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栓和止血检验临床实际应用交流提纲 血栓与止血常用检测项目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临床应用 常见问题及对策3血栓与止血检验涉及临床多学科多种疾病: 心梗; 脑梗; 重症肝炎; 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WD); 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抗磷脂血栓综合征; 易栓症诊断和分型; 肿瘤 止凝血的动态平衡机制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止血过程BV InjuryPlateletActivationPlt-FusionBlood Vessel ConstrictionCoagulationActivationStable Hemostatic
2、 PlugThromibn,FibrinReducedBlood flowTissue FactorPrimary hemostatic plugNeural凝血与抗凝调节内在凝血系统外在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抗凝血酶细胞表面肝素TM+凝血酶蛋白 C蛋白 S活化蛋白 CXIIXIIa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复合体交联的纤维蛋白凝血酶原 凝血酶XIIIXIIIaCa+VaPL Ca+XXaHMWK PKXIXIaIXIXaVIIIaPL Ca-组织凝血活酶+VIITFPI凝血与纤溶调节凝血纤溶内源性FIXaF VIII外源性F VII组织因子凝血酶纤溶酶原纤溶酶原激活物(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
3、物(PAI)纤溶酶a2-抗纤溶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XXa组织因子抑制作用(TPFI)(-)凝血酶原V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栓的形成凝血酶是血管损伤、凝血激活和血小板激活的纽带 胶原 组织因子凝血酶IIa血小板激活凝血酶原IIADPTXA2凝血瀑布THROMBUS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小板聚集Thrombin is a critical mediator in coagulationElicits multiple responses in platelets一、血栓与止血检测(一)血管壁检测图1 血管壁促凝和抗凝功能示意图抑制过程激活过程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BTvW
4、F:AgvWF:ATM:AET-1延长示血管壁异常,PLT量/质异常释放增多示血管壁/血小板损伤同上内皮细胞损伤,抗凝作用内皮细胞损伤,缩血管作用人工法ELISA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ELISA2.59.5min107.529.6%70%150%100%13%5ng/L 血管壁、血小板异常血栓病vWD 同上血栓病血栓病表1 血管壁检测注:BT,出血时间;vWF:A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 vWF: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活性; TM:A,凝血酶调节蛋白活性;ET-1,内皮素-1。(二)血小板检测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PLTPAIgPAgTPLT量的异常血小板破坏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
5、的改变血液分析仪法显微镜计数法ELISA比浊法(100300)109/L(078.8)ng/107血小板ADP11.2mol/L:70%17%;肾上腺素5.4mol/L:65%20%;花生四烯酸20g/L:69%13%;瑞斯托霉素1.5g/L: 67%9%AA,ITP,脾亢原发性/继发性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无力症, 抗血小板药血栓前状态,血栓病表2 血小板检测注:PLT,血小板计数;PAIg,血小板相关抗体;PAgT,血小板聚集试验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P-选择素PPACRTTXB2血小板活化PLT凝血异常PLT量/质异常血小板活化放射免疫法流式细胞术定量法ELISA(
