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案例_第1页
怎样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案例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怎样撰写教育教学叙事案例 HYPERLINK /qxjnjy0912126/blog/static/9437709020115243238881/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一、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

2、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HYPERLINK /qxjnjy0912126/blog/static/943770902

3、0115243238881/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

4、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

5、的情节,不以苍白的语言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教育叙事的优点:易于理解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有着多种角度和立场,教师在研究中可以根据需要加以选择和运用。 下

6、面提供的仅是常见的几种叙事类型。1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逐个陈述,注重突出其关键部分。 实例1今天我获悉将要担任初二(4)班的班主任,感到很惊讶。这个班我曾经做过一学期的任课老师,班风不太好。“大闸蟹”一大串,班内严重阴阳失调,23个男孩 7个假小子=5个小女孩。全班各门功课成绩在年级倒数,全班总分第一名的学生位于全年级第15名。HYPERLINK /qxjnjy0912126/blog/static/9437709020115243238881/下班的路上,遇到了这班的原班主任,王老师一见我就说:“我终于脱离苦海了!本想把古冰留下去,他的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一,让你好轻松点。可是这学期学校取消了留

7、级制度,没办法,你只好继续拖着这包袱了。唉!这个留级生,自从他留到我班就搅得班里不得安宁”看到王老师提起古冰时那无可奈何的神情,我心里不觉一沉。我感谢了她的好意,同时转移了话题,因为我不想带着任何偏见跨进这个班级。连续几天返校,古冰都没来。为了确保9月1日班级的出勤率。我按照学籍卡上的联系地址找到了古冰家。开门的是一位矮个儿的中年男人,自称是古冰的继父,他请我进屋,但我一见他,一种无名的恐惧感不禁而起,心中拂过丝丝寒意。没多久,古冰的母亲出现了,她一站在我面前,我脑海里就不觉联想到电影、电视中时常出现的“瘾君子”画面。“我是古冰同学的新班主任,这两天他没返校,是不是病了?我来看看。”“古冰现在

8、不住在我这儿,他去他父亲那儿了。”“那他父亲住哪儿?”“我不清楚地址,他房子是租的,大概在老西门附近,我只有他的手机号码。”“麻烦你给我电话号码,同时也帮我通知一下古冰,明天8点准时上学。”我起身告辞。走了没多远,后面就有人叫住我,说是古冰继父的母亲。她告诉我:“你们学校的治保老师有他爸的地址。”我匆匆赶回学校,找到治保老师,他开玩笑地说:“这下你不愁没事干了!”言谈间,我了解到古冰从小就父母离异,母亲与后来的继父相继于去年因吸毒被强制进过戒毒所,他只好投奔亲生父亲。治保老师还告诉我,古冰上学期经常逃学,轧坏道,他与王老师三天两头去居委会寻求支援,协同工作。终于打通了古冰父亲的电话。他倒挺客气

9、,约好9月3日见面。今天古冰来了,滑着滑板车来上学的,一看那身打扮,就明白不是个容易对付的主儿。在我多次要求下,他终于戴上了我为他准备的红领巾,总算是给面子。可5分钟后红领巾就不见了。他是空着手来学校的(不带任何学习用品和暑假作业),又是轻轻松松空手而归(新发的书本,塞满了他的课桌抽屉),于是我叫住了他。“古冰,昨天通知你带一张一寸的体检照,带了吗?”“带了!”他顺手从衣兜里拿出给我,我一看禁不住笑出声来。那分明是一张HYPERLINK /list.aspx?cid=307幼儿照,像是刚满周岁的样子,一看便知是从哪儿剪下来的,倒与他现在的模样挺接近。“古冰,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老师,你很可

10、爱。老师知道你过去很可爱,现在也一样。你放心好了,我喜欢你就像喜欢其他学生一样。不过”“我家里没别的照片,就这一张,一张惟一和父母合影的照片,可惜给剪了”我一听,心中一酸,我相信这话是真的。我们有说有笑地向照相馆走去 (上海市三好中学宋瑾撰写。)这个叙事是按时间顺序进行陈述的,看上去像流水账一样,实际上写作者始终关注的是事件的核心人物古冰,叙述的是自己与古冰的家人和古冰本人交往的经历,线索清晰,重点突出,关键问题一直在写作者的注意范围内。2着重强调教师个人对问题的认识,夹叙夹议地陈述事件全过程。 实例2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备课怎么备”、“HYPERLINK /list.aspx?cid=4

11、28教学设计如何设计”、“写HYPERLINK /list.aspx?cid=428教案如何写”之类的问题。在大学读书时,教教育学的老师在讲到“如何备课”这一节时,苦口婆心地强调要“备教材”、“备学生”,以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情”作为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的依据。记得期末考试的考题就是“怎样备课”。自己做了教师之后,我一直按“备教材”、“备学生”这两个要求来设计自己的教学。后来我发现,“备教材”、“备学生”其实是合而为一的事情而并非分开的两个要求或两个程序。我将它理解为“根据学生的学情梳理教材的知识结构”。有一段时间,我很为自己的这个想法和做法得意。学校曾在全校范围内检查教师的教案,

12、我写的教案作为优秀教案受到学校领导的认可和赞赏。但做教师的时间长了,我感觉我的教案越来越没有个性、越来越没有生机。像周围其他老师一样,我发现我的教案不过是在不断“重复”昨天的、过去的故事。教案也越来越简单,有时甚至懒得做教学设计,懒得写教案。我开始为教案的问题感到困惑。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有大学的专家来听我的HYPERLINK /list.aspx?cid=290语文课。学校领导提醒我“要注意教学设计”,“专家可能要看教案的”。我对这样的任务并不陌生,我已经习惯于上所谓的“公开课”了。HYPERLINK /qxjnjy0912126/blog/static/94377090201152432

13、38881/但是,在为这节“公开课”准备教案的过程中,在我自己提醒自己“要注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我自己以往的“公开课”的得意与失意。我意识到我所有的得意与失意,似乎都与“教案”、“教学设计”相关。而且关键的问题似乎还不在“上课前”我如何设计教案,关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状况调整我原先设计好的“教案”。如果这样来看,“教案”可能不完全是在上课之前设计好的,真正的教案,是在教学之后。 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是否正确,但我很愿意按照这个想法来展开这次的“公开课”。 (任英:教案:下课之后才完成的故事,人民教育2002年第12期。)上述叙事没有简单地陈述事件经过,而是着重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包括对一些事物的看法融入对事件的展现之中,叙述与评析相结合,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既可以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可以了解教师本人对问题的看法以及心理活动过程。3从学生的角度陈述故事,注意使用学生的语言和文化。 实例3天山景物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诗情。我先用一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鉴赏品味、互动感悟,然后再用一课时教学生依文“对”、“歌”(作对联、写诗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二课时我是这样安排的:上课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