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专题复习课件_第1页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课件_第2页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课件_第3页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课件_第4页
大气环境专题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气专题复习晴阴多云表示天气的图例中雪雨夹雪大雨暴雨中雨小雨小雪大雪台风冰雹霜冻沙尘暴S雾雷雨风杆每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北风5级每一道风尾代表风力1级学习目标:三个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大气环流形成过程三个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压系统、锋面气旋三种大气运动:热力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三个原理:保温作用、风的形成、降水形成三种判断:风向判断、气候类型、天气系统三种等值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面)一个难点:理解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气温变化厚度大气运动状况对流层对流层主要特点天气状况 8-18千米.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下热上冷);上升1000米,下降6.5度。对流显著天气和气候变化显著。原因水汽尘埃含量多 原因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垂直分层(各层主要特点) 讨论:对流层气温上低下高,原因是什么?会引起哪些现象?根据对流运动的规律,其厚度的时空分布有何规律?对流层厚度的变化纬度1718101210128989 N 90 60 30 0 30 60 90S厚度(KM)5101520夏季:厚冬季:薄随季节变化随纬度变化上海:夏季16千米 冬季11千米对流层的厚度为什么存在时空差异? 地表气温差异导致对流强度不同。平流层臭氧层气温变化天气状况对流层平流层主要特点范围大气运动状况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臭氧层在20-

3、30千米处.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大气水平流动晴朗原因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为何有利于高空飞行?水平运动,大气平稳;天气晴朗,能见度好。中间层范围气温变化大气运动状况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主要特点平流层顶至85千米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下热上冷)高空对流热层主要特点范围中间层顶至800千米气温变化 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上热下冷)原因氧原子吸收太阳紫外线。 大部分气体以离子态存在,能反射无线电波。热层地面电离层无线电波反射无线电波散逸层主要特点范围:热层顶以上大气十分稀薄,常有粒子散逸。名称厚度气温热源运动应用对流层12km上冷下热地面对流运动天气变化平流层1250km上热下冷臭氧层平流运动高空飞行

4、高层大气50km以上电离层无线电通信一般情况下,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现象,称为气温逆温,简称逆温。出现逆温的大气有一定的厚度,这层大气称为逆温层。如下图热点探究 逆温现象温度高度m正常现象温度高度m逆温现象由于太阳辐射引起逆温的生消过程。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辐射逆温的形成过程,如下图:逆温形成的因素:有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常发生在山地、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热快,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

5、来较暖的空气被冷空气抬挤上升,从而出现温度的倒置现象。这样的逆温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所以称为地形逆温。如美国的洛杉矶因周围三面环山,每年有两百多天出现逆温现象。山坡冷气流向山底滑落,导致空气上热下冷2地形逆温: 由于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却的地面、水面或气层之上时,底层空气因受下垫面的影响迅速降温,上层空气因距离较远,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3.平流逆温 逆温的强弱,主要由暖空气和冷地表的温差决定,温差大,逆温越强。 冬半年,在中纬度沿海地区,因为那里海陆温差显著,当海上暖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形成逆温。例、读某城某日清晨低层大气剖面图,回答: (1)图中出现逆温现象的是、中的 ,判断理由

6、是 。(2)该城市工业高度集中,当天发生了重大烟雾事件,这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此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升高。地形原因:商业居民区地处洼地,不利于气流扩散、自净,加剧了污染气象原因:下冷上热,不利于气流的对流与扩散,加重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工厂排放煤烟、粉尘,空气污染。思考:锋面附近垂直方向气温随高度变化曲线图为: 对流层中,暖空气平移到冷空气之上,形成冷暖相交的锋面. 在冷暖气团之间的过渡带上,若锋面上下冷、暖空气的温差较大,便形成逆温。逆温只能在冷空气所控制的地区内观察到,在冬半年有时会形成冻雨一些恶劣性天气。4.锋面逆温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逆温

7、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逆温的利与弊1.利:(1)对环境影响:空气对流运动被抑制,加重大气污染(2)对天气影响:易产生大雾天气阴雨天气(锋面逆温)冻雨天气(3)对交通影响:能见度降低,地面湿滑2.弊: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34题。3.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A.地面辐射减弱 B.大气逆辐射减弱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4.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19002200 B.04000700 C.07001000 D.13001600由于太阳辐射引起逆温的生

