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32实用教案_第1页
基础会计32实用教案_第2页
基础会计32实用教案_第3页
基础会计32实用教案_第4页
基础会计32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kui j)的概念会计(kui j)的对象 会计假设(jish)及会计原则会计核算方法第1页/共161页第一页,共162页。第一节 会计(kui j)的概念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fzhn)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fzhn)的基础,以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物质财富则是人类社会进行生产的共同要求。在人类社会发展(fzhn)的初级阶段,人们就通过实际逐步认识到了记录生产过程、计算生产成果数量以及对比“所耗”与“所得”关系的必要性。 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对生产耗费和生产成果进行观察、计量以至进行记录和比较的要求,这正是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第2页/共1

2、61页第二页,共162页。(一) 古代会计阶段 远古“结绳”、“刻木”记事标志着会计的萌芽 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管钱粮的专职官员进行“月计月会” 宋朝初期出现了“四柱清册”即“旧管”(上期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zhch))=“实在”(本期结存) 明朝开始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 明末清初民间商业组织使用“龙门帐” 第3页/共161页第三页,共162页。(二) 近代会计阶段 一是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会计学家卢卡 巴其阿勒所注 算术、几何、及比例概要确立了复式记帐法的地位,复式记帐不断完善和推广。 二是成本会计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三) 现代会计阶段 二十

3、世纪五十年代到目前 1953年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开始(kish)运用,出现“会计电算化” 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第4页/共161页第四页,共162页。二、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两个基本职能:核算 监督 (一)核算职能 1、以货币为计量单位 2、从数量上核算以发生(fshng)或已完成的经济活动 3、记录只是会计核算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4、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完整性、系统性第5页/共161页第五页,共162页。(二) 监督职能 利用会计核算的信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控制和指导。 1、会计监督是对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监督 2、会计主要利用货币计价(j ji)进行监

4、督, 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3、会计监督是单位的内部监督,是外部 监督不可替代的。 第6页/共161页第六页,共162页。三、会计的概念三、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方法(fngf)(fngf),对一定主体的经济,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第7页/共161页第七页,共162页。 第二节 会计对象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

5、监督的内容。(一) 会计的一般对象 会计对象是企业、行政、事业等单位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bioxin)的经济活动。(即经济业务)第8页/共161页第八页,共162页。 (二) 企业单位的会计对象 1、产品制造(zhzo)企业(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可分为: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 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第9页/共161页第九页,共162页。资金筹集 资金运用 资金回收 资金分配 自有资金 供应 生产 销售(xioshu) 货币 原材料 半成品 产成品 货币 营业税 支付工资、费用 利润负 债 固

6、定资产 折旧 期间费用 所得税 净利润 第10页/共161页第十页,共162页。 2、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 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过程(guchng)可分为:商品购进过程(guchng)、商品销售过程(guchng)。 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是沿着 “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的形式,周而复始地进行。 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对象是商品流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guchng)中发生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对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发生的预算内(外)财务收支活动。第11页/共161页第十一页,共162页。第三节 会计准则 一、会计准则概述 二、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会计实体、

7、会计个体) 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jind)的特定单位,界定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1、意义: (1)区分了主体与主体所有者(投资人)的经济活动 (2)区分了主体与其他与之有联系的单位的经济活动第12页/共161页第十二页,共162页。 (二)持续经营 意义: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可解决资产(zchn)的计价和费用的分摊问题 (三)会计分期 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为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基础,为编制财务表报界定了时间。 (四)货币计量 意义:确认了以货币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第13页/共161页第十三页,共162页。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 1、可靠性原则 会计

8、核算应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chnggu)。 2、相关性 会计核算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chnggu)的需要。第14页/共161页第十四页,共162页。 3、可比性原则。 横向可比: 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zhbio)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纵向可比: 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4、及时性原则 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 5、清晰性原则 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运用。 第15页/共161页第十五页,共162页。 6 6、谨慎性原则 会计核算中,对企业可能

