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 各种英文缩写解释_第1页
LTE 各种英文缩写解释_第2页
LTE 各种英文缩写解释_第3页
LTE 各种英文缩写解释_第4页
LTE 各种英文缩写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RAN 无线接入网 <2>RNC 无线网络控制器 负责对基站进行整体管理, 包括对无线资源、本地移动用户和接入情况进行管理和控制, 并对传输情况进行优化; RNC的主要功能为无线资源管理, 网络相关功能、无线资源控制(RRC)的维护和运行, 网管系统的接口等。RNC的主要缺点为与空中接口相关的许多功能都在RNC中, 导致资源分配和业务不能适配信道, 协议结构过于复杂, 不利于系统优化。<3>HSDPA 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 ,是一种移动通信协议,亦称为3.5G(3&frac12;G)。该协议在WCDMA下行链路中提供分组数据业务,在一个5MHz

2、载波上的传输速率可达8-10 Mbit/s(如采用MIMO技术,则可达20 Mbit/s)。在具体实现中,采用了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多输入多输出(MIMO)、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快速调度、快速小区选择等技术。<4>SGSN 服务支持节点 负责管理分组交换数据流量的控制和管理。<5>GGSN 网关支持节点 负责与核心网的连接。GGSN 是本地网与外部分组交换网之间的网关, 因此也被称为GPRS路由器<6>ACGW 核心接入网关 AGW 接入网关<7>RRC 无线资源控制子层<8>RLC 无线链路控制<9>

3、PDU 协议数据单元<10>ACK 确认应答<11>FEC 前向纠错<12>ACK命令正确应答<13>OFDMA 正交频分多址<14>OFDM 正交频分复用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

4、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15>SC-FDMA 单载波频分多址 其特点为低峰均比, 子载波间隔为15 kHz。<16>CP 循环前缀 <17>TDD 时分双工 FDD 频分双工<18>LCR-TDD 低码速率时分双工<19>HCR-TDD 高码速率时分双工<20>采用小区间干扰控制技术的目。主要的多小区干扰补偿技术有: 干扰随机化技术、干扰抵消技术和多小区干扰协调技术<21>FDD 下行频分双工 3GPP LTE标准化的前期研究重点为下行频分双工(FDD)

5、系统中的多小区干扰协调技术, 多小区干扰协调技术对频谱资源和发射功率进行限制<22>CQI 信道质量指示<23>ZC- ZCZ 零相关区域<24>3G的网络由基站(N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服务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SGSN) 和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GGSN)4 个网络节点组成<25>。eNB的主要功能为: 在附着状态选择AGW; 寻呼信息和广播信息的发送;无线资源的动态分配, 包括多小区无线资源管理; 设置和提供eNB的测量;无线承载的控制; 无线接纳控制; 在激活状态的连接移动性控制。<26>MAC 媒体访问

6、控制<27> PDU 协议数据单元<28> PDCP 包数据汇聚协议<29>SAE 系统结构演变<30>ARQ 自动重发请求<31>HARQ 混合自动重发请求<32>TCP 传输控制协议<33>3GPP LTE物理层(层1)在传输技术1、空中接口协议结构层(层2)和网络结构2<34>3GPP LTE的层2 协议支持属于同一终端的多个无线承载在MAC层的复接<35>MBMS 多媒体广播及多播业务<36>MCH 多播信道<37>DL-SCH 下行共享信道<38&

7、gt;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MIMO 的优点是能够增加无线范围并提高性能。连接到老的 802.11g 接入点的 802.11n 站点能够以更高的速度连接到更远的距离。例如,如果使用老站点,从 25 英尺的距离连接到接入点的速度是 1Mbps;而使用 802.11n MIMO 时站点的速度为 2Mbps。增加到 2Mbps 的范围,允许用户在更远的距离保持连接。 无线电发送的信号被反射时,会产生多份信号。每份信号都是一个空间流。使用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当前或老系统一次只能发送或接收一个空间流。MIMO 允许多个天线同时发送和接收多个空间流。它允许天线同时传送和接收。<39>

8、AMC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40>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作为一个完整的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UMTS并不仅限于定义空中接口。除WCDMA作为首选空中接口技术获得不断完善外,UMTS还相继引入了TD-SCDMA和HSDPA技术。 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它使用WCDMA作为底层标准,由 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 IMT-2000 关于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GSM标准的后续标准。UMTS 分组交换系统是由 GPRS 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为相像。<41>SAE 系统构架演进 长期演进目的

