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套题实战完笔记判断_第1页
2.套题实战完笔记判断_第2页
2.套题实战完笔记判断_第3页
2.套题实战完笔记判断_第4页
2.套题实战完笔记判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套题实战-判断 2(笔记)【注意】1.本节课讲解 2016 年省考。临时调课原因:并非是老师的个人原因,而是在正式讲课之前,对本套题中的 2 道题和存疑,这种情况依然给正式讲解是不负责任的,所以通过老师们集体仔细、教研后,重新确定了和,以老师本节课中讲解的为准。2.国考是整个公考的风向标,题目质量较好,除个别情况外,和选项几乎没有争议。而本套的题目无论是质量、难易程度、选项等均存在瑕疵,甚至出现错误。选择本套题在冲刺班进行讲解的原因为:(1)本套题是除 2017 年国考题外可以拿到的最新的题目。(2)考点和联考、山东省比较匹配。(3)通过本套题所出现的瑕疵,为讲解在考场上如何随机应变瑕疵考题,

2、揣测出题人的用意,从而拿到比其他考生的分。【注意】如上图所示,为 2016省考判断正确率汇总。由此可知,图形推理难度不大,正确率为 80.13%;定义有 2 道题较难,拉低了整体的正确率,正确率为 64.55%;类比较为简单,正确率为 84.99%;逻辑较难,为 66.14%。判1断部分整体的正确率为 73.95%,大部分同学可以在 35 道题中做对 27 道左右。如果有同学做错超过 8-9 道题,则错题稍微有点多,需要总结自己做错的原因。参考联考和山东省考的正确率可知,本套题整体难度略低于联考、山东省考。图形推理整体观察图形组成:组成相同:优先看位置组成相似:优先看样式组成不同:先属性后数量

3、特殊规律:图形拼接、图形间关系、功能元素【注意】1.本套题判断部分共有 35 道题,题量和联考、山东省考一致,但题目分布不同,其中图形推理有 10 道题,类比有 5 道题;联考、山东省考为图形推理有 5 道题,类比有 10 道题。2.以上的几句话囊括了图形推理题目的所有思维导图,需要重点掌握。图形推理的题目最重要的就是思路,需要快速定位考点,而非一步一步的试错。3.图形推理整体观察图形组成:(1)组成相同:优先看位置。(2)组成相似:优先看样式。(3)组成不同:先属性后数量。属性有规律则直接选择;属性没有规律,考虑数量(点、线、角、面、素。)(4)特殊规律:图形拼接:有公共边、无公共边。图形间

4、关系:相离、相交、相压。功能元素:近年的热门考点。4.本节课是联考班和山东班共享的课程。联考有一个大题库,题目大同小异,所以不会特意点出具体省份,例如江西、浙江、云南等,联考省份判断部分的35 道题中,至少有 30 道题相同,所以没有必要单独讲解。吉林是命题,吉林的考生需要总结回顾下 2014-2016 年的吉林,知识点为所有考生通用的。除山东、吉林外,其他省份几乎一样。24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46.本题正确率为 91.51%,较为简单。首先观察图形组成,图形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对称性无规律;所有图形均为封闭图形;考虑性。第二组为全

5、直线图形。第一组图,图 1 和图 2 为全曲线图形,则“?”处也应该选择全曲线图形,据此 C 项当选。A、D 项图形既有曲线又有曲线,排除。【选 C】【注意】题目考查性时,不会涉及参半的图形,一般均为全直线图形或全曲线图形。联考、山东不单独考性,一般结合其它考点来考:1.数数(点、线、面、素)+性2014 联考江西-59 数线交点,2012 山东-68 数直线,2013 山东-67 数直线【注意】1.联考、山东一般并不单独考查性,为了加大题目难度,一般结合其他考点来考。2.数数(点、线、面、素)+性:考查概率大。如上图所示,题干所有图形均既有直线又有曲线,且单独数直线、曲线并没有规律,考虑大热

6、门考点,3即数直曲线交点。本题直曲线的交点依次为:0、1、2;0、?、2;0、1、2 个,则“?”处为有 1 个直曲线交点的图形。拓展:(2012 山东-68)【】拓展.本题为 2012 年山东的题目,考查直线数量。题干图形直线数量依次为:1、2、3、4、?,则“?”处需要选择有 5 条直线的图形,对应 A项。【选 A】2.特殊规律+性图形相交处的性;图形相压(直压曲、曲压直);相离+性。【注意】1.特殊规律+性:(1)图形相压(直压曲、曲压直)。如上图左图所示,均为两个图形相压,两个图形有直有曲,本题图形均为直线图形压曲线图形。(2)图形相交处的性。如上图右图所示,两个正方形的相交部分为全直

7、线图形,两个圆形的相交部分为全曲线图形。(3)相离+性。2.图形推理的题目解题一定要从一个点无限发散,发散思维,以不变应万变。拓展:(2017 国考)4【】拓展.本题为 2017 年国考的题目,考查相离+性。图形依次为:上曲下直、上直下曲、上曲下直、上直下曲、上曲下直,则“?”处需要填入上直下曲的图形,排除 B、C 项。题干图形均有 3 个封闭空间,排除 D 项,A 项当选。【选 A】47.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47.本题正确率为 81.40%,难度不大。观察图形组成,黑白格类题目,首先考虑数黑格子的个数。格子个数相同,属于图形组成相同;格