9、发生的费用和损失,应作出合理的预计,对可能取得的收入则不加以(jiy(jiy) )预计 7 7、重要性原则 重要的会计信息应单独反映,次要的会计事项可简单处理。 8 8、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会计核算应注重业务的实质而不是外在形式。第16页/共161页第十六页,共162页。 第四节 会计核算方法与程序一、设置帐户(zhn h) 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二、复式记帐 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都必须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帐户(zhn h)中加以记录,借以完整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方法。三、填制和审核凭证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是登记帐簿

10、的依据。第17页/共161页第十七页,共162页。四、登记帐簿 帐簿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到簿籍,是帐户的集合,是保存数据的重要工具。五、成本计算(j sun) 是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j sun)对象来归集发生的各项费用,计算(j sun)各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方法。六、财产清查 是通过盘点实物,核对帐目,查明各项资产的实有数,以保证帐户记录真实可靠的一种方法。七、编制会计报表以书面报告形式定期总括反映各单位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一种专门方法。第18页/共161页第十八页,共162页。 以上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相互联 系、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y )

11、完整的方法体系。 其中,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是记账过程,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核算的最初环节,登记账簿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成本计算是算账过程,是对初级会计信息资料的加工过程;会计报表是报账过程,是会计核算的最终环节。 第19页/共161页第十九页,共162页。 记账、算账、报账一般都是按照一定程序进行的。首先在账簿中按照一定的分类设置若干不同的账户,每一账户用以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然后运用复式记账法将经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中的经济业务内容分别记录在账簿中的不同长上;再通过成本计算将记录在账簿中的初级信息资料加工之后再登记在账簿中,这是会计信息加工再储存的过程;期终经过财产清查后,确认账簿记

12、录正确,符合各种方法有些是交叉重复进行的,但基本(jbn)是按照以上顺序,相互配合地加以运用,以实现会计目标。第20页/共161页第二十页,共162页。第二章 会计(kui j)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内容所作的基本分类,会计对象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过去的交易、事项(shxing)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第21页/共161页第二十一页,共162页。 (一)资产的特征 资产要素是六大要素的核心要素,是企业存在的基础。按照企业会计制度(hu j zh d)的规定,作为资产,一般应

13、同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资产必须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第22页/共161页第二十二页,共162页。(2)资产是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拥有”是指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所有权,“控制”是指企业对某项资产具有支配权。(3)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tzhng)。所谓“经济利益”是指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第23页/共161页第二十三页,共162页。 (二) 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和存在形态不同,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流动资产: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

14、及预付(y f)款项。 长期投资: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其他投资。 第24页/共161页第二十四页,共162页。 固定资产:使用(shyng)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在使用(shyng)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态不变的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shyng)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shyng)权、商誉等。 其他资产:是指除以上各项以外的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费用,包括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等。第25页/共161页第二十五页

15、,共162页。 二、负债二、负债 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理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义务,理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dozh)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一一)负债的特征负债的特征 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作为负债,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作为负债,一般应同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1)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结果项所形成的结果 (2)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dozh)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第26页/共161页第二十六页,共162页。 (二)负债的分类 企业

16、的负债按其流动性或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流动负债: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预提费用等。 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在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yshng)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第27页/共161页第二十七页,共162页。 三、所有者权益三、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数额为资产所有者权益是指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其数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减去负债后的余额。 (一一)所有者权益的特征所有者权益的特征 相对负债而言,所有者权益具有以下特征:相对负债而言,所有者权益具

17、有以下特征: (1)不具有偿还性。所有者权益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到期偿还,除非企业减资、清算,企)不具有偿还性。所有者权益不像负债那样需要到期偿还,除非企业减资、清算,企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的投资。业不需要偿还其所有者的投资。 (2)企业破产清算时,负债优先)企业破产清算时,负债优先(yuxin)清偿。清偿。 (3)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凭借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债权人则不能)可分享企业利润。所有者凭借所拥有的所有者权益能够分享利润,而债权人则不能参与利润的分配。参与利润的分配。 第28页/共161页第二十八页,共162页。 (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形成方式不同可分为实收

