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三桥A合同段引桥基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1页
万州三桥A合同段引桥基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2页
万州三桥A合同段引桥基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3页
万州三桥A合同段引桥基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4页
万州三桥A合同段引桥基桩专项施工设计方案及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 z.路桥建设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标段主线引桥基桩专项施工方案路桥建设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九月路桥建设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标段主线引桥基桩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复核:审批:路桥建设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五年九月-PAGE . z.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29422855第一章编制目的、适应性及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29422855 h - 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561.1 编制围 PAGEREF _Toc429422856 h - 1 -HYPERLINK

2、 l _Toc4294228571.2 适应性 PAGEREF _Toc429422857 h - 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581.3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429422858 h - 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591.4 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429422859 h - 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0第二章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429422860 h - 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12.1工程简介 PAGEREF _Toc429422861 h -

3、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22.2 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429422862 h - 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32.2.1 岩层渗透性 PAGEREF _Toc429422863 h - 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42.2.2 岩层强度 PAGEREF _Toc429422864 h - 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52.2.3 各墩位地址情况 PAGEREF _Toc429422865 h - 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62.3 水位情况 P

4、AGEREF _Toc429422866 h - 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72.4 气象条件 PAGEREF _Toc429422867 h - 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82.5 工程特点 PAGEREF _Toc429422868 h - 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69第三章施工组织总体部署 PAGEREF _Toc429422869 h - 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03.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PAGEREF _Toc429422870 h - 6 -HYPERLINK l _

5、Toc4294228713.2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 PAGEREF _Toc429422871 h - 8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23.2.1 引桥桩基施工组织安排 PAGEREF _Toc429422872 h - 8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33.2.2 辅助墩、过渡墩桩基施工组织安排 PAGEREF _Toc429422873 h - 9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43.3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 PAGEREF _Toc429422874 h - 9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53.3.1 施

6、工功效分析 PAGEREF _Toc429422875 h - 9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63.3.2 施工进度计划 PAGEREF _Toc429422876 h - 1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73.4 施工总平面布置 PAGEREF _Toc429422877 h - 14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83.5 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429422878 h - 1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793.5.1 现场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429422879 h - 15

7、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03.5.2 人员配备 PAGEREF _Toc429422880 h - 1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13.5.3 机械、设备配置 PAGEREF _Toc429422881 h - 1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23.5.4 材料配置 PAGEREF _Toc429422882 h - 20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33.5.5 资源进场方法 PAGEREF _Toc429422883 h - 2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4第四章钻

8、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429422884 h - 2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54.1 施工方案概述 PAGEREF _Toc429422885 h - 21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64.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PAGEREF _Toc429422886 h - 2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74.3 钻孔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429422887 h - 24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8钻机选型 PAGEREF _Toc429422888 h - 24

9、 -HYPERLINK l _Toc429422889泥浆循环系统设置 PAGEREF _Toc429422889 h - 25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0泥浆的制备及检测设备设置 PAGEREF _Toc429422890 h - 2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14.4 钻进成孔 PAGEREF _Toc429422891 h - 2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24.4.1 测量放样 PAGEREF _Toc429422892 h - 2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34.4.2 护筒加工与

10、埋设 PAGEREF _Toc429422893 h - 27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4钻机就位 PAGEREF _Toc429422894 h - 28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54.4.3 钻机钻进 PAGEREF _Toc429422895 h- 30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6成孔过程中事故预防与处理 PAGEREF _Toc429422896 h - 32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74.4.5 成孔检测及清孔 PAGEREF _Toc429422897 h - 34 -HYPER

11、LINK l _Toc429422898清孔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429422898 h - 36 -HYPERLINK l _Toc4294228994.5 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PAGEREF _Toc429422899 h - 3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04.5.1 钢筋笼分节 PAGEREF _Toc429422900 h - 3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14.5.2 钢筋笼胎架布置 PAGEREF _Toc429422901 h - 3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24.5.3 钢筋笼制作 PA

