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ppt课件_第1页
第五章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ppt课件_第2页
第五章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ppt课件_第3页
第五章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ppt课件_第4页
第五章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产业组织:定价战略和行为教学内容第一节 价钱歧视战略 第二节 两部收费与搭配销售第三节 价钱战略性行为 第一节 价钱歧视一、价钱歧视含义二、价钱歧视动机三、价钱歧视类型四、价钱歧视福利效应一、价钱歧视的含义对同一商品或效力制定不同的价钱思索到运输本钱要素 案例: 美国宝马、德国宝马汽车售价? 精装本售价与平装本售价? 火车票的学生票与普通票票价? 同一商品或效力销售价钱不同不构成价钱歧视同一商品或效力销售价钱一样构成价钱歧视 价钱歧视为任何时候,一个商品的两个种类以不同净价钱卖给两个买者,就存在着价钱歧视。这里净价钱是指纠正了一个种类不同于另一个种类所产生的本钱差别的价钱。质量相近、功

2、能类似的商品或效力,价钱却相差甚远,这能否存在价钱歧视呢? 斯蒂格勒 当两种或更多种相近商品在与边沿本钱有不同比率的价钱程度上出卖时就是价钱歧视。相应地当两种或更多种相近商品在与边沿本钱有一样比率的价钱程度上出卖时那么不是价钱歧视。价钱歧视非价钱歧视 二、价钱歧视动机和条件 动机:厂商推行价钱歧视的动机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经过对同一或者相近的商品或效力制定不同价钱的方式,把尽能够多的消费者剩余转化成消费者剩余,从而添加他们所获得的利润。除此之外,价钱歧视还可以经过添加厂商销售量的途径来添加厂商的总利润。 厂商实施价钱歧视必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一厂商必需有一定的市场控制力; 二厂商必需可以对不

3、同的市场进展细分; 三厂商必需可以有效地阻止套利行为的发生。 三、价钱歧视的类型英国经济学家屁古把价钱歧视分成三种类型: 二级价钱歧视三级价钱歧视一级价钱歧视价钱歧视的类型 假设消费者的特征是可以察看到的,那么销售者就可以制定不同的价钱,此时,价钱就可以看作购买者特性的函数。 如会员折扣价,杂志的学生订购价和对老年人火车票折扣等,这种价钱歧视被称作信号选择selection by indicators或三级价钱歧视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在其他情况下,销售者对购买者偏好的多样性有所了解,但是不能察看到每一位特定顾客的特性。可经过提供一些列包括价钱和

4、各种条款的销售合同,在不同的购买者之间进展价钱歧视。飞机票的折扣等。在这种情况下,从购买者的角度看,存在自我选择机制self-selection。这种价钱歧视称为二级价钱歧视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一一级价钱歧视 (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完全价钱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的同一商品或效力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钱,而且这个价钱是按照消费者所情愿支付的最高价即消费者的保管价钱来确定的。当商品或效力以消费者的保管价钱来定价时,全部的消费者剩余被转化为消费者剩余,这时价钱歧视是完全的。 如图一级价钱歧视

5、下,厂商就可以对Q1单位的产品按照由需求曲线所代表的消费者的最大支付志愿收取价钱P1;同理,厂商可以对Q2单位的产品收取价钱P2。假设需求曲线可以无限细分,每一产品都被索要消费者的保管价钱直到时为止。 在现实生活中一级价钱歧视是很难做到 Q2QQ1DP2PP1MRMC图5.1二二级价钱歧视 又称非线形定价,指根据不同的购买量或购买时间来定价,这种定价方式与消费者无关,每个消费者面临一样的价钱表,但此表对不同的购买量或购买时间有不同的价钱。 上图为四段定价制,购买数量在0到Q1之间价钱是P1;在Q1到Q2之间价钱是P2 ;在Q2到Q3之间价钱是P3 ;在Q3到Q4之间价钱是P4。0Q4P4Q3Q

