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新九年级初中语文暑期衔接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教师版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新九年级初中语文暑期衔接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教师版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新九年级初中语文暑期衔接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教师版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新九年级初中语文暑期衔接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教师版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新九年级初中语文暑期衔接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教师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讲2021年新九年级上册入学模拟检测试卷(解析版)(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A.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曳(yl)。B.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sh6)了本。C.必须不被搽在外表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证(kuMg)骗。D.国王是礼貌是恪(k6)守时间。*【答案】A【解析】A.摇曳ye;应选A。2 ,以下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B.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

2、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限泪。C.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D.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艰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字形的书写。B项,狼籍-狼藉。C项,旁鹫旁鹫。D项,艰冰-坚冰。.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专心未必就能夺得冠军,还要看天 分和机缘,然而在“专心”的行列里,站在最后一名,也还是置身于精英之列,比那些玩 忽怠惰,因循无知的人 很多。A.结果虽然率先B.后果即使领先C.结果即使领先D.后果虽然率先【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同义词语的辨析与选择。“结果”是中性词,

3、指最后到达的状态。而“后果” 后果一般是严重的具有较大危害的结果是贬义词。二者比拟,第一空填的词语应为“结果”, 排除B和Do再来比拟“领先”和“率先”,“领先”比相同时间开始的人快,事情未完成时使用。 率先”后接结果或者事情,主语一般是人,偶尔也用于物。所以排除A,答案为C。.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不顾高龄,心存大爱,逆行而上敢担当,成为家喻户晓的抗疫英雄。 【解析】考查小说故事情节。阅读小说时应多做笔记。根据内容就是写第一次买车,被大兵抢去。.根据第二与第三段,说说骆驼祥子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3分)【答案】运用典型的北京口语,展现人物性格,如

4、祥子的语言朴实,而卖车老板那么是精明的。【解析】先指出作品的语言特色。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准确、生动传神、优美感人、生动形象、 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幽默幽默、感染力强、典雅、活泼、凝练、朴素等。再结合具 体段落或句子进行分析。.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表现了祥子怎样的心情?(4分)【答案】心理描写。突出祥子买车的激动心情,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人力车夫梦想的卑微和生活的辛酸,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当时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解析】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作用是塑造了 形象,表现了,性格,表达了精神品质等。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以下问题

5、(共24分)(-)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哪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 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 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 *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其西南诸峰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答案】(1)各个(众)(2)靠近【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 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兔子,弄清文意。.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

6、直线的句子(3分)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答案】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弄清句子中的停顿规律,就能较好地完成。.从选文看,醉翁“醉”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答案】一是饮酒,二是欣赏山水,三是与民同乐。【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 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二)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 从原中出者,日:“原三日即下矣。”左右于是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 “

7、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日:“有君如彼其 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卫人闻日:“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注释】原:原国。卫:卫国。2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B.原三日即下矣 下见小谭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 一食或尽粟一石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答案】A【解析】考查同音不同义的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 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用三条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2分)不去是

8、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答案】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弄清句子中的停顿规律,就能较好地完成。.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请说明理由。(3分)【答案】赞成晋文公,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 原”得卫。【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 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三)迎燕(宋)葛天民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人,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注释】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咫,古代称

9、八寸为咫。.颔联”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中的“旧帘”有何妙处?(3分)【答案】“旧帘”说明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家庭,呼应首联的“寻常百姓家”。“旧帘” 是小燕子顺利找到前一年住过的人家的标志。“旧帘”与上句中的“新燕”均为名词,词性相 对,符合诗歌的对仗要求。表现了主人对燕子的喜爱,人与燕子的和谐关系。(答到三点即可)【解析】此题是对诗句中关键词语鉴赏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既要结合全使内容,又要联系诗 词主旨来思考,可从“旧帘”在诗中与某些内容的照应关系、构成的修辞特点以及诗人情感等方 面来组织语言,只要言之成理,语句通顺即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画面。(3分)【答案

10、】例如:春雨绵绵,小燕子扑扇着翅膀忙着衔泥筑巢,细雨沾湿了双翅,嘴上衔着的泥土 还带着落花的芳香。(意近即可)【解析】此题考查描绘诗句意境的能力。解答这题,要根据诗句的意思展开合理的想象,抓住句 子中“翅湿”“泥香”等重点词,把燕子衔泥的情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出来,切忌只作句子翻译。 四、作文(共60分).生活常常因细节显得丰盈而又意味深长。但是,正当其事时,我们往往会忽略它们的存在。 直到某个时候,回望过去,一些细节才会在我们记忆深处灿烂起来请以“那些灿烂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 校名。【范文】那些灿烂的细节那天