8、消过程。DD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图中箭头代表的地理意义: 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近地面大气最主要和直接的热源是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辐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12km50km0宇 宙 空 间CO2、H2O吸收红外线O3吸收紫外线反射散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大气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据图说明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辐射削弱作用保温作用太阳辐射 紫外线 可见光 红外线 波长小于0.40.4-0.76大于0.76 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一部分被大气分子和云散射、反射、吸收大部分被大气中的

9、二氧化碳和云直接吸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大气的削弱作用为什么夏季白天,阴天的气温不是很高? 为什么四川盆地最少?为什么青藏高原最丰富?为什么西北地区较多? 地形,盛行 气流,多 天气,大气的 作用强。深居 ,距海 ,气候 ,多 天气,大气的削弱作用 。位于青藏高原,纬度 ,海拔 ,大气 ,光照时间 ,光照强度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及原因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中水汽和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且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为什么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

10、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一: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 (晴朗的天空空气分子多) (散射)现象二: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 (反射)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三: “高处不胜寒” 1、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哪里? 2、山顶的大气与山脚的大气相比, 获得的地面辐射谁多? 因为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山顶的大气通过地面辐射得到的热量一定比山脚的大气少,所以山顶的大气温度比山下的低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四: “十雾

11、九晴” 雾的形成是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较差,地面强烈冷却使得近地面大气层中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 雾在夜间逐渐形成,至清晨浓度最高;太阳出来后,地面温度升高,浓雾就会逐渐变薄,直至消散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现象五: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现象六: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不如月球大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削弱作用保温作用现象七:玻璃温室的保温效应,写出保温的过程。太阳短波辐射地面

12、长波辐射下列现象反映的是“大气受热过程”中哪一环节?指出标号。现象八:为什么一天当中早晨的气温往往低于正午? 一年当中冬季的气温低于夏季?高纬地区气温低于低纬地区?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归纳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力与太阳高度角大小之间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越多纬度因素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归纳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力与地面反射率之间关系。地面反射率越小,地面接收太阳辐射能力越强。下垫面因素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气 温对“气温”的要求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气温等值线图图形语言的解读和应用。一.气温及其量测1.含义:气温是大气热力状况(冷热程度)的数值度量。

13、2.单位:摄氏()温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冰点为零度,沸点为100度,其间等分100等分即为1 。理论研究上常用绝对温标,以K表示,其一度的间隔与相同,但其零度为273.16 。3.观测:一天观测34次(8、14、20、2点)日均温、月均温、年均温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二.气温的日变化1.温度高低取决于热量收支状况,由盈余转为亏损时,温度最高(14),由亏损转为盈余时,温度最低(日出前后)。2. 13时-地面温度达最高-地面辐射最强。3. 14时-气温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地方时121410二.气温日变化4.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纬

14、度和季节(太阳高度)低纬_高纬;夏季_冬季(尤以中纬最明显)太阳高度的日变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 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 地表性质A、海陆:沿海_内陆B、地形地势:a、低凹地(如盆地、谷地)平地凸地(如小山丘)凸地(山顶):与地面接触面积小,受地面白天增热夜间冷却影响小;山顶风大,与周围大气间的交换较频繁,气温受自由大气影响小;夜间近地面的冷空气沿坡下降,周围的暖空气来补充等原因故日较差较小 低凹地(谷地):与地面接触面积大,受地面白天增热夜间冷却影响大;通风不良,气温受自由大气影响小;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夜间气温低,而白天受热急剧增温;

15、故气温日较差大。 B、高原平原 高原(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 C、地势原因: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C、植被:好_差天气状况:晴天_阴天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例1.图3表示不同地物辐射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状况。 1

16、.曲线代表的地物分别可能是( )A.沙地、湖泊、林地、草地B.沙地、草地、林地、湖泊C.草地、沙地、湖泊、林地D.草地、林地、沙地、湖泊B1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C典例2下图中,ABCD四地位于同一纬度,昼夜温差最大的是D三.气温的年变化1.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海洋(2月最高,8月最低)2.气温年较差(最高月均温与最低月均温的差值)影响因素纬度:高纬_低纬海陆:沿海_内陆;干燥_湿润地形地势:盆地_山地植被:好_差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季节变化的影响气温的年变化和年较差热带型热带型热带型热带型亚热带型亚热带型亚