9、是为了减少时延、提供更高的用户数据速率、更高的系统容量和更好的覆盖、减少运营商的成本。此外,基于IP的3GPP业务将通过不同的接入技术提供,因此要支持不同接入技术之间的无缝移动性,如WLAN和非3GPP接入系统。<42>EPS 演进分组系统<43>BWA 宽带无线接入 移动通信与宽带无线接入<44>HRPD 高速分组数据<45>GMC 广义多载波<46> IMT-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 IMT-Advanced系统为具有超过IMT-2000能力的新能力的移动系统。该系统能够提供广泛的电信业务:由移动和固定网络支持的日益增加的

10、基于包传输的先进的移动业务。<47>TDMA时分多址 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48>GPRS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49>EDGE 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50>UTRA 无线接入通用移动电信系统地面无线接入 原来的“U”是指UMTS,由于UMTS没有在3GPP被

11、接受,所以改为了Universal,指3GPP定义的两种无线接口:UTRAFDD(WCDMA)和UTRATDD(含TD-SCDMA/LCRTDD和HCRTDD)。 UTRA-TDD可以视为CDMA与TDMA相结合的产物。 UTRA-FDD是一个纯粹基于CDMA的系统,通过用户信号的功率和码字来区分彼此。 在UTRA-TDD中上下行链路占用同一频带,但在时间上交替转换传输方向。UTRA-FDD上下行链路占用不同的独立频带。<51>UMTS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全球3G标准之一。它的主体包括CDMA接入网络和分组化的核心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规范和接口协议

12、。UM TS作为一个完整的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UMTS并不仅限于定义空中接口。除WCDMA作为首选空中接口技术获得不断完善外,UMTS还相继引入了TD-SCDMA和HSDPA技术。 一种第三代(3G)移动电话技术1。它使用WCDMA作为底层标准,由 3GPP定型,代表欧洲对ITU IMT-2000 关于3G蜂窝无线系统需求的回应。UMTS有时也叫3GSM,强调结合了3G技术而且是GSM标准的后续标准。UMTS 分组交换系统是由 GPRS 系统所演进而来,故系统的架构颇为相像<52>UTRAN 全球无线接入网<53>O&M 操作和管理AMC Adaptive M

13、odulation and Coding 自适应编码和调制BLER Block Error Rate 误块率CP Cyclic Prefix 循环前缀DCI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DL DownLink 下行链路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eNB Evolved NodeB 演进型NodeB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演进型的分组核心网EPRE 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 每资源粒子的能量GBR Guaranteed Bit Rate 保证比特率GP G

14、uard Period 保护时间间隔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I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增量冗余MCS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调制编码方式MIMO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多进多出non-GBR on Guaranteed Bit Rate 非保证比特率PDCCH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通道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

15、下行链路共享通道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通道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通道QPSK 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 正交相移键控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 参考信号接收质量SFBC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s 空频分组编码SIMO Single Input Multipl

16、e Output 单进多出SM Space Multiplexing 空间复用SNR Signal to Noise Ratio 信噪比TCP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UE User Equipment 使用者设备UL UpLink 上行链路UpPTS Uplink Pilot Time Slot 上行导频时隙<54>瑞利衰落(Rayleigh Fading):在无线通信信道中,由于信号进行多径传播达到接收点处的场强来自不同传播的路径,各条路径延时时间是不同的,而各个

17、方向分量波的叠加,又产生了驻波场强,从而形成信号快衰落称为瑞利衰落。瑞利衰落属于小尺度的衰落效应,它总是叠加于如阴影、衰减等大尺度衰落效应上。<55>PDCCH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56>S-GW:服务网关,主要功能是跨eNB切换时的本地移劢锚定、E-UTRAN空闲模式下行包缓冲及发起网络出发的业务请求、分组路由和转发和计费等<57>P-GW:分组数据节点网关,主要功能是基于每用户的包过滤、合法监听、UE IP的地址分配、下行数据级包标记、网关和速率限制。<58>GTP 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eneral Data Transfer Platform

18、)简称GTP,是面向分布式应用的数据传输平台,针对上述需求,提供满足企业级应用需要的通用传输功能。<59>PDU 协议数据单元 是指对等层次之间传递的数据单位。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 )物理层的 PDU是数据位(bit),数据链路层的 PDU是数据帧(frame),网络层的PDU是数据包(packet),传输层的 PDU是数据段(segment),其他更高层次的PDU是数据(data)。<60>UDP UDP 是User Datagram Protocol的简称, 中文名是用户数据包协议,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

19、向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它是IETF RFC 768是UDP的正式规范<61>GTP-U 户平面 <62>GTP-C 控制平面<63>PHY PHY指物理层,OSI的最底层。 一般指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 以太网PHY芯片 。小小的不起眼但又无处不在的网卡网卡工作在osi的最后两层,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 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

20、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他们之间的关系是pci总线接mac总线,mac接phy,phy接网线<64>RA 随机接入<65>DRX 非连续接收<66>NAS 网络接入服务器(Network Access Server,缩写为NAS)是远程访问接入设备<67>ARFCN 绝对无线频道编号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 - ARFCN ),是在GSM无线系统中,用来鉴别特殊射频通道的编号方案。<68>Qos 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