12、GEREF _Toc429422902 h - 38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34.5.4 钢筋接头连接 PAGEREF _Toc429422903 h - 40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44.5.5 声测管接头连接 PAGEREF _Toc429422904 h - 4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54.5.6 钢筋笼存放 PAGEREF _Toc429422905 h - 4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64.5.7 钢筋笼吊点设置及吊具 PAGEREF _Toc429422906 h -

13、4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74.5.8 钢筋笼验收和运输 PAGEREF _Toc429422907 h - 45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84.5.9 钢筋笼安装 PAGEREF _Toc429422908 h - 4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094.5.10 钢筋笼制作、安装及钢筋连接接头检验标准 PAGEREF _Toc429422909 h - 50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04.6 混凝土灌注 PAGEREF _Toc429422910 h- 51 -HYPERLINK l _

14、Toc4294229114.6.1 准备工作 PAGEREF _Toc429422911 h - 5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24.6.2 混凝土制备及运输 PAGEREF _Toc429422912 h - 5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34.6.3 混凝土灌注 PAGEREF _Toc429422913 h - 55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44.6.4 基桩混凝土灌注注意事项 PAGEREF _Toc429422914 h - 58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54.6.5 水下砼灌注质

15、量事故预防与处理 PAGEREF _Toc429422915 h - 59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64.6.6 桩基质量检测 PAGEREF _Toc429422916 h - 6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74.6.7 基桩质量检测质量检验标准及检测频率 PAGEREF _Toc429422917 h - 6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84.6.8 桩头破除 PAGEREF _Toc429422918 h - 6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19第五章重难点工程控制措施 PAGEREF _T

16、oc429422919 h - 6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05.1 成孔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PAGEREF _Toc429422920 h - 6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15.2 防止渗、漏浆采取的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1 h - 6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25.3 防止出现斜孔、塌孔、扩孔、缩孔采取的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2 h - 6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35.4 防止堵管采取的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

17、3 h - 6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45.5 防止断桩采取的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4 h - 65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55.6 孔底沉渣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5 h - 6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65.7 防止声测管出现问题的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6 h - 6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7第六章质量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27 h - 67 -HYPERLINK l

18、 _Toc4294229286.1 质量目标 PAGEREF _Toc429422928 h - 6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296.2 质量保证体系 PAGEREF _Toc429422929 h - 6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06.3 质量控制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0 h - 68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16.3.1 组织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1 h - 68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26.3.2 制度措施 PAGEREF _Toc4

19、29422932 h - 69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36.3.2 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3 h - 7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46.3.3 质量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4 h- 73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56.3.4 测量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5 h - 7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66.3.5 试验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6 h - 75 -HYPERLINK l _Toc4294

20、229376.3.6 工序工艺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7 h - 7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86.4 质量预控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38 h - 7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39第七章危险源辨识 PAGEREF _Toc429422939 h - 8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0第八章安全及环保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0 h - 8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18.1 总体目标 PAGEREF _Toc42942294

21、1 h - 8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28.2 总体环境目标 PAGEREF _Toc429422942 h - 8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38.3 组织保证 PAGEREF _Toc429422943 h - 8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48.4 安全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4 h - 8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58.4.1 机械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5 h - 8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68

22、.4.2 电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6 h - 86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78.4.3 施工场地 PAGEREF _Toc429422947 h - 8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8钻机就位安全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8 h - 87 -HYPERLINK l _Toc429422949施工中安全技术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49 h - 88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08.5 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50 h -

23、 90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18.6 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51 h - 9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28.7 环境保护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52 h - 9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3第九章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53 h - 9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49.1 应急预案机构 PAGEREF _Toc429422954 h - 9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59.1.1 施

24、工现场应急预案小组 PAGEREF _Toc429422955 h - 91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69.1.2 成员职责 PAGEREF _Toc429422956 h - 9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79.2 应急响应流程 PAGEREF _Toc429422957 h - 9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89.3 事故应急措施 PAGEREF _Toc429422958 h - 92 -HYPERLINK l _Toc4294229599.4 应急善后处理 PAGEREF _Toc429422959 h -

