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_第1页
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_第2页
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_第3页
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_第4页
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疾病的药物治疗要求脑梗死心源性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其他病因病因不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非药物治疗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非心源性梗死的抗栓治疗其他特殊情况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缺血性心脏病的病因两种疾病的预后缺血性心脏病 心绞痛发作 心肌梗死 死 亡(包括猝死) 心力衰竭 其他血管并发症 缺血性卒中 肢体运动的功能障碍 再次发生缺血或出血的风险 死亡 其他缺血性疾病的转换缺血性心脏疾病的分类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STEMI)缺血性心肌病型两种疾病的关系相同的病因导致的不同部位的临床表现上游的心脏疾病可导致颅脑缺血性疾病两种疾病常相互转换首发卒

2、中后各时段的死亡原因010203040506070809010030 d30 d1 y1 y5 y5 y10 y30 d10 y1 y10 y010 y首次卒中后各时段百分比(%)UndeterminedNonvascularCardiovascularRecurrent StrokeFirst Stroke1. Hardie K et al. Stroke. 2003;34:1842-1846.0%10%20%30%40%50%60%70%80%90%100% 30 天30天6个月6个月1年13年35年 死亡比例 (%)未知非血管性心血管再发卒中与首次卒中相关缺血性心脏病药物使用ACEI或A

3、RB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抗凝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P2Y1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Wiviott SD et al NEJM 2007; 357: 2001-15普拉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增强,出血风险明显升高 0510150306090180270360450普拉格雷氯吡格雷天终点事件 (%)12.19.9普拉格雷 氯吡格雷1.82.4CV死亡/ MI / StrokeTIMI大出血风险非CABG相关出血HR 0.81(0.73-0.90)P=0.0004HR 1.32(1.03-1.68)P=0.03 138事件 35事件 NNT = 46 NNH

4、 = 167Wiviott SD et al NEJM 2007; 357: 2001-15既往有卒中/TIA病史的患者(N=518)中发生颅内出血的例数氯吡格雷组0 ( 0%) 普拉格雷组6 (2.3%) (P=0.02)Wiviott SD et al NEJM 2007; 357: 2001-15N=13,457事件 率 (%)HR 1.32P=0.03NNT=167 HR 1.52P=0.01P=0.23P=0.74P=0.002氯吡格雷普拉格雷1.80.90.90.10.32.41.41.10.40.3024TIMI大出血危及生命的出血非致死性出血致死性出血颅内出血RRI32%RRI

5、52%普拉格雷显著增加出血风险既往卒中/TIA的患者服用普拉格雷的临床净获益有害年龄75岁和体重 60 kg的患者无临床净获益合计60 kg60 kg75岁75岁否是0.512有卒中/TIA病史年龄体重危险 (%)+ 54-16-1-16+3-14-13危险比Pint = 0.006Pint = 0.18Pint = 0.36普拉格雷更优氯吡格雷更优*全因死亡、MI、卒中和非CABG相关的TIMI严重出血的复合终点Wiviott SD et al NEJM 2007; 357: 2001-15*全因死亡、MI、卒中和非致命性、非CABG相关的TIMI严重出血的复合终点糖尿病亚组分析:与氯吡格雷

6、相比,非糖尿病患者服用普拉格雷无显著临床净获益*Wiviott SD et al. Circulation 2008;118:16261636. Wiviott SD et al. N Engl J Med 2007;357:20012015.普拉格雷总结TRITON-TIMI 38研究显示,普拉格雷治疗可减少拟行PCI的ACS患者缺血事件 (包括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为非致死性心梗/支架血栓。但两组的总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获益的同时,普拉格雷也显著增加严重出血 (包括致命性出血) 的风险。普拉格雷在非糖尿病患者、年龄75岁的患者、体重24 h 接受PCI治疗者再给90 mg LDACS患者