8、子个数不同,属于图形组成相似/不同。本题题干均有 5 个黑格,考虑位置规律。B、D 项均有 6 个黑格,排除。本题为宫格的题目,且考查位置规律。解题思路,优先观察中间的格子,九宫格观察中间的 1 个格子,宫格观察中间的 4 个格子。本题中间的格子颜色发生变化,考虑上下、左右平移。考虑左右平移,第一行,图 1 有 1 个黑格,图 2 有 2 个黑格,即左右平移无规律;考虑上下平移,第一列,图 1 有 1 个黑格,图 2 没有黑格,所以本题上下、左右平移均无规律,考虑内外圈分开观察。观察内圈的两个块,依次为:左斜、右斜、左斜、右斜,则“?”处需5要选择左斜方向,C 项当选。在中直接选择唯一C 项即

9、可,日常练习中要充分利用。观察外圈的连在一起的两个块,为依次逆时针移动一格,则“?”处移动至第一行最左边侧,对应 C 项。第四行的块,如果认为其规律也是逆时针移动一格,则“?”处应该移动至第三行的最右侧,而 C 项对应位置并没有黑块,所以此黑块移动规律不同,在第四行以循环走的方式左右平移。如果本题题干设置为 5+1 的形式,即题干有5 个已知图,将 C 项设置为图 5,此时需要判断出第四行黑块的移动方式。【选 C】【注意】1.组成相同,看位置。2.宫格,考虑内外分开看。3.顺逆时针、上下/左右平移可以出现在同一道题中。【注意】本题为 2015 年国考题,是经常用来讲解的经典例题,考查位置规律,

10、属于最经典的宫格内外分开看的一道例题。4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6【】48.本题正确率为 93.76%,非常简单。考查样式运算:两图相加,即图 1+图 2=图 3,将两个图形堆叠在一起即可,属于送分题。【选 A】49.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49.本题元素组成相似,考虑遍历。观察题干图形内部的色块,均有:3 阴影色块+3 空白色块+2 五角星色块+1 圆圈色块,缺啥补啥即可。“?”处缺少:1 个阴影+1 空白+1 五角星,对应 B 项。【选 B】【注意】样式-遍历,缺啥补啥:联考常考,属于高

11、频考点,2015 联考江西-81 和 2016 联考云南-71 均有所考查。拓展:(2016 联考云南-71)【】拓展.本题比 49 题的难度稍大,考虑元素遍历。第一组为:五角星、圆形、三角形;第二组为:矩形、三角形和圆形。B、C、D出现不应该出现的五角星,排除。A 项当选。7如果加度,将 B 项的五角星换为空白矩形,仍然需要选择 A 项。此时除了观察图形形状外,还需要观察颜色,题干图形阴影均出现 1 次,据此 A 项当选。【选 A】5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50.本题正确率为 92.62%。图形组成完全相同,考虑位置规律。图形类似“时钟

12、”,“时针”有直线和曲线进行旋转。曲线依次顺时针旋转 90,则“?”处曲线变为竖直向上,排除 C、D 项。直线依次逆时针旋转 45,则“?”处直线位置变为水平方向,排除 A 项。【选 B】5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51.本题正确率为 73.61%。观察图形特征,图形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再考虑数数。本题对称性、封闭性均无规律。解法一:考虑性,题干图形均为全直线图形,据此 B 项当选。8解法二:题干每幅由 2 个相同形状的元素组成,对应 B 项。A 项除了有2 个相同的扇形外,还多了一个半圆,排除。C、D 项没有 2 个相同形状的元素,排

13、除。本题可能侧重考查解法二,性面的题目已经有所考查,再考查性的可能性不大。且本题的题目不严谨,图 1 被压在下面的图形看不见,图形是直线还是曲线未知,需要进行猜测,如果要考查此知识点,需要将两个图形完全展现。可能有同学被图 1 误导,考虑位置关系,但位置关系没有。【选 B】【注意】1.解法一:属性-性。2.解法二:每幅图由两个相同元素组成。5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52.本题难度不大,正确率为 68.03%。题目为双行图,但有所创新,一般双行图的题目为 3+3,即左边 3 个图,右边 3 个图,而本题上下均为 4 个图,观察可知图形发生旋

14、转,考查位置规律的旋转。双行图:如果考查旋转翻转,可以只看最后两幅图,前面的图形可以不看;每次旋转的角度、方向可以变化。例如每次旋转的角度依次为:45、90、135;或 45、135、45等,所以前面的图形如何变化不重要,只需要根据最后两幅图判断如何变化即可,从而节省时间。第一组图,图 3 到图 4,箭头顺时针旋转 135。第二组图,图 3 到图 4,图形顺时针旋转 135,对应 B 项。9如果加大题目难度,将 A 项改为下图所示的样子(尖变为左下角),则本题正确率会下降 20%,变为 40%左右。因为可能很多同学会受到前几幅图的规律影响,认为规律为依次逆时针旋转 45,不观察图 3 到图 4

15、 的变化规律,从而选择 A 项。所以不用考虑前面图形如何变化,不会影响最后两幅图的变化规律。图形变化的方向和角度必须和上图保持一致,例如上图是顺时针旋转,则下图也是顺时针旋转;上图是逆时针旋转,下图也是逆时针旋转。双行图中的第二行图需要完全依照第一行图的规律,规律不能相反。【选 B】【注意】1.双行图:旋转翻转,只看最后两幅图。2.每次旋转的角度、方向可以变。5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53.本题正确率为 70.98%。图形组成不同,先属性后数量。本题属性(对称性、性、封闭性)无规律,考虑数数。图形有很多交叉线条,可以考虑数点,依次为:4、4

