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教学内容_第1页
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教学内容_第2页
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教学内容_第3页
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教学内容_第4页
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ADS2008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设计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了仿真软件ADS的运用,然后根据滤波器设计的数学理论模型,运用仿真软件ADS进行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仿真,主要介绍了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将集总参数转换为分布参数Richards变换,利用双口网络演变而来的单位元件矩阵,论述了传输线结构之间的相互变换规则,即Kuroda规则。以及微带线滤波器的设计,同时借助ADS软件对所涉及的低通滤波器进行了仿真和优化,最终得到比较理想的滤波器。关键字:低通滤波器,巴特沃斯,微带滤波器

2、,ADS.目录HYPERLINKl_Toc123641绪论PAGEREF_Toc123641HYPERLINKl_Toc108781.1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概述PAGEREF_Toc108781HYPERLINKl_Toc305281.2课程设计的意义PAGEREF_Toc305281HYPERLINKl_Toc99121.3课程设计的目的PAGEREF_Toc99121HYPERLINKl_Toc15342设计方案2HYPERLINKl_Toc55942.1设计要求2HYPERLINKl_Toc109102.2方案选择2HYPERLINKl_Toc286552.3Richards变换原理2HYP

3、ERLINKl_Toc20602.4Kuroda恒等式变换3HYPERLINKl_Toc53223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4HYPERLINKl_Toc145123.1设计过程4HYPERLINKl_Toc150423.1.1创建工程4HYPERLINKl_Toc260533.1.2滤波器设计向导工具的使用4HYPERLINKl_Toc45993.1.3集总参数滤波器转换为微带滤波器5HYPERLINKl_Toc221083.1.4kuroda等效后仿真8HYPERLINKl_Toc75693.2原理图优化与仿真9HYPERLINKl_Toc123893.3版图生成与仿真PAGEREF_Toc123

4、8910HYPERLINKl_Toc230274总结PAGEREF_Toc2302713HYPERLINKl_Toc12786参考文献PAGEREF_Toc12786141绪论1.1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概述巴特沃斯滤波器是HYPERLINK/view/8553898.htmt_blank电子滤波器的一种。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通频带的频率响应HYPERLINK/view/400.htmt_blank曲线最平滑。这种滤波器最先由HYPERLINK/view/3565.htmt_blank英国工程师斯替芬巴特沃斯(StephenButterworth)在1930年发表在英国无线电工程期刊的一篇论文中提

5、出的。巴特沃斯滤波器的特点是HYPERLINK/view/141526.htmt_blank通频带内的频率响应曲线最大限度平坦,没有起伏,而在阻频带则逐渐下降为零。在HYPERLINK/view/29246.htmt_blank振幅的对数对角频率的HYPERLINK/view/1935795.htmt_blank波特图上,从某一边界角频率开始,振幅随着角频率的增加而逐步减少,趋向负无穷大。一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衰减率为每倍频6分贝,每十倍频20分贝。二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衰减率为每倍频12分贝、三阶巴特沃斯滤波器的衰减率为每倍频18分贝、如此类推。巴特沃斯滤波器的振幅对角频率单调下降,并且也是唯一

6、的无论阶数,振幅对角HYPERLINK/view/2434449.htmt_blank频率曲线都保持同样的形状的滤波器。只不过HYPERLINK/view/141368.htmt_blank滤波器阶数越高,在阻频带振幅衰减速度越快。其他滤波器高阶的振幅对角频率图和低级数的振幅对角频率有不同的形状。根据电路理论,滤波器的种类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及带阻四种而归一化低通滤波器是一个基本的结构单元,所有四类滤波器都可由此导出。对于频率较低的射频滤波器可采用分立元件实现,频率的提高意味着波长的减小,而工作频率超过500MHz时,由于工作波长与滤波器的物理尺寸相近,电阻、电容和电感这些元件的电响应将开

7、始偏离它们的理想频率特性,从而造成了多方面的损耗并使电路性能严重恶化。因此,实际滤波器的设计必须将集总参数元件变换为分布参数元件。1.2课程设计的意义微波滤波器是一个二端口网络,它通过在滤波器通带频率内提供信号传输并在阻带内提供衰减的特性,用以控制微波系统中某处的频率响应。典型的频率响应包括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特性。微波滤波器实际上已经应用与各类型的微波通信、雷达测试或测量系统中。微波滤波器的理论和实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几年。滤波器设计的镜像参量法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发的。使用镜像参量法设计的滤波器,由较简单的二端口滤波器节的级联构成,以便提供所希望的截止频率和衰减特性,但不能提供在整