25、94 -HYPERLINK l _Toc429422960附件1:钻孔桩灌注前质量控检查表 PAGEREF _Toc429422960 h - 95 -HYPERLINK l _Toc429422961附件2: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现场记录表 PAGEREF _Toc429422961 h - 96 -. z.-. z.第一章 编制目的、适应性及编制依据1.1 编制围为确保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合同段主线引桥Z03Z01号基桩在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环保等方面施工目标的实现,规基桩施工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及工程管理水平,参照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等,特制定本专项施工方案。1.2 适应

26、性本专项施工方案适用于万州长江公路三桥A合同段主线引桥Z03Z01号基桩施工,包括质量、进度、安全、文明、环保等各方面。1.3 编制依据= 1 * GB2、万州长江公路三桥(牌楼长江大桥)WSQ-SG-A标段施工招标文件;= 2 * GB2、万州长江公路三桥(牌楼长江大桥)WSQ-SG-A标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 F10-2006;、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JTG F90-201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27、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本地区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候、材料供应等施工条件的详细调查;、其它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依据以上规、标准、文件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特大型桥梁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1.4 编制原则、全面响应并严格遵守该项目招标文件的要求,本专项施工方案涵盖文件所规定的全部容。、本专项

28、施工方案力求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材料、设备,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实可行、安全可靠。、本专项施工方案根据万州三桥设计成果结合桥址的地质、水文、气候、气象条件及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期要求、工程造价多方面的因素而编制。、严格遵守各有关设计、施工规、技术规程和质量评定及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的要求。、实施项目法管理,通过对劳动力、材料、机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工程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第二章 工程概况2.1工程简介北岸主线引桥起点桩号为Z*K0+270.503,止点桩号为KZ*K+428.103,全长157.60m。主线引桥采用双幅布置,标准段桥宽9.0m,有加

29、减速车道的区段均有加宽。北岸立交主线引桥左幅桥跨布置为一联438.4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连续箱梁,右幅采用38.4m钢箱梁和338.4m连续箱梁。下图为北岸立交平面布置图,主线引桥所在桥墩为Z01Z03号:图2.1-1 北岸立交平面布置图图2.1-2 北岸主线形象图(红色部分为主线引桥)根据地质资料,结合上部结构反力,北岸主线引桥基础除右幅引桥钢箱梁Z01-Y号桥墩外,均采用4根1.2m的钻孔灌注桩,Z01-Y号桥墩采用2根1.5m的钻孔灌注桩。图2.1-3 北岸主线引桥桥型布置及地质构造图、引桥Z03Z02、Z01-Z号墩万州长江三桥引桥Z03-Z、Z03-Y、Z02-Z、Z02-Y及Z

30、01-Z号基桩均采用4根直径1.2m的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桩基穿过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支撑于为微风化砂岩中(基桩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倍桩径),桩长6.025.0m,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承台为形,平面尺寸为6.5m6.5m,厚2m,采用C30混凝土。基础构造如下图所示:图2.1-4 北岸主线引桥Z03Z02、Z01-Z号墩基础构造图表2.1-1 北岸索塔基桩工程参数表基桩编号桩径 (m)数量 (根)桩长 (m)桩底标高(m)桩顶标高(m)单根桩钢筋笼重()单根桩C35水下砼(m)Z03-Z、Y(14)1.2825.0148.742173.7423248.628.27Z02-Z、Y(

31、14)1.2810.0163.024158.7421386.811.31Z01-Z(14)1.246.0176.748182.742915.16.8合计20304钢筋总计:40743.6343.84、Z01-Y号墩墩万州长江三桥引桥Z01-Y号基桩采用2根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按端承桩设计,桩基支撑于为微风化砂岩中(基桩嵌入中风化岩层不小于3倍桩径),桩长6.0m,采用C30水下混凝土,承台为方形,平面尺寸为6.5m2.5m,厚2m,采用C30混凝土。图2.1-5 北岸主线引桥Z01-Y号墩基础构造图表2.1-2 北岸Z04Z07号基桩工程参数表基桩 编号桩径 (m)数量 (根)桩长 (m