21、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69>IMS IMS,英文缩写。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70>WiMAX 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也叫802·16无线城域网或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

22、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71>WLAN 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WLAN)是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旧式碍手碍脚的双绞铜线(Coaxial)所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构让用户透过它,达到信

23、息随身化、便利走天下的理想境界。<72>RF 另外RF 是Radio 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频电流。有线电视系统就是采用射频传输方式的<73>蜂窝移动 一般分由MS(移动台)、BSS(基站子系统)、NSS(网络子系统)、OSS(运营支撑子系统)组成。 MS由移动终端(MS)和用户识别卡(SIM),移动终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

24、调、信息的收发,而SIM则用于加密和鉴权操作以防止非法客户的使用; BSS包括BTS(基站收发台)和BSC(基站控制器),其包括了这个系统所有的地面基础设施,负责无线信号的收发、编解码及信号变换以适合基站处理,负责无线资源管理、小区配置管理、功率控制、定位和切换等。 NSS主要由MSC(移动交这样一种高换中心)、VLR(访问用户数据库)、HLR(归属用户数据库)等组成,解决话务网和信令网的组网问题,即本地汇接网如何构成,本地汇接网如何接入全国的汇接网,不同厂家之间的网络通过关口局互通等。 OSS主要包括OMC(操作维护中心)、NMS(网络管理系统)和计费系统,实现通信系统的操作、维护、计费等&

25、lt;74>WMAN 无线城域网(WMAN)主要用于解决城域网的接入问题,覆盖范围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除提供固定的无线接入外,还提供具有移动性的接入能力,包括多信道多点分配系统(Multichanne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MMDS)、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ystem,LMDS)、IEEE 802.16和ETSI HiperMAN(High Performance MAN,高性能城域网)技术。<75>UMB UMB是CDMA2000系列标准的演进升级版本,可升级至20MHz的带

26、宽,可在现有或新分配的频段中部署。UMB系统是以OFDMA(正交频分复用接入)技术为基础、专门针对无线移动环境和实时应用优化的移动无线宽带系统,它继承了DO系统的自适应编码调制、HARQ(物理层混合重传)以及QoS控制机制,结合了CDMA、TDM、QOFDMA(准OFDMA)、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其它先进技术,同时引入了基于MIMO(多路输入输出)、SDMA(空分复用接入)和Beamforming(波束赋性)等多天线技术,使系统可以在达到更高传输效率的同时经济有效地支持各类具有QoS要求的应用。<76> 3GPP的目标是实现由2G网络到3G网络的平滑过渡,保证未来技术的后

27、向兼容性,支持轻松建网及系统间的漫游和兼容性。3GPP2主要工作是制订以ANSI-41核心网为基础,cdma2000为无线接口的移动通信技术规范。<77>RB 资源块<78>SS7 信令系统#7是由 ITU-T 定义的一组电信协议,主要用于为电话公司提供局间信令。SS7 中采用的是公共信道信令技术,也就是带外信令技术,即为信令服务提供独立的分组交换网络。北美以外 SS7 通常被称为 C7。<79>PS 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通过标有地址的分组进行路由选择传送数据,使信道仅在传送分组期间被占用的一种交换方式。<80>

28、MBMS 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81>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3GPP LTE与LTE-A标准当中的一个重要物理信道<82>在分配好真实数据的资源后(如果有的话),剩下未被分配数据的下行物理资源将会被分配无用的数据(意思是说没有任何UE会去收这些数据)以实现模拟加载或是邻区干扰加载。这种方法被称为OCNG(OFDMA Channel Noise Generator)。根据RS-SINR曲线确定信道条件好、中、差区间,95%-100%为“极好”,80%-90%为“好”,40%-60%为“中”,5%

29、-15%为“差”。下述具体数值供参考,实际测试中,差点必须选取RS-SINR小于0的点。极好点:>22dB好点:1520dB中点:5dB10dB差点:-5dB0dBSINR定义:取全频带测量得到的RS SINR。分别计算port 0对应的SINR和port 1对应的SINR,最后进行平均。本规范共定义三种干扰级别。无论采用哪种干扰级别,主测站点周围必须保证至少有两圈干扰站点;且模拟加扰功能应支持同时和分别进行控制信道、业务信道加扰。干扰级别一:下行50%加扰 + 上行50%加扰(对应5dB IOT水平)干扰级别二:下行70&加扰 + 上行70%加扰(对应8dB IOT水平)干扰级

