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石器时代考古_第1页
旧石器时代考古_第2页
旧石器时代考古_第3页
旧石器时代考古_第4页
旧石器时代考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节(上)第二节(上) 旧石器时代考古旧石器时代考古( (约约2002001 1万年前万年前) )第三章 旧石器时代考古第一节第一节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 三、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三、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第一节第一节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1. 1.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用石头制作的工具或武器叫“石器石器”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

2、用打制方法制作的石器叫“旧石器旧石器”人类主要使用旧石器的时代叫人类主要使用旧石器的时代叫“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一、旧石器的制作、鉴别与分类2-1 选择原料 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2-1 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2-1 选择原料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2-1 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第一次加工石锤角锤北京猿人石锤与石砧北京猿人石锤与石砧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2-2 打击石片第一次加工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第一次加工蓝田石核台面阴面打击点辐射

3、线同心波纹顶端尾端2-2 打击石片的方法直接打击法A. 锤击法锤击法: 是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是用石锤直接敲击石核产生石片的方法。石锤打击石锤打击木棒打击木棒打击 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用这种方法打下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片,一般较薄而长,台面较小;石片角多在较小;石片角多在90110 90110 度之间;打击点集中,半度之间;打击点集中,半锥体明显;在质地较好的锥体明显;在质地较好的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石片上可清楚地看到同心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波纹和辐射线等特征。 2-2 打击石片的方法直接打击法B. B. 碰砧法:碰砧法:是用石核直接碰击石砧产生石片的方法。是用石核直接碰击石

4、砧产生石片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用这种方法产生的石片一般较厚,台面较石片一般较厚,台面较大,石片角多在大,石片角多在100100度以度以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上;打击点粗大而散漫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半锥体浅凸或不清,一般不见锥疤。般不见锥疤。 2-2 打击石片的方法直接打击法C. C. 砸击法:砸击法: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把石核放在石砧上,用石锤砸击石核而产生 石片的方法石片的方法 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典型的砸击石片一般形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多体较小,常呈近长方形,多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无台面、半锥体和同心波纹。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由于打击时尾端受到石砧的反作用

5、力,也有类似打击点反作用力,也有类似打击点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的痕迹,因此,常被称为“两极石片两极石片” ” 。 2-2 打击石片的方法间接打击法A. A. 击钎法:击钎法: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把石核放稳固,然后用一根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上端,或骨棒压在石核台面边缘,再用石锤打击棍棒的上端,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使打击力通过木棍传向石核,从而产生石片。 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用这种方法剥落的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石片一般较薄而长,两侧缘接近于平行;石片侧缘接近于平行;石片的台面较小,打击点和的台面较小,打击点和半锥体均不甚明显;石半

6、锥体均不甚明显;石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片背面常有一条或两条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纵向的棱脊,横断面多呈三角形或梯形。呈三角形或梯形。 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2-2 打击石片的方法间接打击法B. B. 压剥法:压剥法: 把石核在地上放平稳把石核在地上放平稳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并用双脚夹牢,再把一个尖端装有硬尖的尖端装有硬尖的“”形形工具的尖部压在石核边缘,工具的尖部压在石核边缘,用胸部猛压横木,即可剥用胸部猛压横木,即可剥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下细长规整的石片或石叶。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1 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A. A. 锤击修整锤击修整单面加工

7、单面加工 指的是只修整石器的一面,指的是只修整石器的一面,即加工的痕迹(石片疤)只遗即加工的痕迹(石片疤)只遗留在石器的一个面上,故也称留在石器的一个面上,故也称为为“一面加工一面加工”。 2. 2.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1 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A. A. 锤击修整锤击修整两面加工两面加工 指的是加工修整石器的两指的是加工修整石器的两面,即石器的两面都遗留有加面,即石器的两面都遗留有加工痕迹若在石片的一侧边缘上,工痕迹若在石片的一侧边缘上,连续交互向背面和劈裂面打击,连续交互向背面和劈裂面打击,使之形成一弯曲状刃口,就叫使之形成一弯曲状刃口,就叫“交互加工交互加工”。 2. 2.