17、热带型温带型温带型寒带型四.气温的空间分布.对流层中气温的垂直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0.6/100m)地面为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越向上空气密度越小,水汽、CO2越少对流层底部受地面影响最大,中上层受影响较小逆温现象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太阳辐射是大气的根本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全球平均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五读一分析1、读数值范围和极值2、读延伸方向3、读疏密4、读弯曲5、读局部小范围闭合分析成因赤 道陆地海洋ACBD1月1月7月7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水平分布2)、世界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从低纬向两极递减(最高温度带并不在赤道)冬季比夏季等温线密集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18、海陆之间等温线的弯曲突出1月陆地上等温线向南突出夏季陆地等温线向低纬突出撒哈拉为全球的炎热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南极大陆(西伯利亚为北半球寒冷中心)【归纳总结】一般规律:太阳辐射:自低纬向高纬 大气环流:由较低纬吹向较高纬的风较暖如: ;由较高纬吹向较低纬的风较冷,如:海陆分布:冬季大陆比海洋气温 ,夏季大陆比海洋气温使等温线夏季大陆向 突出,冬季大陆向 突出(一陆南,七陆北)。洋流:沿岸有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有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相对较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面物质组成、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递减西风、夏季风极地东风、冬季风低高,高纬低纬高低

19、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归纳总结】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地面物质组成、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哪些?地面物质组成:影响反射率,如南极极冰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反射率地形:向阳坡气温高地势: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递减率:每上升100米下降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地面状况,释放人为废热等 061、读数据、析闭合、比疏密例题1、读等温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出a、d点气温 .计算a、d两点的温度差,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2、沿EF线作出地形剖面图为上图中的2、看走向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因素:受海洋

20、影响程度不同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3、辨弯曲:凸高为低,凸低为高a1020bB A思考:导致A地等温线发生弯曲的自然原因有哪些?近地面等温线分布图 ( a 、b是纬度)如果在陆地上:如果在海洋中:如果在海陆之间:地形洋流海陆热力性质平 原81012山 地气 温 低(1)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洋流对气温的影响海 洋暖流流经过81012气 温 高海 洋冬季大陆0-2-4气 温 低(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陆夏季海洋81012气 温 低(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赤 道陆地海洋ACBD1月1月7月7月(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6182022AAB例7:读图5,(1)图

21、中F、H两地气温比两侧地区高的自然原因是_。(4分)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季节)、地形、地势、洋流、海陆、城市、植被、河湖等河谷地形(汾河谷地)(2)图中丹江口水库出口处和北京两地的平均温差约为_,其主要原因是_。(6分)纬度差异8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季节)、地形、地势、洋流、海陆、城市、植被、河湖等例7:读图三、热力环流B A C高气压低气压低气压高气压低气压高气压热冷冷高低低高 高低受热冷却冷却BAC过程: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温气压气流天气的关系 受热近地面高空冷却冷却BAC 思考:1、气温与近地面气压的关系?2、高空气压与

22、近地面气压的关系?3、高低气压是水平还是垂直方向的比较?4、气压与等压线弯曲关系?。特征:3、高低气压是在同一水平面比较而言,在垂直方向上,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升高始终下降。1、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2、近地面与高空的高低气压相反。4、等压线在高压处上凸,低压处下凹。如何比较气压值的大小?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l )图中点 至点 ,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 2 ) A 、B 两地受热的是,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 3 )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45BA下沉 a.热流关系: b.温压关系: c.压压关系: d.风压

23、关系: e.压高关系: f.流气关系: 小结:热力环流模式六大关系: a.热流关系:受热气流上升,冷却气流下沉; b.温压关系:受热低气压,冷却高气压; c.压压关系:近地面和高空气压高低相间分布; d.风压关系:风向由高压到低压; e.压高关系:高低气压与等压面弯曲是凸高凹低 向上凸出为高气压,向下凹为低气压; f.流气关系:气流相对上升为阴雨雪天气, 气流相对下沉为晴好天气; 小结:热力环流模式六大关系:导致地面冷热不均的原因有哪些?若该水库旁建某度假村,图中能正确反映水库与度假村之间风向的是 A B C D 典例典例读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1)气压大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24、()ADCAB BABDCCCDAB DCDBA(2)图示季节为北半球_(夏季、冬季)GDDG热冷A夏季引起空气运动的直接动力是什么?高空风向取决于哪些力的作用?风向稳定时指向何方?空气的水平运动风.swf请观察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风地偏力: 特征:垂直于风向。 影响:改变方向,不影响风速。与高空风向相比,近地面风的受力、风向有何不同?空气的水平运动风.swf请观察分析:空气的水平运动风高空风向近地风向磨擦力特征:与风向方向相反。影响:改变风的方向和大小。100210001004100610081010ABCD思考:1、A、B、C、D分别代表什么?2、这张图反映的是什么半球?2、风的形成受力分

