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职教育的现况与发展ppt课件_第1页
技职教育的现况与发展ppt课件_第2页
技职教育的现况与发展ppt课件_第3页
技职教育的现况与发展ppt课件_第4页
技职教育的现况与发展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技職教育的現況與發展俞克維 副教授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暨研讨所系主任兼所長.技職教育的沿革配合經濟建設需求,培育提昇產業專業技術人才。技職教育體系的發展變遷民國42年起 八所省立工業職業學校實施行業教學。民國52年起 大量核准增設公私立專科學校,民國85年起 遴選績優專科學校改制為技術學院,民國86年起 將績優技術學院改名為科技大學。目前有科技大學28校,技術學院46校,專科學校19校。如今技職教育已胜利培育高等技術人才技職學制亦已從專科部、大學部發展至研讨所碩士班及博士班。如今技職教育已然成為第二條教育的康莊大道。.我國高等教育的數量.我國高等教育的數量公立私立小計普通大學3535

2、70技專校院19(8+8+3)75(14+46+12)94小計54107164.九十四學年度技職體系校數校制校數(九十二)科技大學28(17)技術學院47(53)專科學校19(16)職業學校261(170)資料來源:技職校院課程資源網.科技大學(28所)大仁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中台科技大學建國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高苑科技大學聖約翰科技大學台北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嘉南藥理科技大學台灣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輔英科技大弘光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正修科技大學崑山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明新科技大學清雲科技大學龍華科技大學虎尾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嶺東科技大學南台科

3、技大學.技術學院(45+1所空軍航校)大漢南榮醒吾國立勤益 中國 (94改科大)德明北台科學國立台中 澎湖 (94改科大)中州 台北護理學院和春聖約翰 (94改科大)中華 金門 黎明 嶺東 (94改科大)中華醫事學院屏東商業 台南女子 高苑 (94改科大)元培科學 國立高雄餐旅學院美和 大仁 (94改科大)文藻外語學院崇右 遠東高鳳 (93年新設)亞東 景文 南開親民 (93年升格)東南 華夏 致理 中台醫護 (94改科大)長庚 慈濟 大華 東方永達 南亞僑光育達商業環球大同吳鳳國立台北商業蘭陽原復興工商專校修平 原樹德家政專科學校經國管理暨健康原德育護理專科學校德霖原四海工商專校.專科學校(

4、19所)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耕莘護理專校台灣戲曲專校樹人醫護管理專校馬偕醫護管理專校中國海事商業專校敏惠醫護管理專校臺灣警察專校臺灣觀光經營管理專校台南護理專校高美醫護管理專校親民工商專校 (93升格)仁德醫護管理專校馬偕醫護管理學校國立台中護理專校慈惠醫護管理專校育英醫護管理專校崇仁醫護管理專校 聖母醫護管理專校 新生醫護管理專校 .教育中心的理念適性揚才迎向全球扶助弱勢提升品質終身教育.施政主軸(1/2)現代國民提升語文才干平衡人文科技強化多元與普世價值台灣主體發揚台灣特征尊重多元文化引領國力升級.施政主軸(2/2)全球視野推動教育國際化發揮創意展現特征擴大雙向留學社會關懷扶助經濟弱勢輔助學

5、習弱勢縮短區域弱勢強化責任教育.當前教育環境分析國際環境分析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需求數位化時代學習型態轉變全球化時代國際競爭猛烈國內環境分析人口結構轉變的問題學校擴增後學生素質提升的壓力教育鬆綁後體系的調整.高等教育學生人數統計.近年各級學校畢業生人數統計 單位:人學年度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專科大學(學士)85868788899091346,756310,968304,850317,847317,581326,223318,718379,271364,455347,744336,893302,767300,235313,54979,35884,01789,575101,686105,488112,

6、596124,739162,641159,237158,553152,580143,376134,013114,041107,626114,182120,886129,507126,916123,317110,20874,25585,80287,421100,171117,430146,166208,659.92學年度各級學校各年級學生人數 五專二專35,364人532,156人55,154人430,377人50,358人325,819人高職102,903人綜合高中24,940人高中121,612人223,317人104,528人26,478人129,416人118,967人114,898人3

7、0,612人141,929人國民中學三年級314,584人二年級324,765人一年級317,936人國民小學六年級316,946人五年級321,380人四年級319,143人三年級319,311人二年級320,022人一年級315,989人.普通大學招生錄取概況.技專校院招生錄取概況.出生人口數與國小新生預估人口數.歷年臺灣地區人口出生統計 04歲 Years合計0歲1歲2歲3歲4歲1,173,278199,555219,478232,376247,063274,806613,104103,860115,463121,699128,963143,119560,17495,695104,015