18、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1)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 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2)资本公积是指投资者或其他人投入到企 业,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并且金额超过 法定资本部分的资本或者资产。包括资 本(或股本)溢价、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接受捐赠的资产价值等。 (3)盈余公积是指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利润中 提取的各种( zhn)公积金。 (4)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 利润或待分配的利润。第29页/共161页第二十九页,共162页。四、收入 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trn)使用本企业资产等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包括主营业务

19、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第30页/共161页第三十页,共162页。 (一)收入的特征 作为会计要素的收入具有如下的特征: (1)收入是从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 而不是偶发交易(jioy)或事项中产生的。 (2)收入可以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 或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 入,而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 的款项,如销售商品时收取的销项 税额、代收利息等。第31页/共161页第三十一页,共162页。 (二)收入(shur)的分类 按照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分类,可以把收入(shur)分为主营

20、业务收入(shur)和其他业务收入(shur)。(1)主营业务收入(shur),亦称基本业务收入(shur),是指企业从事主要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shur)。如在工业企业主要是销售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取得的收入(shur);商业企业主要是销售商品取得的收入(shur)。(2)其他业务收入(shur),亦称为附营业务收入(shur),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shur)。如销售材料、出租固定资产和包装物、转让无形资产以及从事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取得的收入(shur)。第32页/共161页第三十二页,共162页。 五、费用五、费用 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验活动所发生的

21、经济利益的流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经验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出。 (一一)费用的特征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的,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必须付出代价,发生费用是和收入相对应的,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必须付出代价,发生一定的耗费。一定的耗费。 费用具有费用具有(jyu)以下特点:以下特点: (1)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2)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费用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费用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费用将引起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第

22、33页/共161页第三十三页,共162页。 (二) 费用的分类 直接(zhji)材料 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直接(zhji)人工 直接(zhji)费用 制造费用 间接费用 费用 管理费用 不记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财务费用 期间费用 营业费用第34页/共161页第三十四页,共162页。 六、利润六、利润 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它是收入与费用配比企业在一定期间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成果。它是收入与费用配比后的差额。后的差额。 (一一)利润的特征利润的特征 (1)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kui j)要素配比的结果。当某一要素配比的结果。当某一会计会计(kui j)

23、期间的收入大于费用时,表现为企业利润,反之则表期间的收入大于费用时,表现为企业利润,反之则表现为企业亏损。现为企业亏损。 (2)利润的形成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则造成所有者)利润的形成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亏损的发生则造成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权益的减少。 第35页/共161页第三十五页,共162页。 (二)利润的分类 企业利润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三种。 (1)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shu jn)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的金额。 (2)利润总额是指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

24、金额。 (3)净利润是指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第36页/共161页第三十六页,共162页。第37页/共161页第三十七页,共162页。 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所以,上式具体表示为: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以上会计(kui j)等式是静态等式,它反映企业在某一时日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者之间存在的恒等关系。2收入、费用、利润之间的恒等关系企业的资产投入营运后,随着企业经济活动的进行,企业一方面会取得收入,另一方面,企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收入大于费用的差额称为利润,反之,差额为亏损。公式表示为: 收入 费用 = 利润第38页/共161页第三十八页,

25、共162页。 (二)会计基本等式(dngsh)的转化形式 1定义:由静态会计等式(dngsh)和动态会计等式(dngsh)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dngsh)。 2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 =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3 对扩展会计等式(dngsh)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展: 资金存在形态与 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等式(dngsh)双方是在数量增加基础上的新的相等。 第39页/共161页第三十九页,共162页。 (三)、经济业务及其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能运用会计方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会计事项。 2.经济业务的基本类型 (1)经