8、 旧石器的制作方法旧石器的制作方法3-1 加工修整第二次加工B. B. 压制法压制法 是将被加工物握在手上或是将被加工物握在手上或放在石砧上,然后另一手握带放在石砧上,然后另一手握带尖的硬木棍或骨棒,用手腕的尖的硬木棍或骨棒,用手腕的力量不断地连续挤压石片的边力量不断地连续挤压石片的边缘等部位,使之形成一个个排缘等部位,使之形成一个个排列有序、平远窄长的小石片疤,列有序、平远窄长的小石片疤,最后加工成非常规整的石器。最后加工成非常规整的石器。3. 3. 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中国旧石器的主要类型旧石器加工工具加工工具使用工具使用工具石锤石锤石砧石砧刮割器类刮割器类砍砸器类砍砸器类尖状器类尖状器类

9、锥(钻)锥(钻)雕刻器雕刻器球形器球形器细石器细石器4. 4. 人工石制品的鉴别人工石制品的鉴别4-14-1 工石制品的特征工石制品的特征 v人工制品的石质要求有一定的硬度、韧性和脆性。v人工打制的石片上一般有台面、打击点、半锥体、 锥疤、同心波纹、辐射线等特征。v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加工方式。 v人工制作石器上的加工修整疤痕分布有一定规律性。v人工制作的石器有一定的形状。 4. 4. 人工石制品的鉴别人工石制品的鉴别4-2 4-2 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自然营力所造成的碎片的特征 v 河流或泥石流推动石块相撞造成的碎片,有时也能产生半锥体,但较散漫而不清;标本上往往有因多次撞击而造成的

10、“遍体鳞伤” ,疤痕有新有旧,无规律性,其周身还留有明显的流水冲磨的痕迹。 v 山坡上岩石滚动造成的碎片,岩石的种类单纯,往往同山坡的基岩相同;虽然有时出现“打击点”,但往往无台面。 v 地壳运动挤压造成的碎片,多没有半锥体和台面,有时碎片的边缘可产生一些挤压、磨擦的疤痕,但无规律性,且碎片表面也常有擦痕。 v 啮齿类动物啃咬而造成的假石器,岩石往往较软,并留有啮齿类动物门齿的弧形啃痕。 第一节第一节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 1. 1. 遗址和地点遗址和地点遗址遗址旧石器时代遗址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旧石器时代遗址

11、一般规模较小,遗迹的种类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因此,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较少,多以居址为中心。因此,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一般理解为人类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般理解为人类居住或活动过的地方。地点地点是指那些由于流水等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是指那些由于流水等自然力的作用离开遗址被搬运其它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包被搬运其它地方的人类化石及其文化遗物散布地或包含点。含点。 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 2. 2. 遗址的分类遗址的分类2-1 2-1 洞穴遗址:洞穴遗址: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的居所而形成利用天然洞穴作为长期的居所而形成的居住、生活遗址。的居住、生活遗址。 洞穴应为便

12、于出入、背风向阳并有一定居住空间的水平洞。 洞穴周围应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活资源。洞穴应靠近水源,但又可避免水害。 北京猿人洞穴遗址辽宁海城小孤山洞穴遗址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 2. 2. 遗址的分类遗址的分类2-2 2-2 岩棚遗址:岩棚遗址: 岩棚是岩石经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等)而形成的岩棚是岩石经长期的自然作用(风化、侵蚀等)而形成的屋檐状结构。由于可遮日避雨,故往往被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作屋檐状结构。由于可遮日避雨,故往往被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作为居所。为居所。 由于岩棚的一侧、两侧甚至三面暴露于外,透风性强而保由于岩棚的一侧、两侧甚至三面暴露于外,透风性强而保暖

13、性差。故并非人类长久居住的理想之地,一般作为临时性、暖性差。故并非人类长久居住的理想之地,一般作为临时性、季节性的居所。岩棚类居址内的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化石及文季节性的居所。岩棚类居址内的文化堆积一般较薄,化石及文化遗物较少,且易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保存状况较差。化遗物较少,且易受各种因素的破坏而保存状况较差。 美国科罗拉多州美国科罗拉多州1313世纪印第安人的岩棚居址世纪印第安人的岩棚居址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二、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分类 2. 2. 遗址的分类遗址的分类2-2 2-2 旷野遗址:旷野遗址:是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易房屋是指人类在露天旷野之地自己动手建造的简易房屋。