6、2Q1P3P1P2图5.2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三三级价钱歧视 是一种群体性定价战略,指的是根据年龄、性别、职业、居住地等可察看到的特征将消费者分成不同的组别,同一商品或效力,消费者的组别不同,支付的价钱也就不一样;组别一样那么支付的价钱一样。 与同一级价钱歧视一样,三级价钱歧视也是针对人的,但又不像一级价钱歧视那样把消费者进展如此地细分,以致于每一个消费者为每一单位的购买支付不一样;三级价钱歧视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进展了大致地分类,每一组别都包括类似的消费者群体。 三三级价钱歧视 三级价钱歧视下,厂商遵照逆弹性定价原那么,在需求弹性高的市场上执行低价战略;反之,在需求弹性低的市场上那么

7、执行高价战略。如图中,市场1上的需求曲线相对于市场2上的需求曲线来说较为峻峭,即市场1中消费者的需求弹性要低于市场2中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市场1的价钱大于市场2的价钱。MR1D1Q2Q1P2P1MR2D2市场1市场2图5.3MC 四、价钱歧视的福利后果(一)一级价钱歧视的福利MRECBP2P1Q2Q1QmPmDMC图5.4 在单一价钱法那么下,非完全竞争厂商必然在边沿收益MR和边沿本钱MC相等时的价钱和产量程度上进展消费,也就是图5.4中相应的Pm和Qm,这时Pm MC,消费是低效率的,消费者剩余为PmBCP2所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消费者剩余那么是由ABPm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而社会福利净损失为

8、BCE所示的三角形面积。 在完全价钱歧视下,厂商对每一单位的商品或效力按消费者的最大支付志愿来定价,添加额外的产量不降低他原有产品所能得到的销售价钱。PMC时,厂商添加产量都是有利可图的,厂商会扩展产量直到价钱等于边沿本钱时为止,产量为Q2。 (一)一级价钱歧视的福利 一级价钱歧视下的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所能到达产量程度,价钱歧视提高了非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程度,优化了资源配置,社会总福利也等同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社会总福利,没有净福利损失; 全部消费者剩余转化成消费者剩余,厂商实现了最大利润; 消费者剩余为零,因此价钱歧视对消费者来说似乎是不公平的,但是对于保管价钱高于Pm的消费者来说,虽然消费者

9、剩余被价钱歧视抽走了,但价钱还是在他们的支付志愿范围内;而对于保管价钱低于Pm的消费者来说,如今能买到他们志愿支付的商品或效力,从而效应得到满足,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者的福利也是添加的。 二级价钱歧视能否实现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社会总福利到达最大化,要取决于价钱最低的那一“段的定价是高于还是低于厂商消费的边沿本钱。假设最低“段的定价仍大于厂商消费的边沿本钱,那么会呵斥社会总福利的净损失,如图中第三段的价钱线位于边沿本钱线之上,既P3MC,消费没有到达帕累托最优形状,社会福利净损失为图中所示的灰色三角形面积。 (二)二级价钱歧视的福利GQ4FEDCBAMC0P4Q3Q2Q1P3P1P2

10、图5.5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 假设最低“段的定价恰好等于厂商消费的边沿本钱,那么二级价钱歧视同完全竞争市场一样具有资源配置效率,社会总福利到达最大化,如图中厂商假设在购买数量为Q3到Q4之间再定一个价钱P4,且等于MC,就没有社会福利净损失。 与完全竞争市场相比,三级价钱歧视是缺乏效率的,它导致社会福利的无谓损失,即图中市场1和市场2中两个黑色阴影三角形的面积,因此资源配置没有到达帕累托最优形状。但与完全垄断市场相比,终究是添加还是降低了社会总福利程度,那么取决于图中市场1和市场2上两个黑色阴影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与非完全市场上黑色阴影三角形的面积的比较。假设图中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为A、B和C

11、,假设A+BC,那么三级价钱歧视降低了社会总福利;假设A+BC,那么三级价钱歧视提高了社会总福利。 (三)三级价钱歧视的福利P2QmMRDPmQ1Q2D2MR2MR1D1P1市场1市场2图5.6MC非完全竞争市场第二节 两部收费与搭配销售两部收费固定费用,f运用费用,p为获得某种商品或效力的运用权而支付的费用,与消费数量的多少无关按消费数量的多少向消费者收取的费用如出租车的起步价;公园或游乐园的门票费;的月租费等如出租车的按里程计价;公园内各游工程的费用;的通话费等。一、两部收费two-part tariff 一简单模型:消费者同类型时 消费者是同一类型时,需求曲线一样,见图中的需求曲线D。在