26、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2)经济业务影响扩展会计等式的类型归纳(四类)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增加金额相等(xingdng),等式保持平衡。 使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减少金额相等(xingdng),等式保持平衡。 使会计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 等,等式保持平衡。 使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增减金额相等(xingdng),等式保持平衡。第40页/共161页第四十页,共162页。 (三)经济业务类型影响会计等式的规律 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至少要影响会计等式中的两个会计要素(或一个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binhu)。 (四)经济业务类型不会影响会计等式平衡关系的分析结论

27、 1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影响会计等式一方要素发生有增有减变化(binhu),双方总额不变,等式保持平衡; 2经济业务的发生影响会计等式双方要素发生同增或同减变化(binhu),双方总额或增减,但等式仍保持平衡。第41页/共161页第四十一页,共162页。 课后思考题 1会计要素的含义是什么? 2资产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 本内容? 3负债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4所有者权益(quny)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5收入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6费用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7利润要素的含义与特征是怎样的

28、?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8什么叫会计等式?会计等式包括哪些种?第42页/共161页第四十二页,共162页。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zhn h)第一节 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1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也就是对各项会计要素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所赋予的名称。2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1)系统、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 (2)满足信息使用者了解会计信息的需要。 (3)设置会计账户,核算经济业务的需要。(二)会计科目设置原则 1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全面反映会计要素内容。 2既要符合对外报告的要求,又要满足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既要适应经济

29、业务发展需要,又要保持相对稳定。 4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5应简明(jinmng)、适用。第43页/共161页第四十三页,共162页。 (三)会计科目的内容和级次 1总分类科目 (1)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 (2)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形成(xngchng)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 等)。 (3)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提供总括指标。 (4)一般由会计制度统一制定。 2明细分类科目 (1)对总分类科目所含内容再作详细分类形成(xngchng)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沿海公司” 等)。 (2)是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依据。 (3)可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核算需要设置。第44页/共161页

30、第四十四页,共162页。 第二节、 账户 (一)设置会计账户的必要性 会计科目只是对会计要素分类的项目,而为了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还需要核算时使用的工具,这就是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1设置依据: 作为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账户,应该按照会计要素来设置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再根据每一类的具体内容、特点和管理要求,分别设置若干个账户 2基本特征:具有一定格式; 3主要作用:分类、连续的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 4重要地位: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zhunmn)方法。第45页/共161页第四十五页,共

31、162页。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登记增加数,另一方登记减少数,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则由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所记录的经济内容而决定。 一个完整的账户还包括以下内容:账户的名称;会计事项发生的日期;摘要、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凭证号数;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 每个账户一般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正常情况(qngkung)下,账户四个数额之间的关系为: 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第46页/共161页第四十六页,共162页。 (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与区别 1相互联系 会计账户根

32、据会计科目设置,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二者反映的经济(会计要素)内容相同。会计科目规定了核算的内容及核算方法;会计账户则用以具体反映特定的经济内容。 2相互区别 (1)外表(wibio)形式不同:会计账户必须具有一定的格式,会计科目则没有。 (2)发挥作用不同:会计账户则是用来具体记录经济业务的工具(手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分类形成的项目(标志)。第47页/共161页第四十七页,共162页。 课后思考题: 1什么(shn me)叫会计科目?什么(shn me)叫会计账户? 2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是怎样的? 3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第48页/共161页第四十八页,

33、共162页。第四章 复式记账(j zhn) 第一节 借贷记账法 一、记账方法概念 记账方法是指对客观发生(fshng)的会计事项在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时所采用的方法。记账方法一般都是由记账符号、所记账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等内容所构成。 二、记账方法种类 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第49页/共161页第四十九页,共162页。 三、复式记账法及原理 (一)复式记账法的概念 复式记账法是指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 jn ),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 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两个

