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体备课检查、学习记录冋学科历史时间2006年11月15日地点图书馆备课组长:王平成员:王平、陈丽云、李红梅主讲人:李红梅一周内容安排:第三章的第一、第二、第三节内容第一课时:新文化运动第二课时:五四爱国运动第三课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新文化运动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1政治方面:革命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直接原 因。2、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根 本原因。3、思想文化方面:民主共和和尊古复古的对立。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标志:陈独秀创办新青年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3、前期指导思想:西方民主和科学的
2、思想4、阵地:新青年5、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兼容并包”思想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及影响1内容初期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 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后期发展(1917年11月后):背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内容:歌颂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2、影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了一次 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动员作用; 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后
3、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的先进分子, 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绪, 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存在着绝对肯定或 绝对否定的偏向。五四爱国运动一、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1必然性(社会根源):五四爱国运动爆发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A国际上,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俄国十月革命胜利;B国内上,北洋军阀政府对内对外的反动统治,国内阶级矛盾尖锐,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一战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2、偶然性(导火线)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二、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和经过1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口号:外争主权,
4、内除国贼;废除二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中心:北京主力:青年学生2、第二阶段:6月初,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心:上海 主力:工人 影响: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展成为以工人阶级为主、 有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群众爱国运动。3、结果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实现,运动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三人职务;没有在和约上签字。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各部分力量的作用 先锋作用:青年学生 主力军:工人阶级领导作用:先进知识分子3、伟大功绩:开启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4、作用: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5、
5、世界革命范畴: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 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6、划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背景:阶级基础:工人队伍壮大和觉悟提高;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组织 基础: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外部条件:共产国际;催化作用:先进马克思主义者活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秋,陈独秀,上海,后来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相继成立。作用:进一步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成立:中共“一大”时间:1921、7、23,上海代表:13人代表全国50多党员内容: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6、通过了党的纲领;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历史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和任何政党都不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代表中国广大人民 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一中共二大1、1922、 7,上海2、中心任务:指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3、内容:最高纲领: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纲领制定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 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当前革命敌人是帝 国主义和封建军阀,革命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动力是
7、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纲领内容: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的初步结合,标志着中共创建工作的圆满完成,为后来党继续深入探索中国革命的独特发展道路奠定了基础。5、局限: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没有明确提出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没有 提出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纲领,反映了中共当时的幼稚和不成熟。三、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1、背景:工人阶级发展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成立2、过程:3、结果:京汉铁路工人罢
8、工遭到镇压而失败,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4、教训:中国革命敌人是强大和凶残的,必须联合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靠合法的罢工斗争是不能取得胜利的,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作业:课课练同步联系,以抽查方式检查1、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首先应该弄清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新旧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五四前旧民主主义革命和五四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相同点:中国社会性质相同, 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基本相同,都是反帝反封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有两个基本区别:革命领导阶级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起领导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起领导作用;革命发展
9、前途不同, 资产阶级革命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是把中国引向社会主义。从领导阶级看, 从五四运动开始后, 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革命指导思想看,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可见,五四运动构成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鲜明的分水岭。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2、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A指导思想不同:五四运动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辛亥革命是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B革命性质和发展方向不同:辛亥革命的性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其发展方向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而五四运动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C革命的主力不同: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而辛亥革命的主力是民族资产阶级。D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不同:五四运动的领袖人物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 派;辛亥革命的主力是资产阶级革命派。E群众基础不同:五四运动有广大工人、学生和市民参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辛亥革 命则脱离了人民群众。F革命彻底性不同:五四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 而辛亥革命则缺乏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精神。G影响不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而辛亥革命则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高考热点:本单元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几乎年年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部联络管理办法
- 军士暂时管理办法
- 军队学校管理办法
- 农业工具管理办法
- 农家旅游管理办法
- 农村古庙管理办法
- 农村牧场管理办法
- 农用地管理办法
- 农药配套管理办法
- 冠寓健康管理办法
- 全玻幕墙的设计与计算
- 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科技大学
- 出纳日记账模板
-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安全生产条件核查表
- GB/T 5696-2006预应力混凝土管
- 大客户战略管理
- 人防工程平战功能转换实施方案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护理疑难病例讨论PPT教学课件
- 启动仪式策划方案
- 2022年机械制图期末试卷及答案
- 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M3U1 My school Period 2 上海牛津版(试用本)(共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