32、)桩底标高(m)桩顶标高(m)单根桩钢筋笼重()单根桩C30水下砼(m)Z01-Y(12)1.526.0176.748182.7421228.610.6合计212钢筋总计:2457.221.22.2地质条件2.2.1 岩层渗透性、土体渗透性根据本工程地质勘察结果,结合工程经验,对区各土层的渗透性评价为:人工填土层渗透性为中等强透水体;残坡积层为弱中等透水体;崩坡积层为中等强透水体。图2.2-1 北岸引桥现场地貌图、岩体渗透性地勘单位对现场岩体进行了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成果如下:图2.2-1 压水试验成果统计表岩层透水率(Lu)渗透性评价中等风化长石砂岩及细砂岩0.74.12.3(20)微弱渗水性

33、微风化长石砂岩及细砂岩0.51.570.9(16)微弱渗水性根据压水试验成果,结合工程经验,对各层岩体的渗透性评价如下:、强风化岩层渗透性为弱中等,当遇开度较大的卸荷裂隙时,岩体透水性可达强;、中等风化岩层渗透性为微弱透水性,当遇开度较大的卸荷裂隙时,岩体透水性可达中等强;、微风化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的渗透性一般为微弱透水性,局部为极微透水性,微风化长石砂岩、细砂岩透水性为微弱透水性。2.2.2 岩层强度北岸引桥岩石抗压强度见下表所示:表2.2-2 北塔墩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成果表岩石名称单轴抗压强度(MPa)饱和天然中风化长石砂岩28.435.8微风化长石砂岩51.359.82.3 气象条件工程区属

34、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且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本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天气温和,无霜期长,霜雪稀少。境多年平均气温17.7,最高年平均气温19.0(1982年),最低平均气温17.6(1974年);多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1972年8月26日),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7(1955 年1月27日,1975年12月15日)。据万州气象站自1975年1月至今的资料统计,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3mm,降雨集中在夏秋两季,其中49月占全年降雨的90%。夏季大雨、暴雨频繁,最大日降雨量175mm(1985年8月16日)。据沱口水文站(上距桥位区2.

35、8km)资料,长江本河段多年平均流量13700m3/s,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35亿m3。2.4工程特点、工程建设目标和管理要求高万州长江公路三桥(牌楼长江大桥)地处市万州区主城区,北接牌楼万明路,南接江南新区中部路,是市万州区的交通公路枢纽,工程规模大,影响深远,基桩施工质量要求全部达到类桩,其建设目标和管理要求都相当高。、环保要求高,交通风险大引桥桥位位于万州区北滨大道附近,基桩施工过程中对泥浆排放、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高,同时周边有市民居住区,对施工噪音、废水、弃土等要求严格。另外引桥施工区与主施工区之间隔着北滨大道,北滨大道为万州区的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引桥施工工程中的材料运输和砼运输都

36、要经过,存在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第三章 施工组织总体部署3.1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公司综合关系体系标准中的有关规定,严格组织,科学管理,精心施工,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层层自检、复检,全面接受业主、监理工程师和质监部门的监理和监督,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向下道工序,确保工程按期保量优质完成。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配置具有丰富工程施工经验的工程师组成,根据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安排,杜绝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劳动力浪费和紧缺现象,确保生产规和有序进行。本项目实行三级管理模式。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所示:图3.1-1 项目组织机构图各部门职责、办公室:做好引桥桩基施工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37、工程部:主要负责桩基的施工组织及现场机械设备安排,定期召开施工计划交底及每日生产调度会,确保施工现场三通一平”。、质检部:负责桩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包括质量监督、检查工作,指导班组质量自检、互检、交接检,施工资料的填写、整理和归档及渣样的存放,参与施工图会审和技术交底工作,配合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科技部:负责桩基施工方案的编写和上报,定期召开方案讨论会,施工前组织三级技术交底,现场技术指导。、测量组:负责桩基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放样工作。、试验室:负责本项目部的工程所用原材料、构件、产品等的检测、试验,参与工地砂、石料场选定与质量复检,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38、拌合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泥浆性能指标的检测。、安全部:负责整个桩基施工过程中安全监督工作,主要侧重于对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设置及操作行为的安全规,防护用品的穿戴和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负责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班前安全教育和一线工人业余学校”制度,按照三阶段”安全风险分析和预控制度制定安全应急预案、落实安全预控措施、及时发布施工单元预警。、物装部:负责桩基施工物资装备的采购供应及管理工作,材料进货检验记录,认真进行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检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存产品合格证和质量检(试)验报告单。执行维护保养制度,保证设备的正常性能。、合约部:负责对劳务协作队伍的资质、业绩、信誉及管理体