14、 阎家岗房基乌克兰复原用猛犸象骨搭建的房屋西伯利亚用兽骨、兽皮搭建的住屋西伯利亚用兽骨、兽皮搭建的住屋第一节第一节 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旧石器与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1. 1. 遗址和地点遗址和地点初期:距今约初期:距今约200200100100万年万年早期:距今约早期:距今约1001002020万年前万年前中期:距今约中期:距今约20205 5万年前万年前晚期:距今约晚期:距今约5 51.21.2年前年前 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三、旧石器时代考古分期 第第 四四 纪纪划划 分分人类发展人类发展阶段划分阶段划分文文 化化分分 期期距今时间距今时间

15、(万年万年)更新世晚期后段晚期 智 人旧石器时代晚期51.2前段早期 智 人中期205中期晚期 直立人早期10020早期早期 直立人初期200100第四纪地质、人类发展阶段与旧石器考古分期对比表第四纪地质、人类发展阶段与旧石器考古分期对比表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一、一、古人类学古人类学二、什么是化石二、什么是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1 1、古人类学方法概述、古人类学方法概述 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将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种,研究其体质形态、结构、变异与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

16、结构、变异与进化,以阐述人类起源、人种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体质人类学的主要范形成和发展规律,这是体质人类学的主要范畴。以对象区分,体质人类学可以分成今、畴。以对象区分,体质人类学可以分成今、古人类学两个领域。古人类学两个领域。 古人类学就是人类古生物学,是根据古猿化古人类学就是人类古生物学,是根据古猿化石、人类化石的比较研究,探讨人类起源和石、人类化石的比较研究,探讨人类起源和发展规律的体质人类学分支。主要涉及灵长发展规律的体质人类学分支。主要涉及灵长类生物学、地质学、进化论、化石埋藏学、类生物学、地质学、进化论、化石埋藏学、人体骨骼学等知识。人体骨骼学等知识。一、一、古人类学古人类学第二节第

17、二节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二、什么是化石二、什么是化石 所谓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的石化作用后保存在所谓化石,是指经过自然的石化作用后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2-1 化石形成的条件:生物体本身必须有诸如硬壳、骨骼、牙齿、角、树 干等不易遭受氧化腐烂的硬体部分。生物体死后,尸体必须很快被沉积物所掩埋,以免 遭受其它生物的破坏或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 响而消失。掩埋后的尸体必须经过长期(一般须一万年以上) 的自然石化作用石化作用,才能形成化石。 一、什么是化石一、什么是化石2-1 石化作用:充填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空隙,如骨髓腔、颅腔、等被地

18、下水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碳酸钙)充填,化石保存了原有的组织结构,但物质成分增多、重量增加了。 置换作用即生物体的硬体部分被地下水中的氧化矿硅、碳酸钙、黄铁矿等置换,化石保存了原有的形态和细微结构,但成分改变了,如硅化木等。 二、什么是化石二、什么是化石2-2 化石的类型:实体化石实体化石:即生物遗体本身(多为硬体部分)经过石:即生物遗体本身(多为硬体部分)经过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形成的化石,如骨化石、牙齿化石化作用而保存下来形成的化石,如骨化石、牙齿化石等,是最常见的一类化石。等,是最常见的一类化石。 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元谋猿人牙齿化石二、什么是化石二、什么是化石2-2 化石的类型:印模化石印模化

19、石:即生物体表面或内面在岩层中印下的痕:即生物体表面或内面在岩层中印下的痕迹而形成的化石,可分为外模(生物体外表形态印下迹而形成的化石,可分为外模(生物体外表形态印下的痕迹)和内模(生物体内表形态印下的痕迹)两种。的痕迹)和内模(生物体内表形态印下的痕迹)两种。 脑内模辽宁朝阳华夏鸟化石2-2 化石的类型:遗迹化石遗迹化石:即生物在其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而即生物在其生活活动中遗留下的痕迹而形成的化石,如足迹、爬迹、粪便等形成的化石等。形成的化石,如足迹、爬迹、粪便等形成的化石等。 二、什么是化石二、什么是化石坦桑尼亚莱托里脚印坦桑尼亚莱托里脚印距今距今370370万年万年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发

20、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人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这一结论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 从猿到人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18 18 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世纪,瑞典生物学家林耐, ,就在就在自自然系统然系统一书中创立了科学的生物分类一书中创立了科学的生物分类系统,并提出了系统,并提出了人猿相近人猿相近的理论。的理论。 18091809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年,法国学者拉马克在动物学哲动物学哲学学一书中提出了生物进化论,一书中提出了生物