7、UA/NSTEMI/STEMI PCI, 药物治疗, 或CABG治疗 一经确诊立即给予治疗药物 ( 24 h) ,所有患者均给予ASA 75-100 mg/d,除非不能耐受 一级疗效终点: 血管源性死亡/MI/stroke二级疗效终点: PCI患者的血管源性死亡/MI/stroke; 全因死亡/MI/stroke, 血管源性死亡/MI/stroke/严重再发缺血性事件/TIA/动脉源性血栓栓塞事件; 支架血栓形成; 全因死亡率首要安全性终点: PLATO定义的大出血ASA:阿司匹林; LD:负荷剂量;PLATO = PLATelet inhibition and patient Outcome

8、s trial.30天和随访1年的主要疗效终点CV死亡, 心梗或卒中48260氯吡格雷累计发生率 (%)替格瑞洛HR 0.88 (95% CI 0.771.00), p=0.0450102030随机化时间 (天)5,434.77No. at risk替格瑞洛9,3338,9428,827 8,763氯吡格雷9,2918,8758,763 8,68880氯吡格雷246累计发生率 (%)替格瑞洛090150330随机化时间(天)8,6738,5438,397 7,0286,480 4,8228,6888,4378,286 6,9456,379 4,7512102706.605.28HR 0.80

9、(95% CI 0.700.91), p0.001Wallentin L et al. New Engl J Med.2009;361大出血 主要安全性终点10150K-M estimated rate (% per year)060120180240300360首次给药后时间(天)No. at risk替格瑞洛9,2357,246 6,826 6,5455,129 3,783 3,433氯吡格雷9,1867,305 6,9306,6705,209 3,841 3,47911.612.1氯吡格雷替格瑞洛HR 1.04 (95% CI 0.951.13), p=0.435Wallentin L

10、et al. New Engl J Med.2009;361总体大出血风险:替格瑞洛 vs. 氯吡格雷*Proportion of patients (%); NS = not significant7130K-M estimated rate (% per year)12111098654321PLATO 大出血TIMI 大出血输注红细胞PLATO 危及生命出血致命性出血替格瑞洛氯吡格雷11.611.27.97.78.98.95.85.80.30.3NSNSNSNSNSWallentin L et al. New Engl J Med.2009;361安全性终点:替格瑞洛 vs. 氯吡格雷W

11、allentin L et al. New Engl J Med.2009;361主要疗效终点的亚组差异:既往卒中/TIA、75岁、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以及北美人群无获益Adapted from Wallentin L et al. N Engl J Med 2009; 361:1045-1057.PLATO总体受试人群:预防卒中无明显获益All patients替格瑞洛(n=9,333)氯吡格雷(n=9,291)HR for(95% CI)P值主要终点, n (%) CV死亡 + 心梗 + 卒中864 (9.8)1,014 (11.7)0.84 (0.770.92)0.001次要终点, n (

12、%) 全因死亡 + 心梗 + 卒中 CV 死亡 + 心梗 + 卒中 + 缺血事件 + TIA +动脉血栓事件 心梗 CV死亡 卒中缺血性出血性 不明原因901 (10.2)1,290 (14.6)504 (5.8)353 (4.0)125 (1.5)96 (1.1)23 (0.2)10 (0.1)1,065 (12.3)1,456 (16.7)595 (6.9)442 (5.1)106 (1.3)91 (1.1) 13 (0.1)2 (0.02)0.84 (0.770.92)0.88 (0.810.95)0.84 (0.750.95)0.79 (0.690.91)1.17 (0.911.52)

13、0.0010.0010.0050.0010.220.740.10.04全部死亡399 (4.5)506 (5.9)0.78 (0.690.89)0.001Wallentin L et al. New Engl J Med.2009;361替格瑞洛总结替格瑞洛为非噻吩吡啶类ADP受体拮抗剂。药理学特性独特:原药起效、肝脏活化代谢为非必需环节、起效迅速、停药后血小板活性回复迅速。III期临床试验PLATO结果显示:在ACS患者中,替格瑞洛180mg负荷量+90mg bid的治疗,平均干预11个月,预防缺血事件再发优于氯吡格雷,而总体大出血发生风险与氯吡格雷相当。PLATO试验同时显示出替格瑞洛的一