8、110,677118,100131,68759歲 Years合計5歲6歲7歲8歲9歲1,508,497295,277278,246286,588323,636324,750785,918154,399144,982149,193168,521168,823722,579140,878133,264137,395155,115155,9271014歲 Years合計10歲11歲12歲13歲14歲1,611,402321,890323,384325,277320,097320,754840,095167,113168,299169,113167,300168,270771,307154,77715

9、5,085156,164152,797152,484內政部統計處,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九月底.高中職校數與學生數比較表學校數結構比高中職學校數:高中學校數近十年來呈逐年增加趨勢,由83學年之196所增至92學年之308所;至於高職近幾年來配合綜合高中之推動轉型,致學校數漸趨減少,至92學年降至164所。高中職學校數結構比由83學年之49:51調整為92學年之65:35。 高中職學生數結構比 由83學年之32:68調整至92學年之55:45。.93學年度高中職校畢業生人數表普通高中119,285綜合高中25,832職業學校99,107高等教育招生人數總計244,224202,061.後期中等教育的現

10、況學制高中高職(含高中附職)綜合高中完全中學五專(前三年)分流機制分流專業分流課程分流.後期中等教育的問題後期中等教育定位的問題後期中等教育分流的問題生源缺乏的問題教育市場化的問題教育資源及品質的問題學校特征的問題教育社區化的問題學校轉型的問題學校退場的問題畢業生出路的問題.當前後期中等教育政策營造適性學習環境調整中等教育體制發展學校重點特征改進多元入學方案促進教育機會均等改革學校教育課程結合產業培育人才加強社區資源整合建立終身學習社會放眼國際人才培育.近年後期中等學校校數統計 單位:校學年度高中高職五專綜合高中84858687888990919293 20621722824225327729

11、53023083?20320420420119918817817016616174706153362319151514018446479125149143159151.高職畢業生升學率.高職畢業生升學率年 度當年度畢業生升 學 人 數升學率合計四技日間部四技夜間部二、三專進修學校83152,886 24,802 1,866 148 22,263 525 16.22 84157,580 28,116 1,843 102 24,306 1,865 17.84 85157,930 27,976 2,833 168 23,643 1,332 17.71 86162,641 37,934 3,930 1

12、72 31,677 2,155 23.32 87159,237 39,402 5,878 190 31,313 2,021 24.74 88158,553 48,338 11,012 76 33,166 4,084 30.49 89152,580 58,641 18,310 245 35,676 4,410 38.43 90143,376 59,963 28,177 588 28,507 2,691 41.82 92114,041 71,446 38,695 7,138 22,320 3,293 62.65 .技專校院招生錄取概況.來源: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歷年應屆與非應屆

13、報考人數分析統計圖.歷年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各類別或群組報考人數統計類別或群組90學年度91學年度92學年度93學年度94學年度海事類1,0121,018443447417水產類461363409.學年度:94年級實際班數學生數一年級9331二年級9303三年級9261現有海事職校海事相關類科學生數.高職的轉型方向(1/2)維持現行職校體制進行精緻化的加深加廣教學以及配合產業需求依據社區需求進行類科調整:減班併科、減班增科、調整課程及科名配合社區化需求,逐渐添加基礎學科比重,為轉型綜合高中做準備轉型為綜合高中維持高職型態兼辦高中普通科高職兼辦綜合高中 .高職的轉型方向(2/2)改制為專科學校轉

14、型為大學附屬學校改制為社區學院其他發展方向兼辦職訓中心加強進修學校加強實用技艺學程加強建教协作.技職教育的目標變遷傳統的技職教育目標單純學習一技之長,以便畢業後順利就業,因技術變化性較小,家財萬貫,不如一技在身仍很可靠。因技術需求快速轉變,如今技職教育需求提供的更多一技之長已需逐漸增為第二專長,畢業也被進修及終身學習所取代,知識經濟及終身學習逐漸构成技職教育的主軸。.技職教育的目標變遷教學方式必須因應時代的變遷由於網路時代的機動及易於整合的的特性,集結各單位數位學習資源提供整合性學習環境已成為當今的必要的措施。各校/單位應研擬其本位課程,為各項課程建立本位價值,才干以特征化的教學單元整合出整體

