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 学理意识和方法意识本课件只用做学术交流用,禁止他人将其作为商业或者法律禁止的范围内使用。如果出现法律问题。使用者自负。本文主要有两本分构成:本文主要有两本分构成:第一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理解 ,它和自然科学有什么区别。第二部分:根据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这种区别,谈谈如何做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 一个人文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应具备怎样的研究意识 第一部分何为人文社会科学?1.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性质2.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性质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与性质(一)成为学科的条件是什么?第一,结构化的外在形式。知识必须形成以概念 、 逻辑
2、、原理、命题、方法等元素构成的知识结构 ,结构可以说是学科存在的外在形式。第二,被认可的象征。应该进入大学 ,登上大学的讲堂 ,这是一门学科被认可的象征。(二)以教育学为例讲述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化之路1.教育学作为学科的产生外国:德国哲学家康德( 1724 1804) ,他在哥尼斯堡大学开设了教育学讲座 ,把教育学这门学科引入了大学的讲堂。中国:在我国,独立的 、 具有现代内涵的教育学大约产生于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 ,是与现代学校一起由西方传入的 ,1902 年在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就已经开设了这门课程。2.教育学科学之路赫尔巴特的探索赫尔巴特的探索(1)赫尔巴特可以说是关注教育学的科学化
3、问题并力图推动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人。(2)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必须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才能实现自身的科学化 。 1806 年的普通教育学中他提到:“教育者一定要精通心理学 ,才能称职地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学讲授纲要一书中, 他又明确地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学的心理学基础。结论:赫尔巴特问题是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来自自然科学的理性扩张的一种反映 。实验教育学派的探索实验教育学派的探索20 世纪初出现在德国的实验教育学派 , 试图运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儿童身心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 ,亦即以自然科学的知识标准去重构教育学的知识 。3.自然科学理性在人文社会科学扩张的影响自然科学理性
4、在人文社会科学扩张的影响的分析的分析(1)学者的评论)学者的评论梁启超:曾经对科学理性及逻辑思维的过分发达损害人的本能和意志、摧毁人的创造力的后果表示了极大的忧虑 ,产生了对于科学信任的一种危机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 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 ,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 。”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奥斯瓦尔德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奥斯瓦尔德 斯宾格勒斯宾格勒( 18801936) 评论评论他在那个时代也曾激烈地抨击过近代自然科学的科学理性 ,人类“将会压服了科学本身的胜利意志 。精确科学,必然向它本身的利剑, 发动攻击。(2)自然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影响的深入分析科学这个概念 对自然科学和社
5、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表现在人们最初提出科学这个概念的时候 ,曾设置了三条原则 , 即自然一致性原则、 实体永恒性原则和因果性原则。符合这三条原则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 反之则不能称为科学知识 。三原则对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不幸:三原则对人文社会科学带来的不幸:人们一直在用近代科学观的确定性假设来审视和苛求社会科学, 因而极大地限制了社会科学的发展。例如:在没门( noway)这本学术著作中作者提到“教育是不是一门科学的问题, 作者的结论是 no way ! 为什么作者否认社会科学中几乎最年长的一门学科是科学呢 ? 这就是一种近代科学观的眼光, 是用确定性假设来审视社会科学的结
6、果 ”结论:如果以确定性假设的三个原则来审视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 可以说社会科学的各门学科都无法完全符合要求, 因此不可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三)视角转化人文社会科学的重新认识视角的转换:原因:一方面,解决困扰了学界一百多年的这一学科问题 ,必须另辟蹊径 ,转换我们的思路 ,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锁钥 。另一方面,赫尔巴特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社会科学知识本身是不是科学知识 ,而在于社会科学知识应不应该用传统科学观的确定性假设来约束自己 。问题转换问题转换:科学知识的标准是什么, 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应建立一种怎样的标准。1.概念的界定:1.1规律的内涵:一般理解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力量
