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作业(共40页)_第1页
地籍测量作业(共40页)_第2页
地籍测量作业(共40页)_第3页
地籍测量作业(共40页)_第4页
地籍测量作业(共4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广灵县地籍调查(dio ch)及地籍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书 学 号 学生(xu sheng)姓名 院 系 专 业 指导(zhdo)教师 二一六年一月一日目 录第一章 项目(xingm)概况 一 自然地理概况(gikung)1二 项目(xingm)内容3第二章 项目进度安排5 第三章坐标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 一 坐标高程系统6二 技术标准6第四章 权属调查一 权属调查工作流程8二 街道(jido)、街坊的划分及编号8三 发送(f sn)指界通知书9四 审核宗地权(dqun)源材料9五 界址调查10六 界址标志设置11七 填写地籍调查表11第五章 控制测量一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12二 平面控制(k

2、ngzh)测量12三 高程控制(kngzh)测量15第六章 地籍(d j)测量 一 测量的基本规定及精度要求17二 地籍图根控制测量17三 地籍碎部测量18四 界址点测量21五 地籍图的编辑(binj)21第七章 地籍图绘制(huzh)一 基本(jbn)地籍图绘制23二 宗地图绘制23 面积计算与汇总一 面积计算24二 面积汇总25第九章 质量检查与验收一 引用标准25二 基本(jbn)规定25 三 检查(jinch)验收工作的实施25第十章地籍调查(dio ch)的主要成果27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 一 管理系统建设的任务28 二 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流程28 三 管理系统建设方案29 项目

3、(xingm)概况(一)自然地理概况(gikung) 广灵县,隶属于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3001879&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东北(dngbi)边陲,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27143&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北岳恒山东襟。东与河北省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235&ss_c=ssc.citiao

4、.link t /_blank 蔚县毗邻,南同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81&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灵丘县接壤,西连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57&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浑源县,北接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170608&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阳高县和河北省 HYPERLINK

5、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247&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阳原县。辖2镇7乡180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283平方公里,人口18.8万人(2011年)。广灵县被授予“国家首批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8426390&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境内有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3534353&ss_c=ssc.citiao.link

6、t /_blank 汉白玉石林、小悬空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64870512&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圣泉寺等景点。2011年,广灵县地区生产总值14.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7.1%。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245155&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广灵剪纸入选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72702874&ss_c=ssc.ci

7、tiao.link t /_blank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于2010年5月走进 HYPERLINK /lemma/ShowInnerLink.htm?lemmaId=49055&ss_c=ssc.citiao.link t /_blank 世博园,同年底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1 位置境域 广灵县,介于东经1135111424,北纬39353955之间。位于山西省东北边陲,北岳恒山东襟。东与河北省蔚县毗邻,南同灵丘县接壤,西连浑源县,北接阳高县和河北省阳原县。处于大秦和京原两条铁路之间,东距首都北京265公里,东北距张家口175公里,南距省会太原353公里。国土面积1283平方

8、公里。2 气候 广灵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干燥多风,极端最高气温38.2,最低-34,年均气温7,降水量388毫米,无霜期134天,二级以上天气达340天。3 地形地貌 广灵县县境内具有山地、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类型,黄土分布广泛,地势西高东低。永定河源流壶流河横贯东西,属海河水系。全县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40公里,最高点为六棱山(于阳高县的界山)海拔2375米,最低点是壶流河出县境处为海拔930米左右,壶流河境内全长66公里。4 水文 广灵县境内有百步湖,湖水面积2万平方米;丰水湖,湖水面面积10万平方米;枕头河,有水库1座,库容160万立方米,水面面积55万平方米。5 自然资源

9、 矿藏资源:广灵县矿藏已探明的有煤、铁、锗、镓、锰、石灰石、花岗岩等10多种,尤以高钙石灰石、高品位富镁白云岩和铁矿石储量为最。 生物资源(shn w z yun):2011年广灵县聚居着陆栖野生动物(dngw)24目,65科,278种;鸟类15目,43科,130种;兽类6目,15科,33种。植物有34科,89属,120余种。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金雕、大天鹅、猫头鹰等鸟类栖息。6 行政区划(xn zhn q hu)2011年广灵县辖2个镇、7个乡,180个村。乡镇名政府驻地下辖地区壶泉镇三庄村29个村,4个社区南村镇南村38个村作疃乡作疃东堡村20个村加斗乡西加斗村15

10、个村蕉山乡西蕉山村15个村宜兴乡西宜兴村17个村梁庄乡梁庄西堡村17个村望狐乡望狐村14个村斗泉乡斗泉村18个村7 经济发展 2011年,广灵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29%;财政总收入完成12564.2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0.0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830.9万元,同比2010年增长25.27%;农民人均纯收入3854元,同比2010年增长1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528元,同比2010年增长18.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8亿元,同比2010年增长17.3%。8 交通事业 山西