6、1.61%0.72) 1010分子数/ml正常人血小板表面上的磷酸酰丝氨酸阳性率为30%血块收缩率为48%64%76.348.1ng/L血栓病血小板无力症, 抗血小板药;血栓前状态,血栓病ITP,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因子缺乏症环氧酶或血栓烷合成酶缺乏或受抑制;血栓病表2 血小板检测注:PPA,血小板促凝活性;CRT,血块收缩试验;TXB2,血栓烷B2XXaXIIXIIaXIXIaIXIXaVIIIPROTHROMBINTHROMBINFIBRINOGENFIBRINXIIIaVIITISSUE FACTORXVIIaXIIIVCa2+ PLCa2+Ca2+ PLCa2+INTRINSIC PATH
7、WAYEXTRINSIC PATHWAYFINAL COMMON PATHWAYSTABLE FIBRIN CLOT(三)凝血系统检测图3 凝血机制示意图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CTAPTTPTFg内源凝血系统活性内源凝血系统活性外源凝血系统活性反映纤溶活性玻璃试管法塑料试管法凝固法凝固法凝血酶法512min1020min比正常对照值延长10s比正常对照值延长3s24g/L凝血因子缺乏同上,监测肝素同上,监测口服抗凝剂纤溶亢进血栓病表3 凝血系统检测注:CT,全血凝固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Fg,血浆纤维蛋白原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
8、围临床意义F:CF:CFPAF1+2TFsFMC内源凝血活性内源凝血活性反映凝血酶生成反映凝血酶原酶活性组织、内皮细胞损伤,外源凝血激活反映凝血酶活性一期法一期法ELISAELISAELISAELISA103.025.7%91.830.4%1.830.61g/L0.41.1nmol/L5sIgG26%IgM21%IgA25%3344s3038s1.01.2纤溶亢进,存在抗凝物质,监测溶栓治疗类肝素物质动/静脉血栓,自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同上表4 抗凝血系统检测注:TT,凝血酶时间;ACLA,抗心磷脂抗体;LEA,狼疮抗凝物质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AT:AgAT:APC:AT
9、PS/FPSTFPI:ATAT灭活凝血酶同上生成APC灭活Fa、FaPC辅因子抑制外源凝血途径凝血酶大量生成ELISA发色底物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ELISA0.290.03g/L108.55.3%64%147%TPS(96.69.8)%FPS(100.911.6)%1.160.19U/ml 1.450.4g/L血栓病,DIC,肝肾疾病同上先天性/获得性PC缺陷症血栓病先天性/获得性PS缺陷症血栓病多为获得性缺乏血栓病表4 抗凝血系统检测注:AT:Ag,抗凝血酶抗原;AT:A,抗凝血酶活性;PC:A,蛋白C活性;TPS/FPS,总蛋白S/游离蛋白S;TFPI:A,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活
10、性;TAT,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五)纤溶血系统检测图5 纤溶系统示意图scu-PA: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cu-PA: 双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AI-1: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 PAI-2: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2; PK: 激肽释放酶原; K: 激肽释放酶; HMWK: 高分子量激肽原纤溶酶sct-PAscu-PAPKFa, HMWKKPAI-1PAI-2tcu-PAtct-PA纤溶酶原2-抗纤溶酶, 2-巨球蛋白链激酶, 尿激酶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X、Y、D、E、B1-42,A,B,C,H凝血酶纤维蛋白肽A /纤维蛋白肽 B因子a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纤维蛋白X、Y、D、
11、E、B15-42,A,B,C,H纤溶酶纤溶酶X、Y、D、E、D-D,DDE,DXD,DY,YY活化补体-1抑制物纤溶降解产物22DEDDEDDED纤维蛋白原纤溶酶交联纤维蛋白ED Y碎片DD碎片X碎片 D二聚体纤溶酶纤维蛋白ED凝血酶EDE碎片D碎片因子、Ca2+DD/E碎片DY/YD碎片YY/DXD碎片DD碎片DEDDEDDEDDEDDEDDED试验名称病理生理检测方法参考范围临床意义ELTt-PA:APLG:APAI-1:A2-AP:AFDPD-DPAPTAFI纤溶总活性增多纤溶活化t-PA/u-PA激活底物抑制t-PA/u-PA活性纤溶抑制剂纤溶激活纤溶激活随PL增加而增多PL抑制物生化