7、。例如:教育学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1.2规律的悖论人文社会科学规律的可变性或不确定性。在人文社会领域中 ,规律与其看成是一种真的存在 ,不如看成是社会科学受传统科学观的确定性假设影响而产生的一个隐喻。其实这只是强制性的结果, 而不是普遍性的结果 。这种强制性整合着人们的选择和行动 ,形成一种趋于相同的社会趋势。人们往往会将这种社会趋势看成是自然的事实 ,即规律 。例如:世上本没有路 ,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1.3规律与趋势的区别趋势和规律的不同之处在于 : 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客观存在 ,而趋势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共同选择和共同选择和行动行
8、动 。例如本来这里没有路 ,因为大家都这么选择,这么走路,一条路就在这种共同的选择和行动共同的选择和行动中产生了。1.4规律和趋势混淆的原因当某种社会选择和行动以一种趋势的形式出现时 ,就会对个人产生一种强制作用, 从而使我们误以为这是客观的、不能选择也不能改变的规律。例如: 对于循序渐进这一规律。美国的布鲁纳、前苏联的达维多夫的研究表明,人的认知也可以循着从泛化到分化的路径而进化,所以教学过程也可以按照从抽象知识到具体知识的顺序进行(2)价值一种不同于预想的因素参与进了社会历史的发展 2.1什么是价值价值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 ,在社会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中, 价值不仅体现着对人的需要的某
9、种满足 ,而且还体现着人的主动追求 。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就不应该是追求那种现实生活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 ,而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价值关系、 价值选择和价值冲突 。2.2把价值放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视野中第一, 这一价值判断的目的是什么 。第二, 这一判断得以成立的前设是什么。第三,如果这一判断是事实 ,则其暗示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第四,提出这一判断的为何人。第五,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第六, 这一判断如何得以流行。第七, 要对这一价值判断作出价值判断, 我们还应知道些什么。人文社会科学的内涵、性质 我们与其把社会科学看成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莫如把其看成是一个专门化的研究领域,
10、或者更确切地说 ,社会科学既是科学社会科学既是科学,又是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又是专门化的研究领域 。 社会科学不应追求那种现实中一般并不存在的假设的东西 ,而应揭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以示貌似自然的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活动。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活动。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人文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应具备怎样的研究意识人文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应具备怎样的研究意识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要树立一种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意识 。这种研究意识主要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问题意识学理意识方法意识一、问题意识(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不同的学术逻辑:学科逻辑和问题逻辑学科逻辑是一种演绎的逻辑。
11、问题逻辑是一种归纳的逻辑。就是从收集和归纳社会实践中发生的问题出发 ,讨论本学科应予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由问题构成学科的基本框架。两种逻辑的不同点:前者以学科为本位 ,强调学科的规范性 , 重视理论体系的建构, 而后者则是以问题为本位 , 强调具体问题的解决, 关注选择和行动(二)重视问题意识的原因作为社会现象和问题的研究者 ,我更强调研究者的问题意识。(三)避免分门别类的看问题分门别类的学科界限完全是人为的 ,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样一种分类和界限 ,这是人类理性对世界的一种人为划分的结果 。这种为知识研究和传承、 保留的需要而贴的标签 ,有可能与实际存在的问题相符 , 也有可能不符, 甚至相悖
12、。社会科学不应过分强调所谓学科的界限 , 因为这种界限往往会形成学科壁垒, 限制我们的眼界。(四)波普的“社会学的技术方法”、渐进技术”( Piecemeal Tech-nology) 或“社会技术”( Social Technology)社会学的技术方法:从问题开始, 提出理论和假设 ,通过批判检验和消除错误, 最终达到社会改革和改良的目的。波普社会技术法的意指:问题并不在于社会科学能否运用自然科学方法 ,而是在于一种方法的本质和特征是什么?它们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运用时表现为什么样的形式? (五)问题意识的环节发现问题 界定问题 综合问题 解决问题验证问题 (六)如何发现问题1.真假问题
