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03∕T 0009-2021 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_第1页
DB1503∕T 0009-2021 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_第2页
DB1503∕T 0009-2021 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_第3页
DB1503∕T 0009-2021 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_第4页
DB1503∕T 0009-2021 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ICS13.200CCSA90DB1503乌 海 市 地 方 标 准DB1503/T 0009 2021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Specification for normalized management of COVID-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compulsory isolation drug rehabilitation centers2022-01-30实施2021-12-30发布 DB1503/T0009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I DB1503/T0

2、0092021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的基本要求、人员防护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物资管理、隔离区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强制隔离戒毒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8466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WS696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卫生规范WS/T69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3术语和定义下

3、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消毒disinfect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4基本要求4.1应落实“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做好戒毒所各项疫情防控工作。4.2应制定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制,建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疫情防控工作。4.3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和工作方案,定期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4.4应关注乌海市疫情发展态势,加强摸排工作,掌握戒毒人员思想动态,开展针对性教育。4.5应利用宣传栏、公示栏、电视等传统媒介,或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新兴媒体传播防控知识和防控动态,普及疫情防控知识。4.6进入场所的所有车辆、物

4、资应严格落实登记、查验、安检和消杀等措施。5人员防护管理5.1一般要求1 DB1503/T000920215.1.1干警和戒毒人员应按照疫情防护管理要求,落实当地疫情防控制度。5.1.2干警和戒毒人员的疫苗接种应做到应接尽接,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个人防护。5.1.3干警和戒毒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双手清洁,洗手时应使用洗手液。5.1.4干警和戒毒人员应早晚进行体温测量,相关工作人员对体温异常者应做好监测和跟踪。5.1.5干警和戒毒人员应根据不同场合和环境条件选择防护措施,应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5.1.6消毒人员和隔离区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个人防护宜符合WS/T697的规

5、定。5.2干警5.2.1干警在岗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并按规定就医。5.2.2干警防护应符合下列规定:a)每15日进行一次核酸检测;b)每日填写疫情防控摸排情况表,疫情防控摸排情况表见附录A;c)外出应进行报备,返所应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5.2.3应安排专人负责填写戒毒所疫情监测情况表,进行汇报统计,戒毒所疫情监测情况表见附录B。5.3戒毒人员5.3.1戒毒人员入所应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检测结果为阴性,可办理入所手续。5.3.2新收治戒毒人员隔离期应不少于21日,做好健康监测记录。5.3.3戒毒人员离所就医应做好外诊戒毒人员隔离、核酸检测等工作,严防疫情输入戒毒

6、场所。5.3.4发热人员应及时隔离观察,找出病因,定点医院按有关规定科学处置。5.4其他人员5.4.1应严格探访、探视、提审等工作,严格控制探访室人员数量和探访频次,所有进入探访室外来人员应查验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健康码”,进行体温检测,并全程佩戴口罩。5.4.2宜实行线上远程视频探访,当地发生疫情,应立即停止来所探访,暂停探视、提审工作。远程探访功能需提前审批,应与家属所在地的司法局进行提前沟通,进行点对点视频探访。6环境卫生管理6.1一般要求6.1.1应做好戒毒场所的环境物体保洁消杀工作,定期对消毒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督。6.1.2应根据消毒场所正确选择消毒方法,严格按照规定剂量与方法

7、使用消毒剂。6.1.3应设置废弃口罩、废弃手套等特殊有害垃圾专用的收集桶,并定期消毒。防疫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等相关法规要求。2 DB1503/T000920216.1.4需通风区域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至少组织3次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少于15min。不能自然通风的,应加装排气扇等机械通风。6.1.5应安全使用空调通风系统,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质量、运行管理、卫生学评价和清洗消毒应符合WS696的要求。6.2干警和职工办公区6.2.1应对公共区域的台面、按键、门把手、开关、水龙头、座椅等进出人员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不少

8、于3次。6.2.2应使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地面、墙壁进行预防性消毒。6.2.3厢式电梯的地面和侧壁保持清洁,每日应消毒2次。电梯按钮每日消毒不应少于3次。6.3餐厅6.3.1餐厅工作人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做好体温和症状监测。工作期间注意个人卫生并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6.3.2餐厅应每日消毒3次,早中晚各1次。6.3.3餐(饮)具清除食物残渣后,应煮沸消毒30min,或使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洗净。6.3.4应采取错峰就餐、分桌用餐原则,避免人员密集。6.3.5应确保洗手设施运行正常,并配备洗手液。6.4生活学习区6.4.1

9、应保持室内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宜每日通风3次,每次30min以上。6.4.2室内地面应每天进行至少1次湿式清洁,定期使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洒消毒。6.5卫生间6.5.1应保持清洁,注意空气流通,每日全面清洁消毒1次。6.5.2应提供洗手液,并确保水龙头等设施正常使用。6.5.3应对公共台面、洗手池、门把手、马桶按键等物体表面进行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为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洒或擦拭,作用30min后用清水擦拭干净。6.5.4宜对卫生间便池及周边使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或喷雾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6.5.5洗手池排水管道应勤冲洗,确

10、保下水道等的U型管水封隔离效果。6.5.6卫生间垃圾应及时清理,并使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6.5.7卫生间的拖布和抹布等清洁工具应专区专用、专物专用,做好标识。使用后应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作用30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后分区存放。6.6污水和化粪池3 DB1503/T00092021宜具备独立化粪池。污水在进入市政排水管网前应进行消毒处理,定期投加含氯消毒剂,池内投加含氯消毒剂(初次投加,有效氯40mg/L以上),并确保消毒1.5小时后,总余氯量达6.5mg/L10mg/L。消毒后污水应符合GB18466的规定。7物资管