39、系进行调查和评选。对劳务协作队伍能否满足总合同有关条件以及与其合作的可能性进行评审。引桥桩基计量结算工作。、财务部:负责项目资金流转和人员工资发放。、作业队:主要对引桥桩基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遵守项目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配合项目各部门工作,确保施工有序正常进行。3.2 总体施工组织安排引桥桩基直接在墩位处场地平整进行钻孔施工,待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基坑开挖。计划周转2台冲击钻机周转施工,依次施工Z03、Z02、Z01号墩桩基,为减小泥浆排放量,左右幅每个墩1台冲击钻,每个墩分4个循环完成。下述以Z03墩桩基施工顺序为例,其余墩位可参照进行合理安排。图3.2-1 Z03号桩基施工顺序图3.3

40、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本分项工程的进度计划编制依据总体工程进度计划安排,并根据近期现场准备工作的开展情况、钻孔施工开钻的迫切要求做了适当调整,今后开钻施工后根据实际进展情况还将及时进行优化、调整,引桥桩基施工进度计划如下:3.3.1 施工功效分析表3.3-1 Z03号桩基冲击钻施工工功效分析序号工序时间(天)备注1准备工作0.52钻进13桩长25米,其中覆盖层15米,进尺3米/天,岩层10米,进1.3米/天 3清孔、提钻24孔径、垂直度等的检测0.255钢筋笼安装16下导管0.257二次清孔0.58混凝土灌注0.59不可预见因素1合计19表3.3-2Z02号桩基冲击钻施工工功效分析序号工序时间(天

41、)备注1准备工作0.52钻进8桩长10米,岩层10米,进尺1.3米/天 3清孔、提钻24孔径、垂直度等的检测0.255钢筋笼安装16下导管0.257二次清孔0.58混凝土灌注0.59不可预见因素1合计14表3.3-3Z01号桩基冲击钻施工工功效分析序号工序时间(天)备注1准备工作0.52钻进5桩长6米, 岩层6米,进尺1.3米/天3清孔、提钻24孔径、垂直度等的检测0.255钢筋笼安装16下导管0.257二次清孔0.58混凝土灌注0.59不可预见因素1合计113.3.2 施工进度计划表3.3-6引桥各墩位桩基施工计划表部位计划开工时间计划完工时间备注Z03号墩2台钻机,4个循环,完成8根桩Z0

42、2号墩2台钻机,4个循环,完成8根桩Z01号墩2台钻机,4个循环,完成6根桩-. z.-. z.3.4 施工总平面布置按照本项目施工规模及合同文件相关要求,项目临建占地规模总计约21742m。根据功能划分为项目经理部驻地、作业队生活区、试验室、拌合站、钢筋加工厂、施工指挥区6个工作区域。其中项目经理部驻地位于主桥Z08#墩左侧,占地约8264m;作业队生活区位于Z05#Z06#墩右侧的临时便道两侧,占地约1910m;试验室、砼拌合站位于Z06#Z07#墩左侧,试验室与拌合站占地约9133m;钢筋加工场位于D1匝道右侧,占地约2200m。施工指挥区位于Z08#墩左侧,占地约235m。施工总平面布

43、置图详见图3.4-1所示,临时用地数量见表3.4-1所示:表3.4-1 临时用地统计表序号区域名称单 位布置位置面 积(m2)1项目经理部m2主桥Z08#墩左侧8264.02工人生活区m2D匝道与北滨大道交叉点附近1910.03混凝土拌合站及工地试验室m2Z06#Z07#墩左侧9133.04钢筋加工厂m2D1匝道右侧2200.05现场施工指挥区m2Z08#墩左侧235.0合 计21742.0图3.4-1施工场地总体布置图3.5 施工准备3.5.1 现场施工准备施工现场已经做好三通一平”准备工作,具体准备工作如下:、设备进场前已进行施工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场地情况及周围环境状况。、充分做好前期准备