11、省省道201,303分别从广灵县南北东西两个方向过境。西到浑源,东至加斗乡的高速于2013年11月18日正式通车运营。城镇建设完成了2个乡集镇和8个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评审及2乡15村的规划测量工作,实施了新建街、工字路。道路交通建设完成村通水泥路工程181公里,板城线、南王线、香大线改造工程45.2公里。9 历史(lsh)文化 民俗文化:广灵剪纸主要特点为刀刻染色,表现形式分为单色、染色传统剪纸和多层新写实剪纸。作品分为镜框、画轴、礼品册、旅游纪念品四大系列3600个品种。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9年将广灵剪纸奥巴马肖像作为国礼(u l)赠送到白宫。2008年广灵

12、剪纸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广灵剪纸与河北、陕西等各省(市、区)列入国家级名录的剪纸项目联合打包,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5月,广灵剪纸走进世博园,同年底被评为山西省十大文化品牌。 名优特产:广灵五香豆腐干其主要原料黑豆产于海拔1400米高寒山区,使用花椒、茴香、大料等天然(tinrn)佐料,采用本身浆水发酵点制手工制作。广灵五香瓜子,以广灵县特产的“三道眉”葵花籽为主要原料,经选料后,加盐、花椒、大料、小茴香等香料火锅煮制,煮熟后,放入口袋,搓去黑皮,再进行晒制、烘干,即是成品。10 旅游景点 白羊峪群山属恒山山脉,位于广灵县城西20公里处,属南壶森

13、林公园五大景区之一,总面积10万亩,由山、水、林、革命遗址、寺庙遗址五部分组成。 汉白玉石林就坐落在六棱山主峰东侧与阳高县交界的鞍口上,海拔2175米。据测绘资料显示 ,石林平面面积约一万平方米,主体南北长500米,东西宽100米。 千福山,位于广灵县城西北三公里处,属九华山一峰,北依群山,南临壶水,海拔1254米。千福山峰顶庙宇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共有各类殿宇70余间,主殿有“北岳行宫”、“九仙元君祠”和广灵古代“八景”之一的“千福晓钟”钟楼,峰顶庙宇脚下前方开阔地,面对正山门建有戏楼,每年“娘娘圣诞日”四路八方居民男女云集于此,举行一年一度的千福山庙会。 圣佛寺位于县城南14公里的圣佛林山

14、中,始建于金章宗泰和年间,明嘉靖四十二年大修,清代多次重修,寺内计有各类殿宇120余间,是广灵有历史记载规模最大的佛寺。塔林为佛教禅师(chnsh)墓塔,属清代建筑。原有14座,现存8座,塔高1.55米,直径1.52.5米,均为砖彻须弥座。广灵水神堂,位于广灵县城东南,与县城相连。古建筑内有一座六角(li jio)七层实心阁楼式砖塔,还有圣母殿、大士庵、百工社、文昌阁、钟鼓楼等。(二)项目(xingm)内容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该项目为广灵县建成区地籍调查,总面积约1283平方公里。主要内容有:平面控制测量。布设广灵县1283平方公里的三、四等GPS控制网和城区、建制镇一、二 级控制

15、网。2权属调查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确定调查区范围内的每一宗地的权属,解决土地纠纷;(2) 设置界标,编制宗地草图;(3) 填写地籍调查的有关表格;(4) 按街坊绘制宗地接合表。3地籍测量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对调查区范围内的每一宗地的界址、面积进行全解析地籍测量;(2) 编制1:500比例尺地籍图;(3) 对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进行面积计算、汇总与统计;(4) 编制地籍调查范围内的宗地图。4数据库建设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利用MapGIS软件,建立广灵县的1:500比例尺数据库。 第二章 项目进度(jnd)安排根据甲乙双方签署的工作(gngzu)

16、合同,乙方应于2016年01月01日以前完成该项目全部工作并通经过省厅初审。各工序生产进度安排(npi)如下:序号项目内容投入设备完成时间1控制测量GPS 接 收 机7台;全 站 仪2台;水 准 仪1台;计算机4台;打 印 机4台2015年09月01日2权属调查计算机5台;打印机5台;钢卷尺10把2015年10月01日3地籍测量全站仪15台,计算机15台;绘 图 仪4台;打 印 机10台;MapGIS软件15套2015年11月01日4数据库建设计算机10台,MapGIS软件10套2015年12月01日5验收GPS 接 收 机3台;全站仪2台;计算机3台;绘图仪1台;打 印 机2台2015年12

17、月30日测绘(chu)信息网 HYPERLINK 第三章坐标(zubio)高程系统及技术标准(一)坐标(zubio)高程系统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平面坐标采用(ciyng)1980西安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参考椭球基本几何(j h)参数为:长半轴a6378140m短半轴b6356755.2882m扁率1/298.257第一偏心率平方e20.00669438499959第二偏心率平方e20.00673950181947(如果调查区偏离中央子午线过远,投影长度变形值超过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规定的2.5cm/km的要求。则需要增加变换中央子午线的分析)2 高程采用1985国家

