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知到答案【 中国财税史】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_第1页
2021知到答案【 中国财税史】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_第2页
2021知到答案【 中国财税史】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1知到答案【 中国财税史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决定财政制度的因素不包括选项:A:经济发展水平B:政府职能C:社会性质D:领导人素质答案: 【领导人素质】2、选择题:财政史研究的内容包括选项:A:财政政策B:经济结构与方式C:其他都是D:财政制度答案: 【其他都是】3、选择题:财政史的研究对象包括选项:A:其他都是B:财政制度与政策C:财政发展本身规律D:国家和社会思想文化答案: 【其他都是】4、选择题:熊彼特将西方国家财政发展的历史分为贡赋财政、赋税财政、国家财政和公共财政四个阶段,其划分依据的是选项:A:经济发展阶段B:财政收入形态C:社会性质

2、D: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答案: 【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或者称为财政融资方式】5、选择题:以财政安排对象的表现形态为标准,不属于财政收入形式的有选项:A:劳役财政B:国家财政C:货币财政D:实物财政答案: 【国家财政】6、选择题:财政史的内容不能拘泥于货币关系。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选择题:“财政”一词在中国随着夏王朝的建立而同时消失。选项:A:对B:错答案: 【错】8、选择题:专业史学与专业学问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财政史的研究对象与财政学史的研究对象相同。选项:A:错B:对答案: 【错】10、选择题:财政史是财

3、政学的“流”。选项:A:错B:对答案: 【错】第二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由于劳动生产率低下,夏代田赋的征收采用了选项:A:定额税制的贡法B:劳役租C:比例税制D:十一税率答案: 【定额税制的贡法】2、选择题:先秦时期的财政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是选项:A:井田制B:屯田制C:均田制D:土地私有制答案: 【井田制】3、选择题:井田制盛行于选项:A:春秋B:西周C:夏朝D:商朝答案: 【西周】4、选择题:“分田赋兵”“分田制禄”反映的是选项: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地C:更名天下田为王田D: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答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

4、莫非王臣】5、选择题:夏商西周时期,王与地方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是选项:A: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B:中央集权型C:完全独立D:行政隶属关系答案: 【相对松散的地方分权型】6、选择题:夏商周三代的土地制度,从宏观上讲是土地王有制。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选择题: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先秦时期主要采取量入为出的财政原则。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选择题:大约公元前5000年前后,农业剩余产品一消失,财政就产生了。选项:A:错B:对答案: 【错】9、选择题:中国财政产生于夏禹统治时期。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0、选择题:夏商西周时期的财政收入具有租的性质,一旦土地私有制

5、形成,租税将发生分别。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三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税的形态的农业税是选项:A:初税亩B:相地衰征C:量入修赋D:贡助彻答案: 【初税亩】$2、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选项:A:导致地主阶级兴起B: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C:促进井田制瓦解D: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答案: 【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3、选择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竞相进行财税改革的根本缘由是选项:A:大量公田被抛荒,私田增加B:贵族之间争田现象严峻C: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发展D:周王室衰微答案: 【铁器、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

6、发展】4、选择题:商鞅变法中“改革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措施的最重要意义是选项:A:打破了原来的土地疆界和灌溉系统B:增加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D:扩大了农夫的占田份额答案: 【从法律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5、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产生的后果不包括选项:A: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扩大了税基,增加了财政收入C: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D: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变化答案: 【进一步巩固了井田制】6、选择题:商君书模式实质上是一种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选择题:春秋和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都是由开明的奴隶主贵族主导的改革。选项:A:对B:

7、错答案: 【错】8、选择题:春秋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都是迫于财政需求压力而进行的改革。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经过战国时期的财税改革,形成了后代赋、税、役三元财政结构。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选择题:战国时期实行的是分权型的财政管理体制。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四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汉代,用于课征未成年人的人头税叫做选项:A:更赋B:户赋C:算赋D:口赋答案: 【口赋】2、选择题:汉代,由以钱代役转化过来的特地针对成年男子的人头税是选项:A:算赋B:更赋C:口赋D:户赋答案: 【更赋】3、选择题:两汉时期的田租税率主要是选项:A:二十税一B:十税

8、一C:三十税一D:十五税一答案: 【三十税一】4、选择题:两汉时期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选项:A:农业税B:人头税C:专卖收入D:屯田收入答案: 【人头税】5、选择题:在汉文帝、汉景帝在位时期,遵循“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的原则,实行“疗养生息”的轻赋减税政策,其治国思想源自于选项:A:法家的商鞅B:儒家的孔子C:墨家的墨子D:道家的老子答案: 【道家的老子】6、选择题:东汉地主庄园是纯粹的农业生产集团。选项:A:错B:对答案: 【错】7、选择题:秦汉时期,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是凭借国家全部权对土地及土地上的劳动者征税。选项:A:对B:错答案: 【错】8、选择题:秦汉时期的

