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_第1页
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_第2页
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_第3页
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_第4页
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3-1第九章第九章 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计89-2分析一个较复杂的汽车液压系统,大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分析一个较复杂的汽车液压系统,大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行:1 1)分析装置对液压系统的具体工作要求;)分析装置对液压系统的具体工作要求;2 2)根据装置对液压系统的不同工作要求,以执行元件为中心将整个)根据装置对液压系统的不同工作要求,以执行元件为中心将整个系统分解为能完成一定功能的若干个液压回路;系统分解为能完成一定功能的若干个液压回路;3 3)根据对执行元件的动作要求,找出组成各液压回路的液压元件,)根据对执行元件的动作要求,找出组成各液压回路的液压元件,再逐步分

2、析各液压回路的具体工作过程。再逐步分析各液压回路的具体工作过程。4 4)根据装置中各执行元件间的互锁、同步、顺序动作和防干扰等工)根据装置中各执行元件间的互锁、同步、顺序动作和防干扰等工作要求分析各液压回路之间的联系;作要求分析各液压回路之间的联系;5 5)根据各液压回路的分析结果,归纳总结整个液压系统的特点,找)根据各液压回路的分析结果,归纳总结整个液压系统的特点,找出该出该 液压系的优缺点,为改进该装置提供参考依据。液压系的优缺点,为改进该装置提供参考依据。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第九章汽车典型液压系统及其设计89-3汽车起重机可独立到达目的地,完成起重的作业循环通常汽车起重机可独立

3、到达目的地,完成起重的作业循环通常是:是:起吊起吊回转回转卸载卸载返回返回。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四、伸缩臂液压回路四、伸缩臂液压回路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第一节第一节 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89-41 1三联齿轮泵三联齿轮泵 2 2油箱油箱 3 3回油精过滤回油精过滤器器 4 4、5 5、11 11、1212、1313、1515、1616、1818、1919、2525、2626、292

4、9、3131、3333、3434管路管路 6 6支腿组合阀支腿组合阀 7 7转阀转阀 8 8液压锁液压锁 9 9支腿水平缸支腿水平缸 1010支腿垂直缸支腿垂直缸 1414中心中心回转接头回转接头 1717顺序阀顺序阀 2020组合阀组合阀 2121蓄能器蓄能器 2222操纵阀操纵阀 2323多路换向多路换向闽闽 2424单向阀单向阀 2727溢流阀溢流阀 2828、2929、3030平衡阀平衡阀 3232梭阀梭阀 3535制动液制动液压缸压缸 3636单向阻尼阀单向阻尼阀 3737离合器缸离合器缸 3838起升马达起升马达 4040变幅缸变幅缸 4141伸缩伸缩臂缸臂缸 4242柱塞马达柱塞

5、马达89-5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一、支腿收放液压回路 1. 1.水平缸的动作水平缸的动作 泵泵1.11.1油管油管5 5 选择阀选择阀6.2(6.2(上位上位) ) 换向换向阀阀6.3(6.3(上、下位上、下位) ) 水平缸水平缸9(9(伸出、缩回伸出、缩回) ) 2. 2.垂直缸的动作垂直缸的动作 泵泵1.11.1油管油管5 5 选择阀选择阀6.2(6.2(中位中位) ) 换向换向阀阀6.4(6.4(上位上位) ) 转阀转阀7 7 液压锁液压锁( (伸出伸出) ) 泵泵1.11.1油管油管5 5 选择阀选择阀6.2(6.2(中位中位) ) 换向换向阀阀6.4(6.4(下位下位) ) 油管油管

6、11 11 液压锁液压锁( (缩回缩回) )89-6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二、回转机构液压回路泵泵1.11.1油管油管5 5 阀阀6.2(6.2(下位下位) ) 管管路路13 13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14 外控顺外控顺序阀序阀17 17 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23.2(23.2(上、中、上、中、下位下位) ) 柱塞马达柱塞马达42(42(顺、停、逆顺、停、逆) ) 顺序阀顺序阀1717的开启受到蓄能的开启受到蓄能器器2121的压力的压力(9MPa)(9MPa)控制。控制。89-7 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三、臂架变幅液压回路 泵泵1.3 1.3 油管油管16 16 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23

7、.5(23.5(上、上、下位下位) ) 平衡阀平衡阀30 30 变幅缸变幅缸40(40(增、减幅增、减幅) ) 平衡阀作用是使负载作用腔产生平衡阀作用是使负载作用腔产生一定的背压,以平衡负载的作用力,一定的背压,以平衡负载的作用力,同时又起到液压锁的作用,是变幅同时又起到液压锁的作用,是变幅回路中必不可少的元件。回路中必不可少的元件。 应将其串连在高压分支油路中,应将其串连在高压分支油路中,控制压力油向低压分支供油控制压力油向低压分支供油。89-8四、伸缩臂液压回路四、伸缩臂液压回路 泵泵1.3 1.3 油管油管16 16 多路换向阀多路换向阀23.4(23.4(上、上、下位下位) ) 平衡阀