12、法发色底物法发色底物法发色底物法发色底物法免疫比浊法免疫比浊法ELISAELISA120min0.30.6 IU/ml75%160%0.11AU/ml88%120%血FDP5mg/L0.5g/L0150g/L1434g/L20,PAgT:ADP(2 mol/L, , , , 15.3 vWF:Ag 21.7%(参考范围70%150%)图3 二期止血缺陷筛检试验的应用因子VII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外源途径缺陷APTT(N)PT(A)APTT(N)PT(N)APTT(A)PT(N)APTT(A)PT(A)共同途径缺陷因子X、V、II、I 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 N:正常;A:异常;PK:激肽
13、释放酶原;HMWK:高分子量激肽原FXIII定性试验阳性FXIII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因子VIII、IX、XI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有出血症状内源途径缺陷无出血症状因子XII、PK、HMWK缺陷症(遗传性、获得性)二期止血缺陷APTT、PTAPTT异常PT 异常APTT、PT 异常APTT、PT正常FVII: C 怀疑 FX、 FV、FII、Fg 缺陷异常出血史 怀疑血友病 A、B; FXI 缺陷或严重 vWDFVIII: CTT怀疑 FXIII 缺陷单碘醋酸定性试验正常延长FVIII: C 缺陷正常,考虑FIX 缺陷降低正常vWDvWF功能试验血友病 AFVIII抗体FXI: C正常,
14、考虑 FXI 缺陷FX: CFII: CFV: CFg免疫法测定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FIX: CvWF: Ag 图4 二期止血缺陷的诊断步骤注: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 Fg:纤维蛋白原含量; FXIIIA: Ag/FXIIIB: Ag:凝血因子XIIIA/XIIIB亚基抗原降低正常FXIIIA: AgFXIIIB: AgFXIII缺陷症阳性阴性41病例2:血友病 HA(重型)男孩9岁,自幼反复膝关节疼痛肿胀,1周前运动后,右膝关节疼痛难忍,肿胀。X示膝关节骨膜囊肿行骨科手术,术中出血不止。 其舅舅有类似病史。实验室检查:109/L,
15、BT 4 ,PT 13。 APTT 90,Fib 3g/L,TT 18 FVIII:C 1%(参考范围:103% 25.7%) FIX 84% ,FXI 100%。HA分型:(根据FVIII:C减低程度) 重型( 1%)中型(2%5%)轻型(6%25%) 亚临床型(26%45%)Clinical Bleeding History(preferably with a validated questionnaire)Screening StudiesCBC,PT,APTT,TT+/-Bleeding time or PFA100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Def
16、ects of Primary HaemostasisFVIIIFIXFXIAPTT-based assaysFVIIFXFVPT-based assaysFibrinogenvWF:AgvWF:RcoFVIII:CvWF multimersRIPAPlatelet DisordersPlatelet numberPlatelet morphologyPlatelet function studiesvWD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流程(二)在血栓性疾病的应用1、冠心病与血栓形成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管壁粥样斑块的堆积,或同时有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凝血、纤溶与血小板活性异常在冠心病的发病中具有重
17、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管腔狭窄粥样斑块破裂引发的动脉完全堵塞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渐进性过程纤维斑块脂肪条纹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破裂溶合及血栓形成正常临床静止期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间隙跛行-PAD心肌梗死脑卒中严重下肢缺血心血管死亡年龄增长检查项目: FIB:健康人FIB水平与将来发生心血管疾病呈正相关。 AT、vWF、FVIII:与致命性冠状动脉事件相关。 PLG 、PAgT:升高易患冠心病。 D-D:高危人群中升高。2、脑血管病与血栓形成病因: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等 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 上形成血栓所致。因此,血管内皮的损伤、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因