14、系列不良反应:出血风险升高(尤其是非CABG相关的出血)是最突出的问题;出血外的不良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尿酸、肌酐升高等,提示在真实世界中此药的临床应用前景尚待探讨。替格瑞洛在特定人群中无获益,包括既往卒中/TIA史的患者、75岁老年、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等。ACS口服替格瑞洛的建议CURRENT OASIS 7: 拟行早期PCI介入治疗ACS患者中波立维和阿司匹林最佳剂量的2X2 析因随机化试验OASIS-7研究目的1 CURRENT/OASIS 7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在ACS患者(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计划行早期(72小时之内)冠脉介入治疗者,给予高剂量的波立维是否比标准剂量治疗更有效?临床

15、获益如何?另外,利用2x2析因试验,同时观察高剂量ASA是否比低剂量ASA更有效预防缺血性事件? CURRENT/OASIS 7 还会评估波立维和ASA两个不同剂量组的出血风险AC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1. Mehta SR et al. 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CURRENT/OASIS 7:同一个临床研究解决两个关键问题波立维高剂量 vs. 标准剂量:疗效 (预防缺血性事件)安全性 (严重和其它大出血事件)ASA 高剂量* vs. 低剂量:疗效 (预防缺血性事件)安全性 (严重和其它大出血事件)1. Mehta SR e

16、t al. 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在ACS患者(ST段抬高型或非ST段抬高型),计划在72小时内接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者,本研究将会同时比较1:ACS: 急性冠脉综合征* 高剂量 = 第一天ASA 300mg; 第230天 300325mg/day 低剂量 = 第一天ASA 300mg; 第230天75100mg/day波立维剂量组1* 所有患者同时接受开放标签的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剂量*第1天(负荷量)第 27天(维持量)第 8 30天(维持量)高剂量组8片75mg片剂(600mg)2片 75mg 片剂 (150mg)1片 75mg片剂低剂量组4片75mg

17、片剂(300mg) 和4片安慰剂1片 75mg片剂和 1片安慰剂1片 75mg片剂1. Mehta SR et al. 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疗效终点1一级疗效终点:30天时首次发生的心血管(CV)死亡、心梗(MI)、或卒中的联合终点事件二级疗效终点:首次发生的CV死亡、心梗、卒中或复发性缺血事件30天时的单一疗效终点: CV死亡, 全因死亡, MI, 围手术期MI, 卒中 (缺血性、 出血性或原因不明类型), 再发缺血事件, 紧急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形成。以下仅适用于STEMI患者人群:冠脉造影或出院时(无论何者在先)发现,梗塞(TIMI 0级或1级血流

18、) vs. 开通 (TIMI2级或3级血流) 的梗死相关动脉比例1. Mehta SR et al. 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安全性终点1一级安全性终点: 30天内发生的大出血 (i.e. 严重出血和其它大出血)严重出血:致命性出血血红蛋白下降5g/dl导致低血压需给升压药治疗需要外科手术干预止血 (除外受损血管的修复) 症状性颅内出血需输血 4单位红细胞或等量全血其它大出血:明显致残眼底出血导致视觉受损需要输注2-3单位红细胞或等量全血同时也评估TIMI 大出血和轻微出血风险,以便同波立维的其它临床研究之间比较安全性1. Mehta SR et al.

19、Am Heart J 2008;156:10801088e1.研究设计、流程和依从性25,087例ACS患者 (UA/NSTEMI 70.8%, STEMI 29.2%)拟行早期 (72 h) 介入治疗 拟行PCI缺血性ECG改变 (80.8%) 或心脏标记物 (42%)PCI 17,232(70%)冠脉造影24,769(99%)非PCI 7,855 (30%)无显著. CAD 3,616CABG 1,809CAD 2,430首次症状发生后24小时内随机化入组 (2 X 2 析因):波立维:剂量加倍 (600 mg,继以150 mg/d x 7d ,随后 75 mg/d) vs 标准剂量 (3

20、00 mg 继以75 mg/d)ASA: 高剂量 (300-325 mg/d) vs 低剂量 (75-100 mg/d)有效性结局:30天时CV死亡, MI 或卒中 30天时支架内血栓安全性结局:出血 (CURRENT 定义的大/严重出血和TIMI大出血)主要亚组: PCI v 非 PCI最初7天内波立维 (均值) 7d 7 d 2 d 7d99.8%的患者完成随访依从性:ASA 剂量对比 主要结局和出血 ASA 75-100 mgASA300-325 mgHR95% CIPCV死亡/MI/卒中PCI (2N=17,232)4.24.10.980.84-1.130.76非 PCI (2N=78