18、高程基准。(二)技术标准1 执行的技术标准及文件测绘信息网1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93,以下简称规程);2.城镇变更地籍调查实施细则(试行)(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8年);3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以下简称规定)4.土地登记规则(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5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国土资源部,2003年);(以下简称办法)6.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国土资源部,2001年);7.关于印发试行土地分类的通知(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件);8关于试行市(县)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的通知(国土资源部,2001年)

19、;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9.*省土地登记条例(*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02年);10.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1年);11.*省城镇变更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12经批准的该项目技术设计书2 参照执行的技术标准及文件1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2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cling)技术规程(以下简称GPS规程);3GB 128981991国家(guji)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4GB/T 18316-2001数字(shz)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5CH 50031994地籍图图式6GB/T 7929-19951

20、: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7CH 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8GB/T 18316-2001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第四章 权属调查(一)权属调查(dio ch)工作流程信息网 HYPERLINK 制作调查区工作底图、划分街道、街坊调阅已有的确权登记档案材料发送指界通知书、填写申请书调查宗地权源材料、核对权属确认界址,设置界标,编制街坊宗地接合图和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界址调查表并签字盖章现场测定界址点坐标、计算界址边长 (二)街道、街坊(ji fng)的划分及编号1 街道(jido)、街坊的划分测绘信息

21、网 HYPERLINK 按照规程1.4条款之要求,利用调查区已有地图,结合调查区行政区划和自然街区状况,划分街道、街坊。2地籍编号调查区内地籍编号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街道、街坊、宗地号均用自然数,三者之间用短线连接,街坊用小括号括起来。为使地籍号编排有规律,在完成整个街坊的权属调查后,根据宗地在相关位置图上的位置关系,按规程规定,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排,然后再把每宗地的地籍号补充到权属资料中。宗地界址点编号,以街坊为单位统一按自然数编号,一般以宗地编号顺序编排。(三)发送(f sn)指界通知书信息网 HYPERLINK 1统一(tngy)宗地编号各权属调查组的工作人

22、员,负责对本辖区的单位和宗地发送指界通知书。在发送指界通知之前,应根据各个街坊内的宗地接合图对各宗地进行统一编号,并标明界址点和编号。每街坊应尽可能的小,以街坊之间互不相连、宗地内没有贯通道路为原则(yunz)(即有道路、河流等明显的线状隔离地物分界)。2发送指界通知根据工作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按工作底图控制范围将指界通知书由调查员专人送达相关单位,并预约时间到现场指界。在指界通知书送达收件人时要由收件人在文件收到簿上签名,以免将来对某些不出席现场指界的人造成未收到通知的情况。每次发送指界通知一般以街坊为单位发送一次。各权属调查组要保管好指界通知签收簿,随宗地资料一并移交。(四)审核宗地权源

23、材料1权属调查依照本设计书第四章有关技术标准执行。土地权源材料或证件是证明土地使用者是否合法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土地的权属审核必须坚持以法律为准绳,以用地现状为依据和重书证的原则。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仍有不少土地使用者的土地权源证件不全,甚至有些用地单位无土地权源证件,给地籍确权工作调查带来了不少困难。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确权工作中应根据国家法律和有关政策制定具体规定。2权属材料调查的主要内容(1) 土地权属来源材料调查;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2) 土地权属性质调查;(3) 土地使用者法人资格及通讯地址调查;(4) 批准用途与实际用途调查;(5) 单位性质与土地坐落位置调查等。有土地使

24、用证的,指界人应持土地使用证复印件、地籍图、用地批复等相关材料到现场指界。土地使用证和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wnjin)是土地权属材料的最主要证明,是土地权属调查的第一证明材料。(五)界址(ji zh)调查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核心,是进行地籍勘丈的依据。因此,在现场(xinchng)界址调查中按照规程等有关技术标准执行。1权属调查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应该结合确权,严肃查处侵占、乱占、多占土地等的违法行为;尊重历史事实,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确权,而不是“悬而不决”;充分考虑提高土地利用、使用效益;严格依照规程中的技术要求,确保确权的工作质量,减少人为误差。2现场调查时,

25、调阅已有的宗地确权登记档案材料,认真核对原界址位置,对原来的界址没有变化的,均确认原界址点;对已经发生变化的界址,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重新设置界址点。对原宗地内住宅、办公用地相连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将住宅、办公、厂区分开划宗;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3对一宗地被道路分割开的,应分别确认宗地的界址;处于不同图幅的不单独划宗;测 4由于历史原因,某单位用地情况错综复杂,是本次权属调查的难点,也是调查的重点区域,调查时应遵循如下原则:同一权属单位存在不同用途用地时,应依据实地用途分别单独划宗;变更调查时原权源材料用地类型与实地不符时,以现状为准调查登记;周围个别村庄占用某地已批地、其他单位