15、教學社會資源。.技職教育(高職階段)的姿态社會產業結構變遷人力素質提升高職畢業生升學比例逐年上升高職畢業生繼續升學的比例達到62.7%就業比例只需百分之22.5%顯見高職教育已逐漸變成升學導向,這種現象讓高職課程無法彰顯技職教育的特征。 .技職教育(高職階段)的姿态教育目標:職業品德及價值觀念有待培養。 設科規劃:設科太多太細且過早分化,設科與人力規劃未能配合,高職、二專、技術學院之科系與課程未作適切銜接。 課程架構:每學期教學科目多達十數科,學生負擔沈重;必修科目比例太高且缺乏彈性;選修科目未確實實施。 教學時數:每週授課時數高達3638節,使學年學分制難以實施;各科授課時數無法依地區特性及

16、學生需求作彈性調整;實習課程時數太少,無法達成培育基層技術人才的教育目標。 .技職教育(高職階段)的姿态課程大綱:部分專業科目內容過於艱深,不易教學;課程大綱與企業界需求無法完全配合;高職與大學的專業科目內容重疊頗多;課程修訂委員的代表性不夠;課程標準修訂未經實驗修正即全面實施,過於急就章; 各科目課程大綱未與其他科目做適當的橫向配合。 .技職教育(高職階段)的姿态教材內容:專業理論與實習科目間之統整性缺乏;教材內容未隨科技進步與社會變遷改進;專業實習內容不夠實務化,缺乏企業人士之參與;稀有類科缺乏教材。 .技職教育(高職階段)的姿态教學實習:升學考試嚴重領導教學,聯考不考之科目不受重視;課程

17、標準修訂後,教師授課時數未作合理調整。 設備缺乏:硬體設備無法與科技同時並進,學生所學習之技艺不能有效配合企業之需求 .技職教育(銜接大學階段)的姿态高中生可用學科才干測驗成績申請就讀技專校院,但高職生無法以技專校院統一入學成績進入普通大學高中生進入技專校院,專業知能不如普通高職畢業生,高職生在校學習以實務為主,進入普通大學讀書,則基礎學科才干又不如高中畢業生呵斥教學與學習的困擾招生來源多元(學生背景不一)。.技職教育(銜接大學階段)的姿态技職教育定位不明,面臨與普通教育區隔或合流的問題 技職教育學制過於複雜,缺乏橫向轉銜機制 教育內涵與品質有重疊及落差之憾。而部分科技大學都設有碩士班及博士班

18、,功能幾乎與普通大學無差別。 綜合高中成長迅速,模糊後期中等教育學制定位 由於政策及經費補助誘導,私立學校積極辦理綜合高中;公立學校限於師資結構,辦理意願不高綜合高中是為有才干升學的學生而設計,私立高職大部份學生畢業後傾向就業不適合辦理綜高构成該辦的學校無意願,不該辦的學校卻又積極辦理。綜合高中的學制定位以及與高職的比例宜再詳加評估。 .技職教育(銜接大學階段)的姿态技職教育特征流失,學生專業才干缺乏 技職教育課程缺乏專業導向,無法落實學校本位課程 各校設計之課程,僅為升學考科及校內教師專長而設計,未落實學校本位課程設計之原意。在大學自主的前提下,各技專校院採自主式的課程設計,致使高職、專科、

19、技術學院縱向銜接困難。 技職教育師資實務缺乏,與產業需求產生落差 教師才干與教學內容與普通大學無異,技專校院無法發揮實務導向的特征 .技職教育(銜接大學階段)的姿态產學协作效果不彰,教學內容與產業脫節 技專校院未重視實務教學,研發才干缺乏,與產業界之需求落差甚遠,學校與企業界之關係不易開展 技艺證照缺乏權威性,與產業界等待有落差 .技職教育的內涵與特質高科技及高知識性教育對技職教育的衝擊高科技的主要內涵為產業自動化、資訊化及創新改良,而其主要特質則為高知識、高科技及高產品附加價值,面對高科技及知識經濟的時代,技職教育的價值难免遭到衝擊與質疑。教育重點理論與實務何者為重知識經濟的內涵包含理論開發