8、平衡阀28 28 变幅缸变幅缸41(41(缩回、缩回、伸出伸出) ) 平衡阀控制伸缩臂的缩回平衡阀控制伸缩臂的缩回速度。速度。89-9 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五、吊重起升液压回路 起升机构,即卷筒吊索机构,起升机构,即卷筒吊索机构,作用是实现垂直起升和放下重物。作用是实现垂直起升和放下重物。 液压起升机构用大转矩起升马达液压起升机构用大转矩起升马达3838通过减速器驱动卷筒,液压马达通过减速器驱动卷筒,液压马达的转速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来的转速可通过改变发动机的转速来进行调节。进行调节。 阀阀23.623.6为五位六通换向阀,五位是为五位六通换向阀,五位是指操纵此阀可得到快、慢两挡起升指操纵此

9、阀可得到快、慢两挡起升和快、慢两挡下降速度以及中位。和快、慢两挡下降速度以及中位。89-101. 1.慢挡上升慢挡上升 泵泵1.2 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14 管路管路26 26 阀阀23.623.6向上第一挡向上第一挡( (上数第二位置上数第二位置) ) 平衡阀平衡阀39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38的油口的油口A A 低转速工作,低转速工作,使重物慢速起升使重物慢速起升 泵泵1.31.3排出的油排出的油阀阀23.523.5的中位的中位阀阀23.6 23.6 管路管路2525回油箱回油箱89-112.2.快挡上升快挡上升 阀阀23.623.6向上第二挡向上第二挡( (上数第

10、一位置上数第一位置) ) 平平衡阀衡阀39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38的油口的油口A A 高转速高转速工作,使重物快速起升工作,使重物快速起升 B B口排出的油口排出的油阀阀23.6 23.6 管路管路2525回油箱回油箱泵泵1.3 1.3 阀阀23.5 23.5 单向阀单向阀2424泵泵1.2 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14 管路管路262689-123.3.慢挡下降慢挡下降 泵泵1.2 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14 管路管路26 26 阀阀23.623.6向下第一挡向下第一挡( (上数第四位置上数第四位置) ) 平衡阀平衡阀39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38

11、的油口的油口B B 低转速工作,低转速工作,使重物慢速下降使重物慢速下降 泵泵1.31.3排出的油排出的油阀阀23.523.5的中位的中位阀阀23.6 23.6 管路管路2525回油箱回油箱 89-134.4.快挡下降快挡下降 阀阀23.623.6向下第二挡向下第二挡( (上数第五位置上数第五位置) ) 平衡平衡阀阀39 39 起升马达起升马达3838的油口的油口B B 高转速工作,高转速工作,使重物快速下降使重物快速下降 A A口排出的油口排出的油阀阀23.6 23.6 管路管路2525回油箱回油箱 阀阀3939限制马达的转速,防止限制马达的转速,防止重物超速下降。重物超速下降。 泵泵1.3

12、 1.3 阀阀23.5 23.5 单向阀单向阀2424泵泵1.2 1.2 中心回转接头中心回转接头14 14 管路管路262689-14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六、吊重起升液压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 起升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对汽车起升回路与其制动、离合的配合对汽车起重机的操作较为重要。起重机的操作较为重要。 操纵阀操纵阀22(22(左、中、右位左、中、右位) )、离合器、离合器37(37(松、松、松、接松、接) )、制动缸、制动缸35(35(松、抱、松松、抱、松) )、重物、重物( (下降、停止、上升或下降下降、停止、上升或下降) )。89-15第二节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液

13、压控制系统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 汽车传动系中的变速器控制自动化是汽车发展的较高级阶段,自动汽车传动系中的变速器控制自动化是汽车发展的较高级阶段,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车速与发动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自动地进行传动比变速器能根据车速与发动机负荷的变化情况及时、自动地进行传动比变换(换挡),从而使操作简单省力,减轻驾车者的疲劳强度。变换(换挡),从而使操作简单省力,减轻驾车者的疲劳强度。 汽车自动变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汽车自动变速器可分为三种类型:电控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电控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Automatic Transmission,ATAT),),电控

14、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AMT)和)和连续可变传动比自连续可变传动比自动变速器动变速器(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CVTCVT)。)。 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二、液压控制系统各装置组成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二、液压控制系统各装置组成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9-16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一、液压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变速

15、器的自动控制是依靠由动力元件、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自动变速器的自动控制是依靠由动力元件、执行机构和控制机构组成的液压控制系统完成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泵。执行机构包括各组成的液压控制系统完成的。动力元件是液压泵。执行机构包括各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控制机构包括主油路调压阀、手动阀、离合器、制动器的液压缸。控制机构包括主油路调压阀、手动阀、换挡阀及锁止离合器控制阀等,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上。换挡阀及锁止离合器控制阀等,安装在自动变速器上。 89-171. 1.油泵油泵油泵油泵 a)a)半月形齿轮泵半月形齿轮泵 b)b)转子泵转子泵 c) c)叶片泵叶片泵 1 1腔室腔室 2 2外部元件外部元件 3 3内

16、部元件内部元件89-182.2.主油路系统主油路系统 (1) (1)主油路调压阀主油路调压阀 主油主油路调压阀的主要作用是根路调压阀的主要作用是根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的据车速和发动机负荷率的变化,将液压泵的压力精变化,将液压泵的压力精确调节至规定值,形成稳确调节至规定值,形成稳定的工作油压再输入主油定的工作油压再输入主油路。路。 89-19不同油压的功能要求不同油压的功能要求 1 1)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时,主油路压力可以适当)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小时,主油路压力可以适当降低;而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大时,主油路压力要升降低;而当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较大时,主油路压力要升高才能满足要求。高才能满足

