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_第1页
开题报告-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_第2页
开题报告-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_第3页
开题报告-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_第4页
开题报告-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 昌 工 程 学 院 07 级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水利与生态工程 系(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专业 题 目 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学 生 姓 名 邓围 班 级 07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学 号 2007101333 指 导 教 师 刘惠英 日 期 2011 年 03 月 5 日南 昌 工 程 学 院 教 务 处 订 制题目: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一、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水电作为清洁能源,可再生、无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进行电力调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在地球传统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普遍优先开发水电,大力利用水能资源,特别是小水电开发愈加受

2、到各国重视。水电站除了发电之外,兼有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改善河流航动、发展旅游业及水产养殖等多元功能。其中,防洪又是水电站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而水电站设计阶段的水文地质信息分析对于水电站工程前期规划以及后期的施工、管理至关重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水电站的防洪功能发挥。本文根据大坝头水电站进行洪水联合调度所出现的具体问题,对水大坝头水电站工程水文地质信息进行分析,以便后期对该水电站工程维修改造处理。对促进欣山镇地区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障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二、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综述水文地质信息分析研究由水文信息、地质信息、水文地质信息三部分研究组成。现代科学技术

3、使获取水文信息的手段和分析水文信息的方法有了长足的进步。例如,3S技术的应用,使同时观测大范围内的宏观水文现象成为可能;核技术的应用使人们能够获得微观水文信息;水文模拟方法、水文随机分析方法、水文系统分析方法,使人们研究水文现象的能力发展到新的水平;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使水文科学从水文观测到基本规律的研究,由人力和机械操作,发展到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地质信息的研究中也引入了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不同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球化学勘察方法、科学深钻技术、同位素地质方法、航空以及遥感地质方法、计算机技术、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等的采用。水文地质学作为水文学与地质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

4、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其发展趋势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水文地质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及互联网水文地质信息资源共享:了水文地质数据的分类、论述了系统设计思路、设计结构、数据流程图及其各模块的功能,为工程水文地质信息分析、查询提供了帮助,使信息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时为生产单位和管理部门决策提供了支持。三、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 地理位置 工程概况: 社会经济 地形地貌 水文气象

5、径流情况 水文信息: 洪水要素 水位流量 物理地质 地质信息: 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 地下水赋存特征(地下水类型、含水层结构) 水文地质信息: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补给、径流、排泄) 水库渗漏情况 库区主要工程地质情况: 库岸稳定情况 水库淹(浸)没情况 水库淤积情况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 地下水类型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坝址岩体的透水性岩体风化特征 地表、地下水水质岩石(体)的物理力学性质 河床坝基稳定分析坝基地质条件: 两岸坝基稳定性分析 近坝边坡稳定性分析 坝基及绕坝渗漏分析发电厂房地质条件四、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本文主要围绕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分析,基于前人经验

6、及大量相关资料,从水文、地质、水文地质三方面搜集、整理、分析、归纳大坝头水电站的水文地质信息,为工程运作及后期维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利用已成果资料使水电站的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最大化,发挥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均衡发展。使研究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工作进度:2月-3月 查阅相关文献报刊,熟悉选题内容,概况了解,收集资料;3月-4月 初步实施课题设计,完成实验内容;4月-5月 上交指导老师,交流并学习不足,改进完善课题设计;6月 提交并论文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页码列出)1袁光裕, 胡志根.水利工程施工M. 第4

7、 版.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2007.2陈南祥.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3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73周集体,张爱丽,金若菲.环境工程概论.第1版.大连理工出版社.大连.20074周淑贞.气象学与气候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75田士豪,陈新元.水利水电工程概论.第2版.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066唐德善,王锋,段力平.水资源综合规划.江西高校出版社.南昌.第2版.20017包为民.水文预报.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第4版.北京.20098梁忠民.钟平安.华家鹏.水文水利计算.第2版.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89 陈素云,于岩,刘雅可. 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在场地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北京.2011,36(1)10 夏建军.农村水电站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西安. 2007(7)11 刘伟韬,李度忠,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