13、真问题定义任何一个真问题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 逻辑上能自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第二, 实践中能举证 (生活中可以找到例证 , 有意义)例如:“一分为二” ,很少有人对此产生怀疑 。但是这一命题是经不起推敲的 ,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事物只能一分为二,不能一分为三? 一分为四 ? 又为什么不能合二而一?二、学理意识二、学理意识(一)何为学理(一)何为学理学理就是社会科学研究者独有的表达方式 。即用专业的逻辑、术语、方式去思考、阐述某一现象。(二)学理研究的特征第一 ,学理研究是一种范式研究 。范式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 包括从最概括的原理 、 定理、 概念、方法, 到科学的模型、
14、具体运用的范例 、 习题等 ,以及共同持有的某种自然观和世界观。范式不仅是区别内行和外行的一个标志 ,也是区别专业研究和非专业研究比如工作性 、 决策性研究的一个标志。第二 ,学理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反应。创造性是胸中涌起的一种不同寻常的独到之见 ,反映了人类性灵所需要的价值性和意义性。创造性反应所需要的条件:第一应能证伪 ,第二应能成一家之言,第三应能建立新的逻辑体系 。例如:别人研究过的题目你仍然可以研究 ,证伪就是一种创新 , 建立一种新的逻辑体系也是一种创新。第三 ,学理研究是一种与实践保持一定距离的研究 这里的距离是说我的研究立场、 研究角度 。距离是一种角度 ,它可以使人看清楚所要看
15、的事物, 而所谓看清楚就是看到事物的全貌以及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方法意识三、方法意识(一)强调方法意识的背景总体来说,中国的社会科学从其产生以来就始终受到方法论的困扰。19 世纪末实证主义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则强调严格的定量方法。 20 世纪 60 年代 ,这是一个哲学独显其尊的时代,社会科学患了集体失语症 。到了 80年代初,国内学者的眼光又重新转向定量研究方法。 (二)研究方法的内涵它是研究者由已知的此岸达到未知的彼岸而必须经过的一座桥梁 ,是研究者的一种表达的可能性 。(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极为关注的是人类社会的自身存
16、在 ,是活生生的常人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 他们的命运、处境 。就此而言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既要认真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但又不应是简单的、 不加分析的套用 。(四)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特征第一 ,不排斥价值与实证主义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承认 ,对社会与人的研究从一开始就不能不面对价值问题, 因此在研究中不可能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 信守价值中立 。关键是如何把它置于一个适当的位置 ,使之不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客观性。第二 ,不排斥实证研究方法同传统的以沉思、辨析 、 怀疑 、 批判为基本特征的定性研究方法不同,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除了继承传统方法的长处之外, 还应博采各家之长 , 提倡多样化的呈现方式 。社会科学研究除了要借鉴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中可资利用的方法之外 ,还应当吸取人类学、社会学 、 现象学、结构主义 、 人种志研究中的实 证方法 以及口 述史方法 、扎根理 论( grounded theory) 、自传体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 、叙事研究 、 行动研究等方法。第三第三 ,不排斥被研究者对研究的介入和影响不排斥被研究者对研究的介入和影响 被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不仅仅是一个学术研究的客体, 而且会作为关系主体主动地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产生某种价值态度 ,使研究者和被研究者之间产生频繁而强烈的互动 ,既使研究者的属性有所变化, 又使认识客体派生出许多新现象。第四第四 ,不追求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环境下的农业电商机遇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功能性与美观性兼顾考核试题及答案
-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生态试题及答案
- 职业素质笔试题及答案大全
- 幼儿园基础数学技能掌握题试题及答案
-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表现试题及答案
- 奇妙科技面试题及答案
- 旋律的情感与表现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电商物流在农产品销售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筑施工安全新规学习试题及答案
- GA/T 751-2024公安视频图像屏幕显示信息叠加规范
- 租地盖大棚合同协议
- 自体输血知识培训课件
- 人教A版高一下册必修第二册高中数学8.6.2直线与平面垂直【课件】
- 小学生涯课件
- 西藏拉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英语试题4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GB/T 45421-2025城市公共设施非物流用智能储物柜服务规范
- 档案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复习试题及答案
- 汉语方言与地方文化认同的关系研究论文
- 西北四省(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旅游大类《服务礼仪》2026年版广西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新职教高考)《服务礼仪》模拟试卷(第35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