17、要求。 2 2)汽车以中、低速行驶时,所传递的转矩较大,主油)汽车以中、低速行驶时,所传递的转矩较大,主油路需有较高的压力(路需有较高的压力(1.05MPa1.05MPa);而在高速挡行驶时,);而在高速挡行驶时,主油路油压可降低。主油路油压可降低。 3 3)倒挡时,需提高操纵油压(主油路油压升高到)倒挡时,需提高操纵油压(主油路油压升高到1.75MPa1.75MPa)来避免出现打滑。)来避免出现打滑。89-20主油路压力调节方式主油路压力调节方式 1 1)由选挡手柄的位置调节主油路的压力,在中低挡及)由选挡手柄的位置调节主油路的压力,在中低挡及倒挡时需增加主油路的压力,以满足汽车不同工况对油

18、倒挡时需增加主油路的压力,以满足汽车不同工况对油压的要求。压的要求。 2 2)由挡位及节气门开度调节主油路的压力。)由挡位及节气门开度调节主油路的压力。 3 3)由挡位、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速度调节主油路的)由挡位、节气门开度和车辆行驶速度调节主油路的压力。目前,这种方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压力。目前,这种方式的应用是最广泛的。 89-21 (2 2)主油路副调压阀(变矩器阀)主油路副调压阀(变矩器阀) 主油路副调压阀的主油路副调压阀的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液力变矩器的液压,并保证各摩擦副润滑的油压和流节液力变矩器的液压

19、,并保证各摩擦副润滑的油压和流向液压油冷却装置的油压,实际上是一个限压滑阀。向液压油冷却装置的油压,实际上是一个限压滑阀。 (3 3)换挡阀组)换挡阀组 换挡阀组包括手动换挡阀和换挡阀。换换挡阀组包括手动换挡阀和换挡阀。换挡阀组通过改变液压操纵油路的方向来控制执行机构的挡阀组通过改变液压操纵油路的方向来控制执行机构的工作,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工作,使自动变速器完成换挡动作。 89-221 1)手动阀)手动阀 驾驶室内的变速器选挡操纵手柄通过一定的连杆机构与驾驶室内的变速器选挡操纵手柄通过一定的连杆机构与手动阀相连,手动阀是安装在控制系统阀板总成中的多路手动阀相连,手动阀是安装在控制系统阀

20、板总成中的多路换向阀,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选挡杆位置依次将管路压力换向阀,其作用是根据不同的选挡杆位置依次将管路压力油接入相应各挡的油路。油接入相应各挡的油路。 89-232 2)换挡阀(变速阀)换挡阀(变速阀) 电液式控制系统换电液式控制系统换挡阀的工作完全由换挡阀的工作完全由换挡电磁阀控制。挡电磁阀控制。 a a)电磁阀关闭)电磁阀关闭 b b)电磁阀开启)电磁阀开启89-24电磁阀与换挡阀工作情况电磁阀与换挡阀工作情况 换挡阀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12换挡阀换挡阀1 ECU给出信号关闭电磁阀给出信号关闭电磁阀A,而让,而让电磁阀电磁阀B通电,通电,12挡换挡阀阀挡

21、换挡阀阀心心向向左移动,关闭左移动,关闭2挡油路;挡油路;23挡换挡阀挡换挡阀阀心右移,关闭阀心右移,关闭3挡油路,同时主油路挡油路,同时主油路油压作用在油压作用在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右端,右端,让让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停留在右位,即停留在右位,即只有只有1挡油路连通,变速器挂入挡油路连通,变速器挂入1挡挡2 ECU给出信号让电磁阀给出信号让电磁阀A和电磁阀和电磁阀B同时通电,同时通电,12换挡阀右端油压下降,换挡阀右端油压下降,阀阀心心向右移动,打开向右移动,打开2挡油路,变速器挡油路,变速器挂入挂入2挡挡89-25换挡阀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23换

22、挡换挡阀阀3 23换挡阀由换挡电磁阀换挡阀由换挡电磁阀B控制,故此时不考虑换挡电磁控制,故此时不考虑换挡电磁阀阀A(换挡电磁阀(换挡电磁阀A通电)。通电)。ECU给出信号让电磁阀给出信号让电磁阀B断电,断电,23挡电磁阀右端油压上升,挡电磁阀右端油压上升,阀阀心心向左移动,打开向左移动,打开3挡油路,挡油路,变速器挂入变速器挂入3挡。同时主油路油挡。同时主油路油压作用在压作用在12挡换挡阀左端,挡换挡阀左端,而让而让34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左端控左端控制油压泄压制油压泄压2 如要强制降入如要强制降入2挡,换挡电磁挡,换挡电磁阀阀B通电(换挡电磁阀通电(换挡电磁阀A通电通电)89-26换挡阀