26、建筑物占用某地已批地的情况,调查时暂时依据土地使用现状确定宗地界线,土地登记时权属确立由三方(国土资源部门及用地双方)参考原权源材料协商解决。5调查区内包含有十几个村庄,已经确定2年内拆迁的村庄,调查时整个村庄划为一个宗地,其他村庄依据用地单位逐户划宗调查。6三方共同认界:即本宗地及邻宗地法人代表或委托指界人亲自到现场会同调查员三方共同认界,当场设置界标,并由指界人签字确认;7、指界人要具备法定资格。现场指界人必须是土地使用者的法人代表或户主,并出具身份证明、法人身份证明。法人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可由委托代理人指界但必须出具代理人身份证明及指界委托书;8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一宗地的,能查

27、清各自使用部分的,须法人或委托代理人共同到现场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委托书、协议书等证明材料。否则按协议分别计算各自在共用(n yn)宗的分摊面积;测绘(chu)信息网 HYPERLINK 9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待界址点测定完后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土地使用权是单位的必须加盖公章,是个人的可盖个人印章(ynzhng)加签名,或签字按手印;测绘信息网 10存有争议的界址,由调查员参照规定等法规和争议双方的权源材料作现场调解处理。对不能现场调解的,在调查记事上写明双方争议原因,并按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在权属调查工作底图上用虚线画出有争议的界线,并呈报国土资源部门处理;11指界人违约缺

28、席的,依据办法中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指界人认定界址后,如没有合法的异议,又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的,按违约缺席指界进行处理。(六)界址标志设置网 HYPERLINK 设置界标是保证地籍勘丈的重要依据,是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的依据之一,有利于地籍日常管理,界桩必须由调查员在双方指界人在场时设置。本次调查使用界标的种类和范围如表。种 类适 用 范 围喷漆界址标志坚固的房、围墙角及永久性建筑物处的界址点钢 钉水泥、沥青地面上的界址点灰 桩土质地面上的界址点建筑物上的界址点统一要求设置距离地面高度为1.5m,墙基突出时,以墙基为准并做相应的标识,界址标志按规程附录C要求样式设置。土质地面上的界址点统一要

29、求埋设灰桩,灰桩一般要求深度为0.45m,要求先打孔再填充石灰并在灰桩周围用石灰撒一直径20cm的圆圈,一般情况下不再埋设水泥桩,因为水泥桩既影响市容又容易丢失。对水泥地面上的界址点,要求打入钢钉,并用红色油漆在钢钉周围画一直径为10cm的圆圈。一般情况下不再设置其它类型界址点标志。(七)填写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表是权属调查过程中填写的主要表格,调查员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认真填写,做到: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记录真实,图表一致,项目齐全,准确无误,字迹清晰;2填写内容不得(bu de)涂改;3将宗地的权源材料情况(qngkung)、宗地的界址情况、权属有无纠纷及界址勘丈等情况真实地记录

30、在调查表的权属记事、调查员和勘丈记事栏中;4.地籍调查表与原土地登记(dngj)申请书填写不一致的,按实际情况填写,并在说明栏内注明原因。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第五章控制测量(一)坐标(zubio)系统和高程系统 HYPERLINK 平面(pngmin)坐标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40000;高程(gochng)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二)平面控制测量1 平面控制点的基本精度要求三、四等GPS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一、二级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2 三、四等控制测量(1

31、)三、四GPS控制网布设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广灵县三等GPS控制网共布设12点,平均边长5km;在三等GPS控制网基础下加密四等GPS控制网,共布设28点,平均边长2km。三、四等GPS控制网选用不少于3个国家一、二等三角点作为起算点,控制面积约120km2(布设图见附图A、B)。三等GPS控制网观测时应联测至少1个广灵县三等GPS控制网的起算点及3个三等GPS控制点,其联测坐标与原成果进行分析比较,予以评价,以达到两区基础控制网的统一。(2)点、埋石GPS点之间由于边长较长,原则上不要求相互之间通视,但为了便于以后的发展使用,每个控制点至少有一个方向与同等级或高一等级的控制点通视

32、;同时点位还应满足以下要求:视野开阔,通视条件好,便于发展;坚实稳定,易于永久保存;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200米和高压输电线路50米;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角满足GPS观测条件;交通便利;符合上述条件的旧有控制点可利用其标石和觇标。四等控制点的标石制作规格及埋设要求按GPS规程执行。绘制GPS点点之记一式二份,点之记用AUTO CAD制作。(3)外业观测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外业使用GPS双频接收机进行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观测。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等级项目三等四等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55平均重复设站数21.6时段长度min2015数据采样间隔s10601060观测(gu