34、项目)发生增减变化。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第50页/共161页第五十页,共162页。 (三)复式记账的基本内容 1借贷记账法 2收付记账法 3增减记账法 (四)复式记账的作用 1能够全面、系统地在账户中记录经济 业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2能够清晰地反映资金运动的来龙脉,便于对业务内容的了解和监督( jind)。 3能够运用平衡关系检验账户记录有无差错。第51页/共161页第五十一页,共162页。 四、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大约在12- 13世纪起源于意大利,总结(zngji)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 2演进借、贷二字最初

35、只表示借贷资本家与贷款人与借贷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 (二)借贷记账法的内容记账符号 1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为“借”、“贷”二字。 2主要作用表示“增加”或“减少”;反映账户的登记方向。 3符号含义:表示增减,但对于六类性质不同的账户具有不同的含义。第52页/共161页第五十二页,共162页。 (三)账户的设置和结构 1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资产类账户余额与发生额的关系: 期初借方余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期末借方余额 2负债、所有者权益类 账户的结构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与发生额的

36、关系:期初贷方余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期末贷方余额 3收入(shur)类账户的结构 4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中的 “生产成本” 可能有余额,应在借方,表示期末在产品成本。 5双重性账户的结构第53页/共161页第五十三页,共162页。 (四)记账规律(规则) 1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 2借贷必相等 账户登记金额。 其具体应用: (1)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减少记“贷”,余额在借方; (2)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减少记“借”,余额在贷方(difng); (3)收入相当于权益,成本、费用相当于资产,但一般没有余额; (4)双重性账户:如“待处理财产损益”,借

37、方登记发生的损失及冲转的溢余,贷方(difng)登记发生的溢余及冲转的损失。期末余额如在借方,表示净损失;在贷方(difng)则表示净收益。第54页/共161页第五十四页,共162页。 (五)会计分录的编制与账户对应关系 1会计分录的含义 经济业务在登记账户前预先确定的应记账户名称、方向和金额的一种记录形式。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填写在记账凭证上的。 2编制会计分录的基本方法 3教学中会计分录的内容、格式及书写要求 4会计分录的种类 简单会计分录由两个账户组成的会计分录。 复合(fh)(复杂)会计分录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5复合(fh)会计分录的分解第55页/共161页第五十五

38、页,共162页。 6两个重要名词 账户对应关系:复式记账时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几个账户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系。例如,收到投资者投资存入银行, “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账户就建立起了对应关系。一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固定(gdng)的,不可随意“拉郎配”。 对应账户:分录中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在上例中,“银行存款”与“实收资本”账户就互为对应账户。 第56页/共161页第五十六页,共162页。 (六)试算平衡 1试算平衡的含义 根据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汇总计算和比较(bjio),检查账户 记录的正确性、完整性的技术方法。 2试算平衡的基本方法 发生额平

39、衡法 发生额即在一定会计期间内账户所登记的增加额和减少额。 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发生额 = 全部账户贷方发生额 平衡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平衡依据:一定时期内全部账户发生额合计。第57页/共161页第五十七页,共162页。 余额平衡法 平衡公式:全部账户借方余额合计(hj) = 全部账户贷方余额合计(hj) 平衡原理:会计等式的平衡原理。 平衡依据:一定时期末全部账户余额。 平衡方法:编制“总分类账户余额试算平衡表” (七)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实例(略)第58页/共161页第五十八页,共162页。 第二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

40、设置 各会计主体日常使用的账户,按其提供资料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两种。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dngj) 总分类账户是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对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作用;而明细分类账户则是某一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对其所隶属的总分类账户起着辅助作用。某一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核算对象是相同的,它们所提供的核算资料互相补充,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总括又详细地反映同一核算内容。因此,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必须平行登记(dngj)。第59页/共161页第五十九页,共162页。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pngxng)登记

41、的要点 1.同内容。凡在总分类账户下设有明细分类账户的,对于每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要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记入各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2.同方向。在某一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方向必须相同。即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借方,在它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借方;在总分类账户中记入贷方,在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中也应记入贷方。 3.同金额。记入某一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必须与记入其所属的一个或几个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数相等。第60页/共161页第六十页,共162页。 课后作业: 1什么叫复式记账?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2采用复式记账法时应遵循哪些基本( jbn