8、个工作范围内频率响应的具体性质。所以用镜像参量法设计滤波器虽然程序是相对简单的,但为了达到所希望的结果,常常必须迭代多次。一种更现代的过程成为插入损耗法,该方法采用网络综合技术设计出有完整的特定频率响应的滤波器。AgilentADS(AdvancedDesignSystem)是在HPEESOF系列EDA软件基础上发展完善起来的基于矩量法仿真的大型综合设计,是美国安捷伦公司开发的大型综合设计软件,其强大的仿真设计大大提高了复杂电路的设计效率,使之成为设计人员的有效工具。该实验采用插入损耗法,使用ADS软件中传输线分析综合工具计算微带线的宽度和长度,最终实现滤波器的综合和仿真。通过这种具有普遍性的

9、实验方法的学习和实践,可把书本的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工程研究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3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微波滤波电路的原理及设计方法。2学习使用ADS软件进行微波电路的设计,优化,仿真。3掌握微带滤波器的制作及调试方法。2设计方案2.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使之满足下列技术指标。输入、输出阻抗为50欧姆;截止频率为3Ghz;3.9Ghz时损耗不小于15dB。方案选择利用ADS自带的集总方式得出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阶数,之后直接利用集总生成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然后用Richards变换和k

10、uroda规则转换把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中的电感、电容转换为微带线。2.3Richards变换原理为了将集总参数元件变换成分布参数元件,Richards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变换,该变换可将一段开路(短路)传输线等效于分布的HYPERLINK/info/4889.html电感(HYPERLINK/info/14.html电容)元件。由传输线理论知,一段特性阻抗为Z0的终端短路传输线具有纯电抗性输入阻抗:其中为电长度,为了使它与频率的关系更加明显,它也可以用以下方法来表式。若传输线的长度为08,而相应的工作频率为,则电长度可表示:其中为传播常数,vp为相速度,为归一化频率,将(3-3)式代人(3-2)式

11、,则电感性集总参数元件可以用一段短路传输线来实现:同理,电容性集总参数元件也可以用一段开路传输线来实现:利用Richards变换可以用特性阻抗Z0L的一段短路传输线替代集总参数电感,也可以用特性阻抗Z01C的一段开路传输线替代集总参数电容。由于传输线的长度选为08(也可选为04),变换过程将集总参数元件在0,)区间的频率响应映射到0,4)区间,以及正切函数的周期性,使频率响应被限制在0,2)区间。在将集总参数元件转变成传输线段时,要分解传输线元件,也就是要插入单位元件(UE)来得到可以实现的电路结构。单位元件的电长度为:特性阻抗为ZUF。单位元件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端口网络,根据二端口理论,对于长

12、度为,阻抗特性为ZUE,传播常数为,其HYPERLINK/stock-ic/ABCD.htmlABCD参量表达式为:(3-6)2.4Kuroda恒等式变换使用Richards变换后得到的滤波器实现方式需要使用远端短路的串联短截线。如果不用同轴传输线这类辅助手段,要在印制电路板上实现这些短路短截线是极其困难的。Kuroda恒等式允许将串联短截线变换为并联短截线,反之亦然。这是一个精确的变换,而不是一个逼近。这个变换需要引入一个被称为“单位元件(UE)”的构建模块。UE是一段在f1处长度为,归一化特征阻抗为1的传输线。(a)和(b)演示了如何应用Kuroda恒等式完成串联短截线和并联短截线的互换。

13、图2.2(a)串联短截线到并联短截线图2.3(b)并联短截线到串联短截线3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3.1设计过程3.1.1创建工程运行并打开ADS主窗口,然后创建一个滤波器工程,命名为“Butterworth_Prj”选择长度单位为millimeter。3.1.2滤波器设计向导工具的使用(1)打开“Butterworth_Prj”工程,建一名为“lowpass”原理图,执行菜单【DesignGuide】【Filter】,选择“FilterControl”项,弹出对话框。(2)单击图标,在“FilterDG-All”面板中选择一个双端口低通滤波器模型,回到滤波器设计向导中,打开“FilterAssis

14、tant”标签页,滤波器类型选“MaximallyFlat”,即最平坦响应,也称巴特沃斯响应。在设计向导中输入滤波器参数如图;FirstElement选为“Series”,即第一个元器件是串联元器件,然后单击【Redraw】就可看到切比雪夫响应曲线,如图3.1所示。图3.1巴特沃斯相应曲线(3)返回原理图,双击滤波器元器件查看参数,属性选“SetAll”单击【Apply】,然后【OK】,此时滤波器所有参数都显示出来。图3.2滤波器模型及其参数(4)选择滤波器模型,单击图标,得到滤波器的子电路,如图3.3所示。图3.3滤波器元器件的子电路(5)设置好后在滤波器设计向导中选择“simulation