12、这种情况下,最优解是单位商品或效力的运用价钱定在边沿本钱程度上,即P=MC,而固定费T那么等于消费者在价钱P下的总剩余CSP,也就是图中黑色阴影三角形的面积。这时,厂商能抽走全部的消费者剩余,其利润到达了最大。在这个简单的模型中,经过这样的两部制定价方法,厂商实现了与同完全价钱歧视一样的目的。QPDMC图5.7 二扩展模型:消费者两类型时 图5.8中厂商面对的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消费者,其中类型1的消费者是高需求的,需求曲线为D1,消费者剩余为CS1;类型2的消费者是低需求的,需求曲线为D2,消费者剩余为CS2。 Q1Q2ED2CMCBD1P图5.8 当消费者呈现多种类型时,对厂商来说,单一类型的

13、两部收费制通常不是最正确的选择,厂商普通会设计不同类型的两部收费制,以使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能进展自我选择。 对于高需求的类型1消费者来说,由于购买数量比较大,低单位运用费的定价方式是其更乐意接受的;而对于低需求的类型2消费者来说,由于购买数量不大,或只是偶尔购买,那么单位运用费高点他们也能接受,低入门费更为可取。 BOEMRPCDQCACMC图5.9三两部收费制在自然垄断行业的运用 两部收费制可以处理自然垄断行业的姿态,在两部收费制下,ABPCE的亏损额作为固定费用收取,运用费那么由PC=MC来确定。例如,假设某一自然垄断企业年亏损总额为T,该年的消费者总人数为N,那么分摊到每个消费者身上的年固

14、定费用为F=T/N,假设消费者K的年运用量为QK,那么对消费者的年两部收费就为T/N+PC QK ,同理可以计算消费者的月两部收费。 两部收费制使自然垄断行业实现了收支平衡条件下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符合有效定价原那么。两部收费一方面使边沿本钱定价下厂商的亏损额由运用者来承当,另一方面使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按等于边沿本钱的价钱运用厂商提供的商品或效力。 二、搭配销售 (bundling) 一种商品或效力的销售与另一种商品或效力的销售捆绑在一同搭配销售纯粹搭配销售(pure bundling) 厂商只以搭配销售的方式出卖产品厂商既搭配销售产品,也分开销售产品。 混合搭配销售(mixed bundling

15、) 一搭配销售有效的条件 搭配销售的效果取决于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的负相关程度,当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零负相关时,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完全正相关时,搭配销售无效果;消费者需求的负相关程度越大,搭配销售的效果越好,当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时,搭配销售的效果最为理想。 一搭配销售有效的条件 客户类型客户数量电子制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编辑50360600会计50500280客户类型客户数量电子制表软件文字处理软件编辑50360600作家50300550 由以上分析可知,搭配销售的效果取决于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的负相关程度,当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零负相关时,即不同类型消费者的需求完全正相关时,搭配销售无

16、效果;消费者需求的负相关程度越大,搭配销售的效果越好,当不同类型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时,搭配销售的效果最为理想。因此假设厂商具备对消费者类型的完全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实施搭配销售战略。二搭配销售下厂商对消费者类型的甄别 当厂商向众多的消费者分开或搭配销售两种产品时,厂商可以设计不同的单个产品价钱或搭配价钱,然后根据消费者在不同价钱下的消费决策来对消费者进展分组,进而决议是实行纯粹搭售战略还是混合搭售战略。 R2PBPBP2P1R1消费者只购买产品1消费者只购买产品2消费者不购买任何产品消费者购买两种产品 三搭配销售的福利 当消费者需求负相关时,搭配销售是比分开销售更为有效的战略。至于混合搭售和纯