16、、6;3、7、?个,无规律。观察特征图形,B 项为“日”字变形;第二组图的图 2 为五角星的变形(将右侧的线条移动到下面,变为两笔画图形),考虑数笔画。第一组有 6 个奇点,为三笔画图形。第二组图,前两幅有 4 个奇点,均为两笔画图形,则“?”处应是两笔画图形。A2 个奇点,为一笔画,排除。B2 个奇点,为一笔画,排除。10C 项为一笔画,排除。D4 个奇点,为两笔画,当选。【选 D】【注意】1.组成不同,属性无规律,只能数数。2.数线中的特殊考点数笔画。识别特征图形:日字、田字、五角星的变形、明显能够一笔画出的图。此考点很容易遗漏,需要特别注意。3.数笔画的题不仅仅出现在分组分类题。联考、山

17、东省考也曾经考查过数笔画,且没有出现在分组分类题中,而是出现在双行图等,所以不要有思维局限。4.数点没有考查过只数端点的题目。数点一般只数交点,数奇点时需要数端点。5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54.本题正确率为 95.89%,比较简单。考查面数量,依次为:2、4、6、8 个,则“?”处应该有 10 个面,据此 D 项当选。还可以考虑直曲线的交点,依次为:2、4、6、8 个,则“?”处应该有 10个直曲线的交点,对应 D 项。【选 D】5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11【】55.本题正确率为 59.

18、06%。形式有所创新,图形类似“披萨饼”,分为六块,首先单独考虑每一个扇形作对比。元素个数均为 3 个;考虑元素种类,从上端逆时针依次有:2、3、3、2、2 种,无规律。说明观察方式错误,考虑内外圈分开看。方法一:首先考虑内圈,依次为:圆、三角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则“?”处应该为正方形,排除 B、D 项。外圈图形依次为:圆+三角形、圆+正方形、圆+三角形、圆+正方形、圆+三角形,属于周期变化规律,则“?”处应该为:圆形+正方形,排除 C 项。方法二:观察对角线,如下图所示。内圈对角线两端的图形相同,则“?”处的图形应该为正方形,排除 B、D 项。观察外圈,同样观察对角线,对角线两端的图

19、形相同,对应 A 项。【选 A】【注意】特殊考点:元素周期变化。拓展:(2016 联考云南-71)12【】拓展.本题为单行图,需要内外分开看。观察内部图形,形状做周期变化,依次为:菱形、正方形、圆形、菱形、正方形、?,则“?”处内部图形为圆形,排除 A、C 项。B、D 项轮廓完全相同,考虑颜色。观察题干图形内外部颜色均可,内部图形颜色依次为:黑、白、阴影、黑、白,做元素周期变化,则“?”处内部颜色应该为阴影,对应 B 项。【选 B】图推难度低于联考,考点较为单一单独命题的省份:考点可能出现重复(如山东、吉林)国联考大型:一般不重复考点【注意】1.如上图所示,为 2016省考图推考点、正确率汇总

20、。平均正确率为 80.13%,10 道题中错 1-2 道题属于正常,错的过多则需要寻找原因。2.图形推理难度低于联考,考点较为单一。没有考查联考必考的折纸盒,也13没有考查联考几乎必考的特殊规律(图形间关系、功能元素)等,考查的是属性规律、位置规律(平移、旋转)等,且出现重复考点,例如性考查 2道题,位置类考查 3 道题,其中旋转单独考查 2 道题,相对而言命题不是很完美。3.单独命题的省份:考点可能出现重复。山东、吉林等单独命题的省份常出现重复考点,例如山东 5 道题中,经常出现 2 道题均考查数面。4.在国、联很少出现重复考点。看清属于不属于;主体不对一定不对;多定义问谁找谁;同构选项先排

21、除;比较选项,不钻牛角尖,只选最优;并列短语找对应、解释说明、条件状语、重复提到的词必为【注意】定义判断的重要技巧:1.看清问法:看清属于不属于。拿到定义题目后,首先圈出来“属于”还是“不属于”。2.主体不对一定不对。定义的主体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动作的发出者主体错误,则这个选项一定不可能正确。相反,在选非题中,主体错误的一定要选。3.多定义问谁找谁。4.同构选项先排除。同构选项,在选项中,如果有几个选项的意思、结构相似,则优先排除。5.并列短语找对应:例如出现:顿号、“和”、“或”等。6.解释说明:括号内的解释说明是重点。147.条件状语:常为,例如:在 条件下/时间/情况下,对此要感性,常

22、为解题关键。8.重复提到的词必为。9.比较选项,不钻牛角尖,只选最优。比较思维是做定义题中最重要的思维,当排除两个最不可能的选项后,对比剩余的两个选项,选择更好的选项,如果认为两个都不好,则选择相对没有那么差的选项。56.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智慧城市内容的是:A.逐步实现多领域跨行业的“一卡通”网B.网上“一站式”行政审批及其他公共服务C.根据人工智能算法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交通网D.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治安综和管理【】56.本题正确率