11、,阳光洒满大地。妈妈带我去办事,路过一个烤红薯的小摊儿,问我想不想吃,我摇了摇头。却又不经意地回看了一眼。是一个老人,胡子拉渣,几缕青丝依稀随风飘动,岁月在他脸上 留下了痕迹,深陷的眼窝仿佛在诉说生活的不易。这是一个流动的小摊儿,他艰难地推着红薯炉,瓷盆里的硬币屈指可数。更令我震惊的是,那个装炉子的推车上,坐着一个孩子,大概幼儿园的年纪,本应在学堂里 念书,现在却和他爷爷在卖红薯。他翻着一本破旧不堪的图画书,或许是从哪儿捡来的,又或许 是他爷爷给他买的。雪白的短短的手指在布满黑渍的纸页上滑动着,小小的眼睛因为注视而散发 着动人的光芒。我很惊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居然还能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太阳

12、被云彩遮住了,我陷入了沉思,嘈杂的街道突然安静了。我改变了主意,要妈妈给我买了两个红薯。老人连忙包好,还在里面垫了几张纸,防止我们 烫着,感激地递了给我。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将要做的事情摞在一边,拽着我奔了回家。她将书架上的书一本本仔细 挑选,我翻开一本又一本,那都是我小时候的回忆啊!妈妈将那些书整整齐齐放进箱子,带着我一起出门,找到那个红薯摊,捧着箱子递给了那个 老人,便匆匆离开了。太阳重新露出微笑,我仿佛看到那个孩子在书海里徜徉。生活中总有一些细节让人回味无穷,如那个老人的体贴,孩子的求知欲,妈妈的善良,常常 在我脑海里泛起阵阵涟漪。那么灿烂的细节不知不觉中丰润了我的心灵,让偶尔疲惫、偶尔抱

13、怨、偶尔冷漠的我总是能 够走出阴霾,走到阳光下,因为阳光总是布满大地。【解析】此题考查命题作文。第一,审题,找准关键词。其实从题目我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判断出关键词:灿烂,细节。 光这两个词便能让我们知道这篇作文的大致方向,发现并描写出那些令人触动的瞬间和细节。但 注意另一个词也不容忽视:“那些”,所以最正确是写两到三个细节,过少,全篇只写一个有跑题之 嫌,过多,那么减少了细节的感染力,且给人一种堆砌之感。且这两三个细节最好彼此有关联,或 围绕着同一人物发生,或围绕着同一情感。不然文章会显得很散,主题也难以表达清楚,凝聚力 会稍显缺乏。第二,发散思维,寻找最正确立意。很多时候生活中的感动是源自于

14、一瞬间的细节,细节虽小, 甚至微缺乏道,极其容易被我们忽视,但往往就是这样的细节,具有最为打动人心的力量。也正 是因为有这样许许多多在记忆的长河中闪着点点金光的细节,才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光芒四射。所 以细节千千万,不要着急动笔,我们拿到这种题目的时候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发散思维, 头脑风暴,然后在头脑中闪现的那些细节中,寻找最具有打穿人心力量的细节,而且要赋予最正确 立意,给后期主旨的提升留有足够空间。但是切记:提升主旨一定要在结尾或者文章后端,不要 上来就假大空,提一些看似高大上,实那么虚无缥缈的抽象概念,文章开头一定要“实”,就算想写 诗意一些,也要虚后补实,把隐藏在“虚”背后的“实”

15、给明确点出,减少批卷老师一眼低分的概率,其实最正确方法是由实入虚。第三,立意分析。(1)这篇文章而言,好写一点的话,可以写记叙文,写生活细节,从情感着手,大致有三种: 亲情(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等到),友情,师生情等,这种题材是大局部考生第一时间就会 想到的,所以区分的关键就落在了立意和对于那些细节的把控上。立意要深,但从实写起;细节 要简洁但传神且动人,因为越精简越细微的细节往往越能打动人,前期可有环境等的铺垫,造势, 为迎接那个高潮做好准备,但之后,要将那一瞬间的细节尽可能精简,但精准地表达出,让看的 人也能瞬间被那一个细节打动,切记啰嗦而少了感染力。(2)除了情感,还可以创新一点,写