42、)原则? 3什么叫借贷记账法? 4借贷记账法记账符号的含义是怎样的? 5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是怎样的? 6. 为什么要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是什么 第61页/共161页第六十一页,共162页。第五章 会计凭证 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与种类(zhngli)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1 所谓会计凭证就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登记账簿依据的书面证明文件,是重要的会计资料。 2会计凭证的作用 会计凭证在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提供原始资料,传导经济信息的工具;是登记账簿的依据;是加强经济责任制的手段;是实行会计监督的条件。第62页/共161页第六十二页,共162页。 二、会计凭证

43、的种类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一)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济业务的当事者取得或填制的,载明经济业务具体情况和发生及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具有法律效率的证明文件。 (二)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俗称传票,是对经济业务按其性质(xngzh)加以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第63页/共161页第六十三页,共162页。 第二节 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载明业务内容和完成情况的证明文件,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zhyo)依据。 原始凭证必须具备以下基本要素

44、: 凭证名称; 填制凭证的日期及编号; 填制凭证单位的名称或者填制人的姓名; 经办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接受凭证单位的名称; 经济业务的内容; 经济业务的数量、单价和金额第64页/共161页第六十四页,共162页。 二、原始凭证的种类 (一)原始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分类 1外来原始凭证:由其他单位经办人员按要求填制。 2自制原始凭证: (二)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方法不同分类 1一次凭证 只记载一项业务或同时记载若干项同类性质(xngzh)经济业务,并且一次性填制完成。 2累计凭证 经济业务是不断重复发生的,并且需在规定时间内多次记载;第65页/共161页第六十五页,共162页。 3汇总原始凭证 根据若干

45、同类经济( jngj)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加以汇总重新编制的凭证。 4记账编制凭证 根据账簿记录的结果对某些特定事项进行归类、整理编制的原始凭证。第66页/共161页第六十六页,共162页。 三、原始凭证的填制 (一)基本填制方法 1经济业务完成时由经办人员填制。如“领料单”。 2由会计人员定期汇总填制。如“发出材料汇总表”。 3由会计人员根据账簿记录结果( ji gu)归类、整理填制。如“制造费用分配表”。第67页/共161页第六十七页,共162页。(二)基本填制要求记录真实手续完备内容齐全书写(shxi)规范填制及时第68页/共161页第六十八页,共162页。 (三)几种( j zhn)常见

46、原始凭证填制案例 1收料单的填制。 2领料单的填制。 3限额领料单的填制。 4普通发票的填制。 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填制。 6发料凭证汇总表的填制。 7商品验收单的填制。第69页/共161页第六十九页,共162页。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审核原始凭证时要审查(shnch)它的合法、合规和合理性,其填制是否符合要求。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伪 审核原始凭证的内容和填制手续是否合规 审核原始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是否合理、合法第70页/共161页第七十页,共162页。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二、记账凭证的种类 (一)记账凭证按其经济(jngj)业务的内容不同分类 1.专用记账

47、凭证 含义:在每张凭证上只反映一定类别业务内容(收款业务、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的记账凭证。 业务类型:按经济(jngj)业务与货币资金收支的关系分类。 专用记账凭证种类: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2.通用记账凭证 含义:可用以反映所有经济(jngj)业务的记账凭证。 格式:与专用记账凭证中的转账凭证格式大体相同。第71页/共161页第七十一页,共162页。 (二)记账凭证按其编制的方式不同分类 1.复式记账凭证 含义:在一张凭证上列示每笔经济业务分录所涉及的全部科目,并均作为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 种类: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均为复式凭证。 2.单式记账凭证 含义:按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科