33、nc)时应认真、仔细、正确填写测量手簿,天线高要两次量测,较差不得超过3mm,最后取中数使用,天线高记录(jl)不得划改;可不记录气象数据。(4)数据处理及平差基线解算及平差使用GPS接收机随机(su j)软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Power ADJ或其他商用软件。GPS控制网主要技术要求: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相邻点间弦长精度: = 式中 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a 固定误差10mmb 比例误差系数(三等5ppm、四等10ppm)d 相邻点间距离(km)(2) 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应超过(3) 异步环闭合差三维坐标闭合差应满足: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4) 同步环坐标分量

34、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3.0ppm,四等不超过6.0pp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三等不超过5.0ppm,四等不超过10.0ppm。(5) 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3 一、二级控制测量(1)一、二级控制点的布设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一级控制点在四等GPS控制点下加密,在调查区及建制镇布设约100点,编号(bin ho)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二级控制点在四等GPS控制点和一级控制点下沿测区次要街道进行加密,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shnx)编排,点号前冠以罗马数字“”。(2)选点和埋石一、二级控制点均应设置长久牢固的标志。位于土路或堤坝上的点需埋设(

35、mi sh)标石,其标石规格为:顶面1212、高65、底面2020的混凝土标石;位于沥青路面上的点可打入长20cm、2.0的钢钎作为标志,钢钎中心钻一直径为1.5mm,深5mm的洞;水泥路面上的点位应钻一深20,直径5cm的园孔,把测量标志用混凝土镶嵌进去。控制点布设完之后,应在现场作较详细的点之记,并在点位附近明显且牢固的地物上用红漆做好标记,以便查找和利用。(3)观测与计算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一、二级控制点观测可以使用导线测量,使用2级全站仪进行方向法观测。 导线测量与计算a一、二级导线水平角观测时按方向法进行观测,导线两端点一般需联测定向角。一级导线按方向法观测时,应按左、右

36、角进行观测。导线观测及主要技术要求: 方向观测法的各项限差要求 仪器型号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J28139一、二级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附合路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角中误 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DJ2DJ6一级3.630015524101:14000二级2.420015813161:10000注:导线网结点间的长度为附合路线长度的0.7倍;n为测站数。b边长测量使用全站仪单程观测平距两测回,一测回四次读数。一测回内读数较差应小于10mm,测回间较差应小于15mm。气象数据可取每条边主机端的数据,气温最小

37、读数0.5,气压最小读数为100Pa(或1mmHg)。气象数据可直接输入全站仪,由仪器自动进行气象改正,但气象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在观测手簿上。观测边长经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后,投影到参考椭球面并归算到高斯平面上。c一、二级导线网的验算及平差计算使用正规计算软件在微机上进行(jnxng),在四等GPS控制点下对一、二级导线网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GPS测量(cling)及计算测绘(chu)信息网 HYPERLINK a一、二级GPS网可分别由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构成,也可采用附合路线形式组成。闭合环或附合路线中的边数不得多于10条,不允许出现支点或支线的形式。可根据需要布设为若干个控制网。b外业使用

38、GPS双频接收机进行快速静态定位模式观测。观测前制定好观测计划。观测要求如下表:等级项目一级二级卫星高度角()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55平均重复设站数1.61.6时段长度min1515数据采样间隔s10601060c观测时应认真、仔细、正确填写测量手簿,天线高要两次量测,较差不得超过3mm,最后取中数使用,天线高记录不得划改。d基线解算及平差计算可使用GPS接收机随机软件或其它商用软件进行。一、二GPS网相邻点间弦长精度为:为标准差(基线向量的弦长中误差mm)为固定误差(一级10mm,二级15mm)为比例误差系数(一级1010-6,二级2010-6)为相邻点间的距离(km)复测基线的长度较差不

39、应超过异步环闭合差三维坐标闭合差应满足:为独立(dl)环中的边数同步环坐标(zubio)分量相对闭合差不超过9.0ppm,环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5.0ppm。(三)高程控制(kngzh)测量1 四等水准网布设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广灵县调查区拟布设四等水准路线约100km,四等水准联测部分位于平地的三、四等GPS点及一、二级控制点。四等水准网以国家三等及其以上等级的水准点为起算点。四等水准环线或附合于高级点的路线的最大长度不应超过80km,结点间或结点与高级点间路线长度不应超过30km。2 外业观测水准观测使用DS3型以上等级水准仪和区格式水准标尺。水准仪、水准标尺按GB 128

40、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中的检验项目检验,并进行记录和整理,检验合格的仪器和标尺方能投入使用。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测站观测顺序为 “后后前前”,距离直读,每一测段的测站数均应为偶数。记簿要求字迹清晰、美观、正规,严禁连环涂改和就字改字,手簿不允许出现空页、空格现象。水准观测的主要限差要求仪器类型视距前后视距差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DS3100m3.0 m10.0 mDS1、DS05150m视线高度基辅分划差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三丝能读数3.0 mm5.0 mm3 平差计算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平差计算采用水准网严密平差程序计算。四等水准网各项精度要求如下:环线及