23、为 21.5%。极致所给出的为 A 项是错误的,以老师本节课的讲解为准。本题选择“不属于”的,为选非题。“运用”表方式,方式:信息和通信技术;整合城市运行关键信息。目的: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题干存在并列短语,需要对此感性,找对应。90%的题目都可以通过并列短语找对应选出,但本题无法选出。A 项“一卡通”对应民生、城市服务;B 项“行政审批”对应城市服务;C 项“交通网”对应民生、城市服务;D项“治安”对应公共安全,无法排除任何一个选项。A 项“一卡通”很常见,大部分城市均有交通卡,例如广州的羊城通,的八达通等;“多领域跨行业”指一

24、张卡可以有很多功能,类似校园一卡通,可以吃饭、去馆、超市买东西、宿舍门禁等,涉及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符合实现城市智慧管理和运行,符合定义,排除。B 项“一站式”行政审批在申论材料中会涉及,以前市民或企业办事可能需要跑很多地方,每个地方需要跑很多趟,例如开办企业,需要前往工商局进行备15案,前往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前往质监局办理组织机构代码证;而“一站式”行政审批可以将所有的办事窗口集中在一个行政大楼的内,从而可以办理所有事情,符合定义,排除。D 项将各类(所、公共场合、品相关等)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治安管理,即大数据系统,通过此系统,只需一个地方即可监控其他地方,符合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做出智

25、能响应,实现智慧城市的管理和运行,符合定义,排除。C 项规划城市交通网只是做一个路网规划,例如在某地建设车站、增加线路、修建地铁、人行道等,但交通网是否可以智能响应和智能管理不确定。如果改为车可以自动定位,可以收集线路的拥堵情况,从而判断是否要走这条线路,才符合定义。但 C 项只是规划,所以不符合定义,当选。本题设置并不是很严谨,需要对选项涉及到的有一定了解,否则无法选出。此类题出现很少,不用过分纠结。【选 C】57.在因果关系十分复杂的科学领域,即使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每做一次观察或试验,都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意味着,往往无法根据已知的有限原因精确地结果,每做一次,也都可能会。这种无法

26、精确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随机现象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郑州每年 8 月 9 日的气温C.对正常人而言,剧烈运动后会出汗D.定量的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定量的水【】57.本题正确率为 49.81%。问“属于随机现象”,快速定位,在尾句。随机现象:无法精准。B 项“郑州市每年 8 月 9 日气温”不能精确,比如今年气温 30 度,明年气温 31 度,后年气温 32 度都是有可能的,没有办法保证精确,属于随机现象,符合定义。A 项“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学,在正常情况下,不变异,都是相同的情况,排除。16C了“对正常人而言”这一个条件,剧烈运动会出汗。如果将“对

27、正常人而言”去掉,则后半句话不严谨,而本了,说明表述严谨,排除。D 项是化学,化学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不存在“无法”,排除。【选 B】【注意】57 题:识别废话,快速定位。58.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案例教学法的是:A.为讲解“正当防卫”,给出真实,把学生分为辩方律师与控方律师进行分析、辩论B.为教授无土栽培技术,以“无土栽培番茄”为例进行逐步演示,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完成栽培过程C.为讲解“包产到户”,组织学生到小岗村进行实地,与当地农民座谈、“包产到户”的必要性D.为传授

28、网线制作的技巧,了一段事先录制好的网线制作,供大家观察、和学习【】58.本题较难,正确率为 49.81%,需要比较选项。问“属于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是条件状语。“由学生对选定的典型案例”说明定义中必须要有一个案例。“分析、和,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说明主体是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起到引导作用,发出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起到主动者的作用,学生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C在没有典型案例,而是实地,“包产到户”是,并不是案例,不符合定义,排除。D 项“供大家观察”不存在案例,不符合定义,排除。A 项“给出真实”符合题干“教师”、“案例”;“把学生分为进行分析、辩论”符合题干中的“学生分析、”,

29、当选。B 项“以无土栽培番茄为例”符合题干“教师”、“案例”。但是“老师逐步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完成栽培过程17”没有体现学生对案例分析、和,做出自己判断和评价的过程,不符合定义,排除。【选 A】【注意】58 题:比较选项择最优。59.军事侦察侧重于对象是什么,现在什么状态,是一种主动获取的方式。而军事监视侧重于将会发生什么,具有一定的功能,是一种相对的方式。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军事侦察行为的是:A.某国在网络设备上开启后门搜集情报B.某国在我驻外使馆安装设备C.某国军机抵近我沿事搜集情报D.某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安装大型时刻关注我军事【】59.本题正确率为 57.80%。问“属于军事侦察”,多

30、定义题,本题只看第一个定义。军事侦察:侧重于侦察对象是什么,现在什么状态,主动获取的方式。A 项“某国在网络设备上开启后门搜索情报”没有明确搜集对象,不符合定义,排除。B 项“某国在我驻外使馆安装设备”,对象是我驻外大使馆,说明对象是明确的,但是主动获取还是获取,不明确,再看 C、D 两项。C 项“某国军机抵近我沿事搜集情报”,D 项“某国在我国周边地区安装大型时刻关注我军事”,读完 B、C、D 三项,发现 B、D 两项比较相似,安装设备或者更加对应“军事监视”的定义,起到一定的功能。而 C 项“飞机直接开过来”体现主动搜集情报,主动获取,符合定义。【选 C】【注意】1.59 题:比较选项择最