16、议论文,写书籍中的那些打动人心的细节。假设是这个立意 题材,就更多的要求表达考生的一些真知灼见,更加注重思想性,考验考生的文笔功力。假设是没 把握说清,那么还是稳妥一些不要在考场中尝试。第四,定好中心。决定好题材和立意之后就谨记好自己要表达的中心情感/思想,所有的一切 都是为了这个主旨服务,这一点要牢牢记在心中,可防止很多喧宾夺主或者中途跑偏,迷失方向 的问题,如开篇无关描写过长,篇幅安排不当,景不为情用,写着写着迷失自己要表达的方向等 等。B.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C.使用公筷公勺成为潮流,倍受市民推崇,这种“新食尚”不言而喻地成为时

17、下餐桌文化。 D.沉静的心灵比暴烈的心灵要伟大得多,汪曾祺文如其人,他的文字自然隽永,耐人寻味。 【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A. “家喻户晓”的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 知。B. “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C项有误,“不言而喻” 的意思是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这里用来形容饮食风气不恰当,对象错误。D. “耐 人寻味”的意思是形容值得让人仔细体会、琢磨。5.以下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 “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 苏”。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

18、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 年。D. “飞来山上千寻塔” “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 “里” “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 位。【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对于课本上的课文,尤其是所收录的 名作家的文章,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的内容、主题 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C项“十八 岁”应为“二十岁”。(二)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6. (1),在河之洲。,风烟望五津。爱上层楼,o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

19、壁)(4)大雪三日,o (张岱湖心亭看雪)(5)醉翁亭记中作者含蓄深沉,, 两句写出 “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6)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写出洞庭湖湖面气势阔大烟波浩渺的句子是:,【答案】(1)关关雎鸠(2)城阙辅三秦为赋新词强说愁 湖中人鸟声俱绝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6)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 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 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三)按要求答题(8分).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

20、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2分)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众志成城,防控疫情。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不要出门! !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选第 条,理由是:o【答案】所有标语任选一个均可。理由言之成理即可。: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结构整齐。 音韵和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独具特色,通俗易懂,符合相应语境。【解析】这道题考查赏析标语的能力。可以从修辞、语言、句式、结构、音韵等角度入手。”与 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典型的对偶句,句式工整,语言简洁,便于记忆;“众志成城,防 控疫情”:语言简练、结构整齐、音韵和谐;“

21、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 ”运 用反复的修辞,加上感叹号的标点,语气强烈,强化了提醒人们“不要出门”的效果;“人多 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口语化的特色,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符合抗疫的语境;“生 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运用排比的修辞,语言简练,句式工整,突出了 抗疫的紧迫性和生命的重要性。.学校开展了“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中国古典诗文中有许多表达自强不息精神的诗文。请你举出一例,并说说其含义。(2分) 例如:“老骥伏才历,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诗蕴含了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 气概,表达了诗人老当益壮、不断

22、进取的精神。(2)对联是我们特有的文学形式,很多对联都在鼓励人们自强不息。请你根据上联,补写出下 联。(2分)上联:一路风雨兼程磨砺意志下联:(3)你班决定下午三点在教室召开主题班会,作为九年级班班长的你前去邀请政教处王主任 来参加,见到了王主任的你将会怎么说?(2分)【答案】(1)例如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蕴含着诗人积极乐观的精神,表现了诗 人理想抱负总会实现的坚定信心。例如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蕴含着坚持不懈 的奋斗精神,表现了不遗余力地追求探索的精神。(2)例如:十年寒窗苦读铸就辉煌王主任:您好!我是九年级班的班长,受全班同学的委托邀请您来我班参加下午三点召

23、开的 “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期待您的光临指导!【解析】(1)考查名句积累和语句赏析。开放类试题,选择一那么表达自强不息的诗文,结合句意分 析含义即可。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包含着诗人誓要登上人生顶峰的雄心壮志,表现 了诗人乐观豪迈的志趣与抱负。(2)考查拟写对联。开放类试题,与上联格式相同,语义相关,符合对联的平仄要求即可。如:早 晚勤习不辍书写人生。考查语言表达。开放类试题,表意清晰明确,言之成理即可。拟写时,先是称呼和问候语“王 主任,您好!:然后是自我介绍“我是九年级班班长”,然后说明目的,邀请对方参加本班举 行的“君子自强不息”的主题班会。注意说明班会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最