9、田租完全按土地多少征收。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选择题:西汉较重的人头税负担,是建立在土地占有关系相对均衡的基础之上的。选项:A:错B:对答案: 【对】10、选择题:役向税的转化说明了政府与农夫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五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用绵帛等实物形态的户调代替征钱的人头税,意味着货币制度的倒退,这种现象发生在我国选项:A:宋明时期B:清代C: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中期D:秦汉时期答案: 【魏晋南北朝至唐朝中期】2、选择题:租庸调制的本质是选项:A:以身丁为课税依据B:以户等高低为课税依据C:以土地产量为课税依据D:以土地多少为课税依据答案: 【以

10、身丁为课税依据】3、选择题:均田制的性质是选项:A:土地私有制B:土地国有制C:井田制D:大地主土地全部制答案: 【土地国有制】4、选择题:唐朝的纳绢代役,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征是选项:A:役转化为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封建赋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转化C:限制了官僚地主在经济上的特权D:保证了农夫的劳动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答案: 【役转化为税,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5、选择题:汉代实施的“更赋”和唐代的“纳绢代役”,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共同缘由是选项:A:限制了官僚地主的特权B:减轻了农夫的负担C:增加了政府的收入D:保证了农夫的劳动时间答案: 【保证了农夫的劳动时间】

11、6、选择题:役向税的转化始于隋唐时期的租庸调制。选项:A:错B:对答案: 【错】7、选择题:租调制是基于户征收的定额税制。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选择题:限田制与均田制的目的都是在不触犯大地主利益的基础上,政府与豪强地主争夺人口。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限田制就是政府授田制。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选择题:户调具有资产税性质。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六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两税法后来遭到大地主的反对,主要是因为这种税法选项:A:量出以制入的财政原则B:必需以钱计税,折征实物C:只征收实物D:按土地多少和户等高低征税答案: 【按土地多少

12、和户等高低征税】2、选择题:提出和推行“两税法”改革的是选项:A:刘晏B:杨炎C:陆贽D:魏征答案: 【杨炎】3、选择题:中国农业税开始由实物财政向货币财政转变的标志是选项:A:租调制B:一条鞭法C:租庸调制D:两税法答案: 【两税法】4、选择题:两税法政策最重要的客观作用是选项:A: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简化赋税征收办法C:扩大税源D:对农夫的人身掌握松弛答案: 【对农夫的人身掌握松弛】5、选择题:下列税制中,体现了役向税的转化的是选项:A:夏代的贡B:两汉的田租C:两税法D:北魏的租调制答案: 【两税法】6、选择题:两税法开启了我国农业税由人头税向资产税归并的历程。选项:A:对B:错答案:

13、【对】7、选择题:两税法具有税费归并、费改税的性质。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选择题:两税法改革是唐初实施的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改革。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选择题:两税法在执行过程中,完全遵循了产税相符的原则征税。选项:A:错B:对答案: 【错】10、选择题:量出为入的财政原则在皇权专制下会导致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无限膨胀。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七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北宋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导致选项:A:兼并给地主的地租利益,使地主乐于用资本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和资本主义萌芽B:国家财政收入削减,国力减弱C: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限制兼并D:社会

14、贫富差距加剧,阶级抵触尖锐,导致农夫战争甚至王朝覆灭答案: 【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限制兼并】2、选择题:北宋时期承受赋税负担的主要是选项:A:平户和民户B:客户C:形势户D:官户答案: 【形势户】3、选择题:不具有役改税性质的税制改革有选项:A:两税法B:丁庸C:募役法D:租调制答案: 【租调制】4、选择题:下列关于方田均税法的改革,表述不正确的是选项:A: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财政收入B:变法胜利,宋神宗去世后,改革措施也始终被贯彻了下去C:维护税地一致、产税相符的精神D:清理土地隐漏,合理税负答案: 【变法胜利,宋神宗去世后,改革措施也始终被贯彻了下去】5、选择题:下列关于北宋职役的表述不正确

15、的是选项:A:官僚地主享有免役特权,特别不公平B:完全按民户资产等级高低轮番充役,体现了公平原则C:是政府将基层管理职能的事务演化而成,将基层政府运转负担转嫁给民户D:致使役重民穷,民众困苦不堪答案: 【完全按民户资产等级高低轮番充役,体现了公平原则】6、选择题:王安石的财税改革,片面强调开源,使财政支出基数进一步扩大,而没有抓住节流的关键。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选择题:北宋时期的官户法维护了官僚地主的特权。选项:A:错B:对答案: 【对】8、选择题:募役法按民户资产等级征收代役钱的做法可操作性较差。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方田均税法失败的根本缘由是触犯了大官