17、粹搭售何者更为有利可图,那么要结合消费者需求的负相关程度和厂商消费的边沿本钱来分析。 1、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边沿本钱非零时,混合搭售是更为有利可图; 2、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边沿本钱为零时,纯粹搭售更为可取; 1、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边沿本钱非零时MC2MC1R2806040 2090604020BCA100100R1D图5.111分开销售,P1=80,P2=60,那么A/B购买产品2,D购买产品1,厂商利润总量为260-30+1 80-20=120 2纯粹搭售,P=100,那么厂商利润总量为4100-30-20=200 3混合搭售,以P2=90 向A出卖产品2,以P1=80向D出卖产

18、品1,以P=100向B、C搭售,那么厂商利润总量为2100-30-20+ 190-30+1 80-20 =2202、消费者需求完全负相关,边沿本钱为零时纯粹搭售,厂商利润总量为4100=400混合搭售,厂商利润总量为2100+ 190+1 80 =370 三搭配销售的福利 3、消费者需求非完全负相关,边沿本钱为零时,混合搭配优于纯粹搭配战略。 DCBR1130130R28060402080604020100100图5.12A1分开销售,P1=80.P2=80,那么A、B购买产品2,C、D购买产品1,厂商利润总量为280+2 80=320 2纯粹搭售,P=100,那么厂商利润总量为4100=40

19、0 3混合搭售,以P2=90 向A出卖产品2,以P1=80向D出卖产品1,以P=130向B、C搭售,那么厂商利润总量为2130+ 190+1 80=430第三节 价钱战略性行为 一、战略性行为 二、限制性定价战略行为 三、掠夺性定价战略行为 第三节 价钱战略性行为 对战略性行为的定义最早来自谢林(Schelling) ,1960年在中给出,战略性行为是指企业经过影响竞争者对该企业行动的预期,使竞争者在预期的根底上作出对该企业有利的决策行为。 战略性行为是指厂商为提高利润而采取的旨在影响市场环境的行为。 市场环境是指影响市场运转结果的各种要素,包括消费者和竞争对手的心思和信心、现实和潜在的竞争对

20、手的数量、各个厂商的消费技术、竞争对手进入产业的本钱和速度等。 战略性行为可以分为非协作战略性行为和协作战略性行为两大类。典型的协作战略性行为是厂商之间的串谋。一、战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 第三节 价钱战略性行为 二、限制性定价战略limit pricing 一定义:指在位企业经过当前的价钱战略来影响潜在企业对进入市场后收益的预期,从而影响潜在厂商的进入决策。 两种不同的了解: 1、以贝恩为代表的学者将限制性定价了解为遏止进入定价,即在位企业在制定价钱战略以完全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它所在的市场。限制性定价是在位厂商索取的可以完全阻止潜在厂商进入的最高价钱。静态意义上 2、

21、卡米恩Kamien 、施瓦茨Schwarts 等为代表将限制性定价定义为在位企业经过跨时期利润现值之和最大化的价钱战略来减少或消除潜在厂商的进入,即最优限制性定价。最优限制性定价普通在完全阻止进入的价钱程度之上和短期垄断价钱程度之下。 动态意义上 二静态不思索时间要素限制性定价 早期限制性定价模型,假设: 罗斯拉比尼假定Sylos Labini Postulate 即潜在的进入者置信潜在厂商进入后在位厂商不会改动它的产量。 静态限制性定价中假定潜在的进入企业置信进入后,在位企业不会改动产量,因此潜在进入的企业以为进入后行业的总产量是本人和在位企业产量之和。假定在位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的平均本钱函

22、数相等,即图5.13中的AC线,假设在位企业消费Q1个单位,并在潜在进入企业进入后依然坚持不变,新企业面对的那么是行业需求曲线减去Q1所得到的剩余的需求曲线。假设新企业决议不进入时,在位企业那么以价钱P1出卖Q1单位。当新企业进入后,行业的总产出为Q1+Q2,价钱那么降为P2。假设在位企业将其产量定在Q1,新进入的企业消费Q2单位时,价钱P2刚好等于新企业的平均本钱,这时新企业进入与不进的收益是一样的。 二、限制性定价战略进入者需求曲线产业需求曲线Q1+Q2 二静态不思索时间要素限制性定价 二、限制性定价战略P1P2Q1Q2图5.13 静态限制性定价AC二静态不思索时间要素限制性定价 举例 设