24、后表达希望其光临指导之 意。语意明确,语气真诚有礼。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一)阅读下面实用类文本,完成以下小题。(共10分)材料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成长,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重演人类的开展史。我们的祖先通过 劳动实现了人类文明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我们在儿童阶段的成长,都离不开劳动的淬炼。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 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 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 面“学以成人的机会。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

25、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 在人格开展上出现缺乏,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 了长足的开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创 造,提高动手能力。这对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有重要影响。比方说,人类往往在劳动中 创造美的世界,让儿童学习通过劳动创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儿童的审美情趣。由于劳动教育关 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须系统地、合理地加以推进。材料二 据2019年某市普通中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数据显示:某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 正确的劳动价值观。86. 79%的初中

26、生和84. 14%的高中生能正确认识劳动价值、尊重劳动、崇 尚劳动;70. 61%的初中生和72. 38%的高中生热爱劳动;68. 75%的初中生、76. 97%的高中 生将集中表达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为自 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调研也发现,某市仍有局部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1. 65%的初中生和1. 69%的高中生表 示在家中“从不”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26. 66%的初中生和26. 9%的高中生表示在家中“偶尔” 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材料三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从尚书中的“克勤于邦、克俭于 家”,到国语中的“劳那么思,

27、思那么善心生”,再到朱子家训中的“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诸多古训格言都彰显了勤俭自持、耕读传家的中华传统美德。当今时代,随着经 济社会开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深 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强化老实合法劳动意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实现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长、体质的强健、美 感的涵养,进一步彰显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综合育人价值。.根据以上材料以下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儿童缺少劳动,可能会在人格开展上出现缺乏,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B.

28、对儿童而言,劳动教育必须系统合理地加以推进。因为这会关涉到诸多方面的教育。C.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D.材料一阐述了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委性,材料三阐述了新时代如何积极开展旁动教育。【答案】C【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C项错误。根据材料二,“68. 75%的初中生、76. 97%的 高中生将集中表达吃苦耐劳、敬业奋斗精神的科学家、教师、医生、工程师、警察、军人等作 为自己的未来的理想职业”分析,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中,把工程师作为自己未来理想职业的, 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低。故C错误。.材料一第二段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请指出其中的一种

29、说说它有什会作用。(3分)【答案】例如一:道理论证。引用朱子家训的话,说明古人重视从生活细节培养劳动习惯, 从而论证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例如二:比照论证。把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实际结果作比照,阐述了家长不让孩子接受劳动教 育的危害,从而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例如三:举例论证。举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习惯大包大揽的例子,剖析不让孩子做家务的危害, 论证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解析】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照论证;比喻论证。 作用根据具体论证内容分析。“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引用朱

30、子家训中的话,运用了道理论证,说明“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 更加概括更加深入地论证了家长让孩子接受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 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家长大包大揽的目的与 实际得到的结果作比拟,运用比照论证,突出论证了 “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 动”。同时,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大包大揽,这是运用了举例论证,分析了不 参加劳动的危害,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请根据上述三那么材料,说说新时代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应当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4分)【答案】要让学生在劳动中学会生

31、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要端正学生劳 动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要使劳动教育适应科技开展和产业变革要求。要与立 德、增智、强体、育美相结合。要重视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解析】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筛选归纳概括。阅读材料,抓住表述劳动教育的措施观点的语句 提炼概括。根据材料一,“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并不只是锻炼体质,还要让儿童在劳动中学会生 存,学会合作,学会创造,提高动手能力”,“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 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 以成人的机会”,材料二“长沙市普通中学学生普遍具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32、,“调研也发现, 长沙市仍有局部学生劳动习惯有待加强”,材料三“随着经济社会开展,劳动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这就要求劳动教育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呼应”,“劳动教育要与立德、增智、强体、育 美相结合”,综上语句提炼概括即可。(二)阅读雪夜的老人,完成以下小题。(共16分)雪夜的老人叶骑雪花平平仄仄落下来,散在我的脸上,像针,刺入肌肤。这痛告诉我,自己还在这个城市 活着。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三年了,一千多个日夜,我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 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我淡淡发笑,索 性把这