31、优。2.看同构项作排除,需要读完整选项的内容。A、C 项是不同的,不能因为字相同(搜集情报)就认为是同构项直接排除了,而要看两个选项的意思是否相同。A 项是某国在自家网络设备上开启后门搜集情报,而 C 项是某国开飞机到我沿事搜集情报,二者是不同的。1860.经验科学指偏重于经验事实的描述和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科学,它旨在探究、描述、说明和发生在所生活的世界上的事件。因此,经验科学的论断必须由经验中的事实来检验,而且仅当它们有经验证据支持时,它们才是可以接受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验科学的是:A.逻辑学B.星座学C.万有引力定律D.落体定律【】60.本题正确率为 18.82%。问“不属于经验科

32、学”,本题为选非题。为“经验事实的描述”、“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科学”。后半句比较抽象,重点看前半句。C 项“万有引力定律”是由提出、D 项“落体定律”是由提出,都是物理上的公理定律,符合定义,排除 C、D 两项。B 项“星座学”与人们日常理解的概念不同,星座学是一门正规的学科,属于天文学中的一个小分支。在古代,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星座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天空的方位,比如看北斗七星,外国人看大熊星座、小熊星座,为了确定方位,从而应用到航海领域。“星座学”与“万有引力定律”、“落体定律”相似,是自然学科,实实在在的事物,属于明确具体的实用性科学,符合定义,排除。A 项“逻辑学”是纯理论的科学,人的思维规

33、律,属于哲学范畴。哲学是科学的科学,哲学本身很抽象、很理论,不属于“明确具体的科学”,不符合定义。【选 A】【注意】60 题:同构选项先排除。星座几乎是所有文明中确定天空方位段,在航海领域应用颇广。1930 年,国际天文合会为了繁杂的星座划分,用精确的边界把天空分为八十八个正式的星座,使天空每一颗恒星都属于某一特定星座。这些正式的星座大多都以中世纪传下来的古希腊神话为基础。与此相对地,有一些广泛流19传但是没有被认可为正式星座的星星的组合叫做星群,例如北斗七星。61.事业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价值 1000 元以上(其中:设备价值在 1500 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

34、的资产。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事业固定资产的是A.一个价值 800 元的移动硬盘B.每箱价值 200 元的打印纸 100 箱C.单套价值 500 元的座椅 10 套D.价值 2000 元的一批试验用试剂【】61.本题正确率 79.22%。问“属于事业固定资产”,定义关键词:“使用期限超过一年,价值 1000 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价值未达规定标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说明只要符合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则都是属于事业固定资产。A 项“价值 800 元”不符合定义;“移动硬盘”只有一

35、个,不符合定义中的“大批同类物资”,排除。B 项“每箱价值 200 元”说明价值不到 1000 元,不符合定义;打印纸是办公耗材,不符合定义中的“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排除。C 项“座椅单套价值为 500 元”不符合定义;“座椅 10 套”说明批量不少,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只要不是人为故意破坏,座椅的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符合定义,当选。D 项“价值 2000 元”说明超过 1000 元,不符合中的“虽未达到规定标准”;“试验用试剂”说明在使用过程中只要是打开了试验用试剂,就不能维持原有物质状态,不符合定义,排除。【选 C】62.自 17 世纪以来,也许是受到理性的鼓舞和科学进步的鼓励,人类思想长

36、期处在逻辑形式主义和科学唯理主义的密云中。到了 20 世纪上半叶的逻辑实证主义那里,这种发展成为一种;只有符合逻辑的、可验证的知识才是人类的唯一选择,凡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的知识都是空想,没有意义。20根据上述观点,下列不属于“空想”的是:A.法学B.几何学C.学D.政治学【】62.本题正确率为 79.35%。问“不属于空想”,本题相较于 60 题简单。前半部分为废话,不需看,重点看尾句。:不能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的知识。故应该选择能够由逻辑与实证检验的选项。A 项“法学”、C 项“学”、D 项“政治学”,三者为同构项,都是人文科学,属于文科,文科是抽象的,由人的思维建立的,不存在逻辑与实

37、证加以检验,排除。B 项“几何学”是自然学科,比如圆、三角形、勾股定理是客观的,可以由逻辑与实证加以检验,当选。【选 B】【注意】62 题:1.识别废话快速定位;2.选项之中做比较。63.非军事行动是指在相对和平环境下,动用军事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采取以外的军事。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军事行动的是:A.南苏丹B.2016联演C.击毙D.德军打击 IS 组织【】63.本题正确率为 89.19%。问“属于非军事行动”,“在下”说明是条件状语,为“相对和平的环境”。B 项“联演”是军事演习、演练,是在和平的环境下进行,两国军事力量切磋,符合定义,当选。A 项“”、C 项“击毙”、D 项“打击 IS

38、组织”,都是在打仗、,不符合定义,排除。【选 B】21【注意】63 题:定义中的条件状语往往是。64.单工通信是指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是固定的,发送端只能发送信息,不能接收信息。接收端只能接收信息,不能发送信息,数据信号仅从一段传送到另一端,即信息流是单方向的。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单工通信的是:A.校园广播B.对讲机通话C.收音机收听电台D.电视机切换频道【】64.本题正确率为 88.08%。问“不属于”,选非题。看尾句“即”字,解释“信息流是单方向”。B 项“对讲机通话”相当于打,两个人互相打,双方都能听到对方说话,不符合“信息流是单方向”,当选。A 项“校园广播”、C 项“收音机收听电台”