20、與實務應用範疇。理論探討的最終目的是應用,二者分工协作相輔相成。.技職教育的內涵與特質技職教育強調實務應用技職教育教育重點強調實務應用,其價值及方向是無庸置疑的,其對社會人類的貢獻,亦絕不亞於理論開發。實務應用更著重於學生技術的訓練、標準與評量認證。技職教育為台灣產業界技術提升的主要基石。.多元化時代趨勢因應我國参与WTO之後國際化競爭的趨勢面臨國際化競爭的壓力,必須訓練具國際競爭力的專業人才。外語才干的加強,厚植未來學習新知的才干,提昇競爭力。並強化國際化基礎學科新知的學習及國際標準的掌握。以技艺檢定及國內外業界認證標準,訓練具專業素養人才。.多元化時代趨勢學習方式的變遷企業界對於不斷產生的

21、新技術更新:在職訓練頻繁且本钱提高。網路科技的快速發展:網路已是資訊获得及學習行為的主要工具。國外教育訓練機構及業界專業訓練廠商紛紛進入台灣教育市場,添加教育市場競爭性。独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教師不可故步自封,承襲傳統教學方法,應善用科技滿足當代之學習需求。.多元化時代趨勢職業品德及敬業精神亦為競爭力的要素除技術才干外,良好職業品德及敬業精神的情操亦為工程人員重要的根本素養,也為國際競爭力的一環。人的互動教學與以身作則的教學實務亦不可偏廢。.多元化時代的技職教育因應善用新科技滿足學習需求網路及資訊科技為教育單位須善用的工具。提供快速經濟的學習資源,防止學習的時間及經費的浪費。以網路科技延伸學

22、習時間,跨越空間限制。以資訊平台的整合,集結完好教學資源。.多元化時代的技職教育因應教育市場的定位與本位課程的重要性教育單位所共同提供的整體學習環境,為社會進步的動力。教學單位更應重視本位課程的設計,以成為整體電子化教學大環境的基石。各單位課程須有標準及特征,才干呵斥整體學習環境的多樣性、完好性及競爭性。.多元化時代的技職教育因應教學單位的因應變遷教師對於教學內容的設計及教學目標須更加清楚定位。教師對於資訊工具的掌握與善用須不斷提升。技職體系教學須與產業需求緊密結合。.技職教育不會消逝 但應隨時代提昇 教育是為全民服務,就像我們老祖宗所強調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社會也應給技職教育較高的評價,適

23、合技職教育的學生也應有他本人的路。 技職教育不能够會消逝,但是需隨著時代演變。 以前的技艺不是不再需求了,而是不能停滯不前。技職教育能否會退場,就看它能否才干爭上游了。 .技職教育的現況與發展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本位課程的設計與實現俞克維 副教授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輪機工程系暨研讨所系主任兼所長.課程發展理論1.不同角度的論點教育哲學可以引導課程不同的發展。2.課程發展理論多元,各有其學理之依據。3.在課程發展過程中,參與人員及應考慮層面非常龐雜,任一課程發展方式甚難獲得全部課程參與人員之認同。 .技職校院課程規畫理念實務導向升學導向目標導向才干導向生涯發展導向.課程的意義是一切教學科目的總

24、稱是學習經驗總合具計畫目的性包括虛無課程.學校本位課程的定義定義一是學區內家長、教師、學生、行政人員等,經由討論、計畫、試驗及評鑑的過程,發展適合每個特定學校學生的課程战略,而課程將會引起學生學習興趣、主動參與,並由教師盡其所能的執行。Eggleston1980.定義二以學校為中心,以社會為背景,透過中央、地方與學校三者權力責任再分配,賦予學校教育人員權責,由學校教育人員結合校內外資源與人力,主動進行課程的計劃、實施與評鑑。 黃政傑民74.定義三指學校為達成教育目的而去解決教育問題,以學校為主體,由學校成員如校長、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家長與社區人士主導,所進行的課程發展過程與結果。 張嘉育民

25、88.現行的定義所謂學校本位課程係指各校在法規授權範圍內,衡量學校條件及校外資源,針對學生需求、社區需求,融入辦學理念發展校系訂課程,以求學校教育目標及辦學特征的實現。.學校本位管理 (SBM)學校本位管理 (SBM) 校基管理或稱以學校為中心的管理意指學校管理的任務,依據學校本身之特徵與需求,有效率地運用資源實施教育活動。.根本內容包括學校層級的自治 (school-level autonomy) 和 分享作決定(shared decision making)兩部份。.學校本位管理School-Based Management, SBM係美國一九八年代學校改革運動中最普遍的战略之一,強調學校