16、僚地主的利益。选项:A:对B:错答案: 【对】10、选择题:北宋时期的地籍册是产与户相符,有土地有资产就要据实纳税。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八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明朝初期,赋税征收的土地依据是选项:A:旧唐书B:国用考C:鱼鳞图册D:黄册答案: 【鱼鳞图册】2、选择题:明初田赋的征解实行选项:A:民收官解B:官收民解C:民收民解D:官收官解答案: 【民收民解】3、选择题:黄册是选项:A:官吏册B:匠籍册C:赋役征收的户籍簿册D:土地册答案: 【赋役征收的户籍簿册】4、选择题:一条鞭法的课征对象和课征形态是选项:A:计亩征银B:人丁和货币C:户和实物D:田亩和实物答案: 【计亩征

17、银】5、选择题:一条鞭法标志着选项:A:土地税消逝B:赋役平行征收制度向近代土地税制转化C:货币税消逝D:人头税开始退出历史舞台答案: 【人头税开始退出历史舞台】6、选择题:一条鞭法执行得特别彻底,其实施后,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丁税完全消退了。选项:A:对B:错答案: 【错】7、选择题:一条鞭法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选择题:明朝初期,赋税征收的依据是黄册和鱼鳞图册。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土地兼并高度集中是明朝赋税制度改革的唯一缘由。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选择题:劳役制在制度上趋于消亡,其标志是一条鞭法的推行

18、。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九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清朝初期,在赋役征收上依据的是万历年间的选项:A:赋役全书B:两税法C:黄册D:鱼鳞图册答案: 【赋役全书】2、选择题:摊丁入地实施的时间是选项:A:康熙五十年B:康熙末年C:康熙五十一年D:乾隆年间答案: 【康熙五十一年】3、选择题:摊丁入地的实质是选项:A:只征收丁税B:丁税部分摊入地亩C:丁税按亩均摊D:丁税和地税平行征收答案: 【丁税按亩均摊】4、选择题:摊丁入地将中国农业赋役税发展成了选项:A:土地税B:实物税C:田赋和丁银并征D:人丁税答案: 【土地税】5、选择题:摊丁入地实行后选项:A:人口下降B:丁银再也没有增加C

19、:制度上取消了缙绅地主免丁银的特权D:赋外加赋消逝了答案: 【制度上取消了缙绅地主免丁银的特权】6、选择题:摊丁入地改革从根本上取消了缙绅地主优免丁银的特权。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选择题:摊丁入地是明代一条鞭法税制改革的连续和发展。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选择题:摊丁入地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选项:A:错B:对答案: 【错】9、选择题:摊丁入地于康熙五十一年在全国同时推开和完成。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选择题:摊丁入地标志着中国农业税向近代的转型完成。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十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中国农业税由实物形态向货币形态过渡始

20、于选项:A:西汉B:唐朝中期的两税法C:清代的摊丁入亩D:明代的一条鞭法答案: 【唐朝中期的两税法】2、选择题:中国历史上农业税改革的主要缘由,不包括选项:A:税负均衡,吏治清明B:土地兼并,土地占有权不实C:人口流失,户口失实D:赋外加赋之事的发生,税制紊乱答案: 【税负均衡,吏治清明】3、选择题:黄宗羲主张选项:A:以农为本B:按户征税,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C:加强君权D:以工商为本答案: 【以工商为本】4、选择题:关于农业税的表述,正确的是选项:A: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就废止了农业税B: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西汉时期C: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才废止了赋役平行征收D: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

21、成于春秋时期答案: 【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于春秋时期】5、选择题:黄宗羲生活的时代选项:A:小农经济在这一时期的连续发展B:工商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C:商品经济富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并缓慢发展D:工商业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答案: 【商品经济富强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消失并缓慢发展】6、选择题:小农经济虽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但不具有脆弱性。选项:A:错B:对答案: 【错】7、选择题:农业税治乱循环的根本缘由在于统治阶级贪恋浪费生活的本性和官僚机构和官僚队伍不断庞大。选项:A:对B:错答案: 【对】8、选择题:摊丁入亩改革,标志着农业赋税税负均衡、普遍纳税的实现。选项:A:对

22、B:错答案: 【对】9、选择题:我国农业税过渡到近代税制的标志是一条鞭法。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选择题:黄宗羲指出的政府征收农业税“有田土无等第之害”是指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十一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中国古代,工商税收产生于选项: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答案: 【西周】2、选择题:中国最早的工商税是选项:A:酒税B:盐税C:关市之赋D:茶税答案: 【关市之赋】3、选择题:北宋的盐引法从性质上说属于选项:A:就盐场征税制B:民制、官收、官运、官销C:专商专卖制D: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答案: 【就盐场征税制】4、选择题:主张政