21、进化论, 并第一并第一次试图论证次试图论证人起源于猿类人起源于猿类。 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18591859年,年, 英国学者达尔文在英国学者达尔文在物种起物种起源源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一书中对进化论作了广泛的论述,总结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规总结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规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律,解释了不同物种的起源。 18631863年,年, 英国学者赫胥黎在英国学者赫胥黎在人在自然人在自然界的位置界的位置一书中提出了一书中提出了“人猿同祖人猿同祖论论”。 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

22、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18711871年,年, 达尔文在达尔文在人类的起源人类的起源一书一书中解释了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中解释了从猿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切变化,化, 并指出人与现生类人猿的共同祖先并指出人与现生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旧大陆的某种已灭绝的古猿类。是旧大陆的某种已灭绝的古猿类。这样,在早期进化学者的努力下, 人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18761876年,年, 恩格斯在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进一步一文中进一步

23、回答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的问题:回答了古猿怎样变成人的问题: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三、中国发现的古猿类化石3-1 人类起源于古猿类人类起源于古猿类 化石的证据埃及法尤姆渐新世地层发现的古猿化石1924年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1930年发现的腊玛古猿化石(4000 2500 万年)万年) (1500 800万年)万年) (500 100万年)万年) 第二节第二节 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1 人类发展阶

24、段的划分人类发展阶段的划分 从古人到现代人 大约在距今大约在距今300300万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会制万年前后,开始出现了会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真正人类。造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真正人类。 从最早的古人类到现代人,还经历了一个漫从最早的古人类到现代人,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学家将古人类的发展进化分长的发展过程。人类学家将古人类的发展进化分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为早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智人、 晚期晚期智人四个发展阶段。智人四个发展阶段。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地地 质质 年年 代代距今年龄距今年龄(万年)(万年)人类进化过程人类进化过程人类

25、文化分期人类文化分期新 生 代第 四 纪全新世0.4现 代 人历 史 时 期1新石器时代史 前 时 期更新世晚期5智人晚期智人晚期旧石器时代20早期智人中期中期100直立人晚期直立人早期早期300或200早期直立人初期 第 三 纪 上新世500南方古猿人类的祖先中新世2500腊玛古猿森林古猿埃 及 猿人类的远祖渐新世4000始新世6000古 猴 类古新世7000人类进化与文化分期表人类进化与文化分期表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1-1 早期直立人(早期直立人(300100万年)万年) 早期直立人化石发现较少,主早期直立人化石发现较少,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如要分布在亚

26、洲和非洲。如6060年代在年代在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能人能人”和和19721972年在肯尼亚特卡纳湖东岸库年在肯尼亚特卡纳湖东岸库彼福勒发现的彼福勒发现的“KNM - ER1470KNM - ER1470号号人人”;1965 1965 年在中国云南发现的年在中国云南发现的“元谋直立人等元谋直立人等”。 早期直立人刚刚从其动物祖早期直立人刚刚从其动物祖先中分离出来,体质特征上仍带先中分离出来,体质特征上仍带有许多猿的性状。如头骨较低平,有许多猿的性状。如头骨较低平,脑量仅约脑量仅约700700毫升左右;下肢骨毫升左右;下肢骨的特征表明已能直立行走,但远的特征表明已能

27、直立行走,但远不如现代人那样完善;牙齿还较不如现代人那样完善;牙齿还较粗大等。粗大等。 总的形态间于现代人总的形态间于现代人和猿类之间。和猿类之间。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1-2 晚期直立人(晚期直立人(10020万年)万年) 晚期直立人化石在亚、非、晚期直立人化石在亚、非、欧洲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如欧洲的许多地方均有发现。如19071907年在德国发现的年在德国发现的“海德堡海德堡人人”;19601960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年在非洲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利基直立利基直立人人”;1891 1891 年在亚洲印度尼年在亚洲印度尼西亚发现的西亚发现的“爪

28、哇直立人爪哇直立人”;19211921年开始在中国发现的年开始在中国发现的“北北京直立人京直立人”等。等。 晚期直立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头骨低平且向后倾晚期直立人的主要体质特征为:头骨低平且向后倾斜,眶上圆枕粗硕且左右相连呈屋檐状,斜,眶上圆枕粗硕且左右相连呈屋檐状, 吻部明显突出,吻部明显突出,脑量多在脑量多在80080010001000毫升之间,牙齿仍较粗大;上、下肢毫升之间,牙齿仍较粗大;上、下肢骨的形态和现代人很相似,但骨管壁较厚。骨的形态和现代人很相似,但骨管壁较厚。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1-3 早期智人(早期智人(205万年)万年) 早期智人化石广泛