23、换挡阀挡位挡位换换 挡挡 情情 况况原理图原理图34换挡阀换挡阀4 ECU给出信号使电磁阀给出信号使电磁阀A和和电磁阀电磁阀B均不通电,均不通电,34挡换挡换挡阀阀心右端控制压力升高,挡阀阀心右端控制压力升高,阀阀心心向左移动,关闭直接挡离向左移动,关闭直接挡离合器油路,接通超速制动器油合器油路,接通超速制动器油路,由于路,由于12挡换挡阀阀挡换挡阀阀心心左左端作用着主油路油压,虽然右端作用着主油路油压,虽然右端有压力油作用,但阀端有压力油作用,但阀心心仍然仍然保持在右端不能左移保持在右端不能左移3 如要强制挂入如要强制挂入3挡,换挡电磁挡,换挡电磁阀阀A通电,换挡电磁阀通电,换挡电磁阀B不通

24、电不通电89-27 (4 4)锁止控制系统)锁止控制系统 作用是控制液力变矩器的油压以及作用是控制液力变矩器的油压以及锁止离合器的工作,主要元件为锁止离合器控制阀。锁止离合器的工作,主要元件为锁止离合器控制阀。 1 1变矩器变矩器 2 2锁止离合器锁止离合器 3 3脉冲线性式锁止电磁阀脉冲线性式锁止电磁阀 4 4锁止离合器控制阀锁止离合器控制阀89-28 (5 5)缓冲安全系统)缓冲安全系统 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和汽车的提高自动变速器换挡品质和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取决于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工作性能。乘坐舒适性,取决于执行机构各元件的工作性能。 为此,在液压系统中设置了缓冲安全系统,以保证换为此,在

25、液压系统中设置了缓冲安全系统,以保证换挡的可靠性和平顺性。挡的可靠性和平顺性。 为防止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出现冲击,装有许多起缓为防止自动变速器在换挡时出现冲击,装有许多起缓冲和安全作用的缓冲阀、蓄压减振器。这类装置统称为冲和安全作用的缓冲阀、蓄压减振器。这类装置统称为缓冲安全系统。缓冲安全系统。89-29缓冲阀缓冲阀 缓冲阀的作用是改善换挡的平顺性缓冲阀的作用是改善换挡的平顺性 。a)a)手控制阀在前进挡位置手控制阀在前进挡位置 b)b)抬起加速踏板换直接挡抬起加速踏板换直接挡1 1滑阀滑阀 2 2弹簧弹簧 3 3阀座阀座89-30蓄能器缓冲换挡冲击蓄能器缓冲换挡冲击 89-31第三节第三节

26、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汽车防滑液压控制系统一、一、ABSABS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一)ABSABS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二)(二)ABSABS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二、二、ASRASR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液压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一)ASRASR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二)(二)ASRASR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三)(三)ABSABS与与ASRASR的比较的比较89-32(一)(一)ABSABS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电控单元,传感器,执行机构。典型的典型的ABS ABS 1 1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 2 2轮缸轮缸 3 3液压调节

27、器液压调节器 4 4制动主缸制动主缸 5 5ABS ECUABS ECU 6 6报警灯报警灯89-331.ABS ECU1.ABS ECU ABS ECUABS ECU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接收各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向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向ABSABS执行机构下达控制指令来调节各车执行机构下达控制指令来调节各车轮制动器的制动油压,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轮制动器的制动油压,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 89-342.2.传感器传感器 ABS ABS采用的传感器包括采用的传感器包括轮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和和汽车减速度传感器汽车减速度传感器

28、两种。两种。 一般轮速传感器都安装在车轮上,有些后轮驱动的车一般轮速传感器都安装在车轮上,有些后轮驱动的车辆将检测后轮速度的传感器安装在差速器内,通过后轴辆将检测后轮速度的传感器安装在差速器内,通过后轴转速来检测,故又称之为轴速传感器。目前,国内外转速来检测,故又称之为轴速传感器。目前,国内外ABSABS控制车速范围是控制车速范围是1515160km/h160km/h,并将逐渐扩大到,并将逐渐扩大到8 8260km/h260km/h,甚至更大。,甚至更大。 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适应面更广,现已得到广泛的霍尔效应式轮速传感器适应面更广,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应用。89-35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ABS

29、ABS执行机构主要由执行机构主要由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和和ABSABS报警灯报警灯组成。组成。 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液压式制动压力调节器主要由电磁阀、液压泵和储液器等组成等组成。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串接串接在制动主缸和轮缸之间,通在制动主缸和轮缸之间,通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过电磁阀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液压制动系统装用的制动压力调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液压制动系统装用的制动压力调节器有节器有循环式循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控制制动压力)(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直接控制制动压力)和和可变容积式可变

30、容积式(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间接控制制动压力)(压力调节器通过电磁阀间接控制制动压力)两种。两种。 89-361 1轮缸轮缸 2 2电磁阀电磁阀 3 3电动液压泵电动液压泵 4 4蓄能器蓄能器(1 1)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89-371 1)电磁阀)电磁阀89-382 2)回油泵与蓄能器)回油泵与蓄能器 1 1偏心轮偏心轮 2 2回油泵柱塞回油泵柱塞 3 3回油泵回油泵 4 4蓄能器蓄能器 B B通蓄能器通蓄能器 A A通轮缸通轮缸89-393 3)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过程1 1电磁阀电磁阀2 2ECUECU3 3传感器传感器4 4车轮