25、析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运动规律高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在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偏转90度,最终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偏转角度小于90度,最终斜穿等压线,指向低气压图示练习2读“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_ (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图,判断的依据是_。(2)此风是在_半球,判断理由是_。(3)图中的a表_,b表示_,c表示_,d表示_。(4)图中a的特征是_,c的特征是_。_(5)图中A、B两地中,风速较大的是_

26、地,原因是_ 。典例典例右图为南半球近地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风向正确的是北半球AB在实际的等压线图上画出ABCD处实际风向CD课堂练习如何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热点探究3:等压线的判读三、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1根据等压线的排列和数值判断气压系统:高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高周低 低压中心:等压线闭合,数值中低周高 高压脊: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低压槽: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鞍部:两个高压脊与两个低压槽之间的部位2根据等压线的疏密情况判断风力与风向(1)等压线密集,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则说明该地区水平气压差小,风力也小(2)判断风向规律:先判明高低气压,然后确定

27、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永远从高压指向低压,且垂直于等压线),再根据半球确定地转偏向力的方向3分析天气状况 低压中心地区(气旋):气流以上升为主,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地区(反气旋):气流以下沉为主,多为干晴天气4锋面气旋的判读确定锋面位置:在低压系统(气旋),锋面多出现在低压槽,如图中HD、KD线确定锋面附近风向:图中A、H、F为偏南风,K、C为偏北风判断冷暖气团:图中A、H、F在锋面南侧,来自低纬地区,气温较高,为暖气团,K、C在锋面北侧,来自高纬地区,气温较低,为冷气团确定锋面性质及移动方向:HD为暖锋,KD为冷锋。锋面都随气流呈反时钟方向移动天气状况:A地位于暖锋面的锋后,受

28、单一暖气团控制,无雨;C地处于冷锋锋面的后侧,在锋面控制之内,多阴雨 四、天气系统锋面系统:气压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低压系统(气旋)高压系统(反气旋)气团分类性质温度密度气压冷气团冷而重低大高暖气团暖而轻高小低冷暖性质源地分类较低纬度地区较高纬度地区海洋气团暖湿冷湿大陆气团暖干冷干1、锋与天气为什么锋面附近风力较大,且多阴雨天气?冷锋及其天气过程冷锋及其天气过程气团天气温度T气压P湿度M过境前暖气团晴暖高低大过境时暖气团被迫抬升过境后冷气团转好下降升高下降暖锋及其天气过程暖锋及其天气过程气团天气温度T气压P湿度M过境前冷气团晴朗干冷低高小过境时暖气团徐徐爬升过境后暖气团转晴升高下降升高如何判

29、别锋面系统?如何判别锋面系统?10251020101510106 7 8 9 10 11 12 (日)气温(0C)气压(百帕)14 12 10 8 6 410051000如何判别锋面系统?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暖气团2、气压系统与天气低压系统及其天气过程高压系统及其天气过程如何判别气压系统?南北哪个半球的气压系统?1000101010201357日期Hpa气压如何判别气压系统?如何判断锋面气旋?暖气团暖气团冷气团冷气团例题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四、大气环流1、定义: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2、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3

30、、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直射点移动)、地转偏向力 ,海陆分布赤 道 低 压 带极地高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副极地低压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1、三圈环流是如何形成的?2、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影响下的气候4、北半球气压中心和季风的形成冬季风的形成夏季风的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低气压冬夏季风的差异季风影响下的气候副高和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为何北方降水相对较少? 雨带的移动速度与我国旱涝灾害有何关联?例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184天。右图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题。据图,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

31、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10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0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C8、大气降水(1)降水的形成水汽十凝结核十水汽达过饱和十上升冷却 (2)降水的类型锋面雨台风雨对流雨地形雨降水的空间分布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大气运动状况降水多少与类型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为主多对流雨为主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少、大陆东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多锋面气旋活动多锋面雨与气旋雨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少降水的年变化年雨型多雨型年雨型湿润型冬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夏雨型少雨型少雨型少雨型五、气候1、气候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太阳辐射大气地面气候人类活动1、气候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大气环流形势决定降水情况气流上升 多雨气流下沉干燥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气压带风 带 副极地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盛行西风带温和多雨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