23、总的行业需求为p=100-q,而垄断厂商以不变的边沿本钱和平均本钱消费,MCm=ACm=40。假设一个潜在的进入厂商在思索进入该行业,潜在的进入厂商以较高的本钱进展消费,MCpe=ACpe=50。 1行业垄断厂商在没有潜在进入者进入时的最优决策 2潜在进入者进入时,行业垄断厂商可实施的限制性定价,限制定价为多少?(1) 垄断厂商的决策 p=100-q, Pm=70,qm=30 (2)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MRm=MCm=407070MCpe=ACpe501020潜在进入的厂商决策,剩余需求曲线为: p=70-q根据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 MRpe=MCpe=50解得Ppe=60,qm=10 假

24、设垄断厂商将价钱定为50,产量添加到50,那么潜在进入厂商所面临的剩余需求为p=50-q,那么除了0以外,潜在进入厂商的平均本钱曲线整体低于需求曲线,潜在厂商进入将亏损。Q1+Q2 二静态不思索时间要素限制性定价 二、限制性定价战略Pl图5.13 静态限制性定价MCpe=ACpeDpe二静态不思索时间要素限制性定价 根据,马丁Martin,1988的研讨,静态限制性价钱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1市场的初始规模。市场规模越大,在位企业就必需消费更多的产品来阻止进入,因此限制性价钱就相应降低;反之,假设市场规模越小,在位企业无需消费较多的产品,相应的限制性价钱就会提高; 2进入者的平均本钱。假

25、设潜在进入企业在恣意产量的平均本钱越高,那么需求更高的价钱才干获得收益,因此,限制性价钱也相应提高; 3非价钱进入壁垒。假设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那么非价钱壁垒都将使潜在进入企业的进入本钱不同程度的加大,限制性价钱也会相应的越高。 静态限制性定价模型的批判,如弗里德曼Friedman,1979。二、限制性定价战略 三动态限制性定价 在动态过程中,在位企业面临着或者获取短期较高利润失去垄断位置,或者长时期地获得较低利润而坚持其垄断位置的选择。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在位企业就必需在短期利润和长期利润之间进展平衡,进而采取跨时期利润总额最大化的定价战略。 短期利润高限价与长期利润低限价的选择 1、影响动

26、态限制性价钱的要素 (1)折现率:未来收益的现值= 未来收益/折现率 折现率越高的话,现期收入转换为未来收益的时机本钱将会提高,这会使未来收益的现值下降,在位企业更情愿获取短期收益,而放弃长期市场份额,最优限制性价钱会被提高,反之亦然。 2在位企业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企业会抬高最优限制性价钱,风险厌恶企业那么往往倾向于降低当前的最优限制性价钱,以换取低的进入能够性。 1、影响动态限制性价钱的要素 3非价钱进入壁垒。卡米恩、施瓦茨1971等以为非价钱进入壁垒与最优限制性定价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德邦特1976以为在进入时滞充分长时,即使非价钱进入壁垒非常低,最优限制性定价也会设在较高的程度

27、。 4市场需求增长的速度:市场增长越快,那么潜在进入企业会以为越早进入获得收益的增长速度越快于能够损失的增长速度,潜在进入就变得越有吸引力,这时在位企业的限制性定价要相应降低。 5其他要素:本钱构造、初始竞争的猛烈程度、潜在企业对价钱的敏感性等。 2、动态条件下在位企业的最优定价战略 主导厂商模型:该模型阐明,一个理性的主导厂商不会不惜代价地把一切的竞争性从属厂商逐出行业。在有大量接受价钱的厂商可以自在、即时地进入市场,且它们的消费本钱并不比主导厂商高出多少的情况下,主导厂商不能索取比完全竞争高出多少的价钱。这时即使没有从属厂商们进入市场,它们潜在的进入要挟也会使得主导厂商的定价要低于垄断厂商