18、子增多、抗凝蛋白减少、纤溶活性的改变均有助其血栓形成。 检查项目: vWF、TM 、PAgT(血管内皮、血小板) FIB、FVII、AT、PC、PS (凝血、抗凝) D-D、 PLG、FDP (纤溶)49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继心血管血栓和脑血管血栓后的第三大血栓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TE)是VTE病程中的两个连续阶段,也是VTE在不同脏器中的表现。诊断PTE时应联想到DTV,诊断DTV时也应联想到PTE,以免漏诊。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大约有80%的DVT患者无临床症状栓塞物大约50%有腿部近端DVT的病人患有无症状的PE在80%患有PE的病人中能查到DV
19、T (无症状) 转移血栓1. Pesavento R, et al. Minerva Cardioangiologica 1997;45:369-375.2. Girard P, et al. Chest 1999;116:903-908.静脉血栓栓塞:DVT和PE之间联系紧密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子AT缺乏症异常纤溶酶原血症PS缺乏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低纤溶酶原血症APC低效性(Factor V Leiden)凝血酶原遗传因子变异(G20210A)抗磷脂综合征恶性疾病、肾硬变症候群口服避孕药服用雌激素制剂手术、妊娠、红细胞增多症、脱水等长期卧床长途旅行(经济舱症候群)肥胖、
20、妊娠淤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障碍等凝固功能亢进静脉血淤积先天性后天性静脉壁损伤手术引起的损伤(整形外科、妇产科、普外科)各种导管检查、治疗静脉炎 等美国PET年患病率约为69/10万;DVT年患病率约为145/10万,其病死率高达25%30%。在有症状的PTE中,约60%的患者被漏诊,仅7%得到合理诊断和治疗。在我国,有关PTE的发病率缺乏准确统计,但近年PTE的诊断有明显的增长。PTE“少见”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存在较高的漏诊率(77%87%) 检查项目 FIB、vWF:增高 AT、PC或PS :减低 PLG:减低 FDP、D-D:增高 D-D检测在DVT和PE诊断中的应用用临床症状来诊断DVT和P
21、E是不准确和不敏感的。D-D检测在无症状的高危患者中对DVT进行早期筛查,有利于血栓的预防。对临床疑诊为VTE的患者,当血浆D-D浓度低于临界值g/ml)时,其阴性预测值为99.6%,可以作为排除VTE诊断的筛选试验。英国胸科学会可疑急性肺栓塞管理指南血D-D检测应在临床可能性评估后使用D-D不应该在高临床PE概率患者中使用,应尽快进行治疗对于中低临床可能性的患者,D-D阴性的患者可以除外PE,且无需影像学检查每个医院应该提供D-D检测试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信息D-Dimer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比较常用D-D试剂盒(胶乳免疫比浊法)性能比较 试剂盒线性范围(ug/mL)参考范围(ug/mL) S
22、TA0.2220.00.5(FEU) 日本积水0.5601.0(FEU) DadeBehring0.056.50.25(DDU) ACL0.21.050.278(DDU) BE(Blopool)0.1514.40.15(DDU) 上海太阳0.5601.0(FEU)0.25300.5(DDU)注:FEU:纤维蛋白原等量单位;DDU:D-二聚体单位;合理设置D-D的Cutoff值的重要性D-D测定的方法学存在差异,在应用上难以实现标准化,应根据每个体系的检测特性,各自建立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Cutoff值:该值应在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基础上获得还应根据检出特征选择适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来确定该值D-D的的
23、Cutoff值设置要合理:Cutoff过低,灵敏度过高,假阳性过多,检测的特异性差,达不到筛查的效果。Cutoff过高,假阴性过多,漏诊了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后果将不堪设想。Cutoff的选择不应简单照搬厂家推荐值,应参考在权威杂志发表的有临床诊断价值的实验结果,并在使用之初针对本地人群或患者加以验证。合理设置Cutoff值的重要性(PE)怀疑DVT的诊断步骤临床怀疑DVT评估主要的临床可能性(PCP)(低、中、高)测定D-二聚体低于临界无DVT高于临界静脉加压超声阴性(46)阳性(24)PCPDVT低/中高静脉造影阴性阳性无DVTDVT(500 g/L)(500 g/L)怀疑PE的诊断步骤临