31、车轮5 5轮缸轮缸6 6液压部件液压部件7 7主缸主缸8 8线圈线圈9 9阀心阀心1010储液器储液器11 11回油泵回油泵1212踏板踏板常规(升压)制动过程常规(升压)制动过程89-40保压制动过程保压制动过程1 1电磁阀电磁阀2 2ECUECU3 3传感器传感器4 4车轮车轮5 5轮缸轮缸6 6主缸主缸7 7线圈线圈8 8回油泵回油泵 9 9储液器储液器1010踏板踏板89-41减压制动过程减压制动过程1 1电磁阀电磁阀2 2ECUECU3 3传感器传感器4 4车轮车轮5 5轮缸轮缸6 6液压部件液压部件7 7主缸主缸8 8线圈线圈9 9储液器储液器1010电动机电动机11 11回油泵回

32、油泵1212踏板踏板89-42(2 2)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常规制动过程)可变容积式压力调节器常规制动过程1 1ECUECU2 2传感器传感器3 3车轮车轮4 4轮缸轮缸5 5储液器储液器6 6线圈线圈7 7液压泵液压泵8 8电磁阀电磁阀9 9柱塞柱塞1010单向阀单向阀11 11液压部件液压部件1212主缸主缸1313踏板踏板 常规制动过程常规制动过程89-43减压过程减压过程1 1ECUECU2 2轮缸轮缸3 3传感器传感器4 4车轮车轮5 5储液器储液器6 6线圈线圈7 7柱塞柱塞8 8电磁阀电磁阀9 9液压泵液压泵1010蓄能器蓄能器11 11单向阀单向阀1212液压部件液压部件131

33、3主缸主缸1414踏板踏板89-44保压过程保压过程1 1ECUECU2 2轮缸轮缸3 3传感器传感器4 4车轮车轮5 5储液器储液器6 6线圈线圈7 7液压泵液压泵8 8电磁阀电磁阀9 9柱塞柱塞1010单向阀单向阀11 11液压部件液压部件1212主缸主缸1313踏板踏板 89-45增压过程增压过程1 1ECUECU2 2传感器传感器3 3车轮车轮4 4轮缸轮缸5 5储液器储液器6 6线圈线圈7 7柱塞柱塞8 8电磁阀电磁阀9 9液压泵液压泵1010蓄能器蓄能器11 11单向阀单向阀1212液压部件液压部件1313主缸主缸1414踏板踏板89-464.ABS4.ABS的分类的分类序序号号控

34、制方式控制方式应应 用用 情情 况况图图 例例1四传感器四传感器四通道四通道四轮独立四轮独立控制控制 通过各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分别对各车轮通过各车轮车速传感器的信号分别对各车轮制动压力单独进行控制。适用于双制动管路为制动压力单独进行控制。适用于双制动管路为前、后轮独立布置型式的汽车。日本本田车系前、后轮独立布置型式的汽车。日本本田车系采用该控制方式。该系统在左右侧车轮附着系采用该控制方式。该系统在左右侧车轮附着系数相近的路面上,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但数相近的路面上,制动距离和操纵性最好,但在左、右车轮所处路面条件不同时方向稳定性在左、右车轮所处路面条件不同时方向稳定性较差,原因是同一轴上左

35、右车轮的制动力不同,较差,原因是同一轴上左右车轮的制动力不同,使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使汽车产生较大的偏转力矩而产生制动跑偏2四传感器四传感器四通道四通道前轮独立前轮独立一后轮选一后轮选择控制方择控制方式式 一般采用低选择控制,即以易抱死的车轮为一般采用低选择控制,即以易抱死的车轮为标准,给两后轮施加相等的制动压力控制车轮标准,给两后轮施加相等的制动压力控制车轮转动。此种控制方式应用于转动。此种控制方式应用于X X型制动双管路汽型制动双管路汽车,因为左右后轮不是同一制动管路,因此需车,因为左右后轮不是同一制动管路,因此需要采用四个通道。此种形式的操纵性、稳定性要采用四个通道。此种

36、形式的操纵性、稳定性均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均较好,但制动效能稍差89-473四 传 感 器四 传 感 器三 通 道 三 通 道 前轮独前轮独立立 后 轮后 轮低 选 择 控低 选 择 控制方式制方式 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布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布置型式的后轮驱动汽车。采置型式的后轮驱动汽车。采用四个车速传感器实现两前用四个车速传感器实现两前轮的单独控制和两后驱动轮轮的单独控制和两后驱动轮的低选择控制,其性能与控的低选择控制,其性能与控制方式制方式2 2相同,操纵性、稳相同,操纵性、稳定性较好,但制动性能稍差。定性较好,但制动性能稍差。我国许多国产车型采用此控我国许多国产车型采用此控制方式制方式4三

37、传 感 器三 传 感 器三 通 道 三 通 道 前轮独前轮独立立 后 轮后 轮低 选 择 控低 选 择 控制方式制方式 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独用于双制动管路前后独立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立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车,前轮有单独的转速传感车,前轮有单独的转速传感器。后轮轮速由差速器上的器。后轮轮速由差速器上的测速传感器检测,按低选择测速传感器检测,按低选择控制方式用一条制动管路对控制方式用一条制动管路对后轮进行制动控制,其性能后轮进行制动控制,其性能与第与第3 3种方式相近种方式相近89-485四传感器四传感器二通道二通道前轮独立前轮独立控制方式控制方式 用于用于X型双制动管路汽车的简易控制系统。前