44、工作,组织落实人员、检查机械的完好性、进驻机械等工作。、施工便道:场地施工便道已修筑至引桥承台基坑以及辅助墩、过渡墩墩位,保证了运输畅通。、施工用水:项目部临建时已在引桥承台附近修筑蓄水池,施工用水得到保障。、施工用电:工程用电可直接接入项目场施工高压线路。另外配备1台300千瓦、1台100千瓦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施工前,学习有关图集、施工规以及技术文件。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全面熟悉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明确质量要求;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和措施诸多方面都得到落实。3.5.2 人员配备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45、,引桥桩基施工作业队根据施工需要配备各类工种操作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工种根据现场施工需要进行调整。根据本项目引桥桩基施工的特点和工期要求,人员配置如下:表3.5-1 项目部人员配置表序号工种人数主要负责人职责1分管副经理1黄小鹏现场总调度2现场技术负责人1阮韬光技术质量总指挥3质检部长1吕彦松桩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4技术部长1 巍桩基施工技术交底和指导5专职质检员1黄 钊桩基施工各工序检验、报检6测量组3王林林现场桩位放样,护筒复测7试验室3华威混凝土质量控制8工程部长1祝思彬现场机械设备安排9现场专职安全员1余志烈现场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控制10电工1保强现场用电布置及管控表3.5-2 作

46、业队劳动力计划表作业队名称人数主要负责人职责引桥基桩施工作业队8文政基桩冲孔和灌注25文政钢筋笼加工及安装砼拌合作业队15红光混凝土拌合、运输3.5.3 机械、设备配置施工机械设备在公司围统一调配,由项目经理部根据作业队的工程进展情况调配给作业队使用,拟投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所示:表3.5-3 主要测量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施工容1全站仪TC50台1测量放样2水准仪徕卡NA2台2测量放样表3.5-4 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施工容1变压器315KWA台1施工用电2变压器315KWA台1施工用电3变压器630KWA台1施工用电4发电机300KW台1备用电源

47、5发电机100KW台1备用电源6平板车12m长辆2材料转运7泥浆船/艘2泥浆收集8汽车吊QY25T辆2材料吊装9履带吊QY80T辆2材料吊装10龙门吊10T台1钢筋场材料吊装11龙门吊5T台1钢筋场材料吊装12电焊机/台6钢筋及临时结构焊接13直螺纹车丝机/台4钢筋丝头加工14 挖掘机CAT220台1场地平整15自卸车15T辆2钻渣运输16拌和站HZS120套1混凝土拌合17拌合站HZS60套1混凝土拌合18混凝土罐车12m辆4混凝土运输19混凝土泵80m/h台1混凝土浇筑20装载机ZL50辆1上料21数控弯箍机/套1钢筋加工22数控弯曲机/套1钢筋加工23冲击钻JK-15台8基桩钻进24空压

48、机20m/12kg台3清孔25泥浆分离器/台8泥浆循环26泥浆泵/台8泥浆循环27导管32.5mm米100砼灌注28料斗15m个1砼灌注表3.5-5 主要试验仪器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进场日期退场日期1土壤筛07完工后2高频振筛机ZBS*-92A12015.7完工后3液塑限测定仪LP-100 D型12015.7完工后4电动击实仪CSK-VI型12015.7完工后5电热鼓风干燥箱101-212015.7完工后6路面强度测定仪LD127-型12015.7完工后7电动脱模机LD-141-型12015.7完工后8新标准方孔砂石筛07完工后9

49、规准仪/12015.7完工后10压碎值测定仪150*12512015.7完工后11静水电子天平H*5001 T12015.7完工后12负压筛析仪FSY-15012015.7完工后13亚甲蓝测定仪JJ-1A/100W12015.7完工后1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仪FBT-512015.7完工后15水泥净浆搅拌机NJ-16012015.7完工后16水泥沸煮箱FZ-41A12015.7完工后17水泥胶砂搅拌机(ISO-679 )JJ-512015.7完工后18水泥胶砂震实台ZT-9612015.7完工后19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NLD-412015.7完工后20水泥砼标准养护箱SHBY-40B12015.7