39、、D 项“电视机切换频道”都是单方向的,只能听或者看,不能主动去,不能主动发送信息,排除。【选B】【注意】64 题:同构选排除。65.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任何符号都包含形式和意义两方面。在语法系统里,基本符号是语素,它被定义为“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例如“我喜欢吃葡萄”里的“我”“喜”“欢”“吃”都有意义,而且都不能分割成更小的有意义的了,所以“葡萄”也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也是语素。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语素的是:A.琵琶B.人民C.衣服D.履历【】65.本题正确率为 70.38%。问“属于语素”,22:“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成分”、“不能分割”。通过“例如”,解释说明,意为不能分割成

40、更小的有意义的。A将“琵”和“琶”拆分开,没有“琵”、“琶”这个词,“琵琶”属于象声词,不能分开,只有连在一起才表示乐器,符合定义,当选。B 项“人”和“民”可以拆分,各自有各自的意思,排除。C 项“衣”和“服”可以拆分,排除。D 项“履”和“历”可以拆分,“履”指鞋履,西装革履,履如。“历”指经历、经验,都有单独的含义,排除。【选 A】【注意】65 题:解释说明的部分要重点看。【注意】总结:1.第 56 题解题错误,可以理解,因为题目本身设置存在问题。2.第 60 题星座题,涉及,做错也能理解。3.其他题目是可以通过常规方法做题,如比较选项、同构选项解题。平均正确率为 64.55%,最好能超

41、过平均正确率。类比推理高频考点:1.语义关系(近义、反义、象征义)232.包含关系(组成、种属)3.对应关系(功能、原材料、因果、属性、场所 etc.)4.二级辨析(词彩、程度、成语的构词结构、同一范畴)【注意】类比推理:联考和山东省的高频考点。1.语义关系:是重点,包括近义、反义、象征义。每年 10 题中考查 2 题左右,其中重点是成语,平时做、模拟题时要积累、熟背,可从言语中的逻辑填空中积累高频成语。2.语义关系中经常会涉及二级辨析。二级辨析包括词彩、程度、成语的构词结构、同一范畴。在 2017 年国考题中,专门有讲解成语的构词结构。比如上千,需要拆成两半,“”、“上千”,分别看两个部分之

42、间的语义关系。同一范畴指在同一个领域,比如都属于抽象或者具体,人工或者自然。3.包含关系:组成关系、种属关系。几乎每年都考,区分二者关系可以用“是”造句。如“苹果”是“水果”,造句通顺,说明二者是种属关系。“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不能用“是”造句,属于组成关系。4.对应关系:高频考点,包括功能、原材料、因果、属性、场所等等。一般每年考查功能和原材料,偶尔考查因果和属性。66.鸭子:河A.摩天轮:过山车B.喜剧:话剧C.飞机:飞机场D.火车:轨道【】66.本题正确率为 61.02%,考查场所的对应关系。“鸭子”可以在“河”里边游泳。A 项“摩天轮”和“过山车”是并列关系,属于两个不同的设施

43、,排除。B 项“喜剧”和“话剧”是交叉关系,根据划分方式判断,戏剧按剧种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等。有的喜剧是话剧,有的话剧是喜剧,有的喜剧不是话剧,比如看一部,可以是喜剧,但不一定要以话剧的形式来呈现,排除。C 项“飞机”可以在“飞机场”,场所对应,保留。24D 项“火车”可以在“轨道”上,场所对应,保留。比较 C、D 选项,二级辨析:题干“鸭子”除了可以在河中游泳,也可以在岸上走,“河”并不是“鸭子”唯一的场所。C 项“飞机”除了可以在飞机场上滑行或停放,也可以在蓝天上飞翔,“飞机场”也不是“飞机”唯一的场所,当选。D 项“火车”无论开还是停放只能在“轨道”上

44、,不能脱轨,排除。【选 C】【注意】66 题:1.对应关系:场所。2.二级辨析:场所是否唯一。(2016 江苏)火车:轨道:行驶A.电脑:键盘:上网B.相机:镜头:拍照C.飞机:机场:飞行D.油轮:江海:航行【】拓展.首先排除 A、B 两项,不是场所的对应。题干造句为:火车在轨道上行驶。C 项“飞机在机场上飞行”造句不通顺,改成“滑行”则通顺,排除。D 项造句为:油轮在江海上航行,符合。【选 D】67.水泥:建房A.水杯:解渴B.船桨:船帆C.瓢:舀水D.血:循环【】67.本题正确率为 86.25%。“水泥”可以用来“建房”,二者是功能对应关系。A 项“水杯”不能用来“解渴”,迷惑项,应该是水

45、用来解渴,“水杯”是用来盛放水的,不符合题干逻辑关系,排除。B 项“船桨”和“船帆”都是船的两个部分,二者是并列关系,排除。C 项“瓢”可以用来“舀水”,二者是功能对应关系,当选。25D 项“血”可以用来“循环”,造句不通顺。血的功能是通过循环的方式输送氧气,输送营养。“循环”是“血”达到功能的式。而且,题干“建房”是动宾结构,C 项“舀水”也是动宾结构。而“循环”只是动词,排除。【选 C】【注意】67 题:对应关系:功能。68.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A.跑步:使人健康的方式:强壮B.语言:心灵的桥梁:汉语C.月亮:天空中的小船:天体D.舞蹈:的符号:表演【】68.本题正确率为 88.9