38、型双制动管路汽车的简易控制系统。前轮独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阀轮独立控制,制动液通过比例阀(PV阀阀)按一定按一定比例减压后传至对角后轮。与三通道、四通道比例减压后传至对角后轮。与三通道、四通道的的ABS相比,其后轮制动力有所降低,制动效相比,其后轮制动力有所降低,制动效能稍有下降,但后轮侧滑较小。该控制方式属能稍有下降,但后轮侧滑较小。该控制方式属于双通道式,可减少压力调节器个数,成本较于双通道式,可减少压力调节器个数,成本较低,应用较少低,应用较少6四传感器四传感器二通道二通道前轮独前轮独立立后轮后轮低选择控低选择控制方式制方式 在通往后轮的两通道上增加一个低选择阀在通往后轮的两通道上增加

39、一个低选择阀(SLV阀阀)代替第代替第5种中的种中的PV阀。阀。SLV阀的存在可阀的存在可使汽车在不对称路面制动时,高使汽车在不对称路面制动时,高侧前轮的高侧前轮的高压不直接传至低压不直接传至低侧对角后轮,而只升至与低侧对角后轮,而只升至与低侧前轮相同的压力,从而防止低侧前轮相同的压力,从而防止低侧后轮抱死。侧后轮抱死。这种控制方式的效果接近三通道或四通道控制这种控制方式的效果接近三通道或四通道控制的的ABS7一传感器一传感器一通道一通道后轮近似后轮近似低选择控低选择控制系统制制系统制动方式动方式 用于制动管路前后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用于制动管路前后布置且采用后轮驱动的汽车。在后轮制动器总管

40、中只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车。在后轮制动器总管中只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只对后轮采用近似低选择的控制方式。调节器,只对后轮采用近似低选择的控制方式。由于没有对前轮进行控制,故前轮易抱死,转由于没有对前轮进行控制,故前轮易抱死,转向操纵性差,制动距离较长,但结构简单,装向操纵性差,制动距离较长,但结构简单,装车成本更低,应用于一些轻型载货汽车上车成本更低,应用于一些轻型载货汽车上89-49(二)(二)ABSABS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到通过轮速传感器测量车轮转速并将这一数据传送到ECUECU上。上。ECUECU利用车轮转速传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利用车轮转速传

41、感器信号来计算车速。 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固化在在制动过程中,车轮转速可与固化在ECUECU中的理想减速中的理想减速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度的特性曲线相比较。如果ECUECU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大和判断出车轮减速度太大和车轮即将抱死,它就将信号传送给液压执行装置。液压执车轮即将抱死,它就将信号传送给液压执行装置。液压执行装置根据来自行装置根据来自ECUECU的信号能够迅速地对制动器进行保压、的信号能够迅速地对制动器进行保压、减压、升压或常规制动,动作频率能达到减压、升压或常规制动,动作频率能达到1010次次/s /s以上。以上。ABSABS的功用就是控制实际的制动过程,使之接近于理想制动

42、过的功用就是控制实际的制动过程,使之接近于理想制动过程。程。89-50二、二、ASRASR的液压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的液压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一)(一)ASRASR的基本组成的基本组成1 1右前轮速传感器右前轮速传感器 2 2比例阀和比例阀和差压阀差压阀 3 3制动主缸制动主缸 4 4ASRASR制动制动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 5 5右后轮速传感器右后轮速传感器 6 6左后轮速传感器左后轮速传感器7 7发动机控制电脑发动机控制电脑 8 8ABSABSASRASR控制电脑控制电脑 9 9ASRASR关闭指示灯关闭指示灯 1010ASRASR工作指示灯工作指示灯 11 11ASRASR选择开关选择开关

43、1212左前轮速传感器左前轮速传感器 1313主节气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门位置传感器 1414辅助节气门位辅助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置传感器 1515辅助节气门驱动步辅助节气门驱动步进电动机进电动机1616ABSABS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89-51ASR ECUASR ECU ASR ASR和和ABSABS的一些信号输入和处理都是相同的,为减少的一些信号输入和处理都是相同的,为减少电子元件的使用量,使结构更加紧凑,电子元件的使用量,使结构更加紧凑,ASRASR控制器与控制器与ABSABS电子控制单元通常集成在一起,成为电子控制单元通常集成在一起,成为ABS/ASR ECUABS/ASR ECU

44、。89-52ASR ASR 传感器传感器 ASR ASR与与ABSABS共用轮速传感器,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则与共用轮速传感器,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则与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共享。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共享。ASRASR选择开关是选择开关是ASRASR专用的信专用的信号输入装置,将号输入装置,将ASRASR选择开关关闭,选择开关关闭,ASRASR就不起作用。就不起作用。 89-53ASR ASR 执行机构执行机构 在通往驱动车轮制动轮缸的管路中增设了一个在通往驱动车轮制动轮缸的管路中增设了一个ASRASR制动制动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ASRASR制动压力源是蓄能器,通过电磁阀来制动压力源是蓄能器,通过电