50、完工后21压力试验机SYE-200012015.7完工后22万能试验机WES-1000B12015.7完工后23恒温水浴槽12015.7完工后24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机WES-30012015.7完工后25混凝土振动台ZW-712015.7完工后26卧轴砼搅拌机FHI 150812015.7完工后27卧轴砂浆搅拌机15l12015.7完工后28标养室恒温恒湿控制箱BYS-III12015.7完工后29砼含气量测定仪AHC-7L12015.7完工后30砼灌入阻力仪0-120012015.7完工后31连续式标点机12015.7完工后32弯沉仪12015.7完工后33重型动力触探仪12015.7完工

51、后34回弹仪12015.7完工后35钢筋保护层厚度测定仪12015.7完工后36洛氏硬度计HR-15012015.7完工后37电液伺服抗压抗折试验机JYE-300A12015.7完工后38泥浆粘度计1006型22015.7完工后39泥浆含沙量测定仪NA-1型22015.7完工后40泥浆比重计NB-1型22015.7完工后机械设备使用管理计划:、建立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汇报审批制度和机械设备平衡会议制度,提高机械设备使用的计划性。、建立项目经理部统一领导下的大型机械设备调配管理制度,生产部和物装部下设总调度室,每天24小时专人值班,随时掌握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机械布局,保证施工

52、进度按照计划完成。、建立施工作业面相对固定的常用机械分级管理制度。、建立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和操作员轮班工作制度,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使用率。3.5.4 材料配置根据引桥基桩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准备钢筋及混凝土材料。主要材料(包括钢筋、混凝土、型钢)均由项目经理部统一采购供应。材料供应详见下表所示:-. z.表3.5-6 主要材料配置表桩号水下混凝土C30(m)钢筋(kg)HRB400、HPB335声测管(kg)603mmZ0148.46117.6493.7Z0290.511094.41063.4Z03226.225988.82582.6合计365.143200.84139.73.5.5 资源进场方

53、法根据业主的要求和施工进度,人员、物资材料及机械设备将分期分批进入现场,并依据实际情况随时随地调整加强,采用陆路运至施工现场。第四章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4.1 施工方案概述引桥桩基均采用冲击钻正循环泥浆排渣成孔,泵吸反循环清孔,采用优质泥浆护壁,配备空压机和泥浆分离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浆、弃渣利用泥浆船或泥浆车运到指定地点排放。、钻孔平台的开挖应与承台基坑综合考虑,首先应测出原地面线,进而推算出开挖坡界限,开挖坡比不应小于1:0.75。、Z03、Z02及Z01-Z号桩基埋设总高度2.5m,直径1500mm,壁厚14mm的钢护筒,护筒顶高出地面30cm。Z01-Y号墩桩基直接在桩位处平整

54、场地、埋设总高度2.5m,直径1800mm,壁厚16mm的钢护筒,护筒顶露出高出地面30cm。、桩基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厂采用长线法制作,分节段运输,机械接头接长下放。、钻孔灌注桩成孔后应尽快灌注混凝土,桩身混凝土灌注必须一次完成,灌注钻孔桩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严防钢筋笼上浮,桩基施工按照图纸要求须埋设声测管。、基桩混凝土由拌和站供应,通过罐车经便道运输至墩位处。4.2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4.2-1 基桩施工工艺流程4.3 钻孔施工准备4.3.1钻机型号引桥桩基位于陆地上,根据地质情况可知,引桥桩基穿过中风化砂岩支撑于微风化砂岩中。经过项目多次讨论研究,结合本工程现场情况,我部决定采用冲击钻