41、附合路线闭合差每公里偶然中误差全中误差最弱点高程中误差20 mm5.0mm10.0mm20.0mm注: L为路线长度,单位为km。4 高程(gochng)拟合 未联测四等(s dn)水准的GPS点及一、二级控制点的高程,以联测四等水准的控制点作为(zuwi)固定点,利用GPS点的大地高进行高程拟合求定。为减少粗差对高程拟合的结果产生的影响,高程拟合应选择多个拟合方案进行。对各方案拟合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后,剔除影响拟合精度的粗差,选择最佳拟合结果作为最终成果。以高程拟合法求得的GPS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超过4cm。第六章 地籍测量(一)测量的基本(jbn)规定及精度要求1平面坐标采用(ciyng

42、)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pngmin)直角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140000。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3作业前对所用的各类仪器按要求进行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4地籍图采用50cm50cm正方形分幅,基本比例尺为1:500。图名以图幅内的地理名称取名;图号注记为图廓西南角坐标值,以公里为单位,取小数点前两位和小数点后两位,X在前Y在后,中间加短线。5.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1m。6.图上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m;高程注记点的密度为1点/dm2以上,不

43、绘等高线。(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图根控制测量在二级及其以上等级控制点的基础上,一般以附合导线、支导线和光电测距极坐标的形式布设;在开阔地区也可以采用GPS-RTK方法施测,施测时应独立观测两次,两次观测坐标点位互差不应大于3cm,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图根点的编号以街道为单位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排,点号前冠以与街道相应的英文字母,如第三街道第25号图根点的编号为“C25”。2图根点一般使用小钢钉、水泥钉或木桩作为标志,为满足每幅图内有4个埋石点的要求,必要时需埋设图根标石。每平方公里(含基本控制点)一般不少于150点。当建筑物密度较大时应适当增加图根点数量,以满足

44、测图需要为原则。3因地形限制导线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一般不超过3条边、总长不超过250m的支导线。测 4极坐标法施测图根点的平面坐标时,可采用全站仪直接测定坐标。极坐标法施测的图根点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200m。为保证点位的平面及高程精度,测站之间一般要有重合点检核,其检核点坐标、高程较差应在倍图根点平面及高程中误差之内。5观测边长要经仪器的加、乘常数改正和倾斜改正。 6图根点的高程可使用全站仪观测一测回的方法进行,仪器高和照准高量至1mm。开阔地区也可以采用GPS-RTK方法施测,独立观测两次高程较差不大于5cm时,取中数作为最终成果。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7图根导线可使用近似平差软件

45、在微机上进行平差计算(j sun)。图根控制点成果表以街道为单位,统一装订成册。8图根点平面坐标取位至1cm;高程(gochng)取位至1cm。(三)地籍(d j)碎部测量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该项目所有调查区碎部测图,采用全解析法进行,即使用MAPSUV数字测图软件,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内业使用微机进行编辑。地籍要素野外数据的采集,一般在各级基本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当控制点不能满足地形要素野外数据采集的需要时,一般地区在图根点上发展一级支导线(一条边)作为测站,特殊困难地区可发展两级,其总长不超过200m。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

46、50m。野外数据采集以街坊为单位进行。采集前首先将各级控制点的三维坐标输入全站仪,并进行严格的校对。野外数据采集的编码一般采用无码形式进行,现场绘制草图。设置测站时,一般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用另一控制点或解析地物点作检核,当检核点坐标较差(控制点)小于5cm或(解析地物点)小于10cm,高程较差不大于 0.1m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仪器高、觇标高应量至1mm。地籍要素采集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级控制点、居民地、工矿建(构)筑物、交通、管线、水系、地貌、植被等。1 测量控制点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各等级控制点内业编辑时展绘,三、四等GPS点一律用图式3.3符号表示,一、二级控制点用图式3.1

47、.5符号表示,图根点一律用图式3.1.8符号表示。2 居民地及垣栅(1) 房屋以墙基角为准,不得综合,不同性质、不同高度、不同权属的房屋应分割表示。楼房的阳台应准确表示,落地阳台(指最底层阳台和地面直接接触的)楼房主体墙以虚线表示,突出部分按实际位置以实线表示;不落地阳台(指最底层阳台不和地面直接接触)楼房主体墙以实线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附属在楼房等建筑物上的门廊、雨罩等只采集带支柱的;二层以上的突出楼房,底层墙基以实线表示,突出部分按投影位置以虚线表示;居民地内部小于6m2的偏房、单独的小门楼一般不采集,与房屋毗连的小门楼可按房屋综合采集。凡有基础的在建房屋均应采集,并用图式

