上提出原子论,认为础上提出原子论,认为 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坚固的不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原子是一种坚固的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在数量上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大小上是有区别的;虚空是空洞的空间,是无限的,在大小上是有区别的;虚空是空洞的空间,原子在虚空中永远作涡旋运动;事物是由原子集

21、合而组原子在虚空中永远作涡旋运动;事物是由原子集合而组成的,由于原子排列的形状、次序、位置有所不同,组成的,由于原子排列的形状、次序、位置有所不同,组成的事物也千差万别。成的事物也千差万别。 希腊后期哲学家伊壁鸠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原子论:希腊后期哲学家伊壁鸠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原子论: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原子是充实的,没有虚空,万物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原子是充实的,没有虚空,复合物由此组成,分解后又复归于此。复合物由此组成,分解后又复归于此。 中世纪宗教神学自然观 欧洲中世纪:古希腊时期与近代之间的中间年代。欧洲中世纪:古希腊时期与近代之间的中间年代。(Middle Ages) 自然

22、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属于自然科学、哲学的研究从属于圣经圣经教义。教义。 主张神创论的宇宙观,上帝创世说。主张神创论的宇宙观,上帝创世说。 它以托勒密的地心说为理论支点;它以经院哲学它以托勒密的地心说为理论支点;它以经院哲学的形态出现;在总体上它是人类思想史中的停滞的形态出现;在总体上它是人类思想史中的停滞和倒退。和倒退。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自然观 近代自然观的基础近代自然观的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达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先锋:达芬奇芬奇 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哥白尼革命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哥白尼革命引发自然观的革命性变

23、革。引发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 自然科学的自然科学的“独立运动独立运动”:哥白尼、开普勒、伽: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等。利略等。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自然哲学的数学原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理):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近代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近代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绝对不变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因果规律决定着物质的运动;以形而上学思的;因果规律决定着物质的运动;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等。维方式认识自然界等。 机械自然观的形成:霍布斯将力学原则引入哲学,建机械自然观的形成:霍布斯将力学原则引入哲学,建立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认为一切都受机械运动原

24、理立机械唯物论哲学体系,认为一切都受机械运动原理支配,可用机械原理加以解释。支配,可用机械原理加以解释。 对自然界进行机械论解释,描述机械的自然图景:德对自然界进行机械论解释,描述机械的自然图景:德奥雷姆奥雷姆“宇宙是装发条的钟表宇宙是装发条的钟表”,笛卡儿,笛卡儿“自然界是自然界是机器机器”、“动物是机器动物是机器”,拉美特利,拉美特利“人是机器人是机器”。 整个自然界被描述成为一个秩序井然的机械系统。整个自然界被描述成为一个秩序井然的机械系统。 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严格的机械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在拉普拉斯在概率论的解析理论概率论的解析理论中提出决定论,把中提出决定论,

25、把因果律发展成为绝对的机械决定论。因果律发展成为绝对的机械决定论。 近代自然观的特征近代自然观的特征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底性。 近代自然观的作用近代自然观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创造条件、提供方法论前提并起着过渡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方法论前提并起着过渡作用。 克服古代自然观的不足;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克服古代自然观的不足;反对抽象的思辨,强调经验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方法研究对象,对于和实证的方法,主张用分析还原方法研究对象,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贡献。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发展有贡献。 近代自然观的缺陷近代自然观的缺陷以

26、机械决定论以机械决定论认识自然界;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认识自然界;以因果决定论看待自然界;孤立和静止地研究自然界。孤立和静止地研究自然界。 【例子例子】牛顿的牛顿的“第一推动第一推动”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物理学中提出中提出“第一第一推动推动”,把行星天体的不动的推动者确定为,把行星天体的不动的推动者确定为“第一推动着第一推动着”(上帝)。(上帝)。 牛顿召回牛顿召回“第一推动第一推动”:“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单单出之于某一个自然原因,而是由一个全能单单出之于某一个自然原因,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的推动。智的主宰的推动。” 牛顿召回牛顿召回“神的第一推动神

27、的第一推动”既有时代的原因,既有时代的原因,也有牛顿本人的原因,还有近代科学本身发展也有牛顿本人的原因,还有近代科学本身发展还处于初期的原因。还处于初期的原因。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基础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理论世纪自然科学理论 理论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进入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理论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研究进入对经验材料进行综合整理和理论概括阶段。整理和理论概括阶段。 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马恩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17551755年,康德的年,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太阳系起源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星云假