48、目的数量分别填制凭证的记账凭证。虽然在凭证上也列示对应(duyng)科目,但只作参考不作为记账依据。 种类: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第72页/共161页第七十二页,共162页。 (三)记账凭证按其是否经过汇总分类 1非汇总记账凭证 含义:在一张只包括一笔经济业务分录的记账凭证。 种类:专用记账凭证均为单一凭证 2汇总记账凭证 含义:根据一定时期内同类单一记账凭证定期加以汇总编制的、包含(bohn)若干项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种类: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第73页/共161页第七十三页,共162页。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 (一)记账凭证的填制依据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专

49、用记账凭证) 1收款凭证 2付款凭证根据有关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支付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 对于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存取(相互划转)业务,为避免(bmin)重复记账,应统一按减少方填制付款凭证(均付款在先),而不填制收款凭证。 3转账凭证 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 根据账簿记录填制第74页/共161页第七十四页,共162页。 (三)记账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记录真实 手续完备 内容齐全(qqun) 书写规范 填制及时 以上五点是对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共同要求。但填制记账凭证时还应注意以下四点: 摘要简明 科目运用准确 附件齐全(qqun) 连续编号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第75页/

50、共161页第七十五页,共162页。 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一)会计凭证传递的含义 会计凭证传递是会计核算得以正常、有效进行的前提,科学合理的传递程序应能保 证会计凭证在传递过程的安全、及时、准确和完整。 (二)会计凭证传递的内容 1有序的传递路线 2合理的传递时间 3严密的传递手续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一)定期整理归类(u li) (二)造册归档 (三)使用及节约借阅手续 (四)保管期限和销毁手续第76页/共161页第七十六页,共162页。 课后作业: 1记账凭证有哪些种?其适用范围是怎样的? 2记账凭证的基本( jbn)内容包括哪些?应如何填制? 3. 如何填

51、制原始凭证? 4如何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5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6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第77页/共161页第七十七页,共162页。第六章 会计(kui j)账簿 第一节 会计账簿的意义与种类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所谓会计账簿是由具有专门格式而又联结在一起的若干账页所组成的簿籍。在账簿中应按照会计科目开设有关账户,用来序时地、分类(fn li)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会计账簿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之一。 设置会计账簿的意义: (一)可以全面、连续、系统地记录、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 (二)为计算成本、费用、利润提供详细资料。 (三)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资料。 (四

52、)为分析和检查企业经济活动提供依据。第78页/共161页第七十八页,共162页。 二、会计账簿的种类 (一)会计账簿按用途分类 1.序时账簿: 序时账是按经济业务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连续(linx)登记的账簿,也叫日记账。 特种日记账: 专门用来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序时账簿。应用较广的是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普通日记账: 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序时账簿。对所有经济业务都要先在账簿中确定会计分录,予以全面、连续(linx)地登记。其内容类似于记账凭证,因此这种日记账也叫“分录账”或“原始分类簿”。第79页/共161页第七十九页,共162页。 2.分类账簿: 分类账按

53、其所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账(简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 总账是按一级会计科目设置(shzh)的总括反映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 明细账是根据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shzh)的,详细、分类记录经济业务的账簿。按照分类会计科目设置(shzh)的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 第80页/共161页第八十页,共162页。 3.备查(bich)账簿:也称辅助账簿。它是对一些备忘事项为便于查考而登记的账簿。如 “租入固定资产登记簿”等。备查(bich)账簿不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与其他账户之间不存在严密的依存关系。备查(bich)账的格式、登记方法,不像其他账簿一样有着较为严

54、格统一的规定,企业可按自身的特点和需要灵活设置。第81页/共161页第八十一页,共162页。 (二)会计账簿(zhn b)按外表形式分类 1.订本式账簿(zhn b) 2.活页式账簿(zhn b) 3.卡片式账簿(zhn b) 一般具有统驭性质和比较重要的账簿(zhn b)(如总账、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采用订本账,活页账和卡片账,则一般适用于各种明细账。第82页/共161页第八十二页,共162页。 第二节 会计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一、账簿的基本(jbn)内容 (1)封面,标明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 (2)扉页,填明启用的日期和截止的日期;页数;册次;经管账簿人员一览表和签章;会计