45、磁阀来调节驱动车轮制动压力的大小。调节驱动车轮制动压力的大小。 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对滑转车轮施加制动力并且控制制制动压力调节器对滑转车轮施加制动力并且控制制动力的大小,将滑转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动力的大小,将滑转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范围之内。 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形式有单独方式和组合方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结构形式有单独方式和组合方式两种。两种。 89-541 1)单独方式的)单独方式的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1 1ABSABS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2 2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3 3调压缸调压缸 4 4三位三通电磁阀三位

46、三通电磁阀 5 5蓄能器蓄能器 6 6压力开关压力开关 7 7驱动轮制动器驱动轮制动器(1 1)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89-552 2)组合方式的)组合方式的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1 1液压泵液压泵 2 2ABSABSASRASR制动压力调节器制动压力调节器 3 3、8 8、9 9电磁阀电磁阀4 4蓄能器蓄能器 5 5压力开关压力开关 6 6循环泵循环泵 7 7储液器储液器 1010、11 11驱动轮制动器驱动轮制动器89-56(2 2)节气门驱动装置)节气门驱动装置 应用最广的方法是应用最广的方法是ASR ECUASR ECU通过改变发动机辅助节气门的通过改变发

47、动机辅助节气门的开度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开度来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在ASRASR不起作用时,辅助节不起作用时,辅助节气门处于全开位置。气门处于全开位置。 当需要减小发动机的驱动转矩来控制车轮滑转时,当需要减小发动机的驱动转矩来控制车轮滑转时,ASR ASR ECUECU就输出控制信号,使辅助节气门驱动装置工作(节气门就输出控制信号,使辅助节气门驱动装置工作(节气门驱动装置一般由步进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组成。步进电动机根驱动装置一般由步进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组成。步进电动机根据据ASR ECUASR ECU输出的控制脉冲转动规定的转角,通过传动机构输出的控制脉冲转动规定的转角,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辅

48、助节气门转动),减小辅助节气门的开度使发动机进带动辅助节气门转动),减小辅助节气门的开度使发动机进气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抑制驱动车轮气量减少,从而达到控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抑制驱动车轮滑转的目的。滑转的目的。 89-57(二)(二)ASRASR的工作原理的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时,汽车行驶时,ECUECU根据轮速传感器产生的驱动车轮及根据轮速传感器产生的驱动车轮及非驱动车轮的转速信号,确定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如果非驱动车轮的转速信号,确定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如果ECUECU判断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判断滑转率超出了目标范围,ECUECU再综合参考节气再综合参考节气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

49、速信号、转向信号等因素确定控门开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转向信号等因素确定控制方式,向相应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使驱动副节气门的制方式,向相应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使驱动副节气门的步进电动机动作,减小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的输出转步进电动机动作,减小节气门的开度,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减小,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也随着减小,从而将驱动矩减小,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也随着减小,从而将驱动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车轮的滑转率控制在目标值之内。 89-58(三)(三)ABSABS与与ASRASR的比较的比较 ABSABS是在是在车速大于车速大于8km/h8km/h时制动才发挥作用,时制动才发挥作用,ASRASR则是则

50、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起作用起作用,但当,但当车速大于车速大于8080120km/h120km/h时一般时一般不起作用不起作用。89-59第四节第四节 汽车液压悬架系统汽车液压悬架系统 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二、车高控制系统二、车高控制系统 三、自适应悬架系统三、自适应悬架系统89-60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一、汽车电控液压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9-61液压控制油路液压控制油路1 1液压泵液压泵 2 2调压阀调压阀 3 3车身车身 4 4液压缸液压缸 5 5缓冲腔缓冲腔 6 6衰减阀衰减阀 7 7

51、螺旋弹簧螺旋弹簧89-62二、车高控制系统二、车高控制系统 车高控制系统是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加装水平高度调车高控制系统是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加装水平高度调节机构形成的。节机构形成的。 它能够根据车身负载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车身高度不它能够根据车身负载的变化自行调节,使车身高度不随乘员和载荷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始终都有合适的随乘员和载荷的变化而改变,保证悬架始终都有合适的工作行程。工作行程。 车高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通常由空气或油气弹簧组成,车高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通常由空气或油气弹簧组成,因而高度调整机构一般分为空压式与液压式两类。液压因而高度调整机构一般分为空压式与液压式两类。液压式又分为千斤顶式

52、和液压气动式,可与普通弹簧并联使式又分为千斤顶式和液压气动式,可与普通弹簧并联使用。用。 89-63液压千斤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液压千斤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89-64液压气动机械控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液压气动机械控制式车身高度调节机构 1 1油箱油箱 2 2液压泵液压泵 3 3管路管路 4 4、5 5、1212、1313带气体弹簧的液压缸带气体弹簧的液压缸 6 6漏液回收回路漏液回收回路 7 7高度调节阀(前桥)高度调节阀(前桥) 8 8前桥制动阀前桥制动阀 9 9优先控制阀优先控制阀 1010后桥制动阀后桥制动阀 11 11高度调节阀(后桥)高度调节阀(后桥)89-65三、自适应悬架系统三、