46、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将“书籍”比喻成“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是一本书,属于书籍,故前两个词是比喻象征义,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种属关系。A 项“跑步”和“使人健康的方式”不存在比喻,排除。B 项“语言”是“心灵的桥梁”,将“语言”比喻成“心灵的桥梁”;“汉语”是一门“语言”,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C 项“月亮”是“天空中的小船”,将“月亮”比喻成“天空中的小船”;但“月亮”是“天体”,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D 项“舞蹈”是“的符号”,将“舞蹈”比喻成“的符号”;但“舞蹈”是“表演”,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顺序与题干相反,排除。【选 B】【注意】68 题

47、:1.语义关系:比喻象征。2.包含关系:种属。69.:歌唱:歌曲A.厨师:烹饪:食物B.学生:学习:C.律师:D.清洁工:拖把:【】69.本题正确率为 97.59%。三个词可以造句子。造句为:26歌唱歌曲。A 项“厨师烹饪食物”,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B 项“学生学习”,“学生”学习的应该是知识,“”是动词,一个动作,排除。C 项第二个词“”是一个地点,并不是一个动作,而根据题干第二个词应该为动作的词,排除。D 项第二个词“拖把”是名词,不是动词,排除。【选 A】【注意】69 题:造句子:能不加字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尽量加一样的。70.报名:培训:A.高考:招生:毕业B.设计:产品:使用

48、C.驾驶:公路:旅行D.挂号:看病:痊愈【】70.本题正确率为 91.15%。“报名、培训、”存在先后顺序,即先报名再培训,最后。A 项“高考、招生、毕业”不存在必然的先后顺序,有的学校招生在高考之前,有的学校招生在高考结束之后,排除。B 项第二个词“产品”是名词,不是动词,与题干不一致,排除。C 项第二个词“公路”是名词,不是动词,与题干不一致,排除。D 项“挂号、看病、痊愈”存在先后顺序,即先挂号再看病,最后痊愈,当选。若看动作发出的主体,题干“报名、培训、”都可以是同一个人。A 项“高考、招生、毕业”并不存在同一个主体,高考是学生,招生是大学,主体不一致,排除。【选 D】【注意】70 题

49、:两个或三个动词,可以考虑:1.动作的先后顺序。2.动作发出的主体。27【注意】类比推理总结:1.平均正确率有 85%,即五道题中只允许错 1 题,错题超过 1 题的需要加强。2.类比题考查的考点基本上与联考相匹配。逻辑判断:第一步:识别题型第二步:不同题型方法不同1.加强削弱:论点着重读,背景略读,解释论据的略读2.日常推理:几不选3.翻译推理:熟记公式4.排列组合:能简单就不复杂【注意】1.逻辑判断:第一步是识别题型。有的题型容易,比如日常推理和翻译推理。因为不同的题型做题方法也不同,故识别题型很关键。识别完题型后再根据该题型的方法解题。2.加强削弱:(1)削弱题:论证题中,一般考查削弱题

50、较多,方法是先找论点,再看选项。找能直接削弱论点的选项,如果有,直接选。如果没有,还要看论据,这是做削弱题的思维。(2)加强题:论点和论据都需要看完整,搭桥、补充论据考查较多。如果读完题干发现论点和论据的话题不同,则在选项中找搭桥强题中有一种特殊题型,前提或假设类题,那么首先找搭桥,其次找必要条件。28(3)论点要着重读,背景略读,解释论据的略读。比如:论点是“由此认为”,论点之前是论据,在做一个,在内容的前面在如何等之类的内容。最后论据是“发现”之后的内容,那么前面如何的内容可以不用细看,即只是在解释论据。3.日常推理:本套题没有考查,2017 年国考地市级也没有考查,但不代表联考不考查,在

51、 2014 年、2015 年联考分别考查了 3 道日常推理题,考查概率较大。需要掌握错误选项的设置方式,包括偷换概念、无中生有、逻辑错误不选。、表示绝对化词、表示程度词、比较词慎选,如“越来越”、“更”。4.翻译推理:容易得分,需要熟记公式。5.排列组合:视情况而定,如果整套卷子比较简单,时间充裕可以选择做题。如果时间不够,可以选择性放弃。71.有人说某地养石斛浇的是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似乎是说该地石斛的品质跟这种矿泉水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结论,下列哪种实验方法最可靠?A.选一些不同品种、等级的石斛,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浇养,然后检验比较它们的品质B.选择品种、等级等完全相同的石斛,一半用富

52、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浇养,一半用普通水浇养,然后比较它们的品质C.检验和比较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浇养和用普通水浇养的石斛的品质D.选一种优良品种、等级高的石斛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浇养,然后与普通水浇养的普通石斛做品质比较【】71.本题较简单,正确率为 92.47%。实验类题,本题是实验变形题,一般实验类的实验是放在题干中,而本题是将实验放在选项中,需要选择实验来支持结论。论点: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对于石斛品质有效果。为了证明一个 A 有效果,需要进行分组实验(对照实验),最好的实验方法就是一组用 A,一组不用 A,且其他条件保持一致,如果引入其他的变量,会影响 A 本身的效果。B 项“相同品

53、种、相同等级的石斛”是为了证明其他条件是一致的。“一半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矿泉水浇养,一半用普通水浇养”即“一组用 A,一组不用 A”,29当选。A 项“不同品种、等级的石斛”引入了其他的变量,排除C 项没有提及石斛的品质如何,不确定,排除。D 项前者为“等级高的石斛”,后者为“普通石斛”,石斛等级不一致,排除。【选 B】【注意】71 题:分组实验,要证明 A 有效:一组用 A,一组不用 A,其他条件保持一致。72.某市工商局的员工数量较五年前减少了数百人,但新办企业时间减少了一周。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目前该市工商局的员工工作效率较五年前有明显的提高。以下各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是:A.该工