26、為教育決策最根本的單位。SBM 能否為最正确的發展战略? .美國學校行政人員協會AASA、全國小學校長協會NAESP)和全國中學校長協會NASSP) 於一九八八年共同指出學校本位管理具有以下各項優點: .(一)正式認可在學校任職的教育人員從事有關教學改進的決定。 (二)提供教職員以及社區人士參與決定的機會。 (三)能提高教師的士氣。 (四)學校本位管理強調學校決定的績效責任。 .(五)學校本位管理配合學校發展教育目標並予以經費和指導的援助。 (六)學校本位管理能有效培育學校各層級的領導者。 (七)學校本位管理能增進溝通的質與量,並能增進各校的行政彈性,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引發學生更多的創意。

27、 .一貫課程推動的歷史回顧與成果-186年教育部乃於第340次部務會報中,由部長交議規劃技職教育體系一貫課程 。87年召開我國跨世紀技職體系一貫課程專案第一次委員會,即開始推動技職體系一貫課程之規劃任务。87年設立綜合規劃組協助教育部做規劃、協調和彙整的任务,並由師大李隆盛教授任綜合規劃組簡稱綜規組召集人。 87-88年,教育部共委託三十四個技職專案計畫,針對技職教育體系之類科、課程與配合措施提出改革方案。.一貫課程推動的歷史回顧與成果-289-90年,教育部、六類技職教育課程發展中心含工業類、商業類、農業類、家政類、海事水產類、醫護類、十八個課程委員會含十七個群與普通科目組,以及技職體系一貫

28、課程綜合規劃組,共同組成團隊網絡,並開始研擬各群之課程綱要草案。89-90年,各類課程中心亦針對所屬之責任群,提供諮詢輔導與溝通協調之任务。.一貫課程推動的歷史回顧與成果-391年技職教育一貫課程則針對課程綱要開始進行課程模擬任务,模擬學校共十九所,含括高職學校、專科學校、技術學院,以及科技大學,各校之模擬任务共分為三大階段進行,並於年末提出成果報告。91年度針對模擬情況進行課程綱要草案之修訂92年特規劃辦理技職體系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研討會,分享九十一年度對於技職體系一貫課程的模擬與成果。.一貫課程的規劃理念-1一、高職課程之多樣化應予一定,技職一貫之規劃應對準高職之發展,鼓勵課程的多元化與彈性

29、化,結合綜合高中的擴展,賦予學生適性的學習管道並落實社區化資源共享的精神。二、高中、綜合高中、高職課程之橫的聯繫應以學術學程和職業學程的完好性為考量,設計後期中等教育應有的共同基礎課程。規劃中之一貫課程應將重心放在高職課程的規劃,具體落實規劃學群的課程統整概念、強化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精神,並將課程評鑑列為學校評鑑項目之一。三、高職、五專、二專、四技、二技課程之縱的聯繫應從各校建立發展特征開始,建立上下游學校夥伴關係,授權專科學校課程自主,並提昇高職基礎課程教學效果,以強化縱向課程的聯繫與統整。.一貫課程的規劃理念-2四、職訓與職教之設計部份,職業訓練應由手藝教學提升為技藝再提升為技艺乃至科技教

30、學。各技職學校應協助企業界和政府加強職業訓練以降低失業率並加強經濟的復甦。五、技職教育應強調全人教育,祇有把專才教育加上通識教育才是全人教育。六、技職一貫課程應提供課程指引,以方便教師發展課程和實施教學。課程修訂應廣邀企業界人士及高職教師、技職教育行政人員參與。課程發展中心資源應讓更多教師瞭解與利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目標 1.達成教育目的2.改進學校的課程問題3.回應外部壓力或教育當局的規範4.滿足學生的需求5.提供適切的產業人力.建立系科本位課程發展機制目的建立學校系科本位課程發展機制,替代以教師為本位的課程發展機制,縮短或解決技專校院所培育人才與業界所需人才之間,在質與量上之落差,平衡

31、人才供需。學校透過系科本位課程發展機制,確立系科之產業定位,發展特征課程,強化學生就業與升學知能,落實技職教育務實致用之教育目標。 .具體目標 透過產業發展、畢業生就業發展及本校優劣勢分析,確定系科畢業生未來發展之區域或全國的產業定位。透過任务才干分析及將其轉換為專業智能分析,具體訂定系科學生所應具備之中心專業才干、職場所需才干及通識才干。依據系科所應具備之才干,規劃課程、調整師資、改變教學战略等,以提升教學品質及學生未來發展才干。透過產學协作改變人才培育的方式,並充分利用產業界資源,突破系科資源之限制。.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目標強調體系間的銜接及與就業的接軌使同學的學習拾級而上,不重複,更對焦