28、。 结团进入模型:在该模型中,假定从属厂商在决议进入和实践进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阅历一个时滞后,从属厂商同时进入,许多潜在企业的同时进入,使在位企业的收益继续下降,这时只需阻止进入的本钱不高,在位企业将进展阻击。 2、动态条件下在位企业的最优定价战略 延续进入模型:该模型与结团进入模型的区别是从属厂商的进入方式不同,延续进入模型描画的是从属厂商在一段时间里逐渐而继续地进入市场。这时,一个理性的主导厂商为了使其利润最大化,必需平衡当前利润和未来的市场份额,在位厂商的最正确定价战略和平衡价钱要视市场需求情况,从属厂商的价钱敏感度等要素而定。 通常,在位企业在开场制定一个较高的价钱,然后渐渐地降低

29、价钱,当价钱降到使最后一位新进入的企业退出该市场,在位企业将价钱提高并维持在最高阻止价钱程度上,从而防止新企业的进入。 四不完全信息下的限制性定价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潜在进入企业只需经过一个先验概率来对在位企业的本钱及战略决策以及整个市场的需求情况等进展估计,并经过实践察看来进展修正,在位企业的价钱行为都将影响到潜在进入企业的估计。 例如:在不完全信息下,在位企业假设具有高本钱的特征,那么其往往会经过低价战略来干扰潜在进入企业的判别,从而使潜在进入企业作出在位企业是低本钱企业的错误判别,并在作出能否进入决策时谨慎行事。 由此,潜在进入厂商只需在进入该行业后凭仗垄断厂商是一家高本钱消费商还是

30、一家低本钱消费商的概率算出本人的利润期望。 假设垄断厂商是一家低本钱消费商的概率相当的高,潜在进入厂商的利润期望就会为负值。因此,假设高本钱垄断厂商索取低价钱,就会阻止潜在进入厂商进入该行业。也就是说假设高本钱垄断厂商采取了限制定价战略,潜在进入厂商就会被阻止进入该行业。 掠夺性定价Predatory Pricing是指一家企业为了将竞争对手排斥出市场或者吓退计划进入相关市场的潜在企业,在一定的市场上暂时降低价钱,待竞争对手退出市场后再提高价钱,以期获得较高的收益。 一掠夺性定价的特征 1、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钱下降,普通是暂时性的。假设价钱降低到本钱以下,发起企业就应承当亏损,因此把竞争对手

31、驱逐出市场之后,发起企业往往会再度把企业价钱提高到获得收益的程度,这个过程是“先亏损后赢利的。 2、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本质目的是缩减供应量,而不是扩展需求量。因此只需在有效控制供应量的前提下,发起企业在驱逐对手之后才进展提价。 3、普通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战略都是市场上权利雄厚的大企业,只需这样才具备长期忍受低价呵斥亏损的才干。三、掠夺性定价 二实现掠夺性定价的条件 1、牺牲短期利润 2、在位企业提高价钱的才干 掠夺性定价行为普通发生在大企业和大企业之间,大企业采以这种战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协作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

32、对于现实而言,掠夺性定价并不是经常发生,大企业更情愿经过兼并来消灭竞争者,由于兼并能使企业免受低价呵斥的利润损失,又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非理性的掠夺 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理性与非理性的判别:掠夺方在掠夺阶段蒙受损失,然后在垄断阶段得到补偿,理性与否取决于两阶段总利润能否大于0。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非理性的掠夺 1 .芝加哥学派分别从被掠夺方、掠夺方和垄断利润能否获得三方面鞭挞了掠夺性定价是理性的观念。 在掠夺阶段,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和消费者支持,从而度过掠夺期,致使掠夺失败; 掠夺方掠夺期损失大于被掠夺方损失,损失不对

33、称导致掠夺无法胜利; 垄断利润的获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而掠夺损失的补偿就无法保证。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非理性的掠夺 2.芝加哥学派还以为,由于一些掠夺性定价厂商的客户是消费者而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这些客户能够担忧现阶段选择掠夺性的低价(贪一时的廉价)而下阶段就不得不面对垄断性的高价,因此,为了维护本人的长期利益,通常会与被掠夺的厂商签署一份较长期的合同,虽然合同价钱能够高于掠夺性定价,但从长期来看,对客户本人是有利的。显然,买卖客户的这种理性预期行为阻止了掠夺性定价的胜利,厂商难以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因此,从买卖对象的角度看,掠夺性定价也难以实现。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