33、十五块钱,再换成三罐啤酒,一无所有,大概,不过如此吧。我拿出手机,突然有倾诉的欲望。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 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我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这 个城市的灯火,突然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你捂住嘴巴,它们就会从眼睛里跑出来。夜越来越深,气温几乎跌至冰点,整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我单独对着这茫茫夜色,雪花漫天飞舞。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个老人。 老实说,一开始,我并没有注意到老人的到来。兴许,他恰巧从这里路过,或是心里也藏着一点儿心事;而我,一个年轻人在这里坐着,他干脆也坐上片刻

34、,这么冷的天,他不会待得太 久。我沉浸在三年创业的岁月里,分不清哪是雪,哪是泪。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偶尔用目光打量一下我,像问候,像关怀,似乎也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渐渐对这个老人有些好奇,不知道他这样跟我面对面坐着,是巧合,还是另有用意。我前几天看报纸,说这附近的一个社区成立了一个老年服务队,专门给需要帮助的陌生人 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莫非,他是这个服务队的成员,怕我一时想不开,做出什么傻事?或者,是我长得像他的孩子,而他也曾在深夜里,看见自己的子女在生活面前声泪俱下、 遍体鳞伤,眼前的这一幕勾起了他内心深处的回忆?抑或,他是自己一个远方未曾谋面的亲人,我不认得他,而他记得我,这个孤独的夜晚,

35、 是他无声的陪伴?我黑色幽默般地放飞想象,希望求得一丝慰藉。但最终,悲伤如雪花般向我袭来,生活的 痛楚,再次将我包围。终于,夜色已深,是离开的时候了。眼前这个老人到底是谁,又何必在意。我站起身,朝自己的出租房走去。没走几步,我隐隐发觉到,身后的老人也站起了身子。我转过头,恍惚中,看见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到长椅旁,弯腰,捡起地上的三个空啤酒罐, 微微向我致意,然后,安静地离开了公园。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我望着老人远去的方向,蓦地记起他坐在公园长椅上,任由雪花飘落的那份倔强。或许, 在他的一生中,还经历过无数个这样的夜

36、晚,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 雪,从未将他掩埋。风雪愈紧了。我拨通母亲的 ,告诉她,今年生意没做好,但自己所在的城市下了一场大雪,老人们 常说,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会是一个好年成。12.根据小说内容,请将表格补充完整。(4分)【答案】失意 对面长椅,老人一直坐着 顿悟 拨通母亲的 情节内容情感变化创业失败,雪夜单独喝酒疑惑起身离开,老人检走拉罐释然【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 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例如形式作答。此题作答可依据“整 个公园除了自己这个失意人,已经找不到其他行人。” “不知道

37、什么时候,对面的长椅上来了一 个老人。”“老人一直在我对面坐着”“我怔怔地站在原地,突然明白过来,却怎么也不敢相信 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我拨通母亲的 ,告 诉她”来概括填写题目中的四个空。.请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句子含义。(6分)寒冷。这是这个城市,在这个夜晚,留给我唯一真实的印记。雪花可以落在他的头上,可以刺进他的肌肤,但大雪,从未将他掩埋。【答案】(1)句意一语双关,既写了天气的冷,更暗示了自己创业失败的绝望和无助。这句看似普通直白的话里却透露出一个不普通的道理:一个人,只要你在努力,再大的困难 都不会把你淹没,你的努力也不会白费。【解析】此题考查对

38、重点句子的理解。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意 以及蕴含的感情。(1) “寒冷”一词有双层含义,表层含义指下雪了,天气寒冷。结合语境“我 三次告别父母,远走他乡,在这个城市开始自己的事业。但最终,三次创业换来的结局,是最初 的壮志雄心成了今晚口袋里仅剩的十五块钱”理解,深层含义指自己创业失败后的绝望。(2)结 合“这是一个拾荒老人,他用雪地一晚的守候,换来了三个易拉罐。”分析,老人生活艰辛,但 能够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生存,从未向残酷的生活屈服,也从未被摧垮。只要努力战胜困难, 就能成功。据此理解作答。.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段画线句中,具体分析人物的心理。(3分)但打给谁呢?爸妈?万万不能。朋友?能说真心话的又有几人。不如,就跟眼前的夜相对无 言吧,何必倾诉,谁愿倾听?【答案】打给爹妈怕让爹妈担忧自己,打给朋友,恐怕危难之中也难有真正的朋友,也不过被敷 衍而已;还是自己来承受这挫折和打击,不打搅,不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