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成都理工大学核辐射监测方法与仪器实验(报告)DC/DC电源设计Design of DC/DC power supply2011 级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 业 辐射(fsh)防护与环境工程 学 号 201106080112 学生(xu sheng)姓名 袁子程 指导(zhdo)教师 王广西 完成日期 2015 年 01月 06日前言(qin yn)本设计(shj)是源于大二电子课程设计的实习内容,当时对电路的设计认识有限,缺乏了许多开发(kif)设计上的思路。这篇报告也是为了弥补当时的知识欠缺,不能一味的做焊接调试工作,应当尝试做一些设计工作,用理论武装实践。DC/DC低压(dy)直流稳压
2、电源设计设计任务(rn wu)及目的实习(shx)目的学习设计DC/DC低压直流稳压电源,并且达到要求的性能指标。具体设计指标为:直流输入+12v,直流输出为(降压,升压,极性反转)+5v/-12v/+24v。并有良好的稳压系数,电压调整率,负载调整率,纹波系数,纹波电压抑制比,响应时间,效率,内阻。2电源种类线性电源先将交流电经过变压器降低电压幅值,再经过滤波整流电路整流后,得到脉冲直流电压,后经调整管调节得到稳定的电压。优点(yudin):电源(dinyun)稳定度高;输出纹波电压小;瞬态响应速度较快;线路结构简单;无开关(kigun)噪声;成本低。缺点:内部功耗大,转换效率低(30%40
3、%);滤波效率低,因此必须具有较大的输入和输出滤波电容;输出电压不能高于输入电压。开关电源利用控制电路控制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D占空比),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优点:内部功率损耗小,转换效率高(80%以上);滤波效率大为提高,滤波电容的容量和体积大为减小;稳压范围宽,线性调整率高,可以实现升压。缺点:开关电源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开关噪声和干扰;电路结构复杂,不便于维修;成本高,可靠性低。发展方向: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和模块化。电源(dinyun)变化基本原理DC/DC电源的工作原理(升压,降压(jin y),极性反转)升压(shn y)升压式DC/DC变换器主要用于输出
4、(shch)电流较小的场合,只要获得312V工作电压,工作电流可达几十毫安至几百毫安,其转换效率可达70%-80%。升压式DC/DC变换器的基本(jbn)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路中的VT为开关管,当脉冲振荡器对双稳态电路置位(即Q端为1)时,VT导通,电感VT中流过电流并储存能量,直到电感电流在RS上的压降等于比较器设定的闽值电压时,双稳态电路复位,即Q端为0。此时VT截止,电感LT中储存的能量通过一极管VD1供给负载,同时对C进行充电。当负载电压要跌落时,电容C放电,这时输出端可获得高于输大端的稳定电压。输出的电压由分压器R1和R2分压后输入误差放大器,并与基准电压一起去控制脉冲宽度(kund
5、),由此而获得所需要的电压,即V0=VR*(R1/R2+1)式中:VR基准电压。降压式DC/DC变换器的输出电流较大,多为数百毫安至几安,因此适用于输出电流较大的场合。降压式DC/DC变换器基本工作原理电路如图所示。VT1为开关管,当VT1导通时,输入电压Vi通过电感L1向负载RL供电,与此同时也向电容C2充电。在这个过程中,电容C2及电感L1中储存能量。当VT1截止时,由储存在电感L1中的能量继续向RL供电,当输出电压要下降时,电容C2中的能量也向RL放电,维持输出电压不变。二极管VD1为续流二极管,以便构成电路回路。输出的电压Vo经R1和R2组成的分压器分压,把输出电压的信号反馈至控制电路
6、,由控制电路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及截止时间,使输出电压保持不变。DC/DC 升压有三种基本(jbn)工作方式:一种是电感电流(dinli)处于连续工作模式,即电感上电流一直有电流;一种是电感电流(dinli)处于断续工作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末期电感上电流发生断流;还有一种是电感电流处于临界连续模式,即在开关截止期间电感电流刚好变为“0”时,开关又导通给电感储能。降压降压电路是BUCK电路,开关S闭合的时候,VD二极管承受负压关断,电感充电,电流正向流动,电流值呈现指数上升趋势。开关S断开的时候,VD二极管起续流作用,电感开始放电,电流逐渐下降,通过负载和二极管回到电感另外一端,短暂供电。这样电压就