11、理7.1一般要求疫情防控期间,强制隔离戒毒所物资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在新冠疫情下物资采购方案以满足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为首要目标;b)疫情防控物资采购应健全紧急采购内控机制,确保采购时效、资金使用效益和质量;c)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凭据管理,以留存备查;d)应结合实际在采购方式和程序上做灵活处理,通过协商达成合作。7.2食材餐厅食材采购应符合下列规定:a)根据大宗货物公开招标结果,由确定的供货商进行采购;b)应严格把控食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c)供货人员应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d)对供货车辆进行消毒;e)登记内容应包括日期、食品名称、消毒站消杀滞留时间、消毒人员、运送人员、所内食材运送人员

12、等;f)并对食材隔物消毒,静置半小时后进入管理区。7.3防疫物资7.3.1应建立防疫物资储备制度,防疫物资储备清单可参考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参考目录表,具体见附录C,并实行按需分配。7.3.2防疫物资存储点应做好通风、干燥、遮光、防火、防潮、防鼠、防虫、防污染,按照有效期、品种、批号分别摆放。8隔离区管理8.1一般要求8.1.1发现隔离人员有疑似病症出现时,应立即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上报。8.1.2隔离区工作人员应包括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并负责填写隔离人员信息记录台账。8.1.3隔离区工作人员、隔离人员应全部要求佩戴口罩,医护人员应统一穿防护服、戴护目镜。

13、8.1.4隔离区管理人员对需隔离人员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和接收登记,引导入住并告知相关隔离要求。8.1.5应组织医护人员告知入住隔离人员疫情临床特点、传播途径、预防感染等知识,对其告知健康状况、每日检查事项。8.2设施设备4 DB1503/T00092021隔离区入口醒目位置应张贴“医学隔离观察点”标识,设施设备配备应包括下列内容:a)红外体温计(额温)等体温监测仪器;b)75%酒精、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和消毒棉签等消毒防护物资;c)防护服、口罩、手套、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d)黄色医疗废物袋,医疗废物垃圾桶等垃圾存放设施。8.3日常管理8.3.1隔离人员日常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隔离人员隔离

14、期限按照规定要求执行。医护人员对隔离人员每日不少于两次体温测量,并询问其健康状况,填写隔离人员医学观察日报表,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b)隔离期间,隔离人员不应外出、不应陪护、不应探视,各房间隔离人员不应相互串门;c)隔离人员用餐、防疫用品、生活所需品,统一由隔离区工作人员负责,无接触送至隔离间门外;d)隔离人员吃饭前、吃饭后、如厕后、进出隔离房间前后需洗手,或者进行手部消毒;e)隔离期满,隔离人员如未出现疑似病症等不良症状,解除隔离,做好迁出隔离区登记。8.3.2隔离区日常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a)保持隔离区及隔离房间空气流通,对隔离点每日湿式清洁消毒2次,宜使用有效氯为5001000mg/L

15、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b)隔离人员衣物等纺织品以65热水清洗30min以上再洗涤烘干,可煮沸30min后或使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以上,再进行常规洗涤烘干,不同隔离者衣物不应混同洗涤;c)隔离区内工作人员及隔离人员使用过的废弃口罩统一放入套有黄色医疗废物袋的专用医疗废物垃圾桶中,纳入感染性医疗废物管理,统一处理;d)隔离人员正常解除隔离离开后,应进行全面消毒。5 DB1503/T00092021附录 A(资料性)疫情防控摸排情况表疫情防控摸排情况见表A.1。表A.1疫情防控摸排情况表姓名性别职业状态民警职工退休人员外聘人员家属本人今日情况共同生活人今日情况一切正常一切正

16、常感冒感冒无发烧、咳嗽、乏力等发烧、咳嗽、乏力等有无外出有是是否与重点地区人员接触否是否与境外回国人员接触否是注1:请所有人员于每日上午十点前提交表格。注2:职业状态选择家属,应填写家属与您的关系,如妻子、儿子。注3:如家属有感冒、发烧等症状,应在相应选项内容后备注。注4:重点地区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乌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为准。6 DB1503/T00092021附录 B(资料性)戒毒所疫情监测情况表戒毒所疫情监测情况见表B.1。表B.1戒毒所疫情监测情况表接触情况身体状况民警、职工、离退休人与境外回国员、外聘人员、家属外人员接触情与重点地区人员民警、职工、离退

17、休人员、场所名称采取措施戒毒人员采取措施接触情况外聘人员、家属出情况况注1:接触情况:重点地区包括等地区及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确定的重点地区。注2:身体状况:包括是否有发热、咳嗽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症状,其它危重患病情况及采取的措施。注3:以上情况请指定专人认真填写,严禁漏报、瞒报。填报日期年月日填表人:审核人(签字)7 DB1503/T00092021附录 C(资料性)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参考目录表表C.1为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参考目录。表C.1机关企事业单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参考目录表类别防控物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目镜规格

18、个用途应急防护数量3个/职工个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10个/防控人员10个/防控人员个一次性防护帽一次性防护服个套双双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10个/防控人员10套/防控人员10双/防控人员10双/防控人员个体防护装备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一次性乳胶手套一次性防护靴套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体温测量、工作环境消杀一次性隔离衣胶靴个双工作环境消杀工作环境消杀手消毒10个/防控人员2双/防控人员适量免洗手消毒凝胶含氯消毒剂瓶瓶瓶瓶台台支套物体表面等消毒手消毒、小物体表面消毒手部清洁依据消毒面积确定1瓶/办公室适量消毒用品防控设备75%医用酒精抗菌洗手液手持红外测温仪立式红外测温仪体温计体温测量23台/单位可选体温测量自我体温测量环境消杀适量背负式消毒喷雾器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