28、说)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康德(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拉普拉斯星云说) 18281828年,维勒合成人工尿素,元素周期律;年,维勒合成人工尿素,元素周期律; 18301830年,赖尔在年,赖尔在地质学原理地质学原理中提出了地质渐变论,中提出了地质渐变论,继维勒之后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三个缺口;继维勒之后在形而上学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三个缺口;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 近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近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主

29、要观点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的;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等。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等。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等。性、批判性等。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证法的统一,把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统一起来,体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起来,体现了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把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统一起来,认为把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统一起来,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

30、性的统一。一。 作用作用 揭示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实现了自然观发揭示了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技方法论以及科学为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科技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技术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为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础; 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为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不可分离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不可分离的。 缺陷缺陷“经验上的证明经验上的证明”有待充分和深入

31、;有待充分和深入;“证明在细节上证明在细节上”有待深入和具体。有待深入和具体。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马克思、恩格斯以马克思、恩格斯以1919世纪自然科学为基础,确立了辩证世纪自然科学为基础,确立了辩证自然观,它阐明了自然界从天体、地球、生命到人类的自然观,它阐明了自然界从天体、地球、生命到人类的辩证发展。辩证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工业的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随着自然科学、技术与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自然观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自然观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 2020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生物学、生态科学

32、、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系统科学、生物学、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等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提出,把辩证唯物环境科学等的发展,全球环境问题的提出,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义自然观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成为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发展形态。自然观的当代发展形态。 系统自然观系统自然观 基础基础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系统科学、复杂性科学。现代自然科学革命:量子论、量子力学、相对论。现代自然科学革命:量子论、量子力学、相对论。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系统的;系统是开放的、整自然界是系统的;系统是开放的、整体的

33、和有层次的,它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不可逆体的和有层次的,它以进化和退化交替的形式不可逆地演化着,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地演化着,开放、远离平衡态、非线性作用和涨落等构成其演化的机制;自然界经历着构成其演化的机制;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混沌有序有序”交替循环的过程。交替循环的过程。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系统性、演化性、复杂性等。系统性、演化性、复杂性等。 意义意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自然界物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时间的不可逆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

34、织性,时间的不可逆性,自然界在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性,自然界在发展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统一。 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与还原分析方法不系统自然观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与还原分析方法不同。同。 人工自然观人工自然观 基础基础生态科学、系统科学、技术基础生态科学、系统科学、技术基础(采取、加工、控制、运输、通信、医疗等)。(采取、加工、控制、运输、通信、医疗等)。 自然界: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科自然界: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人工自然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学技术的物化。 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是人的能动性和实践是联系人与自然的纽带,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

35、统一。受动性的辩证统一。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人工自然是系统的、演化的;人工自然是系统的、演化的;人工自然不能超出人化自然界;人化自然界以人工自然不能超出人化自然界;人化自然界以外存在着无限的天然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人外存在着无限的天然自然界;人工自然界、人化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相互交换着物质、能量化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相互交换着物质、能量和信息。和信息。 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人与自然界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实践确立起来。人不能离开自然界,关系通过实践确立起来。人不能离开自然界,自然界也打上人类烙印。自然界也打上人类烙印。 自然界是自然界是“人化自然界人化自然界”(

36、马恩),是人的因(马恩),是人的因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素与自然因素的统一,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界。界。 马恩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引入人的主体因素,把马恩在对自然的理解中引入人的主体因素,把自然界看成是人参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人类自然界看成是人参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人类自然观的巨大飞跃。自然观的巨大飞跃。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 意义意义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丰富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观,实现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实现唯物论、辩证法、实践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一。实现人工自然界和天然自然界的统

37、一。 人工自然的扩大人工自然的扩大社会形态社会形态 技术革命技术革命 经济形态经济形态 人工自然物人工自然物渔猎社会渔猎社会 取火技术取火技术 原始经济原始经济 铜、铁铜、铁农业社会农业社会 农业技术农业技术 农业经济农业经济 建筑、城镇建筑、城镇工业社会工业社会 工业技术工业技术 工业经济工业经济 机器设备机器设备信息社会信息社会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信息经济信息经济 人工智能机人工智能机知识社会知识社会 科学科学 知识经济知识经济 知识产品知识产品 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 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始和谐渔猎文明;渔猎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初步异化人与自

38、然关系的初步异化农业文明;农业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对立工业文明;工业文明; 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人与自然关系的尖锐化信息文明;信息文明;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三、生态自然观三、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恩的生态思想马恩的生态思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统一的,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问题和人的问题;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克服人的需要和认识能力的片面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克服人的需要