55、成孔方法进行引桥桩基施工,左右幅合计投入2台钻机。中交路桥建设* 万州长江公路大桥WDQ-03标实施性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z.表4.3-1引桥基桩冲击钻参数表项目参数钻孔直径 24米钻头冲程26米冲击频率 69次每分钟排渣方式泥浆正循环卷扬提升力17吨钻孔深度150米钻头额定质量10吨钻塔额定载荷30吨钻塔有效高度6.5米主电机型号Y315S-6主电机功率75kw4.3.2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引桥的泥浆池按照陆地施工准备,每个墩位旁边开挖一个泥浆池,作为沉淀池和循环池。每个泥浆池的存储泥浆能力为35m。开钻前必须准备数量充足的性能优良的膨润土和粘土,以备成孔过程及清孔时造浆使用。循环过程中从孔流

56、(抽)出的泥浆,需经过泥浆分离器净化才能循环使用,1台钻机配1台分离器,泥浆净化后进入泥浆池,再通过循环系统实现周转循环。图4.3-1 泥浆循环系统4.3.3泥浆的制备及检测设备设置泥浆性能检测仪器的配备:开钻前必须配备下列泥浆性能检测仪器。包括泥浆相对密度计,泥浆粘度计,泥浆含沙率仪,1000ml量杯、秒表等,并存放于施工现场,试验室也配备两套检测设备用于校核。钻孔桩施工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工艺。成孔中的泥浆主要由水、优质粘土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钻孔施工中根据具体的钻孔方法和地质情况采用不同比重的泥浆悬浮钻渣进行护壁,因此开钻前必须准备数量充足的性能优良的粘土,以备成孔过程及清孔时造浆使用。施

57、工中要求经常对泥浆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定,并及时调整至满足规要求围,确保桩基成孔优质、安全、快速。泥浆在使用前经试验室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泥浆进入砂层检测频率为2小时测一次,泥浆储备为1.5倍设计用量,成孔过程中对于成孔质量和安全,水头高度和合适的泥浆护壁是关键。施工中主要泥浆指标控制和灌注水下混凝土前主要泥浆指标见下表:表4.3-2不同地层中的主要泥浆指标钻孔方法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pa.s)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mm/30min)静切力(pa)酸碱度(pH)正循环一般地层1.051.2016228-4962521.02.5810易坍地

58、层1.201.4519288-49615235810冲击钻孔易塌地层1.21.402230495203358114.4 钻进成孔4.4.1 测量放样、总体要求、测量等级应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中规定等级要求,并符合相关规定。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应与设计采用的坐标系统相同。、高程控制测量应采用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规定的等级要求,并符合相关规定。测区的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水准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和测量精度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JTG/TF50-2011)的要求。、测量方案、测量准备工作首先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桥轴

59、线平面示意图及平曲线参数、桩基平面布置图对桩基坐标进行复核,确定无误之后用于施工。、钢护筒定位控制护筒埋设时,采用十字中心定位法。首先,测量人员将桩中心定位放样,打下中心控制桩,并在桩位处四周设置4个相互垂直的护桩。埋设护筒时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位置标于坑底,再把护筒吊放进坑,用十字线在护筒顶部或底部,找出护筒的圆心位置,然后移动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护筒竖直。4.4.2护筒加工与埋设引桥Z03、Z02及Z01-Z号桩基钢护筒为1500mm,壁厚14mm,Z01-Y号桩基钢护筒为1800mm,壁厚16mm,钢护筒在加工厂加工,运至施工现场安装。

60、为防止钢护筒变形,确保钻孔安全,对护筒进行加强,在护筒顶端与底端分别设置加强箍,同时在吊点位置设置支撑,控制钢护筒在存放、吊装、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变形。表4.4-1钢护筒加工外形尺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备注1钢管外周长0.5%周长,且不大于10mm尺量检查2管端椭圆度0.5%d,且不大于5mm(d 为管径)两端互相垂直的直径差值3管端平整度2mm4管端平面斜度0.5%d,且不大于4mm(d 为管径)5桩长偏差+300mm、0mm6桩纵轴线的弯曲矢高护筒长的0.1%,且不大于30mm7相邻管径偏差3mm8对口板边高偏差2mm施工中一般采用挖坑埋设法和静压下沉法,先是开挖埋设,再静压下沉到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