23、府垄断工商业经营的思想家是选项:A:李悝B:管仲C:吴起D:商鞅答案: 【管仲】5、选择题:下列属于商品流转税的税是选项:A:禁榷B:船钞税C:常关税D:算缗答案: 【常关税】6、选择题:宋代在盐税上的重大突破是取消了禁榷制度。选项:A:错B:对答案: 【错】7、选择题:国家实行盐专卖政策始于汉武帝统治时期。选项:A:错B:对答案: 【错】8、选择题:农业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基础。选项:A:对B:错答案: 【对】9、选择题:中国古代政府征收工商税收是出于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角度。选项:A:错B:对答案: 【错】10、选择题:中国古代关税就是当代的海关税。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十二章 章

24、节测试 1、选择题:唐代编制预算方面较为突出的改进是,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户部尚书李林甫将预算项目稳定的部分编成选项:A:临时收入B:会计录C:常行旨符D:唐六典答案: 【常行旨符】2、选择题:“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类财政支出反映的是封建国家的选项:A:文化支出B:祭祀支出和军战费C:皇室俸养D:官吏薪俸答案: 【祭祀支出和军战费】3、选择题:“上计”制度形成于选项:A:隋唐时期B:秦汉时期C:春秋战国时期D:两宋时期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4、选择题:管理皇室财政的机构,秦时称为选项:A:治粟内史B:户部C:少府D:大司农答案: 【少府】5、选择题:清代的库藏有中央库藏和地方库藏之

25、分。选项:A:对B:错答案: 【对】6、选择题: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六部中,管理财政的最高机关是户部。选项:A:对B:错答案: 【对】7、选择题: 封建国家财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政府最高决策机构间的相互牵制和中央对地方的高度掌握,即财政管理权益的横向配置和纵向安排。选项:A:错B:对答案: 【对】 8、选择题: 明朝在选拔人才方面,实行科举制度。选项:A:对B:错答案: 【对】 9、选择题: 我国古代官吏俸禄制度初步成形于夏、商、周时期,其中,西周的“世卿世禄”制度比较完备。选项:A:错B:对答案: 【对】 10、选择题: 封建国家财政支出首先保证的是统治阶级的需要,统治阶级的俸养支出在历

26、代财政支出中往往是比重最大的。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十三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海关自主权选项:A:半独立B:独立完整C:丢失D:半殖民地答案: 【独立完整】2、选择题:下列关税税种属于晚清政府的有选项:A:牙税B:子口税C:田赋D:契税答案: 【子口税】3、选择题:下列属于晚清政府外债的有选项:A:爱国公债B:息借商款C:辛丑条约的部分赔款D:昭信股票答案: 【辛丑条约的部分赔款】4、选择题:晚清政府的外债在政治上具有选项:A:掠夺性B:公平性C:奴役性D:反侵略性答案: 【奴役性】5、选择题:以下厘金属于行厘的有选项:A:对过往的货物征通过税B:铺捐C:落地

27、税D:门市月厘答案: 【对过往的货物征通过税】6、选择题:鸦片战争前,中国就丢失了关税自主权。选项:A:对B:错答案: 【错】7、选择题:厘金是清前期政府征收的一种商业税。选项:A:对B:错答案: 【错】8、选择题:清朝晚期的内债加速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选项:A:对B:错答案: 【错】9、选择题:清朝后期的外债主要用于文化教育及社会保障领域。选项:A:对B:错答案: 【错】10、选择题:晚清政府丢失的关税自主权到北京政府时期已经收回。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十四章 章节测试 1、选择题:南京国民政府“裁厘改统”后,下列选项不属于其后果的是选项:A:促进民族工商业发展B:增加中央

28、政府的财政收入C:促进商品流通D:地方政府可以截留和重征答案: 【地方政府可以截留和重征】2、选择题:就盐税制度来说,1931年南京国民政府实行了选项:A:民收民解制B:盐专卖C:就场征税的人民自由买卖制D:引岸制答案: 【就场征税的人民自由买卖制】3、选择题:厘金被废除,是在选项:A:北京政府时期B:1853年C:1911年D:1931年答案: 【1931年】4、选择题:以下选项,不属于南京国民政府间接税体系的有选项:A:统税B:关税C:盐税D:营业税答案: 【营业税】5、选择题:在中国财政史上,第一次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是在选项:A:南京临时政府B:南京政府时期C:晚清政府D:北京政府时期答案: 【北京政府时期】6、选择题:晚清和北京政府的外债主要用途都是军政费用。选项:A:错B:对答案: 【对】7、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