39、和认识能力的片面性,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重要途径;要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要依靠科技解决环境问题;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统一的,人本主义是建设生态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是统一的,人本主义是建设生态环境的最高价值取向。境的最高价值取向。 渊源渊源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人和其他有机物共存于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人和其他有机物共存于自然界系统;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然界系统;古代中国:天人合一。 生态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的基础基础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物科生态自然观确立的自然科学基础:生态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学、环境科学、系统科学。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

40、根源现实根源 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全球性的生态环境危机。 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关系;人口问题: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关系;自然资源(再生性资源与非再生性资源)问题:土壤自然资源(再生性资源与非再生性资源)问题:土壤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资源、淡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矿物资源、石油天然气资源等问题;石油天然气资源等问题;环境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雾霾天气、土壤污环境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雾霾天气、土壤污染、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

41、等。染、臭氧层耗损、温室效应等。 对生态危机的反思:树立生态文明观对生态危机的反思: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首先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生态危机是社会异化的产物,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大量消生态危机是传统工业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生态危机是传统发展观所致(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生态危机是传统发展观所致(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 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偏见,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

42、路! 人类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主义之争人类中心主义与生物中心论、生态中心主义之争 人类中心主义:人是最高等级的存在;人是价人类中心主义:人是最高等级的存在;人是价值的原点;只有人具有思维能力,人是认识的值的原点;只有人具有思维能力,人是认识的主体;人是能动性的存在,能改造对象来满足主体;人是能动性的存在,能改造对象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自己的需求。 人类中心主义是关于人的生存的伦理学,但不人类中心主义是关于人的生存的伦理学,但不是人的完善的伦理学。人所拥有的潜能,并不是人的完善的伦理学。人所拥有的潜能,并不只够他的生存之用。只够他的生存之用。 生物中心论:敬畏生命,对于保护生物有意义。生

43、物中心论:敬畏生命,对于保护生物有意义。 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生态中心主义:把生态系统当作一个独立的整体,强调其整体性,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体,强调其整体性,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统的重要性。 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的关系;人与自然是一种生态的关系; 生态自然界是系统的、演化的、和谐的;生态自然界是系统的、演化的、和谐的; 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是整体的、开放的、动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系统,是整体的、开放的、动态的、自组织的,具有自我调控、

44、保持平衡的能力,态的、自组织的,具有自我调控、保持平衡的能力,能不断地演进,产生合理的结构;能不断地演进,产生合理的结构; 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和谐统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 生态自然观的生态自然观的主要特征主要特征全球性、和谐性、批全球性、和谐性、批判性。判性。 意义意义丰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贯彻落丰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科学发展观;有助于建设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宗旨 物质生产层面

45、: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物质生产层面: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是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生态产业,即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农业、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核心是生态农工业、信息业和服务业,核心是生态农业。业。 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和价思想观念层面: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和价值观念的生态化。值观念的生态化。 社会体制层面:在生态化物质生产的基社会体制层面:在生态化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建立新兴的社会体制。础上建立新兴的社会体制。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途径:(1 1)提高人的认识,确立人与自然是有机)提高人的认识,确立人与自然是有机统一体的观念统一体的观念( (基础基础) );

46、(2 2)发展科技,合理使用科技,不断提高)发展科技,合理使用科技,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关键关键) );(3 3)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改造)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把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自然和改造社会结合起来;(4 4)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必由之路必由之路) ); (5)(5)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和开发新能源。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思想渊源;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思想渊源; 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基本内涵;可

47、持续发展观及其基本内涵; 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提出; 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发展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发展原则:突出发展的主题,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普遍的权利。 可持续原则: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原则:追求发展的可持续性。 共同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共同性原则:人类根本利益和行动的共同性。 公平性原则: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公平性原则:强调人与人关系的公平性,包括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与代内公平。 公众性原则:公众性原则: 法制性原则:法制性原则: 2121世纪

48、议程世纪议程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全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方案。案。 中国中国2121世纪议程世纪议程 科学发展观:在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在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观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用来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问题,看待的发展观,用来看待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问题,看待社会发展问题。社会发展问题。 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协调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长期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长

49、期指导思想。 低碳经济与新能源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何谓低碳经济?何谓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之后的又一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效地利用能源、开发低碳经济实质是高效地利用能源、开发清洁能源和追求绿色清洁能源和追求绿色GDP,其核心是能,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源技术和减排技术的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制度的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本性转变。

50、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1992年,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1997年,年,京都协议书京都协议书。 “低碳经济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创建低碳经济。 2007年年7月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低碳经济法案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年12月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印尼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巴厘岛路线图”。 2008年年7月,月,G8峰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