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复习课件_第1页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复习课件_第2页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复习课件_第3页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复习课件_第4页
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即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注意: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哲的范畴。)(1)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A.第一方面: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第一性”对“思维与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谁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还是先有意识?它们谁决定着谁?“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

2、来说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恩格斯存在(物质)决定思维(意识)思维(意识)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用哲学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恩格斯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意识)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物质)的问题。承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否认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可知论)(不可知论)观点: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缺陷

3、: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总是在不断地提高观点: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 ,注意:真正的的唯物主义者应该是彻底的可知论者。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何者为第一性(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有没有同一性(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能不能可知论不可知论(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

4、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2、哲学的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派别是什么?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判断下列哪些观点体现了唯物主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上帝七天创造世界。存在就是被感知。形存而神存,形谢而神灭。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 、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

5、且都是原子在动3 、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4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5 水是万物的始基。 6 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把它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7 金、木、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

6、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的

7、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 :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理在气先 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

8、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1、物是观念的集合2、上帝支配着地球上的万事万物3、心外无物4、存在就是被感知5、我思故我在6、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辨别下列观点属于什么哲学派别:主观唯心主义 7、理在气先 。8、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9、富贵在天,生死由命。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3、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课堂训练: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还是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1)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2)“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3)观

9、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4)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5)死生有命,富贵在天。(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5项是客观唯心主义,其他是唯物主义 哲学中不仅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还存在着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从而构成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哲学中的两个对子唯物主义其一其二(从属)唯心主义辨证法形而上学辨证的形而上学的辨证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世界是什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世界怎么样(世界的状态) 辩证法的观点是: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1.(2008广东文

10、基,14)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一元论和二元论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 B. C. D.(B)2.(2008 广东 60)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感觉的集合”。这种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B) 3.(2009 广东)“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 (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11、 解析: “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的观点类似于“存在就是被感知”,该观点把人的主观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所以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A、C、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答案 : B4.(2009 上海文综)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他们的观点属于 (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科学的物质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解析: 本题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介于时间处于古代,并且把物质等同于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水。所以是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答案:D

12、5.(2010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形者,有生之本”是唯物主义观点,B、C、D项均是唯物主义观点;A项是唯心主义观点,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A 6.(2010年 山东卷 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直接联系与间

13、接联系的区别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 B. C. D.解析:本题以儿歌歌词为背景,考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知识。歌词的改动反映了“星辰闪耀”“常春藤缠绕”不是上帝而是科学,故说法正确。与题意无关。答案:A 7.(2010年 江苏卷 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C)8.(2009 江苏 2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理解。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之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不可知论。 答案:C9.(2009 福建 36)2009年4月,甲型HINI流感开始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扩散。我国借助国际力量组织攻关,在短时间内成功研制出甲型HINI流感的快速诊断方法。这表明 A.世界上只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