53、自适应悬架系统 自适应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自适应悬架的刚度和阻尼特性能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进行自适应调节。进行自适应调节。 当汽车在正常路面行驶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应设置当汽车在正常路面行驶时,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应设置得较低,以保证乘坐舒适性。得较低,以保证乘坐舒适性。 在急转弯、快速起动及紧急制动时,提高阻尼可减少在急转弯、快速起动及紧急制动时,提高阻尼可减少车身姿态变化。在凸凹不平及坏路面行驶时,提高阻尼车身姿态变化。在凸凹不平及坏路面行驶时,提高阻尼力能快速吸收车身的振动,并降低轮胎接地点力的变化,力能快速吸收车身的振动,并降低轮胎接地点力的变化,减少轮胎动负荷。减少轮胎

54、动负荷。 89-66液力主动控制自适应悬架系统液力主动控制自适应悬架系统 89-67第五节第五节 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增设动力装置后就称为在汽车转向系统中增设动力装置后就称为“动力转向动力转向”。采用。采用动力转向的目的,是使转向躁纵轻便,改善响应特性。动力转向的目的,是使转向躁纵轻便,改善响应特性。 目前的动力转向装置均采用液压作动力,利用油泵来建立液压,目前的动力转向装置均采用液压作动力,利用油泵来建立液压,再经过控制阀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控制再经过控制阀来调节液压油的流量,根据汽车的行驶状态,控制转向系统。在转向时,转向动作仍由驾驶员来完

55、成,但作用在转转向系统。在转向时,转向动作仍由驾驶员来完成,但作用在转向机构上的力则由动力装置提供,因此,能使转向轻便省力。向机构上的力则由动力装置提供,因此,能使转向轻便省力。 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 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89-68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一、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概述及分类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是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完成转向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是以液体的压力作动力完成转向加力动作的,工作介质多用油液,工作压力一般为加力动作的,工作介质多用油液,工作压力一般为8 815MPa15MPa。与气压

56、动力转向比较,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与气压动力转向比较,工作压力高、动力缸尺寸小、结构紧凑、质量小;由于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寸小、结构紧凑、质量小;由于油液具有不可压缩性,所以液压式动力转向灵敏度高、系统刚性好;油液的阻所以液压式动力转向灵敏度高、系统刚性好;油液的阻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冲击;助力装置也无需润滑。缺点尼作用可以吸收路面冲击;助力装置也无需润滑。缺点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是结构复杂,对加工精度和密封要求高等。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按液流的形式分为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按液流的形式分为常流式常流式和和常压常压式式两种。两种。89-69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常流式液压动力转向

57、系统 常流式是指汽车在行驶常流式是指汽车在行驶中,转向盘保持不动,控中,转向盘保持不动,控制阀中的滑阀在中间位置制阀中的滑阀在中间位置时油路保持畅通,即油液时油路保持畅通,即油液从油罐吸入液压泵,又被从油罐吸入液压泵,又被液压泵排出,经控制阀回液压泵排出,经控制阀回到油罐,一直处于常流状到油罐,一直处于常流状态。态。 1 1转向油罐转向油罐 2 2转向液压泵转向液压泵 3 3转向管路转向管路 4 4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89-70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常压式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常压式是指汽车行驶中,无论转向盘转动或不转动,常压式是指汽车行驶中,无论转向盘转动或不转动,整个液压系统一直保持高压。通常

58、用蓄能器保持压力,整个液压系统一直保持高压。通常用蓄能器保持压力,控制阀是常闭的。平时液压泵工作以提高蓄能器的压力,控制阀是常闭的。平时液压泵工作以提高蓄能器的压力,达到最大工作压力后,液压泵自动卸载而空转。达到最大工作压力后,液压泵自动卸载而空转。 与常流式相比,常压式液压元件多,结构复杂;蓄能与常流式相比,常压式液压元件多,结构复杂;蓄能器增加了充氮的工序;对系统的密封要求更高;液压泵器增加了充氮的工序;对系统的密封要求更高;液压泵的磨损较大;在转向阻力较小时,消耗的功率也较大。的磨损较大;在转向阻力较小时,消耗的功率也较大。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常压式转由于这些问题的存

59、在,限制了它的使用,目前常压式转向系统应用较少。向系统应用较少。 89-71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分类1 1)按)按控制阀形式控制阀形式分为分为滑阀式滑阀式和和转阀式转阀式两种。两种。2 2)按)按动力缸、控制阀和转向器的相互位置动力缸、控制阀和转向器的相互位置可分为可分为整体式整体式和和分置式分置式两种:两种:动力缸、控制阀与转向器合为一体的为动力缸、控制阀与转向器合为一体的为整体式;动力缸和转向器分开布置的为分置式整体式;动力缸和转向器分开布置的为分置式。3 3)按)按控制阀的位置控制阀的位置分为三种形式:控制阀装在分为三种形式:控制阀装在转向器上转向器上的为的为半整体式

60、半整体式;控制阀装在;控制阀装在动力缸上动力缸上的为的为联阀式联阀式;控制;控制阀装在阀装在转向器和动力缸之间的拉杆上转向器和动力缸之间的拉杆上的为的为联杆式联杆式。 89-72 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二、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该动力转向系统由转向该动力转向系统由转向油罐、转向液压泵、转向油罐、转向液压泵、转向管路、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管路、整体式动力转向器组成。组成。 1 1转向油罐转向油罐 2 2转向液压泵转向液压泵 3 3转向管路转向管路 4 4动力转向器动力转向器 1. 1.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89-732.2.半整体式动力转向系统半整体式动力转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