24、床怀疑PE评估主要的临床可能性(PCP)(低、中、高)测定D-二聚体低于临界无PE高于临界静脉加压超声阴性阳性通气灌注扫描概率PE正常/近正常高肺血管造影阴性阳性低PE(500 g/L)(500 g/L)低/中PCP无DVT中/高肺栓塞4、恶性肿瘤与血栓形成肿瘤的血栓形成在1865年被第一次报道(Armand Trousseau) 并在1878年确定了肿瘤生长与血液凝固存在密切关系的假设。近30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证实肿瘤与血栓形成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联系:其一,是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或其对组织、血管的损伤激活凝血和血小板系统;其二,是血栓形成会保护肿瘤细胞不被破坏,并利于其转移。恶性肿瘤与血栓
25、形成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生率为10%30%,其中以腺癌并发血栓最常见。(如:胰腺癌为18%,支气管肿瘤16%,胃癌3.8%,卵巢癌8%,前列腺癌4%,大肠癌3.5%,泌尿道癌3%,造血系统恶性疾病2%。)同样,也有不少恶性肿瘤会导致出血,或者在血栓形成的同时伴随有出血,一般认为10%40%的恶性肿瘤有明显的出血表现。血栓与出血是恶性肿瘤致死原因之一。恶性肿瘤转移时导致高凝状态的机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包裹肿瘤细胞D-D F F FIB 恶性肿瘤组织因子血流淤滞运动减少阻塞静脉自身表达手术放化疗血栓形成(主要为VTE)XaIIaVEGF纤溶活性血小板活性物质释放转移、侵润血小板活化注:VEGF(血
26、管内皮生长因子) 检查项目: vWF、FVIII、FVII、FIB、AT、PLG、D-D、FDP PAgT、FPA、TAT、F1+2、PF4、PAP FIB和AT减少,D-D、FDP增高,提示肿瘤有较 广泛的转移。病例3:早期胆管癌男性,65岁, 椎管内注射止痛药造成机械性损伤住康复科;检查时,D-二聚体3000g/L LMWH应用无效;相关血栓筛查指标正常肝功能检查正常肿瘤标志物(CA242、CA199) 进一步影像学检查 早期胆管癌切除痊愈。提示:当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并难以降低时应首先考虑存在三个问题:(1)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2)肝脏疾患?(3)恶性肿瘤?5、创伤、手术与血栓
27、形成创伤或手术诱发的血栓形成主要机制有:血管壁损伤、血流减慢和血液凝固性增高。最常见的血栓栓塞并发症为 DVT 和 PE。检查项目: D-D、 FIB AT、PC、PS、PLG、FDP PLT、TAT、TM、F1+2临床困惑:术后静脉血栓的观察时机许多临床医生认为外科术后监测D-D意义并不大,因为术后D-D水平增高是必然的。往往认为手术损伤造成的D-D增高会掩盖患者自身病理性增高的趋势。问题是恰恰术后患者易发血栓。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大体上将腹部外科手术严重程度分为三型:腹壁手术(型)腹腔内手术(型)腹膜后或肝脏手术(型)患者D-D水平在术后增高,在术后第7天达到峰值。型腹壁手术后,D-D峰
28、值没有超过正常范围。型腹腔内手术后,D-D峰值可达到1500 g/L,约在最多25天后恢复至正常范围。型腹膜后或肝脏手术后,D-D峰值可达4000 g/L,约在最多38天内恢复至正常范围。D-D在达到峰值水平后通常是以指数方式清除(约每天减少6%)。这种清除方式使D-二聚体有足够的预测能力以评估患者在手术后的血栓风险。连续监测其水平的变化,对于评估患者术后的静脉血栓风险具有重要价值。不同手术后D-二聚体变化的特点6、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病理:全身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结果:消耗大量凝血因子诱发全身抗凝系统亢进,引起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减弱正常凝血系统功能纤溶所产生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的强
29、抗凝作用最终导致严重的全身性出血、休克、组织脏器功能障碍。易引发DIC的基础疾病DIC被描述为低水平代偿和爆发两大类,但对于出现怀疑DIC的病人,这种区分并不明显。病人往往处于两个极端之间的进展期。早期诊断和适当处理对于DIC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爆发DIC低水平DIC产科并发症 烧伤 血管内溶血心血管病 炎症病毒血症 创伤 人工设备自身免疫性疾病 血液病肝脏疾病 败血症 转移癌肾血管病白血病DIC实验室诊断标准同时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 PLT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 (肝病、白血病患者血小板小于50109/L) 或进行性下降 (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低于,肝病低于) 3P试验阳性或D-二聚体