55、主管签章,账户目录等。 (3)账页,账页的基本(jbn)内容包括:账户的名称(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记账日期、凭证种类和号数栏、摘要栏、金额栏、总页次和分户页次等。第83页/共161页第八十三页,共162页。 二、账簿的登记方法(fngf) (一)序时账簿的格式与登记方法(fngf) 我们这里所说的序时账簿主要是指特种日记账。企业通常设置的特种日记账主要有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现金日记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fngf) 现金日记账是由出纳员根据现金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以及银行存款的付款凭证序时登记的。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fngf) 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员根据银行存款

56、的收款凭证、付款凭证以及现金的付款凭证序时登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方法(fngf)与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fngf)基本相同, 第84页/共161页第八十四页,共162页。 (二)总分类账的格式与登记方法。 总分类账是按照一级会计科目的编号顺序分类开设并登记全部经济业务的账簿(zhn b)。总分类账的格式有三栏式(即借方、贷方、余额三个主要栏目)和多栏式两种。 (三)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明细分类账是根据二级会计科目或明细科目设置账户,并根据审核无误后的会计凭证登记某一具体经济业务的账簿(zhn b)。明细分类账的格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第85页/共161页第八十五页,共162页。 1

57、三栏式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格式和三栏式总分类账的格式相同,即账页只设有借方金额栏、贷方金额栏和余额金额栏三个栏目。 2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要求在账页上对借方、贷方、余额栏下分别设置数量栏和金额栏,以便同时提供货币信息和实物量信息。如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的明细账。 3多栏式明细账 多栏式明细分类账是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gunl)的需要,在一张账页内按有关明细科目或项目分设若干专栏的账簿。按照登记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又分为“借方多栏式”,如“物资采购明细账”、“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等;“贷方多栏式”,如“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等;“借方、贷方多栏式”

58、,如“本年利润明细账”、“应交增值税明细账”等。第86页/共161页第八十六页,共162页。 (四)备查账簿的格式及登记方法 备查账簿是对主要账簿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账簿。包括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有关应收、应付(yng f)款项的备查簿,担保、抵押品的备查簿等。第87页/共161页第八十七页,共162页。 第三节 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一、账簿的启用规则 (一)设置账簿的封面与封底。 (二)在启用新会计账簿时,应首先填写在扉页上印制的“账簿使用登记表”中的启用说明,并加盖单位公章。在会计人员工作发生变更时,应办理交接手续并填写“账簿使用登记表”中的有关交接栏目。 (三)填写账户目录,总账

59、应按照会计科目顺序填写科目名称(mngchng)及启用页号。在启用活页式明细分类账时,应按照所属会计科目填写科目名称(mngchng)和页码,在年度结账后,撤去空白账页,填写使用页码。 (四)粘贴印花税票,应粘贴在账簿的右上角,并且划线注销;在使用缴款书缴纳印花税时,应在右上角注明“印花税已缴”及缴款金额。第88页/共161页第八十八页,共162页。 二、账簿(zhn b)的登记规则 会计账簿(zhn b)应当按照连续编号的页码顺序登记。会计账簿(zhn b)记录发生错误或者隔页、缺号、跳行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更正,并由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在更正处盖章。

60、 平时登记账簿(zhn b)时必须用蓝黑墨水笔书写,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记账,除“结账划线”、“改错”、“冲销账簿(zhn b)记录”等外,不得用红色墨水笔。有关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应办理交接手续。 对于新的会计年度建账问题,一般来说,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 会计账簿(zhn b)做为一种重要的会计档案,必须按照制度统一规定的保存年限妥善保管,不得丢失。保管期满后,按规定的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再行销毁。第89页/共161页第八十九页,共162页。 三、错账的更正规则 (一)错账的基本类型 错账的基本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记账凭证正确,但依据正确的记账凭证登记帐簿时发生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