29、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早期智人化石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广大地区。早在1856 1856 年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年就曾在德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尼安德特人”化石,化石,19081908年又在法国发年又在法国发现现“莫斯特人莫斯特人”;1921 1921 年在非洲赞比亚发现年在非洲赞比亚发现“布罗肯山人;布罗肯山人;19311931年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在印度尼西亚发现“昂栋人昂栋人”;5050年代以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年代以来,在中国先后发现了“丁丁村人村人”、“长阳人长阳人”、“马坝人马坝人”、“大荔人大荔人”等许多早期智人化石。等许多早期智人化石。 早期智人的脑量有早期智人的

30、脑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已了显著的增长,已达到了现代人的水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平(1350 14001350 1400毫升);上、下肢毫升);上、下肢骨除稍粗短外,几骨除稍粗短外,几乎同现代人没什么乎同现代人没什么区别区别。 大猩猩、直立人、智人头骨比较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1-4 晚期智人(晚期智人(51万年)万年) 晚期智人的分布比早期智人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晚期智人的分布比早期智人更为广泛,不仅广布于亚、非、欧三大洲,亚、非、欧三大洲, 而且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发现。而且在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有发现。人类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人类发展到晚期智人阶段, 已基本上完成了体

31、质上的已基本上完成了体质上的进化过程,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亚、非、进化过程,达到了现代人的水平。亚、非、 欧各地发欧各地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已明显地带有地域性人种的性状,说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已明显地带有地域性人种的性状,说明现代主要人种已基本形成。明现代主要人种已基本形成。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 中国发现的主要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主要直立人化石 发展发展阶段阶段发现地点发现地点发现时间发现时间化石概况化石概况年年 代代(B.P,万年万年)化石研究者化石研究者早期直立人重庆巫山龙骨坡1985下颌骨1段牙齿2枚201-204(M)黄万波1985云南元谋上那蚌1965

32、门齿2枚170(M)50-60(M)胡承志1973陕西蓝田公王岭1964头盖骨1具牙齿1枚75-80;100;110-115(M)吴汝康1966晚期直立人陕西蓝田陈家窝1963下颌骨1具50;65(M)吴汝康1965北京周口第1地点1921-1954头盖骨6具体骨、牙齿23-58(A,E,F,U)ZdanskyWeidcnreich吴汝康19271936 - 19401954安徽和县龙潭洞1980头盖骨牙 齿20-30(A)15-19(U)黄万波等1981湖北郧县学堂梁子1989头骨2具中更新世早期李天元1991南京汤山葫芦洞1993头骨2具30(E,U)汤山考古队1994 A:氨基酸法;E:

33、电子自旋共振;F:裂变径迹法;M:古地磁法;U:铀系法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巫山猿人巫山猿人:1985年,在重庆市巫山县大庙区龙骨坡发年,在重庆市巫山县大庙区龙骨坡发现一块人类下颌骨和一些牙齿化石,现一块人类下颌骨和一些牙齿化石, 地质时代约属早地质时代约属早更新世,距今约更新世,距今约200万年左右。万年左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元谋猿人元谋猿人: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年,在云南省元谋县上那蚌村附近的早更新世晚期地

34、层中发现了的早更新世晚期地层中发现了2 枚人类牙齿化石。枚人类牙齿化石。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蓝田直立人蓝田直立人: 1964年,在蓝田县公王年,在蓝田县公王岭发现岭发现1具头盖骨化具头盖骨化石,距今石,距今100万年左万年左右右 。陈家窝直立人陈家窝直立人:1963年,年,在陕西省蓝田县泄湖乡在陕西省蓝田县泄湖乡陈家窝附近发现陈家窝附近发现1件下件下颌骨化石,距今颌骨化石,距今60万年万年左右左右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 -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北京猿人

