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讲稿ppt课件_第1页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讲稿ppt课件_第2页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讲稿ppt课件_第3页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讲稿ppt课件_第4页
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讲稿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职业危害要素辨识、评价及控制主 讲:刘永平单 位:会昌龙威锡业电 话LYP0603211X163内容提要1、概述2、职业危害要素分类3、职业病分类4、职业危害要素评价5、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6、职业危害控制管理措施1.1定义1.1.1职业危害是指存在于任务场所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相伴随,对从事该职业活动的劳动者能够呵斥安康损害或者影响的各种危害。 1.1.2职业病定义1.1.2.1职业病定义一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要素而引起的疾病。1.1.2.2职业病定义二职业病是职工在消费环境中

2、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候条件、生物要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普通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1.1.3职业相关病症完全或部分地由于任务环境引起的使在该环境下的人的功能暂时或永久降低的疾病、任务才干丧失或其它身体问题。职业相关病症包括因任务环境要素使原来病症加重的情况。职业相关病症的范围包括:职业病单一要素、职业性多发病多要素和与职业要素有关的身体不适。1.2我国职业病防治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1.3职业病危害建立工程分类 职业病危害细微的建立工程备案职业病危害普通的建立工程审核、验收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立工程卫生审查1.4我国职业危害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3、2001.10.27经过,2002.5.1实施卫生部令第49号,2006年6月15日经过 卫防字1987第82号 1.5我国职业危害现状卫生部副部长陈啸宏总结:职业病病人总量大发病率较高经济损失大影响恶劣职业卫生问题曾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5我国职业危害现状续据统计,我国煤炭、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电子、轻工等几大职业病高发行业现有4633952名在岗职工,54参与了2005年的职业安康体检,发现134244人有职业病。其中,几大行业现有职业病人人数分别为:煤炭业68080人、化工业3375人、冶金业20280人、电力业3537人、建材业8020人、电子业70

4、4人、轻工业5492人、其他24756人。1.6我国职业危害的主要问题职业危害防治任务体制不健全、管理不到位 经费投入缺乏 职工自我维护认识差 职业卫生设备不健全 1.7职业危害防治对策提高对职业危害防治任务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和言论监视 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监察技术支撑体系 加强配套法规建立,加大监察力度 健全职业危害防治系统,强化源头治理 推进职业病治疗康复工程 2职业危害要素的分类2.1按来源分:消费工艺过程,如原资料、工业毒物、辐射等劳动过程,劳动组织情况、制度等消费环境,如不良气候条件、通风、照明等2.2按性质分类环境要素与职业有关的要素其它

5、要素2.2.1环境要素物理要素:如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等化学要素:如各类工业毒物生物要素:各类病菌、致病性微生物等2.2.2与职业有关的要素劳动组织与作息时间的不合理任务的紧张程度个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劳动负荷过重长时间的单调作业、夜班作业等2.2.3其它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如经济开展、文化教育、管理程度等法制健全程度科技的开展程度3职业病分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化学物质类物理要素生物要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要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要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要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要素其他职业病危害要素 3.1尘肺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 4、碳黑尘肺;5、石棉肺;6

6、、滑石尘肺; 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 9、陶工尘肺;10、铝尘肺; 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 13、根据和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 3.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1、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2、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3、外照射慢性放射病 4、内照射放射病 5、放射性皮肤疾病 6、放射性肿瘤 7、放射性骨损伤 8、放射性甲状腺疾病 9、放射性性腺疾病 10、放射复合伤 11、中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3.3职业中毒 56种3.4物理要素所致职业病 中暑 减压病 高原病 航空病 手臂振动病 3.5生物要素所致职业病 炭疽 森林脑炎 布氏杆菌病 3.6职业性皮肤病 接触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 电光性皮炎

7、 黑变病 痤疮 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伤 根据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 3.7职业性眼病 化学性眼部灼伤 电光性眼炎 职业性白内障含放射性白内障、三硝基甲苯白内障 3.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噪声聋 铬鼻病 牙酸蚀病 3.9职业性肿瘤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所致肺癌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工人肺癌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3.10其他职业病 金属烟热 职业性哮喘 职业性变态反响性肺泡炎 棉尘病 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4职业危害要素评价GB5044-1985GB12331-1990GB5817-1986GB/T4200-1997GB/T14

8、440-1993LD80-19954.1建立工程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方法能够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要素包括以下内容:所列化学要素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放射性要素:核设备、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安装、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安装、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任务场所和放射性物质储存库等安装或场所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要素范围的。 4.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指标I(极度危害)II(高度危害)III(中度危害)IV(轻度危害)1.急性毒性(LC50或LD50)吸入(mg/m3)20000经皮(mg/kg)2500经口(mg/kg)50002.急性中毒状况易中毒,后果

9、重可中毒,预后好偶可中毒尚无急性中毒但有影响3.慢性中毒状况患病率高(5%)患病率较高(5%)或症状发生率高(20%)偶有中毒病例,或症状发生率较高(10%)无慢性中毒而有慢性影响4.慢性中毒后果脱离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脱离后可基本治愈脱离后可恢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胶离后可自行恢复,无不良后果5.致癌性人类致癌人可疑致癌动物致癌无致癌性6.最高容许浓度10(mg/m3)4.3有毒作业分级毒物危害程度级别D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L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分级指数C=D L B 4.3.1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见GB5044表2)D(极度危害)8(高度危害)4(中度危害)2(轻度危害)

10、14.3.2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L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h)L212-52534.3.3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 B=Mc/Ms-1式中:Mc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3;Ms该种毒物在TJ36表4中的最高允许浓度,mg/m3。 4.3.4分级级别 指数范围级别C00级(安全作业)0C6一级(轻度危害作业)6C24二级(中度危害作业)2496四级(极度危害作业)4.4消费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接触消费性粉尘的危害程度共分为五个等级:0级平安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级中度危害作业级高度危害作业级极度危害作业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升/日人)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01248163

11、26410%400060006000010404000600060004070400060006000704000600060004.5高温作业分级4.6低温作业分级4.7噪声作业分级0级平安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级中度危害作业级高度危害作业级极度危害作业5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5.1影响职业病发生的三要素:有害要素的性质有害要素作用于人体的量人体的安康情况5.2职业危害控制技术措施等级消除危害降低危害个体防护6职业危害控制管理措施职业危害防治设备与设备健全职业危害管理体系教育与培训选择员工作业环境监测与检查安康检查与康复政策专项资金安排6.1职业危害防治设备与设备职业卫生设备“三同时职业卫生设备、

12、医疗设备的维护与校验设备与效力满足认定风险含紧急救护要求建立并维持记录控制系统6.2健全职业危害管理体系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担任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任务制定职业病防治方案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安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任务场所职业病危害要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3教育与培训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生活方式、习惯培训,树立“防优于治的理念职业病危害要素危害后果该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新岗位、返岗教育6.4选择员工职业忌讳人员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未成年工调离、轮岗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