48、4.1.3符号表示。(2) 二层以上(含二层)的楼房应加注结构性质及层数,注记在建筑物的右下角。对于楼房层数,四周门窗处房檐的净高在2.2m以上的算作一层,低于上述高度的不算一层。测绘信(3) 街道两侧用石棉瓦、塑料制品等搭建的不正规的临时建筑一律不采集。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住宅区内正规的停车棚,大于6m2的要采集,并用棚房符号表示。(4) 室外楼梯要采集(cij),并按图式4.3.4符号表示。地下建筑物的天窗及地下室一般不采集(cij),但大面积的地下商场应采集,用图式4.1.4虚线表示(biosh)出范围,内加说明注记,地下商场的入口按图式5.8.3符号表示。(5) 正规的厕所、牲口房要采集

49、,并加注“厕”或“牲”。永久性的固定垃圾台应采集。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6) 前出厦的房屋两侧有围墙的按房屋符号表示,否则按图式符号表示。有柱的檐廊按图式 b符号表示,拐角处的柱子准确采集,直线部分的柱子适当配置表示。(7) 居民地的围墙一般应采集;与权属界址有关的或沿街道两侧用于亮化的栅栏要采集,当在图上短于1cm时不表示。(8) 加固坎上建有栏杆且无法按真实位置表示时,坎顶线与栏杆线重合表示,栏杆符号上的短线应向岸上地面一侧绘制。(9) 五级以下的台阶一般不表示,但与权属有关的要表示。(10) 实地大于0.5m的门墩依比例尺表示;其他以不依比例尺的符号表示。(11) 单位、村庄

50、要注记名称,当单位名称过长时可注记简称。(12) 门牌号应注记在大门相应的位置,字头朝北或朝西。3 工矿建(构)筑物及其它设施(1) 凡依比例尺表示的烟囱、水塔、纪念碑、塑像、宝塔、微波传递塔等独立地物,按着地的几何图形采集外围轮廓线,以地类界或范围线表示,中间配置符号。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独立地物,符号的定位点应采集在该地物的中心位置处。(2) 宣传橱窗、广告牌一般不表示,但具有方位意义的独立、大型广告牌应表示。(3) 路灯、照射灯一般不表示,但主要道路上的路灯要采集。(4) 居民地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水泥地一律不表示。(5) 工厂内主要的露天设备(包括主要管线)要采集,以反映工厂用地性质。露天设

51、备可只绘出范围,内加注露天设备(图式5.2.9)符号。4 交通及附属设施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各级道路应采集,公路按其技术等级(dngj)代码以图式6.3.16.3.3表示(biosh),并在图上每隔15cm20cm注出公路的道路编号和铺面材料。公路及其附属建筑物,如桥梁、涵洞、路堤(ld)、路堑等以相应的符号表示。无房屋建筑的公共汽车站牌不表示。等级公路应绘出铺面线、路基线,如路边有路沟、路堤等时,路基线可省略表示。(2) 公路桥、铁路桥、高架桥等应按规定表示,桥爪绘在悬空桥面与实地交接处,有桥名的要注记桥名。(3) 公路进入城镇区或通过居民地时,要完整绘出。城区街道的快、

52、慢车道间的隔离栏不表示。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4) 公路平面相交时,铺面与路肩线对应衔接。等级公路与大车路相交时,等级公路铺面线不间断,大车路路边线接在等级公路的路肩线上。(5) 大型企事业单位内的正规(有铺面材料)的内部道路要采集。(6) 大车路宽度变化不大时,一般取其平均宽度绘制。5 管线及附属设施(1) 地面上10KV(含10KV)以上的永久性高压电力线要采集。低压电力线以及通讯线不采集。(2) 电线杆上的变压器、入地线、变电室(所)要采集,并按图式7.1.67.1.8表示。入地符号应垂直于线路的方向绘制。地下的电力线、通讯线不表示。(3) 各种检修井、污水篦子、阀门均不采集

53、。室外消防拴要采集,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测绘(4) 管道只表示架空的和地面上的主干管道,分别用相应的符号表示。架空管道的支柱或墩密集时,直线段上的可取舍,转折处的必须准确采集。多根管道并列时,只表示主要管道,不注记根数,注记主要管道的性质(简称)。建筑物上的管道可不采集。测绘信息网 6 水系及附属设施(1) 人工沟渠以沟渠内侧上边缘为准进行采集,图上宽度大于1mm时用双线,小于1mm时用单线表示,均加流向。沟渠流入河流时水崖线如不在同一平面上,以沟边线和同高的坎边线相接,河流的水崖线要绘完整。人工沟渠内侧不绘陡坎符号。(2) 有堤的沟渠(guq),其堤高出地面0.5m以上时,按有堤岸的沟渠符号