32、不同層級人力的需求,讓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感覺只需更精進,更開闊,而不會在原地打轉。跳脫了傳統課程的規劃方式,從課程的設計開始到教學的實施與評鑑,都要求業界的參與,使學生的學習和業界對焦,讓業界的需求和同學的學習沒有落差.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組織校課程委員會或課程規劃小組群課程及普通科目課程研讨小組各科教學研讨會.課程實踐的歷程課程規劃發展設計課程實施課程評鑑.課程實踐的歷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程序 準備階段战略規劃階段課程發展階段教學規劃階段實地階段評鑑階段.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例如課程發展階段普通科目規劃1.各學科提出課程 評估建議表2.規劃各領域學分 數3.提出普通科目課 程檢核表4.擬定一科目

33、名稱 及學分數專業科目規劃1.各科提出課程評估 建議表2.擬定群共同中心科 目及學分數3.提出群課程科目檢 核表4.擬定專業科目名稱 及學分數科目整合訂定各科目一覽表訂定非正式課程規劃表.高職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應考慮的要素配合國家發展需求結合地區產業特征考量產業結構人力需求技專校院科系發展與考科的趨勢符合目前求職求才現況結合學校發展特征與中長程發展目標目前其他學校設置情形與招生情形以及鄰近國家人力情形等要素.課程未能連貫、統整和適切的缘由 2.1沒才干標準引領1.1有些科系招生條件過廣 2.2沒持續發展機制 1.2招生方式偏試 2.3較重視依學校層級修訂 2.4未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3.1沒常

34、設專責機構4.1過於供應者導向 3.2沒專業督導編制 4.2範圍太窄或太寬 4.3調適機制不夠靈活技專校院招生課程發展程序課程發展組織類科設置.課程規劃的原則一、兼顧升學與就業的進路目標。二、發展先廣後專與延後分化的課程體系。三、以科系為發展課程的單位。四、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的基礎。.技職一貫課程規劃的理想 期望確保一切學生:(1)具有在全球市場競爭所需的基礎、職業、就業和科技知能;(2)获得業界認定及廣為接受的才干證明;(3)備妥在當前及未來職場中就職和發展所需才干;(4)擁有終身學習所需的知能。 .技職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一、課程應連貫、統整、適切。二、課程應能確保學生具備關鍵才干。三、課程應

35、切合新世紀技職教育的任務。.課程規劃高職新課程的規劃理念-1產業性 (人力)定位性 (目標)變遷性 (科技)銜接性 (縱橫)文化性 (價值)生計性 (職業)重視課程縱向連貫與橫向統整兼顧科技新知及國際事物,跟進就業市場變遷潮流。重視人文及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兼顧學生需求及學生進路。確立多元的教育目標,兼顧學生的多元發展。專業才干的培養,著重務實的教育中心.課程實施人性化 (內涵)生活化 (學習)生動化 (教學)適切化 (評鑑)教具的改革與設計依據職業學校成績调查辦法,同等注重學生的各類課程評鑑。課程內涵更注重學生的學習才干,防止艱深的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態度為首要。減少專業科目的比例,添

36、加人文、活動課程的比例,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是很生活化的。課程中應加強以下內容之融入:職業平安衛生、安康教育、環保教育、生涯規劃、品德教育、價值廓清、兩性關係、生活教育、休閒教育、法治教育.培養學生關鍵才干1.蒐集、分析及組織資訊的才干;2.溝通觀念及資訊的才干;3.計畫及組織活動的才干;4.與他人协作及在團隊中任务才干;5.運用數學概念及技巧的才干;6.解決問題的才干;7.運用科技的才干。.高職課程規劃未來的能够方向部訂課程減少,校訂課程添加添加選修課程,利於學生生涯發展訂定校訂科目,促進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訂定科系中心科目,利於學校發展特征.高職課程規劃未來的能够方向強化關鍵才干未來學生所需關鍵才干大約佔50%70%,專門才干則佔30%50%。考慮一、二年級應加強關鍵才干的部分,到三年級再加強專門才干,針對不擅長笼统、理論性思索的學生,要滿足他們的需求,應另設計教材,結合職場知識,傳授於學生。.高職課程規劃未來的能够方向將課程開設成升學與就業兩種導向之課程,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