34、非理性的掠夺 3.另外,芝加哥学派以为,假设掠夺性定价的不是单个厂商而是少数的寡头组成,掠夺性定价更加难以实现。由于寡头厂商必需构成一个显在的或默契的卡特尔组织来协调彼此的降价行为,经过集体的降价将竞争对手赶出市场。一个简单的方法是寡头厂商集体添加产量并展开倾销,显然,其中的一些寡头总是希望同伙添加产量而本人少消费,从而减少第一阶段的损失;同样,到了第二阶段,一些寡头又希望本人添加产量而同伙少消费,从而添加第二阶段的垄断利润。这种搭便车的动机阻止了掠夺性定价的实现。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非理性的掠夺 4. 除了对厂商掠夺性定价的动机表示疑心外,芝加哥学派还以为区分掠夺性定价和竞争性定

35、价是非常困难的,政府制定规制掠夺性定价的反垄断政策实践上往往打击了厂商的竞争性定价行为。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芝加哥学派:非理性的掠夺 芝加哥学派以为掠夺性定价非理性。其成立的关键假定有两个。其一,信息获取本钱非常之低,接近0,因此被掠夺方可以获得资本市场和消费者支持,从而度过掠夺期;其二,自在进入而且没有进入本钱,导致垄断利润无法获得。这两个假定不真实践,正是这两个假定使其观念未被主流经济学家接纳。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针对芝加哥学派的一些观念,后芝加哥学派提出质疑: 首先,他们指出,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可以提供关于竞争情况的大量信息。新的实证证据使哈佛学派市场集中度与产

36、业内竞争和定价有亲密关联的论点重新得到支持。 第二,进入很少像芝加哥学派经济学家所说的那么快、低廉和容易。 第三,掠夺价钱和其他主导行为确实存在.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首先,后芝加哥学派以为掠夺性定价对于一个多边市场的厂商而言是理性的,也是有利可图的。 显然,在位厂商可以在某一个或几个市场中采取掠夺性定价战略,实行低于本钱的定价,经过该战略在市场中建立一种强硬的名声。由于竞争对手缺乏关于在位厂商运营本钱的全部信息,在实行低价的市场中,竞争对手由于蒙受损失将退出市场,在未实行低价的市场中,进入者或潜在的进入者也会放弃该市场以免蒙受损失。 这样,在位厂商就可以经过未实行低价

37、的市场中获得的高收益来弥补少数实行低价的市场中产生的经济损失,总体上是有利可图的。现实上,由于在位厂商曾经获得了掠夺性定价的名声,当其实行低价战略的市场中的竞争对手退出后,在位厂商可以将价钱恢复到高价程度,此时,理性的竞争对手将不会再回到市场中来。从而,在位厂商在一切的市场中都能实现垄断定价。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其次,后芝加哥学派以为掠夺性定价即使对于一个单一市场的厂商而言也是理性的。 “鼓鼓的钱包模型就阐明了这个问题: 在第一阶段,当在位厂商将产品定价置于本钱之下,此时,在位厂商和竞争对手都处于亏损形状,显然,只需获得强大资本支持的厂商才干在亏损形状下生存得更长时问

38、。由于在位厂商拥有“鼓鼓的钱包,本身财大势强,因此,竞争对手往往因财力缺乏而败在价钱战中,率先退出市场。现实上一些潜在的竞争对手由于预期到本人的失败命运,根本都不会选择进入。 在第二阶段,即使在位厂商定价在垄断价钱,也不会遭到竞争者要挟。这样一来,在位厂商可以经过第二阶段的垄断收益来弥补第一阶段的经济损失。 三掠夺性定价实际 后芝加哥学派:理性的掠夺 芝加哥学派以为,虽然处于弱势位置的竞争对手本身的财力缺乏,但可以经过资本市场获得外部的资本支持,从而和在位厂商“血战究竟。对此,后芝加哥学派的解释是,在现实中,在位厂商和竞争对手在资本市场上存在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往往在位厂商在获得外部资本支持方面存在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