54、商局增加了新办企业的环节B.该工商局管理力度较五年前有明显加强C.该市新办企业数量较五年前也有大幅减少D.新办企业时间主要取决于办事的速度【】72.本题正确率为 73.50%。问“不能支持”,说明有 3 个选项能够支持,1 个选项不能支持,即无关项或削弱项。本题为加强题,所以论点和论据都需看。论点在尾句:工作效率提高了。“由此”之前是论据:员工数量减少了,时间减少了。设想一个员工数量少了,在正常情况下时间应该会增加,反而时间减少了,那么说明工资效率提高了。A 项“增加新办企业环节”相当于工作量增加了,以前 2 个环节现在变为 10 个环节,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分子增加,分母减少,说明

55、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可以加强,排除。B 项“管理力度加强”说明工作效率会提高,补充论据,排除。C 项“企业数量大幅减少”说明工作量少了,与 A了,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即分子大幅减少,说明工作效率降低了,可以削弱,当选。D 项“新办企业时间主要取决于办事的速度”说明时间少了能够证明速度提高了,而速度与工作效率有关,相当于搭桥,有加强力度,30排除。【选 C】拓展 1.(2017 国考107 题)公元 250 年至 800 年,玛雅文明还十分发达,城市繁荣,庄稼收成也很喜人。气候显示,这一时期玛雅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高。此后玛雅文明开始。从公元 820 年左右起,在连续 95 年的时间里,该

56、地区开始经历断断续续的干旱,有些地方的干旱甚至持续了数十年之久。许多由此认为,9 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的观点?A.在 9 世纪的玛雅城市大多分布在南部,使用木材进行的建造活动也大大减少B.和所有大型农耕文明一样,玛雅人的社会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作物,干旱导致农产品减少,严重影响玛雅人的生存C.大多数玛雅城市是在公元 850 年到 925 年之间的,和干旱发生的时间高度重合D.公元 1000 年至 1075 年期间,玛雅地区石雕和其他建造活动减少了半,而那时当地又一次了严重的旱灾【】拓展 1.本题正确率为 66.57%。本题选支持项,的观点:9

57、世纪的气候变化或许正是玛雅文明消亡的原因。论点存在因果关系。论据:9 世纪前,玛雅地区降水量相对较高,文明发达;9 世纪以后连续干旱。A 项只提到的玛雅城市分布在哪,没有涉及降水量、干旱、文明等,无关项,排除。B 项涉及干旱和农耕文明,农耕文明属于文明的一个方面,可以支持,保留。C 项干旱和的时间重合不证明二者一定存在因果关系,不明确,排除。D 项时间错误,不属于 9 世纪,排除。论点是“或许”,B 项也存在关系,当选。【选 B】拓展 2.(2017 国考108 题)的大脑与血液之间有一道“血脑屏障”,任何起安眠作用的物质首先必须能穿过这个屏障才能起效。牛奶中含有一种名为色氨酸的氨基酸能够穿过

58、血脑屏障,制造诱发睡眠的5-羟色胺,因此人们认为睡前喝牛奶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3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A.皮肤温度上升,入睡速度就快,故而喝一杯热牛奶就如同洗热水浴一样,能够加快入睡速度B.小份的牛奶所含的色氨酸总量不足以让身体的激素水平发生较大的波动,只有喝大量的牛奶助眠效果才会好C.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助眠效果更好,它们会刺激胰岛素的,让色氨酸以外的氨基酸进入肌肉组织,从而使色氨酸更易进入大脑D.牛奶中蕴含许多种类的氨基酸,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后,会争抢穿过血脑屏障的通道,从而降低色氨酸穿过血脑屏障的能力【】拓展 2.本题正确率为 72.78%。本题选削弱项。论点:睡前喝牛奶

59、是促进睡眠非常有效的方法。没有直接削弱论点的选项。找论据,论据:牛奶中含有一种。A 项承认喝牛奶可以加快入睡速度,加强项,排除。B 项提到喝牛奶助眠效果好,是加强项,排除。C 项没有提到牛奶,无关,排除。D 项削弱论据,当选。【选 D】排列组合题:1.题干、选项信息均充足,直接代入选项,做排除。2.题干信息充足,而选项信息不够充足,问的是“可以推出”,一般直接从题干正向推导(最大信息、列表)。3.题干信息不够充足,尤其问的是“可能”、“不可能”,将选项代入题干再推导,再排除(最大信息、列表)。4.特殊题型有明显数量关系的排列组合题目。题目中出现大于、小于、等于号,列等式或不等式。a+b=c+d

60、;a+cb+d。两个大的数相加之和两个小的数相加之和。【注意】排列组合题:1.题干、选项信息均充足,直接代入选项,做排除。有32排除,没有保留。的时候不建议放弃此类题型。2.题干信息充足,而选项信息不够充足,问的是“可以推出”,一般直接从题干正向推导(最大信息、列表)。3.题干信息不够充足,尤其问的是“可能”、“不可能”,将选项代入题干再推导,再排除(最大信息、列表)。第一种题型建议不能放弃,第二种和第三种有时间就做。4.特殊题型有明显数量关系的排列组合题目,题目中出现大于、小于、等于号,列等式或不等式。例如 a+b=c+d,a+cb+d,可以推出 cb。两个大的数相加之和两个小的数相加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