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学实录_第1页
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学实录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上册再别康桥教学实录教学设想:诗歌是许多学生很喜欢的文学体裁,但是,许多学生在诗歌鉴赏时往往又措手不及,望而却步。这是语文学习的尴尬局面。因此,诗歌鉴赏重在培养学生自行鉴赏的能力上,包括意象分析、情感体会、美的感悟上等。作为一节现代诗歌鉴赏课,本节课大概包括下面几个要点与环节:第一,学生课前阅读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河,加强对诗人的了解;第二,注重情感的熏陶与意境的营造,包括播放配乐朗读、学生自读,体会其音乐美,唤起学生的情感;第三,通过分析意象初步解剖诗人的思想感情,并体会其画面美,在这过程中注重老师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中展开;第四

2、,通过解剖诗人寻梦的动因和寻梦的画面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质疑中探讨。注:本节课为第二课时,第一课介绍了有关新月诗派及徐志摩的生平、创作(包括“三美”主张)以及在康桥的生活,阅读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河;关于其建筑美将在教学死水时一起比较把握。教学过程: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前边我们已经对新月诗派及徐志摩作了一些了解,同学们也读了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河,知道徐志摩与康桥的情缘。徐志摩说:“我敢说康河是”生:“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师:徐志摩在英国求学的剑桥大学就依傍着康河。(出示康桥、康河、剑桥大学景色的幻灯片)师:读了我所知道的康河,同学们知道徐志摩在这里渡过了

3、一段怎样的生活吗?生1:徐志摩在这里读书、看流水、望行云。师:完了?生2:还有,划船、骑车。生3:还有追太阳。师:说得很好。诗人自己说,“在康桥的日子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所在”,“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关于康河,或者说康桥,徐志摩除了1926年写的我所知道的康桥外,在之前还写过生:再别康桥!师:是吗?我说的是之前,同学们疏忽了再别康桥之“再”字。其实早在1923年,诗人就写过了一首诗康桥再会吧,只是没有很出名,再别康桥是诗人1928年第三次来到英国又即将离开他心爱的母校时写的。师:不知道是康桥造就了徐志摩,还是徐志摩造就了康桥,

4、自从再别康桥问世之后,徐志摩与康桥就一起镌刻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中。师: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生:离别诗。师:对。同学们能否举出一些古代离别诗名句?生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师:好,其他同学呢?生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生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师:好!生5:老师,我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算不算?师:(转问全班同学)算不算?生:(大声)算!师:这位同学可谓聪明一世生:糊涂一时。师:他糊涂吗?他不糊涂,他对待学问非常谨慎,所以说是“聪明一世,难得糊涂。”(生笑)师:现在我门来学习再别康桥,看看这首现代绝唱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特别的情感。师:现

5、在我们来朗读这首诗。先听听老师用沁园春长沙的语调朗读。(教师用豪迈激昂的语调朗读)(生笑)师:怎样?给打个分。生:40分。师:再抬高一点。生:41;42师:真小气。那应该怎样读?生:语调应该轻柔一点。师:如果给个配乐,应该用什么乐器?潮州大锣鼓?生:(笑)不行。生6:用小提琴。生7:用钢琴。师:非常好!说明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这首诗。这首诗的音律非常美,椐调查,在全国各地举行的现代诗歌朗诵比赛中,这首诗的选中率是最高的。现请小迎同学朗读第一、二节。 (小迎同学用深沉、缠绵的语调朗读;学生热烈鼓掌)师:原来应该这么读。再给老师一次机会。(老师也用深沉的语调朗读第三、四节) 现在打分。生:95分;98

6、分;100分!师:非常感谢,老师一定会再接再励!(生笑)轮到你们了,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注意节拍、语调、节与节之间的感情变化。 (自由朗读之后,学生用深沉缠绵的语调齐读)师:对于很多诗歌来说,意象是我们解读这些诗歌的钥匙。现在请同学们一边听配乐朗读一边思考上面的问题。( 出示幻灯片。问题一,选取了什么哪些意象;问题二,这些意象有哪些特色;问题三,从这些意象你读出了什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再慢慢睁开一丝缝,你们现在看到的站在讲台上的这个人不是你们的老师,而是徐志摩;他不是站在讲台上,而是站在康桥上。(生笑)(播放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很深情,学生非常投入,听完后,有的同学的眼睛莫名其妙地都湿润了)师

7、:现在请同学们回答,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生:金柳、云彩、青荇、水草、艳影、清泉、彩虹、星辉、夏虫师:很好。只是有一些重复了,像青荇与水草。我们选取其中一些意象来分析,比如云彩。(出示夕阳中的云彩的幻灯片)生3:云彩飘忽不定,比喻自己行踪不定。师:高!同学们是否记得一句诗“浮云游子意”生:“落日故人情。”生5:老师,我还记得刚才上课前您给我们播放的歌曲故乡的云,“天边飘过故乡的云,它不停地向我召唤,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有个声音在对我呼唤,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别在四处漂泊。”云,似乎给人带来一种特别亲切的感觉,有一种家乡的感觉。不过,英国并不是作者的家乡呀,这怎么理解呢?师:这个问

8、题提得很好。哪位同学帮她解答一下?生8:我记得老师给我们讲过,文人大体都有一种家园情结,这种家园很多时候不是指现实的家园,而是精神家园。所以我觉得,徐志摩是把英国剑桥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老师,对吗?师:(转问学生)对吗?怎样?(学生齐鼓掌)知识的融会贯通,这位同学做到了。(生5举手)师:你还要补充吗?生5:不是,我现在要来谈谈金柳这个意象。我觉得它很美,可就是说不出来。(生大笑)师:这位同学最会给我们大家出难题,现在老师也给你出难题。第一,柳树为何是金的;第二,把金柳比喻为新娘有何妙处;第三,诗人为何以金柳入诗。生5:柳树在夕阳照射下就变成金的了。把柳树比喻为新娘,说明柳树像新娘一样的漂亮。师