30、升高(阳性)。 PT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肝病延长5s以上) APTT延长10s以上或缩短5s以上。 AT活性小于60%(不适用于肝病) 血浆因子:C活性小于50%(肝病必备) DIC相关分子标志物异常: A. 凝血激活分子标志物:F1+2,TAT,FPA,SFMC B. 纤溶分子标志物:FDP、D-D、PAP。 C. 血小板激活分子标志物:-TG,PF4,TXB2,P-选择素。 D. TF升高,TFPI 水平下降。 7、炎症与血栓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一方面激活免疫相关细胞产生促炎性介质并诱发TF的表达;另一方面激活接触凝血系统,包括补体、激肽和FX
31、II。这种炎症-凝血交叉反应的结果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基础。炎症引起:TF表达、FIB合成增加、抗凝和 纤溶活性减低。检测项目: PT、APTT 、 FIB AT:A、PLG:A、D-D、TF、TFPI vWF、VIII:C可反映SIRS病情严重程度8、其他疾病糖尿病与血栓形成肾病与血栓形成妊娠与血栓形成烧伤与血栓形成(三)在抗血栓及溶血栓中的应用药物检测方法适宜范围备注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GPb/a抑制剂抗凝药物 普通肝素(uFH) 口服抗凝剂溶栓药物(SK、uK、t-PA)PAgT(AA诱导)PAgT(ADP诱导)PAgT(ADP诱导)APTTuFH浓度测定PT(INR)FgTTF
32、DP降至用药前PAgT的50%比正常对照延长1.52.0倍0.20.4IU/ml2.02.5,不大于3.01.201.50g/L比正常对照延长2.02.5倍300mg/L400mg/L不同药物选用不同诱导剂APTT和PT均要设正常对照值Fg、TT和FDP联合检测表6 抗栓溶栓治疗的检测监测三、常见问题与对策标本采集与处理同一医院采用不同检测原理的仪器结果“参考范围”、“医学决定水平”真、假危急值1、标本采集与处理静脉血采集(压脉带时间)静脉淤滞组织因子血浆的质量脂血、溶血、凝块、黄疸采样的时间限制血样采集与送检时间采样管 枸橼酸浓度玻璃/塑料真空采血管混匀方式轻轻颠倒混匀,切勿振摇。标本处理和
33、保存离心:3000r/10min血浆应室温/超低温,不宜4冰箱保存。采血技能及标本采集顺序应按SOP文件要求采血时间应注明采血应尽可能在止血带使用1分钟内采血不在输液同侧手臂采血、不在留滞针采血避免标本溶血止凝血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normal blood volumenormallow Hctnormal RBC volumehigh Hct(volume-overloaded)(volume-short)1. 使用直空采血系统,使采血量得以控制2. 注意进行质量控制,保证直空量能满足需要 保证正确的抗凝比例 婴儿等不易得到足够量标本时,可用特殊的 试管以保证抗凝剂的比例正确 血栓止血检测要求的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多为1:9,但血细胞比积可引起血浆与抗凝剂比例间的变化。当Hct大于55%或小于25%时要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体积(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老地基转让协议合同样本
- 2025专利技术许可合同
- 2025标准借款合同范本2
- 2025电子产品买卖合同书范本
- 2025年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合同
- 2025钢筋工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年工程瑞雷波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铝合金型材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窄带无线接入网(用于电话)项目合作计划书
- 大学美育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长春工业大学
- 《基于嵌入式Linux的农业信息采集系统设计与研究》
- 外科创伤处理-清创术(外科课件)
- 小型手推式除雪机毕业设计说明书(有全套CAD图)
- 《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 2024年中国酸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合同到期不续签的模板
- 搬迁服务项目 投标方案(技术标)
- 2005室外给水管道附属构筑物阀门井05S502
-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5届高三数学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 “双新”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单元整合教学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