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_第1页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_第2页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_第3页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_第4页
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济南市西客站片区核心区城市设计6号方案简介一、设计理念“水岸泉城”“水岸”取自于其生态环境,从大范围来讲,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南岸;小区域范围来说,指小清河和腊山河岸。“泉城”来源于济南的水文化,济南以泉而闻名天下,承接传统的泉文化是本次设计的灵魂所在。“圈层开发”建设开发将围绕生长脊和生长单元以不同的强度展开,这一混合强度的开发模式让核心区的建设层次分明,在各区形成自己的特色。“生态绿核”本次规划将在中心位置依托自然的水体控制出一个生态绿核,成为区域原生态的母体,每个城市组群由围绕该组群核心功能并在其中扮演不同角色的组团组成,并由组群中的次一级的生态核分隔开来。二、功能定位以现代企业办公集聚中

2、心,物流信息中心,商业购物中心为主体的副中心核心区,济南西郊居民公共生活的平台,居民日常购物、休闲、娱乐的集聚场所。三、方案特色1、活力以复合化多功能形成高品质城市服务中心。以便捷、可达性强的交通系统形成高效的城市运行体系。2、门户以彰显特色又相互协调的风貌分区塑造可识别性强的城市街区。以立体空间形态的控制形成富有美感的城市轮廓。以丰富多彩的夜景体系增强城市景观标识性。3、展场形成完善的城市开敞空间,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梳理城市景观系统,全方位塑造城市新形象。保护城市生态水景线,营造腊山河优美滨水景观。保护利用兴福寺,形成极富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空间。四、功能布局确定核心地区城市设计功能布局由以

3、下要素构成:交通枢纽区、中央景观区、商业金融区、购物公园街区、创意产业园区、仿古公园区、城市展示区、居住生活区。交通枢纽区:以交通中转功能为主,形成通畅便捷的人流疏散系统。中央景观区:区域绿轴,打造具有齐鲁之风的景观联系系统。商业金融区:结合未来轨道站点的设置,形成商业、金融、办公等公共设施高度聚集区,作为新中心区的商贸形象展示区。购物公园街区:以一种更高层次的复合业态为人们提供更为丰富的生活体验,倡导快节奏、低生活成本、高娱乐的都市“跃动人群”生活模式,具有多样化功能的新都市主义街区。创意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及知识型服务业集聚地。古寺公园区:泉以寺而有名,而寺依泉而存在,泉寺相依,为西客站

4、地区抹上一笔神圣的气息。城市展示区:传播城市生活和公共文化的窗口。居住生活区:建设高品质的现代化居住小区,成为济南对外形象展示窗口。五、交通系统组织以最简洁的道路网络组织最合理、便捷的交通方式,车行与步行系统既相对独立,又联系便捷。六、景观系统规划五段意象联系,不同景观主题构成跌宕起伏的横向脉络;纵向以商务主题线和自然主题线构成飒爽的齐鲁风情。商务主题线:区域中轴线两侧,结合商业购物需要,设置商品展示平台、茶座等设施。景观以便捷的建筑联系通道和大小不一散落的泉眼节点构成趣味不失济南韵味的空间组成。自然主题线:腊山河南北两段,以曲折的滨江小路环绕连接,利用滨河绿地和多种观景、休憩、娱乐设施,营造

5、优美的滨水景观带。文化节点:以水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为基点,建设图书馆、博物馆、艺术品商业连廊等,形成文化核心。七、开敞空间通过腊山河将主要的广场、公园串连,形成“星罗棋布”的结构模式,同时以绿荫街道将周边的主要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以“商贸空间为核心,滨水空间为主轴,以线形街道空间为辅轴,公园绿地广场为主要节点、以社区庭院绿地广场为补充”的网络化开敞空间体系。八、空间形态设计形成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的空间形态,顺延腊山河形成梯度的高度分布。九、高度控制按照总体设计确定的高度分区:1 空间形态一级控制区建筑向高层发展,60%地块数量的建筑高度不低于80米,边界明确,形成集中而完整的高层建筑空间界面

6、。分布在济西东路和站前路两侧,以及中央景观带核心建筑群区,标志性建筑高度超过150米。以体现商业金融繁华景象,形成视觉焦点集中区。2 空间形态二级控制区空间形态不应超过80米,单栋建筑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80米。主要位于酒店办公和文化中心区,以及居住生活功能区内。3 空间形态三级控制区建筑高度不应超过50米,相临地块建筑高度、相邻街坊平均建筑高度之间,建筑高度的高差不超过两者中较大值的30%。单栋建筑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100米。主要为会展建筑群和文化公共设施建筑群。4 空间形态四级控制区建筑高度不应超过50米,大型建筑由小体量建筑组合而成,连接部做建筑形态虚化处理。指两大主题街区内建筑群体。5 空间形态五级控制区建筑高度不应超过12米,主要为景观型建筑,位于公园和滨河绿地之间。十、地下空间根据本次城市设计研究范围内的现实条件和发展要求,济南西客站核心地区相关地段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宜采用重点地段成片联合开发,结合高铁站和地铁站建设适度开发,以及地铁结合建筑单体开发三种方式并存的多元策略,以地下浅层空间开发为主,构筑系统化的地下空间发展计划。其中中央商务群体将会是土地利用矛盾最为明显的地段,应积极引导该地段地下空间的整体开发、联合开发,形成较为完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