21、55)4.74.40.920.75-1.140.44总体(2N=25,087)4.44.20.960.85-1.080.47支架血栓形成2.11.90.910.73-1.120.37TIMI 大出血1.030.970.940.73-1.210.71CURRENT 大出血2.32.30.990.84-1.170.90CURRENT 严重出血1.71.71.000.83-1.211.00ASA 各剂量组间无差异消化道出血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主要结局和各单一终点 标准剂量加倍剂量HR95% CIP交互性P值CV 死亡/MI/卒中PCI (2N=17,232)4.53.90.850.74-

22、0.990.0360.016非PCI (2N=7855)4.24.91.170.95-1.440.14总体(2N=25,087)4.44.20.950.84-1.070.370MIPCI (2N=17,232)2.62.00.780.64-0.950.0120.025非PCI (2N=7855)1.41.71.250.87-1.790.23总体 (2N=25,087)2.21.90.860.73-1.030.097CV死亡PCI (2N=17,232)1.91.90.960.77-1.190.681.0非PCI (2N=7855)2.82.70.960.74-1.260.77总体 (2N=25

23、,087)2.22.10.960.81-1.140.628卒中PCI (2N=17,232)0.40.40.880.55-1.410.590.50非PCI (2N=7855)0.80.91.110.68-1.820.67总体(2N=25,087)0.50.50.990.70-1.390.950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出血(总体人群)波立维 标准剂量N=12579 加倍剂量N=12508危险比(HR)95% CIPTIMI 大出血10.951.041.090.85-1.400.50CURRENT大出血22.02.51.251.05-1.470.01CURRENT严重出血31.51.91.2

24、31.02-1.490.03致死性0.110.13 1.150.56-2.350.71颅内出血0.05 0.03 0.670.19-2.37 0.53输注RBC 2U1.76 2.211.261.06-1.510.01CABG相关大出血0.91.01.100.85-1.420.481颅内出血, 血红蛋白降低 5 g/dL (每输注1U红细胞计算为血红蛋白降低1 g/dL ) 或致命性出血2严重出血+致残或眼底出血或需输血2-3 U3致死性或血红蛋白 5 g/dL, 明显的低血压 +升压剂/手术 , 颅内出血或输血 4 U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PCI患者的主要有效性结局30天波立维标准

25、剂量N=8684%加倍剂量 N=8548%危险比95% CIP 值支架血栓形成2.31.60.710.57-0.890.002 确诊1.20.70.580.42-0.790.001MI2.62.00.780.64-0.950.012MI 或支架血栓形成3.73.00.800.68-0.940.008CV 死亡1.91.90.960.77-1.190.68卒中0.40.40.880.55-1.410.59CV死亡/心梗/卒中4.53.90.850.74-0.990.036天累积危险比036912151821242730波立维:加倍剂量 vs 标准剂量主要结局: PCI 患者波立维标准剂量波立维加

26、倍剂量15% RRRCV 死亡, MI 或卒中结论波立维剂量对比波立维剂量加倍显著地降低了PCI患者的支架血栓形成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率(CV 死亡, MI 或卒中)。在未行 PCI的患者中, 波立维剂量加倍与标准剂量治疗无显著差异 (70% 无明显的 CAD 或因CABG过早停用研究用药)。研究中 CURRENT定义的大出血略有增加,但TIMI 大出血、颅内出血、致死性出血或 CABG相关的出血发生率,在两个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ASA 剂量对比 ASA 300-325 mg 和ASA 75-100 mg两个剂量组的有效性或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临床意义对于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每10