7、能降低。实际使用的时候,S开关是通过MOSFET或者IGBT实现的,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乘以PWM波的占空比。极性反转(fn zhun)评价(pngji)电源好坏的性能指标1.稳压(wn y)系数K=U/Ui;S=(Uo/Uo)/( Ui/Ui)2.负载调整率:在额定输入电压下,负载电流从零变到满载电流时,输出电压最大的相对变化量3.内阻:r=|Uo/Io|4.纹波电压抑制比(PSRR):Uiw/Uow5.响应时间:负载改变开始到电源输出电压稳定需要的时间6.纹波:输出电压(diny)的纹波包括噪声的绝对值大小(峰峰值)7效率(xio l):n=Pi/Po方案设计整体(zhngt)方案设计电源
8、主流芯片Maxim公司:MAX884系列、MAX1749X系列等。TI公司:LM317/LM117、UC384X系列等。PI 公司:TOP系列、LNK系列等。ADI公司:MC34063、ADP12X系列、ADM118X系列等本设计中用到了LM317和MC34063,其中LM317是线性电源芯片;MC34063是开关电源芯片。还会用到二极管IN4001和IN5819、IN5821。LM317基本特性:1、输出在1.25V到37V之间可调2、输出电流最大超过1.5A3、不随温度变化的内部短路电流限制4、内部过热保护5、通常(tngchng)3VVin-Vout37V6、封装形式(xngsh)包括D
9、CY(SOT-223)、KTE、KC(TO-220AB)实际(shj)用法MC34063基本特性:1、可以在3V到30V输入电压下正常工作2、输出开关电流可达1.5A(开关管内置)3、工作频率在100Hz到100KHz之间4、较低的静态电流1.6mA5、内置短路电流限制6、可实现升压和降压电源变换器MC34063内部结构1脚:开关(kigun)管Q1集电极引出(yn ch)端;2脚:开关(kigun)管Q1发射极引出端;3脚:定时电容CT接线端;4脚:电源地; 5脚:电压比较器反相输入端,同时也是输出电压取样端;6脚:电源端; 7脚:负载峰值电流(Ipk)取样端;8脚:驱动管Q2集电极引出端。
10、 结构(jigu)框图具体(jt)电路设计MC34063升压变换(binhun)电路MC34063反转(fn zhun)变换电路MC34063降压(jin y)变换电路输出电压:Vout =1.25*(1+RB /RA )调试(dio sh)预期(yq)LM317线性部分(b fen)调试焊接LM317电路部分,达到输入+12v输出可调至1.25v,以便供电给MC34063芯片供电(+5v)。升压部分焊接,绕线,确定跳线、电容极性、二极管方向,调试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将输出电压升高(shn o)至+20v以上并稳定。降压(jin y)部分焊接,绕线,确定跳线、电容极性、二极管方向,调试(di
11、o sh)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将输出电压降低至+5v以下并稳定。极性反转部分焊接,绕线,确定跳线、电容极性、二极管方向,调试输出电压。调节电位器,将输出电压降低至-12v以下并稳定。调试可能出现的问题:芯片在焊接时高温击穿,导致久久无法调试出数据电路不带负载时输出电压可调,电路带负载时,输出电压不可调跳线部分在切换电路时容易出现焊死,需要耐心拨开。性能指标测试稳压系数K=U/Ui;S=(Uo/Uo)/( Ui/Ui)计算测量约为2%负载调整率:在额定输入电压下,负载电流从零变到满载电流时,输出电压最大的相对变化量内阻(ni z):r=|Uo/Io|纹波电压(diny)抑制比(PSRR):Uiw/Uow响应时间:负载改变开始到电源输出电压稳定(wndng)需要的时间纹波:输出电压的纹波包括噪声的绝对值大小(峰峰值)7效率:n=Pi/Po测定为80%左右参考文献1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委员会。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200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2 谢嘉奎,宣月清,冯军。电子线路(线性部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 开关电源的原理与设计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