35、北京猿人:19211966年,中外学者先后在北京周口店年,中外学者先后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发掘龙骨山上发掘 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特别是出土了大量的人类化石。特别是1929年,年,裴文中先生主持发掘时,裴文中先生主持发掘时, 发现了第一具北京猿头盖骨发现了第一具北京猿头盖骨化石,从而确立了北京猿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化石,从而确立了北京猿人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历年来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了约历年来发现的北京猿人化石代表了约40多个男女老幼多个男女老幼个体。个体。 1929年发现的头盖骨1966年发现的头盖骨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 -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

36、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 郧县猿人郧县猿人:1989年和年和1990年,先后在湖北郧县青曲镇年,先后在湖北郧县青曲镇学堂梁子发现具人类头骨化石,学堂梁子发现具人类头骨化石, 地质时代约为中更地质时代约为中更新世早期。新世早期。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 -1 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其他发现其他发现 1980年,在安徽和县龙潭洞发现了1具人类头盖骨化石 1993年,在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了两具人类头盖骨化石 1970年,在湖北建始县高坪龙骨洞早更新世地层中出土了枚牙齿化石 1973年,在河南淅川县发现13枚人类牙齿化石 1975年,在

37、湖北郧县杜家沟的龙骨洞发现了枚人类牙齿化石 1976年,在湖北郧西县神雾岭白龙洞发现了枚人类牙齿化石 19811982年,在山东沂源县骑子安山发现了人类头盖骨及牙齿化石1987年,在陕西洛南龙牙洞发现枚人类牙齿化石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 -2 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 发展发展阶段阶段发现地点发现地点发现发现时间时间化石概况化石概况年代数据年代数据(B.P万年万年)化石研究者化石研究者早 期 智 人辽宁营口金牛山1984头骨1具、体骨若干21-30(U)吕遵谔吴汝康19851986陕西大荔甜水沟1978头骨1具18-23(U)吴新智1981

38、湖北长阳龙洞1956上颌骨残块17-22(U)贾兰坡1957山西襄汾丁村1954牙齿3枚、顶骨1块16-21(U)吴妆康1958广东韶关马坝1958残头盖骨1具11.9-14(U)吴汝康1959安徽巢县银山1982上颌骨、枕骨残块16-20(U)许春华1984山西阳高许家窑1976顶骨、枕骨牙齿10-12(U)贾兰坡1979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2 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大荔人大荔人 1978 1978年,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年,在陕西省大荔县段家乡解放村甜水沟,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人类头骨化石。水沟,发现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人类

39、头骨化石。化石代表了一个青年男性个体,其主要特征比化石代表了一个青年男性个体,其主要特征比北京猿人进步,大多数性状都与早期智人相一北京猿人进步,大多数性状都与早期智人相一致,脑量为致,脑量为11201120毫升,属于早期智人中的古老毫升,属于早期智人中的古老类型;铀系法测年代为距今约类型;铀系法测年代为距今约2020万年左右万年左右 大荔甜水沟大荔人大荔人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2 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金牛山人金牛山人 19841984年,在年,在辽宁营口金牛山辽宁营口金牛山地点,发现了具人地点,发现了具人类头骨和脊椎、髋类头骨和脊椎、髋

40、骨、指骨等化石。骨、指骨等化石。属直立人向早期智属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阶段的人类。人过渡阶段的人类。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2 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马坝人马坝人 1958 1958年,在广东省韶关县(原曲江年,在广东省韶关县(原曲江县)马坝圩西南约县)马坝圩西南约1.51.5公里的狮子山岩公里的狮子山岩洞中,发现一件残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洞中,发现一件残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铀系测定年代为铀系测定年代为12.9 16.912.9 16.9万年。万年。 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2 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

41、的晚期智人化石发展发展阶段阶段发现地点发现地点发现发现时间时间化石概况化石概况年代数据年代数据(B.P万年)万年)化石研究者化石研究者晚 期 智 人广西柳江通天岩1958头骨1具,体骨若干6.7(U)吴汝康1959黄河河套地区1922牙齿、额骨顶骨、下颌骨、股骨3.5(C)3.7-5.0(U)Bouleetal吴汝康黄慰文192819581981四川资阳黄鳝溪1951头骨1具0.7(C)3.6-3.9(C)裴文中等1957北京周口店山顶洞1933头骨3具、下颌骨等1.04(C)1.9(U)Weidcnreichk吴新智19391960贵州普定穿洞1982头骨、下颌肢骨0.8-0.86(C)吴茂霖1989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四、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4-2-2 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中国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山顶洞人山顶洞人 19331933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