9、:对不起,打断一下。你可不可以把这种漂亮描绘一下?生5:柳枝像女子一样很柔软、轻盈,在夕阳照射下渡上了一层金黄色,像像盛装的新娘。师:他终于把心里想说的话说出来了,我们祝贺他。(生鼓掌)那诗人为何以金柳入诗?生5:(余兴未了)还是让我来说吧。记得老师说过柳树是古代离别诗的传统意象,对不对?师:非常好!诗人即将离开康桥,这时他不自觉地看到了柳树,它像盛装的新娘一样是那么的漂亮,它很美,但那、这是一种凄美,少不了带着淡淡的离别的惆怅之情,这也可以说是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师:接下来谁来谈谈青荇这个意象?诗人用了一个动词“招摇”,把“招摇”换作“漂浮”行吗?(出示青荇幻灯片)生8:不行。“招摇”运用了拟

10、人的修辞手法,比“漂浮”更加生动形象。师:不错。青荇多情可爱,仿佛在跟诗人招手欢迎,同时具有自由轻松之态。同学们都知道,徐志摩喜欢剑桥的生活,喜欢追太阳,喜欢划船,喜欢在草坪上自由自在地躺着 这可以看出,徐志摩向往什么?生:自由。师:对啦。那现在同学们是否知道,徐志摩为什么甘心做康河里的一条水草吗?生3:青荇具有自由轻松之态,这正是诗人心向往已久的境界,符合其人生信仰,所以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师:说得非常好。“一切景语皆情语”,徐志摩通过青荇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在剑桥生活的无比留恋。师:接下来的一节有一个问题。诗人说“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到底是天上的彩虹倒映在

11、水中,还是天上的彩云倒映在水面犹如彩虹?生9:我赞成第一种理解,诗人要离开康桥是时恰好天上有了彩虹,非常漂亮。生1:我赞同第二种理解,天上的彩云倒映在水中就像彩虹一样,非常的漂亮,也突出了天上云彩的绚丽多姿。生7:我觉得两种理解都可以,两种意境都一样的漂亮。师:对,两种意境都一样的美丽、迷人,我们无法找出证据证明那时到底有没有彩虹,也许诗人那时太投入以至痴了;但我个人还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因为彩虹只在雨后偶尔出现,而彩云却是诗人在康桥经常看到的景象,很熟悉很亲切,浓缩着诗人太多的回忆与梦想。师:迷人的景色,迷人的梦。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诗人的“寻梦”。同学们再一起把最后三节朗读一下。(学生齐

12、读)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是怎么来学习冰心的我的家在哪里?的吗?生:解梦。师:对,我们了解了弗洛依德的解梦,从梦中情景与现实的对比来解梦。对于徐志摩的寻梦,我们姑且把这看作是徐志摩的梦游吧(生笑),我们一样可以通过寻梦的情景与现实情景的对比来解开徐志摩心中的结。现在请各学习小组分组讨论,注意寻梦情境与现实的对比。 (各小组讨论)生10:表达了徐志摩对自由人生的追求。师:为什么?你怎么解他的梦的?生10:从我所知道的康河可知道,剑桥的生活曾经给了徐志摩自由、欢乐,他对那段生活非常地怀念;而现实却不尽人意。师:现实是怎样的?同学们知道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吗?生8:(跟生10同组的)这首诗写于1928年,

13、1928年的中国处于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中。师:处于1928年的中国,诗人会有什么样的困惑呢?生10:1928年的中国,诗人是难以找到自由的,所以徐志摩非常的渴求,于是就去寻梦。师:这种理解可以接受。徐志摩曾说过“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但这位同学是通过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来了解诗人的心境的;我们可否从另一条途径,也就是从诗歌本身来探讨?从诗歌本身来探讨,还有谁懂得徐志摩的心?生5:我懂!(生笑)徐志摩寻梦时是很快乐的。师:你从何见得?生5:“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不快乐怎么会欢快地唱歌?师:

14、但诗人最后还是没有放歌呀,你能说他很快乐吗?(生5无言)师:那诗人寻梦时到底是怎样一种心境呀?诗人的心情往往不是一个词可以完全概括的。生2:老师。我觉得诗人是既欢快又悲伤的。当他沉浸在梦中的时候是欢乐的,撑着长篙很自由;但现实他却要离开康桥了,他总免不了非常的惆怅。师:那也是因为现实与对自由的追求的矛盾而引发的惆怅?生:我觉得除了上边的同学说的现实与对自由的追求的冲突之外,还有就是康桥的生活太美好了,他在这里可以溯游唱歌,诗人离开时感到很留恋。师:就是说,对人生中最美好时光的逝去的悲伤之情。生:就是这样。师:很好。徐志摩曾说,在康桥的日子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所在”。的确,徐志摩实在是太留恋与康桥相处的日子了。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徐志摩在天之灵一定会为有这样一个知己而感叹三生有幸。(生笑)慢,同学们,你们还笑得出来吗?同学们还记得徐志摩在剑桥孕育了怎样的政治理想吗?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想。师:你们可否再继续地解读诗人的寻梦?生:梦中是一个星辉斑斓的美好世界,可现实中的徐志摩却无法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又沉默了。师:所以他唱道“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多么凄婉,多么撩人心弦。这就是再别康桥,把康桥写得越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