27、00人使用波立维加倍剂量(而非标准剂量)7天,可进一步预防6例心梗和7例支架血栓形成,仅增加3例严重出血,但不增加致死性出血、颅内出血、CABG相关出血或TIMI大出血。未行PCI治疗的患者应持续使用波立维标准剂量方案。ACS口服氯吡格雷的建议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抗栓治疗口服抗凝 Vs 阿司匹林:OAC失败! 口服抗凝 Vs 阿司匹林 :OAC失败!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二级预防中,ASA的疗效是肯定的抗栓协作组荟萃研究287 个随机试验; 135,000 名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用于有血管事件危险的患者血管事件 比值比降低非致死性卒中 25%非致死性 MI 34%血管性死亡15%总血管事件25

28、%Antithrombotic Trialists. Brit Med J 2002; 324:71-86012345年 非糖尿病/ASA非糖尿病/对照糖尿病/ASA糖尿病/对照4495名患者非糖尿病/ASA非糖尿病/对照1031名患者糖尿病/ASA糖尿病/对照RRR:41% RRR:10% NS患者数但阿司匹林对糖尿病病人的疗效降低5. Diabetes Care 2003, 26: 3264-3272.存活曲线 (CV death, MI, IS)PPP trial (Diabetes Care 2003, 26:3264-3272)阿司匹林不能显著降低糖尿病人的血管事件5) CAPRIE

29、波立维75mg 与阿司匹林 用于缺血性疾病高危患者的比较性研究 A randomized, blind, trial of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patients as risk of ischemic events. Lancet, 1996, 348:1329-39 研究设计 标准疗法总是包括阿司匹林, 同时可以包括肝素, LMWH, 随机化后 GP IIb/IIIa 抑制剂, 受体阻滞剂, ACE-抑制剂, 降血脂药物, 和/或 其他由内科医生决定的 治疗或干预 (如 PTCA, CABG).R36月后36月后单用氯吡格雷组氯吡格雷 75 mg 口服

30、 阿司匹林口服单用阿司匹林组 入组 IS 1 星期 6 月 MI 200 mg 100 mg安慰剂(+ASA)*氯吡格雷(+ASA)*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包括ASA)波立维阿司匹林联合用药 脑卒中发生率:阿司匹林 1.4%, 阿司匹林+波立维 1.2%(p=0.00005) 大出血:阿司匹林 2.7%, 阿司匹林+波立维 3.6%(p=0.003) 小出血:阿司匹林 8.6%, 阿司匹林+波立维 15.3%(p0.001) 致命性出血(包括颅内出血)并不增加MATCH研究是迄今为止在卒中复发高危人群中最大规模研究是一项在近期有一过性脑缺血(TIA)或缺血性脑卒中(IS)的病人中,用氯吡格雷预防

31、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研究研究的假设:在最近有脑血管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证据的卒中高危病人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的效果优于单纯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的背景:CURE研究显示,对于不稳定心绞痛(UA)或 非Q波心梗病人,在包括阿司匹林的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有持久和增强效益MATCH研究目的: 氯吡格雷75mg/d加阿司匹林75mg/d与单用氯吡格雷75mg/d对比,预防缺血性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方法: 双盲, 随机, 多中心 (28个国家507个研究中心),前瞻性研究研究人群:在18个月内对7599名患者进行随访纳入标准:最近3个月内有TIA或IS,并至少有1个危险因素(既往IS、MI、心绞痛

32、、糖尿病等)主要排除标准:年龄40岁,有严重并发病,出血危险增加,已安排大手术或血管手术,有ASA或氯吡格雷禁忌症主要终点: 有效性主要终点:是由IS、MI、血管性死亡和因急性缺血性疾病再入院组成的联合终点安全性终点:包括致命性出血、大出血和所有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研究设计多中心、随机、双盲、双平行组研究* 短暂脑缺血发作; 缺血性中风; IS史, 心肌梗塞史, 心绞痛, 症状性周围动脉疾病, 或糖尿病18 个月双盲治疗和随访安慰剂 1 片 o.d.*(n3,800)ASA 75 mg o.d.*Day 16个月随访12个月随访18个月随访,随访结束3个月随访1 个月随访近期有TIA* 或 IS