15、Assistant”标签页,“Start”为0,“Stop”为5GHz,“Step”为20MHz。(6)单击【simulate】,开始仿真,仿真结果如图3.4所示。图3.4生成的巴特沃斯滤波器的响应曲线3.1.3集总参数滤波器转换为微带滤波器集总元件如电感和电容等,只是对有限的数值范围有效,在微波频率实现很困难,而且必须用分布元件来近似,在微波频率,元件之间的距离是不能忽略的。这里需要采用Richards变换,将集总元件变换到传输线;同时采用Kuroda恒等式,以利用传输线段来分隔滤波器元件。由于这些附加的传输线段并不影响滤波器响应,这种类似的设计称之为冗余滤波器综合。设计滤波器时可吸收这些线

16、段的优点,以便改善滤波器的响应。(1)单击滤波器设计向导中,打开滤波器转换助手对话框,如图3.5所示。选中“LCtoTLine”选项,单击集总参数器件中串联电感,在电感转换页面中单击电感转化按钮,添加电感L1、L2,单击【Transform】把电感转化为短路串联传输线。图3.5转化助手对话框(2)单击返回到滤波器转换助手对话框,单击并联电容,后单击图标,添加电容C1,单击【Transform】把电容转化为开路并联传输线。如图3.6所示。转换后电路如图3.7所示。图3.6电容转换页面图3.7LC转换为短截线的电路图(3)单击返回到滤波器转换助手对话框,选中“TlinetoTline(Kuroda

17、)”选项开始转换,如图3.8所示。图3.8Kuroda转换步骤(4)单击“AddTransmissionLines”,在输入输出端口分别添加一个元器件,选中,然后【Add】及【Transform】,转换后得到滤波器原理图如图3.9所示。图3.9Kuroda转换后的原理图(5)选中“LC,TLinetoMicrostrip”选项,设置基片厚度为30mil,基片介电常数为4.4,单击【Transform】,如图3.10所示。图3.10短截线到微带线转换步骤(6)选中滤波器元器件,单击,得到子电路,如图3.11所示。单击可返回原理图窗口。图3.11转化为微带线后的电路图kuroda等效后仿真完成微带

18、滤波器设计后,需对该滤波器进行仿真,以验其性能。在原理图设计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S_Param”元器件面板列表,添加两个终端负载及S参量仿真控制器到原理图中,完成设置的原理图图3.12所示。图3.12滤波器原理图仿真设置2)单击工具栏中执行仿真,结束后放置两个Marker点,用来查看频率响应参数,如图3.13所示。图3.13微带线滤波器仿真结果上面结果可以发现滤波器在3.9GH处的插入损耗为-25.074dB,基本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通过Kuroda转换后就可以得到想要的滤波器了。3.2原理图优化与仿真曲线不满足技术指标,需要调整原理图,采用优化方法调整原理图。在优化与仿真之前,

19、首先设置变量,然后再添加优化控件和目标控件,当设置完优化控件和目标控件后,就可以仿真了1.在原理图中添加元件VAR并对变量x1,x2,x3进行设置,如图3.14。图3.14变量控件2.添加优化控件【Optim/Stat/Yield/DOE并设置,添加目标控件Goal并设置。图3.12原理图中的优化控件和目标控件,原理图变为,如图3.153.仿真,结果如图3.16所示:图3.16巴特沃斯滤波器衰减曲线3.3版图生成与仿真1.在原理图上去掉滤波器两个端口的Term、“接地”和“优化控件。2.选择原理图上的【Layout】菜单Generate/UpdateLayout】,弹出【Generate/Up

20、dateLayout】设置窗口,单机窗口上【OK】默认设置。然后确认,完成版图生成。版图生成状态窗口如图3.15所示:图3.17生成版图状态窗口3.选择版图工具栏上的端口Port,版图视窗会自动打开,两次插入版图,输入端口设置为端口1,输出端口设置为端口2。如图3.18所示:图3.18滤波器原理图生成的版图4.设置微带线参数,如图3.19所示:图3.19微带参数设置5.版图仿真选择版图视窗中的【Momentum菜单SimulationS-Paramete命令,打开仿真控制【SimulationControl窗口。在仿真控制【SimulationControl窗口设置如下,如图3.20所示:图3.20版图仿真控制窗口6.单机仿真控制窗口中的【Simulation按钮,开始仿真。在数据显示窗口中,用矩形图形表示S21曲线,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