54、表示(biosh)。如堤内侧未成两层的,用单面堤符号(图式8.3.2a)表示;当堤的内侧成两层,顶层堤脚与沟缘间有可通行(tngxng)地段的,用双面堤符号(图式8.3.2b)表示。(3) 道路两侧的护路沟一律用人工沟渠符号表示。(4) 大面积高出地面的养鱼池,外侧用单面堤表示,内绘水线;中间的隔离堤用水线表示。坑塘一律用图式8.2.4右侧的符号表示。(5) 其它水利设施如水闸、滚水坝、拦水坝、防洪墙、输水槽、倒洪吸等均需采集。土堤堤高0.5m以上的才采集,堤顶宽度大于0.5m使用双线堤表示,否则用单线堤表示。测绘信息(6) 河流应采集岸边线。7 地貌(1) 地籍图内不绘等高线,只测绘高程,高

55、程注记点的密度为图上1点/dm2,高程注记至0.1m。高程点一般测绘在道路交叉、路面、较大单位内部的院落内等地形特征点上,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应适当加测高程点。(2) 陡坎、斜坡应区分未加固和加固两种,陡坎是70以上陡峻地段。70以下用斜坡表示,斜坡符号长线应绘至坡脚线位置。(3) 土堆、坑穴要采集,当比高大于1m时量注比高至0.1m。8 植被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 调查区内所有的植被一律按其外围轮廓进行采集,除旱地可以不填充符号,在图外右侧注记外(注记形式为:“图内未加植被注记的耕地均为旱地”),其余一律填充相应的植被符号。图上面积大于5cm2的固定菜地应采集。(2) 花坛一般不

56、采集,但单位内部有标志性的花坛、假石山及主要道路上的条形花坛要采集,用地类界表示。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3) 较大场地上的草坪以实地范围采集,广场、公园内的草坪用天然草地符号表示,内注“草坪”二字。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四)界址点测量1界址(ji zh)点外业数据的采集,一般在各级控制点上利用全站仪极坐标法、交会法或内外分点等方法测定。界址点精度及适用范围见表。类别界址点对邻近图根点点位误差(cm)界址点间距允许误差(cm)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距离允许误差适用范围中误差允许误差一5101010城镇街坊外围界址点及街坊内明显的界址点二7.5151515城镇街坊内部隐蔽的界址

57、点及村庄内部界址点野外数据采集以街坊为单位进行。采集前首先将各级控制点的三维坐标输入全站仪,并进行严格的校对。设置测站,一般以较远的控制点定向(dn xin),用另一控制点或解析地物点作检核,当检核点坐标较差(控制点)小于3cm或(解析(ji x)地物点)小于7cm,高程较差不大于0.1m时,方可进行数据采集。测站点至界址点的距离一般不大于150m。测绘信息网 3.界址点原则上按标志位置采集,若标志不清或无标志以及标志有误时,应及时与权属调查者取得联系,并重新确定其点位。在界址点测量过程中,测量员与立反光镜者要随时取得联系,明确观测位置,以保证观测精度。作业员要经常和仪器操作者进行测点点号的核

58、对,以防界址点号和仪器内的点号不符。4.界址点的编号以街坊为单位严格按照权属调查者提供的“宗地接合图”上的编号编排,为了和其他地物点区别,点号前统一加英文字母“J”。(五)地籍图的编辑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1地籍图的内容应包括各级行政界线、街道(街坊)界线、地籍编号、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宗地用途、土地使用者所有者、地类号(按国土资发2001255号文件执行)和宗地面积等。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2将外业采集的界址点和地籍要素数据,直接传输至微机内,利用MapGIS数字测图模块MapSUV以相应的代码和有关规定进行编辑,形成地籍图图形文件。3地籍要素的分层按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

59、据库标准要求执行,并按建库的要求进行拓扑检查,以满足图形入库的需要。4界址点、界址线的点位、线划绘制尺寸及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地类号和其它名称注记的字体,一律按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5凡图上地物点与界址线矛盾处,要查明原因,并与权属调查者协商处理。6街坊内的宗地编号应和“宗地接合图”上的严格一致,并且不得重号。7权属调查工作底图(d t)上注记的单位名称与权属名称不一致的,以权属名称为准。8对于(duy)界址边长小于0.5m的界址线两端的界址点符号可舍去一个,但应正确(zhngqu)表示界址线的准确位置。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9地籍编号包括街道号、街坊号、宗地号。街道(坊)号注在图

60、幅内适中位置(不得省略),宗地号、地类号必须注在宗地内,如果宗地面积太小可以注在宗地外的空白处。当一个宗地被两幅图或两幅以上的图幅分割时,面积较大的部分应注记宗地号、地类号,面积较小的部分可只注记宗地号,实在注不下时可注在内图廓线外。10地籍图各要素的分层按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要求执行,面状地物必须形成闭合图斑,并按建库的要求进行拓扑检查,以满足图形入库的需要。11各等级控制点、线划绘制尺寸及其它名称注记的字体、字大一律按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测绘信息网 HYPERLINK 第七章 地籍图绘制(一)基本(jbn)地籍图绘制测绘(chu)信息网 HYPERLINK 1 基本地籍图的精度(j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