33、 的高危病人R开始研究用药(n3,800)入组* 所有病人接受氯吡格雷 75 mg 及其它标准治疗入选标准 符合如下入选标准的病人可入组MATCH研究:至少有下列一项危险因素 缺血性卒中史* 心肌梗塞史* 心绞痛史* 确诊 PAD 糖尿病加近期 TIA (所有标准) 局灶性缺血性神经缺陷 神经缺陷持续 24 小时随机分组前3个月内发作* 过去3年内RRR: 6.4%ASA*安慰剂*IS, MI, VD, 因急性缺血性事件再入院累积事件发生率随访月数 0 3 6 9121518在特定的高危脑血管病人加用阿司匹林未显著降低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 所有病人均接受 氯吡格雷及其它 标准治疗 Lancet

34、 , 2004主要终点 (ITT)(p=0.244)1.36 (0.86,1.86)73 (1.9)22 (0.6)大出血 (%)1.26 (0.64, 1.88)96 (2.6)49 (1.3)危及生命的事件 (%)p 值% 绝对差异(95% CI)ASA*(n=3,759)安慰剂*(n=3,781)出血事件的类型 * (%)42 (1.1) 11 (0.3) 40 (1.1)25 (0.7)胃肠道颅内51 (1.4) 21 (0.6)加用阿司匹林显示危及生命的事件及大出血显著增多*“危及生命”的定义: 任何致命的出血事件,或血红蛋白降低 5g/dl,或严重低血压需要给予 inotropes

35、 (出血性休克),或有症状的颅内出血,或需要输血 4单位 RBC或相当容量的全血“大出血”的定义:严重致残 (伴持续性后遗症),或眼内出血导致视力严重丧失,或需要输血 3 单位RBC或相当容量的全血 lancet 2004*所有病人均接受氯吡格雷及其它标准治疗胃肠道MATCH 研究结果的可能解释?非常特殊的人群这组高风险卒中病人的异质性(可能卒中并不仅仅是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来源)抗血小板药物在高风险脑血管病人中的疗效单用波立维可能在这组高风险人群中即可达到抗血小 板治疗的最大疗效MATCH 研究同以前其他研究的结果一致,即提示阿司 匹林对特定的高危人群如卒中或糖尿病病人的疗效比 它在广泛

36、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人群中的疗效要差阿司匹林导致胃肠道出血的危险可能被低估但MATCH研究提示较早期联合治疗有益ASA + 氯吡格雷 更优5945安慰剂 + 氯吡格雷更优至随机分组各时段的符合标准的事件Lancet Neurol 2007; 6: 96169Fast Assessment of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o prevent Early Recurrence FASTER研究 Clop+ASA ASA RR(95%CI) ARR(95%CI) P 14 (71%) 21 (108%) 07(0312) -38%(-9419) 0

37、19 任何 卒中2*2 双盲RCT,预研究 TIA or 小卒中24h所有接受ASA 81mg/d治疗氯吡格雷: 300mg负荷剂量再75mg/d使用 90 d 患者(%)(n=21)3.8% AR (95% CI: 9.41.9; p=0.19) (n=14)10.87.1051015 FASTER:早期联合使用氯吡格雷与ASA 的出血风险n (%)风险差异(95%)P*未用氯吡格雷氯吡格雷(n=194)(n=198)颅内出血021% (-0.4 to 2.4)0.5颅外出血重度01 (0.5%)0.5% (-0.5 to 1.5)1.0中度02 (1.0%)1% (-0.4 to 2.4)

38、0.5轻度01 (0.5%)0.5% (-0.5 to 1.5)1.0所有有症状出血06 (3.0%)3% (0.6 to 5.4)0.03所有无症状出血27 (13.9%)61 (30.8%)16.9% (8.8 to 25)0.0001* Fishers exact test. 94 patients had 124 bleeding events. One patient had two mild events & one severe extracranial bleeding event & was classified as severe for the purposes of t

39、he analysis. The other events were all symptomatic and if a patient had more than one asymptomatic and if a patient had more than one asymptomatic event it was classified as single eventLancet Neurol. 2007 Nov;6(11):961-9. Fast Assessment of Stroke and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o prevent Early Recurrence FASTER结论: TIA或小卒中后再发卒中的风险高,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能可以降低这种再发风险 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