30、别三:下行100%加扰 + 上行100%加扰(对应11dB IOT水平)4、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 一种表示上行干扰大小的方式,采用“比热噪大几倍”的方式描述干扰。IoT=10log10(I+N)/N)N:NoiseI: Interference干扰小区内的UE发射功率越大,对测试小区基站的干扰就越大,IoT也就越高;干扰小区内的UE距离测试小区基站越近,对测试小区基站的干扰就越大,IoT也就越高。随机接入过程􀂄 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 由Idle状态进行初始接入􀂄 无线链路失败后进行初始接入h

31、8708; 切换时进行随机接入􀂄 在Active情况下,下行数据到达,如果没有建立上行同步,则需要随机接入􀂄 在Active情况下,上行数据到达,如果没有建立上行同步,或者没有资源发送调度请求,则需要随机接入􀂄 无竞争的随机接入􀂄 切换时进行随机接入􀂄 在Active情况下,下行数据到达,如果没有建立上行同步,则需要随机接入<90>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

32、器进行访问的技术。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91>Uu接口Uu接口 UE通过Uu接口接入到WCDMA系统的固定网络部分,Uu接口是WCDMA系统中最重要的接口,主要功能有: (1)广播寻呼以及RRC连接的处理; (2)切换和功率控制的判决执行; (3)处理无线资源的管理和控制信息; (4)处理基带和射频处理信息。 Uu接口从协议的角度可分为以

33、下三个协议层:物理层(L1)、数据链路层(L2)和网络层(L3)。 L2层包括媒质接入控制(MAC)、无线链路控制(RLC)、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和广播/多播控制(BMC)。 L3层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移动性管理(MM)和连接管理(CM) Uu接口的用户平面主要传输用户数据;控制平面传输相关信令,建立、重新配置和释放各种3G移动通信无线承载业务 Uu接口是UE和NODE B之间的接口。<92>RRM: 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的目标是在有限带宽的条件下,为网络内无线用户终端提供业务质量保障,其基本出发点是在网络话务量

34、分布不均匀、信道特性因信道衰弱和干扰而起伏变化等情况下,灵活分配和动态调整无线传输部分和网络的可用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无线频谱利用率,防止网络拥塞和保持尽可能小的信令负荷。无线资源管理(RRM)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功率控制、信道分配、调度、切换、接入控制、负载控制、端到端的QoS和自适应编码调制等依据对象的不同,无线资源管理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划分: (1)面向连接的RRM。确保该连接的QoS,并使该条连接占用的无线资源最少。这时要考虑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对于每条连接,根据需要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本连接的资源配置。 (2)面向小区的RRM。在确保该小区稳定的前提下,能接入更多的用

35、户,提高整个系统的容量。这时要考虑码资源管理、负载控制。为每一个小区创建一个实例,专门处理该小区的资源管理。 而实现无线资源管理或控制的基本流程是:测量控制测量UE(用户设备)、NodeB(节点B)、RNC(无线网络控制)测量报告判决、决策资源的控制和执行。 RRM要做的就是能够保证CN(核心网)所请求的QoS,增强系统的覆盖,提高系统的容量。要达到RRM的目的,具体要做以下各项:信道配置、功率控制、切换控制、负载控制。 功率控制技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近地强信号抑制远地弱信号产生“远近效应”。系统的信道容量主要受限于其他系统的同频干扰或系统内其他用户干扰。<93>MME是3GPP协

36、议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的UE(User Equipment)的定位,传呼过程,包括中继。它涉及到bearer激活/关闭过程,并且当一个UE初始化并且连接到时为这个UE选择一个SGW(Serving GateWay)。通过和HSS交互认证一个用户,为一个用户分配一个临时ID。MME同时支持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拦截、监听。MME为2G/3G接入网络提供了控制函数接口,通过S3接口。为漫游UEs,面向HSS同样提供了S6a接口。<94>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是网络的一种安全机制, 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 在

37、正常情况下,如果网络只用于特定的无时间限制的应用系统,并不需要QoS,比如Web应用,或E-mail设置等。但是对关键应用和多媒体应用就十分必要。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 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95>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即HSS服务器,是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控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HSS支持用于处理调用/会话的IMS网络实体的主要用户数据库。它包含用户配置文件,执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并可提供有关用户物理位置的信息。它类似于GSM Home Location Register。与HSS通信的实体是应用服务器(AS)和 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 (CSCF),其中应用服务器以IMS环境为宿主并执行其中的服务。用户配置文件包含有关当前用户的信息通常S-CSCF(业务-呼叫回话控制功能)会在用户进行网络注册时下载和使用这个文件。<96>PCRF 策略与计费规则功能PCRF是服务数据流和IP承载资源的策略与计费控制策略决策点,它为PCEF(策略与计费执行功能)选择及提供可用的策略和计费控制决策。 在3GPP Release8中,当使用Gxx接口时,PCRF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